首页>> 文学论坛>>小说>> 释家类>> 南怀瑾 Na Huaij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
宗镜录略讲
第一集
  第一章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第三章 如幻似真情何堪
  第四章 莫教幻识误明月
  第五章 万象森森一眼明
  第六章 月色如水人如波
  第七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第八章 牛马道上话前因
  第九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第十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第一章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 904~ 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现在一般流通的《佛学概论》,很多都有问题,因此我常建议同学们要看真正的概论。什么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那是指印度的著述而言。
  在中国,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无论在学术思想或修持方面,这些古典论著,才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可是现代的人没法子啃它。中国文化的病根到了现代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文字障为中华文化雪上加霜
  研究《宗镜录》,也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就要懂得如何讲古书、作古文。没有办法写作古文,就没有办法看古书,虽然也有人能够看懂,到底不够深入。
  现在的青年学生写古文,新、旧掺杂,搞不清楚。全新倒可以,全旧也好,可是新旧搞在一起,尤其是研究佛学的同学,古文写的佛经更看不下去,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再过二、三十年,不得了!会没有根了,非常严重。因此,我提倡《宗镜录》,不但对于佛法修证,对于中国佛法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有个深刻的了解,并且对于中国文化、文字写作与文学境界,都可以有个很深的了解,《宗镜录》的文字很浅,但它保持了唐代以后文学骈体的风格,差不多都是四六的句子。从书中可看出宋代文学及文化的气韵,平淡之中具有不凡的余味。
  清朝的雍正皇帝最热心提倡《宗镜录》,认为不懂此书的人,没有资格学佛。还下令出家或学佛者,非读它不可。他也撰过几篇序文,又将原文节录集成《宗镜大纲》,极力推崇。这部书自有它殊胜的价值,我们的研究,不仅在佛学方面,也要遍及文学方面。
  由这部书,我们有个感想,很有趣的。从唐朝中叶到五代,是禅宗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有五个宗派都非常兴盛。就思想史来讲,五个宗派一时并立是很了不起的事,但从社会的演变或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却是件悲哀的事。一个宗教或一个学术,既然分了宗派,可见出其中有意见的相争,有意见的相争就警示了一个文化的没落。一个社会、团体或家庭,同一个东西,因意见不同而形成宗派门户之见,这是个悲哀,决不是好现象。不但学术会混乱,当时的历史也会混乱,唐末五代之际,于是出现了八十年的乱象。
    皇帝之才好出家
  当然,在每个历史变乱期间,都要产生许多人物。历史上有个皇帝问一位臣子:(臣子是谁?不要问。因为我们通常生起的主观观念,易以人废言。以人废言与以言废人,都是人的大毛病。) “禹贡篇中,只有山川,有些什么人物? ”臣子答道: “有地理没有风俗,所以古书难读。风俗由当局者领导,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所以风俗是由教化而来。至于人才,由社会慢慢培养来的。这两者都有变动,山川地理是不变动的。 ”由此看出,此人有 “大臣 ”之风。学问好的不一定能够为大臣,为大臣的人不一定学问好,但是有见解。
  五代时,慢慢培养出来人物。宋朝以前,永明寿在浙江一代,当时军阀割据,他在吴越王钱镠帐下作一名军官。欧阳修评五代史云:五代这百年间没有人物。王安石反对这个说法,说五代时人才最多,可以作帝王将相的多得很,但都逃走了,出家当和尚去了。开创禅宗宗派的祖师,都是帝王将相之才。也有人说五代没有文学人才。反驳的人举出两位杰出的文学人才,一为李后主,一为永明寿。李后主的词,成本太大了,一个皇帝亡了国,才写出那么感人的词来 ——“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又如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此来发泄他一肚子的牢骚,当然好。至于培养永明寿出家的吴越王,在未得意以前,也很潦倒,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在外逃难时,会写出这么美的书信给太太: “陌上花开,则缓缓归矣。 ”他有些气度与眼光,才会让永明寿离开军中去出家。
  永明寿禅师在三十岁左右悟道,未悟道前,在天台山天柱峰下习定九旬,悟道以后,他身兼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之长,几十年中影响宋代文化很大。他每天由早到晚,讲法、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
  洪觉范说:一个人每天要做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结果看到他的画像,却是身体壮硕、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此中道理何在?你们不要以为光打坐就是道,就能成佛,他的功行与德行都是了不起的,活到七十二岁。
  传记上说,他乘大愿力,为震旦法祖,居永明寺(今净慈寺)。在杭州度弟子一千五百人,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授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日夕修持百八事,寒暑无替,声被异国,高丽王派特使向其问道,自称门弟子。写《宗镜录》也是他后来的常课之一,受吴越王钱俶的供养,圆寂时,焚香告众,即入涅槃。
  他把当时所有佛学意见提出来,邀请各宗派的长老大德们来一起辩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他以宗门的立场来作总的解答,把这些解答写下来,就成了《宗镜录》。所以说这部书是集中大家的智慧与力量所汇集的佛学精华,但他的重点却在唯识方面。要研究此书,先看序文以明白前因后果,其次再研究唯识部分。看此书时,若想学会文章,看得懂它,必须朗诵。我们就先从序文讲起。
   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中国古字,一字代表很多概念。现在中国字受西洋文化影响,好几个字解释一个概念。 “顿起根身 ”谈到了生命之源,人从哪里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宇宙人生最初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来是清净、寂灭。寂灭乃清净到极点,无有色相,无有音声,也包括一切色相,一切功能。它永远清净光明,所以称 “真源湛寂 ”。
  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我们的本来是澄清湛寂,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找到了这个叫觉。一切众生本来是清净的。这个东西也叫涅槃,也叫道,也叫佛。这个东西无名也无相。思想观念叫名,是精神方面的,色是物质的,相是现象,包括心理、生理。道体是绝名相之端,比如你打坐,觉得自己见到空了,还是落在名相中,空还是个现象,真正的道体不落在观念现象中,而且不落在名相之 “端 ”,一点影迹都没有。也没有能所之迹,无 “能见到 ”“所见到 ”之境界,即没有能见之体、所见之境,不留一点迹象。换句话说 “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 ”才到达真正见道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
  平常你们有一大堆问题,只要懂得这两句话 “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 ”,就没问题了。你只要有一点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已经离道远矣。
    众生对宇宙第一因的困惑
   当玄奘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了。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论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 “见道时是什么境界? ”答: “无所见、无能见,能所双亡,既无所见的境界,也无能见的作用。 ”但既无所见,也无能见,又如何知道是见道了?因此这一问就胶住了好几年。刚好玄奘法师到了,答以千古名言: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过后一百多年在中国又有人问: “请问这一知又是什么? ”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现在我请问在座的人,这一知是能知?还是所知?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
  序文的第一段提到,众生的根源本来 “真源湛寂 ”,为什么会生出山河大地来呢?个个都是佛,为什么变众生了?一切皆空的,为什么生起宇宙来?这些话《楞严经》里富楼那问过佛。普通经典说因无明而生。那无明怎么来?妄想来。妄想又怎么来的?学佛是大科学,要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永明寿禅师开头即以《楞严经》的经义,反果为因来答复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可是 “最初不觉 ”,它怎么来的?第二,如此则承认本体本来是静态的。但以宇宙万法,不论形上、形下,无一绝对静态的东西,这是一大问题。所以研究佛法要注意,若说这是佛学不准问,权威性的禁止再问,那佛学就站不住脚了。
  全部《宗镜录》皆在对此作解答,也就是问题在此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换句话,这是佛学了义中之不了义教。说宇宙万有皆是一念无明、妄想而来,试问:妄想怎么来?你们打坐最烦恼的就是妄想断不了,你是否认为妄想断了就是佛的境界?若说是,那你学成木头干什么?若说否,那又何必学佛?本来你也打妄想啊!一般人以为无妄想就差不多成道了,是错误的观念。要不妄想,吃安眠药、麻醉药、毒药都可以达到,那他们成佛了?这是个大问题。学理都没有搞通,你想实证?这只是修腿,不是学佛。
  再则,在序文当中有好几个大问题。人类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先摆开,先看下面一句由形上至形下的: “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 ”说到业,你们嘴巴光挂着造业,事实都不是真心话。什么叫业?做什么事都是作业。无分善恶,作好的称善业,作不好的称恶业,还有不好不坏的无记业。业由心来,由动念来。所以心念一动就是业识的端由。本来都是佛,个个都是佛,本来自性是清净光明的,就是念头一动把明白的正觉迷掉了。出了毛病,就是念动的一动。因此有许多人以为打坐学佛,只要念头不动就作佛了。根据这段文句来看,他们根本连道理都没有搞通。这个动还不是指我们的妄念动,这个动可是大得很的。这两句由形上而形下,反正是一念来的,宇宙万有是一念 “唯心 ”所造,所以叫了义中之不了义。但这个心动不是这个思想之心,而包括心物一元之心。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一个念头都没有,脑子一点思想都没有,很清楚的时候,这正是一念,就是念动,决不是静态,包括生理、心理方面。因为有这一念, “因明起照 ”,有个照的作用。换言之,动由静来,静极必动,动极也必静。你刚打坐那一刹那时,很静、很舒服,再下去必动,一切事物皆然。那个能动、能静的谁在作主?要找这个,千万不要以为盘腿一坐,没得念头,这就是佛了。
  动念在照的作用上, “因明起照 ”,才有 “见分俄兴 ”。见分就是代表观念,观念就出来了,思想与观念都属于见分,见道之见也是。第五层来了, “随照立尘,相分安布 ”,脑子清楚,能够照见一切,现象就出来了。因明立照,因照见了,思想作用就起来了,起来了就有分别,但是最后又归纳 “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宇宙来源没有先后,同时来。其程序先后相差几微,几乎没有差别,顿起种种作用。这一段理论从《楞严经》来,引用的文字很美。
   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则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子都不浪费而严谨。一篇好文章不管文言、白话,音韵自然就出来,诗境界会把感情带出来。《宗镜录》朗诵后,文章就会写了。
  第二段讲,有了念头以后,这个世界就有差别,分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千差万别。有了思想、知识以后,这个人可爱就喜欢,这个人坏就恨他,憎爱不平等,不能慈悲,还是唯心所造。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头也就平伏不了。外相没有关系,一切唯心。从此遗真失性,把物理现象当成真实,被万象所迷,又被自己思想、观念骗住。执相、徇名是两个东西,再进一步,执相、徇名累积久了,就粘住了 “情尘 ”。物质世界使我们对思想、感性抓得牢牢的,称为 “尘劳烦恼 ”。尘,代表物质世界;劳,众生都在 “黑 ”尘中奔忙。尘劳引起了烦恼,但是尘劳烦恼累积久了,你对它还非常有感情,舍不得离呢!妄想心如一个个浪头过来;停不掉的。
  这些对句美极了,是多么富有文学韵味的佛学。所以要在文化思想学术界颠扑不破,文字般若非常重要。 “锁真觉于梦夜 ”,灵明觉性给锁住了,昼夜长梦中,永远在三界中沉迷,跳不出来。为何跳不出来呢?问题在 “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 ”,因此跳不出来。我们的智眼本来很亮,被人世的知识思想搞瞎了。
   “于无身中受身 ”,我们本来是佛,不需要有这个肉身,这个身体是对抗本性最厉害的东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第六意识的心,活动的很,上闹天宫,下闹地府。他还大闹龙宫,龙王的定海针被他拔走,结果完了,天下大乱。他那么大本事,跳不过如来手掌,被压于五行山下。我们的肉体就是五行山,陷进去了出不来。我们现在受罪就是为肉体,一辈子生活忙还不是为了照应 “它 ”。死了以后又要来, “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 ”。本来没有 “立趣 ”,心物一元,一念动来的,所以,一念动以后,第二重宇宙形成了。一有了,万有随着起来,千差万别,六道轮回。
  什么是二十五有、十二类生?佛学将众生归类为十二种类,这十二类众生归类为二十五种,有三界:天、人、畜等范围,依处即是生命业报由来,比如我们的正报是人道,依报是欲界。这世界有很多欲望,一切环境即依报,都是唯心所造,因为有情、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
  情与想不同,情是不用头脑的,比如闹情绪,《西游记》中,三个师兄弟,孙悟空是第六识,有思想、头脑、最厉害的;猪八戒是情,猪一样哼啊、哈啊,光是闹事情,什么事情都是他闹的,他碰到盘丝洞七姊妹的情丝脱不了,七情六欲都属情。所以要给他八戒,非戒制不可,然情丝还是戒不了,非常可怕。另外 “想 ”也可怕,所以一切皆从 “情 ”、 “想 ”根由来,因此依、正有差别, “依 ”“正 ”各个有别,但是本体没有动过。
   “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不迁,源自肇法师《物不迁论》。僧肇法师为南北朝人,他认为万物根本没有动过, “旋岚偃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 ”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非唯物,乃由唯心论讲至物理世界,在一千多年前,已讲得非常精采。这篇文章跟其它重要论文都收集在《肇论》这本书里,值得好好去研读。
  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一切众生、一切佛的本性,就是一切万物的本体,本来是清净、圆明的,以中国文化来讲是 “本善 ”的。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恶的善来看,它是超越此相对待的善,是至善的,那为什么会动妄念?为什么会有世界?为什么会有万象差别的不同?
    佛法的形上学可与《易经》合参
   永明寿禅师以《楞严经》要旨答: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觉与不觉两个问题来了。“不觉 ”之来,主要是 “觉明为咎 ”。以《易经》的道理来讲,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有人提出来,认为这个答案不够透彻,不能令人满意。这提得很对,是不大令人满意。
  在学术立场讲,是要绝对客观,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本来佛学这一段话是并不太令人满意,但也不是完全不对。最初动念是 “觉明为咎 ”的,忽然不觉来的。为什么有个忽然不觉呢?这不觉从哪里来?
  比如王阳明所讲的 “良知良能 ”,这一知从何而来?若从本体来,其本身即有善恶,也包括了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详细地讨论起来,牵扯一大串,一时讨论不完。
  这里简单扼要地说, “觉明为咎 ”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已经成道的人,已经还源,证到清净圆明、明心见性以后,太保任清净光明,因太过而生不及,太过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着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 “觉明为咎 ”来的。
  以逻辑道理来讲,这种形而上本体,忽变为形而下万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说法。佛学对此点到为止,唯有用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来补足。不过如把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单独来说明形而上的本体,那又不行了。必须这几样综合起来,对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说明才能清楚。
  《易经》讲,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指动静、善恶、是非、来去、生死等相对的现象。相对是两头,能起相对的那个是不属于相对,勉强可以说是绝对。
  所以以此道理来讲, “觉明为咎 ”,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昧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 “一阴一阳之谓道 ”,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所以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是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
  所谓感应,虽起形而下后天的作用,最后他还是归到本来寂然不动。至于明与不明、动与静、好与坏,则是人为的分别,同形而上、形而下没有关系,这是《易经》的看法,当然《易经》没有说这么明显。研究《易经》,不论在理、象、数方面,都须先通《系传》,把道理先搞通。
  道家《列子》这本书分出五太:太虚、太无、太素、太质、太极,一层层下来,也讨论到本体生万有的道理。本体本来清净圆明,忽然一动,生出万有,生命经过了这五种层次。这种次序五行思想、易经思想,同佛法的五蕴都有相关连之处。
  人类文化号称五千年,其实是很幼稚、很可怜的。人类到现在还在追求最初究竟怎么来的,乃至现在还要到太空去探索这个生命问题。
  科学文明发展至今,谁也还拿不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宗教有宗教的说法,哲学、科学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总之一句:都非定论。
  若要证到宇宙本体的问题,扼要地说,只有用禅宗的两句话: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来说明。《楞严经》的 “觉明为咎 ”只是权说而已。
  要严格研究起来,以佛学本体论来讲,小乘知见与大乘知见的看法各有不同。《宗镜录》是用《楞严经》的本体论来阐释的。《华严经》则无所谓咎与不咎,觉明也不为咎。像《涅槃经》等各种经典,乃于各种宗教哲学对于宇宙大多持悲观的看法,觉得人生悲惨可怜。
  《华严经》则不然,认为这个世界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动动静静,一概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都是一个本体所发生变相而已,一切都是变相,变相无论春夏秋冬、善的、恶的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以这立场来讲,觉明也不为咎了。这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讲到本书后面再继续讨论。
  其次,有人提出见分与相分的问题。见是看见的见,相是现象。比如用眼看花,眼是相分,能看到花,了解那是花,这个精神作用是见分,这是唯识论名词,很多书注解来、注解去,非常难懂。若以现在的名词来理解,相分为物理世界,见分为精神世界。
    世上庸人多
   “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用不着解脱,自然解脱,就叫 “无脱 ”,并没有一个东西给你跳出来,只要自己一念清净自然出来,这叫 “无脱之脱 ”。众生认识不到自己本性本来没有束缚,都是自己找烦恼,所以大家打坐想找开悟,实际上只要真懂得两句话: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就开悟了,你不扰乱就开悟了。拼命在修道、打坐也是在自扰,跟自己过不去,这叫 “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
   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 。
  永明寿禅师把哲学放在文学中表达很高明,春蚕即出自李商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至于 “秋蛾赴灯 ”,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飞蛾扑火的现象。这里所讲的二见即是我见、法见。前面讲见分是精神;这里的见是观念,主观的观念有我、有法。先入为主即法见,一切痛苦由我的观念来。什么叫人生,以小乘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一切痛苦集中的焦点,所以叫苦聚,我们一般人却在主观观念上,把它当成快乐。这里所讲的业,并不一定是不好。像同卵双胞胎,身体是一样,思想、感情却不同,各有各的业。身体是正报,此身以外,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 “身外之物 ”都是依报。又如西方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依报,正报是阿弥陀佛的精神。福气容易智慧难,有同学问: “智慧是不是一种福报? ”我说: “不错,智慧是由福德而来。 ”
   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用谷响言音,论四生妍丑。
  古人得道而有神通的,要点破灾祸,是有违因果报应,要不点破,又有违慈悲心。这真是互相矛盾而左右为难,有时只好隐约暗示,像济公知道菜等(寺)有火灾之难,只好大叫: “无明发了!无明发了! ”等到大家搞清楚,寺已经烧起来了。无明发了,就等于我们常说的无明火。能够空掉无明,解脱了无明,才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 “明 ”。贪爱就是无明的帮凶。古人有两句俗语: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完全不说是非,是绝不可能的,而是非正是由言语来的,言语本来是空的,可是我们听了言语是非还是会生气,那是最笨的。听过了就空了,可是我们却配合上观念、分别心而生烦恼。四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以妄想心镜,现三有形仪。
  这里用镜子的“镜 ”,而不用 “境 ”, “镜 ”比 “境 ”更好,因镜空灵,照得也很清楚。我们人生一切烦恼都用妄想来的。都是妄想的心镜,现出来三有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形仪。
   然后违顺想风,动摇觉海,贪痴爱水,滋润苦芽。
  归纳起来,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主观观念一念来的,不了解这个,碰到违顺时,就发生烦恼,动摇清净无波的觉海,产生贪痴爱水种种烦恼。
   一向徇尘,罔知反本。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认为他法。
  因此一念迷掉了以后,跟着外境物理作用在跑,被唯物所引诱,跟着尘劳跑,不知回光反照找自己心性的本体。以心理学来说,像犯罪、变态等,心理学可以详尽分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却很难说哪一种心理是正常的。以佛学来说,没有一种人心理是正常的,都是在狂乱中,只有一种人正常 ——“明心见性成佛者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最正常,可是我们看他则是不正常的。众生都犯 “狂乱知见,翳于自心 ”,物理世界一切声色都是 “幻化 ”的,不是没有,而是幻化,如电影一样;但很多人都在看着古书掉泪,替古人担忧。 “认为他法 ”这句话最重要,一般人都认为我本来很好,是外界影响了我;佛法则认为心物是一元的,内外合一,不是外界影响你,是你自己找麻烦,影响了自己。
   从此一微涉境,渐成戛汉之高峰;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
  这说明了人的思想的情绪是那么可怕。因为认不清一切妄念都是自生烦恼,因此只要丝毫微尘的念头动一下,观念一建立,变成了透天高峰,尤其人我山高,动也动不了。
  庄子说: “飓风起于萍末 ”。台风怎么起来的?可以从浮萍的波动看出来它的兴起。只有一滴水动,最后可以使大海起任狂浪,天翻地覆。像人世间朋友夫妇,吵起架来、闹到绝交、离婚的地步,而本来都是由一点小事情引起的。中国道家讲军事、谋略之学的《阴符经》说: “天犯杀机、阴阳起覆;地犯杀机、龙蛇起陆;人犯杀机、天地反覆。 ”所以还是人最厉害。人的思想、念头最厉害,最可怕,世界大乱就是这么来的。
    性相近,习相远
  接下来讲 “三乘五性 ”,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人的禀赋根性不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人的性向问题。各个性向不同,这还只是人世间的心理研究,不如佛学深,比如苏东坡的诗: “书到今生读已迟 ”,人的聪明智慧不是靠这一生,是前生累积来的。有些学生爱玩小乘道 ——有为法。这是他的根性,要想把他转过来,很难,那要花很大的力气。人的禀赋根性为什么不同呢?从佛学观念讲,人有了贪欲这一念,就变成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越滚越迷。 “轮回 ”这两字翻译得好极了,当时翻译得很新颖,只是一千多年来用旧了。《易经》上说 “循环往复 ”,讲的是原理;轮回讲的是现象。为什么人在轮回中转不出去?就像电风扇转动中的苍蝇,你看转得多快!转昏了头,硬是转不出去。我们为什么要打坐?打坐就是要把电风扇慢慢关,慢慢停下来,就可以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只是现在大家打坐,反而加开,转得更快,所以不得解脱。所以要找到开关,本书即在帮助我们找到开关,知道怎么使用,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返回本来那个样子。
   尔后将欲反初复本,约根利钝不同,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
  人的根性利钝不同;遇到利根的人,一点就通,真是孟子所讲: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遇到钝根的,简直没办法。要想学孔子 “好学不厌 ”还做得到,要做到 “诲人不倦 ”那就太难了,碰到钝根的人怎不会火大?所以孔子伟大。这人的根性怎么来的?这里又讲到本体。
   “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 ”,本体只有一个,比如水:可泡成茶,可制成酒,也可做成毒药,使用很广泛,但它的本体是水。本性是一个,我们修道来返回那个水,回到那个本性去,不是找现象。但是人的妄念一动以后,如苍蝇在电扇里头,永远在转,转惯了,因为长跑、短跑不同,而有三乘五性。
  五性指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怎么叫定性声闻?比如有些学生,想给他菩萨当当,哄他骗他,他就是高兴小的,就是没法接受大乘。怎么叫定性缘觉,比如我所接触的一些人,一学佛就变得任何人不见,最好是峰顶上住茅蓬,鬼也不见。事实上, “思 ”会来找他的。有些人属定性菩萨,叫他学小乘,不干,万事都管,忙得不得了。不过不定性的也很多,如墨子讲染丝,碰到红就变红,碰到黑就变黑。再有些是糊里糊涂,比不定性还差一等,搞了半天,就如孔子所说: “能使由之,不能使知之 ”,碰到无性这种人,就只能: “使由之,不能使知之。 ”叫愚笨的人上去当第一流智慧的人,他会发抖,会把他吓死,你只有告诉他怎么做,硬是没办法跟他讲道理。
  在东西文化哲学中,首先提出人性平等的是释迦牟尼佛。但注意啊,佛所提出来的不是政治性,而是形而上本性的平等,形而下,一切作用起后就不平等了,三乘五性有所不同了。
   或见空而证果,
  人一念空就证果。什么是空?这是个大问题,一般人认为没有妄想,没有念头,叫做空,错误到极点。如果硬要把思想、妄念压下去,这样叫空,不到三个月,脑筋便迟钝了,心理就干枯了,搞得一切都讨厌,没感情。所以真正见空而证果的这个空还难见呢!既使证到了,也不过小乘而已。我曾特别提出来修白骨观,要证身空、人空,还非修这条路子不可,不然,就进不去那个空的境界。千万不要以为把念头压下不动那叫空。我再三提过的,宗喀巴大师说,如果这样叫无念的话,果报是堕畜生道,很严重的。
   或了缘而入真。
  这是缘觉,比如净土宗莲池大师,在家时与太太感情很好,有一天太太端来了茶,他却一不小心把最喜爱的玉杯打破了。这一下他忽然感觉到,什么妻子、玉杯,再好也要分手,因此毅然出家了,后来成为一代大师,像这一类即因缘觉而来。
   或三祇熏炼,渐具行门。
  大乘道修持法,一个人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熏炼,才慢慢形成菩萨心肠,一般讲行愿,其实愿容易想,行却是个大问题,处处为我、为己,行门还差得太远,没有一点行为够得上学菩萨行。世上凡是讲修行的人往往是第一等自私的人。我们就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在打坐修道不要吵! ”或 “我在修道,你要供养啊!等我修好了,再来度你。 ”真正的大愿谈何容易?我们要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像我们朗朗上口的四弘誓愿,真正从内而外,言行合一做到的,又有多少?绝大部分人烦恼还舍不得断啊!佛道嘛,有些心而已,还要玩一下。 “愿 ”谁都会吹的,什么济世利人,自己都济不了,不要变成 “挤 ”人就好了。人就是行门最难,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慢慢熏炼自己,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才渐具行门,有一点像。
   或一念圆修,顿成佛道。
  有上根利器者,一念之间圆满修成,即禅家所说的顿悟。现在全世界都在讲禅学,以为打打坐,说几句幽默的话都是禅学:春天到了,池塘里青蛙,扑通一声跳下去,就是这样,这就是外国人讲禅,顿悟了!不是这个,顿悟要行到、理到、功夫到,也是行持之一。大菩萨慈悲利世行为也要到,这是真正顿悟的境界。
  达磨祖师讲禅宗二入: “理”与“行 ”,而且行入最重要。达磨祖师对后世的预言: “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顿悟不是玩嘴巴,要注重事行。
   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
  三乘五性分别清楚了,重点在所证到的有异,但形而上本体是一样,只有作用、方便上有差别,凡圣在形而上道体则无不同。
   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严重问题来了,前面讲,人人都有道.为什么我们凡夫见不到呢?因一念迷掉了,而产生三乘五性不同根器,虽不同,但形而上本体一样。现在由本体来,所谓言下顿悟,悟道是什么样呢?真正的佛法 “穷微 ”,追究它根本的所在,研究到佛法的宗旨,完全搞通了,是空的 ——“根本性离,一切性离 ”。唯识讲诸法无自性,心、物皆属 “法 ”之观念中,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各自的自性,这个无自性与明心见性之性不同。
  但有些人搞错了,一看 “诸法无自性 ”,认为佛法讲无自性,还讲明心见性是真常唯心论,错了,是外道之见。将诸法无自性变成唯物论,断见。人死了就拜了、人死如灯灭。诸法无自性嘛,还去求个什么自性呢!这个见解非常严重。今天,在思想界中,这个思想非常流行,此论书籍充斥,毛病大家都看不到,换言之,这在提倡唯物思想,纵使无意,却走入此偏见中,把佛法解释错了,永明寿禅师就不用 “无自性 ”,用 “性离 ”,在逻辑上,使天地相隔, 大妙了, “无自性 ”是主观的,在逻辑辩证法上是拿开它,与断见一样是拿开它, “性离 ”是有性,自己离开的,客观的。这些思想,同大家修证的关键非常大。
   第三章 如幻似真情何堪
  
  现在讲到形而上道体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明心见性 ”。什么叫如来本性? ——一切众生自己的本性。
   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
  最高的道体是什么样子?是 “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寂灭是中国文字,梵文原意是涅槃之意,用中文翻译叫寂灭,另有一种翻译是圆寂,圆满的寂灭。这些翻译是不是完全是涅槃的本意呢?不是的,因为翻成寂灭与圆寂,在中国文化,尤其在佛学观点上,形成一个很大的误解,好像寂灭、圆寂是死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一般人学佛,认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空才是究竟,这在观念上犯了绝大的错误。但是为什么要那么翻译?在中国文字中,也只有这几个字最好,最能代表它清净的一面。实际上 “涅槃 ”包括了常(经常)、乐(快乐)、我(真我)、净(清净),所以它是寂灭、圆满、清净的,是乐的,不是悲的,但一翻译成圆寂、寂灭,易使人走上错误的路线。后世即以消极代表涅槃,犯了严重的错误。
  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回转来看《宗镜录》,讲到形而上道体 ——“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真是一字千金。中国文字若要以文学技巧写绝对逻辑、科学性的东西,很难写得美,写不出好东西来。把科学的书文学化很难。过去有学科学、化学、物理学的,大学毕业后出去教书,我告诉他们想办法把科学变为趣味化、文学化,不要刻板地记公式,把公式配一个很艺术的故事,学生一定容易记的,培养科学人才也方便得多。只有一个同学做到了,清华毕业后教化学,很叫座,他就是采用了我这个办法,当然他很苦,或者用李后主的词,或者用某些东西凑拢来讲,结果学生欢迎之至。我本来不相信,问他真做到啦?上课我去听听看,他说拿录音给我听,一听果然教得好。这就说明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要把它写成很好的文学真难,可是这四个字用得很好。
  唯识讲 “诸法无自性 ”,这是唯识宗(法相学)的重点。通常般若宗讲一切皆空(中国文化南北朝以前的翻译),也有流弊,一般人往往把 “空 ”跟 “绝对没有 ”连在一起。假定把纸烧了,没有了,这个空即属佛学上所说的 “断见 ”,唯物思想哲学即有此毛病,人死如灯灭,一切过去像灯熄了,没有了,把佛学的空与断见配合,观念错误。因此后世唯识学家有鉴于 “空 ”这个名词易引起错误的偏差,不用空的观念说明,而用另一个名词 ——“诸法无自性 ”。
    佛法 “空 ”与 “有 ”的诤论
  然而,到了唐代玄奘法师译经这么一翻译后,在中国又引出一个偏差。因为禅宗以中国文化的观念标榜, “明心见性 ”,为什么有这个观念呢?因为性与情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的根基非常久,比如三代以后,周代文化在礼记上提到 “性 ”与 “情 ”,佛法传来中国翻译后,很多都采用中国文化本有的名词,像 “众生 ”一词出于《庄子》; “功德 ”出于《书经》; “居士 ”则出于《礼记》,佛经翻译采诸子百家之名词者非常多。此乃因翻译不同的文字,必用其原有文化使用惯了的名词,才易使人了解领会。
  所以禅宗提出 “明心见性 ”,是根据中国文化本身的道理来说明的。然而,以后世整个佛学来讲,用这四个字,毛病也出得很大。比如佛经上经常讲到 “心 ”,界线分不清楚,有时将思想、现在讲话的情绪、脑子在想的也叫心,实则非也。有时佛经上讲心,是代表超越思想、分别、意识、情绪以外的那个本体的作用,全体的,心物一元,也用 “心 ”作代表。因此佛经中,上下两句或一句中有两个地方用到 “心 ”字,可能就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但是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后世就很容易把它混淆,混淆就产生很大的毛病。
  由这个道理,我们知道禅宗讲 “明心见性 ”是一个代号,然而自玄奘法师翻译唯识学 “诸法无自性 ”以后,中国佛学思想也发生了个争论的问题, “一切无自性 ”,禅宗却讲可以 “明心见性 ”,那,不是这个错了,就是那个错了,究竟错在哪一面;有人认为,禅宗所讲的 “明心见性 ”是有个东西可见,有个心可明,这个已经不是佛法,这与印度婆罗门教传统的真常唯心论一派相同。因而,种种错误观念就出来了。
  仔细研究唯识、法相后,即可了解玄奘法师所翻译的 “诸法无自性 ”,是指一切形而下、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根本性质,过去曾讲,现在再提出来注意,比如粉笔、纸币、手帕,都是诸法中的一法(法是代号),它无自性,将手帕分析,是绵纱、化学纤维、人工、颜色等综合体,每样把它分开来,手帕并没有自己的自体存在,它是各种原素因缘凑合,偶然地、暂时地构成了这么一个东西;而名词也是假的,我们叫它手帕就变成手帕,当时取名叫阿狗,现在就叫阿狗,名字无自性。形而下诸法没有独立存在的性能,不会永恒存在,一切无常,都要变去,所以说 “诸法无自性 ”并没有错。可是后世有一帮研究唯识学的,抓到鸡毛当令箭,谈空说有,都用错了!唯识讲诸法无自性,哪里还有个 “明心见性 ”的性可见呢?认为这些都是假的而斥为外道。所谓外道、内道是代表分界的分号,错了的,钉个牌子归到一个范围,叫外道;在这个范围对的,叫内道,内外就是那么一个界线的分辨。
  那么,实际上对不对呢?我们晓得,诸法无自性对形而下的事物而言是不错的,然而对形而上,唯识又建立一个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转入真如,另定名称叫 “真如 ”,八识心王转完了,绝对的净化,净化到刚才所言涅槃的清净,那个东西也叫真如。不过,严格研究又分两派:一派唯识学者不用真如这个名词;一派则主张必须建立另一个作代表。
  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一下 “真如 ”,中文翻译佛经非常妙,很美!注意这个名称哦!见了道叫 “真如 ”翻译得很好,其它都是假的,只有这个东西是真的。但是倒过来念呢? “如真 ”,好像是真的。我经常提醒大家注意,佛法有一句话: “如如不动 ”,一般人看到都认为不要动就是佛了!根本连文字都读错了! “如如不动 ”,好像、好像、好像没有动,对不对?中文翻译得很好。实际上动而不动、不动之动谓之如如不动。这又讲到中文翻译的问题,现在有很多英文翻译,我感到本事好大,也好大胆。中国佛经从印度翻译过来,每一位大师不但懂得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而且要懂得各种各样的方言。像我们只晓得把外文弄好,在外国蹲了十几年对某地的方言都不知,这就无法翻译,哪些地方哪个字才恰当,很难!
  回转来我们说到建立真如,见道的道体叫真如。唯识有一派学者根本不建立真如,把第八阿赖耶识净化了就是道。
    即此用 离此用
  《宗镜录》谈到道体,它的自性根本是离开你,不是你离开它。换句话说大家要求空,一般人打坐都想空念头,很多人问我怎么空?唉!我说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是念头来空你,不是你空它。 “根本性离 ”是自性离开你,不是你离开它。比方我们八点钟坐在这里,大家检查第一次的念头、思想现在还有没有?它早就跑掉了!你想空它干嘛! “根本性离 ”是它离开你,空是它来空你,不是你空它啊!佛法叫你认到自性空,是认清根本性离你,不是你在离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 “即一切相,离一切法 ”,两句话说完了,自性本体,由体起用,由用归体。我手里拿的一根写黑板的,叫粉笔也好,钢笔也好,反正是一个东西,你第一眼看到了,第二眼想永远停留在上面,不可能,它早就过了。 “即一切相 ”,这是一个现象; “离一切法 ”,它本来就走开、空开,自性本来如此。即一切相就是本体起用;离一切法又是归体,由用而归体。所以这里告诉我们根本自性离,自性是本空的,不是你去空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金刚经》讲的方法, “应该 ”这样做。佛弟子须菩提问佛,妄念太多如何空?他问的是方法,佛告诉他: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个 “应 ”字,鸠摩罗什翻译的也好。如果讲本体,此字应换为 “本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一切相,离一切法,自性本空,不需要你去空它。我们求修养心性之学,自己有一个很空的境界,你晓得那个空的境界是不是一念?那就是一念。你觉得现在很好,很坦然、很清净,你早就在意念上了。这也是心理造成的现状,亦即相的境界,有一境界就是相,当然境界也是它变的,没有错,但是要即用即空 ——“即一切相,离一切法 ”。
  所以我们再三赞叹《宗镜录》一句话 “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把我们点清楚了。永明寿禅师把唯识般若谈空说有,两方面佛法最高的道体宗旨,用 “根本性离 ”四个字点出来。
   “毕竟寂灭 ”,不是你去寂灭它,自性本来寂灭,彻底的寂灭。如果你把毕竟寂灭当成方法来用,打坐时,拼命把自己的念头寂灭,那你是吃饱了饭没事做。你赶紧去盘腿吧!吃饱饭没事做,不盘腿干什么? “不作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当然你叫它是修道、盘腿,实际上是无聊。它 “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不是你空得了,不盘腿也空,盘腿也空,要把这个道理弄清楚,才能够谈学佛。
    万变不离其宗
   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二际平等,一道清虚,识智俱空,名体咸寂,迥无所有,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
  这一节统统跟我们说完了,重点在 “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下面的文辞都是形容这个本体。
   “绝升沉之异。 ”无所谓升华、堕落。修道悟了道,谓之超升;没有悟道,堕落在三界六道谓之沉。无升沉,自性无差别。宇宙间的现象,生命有六道轮回,上三道:天、阿修罗、人道;下三道:畜牲、地狱、饿鬼。下地狱你的本性到哪里去了?下地狱的人没得本性啦?比如我假使下了地狱,我的本性带到哪里去了?带到地狱里头去了,在地狱里受苦的也是我那个东西。升沉、超脱同堕落是两个不同的现象,自性圆满,它没有离开你。因此地狱中人突然悟道,一样可以成佛,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也包括了地狱。如果诸位怀疑我讲的这个道理,可以去看《涅槃经》,这部经就讲到一切内道、外道、天堂、地狱毫无分别,每个众生都会成佛,什么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人一下成功了,有人过三大阿僧祇劫慢慢来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文化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生公即是道生法师,二十几岁时,佛学已研究得很好。当时《涅槃经》只翻译了六卷,开头讲一阐提人不能成佛,一阐提指罪大恶极之人,没有一点善心、善念。唐社长昨天跟我讲一件吃人的事,问我听过没有?他说在海上逃难,报馆记者采访证实确有此事,在海上艰困挣扎的情况下,把老婆孩子烤来吃了。我说这有什么稀奇!孟子说: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 “几希 ”,其实连希都不希。到那个时候,我要活着,管你什么孩子老婆,都吃,历史上多得很。这就是一阐提人,坏到极点,从头顶上坏到脚指尖,没有一样好。佛说这样的人不会成佛,只有善心能成佛。
  南北朝时,中国文化在长江以北,中原地带,南方谈不上文化。结果年轻的道生法师提出一个论点: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罪大恶极的人最后还是会善心发现而成佛。噢!不得了!这个论文一提出,当时有道的老和尚、高僧有多少啊!鸠摩罗什的译经院两、三千人,都是第一流的学者,是集体创作。这个年轻人有这样的思想,赶出去!佛经上讲犯戒有个名词叫 “摈 ”,翻得好听而已,什么摈啊摈!赶出去就是,不准他留在佛教团体、文化中心。生公只好跑到南方,江苏的虎丘山。
  那时南方文化还很落后,生公等于被赶出国,自己越研究越觉得有道理,最后没得办法,南方和尚看他是被北方赶出来的,是外道之见,他在南方也很可怜,没事打坐把石头排好,跟石头讲经说法,讲到一阐提人最后也可以成佛,问石头: “你们说对不对? ”石头都摇起来。所以叫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生公当时被认为大逆不道、思想错误,被赶出北方时说: “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请于现身,即表疬疾;若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合寿之时,据狮子座。 ”后来他去庐山,得以读到新译的《大涅槃经》,果然跟他所说的相符。
  大家都非常地敬服,他也接受大家的启请,升座说法,讲得精采极了。最后果如他所誓言的,端坐正容,好像入定似的,走了。
  所以说自性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下地狱自性被乌云障碍住了,若一散开,大恶人把一点曙光露出来,善心一发现,他也成功了。 “绝升沉之异 ”,自性本体无差异。 “无缚脱之殊 ”。学佛是学解脱,讲修道则言逍遥,不过大家注意,包括我在内,学了,结果既不逍遥又不解脱,一切拘束得要命,这个很苦,本来人世间烦恼层层束缚,把我们捆绑起来,我觉得学佛修道后又加了两层,把自己绑得更厉害,蛮可怜!不晓得是智慧还是笨蛋?我到现在还搞不通。
  照道理讲,永明寿禅师告诉我们 “无缚脱之殊 ”,解脱个什么?没有解脱,本来也没有绑你。禅宗三祖僧粲大师见二祖之前,一身是病,痛苦得很,根据佛法,病是怎么来的?由恶业来的。业怎么来的?心造的。当然不是现在心,我们生下来没有造业,怎么带来病?这包括过去心。三祖求师父为他解脱,二祖叫他把业找出来就给解脱,找了半天,没有,那好嘛!谁绑你?本来没有人绑你。故事大概如此,详细的你们去查,这段跟二祖见达磨,请求安心的故事差不多。所以绑与解脱都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 ”,拿本体言,我们这些在世的人根本没有存在,只是偶然的、暂时的,再几十年一下过去了,本来没有。人类自有历史到现在,不晓得过了多少人,大家都上台唱一唱,唱完了下去,没有了,看不见,本来也没有一个在世的人,在世的人都是傀儡,后面有个东西牵着玩,玩几十年就没有了。
  那么,成了佛就灭度了?也没有灭度的人,没有说哪个涅槃去了。所以我常说涅槃是捏一个盘子,不知是江西瓷盘还是化学盘?捏了什么盘?《楞伽经》告诉你: “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 ”,自性本来在涅槃中, “毕竟寂灭 ”,涅槃就在自己现前、自己身心上,你没有找到而已,找到以后,无所谓在世之人,也无所谓涅槃者。所以 “二际平等 ”,过去未来都是空,一切相对的都是毕竟没有,是现象。本体不是没有, “一道清虚 ”。为什么唯识学讲转识成智,其他宗派讲去掉妄念才能成道?妄与真没有差别, “识智俱空 ”,真妄不二,是一个东西。
   “名体咸寂,迥无所有 ”,名代表相,一切观念、妄想;体代表本体,本来清净,本无所有,本空,它空你,不是你空它。 “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 ”,悟了道见了这个,假定这个名称叫 “真心 ”,证到这个境界叫见道之人;不懂这个,就在生死中轮回旋转,自己被自己捆起来玩。
    人我如虎
  大家注意这篇文章,先是提出 “三乘五性 ”,而不是这么讲,当然被我们这样一讲,等于狗啃骨头,啃得支离破碎。如果诸位自己回去念,在灯前点一支香,不是为了信佛,诚诚敬敬的,灯太亮了,味道不好,不如点一支蜡烛,若隐若现,两腿一翘,泡一杯茶,如果你抽烟,最好抽一支,然后高声朗诵一番,不涅一个槃,那个槃都来涅你,啊!那非常清净!一读就到了,这文章就有这样好。我们现在不是涅槃,是狗啃骨头,盘(槃)子都啃翻了!味道不好了!这个文章要注意!回去还要研究。
  这里讨论到人的修道根器有 “三乘五性 ”的不同,他首先把根本提出来,本来没有不同,本体是一个,等于太空是一个,为什么这边下雨那边天晴?这里高山那里平地?为什么来的?在家出家拼命学佛求道.到底求个什么东西?这一段有说明。
   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
  他说有些人讲修道,看起来是修道,站在另一大乘根器、真正道体的立场上看,这些人叫 “邪根外种 ”。这是名词,外道内道之分,外道也是道啊!道乃路也,本来是一条直路,他硬要转来转去,转不通开个山洞,最后也到了,这叫外道。内道的人直接悟道好不好?也有不好之处,坐飞机一下到达目的地,哈!一路上有许多东西你没看见,那些走岔路来的,有坏处,很辛苦,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他比直接来的人高明得多,冤枉路旁的风景他都知道,你却不知道。所以讲外道、内道是假定名称。不过,这里说有些人是邪根外道,走错了路。
   “小智权机 ”,智慧太浅; “权机 ”,本体大机大用,小智的机变脑子,灵光少了一点。我经常跟年轻朋友说笑, “怎么你出生的时候,脑筋不多拿一条,而且投胎也不选个好的脑子装,匆匆忙忙把生了锈的装进来,干嘛? ”这是笑话,但可以说明 “权机 ”两个字。机变不够灵巧的人。
   “不了生死之病原 ”。不晓得生命生死的根本是什么东西来的?这个开关在哪里?没有找到。也不晓得 “人我 ”这个东西。 “人我 ”不一定你跟我相对,你是人,我不是人;也不是说站在你的立场,你变成我,我变成你。这是相对的话,实际上也可以说绝对,我就是我,我是个人,人就是我,我就是人,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因为我们一切烦恼都是人找来的。像刚才所举人吃人的例子,人到了必要时只有我,不但烤儿子吃,连妈也照样烤来吃,这些资料历史记载很多。我告诉唐社长,吃菩萨的也很多。一家人逃难,父母老了,要儿女先逃,儿女怎么做得到?父母把自己弄死要儿女烤来吃,吃了好求生逃路,这是菩萨境界。至于你不肯给我吃,我把你弄死了吃也多得很。人到了最后只有 “我 ”第一,非到患难看不出真正的道德。唐社长结论: “人坏起来比禽兽还坏,恐怕好起来没有比菩萨更好! ”我们俩说这个笑话也蛮有道理。
  这些人不晓得人我,我们这个人,这个东西是什么根?它的根在哪里?见道,一个观念,就是这一念,见地之见,一念就有人找出来,因此他们搞错道理,不懂本体的道理却想修道。
   “厌喧斥动 ”,讨厌!赶快出家,或到山里清净、打坐,认为那才是修道,啊哟!你看那么多人,吵死了!烦死了! “厌喧 ”怕吵闹。 “斥动 ”骂人一天到晚乱跑修什么道!不对!认为修道的人应该坐在那里,讲好听是如如不动,实际上是变个死东西,就像我们骂人: “看你那个死相 ”,那才好像真是修道!什么都不懂就是修道。
   “破相析尘 ”,把一切外相离开,分析尘世间的事,一概要不得。
   “虽云味静冥空 ”,一味贪图打坐、清净,认为那才是道; “冥空 ”,这个空是脑子什么都不想,啊!这个是道,不这样就不是道。
   “不知埋真拒觉 ”,实际上外道也这样,把真如本性活埋掉,把活活泼泼的本性埋到死东西里头,埋到清净里去,他不晓得那个动的也是本性动。 “埋真拒觉 ”,他把活动的本性埋到死东西中,而且讨厌妄念。
  我这么坐怎么还什么都知道?你不知道你去死去!对不对?本来自性都知道,都不著嘛!所以大乘三法印说:一切无着、无性,本空嘛!物来则用,过去不留,自性本来是本觉灵明,所以搞错的人是 “味静冥空,埋真拒觉 ”,以为清净才是道,只要你妨碍我一点,太太也好,父亲、儿子也好,走开!我修道嘛,要清净!这完全是偏差的观念。
   第四章 莫教幻识误明月
  
   如不辩眼中之赤眚,但灭灯上之重光,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
  这段重点在告诉我们动静二相都是它变的。道体 “本体 ”不在动相、也不在静相上面。认为静相就是道的人犯了什么大错误呢?好比眼睛有毛病,看一个灯光变成两个光圈,那是眼睛不正常,并非真有两个光圈或真有黑点。要使光圈的幻影消失,只要把眼病治好即可。然而一般人搞错了!只想把眼前看到的东西灭掉。这当中问题很大,总而言之,修各种宗派做工夫的人,经常在打坐时看到各种影像,你说我眼闭着,没有拿肉眼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实际上,眼睛张开是白天看 “看 ”,我们能够看的习惯,闭着眼睛睡觉都在看。做梦时眼睛没张开也看到东西,虽然看到假相,也是看。所以,打坐时看到的东西是真是假?这是心理上的病态,但有时则是生理上产生的,比如身体有虚火、发炎,会看到红光;肾、肝有毛病,胃消化不良,看到的是黑气;火太大,太用心紧,看到红光、紫光;有时看到白光是肺气引起的。这些与五脏六腑生理变化都有关,都是幻相,不是真的。当然啦!有许多人把这些当作道抓得很厉害。你告诉他这是幻相,他不信,只好对他笑笑,没有话讲,有什么办法?他非把病眼当成真眼!
   “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 ”,同样的道理,以佛学本体来看,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幻有之身,唯心唯识所变。由于不研究、不透彻了解此身即幻的道理,因此站在太阳底下照,有个影子、有个我。
  庄子说了一个故事很妙!人在太阳下一照有个影子,影子外还有个迷迷糊糊的光圈,庄子称它为 “罔两 ”,有一天罔两对影子说,你这个人真是荒唐,一下坐,一下站起来走,怎么这样不定呢?影子说: “唉!老兄啊,一谈何容易,我后面还有个老板,要我动,我就要动。 ”这个故事说得很好,但是庄子只说了一半,老板后面还有个大老板,等于保险公司后面还有个再保公司。
  一般人不晓得识内的幻身,只想避开太阳下的幻影,打坐就怕妄念空不掉,妄念不过是识心的幻景之一。妄念并不可怕,妄念从哪里来?你要找到起妄念的机关。去妄念太容易,不过 “日中之幻影 ”而已。一般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专求打坐、求清净,到山里住茅棚、住山洞,叫他做一点事,说累死了,要修苦行、修菩萨道。唔!萝卜道!什么叫菩萨道?真正的菩萨道在世间,世间每一个人都很忙碌、都很辛苦,为他的即是菩萨道,为己的是 “萨菩 ”。不要以为清净即是道,不要见解错误了,清净是享福。
    背道驰更远 学剑向文殊
   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
  你以为在山里打坐是修道?永明寿禅师给你八个字评论: “劳形役思,丧力捐功 ”。 “劳形 ”,你满辛苦地开运动会。庄子谓打坐的人是 “坐驰 ”,打起坐来妄念奔驰,坐着开运动会,里头热闹得很,所以你坐一坐会累、会腿麻,又要观想,又要念咒子、又要求功德,名堂可多了!法没修,好像少了一样东西,本钱没投,赶快补一下,你看多忙!把形体搞得劳苦死了! “役思 ”,思想服劳役。替老板做劳役,一天还有六百块钱;替自己做劳役,打坐一天,钱又拿不到,在那里不晓得搞什么?下面四个字更惨, “丧力捐功 ”,你白费了你的气力, “捐 ”就是丢掉,你以为坐几天就有功夫?一点功夫都没有, “捐功 ”,白白牺牲了。
   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
  等于冰上加水,使冰冻得更厚,柴丢到火中,使火更大。打坐求清净,妄念愈来愈大,怎么说?本来一个人满好的,坐起来又想成佛,又想成道,念了咒子要加被我,家里人好,爸妈好,出门消灾免难,要顺利,买个车子又要发财,又不要出车祸,反正好的都归你。每个学佛修道的人都如此。你到民权东路看,买几块钱香蕉、红果,烧香拜了,求样样好,求完了香蕉带回去给孙子吃、红果蒸了吃。我是海边的人,我们家乡有位太太真好,先生驾驶帆船出海做生意,她烧香求菩萨,那求的真好,后来地方上把她求的话变成名言。 “菩萨啊!我给你烧了香,向南南风、向北北风、向东东风、向西西风,路路都顺风 ”。求得太好了;每一路都倒风,这样船还开得动啊?我们小时候看见她就想笑,可是她并不觉得可笑,一直很诚恳。我们这些庙子上拜拜的,我看都是向南南风、向北北风 ……,每次到庙子我就想起这件事,那真是 “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一般修道也是如此。
   岂知重光在眚,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质而虚影当灭。
  这四句话反过来告诉我们,光影是眼睛出毛病。打坐前面有境界来问老师,你问我干什么?眼睛意识不动会看得见?我问: “睡着了看得见吗? ”是看不见,他却不懂,这句话比打他还重。打坐看见,可见你在玩看见,睡着了看不见,不是很明白!心休息就没有了,当然睡着并不一定是道,可是他还要问,再问我就给他一个 “向南南风,向北北风 ”,让他迷糊去算了。
  不给他迷糊,他不感谢你, “老师又传我一个 ”,早就上了老师的当! “丧力捐功 ”有什么用?所以,要想眼睛不看见幻相,只要清净眼睛;要想身体没有影子,无心即无影。如何能做到?
   若能回光就己,反境观心,佛眼明而业影空,法身现而尘迹绝。
  告诉你们方法。一切回光返照,回转来找自己,观心。怎么知道有境界?念头动了,念动也不错,念动也空嘛!不要另外找个空,回光就是,回转来找自己,管外面境界干什么?境界皆幻相,不要管幻相,一切反过来,亦即儒家孟子所言: “反求诸己 ”就到了。佛眼明,业影就空了。大家念佛、念咒子,一天念一万遍,我一听 ……有些老太太念佛拿纸画圈,功利主义,好像攒钱一样,攒到死的时候带走。真的假的?真的,她那业力硬是累积成善业带走,等于做坏事,一点一滴累积,恶念也带得走。这是现象、应用,讲道体则全要空,善也空,恶也空,业也空,所以要 “反境观心 ”。
  反境观心以后,佛眼明,业影空,那么,法身自然呈现。什么是法身?法身是代名, “本体自性 ”,不生不灭。法身呈现,你以为真有个法身啊?你们诸位少见,这些我看得多了,譬如最近有位青年,打坐忽然看到自己在打坐,那是常有的,为什么看到自己打坐 ——“精神飞越 ”,用功紧切把自己生命逼出体外,或者体质衰弱,而产生这种现象。那时才晓得自己面孔原来如此,原来鼻子向下面。许多人把此种现象当成法身,错了!那个是法身上面的妄影,法身是 “无相 ”、 “无念 ”、 “无住 ”。 “法身现而尘迹绝 ”,心里没有尘世间一切烦恼。
   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
  这叫见道。到达法身无相境界,始叫见道、明心见性。永明寿禅师把硬性的佛学名词,变成软性的文学美。他说这是怎么达到成佛的?完全靠自觉自悟。
  学佛成道,不管净土、禅宗、密宗、天台宗 ……,都要靠自悟自觉。什么自觉?智慧的成就。 “智刃 ”,智慧像一把利刀,剖开缠内之心。缠是佛学名词,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缠缚。佛学上常引用唯识学玄奘法师翻译的一个名词 ——“缠眠 ”,不是文学上的 “缠绵 ”。烦恼的作用叫 “缠眠 ”,也叫 “随眠 ”,称 “随眠烦恼 ”。
  这些佛学名词用到中文,真是高明绝顶。翻译得好极了!人的烦恼是 “随眠 ”,它跟着你一步不离,连睡觉都跟着你,比夫妇还厉害。太太跟着睡,你有时还溜出来。经常有人问我,某人夫妇感情不好,同床异梦。我说世界上有哪一对夫妻是同床又做同一个梦的?如果两人梦得一样,是神经病。那要送精神科看病,人本来同床异梦。只有一个东西不跟你同床异梦,你的业力烦恼,你睡着了,它就睡在你那个睡着里;你醒来它已经跟在你旁边,你脱不掉。《八识规矩颂》讲烦恼是 “俱生犹自现缠眠 ”,从你生命来的时候,它就跟来了,缠住你,你有本事用自觉之智刃,把缚解除了,那就解脱成佛成道: “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 ”。
   “用一念之慧锋 ”,慧剑斩情丝,中国文学常用。这一把剑是什么剑?(有同学答; “慧剑 ”),好聪明!可见你有这把剑,我都没看到这把剑,只看过日本武士刀。这把剑看不见,最利,在哪里?在你一念之间 ——“一念之慧锋 ”。
  文殊菩萨为什么手里拿一把剑,要杀人啊?那是表法,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智慧就是那一把慧剑。
   “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 ”。什么见网?八十八结使。这些都是佛学专有名词, “见 ”代表一切观念。我们许多烦恼都是 “见网 ”把我们网住了,只有用智慧的刀锋才割断得了。
   此穷心之旨,达识之诠。
  我们跟着永明寿禅师这么美的文字般若兜了一圈,受他的骗,最后归纳所有佛经的道理!一念不受。他骗走的是什么?就是叫你回转来找自己这一段,很简单。他说,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就是 “穷心之旨 ”。学佛修道、明心见性的宗旨就在这里。 “达识之诠 ”,诠即解释,你对唯识最高的注释都理解了。
   言约义丰,文质理诣。揭疑关于正智之户,剃妄草于真觉之原。愈入髓之沉疴,截盘根之固执,则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炉;名相临慧日之光,释一真之海。斯乃内证之法,岂在文诠,知解莫穷,见闻不及。
  这段文字气势连贯,明白这些道理才好修行。
   “言约 ”,真正讲道理,用言语文字表达非常简单,譬如中国讲修道 ——“放下 ”,这句话多简单!怎么样放得下?实在放不下,电梯还好办,按一下就下去了,我们不是电梯。现在的大肚子弥勒佛就是布袋和尚,其实永明寿禅师也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化身为永明寿写这部书。布袋和尚光着膀子,大个肚子,一天到晚背个布袋到处走,人家请和尚传道,他把布袋一放,看着你;你不懂,他布袋一背又走了,一句话不说。本来是嘛!只要把我们这个布袋放下就行了。
  其实我们不但放不下这个布袋,口袋更多。四十年前有位朋友告诉我,我们这一代谁都要钱,过去中国人穿 “大寿 ”只有两个口袋,现在我们有十三个口袋。我说你瞎扯,他说你看嘛!一个、两个 ……六个还有个小包包,七个、八个 ……十三个。现代人一身都是口袋,怎么放得下?放下布袋就到了,但是做不到。
  二十多年前,我有个湖北朋友,很妙,是北大学生,我们叫他北大三朝元老,大学读了十年,因为家里有钱,读一读休学,回家玩个一年半载又来,十年当中,北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福气有这样好。这个人啰嗦到极点。前一辈公子少爷,穿西装像穿长袍,走路优哉,悠哉,慢慢晃过来: “在 -家 -吧! ”,在,他就进来。有一次他问空的酱油瓶子: “这是什么? ”“瓶子。 ”“酱油瓶啊?酒瓶? ”“酱油瓶。 ”“你吃哪一种酱油? ”就那么惨咦!平常我们搞惯了,不在乎这位好朋友。
  有一次他来我家: “唉哟!这里又挂了一张画。 ”我说: “对啊! ”“谁画的? ”“某某法师画的。 ”“画的什么人啊? ”“弥勒菩萨你不认得? ”“噢!是,弥勒,画的不错,这是背的布袋噢! ”“是啊! ”“南老师,我问你,他这个布袋里装的什么东西? ”这一下我把桌子一拍说: “你去问他去! ”他听我这么一吼,也哈哈大笑起来。我说你这个人啰嗦到这种程度!假使我写回忆录写上这一段,那笑话真够多,他每次来,有时把你气得肚子痛,有时把你笑得肚子痛。他是人,我也是人,这个脑袋就装那么多放不掉的啰嗦。其实不只他,我们每个人都如此。
   “言约 ”,佛学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真要研究、辩论,道理说不完, “义丰 ”得很,义理丰富,等于北大那位三朝元老,他问得也对,学唯识讲逻辑的人要像他一样,就够得上资格学逻辑。瓶子是总称,什么瓶子?酱油瓶子也是总称,吃哪种酱油?他很逻辑,科学求证,没有错,这样下去,就 “言约义丰 ”越来越多。
   “文质理诣 ”,真到了家,言下顿悟, “放下 ”一句话包括三藏十二部道理。 “文质 ”到了,道理也就到了,理与事一样。真悟道,理到、见地到,工夫也到。大家研究佛学,真讲得好?理并没有通。 “文质理诣 ”,文到、理到、事也到。这个时候就 “揭疑关于正智之户 ”,揭开疑关,永远不疑。禅宗彻悟,是直到不疑之地,永远不疑。
   “剃妄草于真觉之原 ”,把妄心剃掉。 “愈入髓之沉疴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骨髓里都是毛病。 “截盘根之固执 ”,执着离开了,此时不仅我空、物空,一切都空。
   “则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炉 ”,一切唯心的道理,的确证到了。 “名相临慧日之光, ”名是名,相是相,综合言名相。名相接近慧日之光。 “释一真之海 ”,一真法界,华严经境界,换句话说,一真法界还是名词,禅宗祖师不用什么教理名词,而直言 “就是这个 ”。宋朝以后许多禅宗祖师悟道,悟个什么? “就是这个 ”,后来很多人打坐就去找 “这个 ”,真没有办法。
  禅宗祖师有位 “一指禅师 ”叫俱胝和尚,住的庙子供准提菩萨,叫俱胝寺。俱胝和尚悟道后,人家来问道,他的教育法很怪,手指一伸 “就是这个 ”,很多人经此一点,悟道了,所以人称 “一指禅 ”。有一天师父不在,有人来问道,小徒弟如法炮制,果真悟道。师父回来,小徒弟一五一十向师父报告,重复说到 “就是这个 ”,指头一伸,师父冷不防一刀把指头削断,血一冒,唉哟!悟道了,小和尚 “就是这个 ”悟道了!不过大家回去不要乱砍。
   “一真法界 ”是华严经名词,本体的代名词,以禅宗言,什么叫一真法界? “就是这个 ”,当然不是砍了指头的这个。
  禅宗丢开一切名词,那么要怎么办到?佛法叫 “内证 ”,回转来反照自己。
   “内证之法,岂在文诠 ”,文字上找不到的,文字语言只是表达了 “这个 ”给你看,你懂了文字,要丢开文字。我经常说一般人学佛,别的没学到,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唉呀!那个味道真难受,变得每一根神经、肌肉都跳出来的佛法,你看那怎么受得了!搞久了变成什么?佛油子,把佛法当口头禅就完了!真正的佛法不在 “文诠 ”。
   “知解莫穷,见闻不及 ”,如何证道?放下就对了!拿知解研究,越研究越被网住。这一段以 “知解莫穷,见闻不及 ”八个字做结论。
   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见月,得兔忘第(竹 → 皿),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一气呵成的文章,姑且在此切断。既然道(佛法)不需要一切文字,永明寿禅师写这部书岂不多余?
  刚骂了人家,自己又写书。他说明写这部书的原因,注意这几句话: “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 ”。你以为明心见性真有个东西看见啊?那叫明心见鬼。无见之见,是谓真见。有些人问观音圆通法门,听耳朵、听闻啊!闻到哪里去? “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 ”,有个闻就不对了。 “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 ”,这是解脱知见。
  注意!不管大乘、小乘,学佛有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譬如学净土、密宗、禅宗、天台宗 ……,你说没有受戒,何必受戒?不敢乱动妄念,一心不乱念佛,已经是戒了;由戒生定;千百万解脱,非经过定不可,否则便是狂慧。真的大智慧来了,一一在定境界上、智慧上,定慧不可分,讲程序则分开,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得了慧然后才得真解脱。真解脱以后呢?大觉之用、所知所见,解脱知,解脱见都来了,所以称 “解脱知见 ”。
  常有同学问我,打坐看光、定,定了以后又怎么样?真想甩他两个耳光。唉!真是没办法!耳光硬是甩不出去。也不敢甩,他也没有资格让我甩。那怎么办?只好说: “嗳!你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嘛 ”!
  你说得定以后怎么样?成佛以后怎么样?肚子饿了吃饭,吃饱了怎么样?还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说吃饱了以后怎么样?解脱以后如何呢?我只好告诉你: “解脱以后再来问我,当然我有办法给你 ”。很简单,把你绑起来,再去解脱。现在把我的秘密告诉你,解脱以后千万别再来了,再来就把你绑起来,再让你去慢慢解脱。
  永明寿禅师说他为什么写这部书?不得已的事,为那些没有到达的人,未解脱的讲解脱。 “所冀 ”,目的是 “因指见月,得兔忘筌 ”。禅宗有部《指月录》,是根据《楞严经》说的;月亮在那里?不要拿指头说月亮在这里,那就糟了!这部书就是用指头指月亮给你看,你要去找月亮,等猎人网到兔子后就要丢开兔网。
  雪窦禅师有一首形容打坐的诗。
  一兔横生挡古路,苍鹰一见便成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只向枯椿境里寻。
  一只兔子横睡路中,鹰看见自空中飞下,一转眼就把兔子叼走,可怜猎狗没有灵性,只会向枯椿里头寻找。
  大家打起坐来拼命想去妄念,妄念像路上的兔子,本来跑掉(本空),懂得的人就晓得兔子早跑掉,没有了。可是一般用工夫的人都像猎犬用鼻子找妄念。妄念动,那个不相干的在哪里?妄念,妄念早跑掉了!不要去找妄念,那个空了!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文字非常简单 , 可是大家注意!我们都晓得佛法专门谈空的多,其实讲到佛法的宗旨,是: “空有双融,非空非有。 ”如果认定佛法全是讲空,那是有偏见的。当然偏有不对,偏空也不对。
  这里讲到了佛法真正的见地、宗旨;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特别注意!了万物完全由我,并没有讲无我。佛最初开始说法传道时,讲 “无常、苦、空、无我”,诸行无常,一切世间法无常,都会过去,不会永恒存在;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这是佛法的基本理论,几乎每本佛经不离此理。但是,依《大涅槃经》所说,佛将涅槃时却宣布: “常、乐、我、净 ”。佛性(自性)是常的,与无常相对;非苦,是乐的;是真我,不是无我;是净的,空即是净。
  要注意一个 “了 ”字,了了以后才知道万物由我。这里发现几个大问题,文字看起很简单,好像很容易了解,但我们的思想,经常被这些好句子及其丰美的文采覆盖住,如果不帮大家深思细读,很容易忽略过去!
  第一个大问题:佛法的本性。
  第二个问题:自老庄以下,道家思想,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此为 “心物一元 ”。这个观念同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大家研究看看,拿一句禅宗古代术语来讲: “是同是别? ”
  一般人喜欢学禅,说这个悟了,那个悟了,理(道理)上到达,但境界是否到达“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是个大问题。换句话说,见地与工夫一起到了没有?没有到,那是 “误 ”了!你说心里空空洞洞,没有念头,那很简单,稍稍吃一点带麻醉性、放松精神的药,马上没有念头,那也得道悟了?不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问题:后世称专谈修证做工夫的道家为丹道家(炼丹成仙)。丹道家偏重形而下工夫的求证;儒家偏重形而上的精神。真证了道,是 “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宇宙掌握在人的手里,万有的变化由于心念。
  我们提出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 “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三个观念,大家研究一下,是同是异?最后可说都是一样。
  《宗镜录》以禅宗为根本,以般若唯识来陪衬其他诸宗。谈到修证,也就是如何达到明心见性境界。真了的人,注意这个 “了 ”字,不能随便了了。真正明了,道理上悟到,烦恼、妄念、业力也真了了。这 “了 ”真难了,这一了,了不了?怎么了?通常我们跟人吵架,说这件事算了,回头仍说讨厌,还是算不了。
  此了真难了, “真了了 ”之后,你才能证到 “万物由我 ”。永明寿禅师写这个文章不是玩弄文字,他是清净的人。
  第二句话更严重。明白、真悟了的人,是 “妙觉在身 ”,就在你这个身上。
  去年在佛光别院上课,也提到永明寿禅师的话: “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我有一宝,藏在哪里?就藏在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上自头发,下至脚趾,到处都有它,无所不在,所以,不要以为佛家所谈的空,是断见的空。有许多学佛的人讲空,不错,佛法初步是谈空,但是生老病死来了,今天感冒头痛,学佛的空嘛!空掉好了!不要痛,空不掉,那都是瞎吹。为什么空不掉?心物是连在一起的,你真能把身心分开,那差不多已经修成了一半,分开还要把它组合拢来,由分而合,进而超脱,才达得到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换句话说,任何佛法,包括禅宗修证,最后皆以此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然后才能谈如何求解脱。
   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他说《宗镜录》的著作,是集中了所有经典的骨髓、要点。我们不多讲,但是要注意每一个字,文字太美了!往往文学气韵盖过了思想。
   “磨砻 ”是农业社会碾米、麦的工具。 “磨 ”,磨的米麦粉细一点; “砻 ”,磨的粗一点。 “理窟 ”是道理的窟窿,一点一滴雕刻的很精细。
  这部著作,挖的是禅宗的骨髓; “教网 ”是形容三藏十二部经典像个网一样,标出了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经道理的纲要。
    断惑才能证真?
   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
  四六文章,对仗,文字一看就懂,讲佛学,每一个字都是佛学,它的妙处在于那么一个需要逻辑思考和佛学专有名词的东西,他不着痕迹地把它变成文学,美极了!
   “余惑 ”就是八十八种结使,一切烦恼、妄想、习气的根本叫惑。小乘佛法 “断惑证真 ”,把断除烦恼,证到空的一面叫道,那是小乘境界。诸位注意!看大家修持的日记,大部分思想还停留在这个境界,烦恼一来怕得不得了,都想去妄念,断惑证真,这是声闻缘觉的思想。然而真要断惑也很不容易。出家人常讲:忙一点就感觉到在忙中用功之难,这就是 “余惑 ”未断。平常给你清净,在山里住茅棚,盘腿打坐,尤其现代人住茅棚,一会儿念头空了、一会儿烦恼来了,一下欢喜、一下烦起来,还是在那里搞运动会。假使心里真的达到空,一定七天、八天、一个月,就算不错了!下山到人世间一忙,定境就没有了。所有的工夫是石头压草、压到的地方不长草,草却从旁边冒出来。
  烦恼的根没有断,即是余惑未断,有一点余惑的根没有撤掉,等于白玉有瑕疵,不圆满、不清净。
  这些话这么一讲,大家听起来很明白,都觉得对,其实全错了!用我刚才所讲的话来表达佛法,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流弊,认为烦恼可以断,断了惑才能证真。
  错了!烦恼、妄念本身同般若本身一样,是 “非断非常 ”、 “非空非有 ”,这个道理很深刻,我们暂时不介绍,留到后面讲到唯识时再说明,此书对这一点批判的很厉害,说明得很清楚。
   “应手圆净 ”,当下就圆满清净。
   “玄宗妙旨,举意全彰 ”,这又是要注意的地方,佛法要我们断妄念,去掉第六意识,妄想意念空了,才能证到真如。但这里并没有叫你空念, “举意全彰 ”:必须懂得真正的意之用,体用皆知,完全清楚,不需要放下,当下即证真如。
   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
  什么叫七慢、六衰?这些名词讲义上都有,不再解释,请自行查阅。
  (编案:所谓六衰,即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因为这六尘能损害到善法,故称六衰。至于七慢,出自《楞严经》及伽毗婆沙论,其内容如下:
  一、慢:即同类相傲。士,于相似中,执己相似,于下劣中执己为胜。
  二、过慢: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己为胜;他人胜于己处,执为相似。
  三、慢过慢:即他人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
  四、我慢:即倚持己之所能,欺凌他人。
  五、增上慢: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六、卑劣慢:即以劣自夸,自己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自矜夸,别人虽有多分之能,反不如自己。
  七、邪慢:即实无德,妄为有德,执着邪见,不礼塔庙,不敬三宝,不诵经典。)
  世界上的人,包括我在内,个个有慢心。佛学把慢分成好几种慢,很难讲,通常叫 “骄傲 ”,好听的名词叫 “自尊心 ”。自尊也罢,骄傲也罢,反正都是我慢,都从 “我 ”来的。你说某人好谦虚、好内向、好害羞,没有我慢,没有骄傲可能比表面骄傲的人还要厉害。
  许多人学佛出了毛病,工夫不进步,智慧不开,都因为 “贪嗔痴慢疑 ”的慢疑来的。比如我经常告诉许多同学: “为什么不来问呢? ”“我怕老师忙,不好意思麻烦老师。 ”假的!此为我慢,总以为自己会摸索得过去,为什么专靠老师?非冲过去不可。你慢慢冲吧!冲个三万年再来找我,没有关系,我再等你。我说你那么笨啊!有一把老骨头还在,已经吃了几十年苦头,你来问一下,我帮忙你一下,不要走冤枉路,多占便宜呢!再不然翻翻古人的书,古书上都是经验,你偏要我慢。 “没有啦! ”我慢又不承认,就是七慢。这些都是比方。
  我慢很容易犯,越是自卑的人越傲慢,凡是傲慢的人必定自卑。没有东西才傲慢,充实的人不会傲慢。口袋带个五十万出门,你敢装成有钱人的样子让人来抢?你一定装得穷兮兮,因为充实自然不敢暴露;越没钱越装有钱,那一定有问题。
  人真到了不慢就真无我,真无我差不多入道了!这个要自己检查自己。有许多好的表现、好的行为都是我慢。比方说 “算了,人老了没得进步,也没得希望,就是这个样子! ”这正是我慢,也正是由 “我 ”来,因为 “我 ”认为没有希望,你怎么晓得你没有希望?假使你对你真清楚了, “了万物由我 ”你已经成功了。
  慢字非常重要;为什么永明寿禅师在此特别提到慢?他不是为了作文章凑数,我们读书要多一只眼睛注意这些地方,尤其文字写得美,很容易被骗过去。
   “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 ”,六根衰败、生老病死之苦永远不会有。
   尘劳外道,尽赴指呼;生死魔军,全消影响。现自在力,阐大威光。示真宝珠,利用无尽;倾秘密藏,周济何穷?可谓香中爇其牛头,宝中探其骊颔。
  什么叫外道?什么叫魔道?魔也好,外道也好,都变成你的,随你指挥,运用自在;生死了了,无所谓邪魔外道,一点影响都没有。
   “倾秘密藏,周济何穷 ”?一讲到密宗,大家都喜欢修,以为另有法门可传,口袋摸一下,不要给人家看到,拿去修明天就成功。没那回事。
  秘密在那里?都在你那里,你自己 “万物由我,妙觉在身 ”,这才是真秘密。有个法门、咒子给你叫密法,那才是笑话!那我可以编一万个密法给你。秘密藏在你那里。下面都是形容词。
   “可谓香中爇其牛头 ”。青年同学注意!别以为佛经说牛头最香,到中央市场买个牛头来烧,看香或臭?包你臭的要命!牛头香是植物名,是檀香中最好的香。
   “宝中探其骊颔 ”。在座很多中文系高材生都懂, “骊颔 ”,骊龙项下之珠,是龙的生命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一切珠宝中最好的宝,宝中之宝。 “骊颔 ”,在《法华经》里龙女向佛献的宝珠就是这个 “骊颔 ”。
   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喂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
  道家的九转还丹可以起死回生,这些都懂得,不要再解释。
  (编案:《秘传还丹诀》云: “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 ”又云: “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 ……转而成九为阳数之极,数而至于九,则道果成矣。 ”又据五代陈抟所传《九转内丹诀》,九转还丹为: “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丹;三转养阳丹;四转养阴丹;五转换骨丹;六转换肉丹;七转五脏六腑丹;八转育火丹;九转飞升丹。功至九转,无法无诀,任其逍遥,为大圆满,陈抟诗曰: “九转逍遥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真仙。金丹玉简宣清诏,鹤驾云车赴洞天。)
    明心见性 万派朝宗
   故得法性山高,顿落群峰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似夕魄之腾辉,夺小乘之星宿;如朝阳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
  好句子又来了!高潮迭起,文章气势壮阔。
   “法性山高 ”是形容词,最高的佛法求明心见性,真达到明心见性,像高山一样,高到极点,这是形容真的懂了《宗镜录》的真髓,悟了道以后,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顿落群峰之峻 ”,站在高山顶上,如喜马拉雅山,看天下群山都矮下来;平常在平地仰头望高山,帽子都要掉下来,到了世界高峰一看群山如小馒头。这是形容真正悟了道的人,到达明心见性最高处时的境界。
   “醍醐海阔 ”,这个海不是咸水的海,也不是太平洋,此处以牛奶经三次提炼出来的醍醐来容海。 “横吞众派之波 ”,万派朝宗,都归到这里来,其中包涵了外道、内道、魔道。真的到达明心见性,智慧一通百通,没有哪种学问不懂,没有哪个不清楚的。
  这些都是永明寿禅师的文字般若,文采风流。夕魄即月亮,月亮一出来,夜空中小的光都看不见,等于早晨太阳出来一放五彩光芒一样,一切外道知见,如同昏暗烛光皆消逝无影。
   犹贫法财之人,值大宝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凉池。为众生所敬之天,作菩萨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见之药王;迷险难之途,遇明达之良导。
  这些都是形容词,悟了道的人,真正明心见性,到达佛境界成就了,为众生所敬之天,天中之天此即是佛;作菩萨的大慈悲之父,就是佛境界。
   “膏肓 ”,人的背脊骨有两个穴道名膏肓穴,中国文化称不可救之病为 “病入膏育 ”,这在历史上有典故,诸位可自查辞海。
   “逢善见之药王 ”,是佛经上讲到一位大医王名叫善见,碰到他的病人没有一个不得救,善见是人名,并非善于看见。 “迷险难之途,遇明达之良导 ”,譬如在高山中迷路,结果被识途者救出来险难。
   久居暗室,忽临宝炬之光明;常处裸形,顿受天衣之妙服。
  把这一段和上面所讲的统统连贯起来,说个笑话。现代广告学都要拜永明寿禅师为广告学的祖师爷,他把自己的著作,打广告吹盖得这样大。现在我们不觉得这些古文怎么样,当年在宋代,这个广告登出来,呵!家家户户都要买,所有好的广告宣传词都被他搜罗无遗,而且经过他这么一编导、一组织,美的真是天衣无缝,读了真是拍案惊奇,嗨!永明寿禅师是广告学大师,非看这本书不可!当然,加上诸位一字一读,深思每个字的意义,如古人高声朗诵一番,是很好。不过,这还不够味道,如果天气好,带着《宗镜录》,坐在阳明山高山顶上,旁边泡一杯好茶,前面点一根牛头檀香,四顾无人,高声朗诵一番,那包你不悟道也 “误 ”了,耽误了时间,起码得弄半天下山。像我们这样看没有味道,体会不出它的文字境界之美。
    人到无求心自平
  接下来两句话是这一段的结论,也是精华:
   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这是说,真把《宗镜录》的精华懂进去、悟进去,证到了明心见性。见性怎么见?许多学佛的人打起坐来、拼命求明心见性,早就告诉你 “有求皆苦 ”。
  所以、自性本来在这里,最高的性理和最高用功方法都告诉了,就是这两句: “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
  我们翻到前面一段: “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 ”。怎么样才能做到?啊!告诉你: “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多好!我也帮忙大家把它组织连续起来读。如果考试如此回答,包你满分。
  俗话说: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改一个字: “人到无求心自平 ”。
  有人问:坐这里干什么?
   “盘腿 ”
  修道啊!
   “没有 ”
  干什么?
   “休息 ”
  休息,为什么坐着?
   “躺着可以休息,坐着不可以休息啊 ”!
  真休息下来,不求而自得。何以不求而自得? “明妙觉在身 ”啊!你向哪里去找?两腿一盘,本来就在你那里。
   “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你还去求个功用,做个功夫,修个方法,那早跑了,目标越离越远。你有个求静之心,更动得厉害,此谓 “背道而驰 ”。
  密宗的最高境界,所谓不传之密,真的哟!既不念咒也不讲现想,告诉你就是这么一个东西,看你自己进不进得来,这就是秘密。如到一个空房间找东西,门是开的。东西就在屋中,绝没有藏起来;找到了有命,找不到完蛋。找了半天实在没有,你说宝贝在哪里?空气嘛!如果把房间的空气都抽走,非死不可,空气在屋里,你天天呼吸都找不到,对不对?
  这一段讲完了。下面又是另一段。
   故知无量国中,难闻名字;尘沙劫内,罕遇传持。
  这些文字都懂了,只有一句 “尘沙劫内 ”年轻同学要注意!这是引用佛经文字变为中国文学化,佛经经常说 “劫数 ”,宇宙生成到现在究竟经过多少年?当代科学家有很多的推算方法与结果,但都还不是最后的定论。就古代人来说,真是不可知、不可数。佛说经过 “尘沙劫 ”,乃形容时间之极其久远;佛经常以恒河沙来比方。其实用印度的恒河、中国的黄河比方都太大了;就以台中大肚溪两岸的沙子来说,究竟有多少颗?谁知道?活一百年,天天昼夜的数,不晓得数不数得完?一粒沙子代表一百年或一年,一沙一个数字,宇宙开始到现在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数目算不清,所以叫 “尘沙劫 ”。
   “尘沙劫内,罕遇传持 ”。千万不要轻视真正的佛法,从宇宙开辟到现在,难得碰上一次有这样高明的东西给你,所以碰到要珍惜!
  第五章 万象森森一眼明
  
  上次讲到一切众生的本心本性,悟了道的,它的体与用。其中 “菩萨修之称六度行,海慧变之为水,龙女献之为珠,天女散之为无著华,善友求之为如意宝 ”,每一句都有一段佛经上的典故,而每一个典故都与修法、修证的工夫有关,都代表了实际的修持。这些上次都提过,再提醒大家注意。
   缘觉悟之为十二缘起,声闻证之为四谛人空。
  缘起的种类繁多,十二缘起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等,这些都是佛学专有名词。实际上,扩大范围来看缘起,儒家、道家的一些读书人,或西方哲学家,由此或多或少都有相当成就的境界。当他们悟了道,看透了人生,就是悟到了缘起,用佛学名词来说就是 “缘起性空 ”。有许多人看到落花落叶,觉得人生空虚,悟到因缘空了,也就是缘起。
  像前天看了一本古人的笔记,有一对修道的夫妇,太太快死了,告诉一起相处几十年的先生,她死后没人做饭给他吃,得自己烧饭;先生素来文学造诣高,太太又喜欢听音乐,要求先生作支曲唱首歌,她听了好死。夫妇俩都很洒脱。先生写道:
  二十年来我供伊,只缘彼此太痴迷。
  忽然四大分离后,你是何人我是谁?
  大家死了,将来变成什么谁也不知道,两人再见面时互不相识,也许在路上碰到还吵一架呢!后面还有很长一段,都作得很好,最后两句更值得欣赏: “孝顺歌中归孝顺,逍遥乐里自逍遥。 ”
  我们死了,孝顺的儿女悲哭一场,像唱歌一样,哭完了,孝顺的儿女归孝顺,也替不了我们死;再拿些豆腐、肉来拜也吃不到。这对夫妇很高明,先生谱完了歌曲唱给太太听,太太听完哈哈一笑,再见,走了!
  很妙!这是宋代真实的故事,陆放翁认识这对夫妇,特将这段故事记载下来流传后世。
  像这样一类人生的故事,在中国文学中非常多,乃至西方文学也有。前两天报纸刊载一则消息:欧洲有一对老夫妻,儿女长大不在身边,两夫妻在一栋房子里住了廿年。老太太已经死了好几年,老先生用毯子把尸体裹起来,始终没把她当成死了,因此外面卖饭的总是送两份。后来老先生死在厨房也没人知道,等到臭了才被邻居发现。邻居并不晓得老太太死了,找了十天才在床底下找到干瘪的、变成木乃伊似的尸体。
  这种情形就不是悟道,对人生执著至死不悟,硬是抓牢一个东西,其实没有,还把它当成真的。不知一切皆是因缘所生法。
  讲这些故事,在说明缘起的道理。在佛学中有一个学理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根据物理的法则、宇宙的法则、太阳月亮的法则、人生的法则、昼夜的法则而说的。十二个因缘同中国文化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同一道理。把十二时辰与地支的关系演变成学理,一切皆是缘起。因缘所生法,因缘散了就完了。从因缘上突然悟道的,就叫缘觉境界,缘觉也叫独觉。无佛出世、无人指导,忽然在某种境界上悟到人生的道理,最后修行而证道,叫缘觉。
    由济公传到红楼梦
  我们都晓得中国人非常崇拜济公和尚,后世称济颠活佛,喝酒吃肉故意胡闹。他故意胡闹是在守戒,因为佛的戒律,得了道有了神通,如果要用神通,正面用犯戒,因此只能反面用。济颠即以装疯卖傻、装混蛋的姿态出现。他在豆浆店吃了好多年豆浆、油条、包子也不给钱,老板也不向他讨,感情很好,请他写首诗却怎么也不肯。有一次他高兴了,要老板拿笔来写了一首诗:
  五月西湖凉似秋,枝荷花立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他已经晓得明年春天要告辞不来了,明年夏天再也看不到他了。
  我们要注意,中国文学有很多诗词境界,都在说明缘觉的道理。由于因缘道理而悟道的人很多。譬如年纪大的朋友什么都看厌了,对任何事感到索然无味,这也是缘觉一部分的道理。知道人生没有意思,毕竟空,但就是悟不到 “道 ”,证不到那个空的体。
   “缘觉悟之 ”,悟到这个由用归体,由有返空的道理。例如我国著名的章回小说《红楼梦》,自始至终讲的是缘觉的道理。开始是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出来唱人生毕竟空的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看到的诗词也是缘觉境界。这说明了一切因缘所造都是假的,最后由 “用 ”归 “体 ”,由 “有 ”归 “空 ”。缘觉悟到缘起,证了道,看到了道体空上的一面。
  声闻呢?更小的小乘,证的道为四谛、人空。四谛就是苦、集、灭、道。人我空是罗汉境界,这是讲佛法的部分。在非佛法的部分呢?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宗教,各种各样的修道方法,以佛法看,都有道,不过所见所证境界的范围大小而已,好比在密室戳破一个小洞看天,不能说他所见不是天,不过没有看到全体而已。《百喻经》上有一个对事情没有看到整体的比喻: “众盲摸象 ”,这是笑人家见地智慧不高,拿到鸡毛当令箭,实际上,令箭上是插了一根鸡毛。虽然把象尾巴当成象,你不能说象尾巴不是象的一部分。
  所以,以此观点看各种各样的人对道的了解,都得一点道,但不是全体。
   外道取之为邪见河,
  外道有二种定义,一是站在宗教立场看其他信仰;一是心外求法。譬如佛教对一般不学佛、不信佛教的人称之为外道;站在天主教、基督教的立场来讲,也可以说不信其教的是外道,这是宗教性外道的定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成见,不准确。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以佛法的中心思想来看,一切心外求法的统统叫外道。这里讲的外道不是宗教性的,而是心外求法的外道。抓到了心外求法的观念就是邪见。不过邪见也是见,当然这个见是不正的。
   异生执之作生死海。
  佛法对生命的分类,有看得见、看不见、有形相、无形相等分成六道。同外道观念一样,以人为中心,不属于人的生命就叫异生,譬如禽兽叫畜牲道,饿鬼叫鬼道;另外还有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等。生命从那里来?生命有一个总体的功能,这个就叫明心见性的 “性 ”,也叫 “道 ”。 “异生执之作生死海 ”,在生死海里浮沉,就是因为执着了这个东西 ——生命根本。
  关于这一节,永明寿禅师作了个结论:
   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
   “道体 ”是什么?站在本体立场来说,无所谓外道、内道的差别,都是 “这个 ”变的,比方这个世界(与宇宙不同),我们所感受得到、看得到、听得见的一切万物,包括矿物、植物、动物、人等皆依土地而生长,出之于土地,生之于土地,还归于土地。最后花落了、人死了化成灰,变成泥巴。以这个来比喻世界上的一切,土地等于总体。又如中国五行八卦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所谓 “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壬 ”。金木水火土皆依土。我们现在只是拿这句话作比方,并非说土地就是本体,不要搞错。
  一切万有,有一个生命的总体。我们再从土地这个总体的立场来看,对人体生命有益的谷子、高丽参,是土地生的;那些毒药也是土地生的。好的、坏的都靠土地而生长,土地并没有分别,让好的多长一点、坏的少长一些。它非常平等,因为好坏并没有绝对,毒药有时可以救命,有些病还非吃毒药不可,也就是俗话所说的 “以毒攻毒 ”。
  因此,以土地生长万物本身的立场看看无所谓好坏;好坏因为人、因为生命的作用而有差别。同样的,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宇宙万有本体的生命,这个总体我们叫它 “道 ”。道的体也是如此,不管大乘菩萨、小乘罗汉、外道、内道,以本体立场言,就是 “妙符至理 ”,都对,以分别现象来说也就是 “众盲摸象,各执一端 ”。
   “约事则深契正缘 ”。一切宗教家、哲学家,各种修道做工夫的,每个传道的人都说自己的道是正宗的道,别人的是外道。实际上你的对不对、我的对不对,很难讲呀!也是 “众盲摸象,各执一端。 ”
  在永明寿禅师看来,各种修法所造就的境界,也都悟到了一点,但不是全体。悟到了全体就是佛境界。真正成佛了,如大虚空包含一切。善的、恶的、对的、错的,都在它包含之内。这是本体的道。
    法界无界
   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
   “法界 ”二字很难解释。归纳人类的文化,中国人过去讲 “天下 ”的观念是指整个世界;现在已经晓得这个观念也不算大。宇宙的观念比世界大,宇宙有时间、空间,虽然无边无际,总还有个范围。佛教《华严经》的境界,超越一切有形相的物质世界,及无形相的理念世界。这个境界无量无边,《华严经》给它一个名称叫 “法界 ”。法界 ——包括了宇宙、天地、世界等观念在内。
  最近有些年轻人把 “法界 ”观念当作 “本体 ”,以西方哲学本体论来解释法界,并不完全对,也可以说不大彻底,因为法界一词非常非常抽象,但这个抽象也包括了具体。
  《华严经》法界的概念,简单说来包括了四种涵义: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一般文字排列习惯先排理法界;照先后秩序,应该先有事法界,因为事代表物理世界、有形相、无形相,乃至人等一切事实。理法界包括观念、概念、思想范围。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理事无碍就是把理事融会贯通,没有障碍。
  以 “事无碍、理无碍、事理无碍、事事无碍 ”这四句解释《华严经》法界的观念,是扩大范围来解释。
  但是这么一解释,反而画蛇添足,因为既有所界,就变得有范围。实际上,法界无量无边,非常空洞;空洞不是假的,包括极为广大。然而在思想表达上,又不得不以这四句来解释法界。
  所以,以法界的道理来讲,说这本《宗镜录》所讲的道是总纲;以佛法修证的道理而言,就是《法华经》的一乘道。真正的佛法只有一乘道,拿文化思想作比喻,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所以叫 “不二法门 ”。佛说他所讲的小乘、中乘、大乘不过是方便法门,事实上所有佛法修证只有一条路、一个目标、一个成果。好比教育层次,有幼稚园、小学、国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等班的分别。将来一定还来个什么都不是,再创个新名词,因为现在学生程度慢慢向下拉了。教育虽有层次之不同,但是教育的总纲完全在教育你成一个人,一个人品的养成教育,这才是整个教育的目的。所以《法华经》说只有一乘道。但是,要成就佛境界,必须多方面的知识、多方面的修持。别说这个不容易,世界上、通的教育要完成就一个人才,也不容易。也许几十年的教育下来,真正造就一个人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果,可见教育之难。同样的,佛的教育,千千万万人学佛,能够修道而成道,更是难矣!为什么难呢?见解问题。见地不到、智慧不够、理念不对。在座很多朋友非常发心打坐修道,拼命想在那里 “坐 ”出一个佛来。我告诉他,从古到今(当然可能有我不知的,不过看也看了几十年),没有看到坐出一个佛来。坐固然很重要,如果贪恋打坐,出家跑到山里想坐出一个佛来,那不叫 “成佛 ”,应该叫 “成坐 ”,这是不合佛法道理的。佛者,觉也,一般出家、在家专门偏向修道个性的人,要特别反省注意这一点。
  但是,如果连打坐、静坐、入定都做不到,那也免谈学佛了。静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你静不下来,认为佛法不一定在打坐和静上,而在动上,那又何必学佛!不如学猴子,再不然学电动机械猴,电钮一接就不停地跳动。其实,大家都动的很厉害。学佛要把这两方面搞清楚。
  为什么不能达到成佛的境界呢?知见(见解)没有明白。我经常说学佛这件事好像科学,但如果说学佛就是科学也错了,因为科学是科学、佛法是佛法。不过它同科学一样,甚至比科学更严谨。为什么说佛法同科学一样?因为佛法是先理解理论,将理论归纳建立一个公式,按公式做实验求证,求证结果一定要得出什么答案,这就是科学求证精神。许多同学打坐做工夫做不好,对不住,是理没弄通。真把学理搞通,然后依这个公式下手去求证,一定到达。所以中国禅宗首重见地,见地不到,做工夫没有用。哪个工夫最好?外道,可是心外求法,不知一切工夫是心里造出来的。那个能的根本没有搞清楚没有用,所以见地非常重要。其实不但学佛,做人做事,也重见地。见地即见解、眼光,眼光不远大,看不到前面。看准了,超过别人没有看到的就是智慧。
    莫将 “空 ”“有 ”作冤家
  那么,见地怎么来呢?他下面讲:
   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
  佛学大体分类为性宗、相宗。性宗又叫般若宗,说空的。譬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等,在佛学上多半归纳为性宗。相宗是讲唯识,它的总纲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篇序文讲完了,马上会讲到这些。唯识占《宗镜录》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不做解释,先请大家注意。
  拿中国文学来讲,性宗谈空、相宗说有;空是真空,有是妙有;也可以说缘起(妙有)性空(毕竟真空),性空缘起。因为真空,才能缘起妙有。有与空之间并没有绝对,佛法没有说空了才叫佛法。好比大家打坐,一坐就想求空,你空不掉的,越想求空越忙。万事不干,盘起两腿锁眉闭眼,坐在那里忙一件事,忙什么?忙着达到空,这忙得多冤枉!逻辑上多矛盾!有这个观念的该打两个耳光。空就空了嘛!何必一定坐在那里找空?躺着、站着不能空吗?要空便空去,空还要找的啊!这不是莫名其妙嘛!道理很简单,这就是见地、见解。
  盘起腿来,像很有本事、很用功一样。 “我非要用功不可,但就是空不了 ”,我听了这个话只好说: “耶!你真了不起,可钦、可佩、可喜 ”,下面两个字不说了: “可打 ”。那么用功只想求空,你说可不可打。用功就是 “有 ”,怎么空得了?那么去找个 “有 ”好不好?包你找不到,什么都有不了。实际上有摆在前面,这是见解问题。
  大家都想学静坐,两腿一盘。眼睛一闭,满好的!有个什么?有个静在这里,你偏要搞乱,破坏这个静,硬是要找空,拼命打洞钻。像吹尼龙袋一样,刚吹好,它又闭拢,空不了。你就守这个尼龙袋(肉体),把它摆好了,气也打足了,坐在那里满好的,是 “有 ”嘛!你偏要求空。叫你找有呢?没有怎么办?念佛,那守什么东西?守这个皮袋,你那个皮袋摆在那里本来有嘛!现在四大没有分离,我就是我,在这里打坐、念佛的是我。前面提到 “你是何人我是谁? ”,禅宗参话头: “念佛的是谁? ”念佛是我,我在这里打坐、讲话,本来有,在这里,你何必上这个当?这都是见地。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 “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 ”,要彻悟、要明白,不要糊涂。要彻悟就圆融贯通了,那你就可以学佛了;不然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或者令箭当鸡毛,乱来一顿,整个搞错了。佛乃大觉(金仙),要大彻大悟。你说人生如梦,赶紧修道,请问你现在修道有没有离开过人生?没有。那么修道不过是另外一个梦,修道的梦。一个白日梦、一个夜里梦,没有两样。自己在梦中还笑人家在做梦,忘了自己在瞪起眼睛说梦话。
  觉要大觉、圆通。要怎么圆通?永明寿禅师说靠他这本《宗镜录》。他这个广告做得不着痕迹。
    万象森森一眼明
   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
  这是这一段结论。 “重重即入之门 ”文字很好懂,是《华严经》的典故。《华严经》八十卷,是佛经中的大经,大得不得了,套一句杭州话: “莫老老的大 ”,不知大到什么程度!这段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关。善财童子的老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在佛法中代表智慧第一。谈到智慧,观世音菩萨都要让位。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我们这个劫数前面七位佛,包括释迦牟尼佛都是他的学生),道理何在?一切成佛的人都要靠智慧成就。大悲是行,智慧是中心。
  善财童子悟道后,文殊菩萨摸摸他的头,告诉他:悟到了根本智(道的基本智慧,用现代观念解释即一切智慧的种子;在禅宗则是开悟),世界上一切差别智,魔法、外道法、妖怪法 ……样样都要懂。这是善财童子烟水南巡五十三参的原因。
  要注意!他不向北边走、也不向东方走,更不向西方找阿弥陀佛,他要向南方走,去参访五十三位大菩萨。菩萨不一定出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善知识,只在开始碰到一个比丘;这位比丘站在妙高峰上,山峰又高又妙,出了家站的又高又妙,高不可攀。
  善财童子站在山下找他,什么都找不到,高的这样高、妙的这样妙,上不去,找不到和尚。回头一看,和尚站在这一峰。这代表什么?在孤峰顶上立还要下来,非常平凡。
  善财童子后来参的都不是和尚,他最后见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宫殿很科学,比现在还要进步,重重无尽的楼阁,房间里还有房间,大的小的一间套一间,没有门。一脚进去,门在哪里搞不清楚;站在哪里也不知道,始终进不去。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弥勒的楼阁无门可入啊!一切根本智、差别智都完成了,最后却进不了弥勒菩萨的楼阁,这下惨了!只好找老师文殊菩萨。
  弥勒菩萨在哪里?在他后面;门在哪里?一看已经站进来了,门就在你那里。进来以后却又看到弥勒房子重重无尽。
  世界上的学问什么叫出世法、入世法、一层套一层,无法分开。每一种学问到达最深处,都可以通之于道,道也可以通于每一种学问,没有分别,所以叫 “重重无尽 ”——“重重即入之门 ”。
  那么,这个境界 “唯种智而妙达 ”,必须先悟道,悟到本体,根本智、一切智得了,然后起用,你才能够达到差别智。所以禅宗明心见性悟道,得个什么?得种性智、根本智而已,得的只是一部分。一切菩萨还要学一切差别智。中国文化讲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学佛成就的人,能通一切智,彻万法之源,有一样不懂不算佛法。虽然拿鸡毛当令箭,你不要只抓半节令箭,说自己悟道,有一点没有贯通的话,你那个悟是靠不住的!
   第六章 月色如水人如波
  
   但以根羸靡鉴,学寡难周,不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
  文字很明白,就是我们大家的根器太差,太弱了。 “靡鉴 ”,看不清楚; “学寡 ”,学问、学识太孤陋寡闻; “难周 ”,不能圆满周遍;因此不能了解性宗与相宗。
   “性 ”即性宗、指本体、明心见性之性。 “相 ”即唯识宗的真空妙有。真空与妙有二个不是对立,不过是自心的一体一用而已。性宗谈空,是讲体;相宗说有,是讲用。
   若具用而失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
  假使只晓得用,那么像我们一般人没有悟道以前,六根都在用,而亡失了恒常之体。 “恒常 ”两个字特别注意,因为现在有一学派看到 “恒常 ”两个字,就把佛学这种观念视为印度婆罗门教外道,以为是真常唯心论,认为的确有个东西主宰生命。佛陀曾批驳这种观念是错误,因所谓的 “缘起 ”并没有固定存在的东西做主宰,故不要看到 “恒常 ”两字就以为是真常唯心论的范围,那也是拿鸡毛当令箭,搞错了。它只是形容体用, “用 ”必然有 “体 ”,有个功能, “用 ”从哪里来?要找那个功能。
  假定说只知道 “用 ”,而失恒常之 “体 ”,等于没有水,那里来的波浪?反过来说,有些人只明体,守着一个体,要坐时守着 “空 ”、清净就是 “道 ”,今天情绪动,思想一来 “道 ”就掉了,这都是不明理!所以 “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 ”,只守着空,守一辈子干什么?守 “空 ”即在抓 “有 ”,老是抓到一个 “有 ”,抓得死死不放干什么?老母鸡孵蛋,久了才生出一只小鸡,你坐在那里守空,守了一万年,出来了什么东西?这就是不懂 “体、用 ”的道理。
  有些人会问: “那我打坐干什么 ”?打坐为的是正心炼气。两腿一盘养气,同明心见性没有相干。明心见性是心见,不是腿见。所以一上坐腿就开始发麻,那是你身体内部不好,气散乱不能归元。气脉不通,地、水、火、风等四大虽还没分离,已经差不多了。人一生下来以后,就开始生病;活了八十年,也病了八十年,最后等到病完了为止。庄子讲的道理一点也没错: “方生方死 ”,你刚刚生出来的一刹那,就是你开始死亡的一刹那,不过慢慢死,死到八九十年而已。
  所以你坐起来难过、两腿发麻,就该晓得你已经慢慢在死亡。坐通了以后,恢复健康,就不麻了。所以不要在两腿、身体上做工夫,天天在这上面搞,真是 “吃饱饭,没事做 ”。不过,世界上有许多人饭吃饱了,不这样帮助消化,日子还真难过!只好弄个圈圈让他去抓,叫做 “修道 ”,这都是道理不明。所以 “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 ”。没有波,哪来的水?波是水变的。
   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
  看来很啰嗦,又是波、又是水,好像在那里玩文字花样,但若以为永明寿禅师这位南方才子光只在玩他笔下文字,那么就被他的文字骗过去了。要注意其中的微言大义。你看到一个字毫不相干,最高深的道理就在里头。一句: “曾无不湿之波 ”,怎样 “不湿 ”?水性一流动,一定湿掉。我们拿一滴水滴在干的地方,就晓得他老人家用字之妙。世界上没有无波之水,而且更要了解没有不湿之波。波一启用,就滩开了。所以我们人的本性不动念时,譬如说,睡觉睡着后,不动心(睡觉不是不动心,这里只是拿来作个比方),此时没 “善 ”也没有 “恶 ”、没 “是 ”也没 “非 ”。只要一醒来,念头一动,等于水一样,一滴一动、湿起来就一片,影响有那么大!
  有一位林酒仙禅师,很怪!同济颠和尚一样,悟了道以后,天天喝酒。因为故意装疯卖傻,法号也不取,一般人只晓得他俗家姓 “林 ”,专门喝酒,所以称他为 “酒仙和尚 ”,他有个悟道的歌(当然与永嘉禅师的证道歌不一样),文学境界很高,其中有句很好的诗句:
  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一滴水一动,整个本体就跟着变了。他的文学境界太好,盖住了最高的哲学道理:由体起用。
  我们读佛经,佛经上说,佛的神通智慧大到什么程度?所有一切众生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世界上每次雨下多少滴,他也知道。真可怕!后来我突然知道了,你若问我: “世界上雨下多少滴? ”“一滴!千滴万滴就是这么一滴。 ”“一切众生的心里想什么? ”“乱想! ”当然,我还没成佛,这不是佛的境界,只是凡夫境界。所以你要问: “这个人想什么?那个人想什么? ”那你慢慢去钻吧!钻到神经病院去,还没钻通呢!
   “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你看! “江村烟雨蒙蒙 ”就是这一点动,可见此念的可怕!所以你们读书要注意!将来要如何保存中国文化?读中国古书!
  这些字你们都认识,但是要知道其中的微言大义。顾亭林没有看懂佛经,就在《日知录》上讲:佛经有如两个空桶,一桶有水,一桶空的,倒过来倒过去,还是这一桶水。因为他看《金刚经》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 “所谓如来者即非如来,是名如来 ”。都是倒过来倒过去,这有什么看头?他逻辑都不懂!顾先生的道德、学问、文章都好,但对不懂的东西就没办法,不懂就是不懂。
    信口开河舟客多
  又如,清朝才子袁枚,学问也很好。但他一辈子不信佛。年轻时,我喜欢他的东西,也很佩服他。为什么?他不敢碰佛!有位朋友看他的书后,写信给我:袁枚讲了一句外行话;佛说: “学我者死 ”。佛何时说过 “学我者死? ”我回信给他:不要上袁枚的当,才子有时会这样,不懂的就 “想当然耳 ”的乱盖。他想想,大概就是这样!因为 “涅槃 ”,一般字面的解释就是死,所以 “学我者死 ”,没错!但佛经并没有这个意思。所以你不要上这个当!才子们专玩这一套。
  苏东坡二十二岁那年,去参加礼部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有两句诗: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有未曾经我读 ”,还比较谦虚,世界上的书有些大概我还没读过,这表示很谦虚,但又多傲慢! “事无不可对人言 ”,欧阳修的修养,生平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任何事都敢讲。苏东坡年轻时,曾听欧阳修写这两句诗。后来他去考试,刚好欧阳修当主考官。你看他怎样来整欧阳修?当时,欧阳修出了一个题目 “刑赏忠厚之至论 ”。考试及第后,将来是做官,做官则要尽量宽厚,不可随便判刑。苏东坡在文章中就引用个典故:尧的时候,一个人犯了罪,将要被杀,尧的司法官,皋陶曰: “杀之! ”向上面报告了三次,都判他死罪。尧曰: “宥之。 ”尧是皇帝,也将他驳下来三次。
  据说,欧阳修看考卷时,非常迷信,因为考卷都密封,不晓得是谁写的文章,好与坏很难断定。古时候,是用蜡烛光,在夜里,湿气又重,阴阴森森,鬼影幢幢,始终看到一位穿红袍子的,站在他前面。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正想要录取,但抬头见到那位红袍的影子就不敢了,因为此人一定做了坏事,如果看完一篇文章后,再看到那位穿红袍的点头示意,那他就录取了。所以,他有两句诗:
  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
  欧阳修一辈子不信这些,可是这回还是信了。文章那个好?那个坏?千古以来没有凭据,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但愿不会录取错人。
  因为以前考功名,不但考学问,在道德上更重要,这是欧阳修当时的观念。苏东坡的文章,大概朱衣是暗点头。但是这个典故出自何处?这个年轻人真了不起,我没读过的书,他竟然知道,非录取他不可!录取后学生当然要拜见老师。欧阳修吩咐门下说; “有个苏轼的新榜生求见时,立刻通报 ”。先一套公式化的应酬、寒喧完后,欧阳修即问起考试时所引用的典故,出自何书?苏东坡站起来回答: “老师,我想当然尔! ”我想大概是那个样子,书上根本就没这个记载!此时,欧阳修有如哑巴吃了记闷棍,不过心里真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气派!虽给撞上了,但只是一笑置之!
  你看欧阳修的胸襟多大!(若是现代人,一定大为光火!你还敢骗我的大骂一顿!)因此,这件事倒变成历史典故。为何引用这些?因古人写作讲究的是要有根据。
    悟在细行里
  刚才讲到 “不湿之波 ”,一字之间,微言大义,不要轻易看过。古人用字绝不乱用。尤其年轻人,更不能玩小聪明,这全靠工夫而来。多读书,自然晓得其中的道理。
  下面: “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 ”,你看他在玩弄文字?不然,这是禅宗的话头,每一句参透了就可以悟道:上句指 “由用归体 ”,下句指 “以体起用 ”。你研究一滴水,用科学方式,将一滴水的分子结构研究清楚后,那所有水分子的原理就抓住了,这是从小点上去参透的 “波彻水源 ”。就如修道、做工夫、研究心性之学,念佛是个办法,参话头也是办法,数息也是个办法,什么方式都行。但这些办法都是由 “波彻水源 ”,想在一点小用上,透过这点小用,破开了,见到那个本体。所以禅宗称为破参,把这一点打破了,一见到那个大点,就是 “波彻水源 ”。但有些言下顿悟的人则 “水穷波末 ”,一上来就对了。譬如,二祖去见达摩祖师,乞师安心,师回: “将心来与汝安。 ”二祖曰: “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 “我与汝安心竟。 ”二祖悟了。那个就是水穷波末,见得大;但是见大以后,要修持,了生死。所以二祖到晚年,把这个担子交给三祖后.自己反而吊儿郎当,酒馆各处乱逛。人家问他: “你是祖师,怎跑到这里来? ”他说: “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我调我的心,与你有何相干?
  问题来了,一位彻悟的祖师,最后还要来调心?见得大、行履上是两回事。像二祖这种境界是水穷波末,见着体;用上,一点小地方也要去试验。有些修行人,拼命用功,后来一悟,即是波彻水源。
   如性穷相表,相达性源。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
  这两句注意: “体用相成,性相互显 ”,你们真正学佛修道用功的特别注意,有时候工夫用不上路、或中途变去了,因为你不明白这八个字的原理。有时候你用功时,经过生理、心理的变化,你觉得还是坏的境界,正是好的时候。 “性相互显 ”,等于写毛笔字,写到快进步时,自己真不想写,愈看愈讨厌自己,愈来愈灰心。那么用功,指头都起茧了,愈写愈不成样;但绝不能放弃,这正是在进步的时候。打拳也是这样,真练功夫到要进步时,愈打愈不像样,本来很有力,但好像得了风湿病,使不出力,这都是进步的阶段。似天亮前必定有一段黑暗的道理一样。所以我们用功,要体会这八个字的道理包含很多、深得很。千万记住: “体用相成 ”。有许多人说: “我学佛修道用了几十年工夫,智慧发不起。神通也得不到! ”你若只知 “用 ”而不明 “体 ”也不行,但明 “体 ”不在 “用 ”上下工夫也不行,必须 “体用相成,性相互显 ”。一般学佛的人,学了半天,最后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乃此理不明,这八个字没有参透。
     今乃细明总别,广辩异同。
  永明寿禅师帮助我们在这本《宗镜录》上详细地分析。总法就是明体,别法,就是差别的法门。即把佛法的修持理论归纳起来,详为分析,广为论辩其中相同、相异的地方。
   研一法之根元,搜诸缘之本末,则可称为宗镜。以鉴幽微,无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会。
  所以我这本书叫《宗镜录》,是一面大镜子,什么东西到这里一照,这个光就把你照出来了。 “以鉴幽微 ”,看不见的地方,这个光把整个佛法都照出来。 “无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会。 ”后世一般偏激性讲佛法的人,不喜欢这本书,因在编著时,将儒家孔孟、老庄、诸子百家的道理,合于佛法的,都引用过去,因此和尚们反对他。他虽然诸子百家都通了,在家人也不服他,因为他毕竟是和尚。所以两边不讨好,真是 “猪八戒照镜子 ——两面不是人 ”。这么一部好书,就此埋没了。实际上他的苦心,就是他的大慈悲,一切万法都融会贯通进来。 “无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会 ”,一切差别法门他都包括了。
   遂则编罗广义,撮略要文,铺舒于百卷之中,卷摄在一心之内。
  这本书总共一百卷,它所包括的学术理论有那么多。全摄在一心之内,实际上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明心见性。
  能使难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圆明。
  读了这本书后,能使不可思议的佛法理论,如看手掌心一样,那么清楚。
   无尽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若神珠在手,永息驰求;犹觉树垂阴,全消影迹。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无尽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 ”文词之美,有如情书。这段文字简单,有几个道理出自佛学的典故,他将其变化成优美的中文。
   “神珠在手,永息驰求”是出自于《法华经》的典故。经中讲到,大财主的独子从小流浪在外,四处乞讨,非常可怜,根本不知自己生于豪富之家。他父亲一直在找寻这个儿子,请人四处打听。后来得知独子流落在遥远的小地方,为了迁就儿子的归来,只得移居近处,再密遣形色憔悴的仆役,以便与其儿子平等相处,然后借机诱导至他家做清洁工人。薪资又高,这穷子表现得更勤快。过了几年提升为总管家,当然对这主人是非常忠实。后来,大财主对穷子说: “我是你父亲,你自幼离家出走,这里所有的财富都是你的,你本有的!为何那么笨在外流落得如此痛苦?你身上还有无价之宝,在这里!这颗珠是无价之宝,就在你那里,而你不懂! ”这是一《法华经》的比喻故事。
  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儿子,佛眼观众生,皆为其子。可惜我们就是不懂事,愿意在外面流浪。你若叫他回来说: “你可以成佛! ”但他偏不信,非要慢慢去修,他就是不敢!不晓得在这件父母给我的皮囊色身衣中,就有一颗神珠。《法华经》的故事,就是要我们知道: “在皮囊中就有一颗神珠,你要如何找到? ”
  你看永明寿禅师多高明,把难懂的佛经,用那么美的文笔写出来。懂了这个就 “永息驰求 ”,不会向外面乱跑,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 “觉树 ”,即菩提树,比喻证了道。 “全消影迹 ”,一切的妄想都没有。 “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 ”,真正的宝贝在池水中,捡起来就是,不会是泥巴或瓦片。这也是《方等经》中的典故。
   “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出自《楞严经》的典故。佛在世时,城中有一个人,早上起来照镜子,见到镜中人的头很漂亮,但又突然发觉我的头到哪里去了?怎么没有了?因此发疯了。真的!绝顶聪明的人才会发这个疯,像我们这些笨人不会!什么道理?
  所以,禅宗引用的非常好,悟道,就是见到本来面目。实际上,我们活一辈子,从没见过自己的面孔。像机照出来一百张,有一百个样子,因它的焦距经过调整,翻洗后变动很厉害,绝对不是本来面目。自己在照镜子时,焦点角度也是交叉变化,我们根本没见过自己的面孔长成什么样子!谁假使见过,若不是世上第一等聪明人,就是第一等笨人!
  错了!这个人太聪明了,他懂这个理,镜中的头,只是我的反影而已,自己始终无法看清我的面孔,所以愈想愈疯,疯得蛮有意思。到有一天,偶然的机会忽然一照镜子,才发觉我的本头原来在此!他就不疯了。
  此乃说明 “道 ”本来在我们自己这里,为什么悟不到 “道 ”?不要去找师父了,你自己就是师父。所以 “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
    幻云满天疑无日
  现在,永明寿禅师宣传这本书是如何的好。
   可以深挑见刺,永截疑根。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
  这本书专门挑你见解上的刺,排出你的知见、思想、智慧上的毛病。永远截断你的贪、嗔、痴、慢、疑的根。大家说: “佛说的都对! ”古人有两句诗: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间上的好话,佛经上都说完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信不过!因为我们天性内在的多疑,无论是聪明或愚笨,任何人天生带来的,不会相信人。以佛法的观念来看 “人 ”是最可怕的,他永远不会相信人。
  从前,我在大陆时,有位非常老实的学生,连我也确认他实在是无法形容的老实。后来我教会他一样本事,他对我更加敬畏!
  有一天,我们一起坐着,他倒了杯茶给我后,就不见了。过了半天才回来,我问他去那里?他傻笑了一下回答: “我去证明一件事,现在我完全相信,老师教我的都对! ”“我的天!你原来还不相信我? ”我上了他一个当。
  所以,疑根是天生的。我们不能成道,都是被疑根所害。佛法的道理都懂,实际上,你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你的工夫已经到了,但是因你自己有疑处: “大概不会那么容易吧? ”又跑掉了。永明寿禅师说读了《宗镜录》后,可以治好你这个病,永截疑根。
   “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 ”不用丝毫的功夫,就打开自性之宝藏;不用刹那的力量,顿获智慧之玄珠。
   名为一乘大寂灭场,真阿兰若正修行处。
  我这本书叫做 “一乘大寂灭场 ”。佛说的,涅槃道的道场,只有一乘道。 “真阿兰若正修行处 ”,阿兰若就是茅蓬、寺庙,真正的庙子不是盖在山里,而是盖在你心里头。 “阿兰若 ”是梵文译音,义为清净修道的道场。真正的道场就在你心中。
   此是如来自到境界,诸佛本住法门。
  这是结论,《宗镜录》这本书所揭露的最高境界,只有佛,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够到达。 “自到境界 ”是《楞伽经》讲的,是佛的一切根本。现在前言,还是在宣传他的书。
  下次我们先从唯识部分讲起。
   第七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现在继续看序文。
   是以普劝后贤,细垂玄览,遂得智穷性海,学洞真源。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文字简单易懂,就是说 “心、识 ”两门最重要,佛学理论见地和用功的法门,即心、识两门所开展出来的性宗与相宗。所谓般若性宗,是明心见性、形而上谈空的心性之学。而唯识法相的相宗是指以体起用。故后来有毕竟空与胜义有的争论。实际上归纳起来就讲心与识的作用, “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接着永明寿禅师的结论:
   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这两句实在是一个意义,但是有差别不同。唯识法相宗,开始是釋迦牟尼佛发挥创立。而唯识这个观念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印度所有的宗教形而上思想就有,不过很不完整,经釋迦牟尼佛整理,等于中国文化经过孔子整理归为五经一样。印度文化关于唯识及其他部分都经过佛整理。佛经上的五蕴、六根这些名词都是原有,不过经佛的裁定整理,如同孔子的删定礼乐,唯识亦然,确定为八个部分,即心识分为八识。
  很奇妙,釋迦牟尼佛所裁定的八识与中国上古文化中的八卦竟不谋而合。虽另有法师再细分为九识,甚至十二识,经后世学者再加研究,还是以佛陀所裁定的八识最好。
  后世宗教发展史记载:唯识是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说法,而由无著、天亲两位兄弟弘扬于世。但一般世俗的学术思想家,认为弥勒菩萨是佛过世几百年后才出生的一位大学者,与龙树菩萨一样,搜集佛的思想精华而讲的,并非如《瑜伽师地论》所述:无著菩萨晚上打坐入定,将自己的识神升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第二天早晨出定时才记录下来,因而弘扬此宗。所以后世一般世俗学者,认为唯识宗是由无著来弘扬弥勒菩萨的法系思想。人就是人,自成学说有道理,对可修证到超神入化之事不太相信,后世学者虽不敢明显推翻这种说法,但在学术上是疑古,尽量做人道化的弘扬,唯识宗在佛教史上的演变大概如此。
  永明寿禅师与先圣孔子的态度一样是信古,关于考据的事情 “多闻阙疑。 ”有可能是这样,但不是必然正确,宁可保留一点态度,绝不做肯定的说法。而后世学者是疑古的风气,是肯定的说法。这种态度是推翻传统文化的开路先锋。后世各种杂乱的思想、邪说,乃至唯物思想得以扩充其领域,实由东西学者的疑古态度,进而推翻传统而来。
  所以,孔子的学术路线对各种说法决不妄下定论,但后世人则非常大胆地肯定。永明寿禅师也采保守性,决不随便下定论,他还是依传统的理论,认为这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讲的。
  这句特别注意: “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诸佛,凡是大彻大悟者必定证到心识圆融的道理。也就是达摩祖师所传《楞伽经》上讲的 “自所证知 ”,诸佛菩萨自己所证到的境界。佛法讲一切唯心、明心见性,此心究竟指哪个心?不是我们现在能思想的这个心,所谓 “一切唯心 ”,此心包括心物一元。
   “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哪一代时教?就是釋迦牟尼佛这一代是时教。以佛学而言,我们这个劫数称为 “贤圣劫 ”,劫数的观念是历史哲学问题,即拿宇宙的时间来看人类世界的变化。贤圣劫很长,此劫有一千个佛要出来。釋迦牟尼佛以前已经有三个,釋迦牟尼是第四个,下一个是弥勒佛。最后一位是现在的护法韦驮菩萨,他希望一切人都成佛了,最后才来成佛。这个劫数有一千个圣人成佛,贤人如诸大菩萨则不计其数。
  我们注意佛说的这个观念,若以此看人类历史的演变那更妙了。例如宋朝理学家邵康节,他根据《易经》数理演变,看我们的地球文明由开辟到结束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以十二干支作代表。 “天开于子 ”,这阶段多少年不管, “地辟于丑 ”,指地球形成的时间。有人类文化的开始是 “人生于寅 ”,以唐尧登基开始 “甲子年 ”算起,六十年一花甲,直算到亥,地球就要闭了,闭后经过若干万年,又再重新开始,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等。他以这样十二万多年的来回,来描述世界人类文明的形成到毁灭的演变过程。
  我们街上看到的《烧饼歌》、《推背图》等,不过是十二万多年演变里的一小劫,差不多只包括了一万年的文化而已。我们看起来已经非常伟大,而且数字算得很妙,每一代历史的兴衰成败都算得颇符合。实际上邵康节这一套学问是由佛学里钻研出来的,邵康节的老师三代以上的传承是陈抟,陈抟属道家,陈抟以上的传承是和尚,和尚是传承曹洞宗的。曹山、洞山佛学的《易经》思想哪里来?这个学术问题牵涉得非常大,一般写中国哲学史碰到南北朝的佛学,已经写不下去,那碰到这个问题更写不下去!但是 “劫数 ”的观念是由佛家来的。为什么扯得那样远?就是为了 “一代时教 ”这个观念,而由横面来解释,不是转开话题。
   “一代时教 ”包括釋迦牟尼佛这一代。正法住世:他本人还在;他过世后,经典、佛像留下来即像法住世;最后连经、像都毁了,就是末法住世。包括了这三世的佛法住世叫 “一代时教 ”。所以佛法讲一切唯心、明心见性的这个心,不是思想的意识作用,是指心物一元的心。 “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诠就是解释、表达、发挥;只好用 “心、性 ”名词代号来表达那个东西,有时称为涅槃、法性、真如、法身 ……都是指这个东西。所以心与识的观念要正确。识,不是认识,把 “我认识你 ”的 “认识 ”当作 “识 ”,那就错了;若将佛法的 “一切唯心 ”的 “心 ”误为是指思想、感觉、知觉的这个心,也错了。所以此二句文字虽简单,看似易懂,其实不然。永明寿禅师的文笔太美,我们的思想往往被美化的文句所骗,不是他骗你,是你欺骗自己,有这么严重!
    信、解、行、证
     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归;唯胜者,信解证入之所趣。
  佛学的道理,在中国分为教理、行果。第一先要研究 “教 ”,经、律、论,都是佛的遗教。为什么要研究经典?即要懂理。理懂了,要起行,修行做功夫,做功夫以后才能证果。小乘境界是声闻、缘觉之果;大乘菩萨境界是菩萨、佛之果。研究教理由信入,相信诸佛菩萨所说的都是至理。因为我们无法了解其真假,绝对只有一个 “信 ”字,唯信可入,初由迷信,然后可得到正信。什么是正信?比如我说: “在前面这杯茶太烫了! ”大家一定相信,这是迷信!你没喝,怎晓得烫?也许是我骗你的,所以这是迷信。必须你亲自喝这杯茶,被烫伤嘴后,才是正信!
  天下事正信或迷信实在很难讲。有些人自认高明,说自己 “一点也不迷信! ”其实,他就迷信自己的高明,迷信于那个不迷信的!这更严重。过几年才发现自己不对,这不是上自己的当?所以,迷信与正信是非常难讲的,谁敢说自己不迷信?除非同佛一样,通一切法,彻知万法之源,那可说是正信。世界上只有成道的佛菩萨,及一切圣贤,可以称做不迷信。等而下之,搞学问懂一点书,说自己不迷信?唉!这些学问如沧海一粟,不要自满了!所以初步只有信,信了要理解,融会贯通谓之 “理解 ”。若是只懂得讲理,还不是理解。然后要修行证入,做到信、解、行、证,故说 “信解证入之所趣。 ”趣,就是趣向。
   诸贤依之而解释,论起千章;众圣体之以弘宣,谈成四辩。
  一切圣贤诸位菩萨依信解行证、教理行果而来,所以佛说的称为 “经 ”,依佛经而起信解行证的著作称为 “论 ”,故说 “论起千章 ”。 “众圣体之以弘宣 ”,圣贤是中国文化的名词,即佛教的佛等于圣人;菩萨等于贤人。贤分为三贤:声闻、缘觉、菩萨。唯佛称大圣。一切成了佛的大圣,自己证道后,转来宣扬佛法,谈成四辩。因为由佛与弟子的问答讨论所记录下来的经典,就包括四种辩论,也就是四种无疑:法无疑、义无疑、词无疑、辩无疑。
   所以掇奇提异,研精洞微,独举宏纲,大张正网。
  这几句我们不再加解释,永明寿禅师乃表明这本书把所有佛法的精华都搜罗了。
    按部就班五阶学
   捞摝五乘机地,升腾第一义天。
  好文章!捞,就如在水里捞鱼虾,虽有捞到,但由手缝渗漏掉的也不少;摝,就是槽篱,炸好的油条放铁篱网上,油就滴摝出来。 “五乘机地 ”,佛法不只三乘,学佛要特别注意,五乘道才是真正的佛法,先学做人乘,由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至天乘,由天乘再进一步修四谛法门为声闻乘,再进一步修十二因缘法为缘觉乘,最后转到大乘。佛法的基础先从做人作起。所以叫五乘道,不是三乘道。
  西藏的密教到后来衰败了,因为他们错用方法,变得很混乱。到明朝,宗喀巴大师大力改革,将传统密宗的偏失删掉,创立黄教,并吩咐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四大弟子,不可入涅槃,要生生转世。宗喀巴根据印度阿底峡尊者著的《菩提道灯论》而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乃以五乘道为基础,决不走号称顿悟成佛的路线,这太危险。一般人很容易走错路,绝对走渐修的五乘道次第,非常严谨,不可有丝毫逾越,后世的人都觉得宗喀巴大师真是了不起!
  其实,早在宗喀巴大师之前三、四百年的永明寿禅师,就已提出来五乘道了。他教我们学佛要 “捞摝五乘机地,升腾第一义天。 ”
  最高的形而上道 “第一义天 ”,不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之天,这个天是理念世界。这个 “本体 ”是 “形而上 ”的东西,这两个都是借用名词,讲一声形而上早变成形而下了,讲一声本体已经不是本体了,一落言语已经不是了。第一义天也是这个道理,至高无上之义,义即是理。后来一般大祖师都引用这两句,文字好,尤其 “升腾 ”两个字用得多美!如龙飞于天际,变化升腾,悠游自在,义理好,佛法的道理,由渐修而到证悟都说完了。
    阿谁不归一乘道?
   广证此宗,利益无尽,遂得正法久住;摧外道之邪林,能令广济含生。塞小乘之乱辙,则无邪不正,有伪皆空。
  含生就是众生。《宗镜录》所代表的正宗,就是禅宗的正印,禅宗包括教理通,功夫要修证到,这是正统的禅宗。到了这样以后才能自利利他,即所谓 “无邪不正,有伪皆空 ”,就是《六祖坛经》讲的: “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 ”什么叫邪、正?若还未证果,未证得圆融的三贤五乘都还是邪门;必须要圆满证悟,才算证果。所以此时到了 “无邪不正,有伪皆空 ”,一切有法整个彻底空了。
  (编案:《仁王护国经》云: “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 ”
   “三贤 ”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十圣即十地菩萨。果报即实报土,净土即常寂光土。依此经而论,地前三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菩萨顺菩萨道,名顺忍。七、八、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名无生忍。第十地等觉菩萨诸惑断尽,清净无为,湛然寂灭,名寂灭忍。
  若依《大乘起信论疏》,有五不退之说,如下:
  一、信不退:即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二、位不退: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转;三、证不退:菩萨三贤位满,即入初地,乃七地证遍满法身,生无返佛土而不退转。四、行不退:即菩萨七地功德满足,入于第八无功用地,入等觉位,了烦恼即是菩提,无有烦恼可退转。
  为便初机,再将有关名词解释如下:
  一、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
  二、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三、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四、十向: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
  五、十地:依次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大智成大恩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
  禅宗说开悟证道的人,乃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什么体?刚才讲的: “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即是法身之体,法身有断德。报身是用,比如我们的身体是凡夫业报之身,若悟了道、成就了,即成诸佛菩萨正报的功德报身。
  所以,证悟了道的,报身就有智德,有大智慧。至于化身则有大恩德,为了广度众生而现千百亿化身。但三身何以成就?就靠明心见性,真切的悟道而证得。所以说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 ”
  我们为什么打坐用功?在报身上修。不过大家还未修成功,因为还是业报之身。所以生病的人,苦啊!难过啊!是自己在受业报,这是前生种的因,所以现在受报应。如果悟了道的人,入定在三、四禅天定境中受乐的福报,就叫报身,这个报身在大智慧之智德。再由报身修成功后,化身 “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 ”《法华经》上即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比如几天前有位同学出家,本来头发留得好好的,现在出家了,何以如此? “应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 ”,这是化身的比喻之一。化身是为了利他,因利他故,有大恩德。
  据天台宗的分类:法身,断德;报身,智德;千百万亿化身,有大恩德。何以见得?那就要研究永嘉禅师的《证道歌》。
  三身的成就与解脱、般若、法身三样缺一而不可。悟道即已证得法身的境界,法身就要解脱,一切烦恼结使都解脱掉。为什么能够解脱?大智慧的般若。
  所以,法身、般若、解脱三者不可缺一、不可偏废。自己认为有功夫、有证道?这三样可测验自己,还不要人家测你,自己都很清楚。道理讲得通,打起坐来功夫、境界都有,碰上事情烦恼起来,解脱不了,你那个法身呢?像市场的发糕,发酸了!这不是法身。真正的法身就有解脱、般若,缺一不可。
  所以,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三者是圆的,缺一而不可。真悟道、证道的人,今天得一点利益,法身有一点清楚,解脱的功力就大,般若就发,这是一定的道理。这不是明白、懂理就是,要知道这三德不是可以随便吹盖的。
   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
  唯有成道的人有真正的慈悲,因为他智慧上有智德,自然起无缘之慈悲,因为他的功力能够做到,他应化身,成恩德故,才能够悲含同体之心,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没有作用,没有条件。不是我看他好可怜,因此我可怜他,这已经不是菩萨的慈悲,有条件了。什么条件?因为你觉得他好可怜,才可怜他,不对!无缘之慈是没有这回事,同体之悲就是没有这回事,他可怜就是我可怜!这个地方就功力、见地很严重地考验自己,希望诸位真正学佛的人自己注意,据我个人体认自己,因此认识自己,也认识大家,觉得没有一个真正够得上资格学佛或学禅的人。所谓悲心?慈心?叫人家慈悲我还差不多!我们哪里会慈悲人家?好好学习后再讲吧!真正做到慈悲, “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 ”
   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化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
   “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 ”注意!真正的慈悲是用而不用,无心而用。还有个我要做慈悲,叫什么慈悲?真正的大慈悲是心起无心,做了自己好像不知道,当然不是昏沉、不是无明,当下就空了,没有事。说: “哎呀,我布施他,我做了功德! ”那你慢慢去得吧!不是的。
   “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 ”“无缘 ”,指没有条件、没有相对而起。教化了就教化,自己一点都不留,功德也没有。回向众生,并不是回向诸佛,要回向给一切众生,好处都属于人家的。如此,才能度化一切众生。
   “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化故,则何苦而不收。 ”这道理深得很。永明寿禅师的文章与义理是真正中国文化的佛法。将来在世界佛学上,青年同学应该强调中国文化的佛学这一系统特有的精神。将釋迦牟尼佛的真精神拿出来,以中国的文字表达。不要老是跟着外国人,他们乱讲你跟什么?二、三百年的文化,怎能把五千年的文化撇掉。要拿出勇气来,这是民族文化的自信,是该恢复的时候了。不过话说回来,不要盲目的傲慢,自己要努力充实。
   “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 ”本来是无心应化,故没有保留,是真大布施。 “化成大化 ”,教化众生,没有任何保留。 “则何苦而不收 ”,好人要收他当徒弟,坏蛋也要收,总归你要收。世界上魔王、魔鬼都收完了,世界也太平了。苦差事全归己承担,所以我不开口,只修行管自己。错了!善的要收,要教化,坏的也要教化。说坏的你不能教化,你的慈悲何在?尤其是在魔王、坏蛋更要想办法教化,做到这样才是真正叫做学佛,达到 “怨亲普救 ”的境界,不但亲人要度,怨家也要度,也要救,这才是真正大慈悲。
   遂使三草二木,咸归一地之荣;邪种焦芽,同沾一雨之润。
  三草二木等于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比方。邪种焦芽指什么?根据《法华经》所说,那些不晓得发大慈悲心学佛的,只想为自己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稻子的芽烧焦了,种在土中再浇肥料也长不出来,那是死东西。种子已经烂了,空壳的,埋下去也长不出东西来。小乘人只管自私自利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在《法华经》上,佛将他们赶出去后,才开始说法。换句话说,佛也教烦了,教了那么多年,什么蛋都有,他就清除一部分到别处,也是一种方便!
    春满水满
   斯乃尽善尽美,无比无俦。可谓括尽因门,搜穷果海。故得创发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顿圆无滞;明识归家之道路,直进何疑。
  上面文字不必再多解释了,都在赞叹这本书怎么好,包括佛法的大要。
   或离此别修,随他妄解,如构角取乳,缘木求鱼,徒历三祇,终无一得。
  我们提出第八节的标题到此为止。他强调大家懂了这个以后 “可谓括尽因门 ”。像我们大家都是佛,都是菩萨,不要谦虚,每一个人圆满具足,这是因地上的佛。等于法律上有规定:年满十八岁以上具有结婚的资格,结婚与否是你的事,你资格够了。凡是人都有成佛、成菩萨的资格,所以叫你是 “菩萨 ”,尽管承认,你是因地上的菩萨,只有菩萨的资格,不过还未到,功德没有圆满而已。
  所以我们凡夫众生都是因位上的菩萨、因位上的佛。我们开始学佛就是学因位上的佛。 “可谓括尽因门,搜穷果海。 ”由因而证果,一直到成佛证果的途径都包括在内。所以讲初求法身、般若大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才晓得如何开始修行成佛。 “了知成佛之端由,顿圆无滞 ”,明白了《宗镜录》以后,任何法门或修法,都可以圆通了。 “明识归家之道路,直进何疑。 ”只要照着这本书的道理去修持,你就晓得回家成佛,直证菩提之路。
  假定你不相信, “或离此别修,随他妄解 ”,跟着别人乱学,善知识虽然在著书立说,恶知识同样在著书立说。自己智慧不高,不晓得哪个道理是对的,随他妄解就糟了,所以大家不要随便乱看。若走错了路,那没得办法!就如挤犊牛的奶,他还没长大,怎挤得出来? “缘木求鱼,徒历三祇 ”,纵然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不会成就!
   第八章 牛马道上话前因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 ”,这是最后的宗旨。成佛是大智慧的成就、大智慧的解脱,即所谓大般若成就。永明寿禅师说,《宗镜录》的宗镜,以禅宗为主,如镜一般照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东西,包括各宗各派法门。
   “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 ”,就像快船顺流而下,不但顺风,没有阻碍,又碰到划船技术好。 “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 ”宝城是《法华经》的典故。一切众生皆是佛的爱子,佛为渡爱子而想尽办法在归家途中设了许多假的地方 ——化城,一步步诱导爱子到真正的宝所。
  讲到这里,我们又要提《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快到西天时,在雷音寺碰到一个假佛,同真佛一模一样,简直无法分辨。把孙悟空搞得莫名其妙,昏头昏脑,认不得真假。
  修行人有时觉得自己了不起,入了化城而不知,化城尽是魔境。真的宝所是法王之家,归家稳坐。
    福慧双修 成佛之因
   “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 ”大家想学佛,学佛要花本钱的,这个同世间一样,没有本钱就想学佛,办得到吗?学佛要什么钱?要 “资粮 ”资本、粮食。哪一种资本?一是福德,一是智慧(般若)。
  福德没有具备,一上来就想悟道,就是做生意也没那么便宜的事。想劳力赚点钱多困难!平生没有种一点福德,坐在那里只想管自己的人会有福德?那就奇怪了!那些为世间救世救人、为他人忙碌的人都白干了!那真是笨蛋的可以,只有你最聪明,只管自己两腿一盘就成佛?唉呀!有这样便宜的事我早干了!
  福德、智慧资粮不具备就想成道?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永明寿禅师说,你必须先了解《宗镜录》这部书,所谓 “资粮易办,道果先成”,这是一条出路。
   披迦叶上行之衣,坐释迦法空之座,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
   “披迦叶上行之衣,坐释迦法空之座。 ”佛拈花微笑,传法给迦叶尊者,是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我常跟出家同学讲戒律时会提到佛的十大弟子,所有声闻众,每一个都挨过骂,经典上不大看得到,戒律上看得到。佛也同我们一样,脾气来了痛骂,笨蛋、臭蛋、皮蛋都拿上来。唯有迦叶尊者一生没挨过骂。迦叶尊者的 “行 ”——修行的行为、福德、智慧样样好。佛一生只真正接受一个人的供养,那就是迦叶尊者所供养的金缕袈裟。
  迦叶家族世代有钱,未出家前,是印度首富;出家后,财产全舍了,只带一件金缕衣出家。金缕衣是无价的珠宝穿成的。
  现在出家人穿的袈裟,是一条黄线滚在红衣服上,叫金襕袈裟,为什么这么穿呢?这不是印度佛教的制度,是中国佛教的,唐代以后,大和尚受皇帝赏赐时穿的,一块块方形兜拢,那叫福田衣,要为一切众生种福田。
  佛接受迦叶尊者供养后披上袈裟,涅槃时交待迦叶不准死,到云南鸡足山入定,等弥勒佛下来,把袈裟交给弥勒再涅槃。所以迦叶尊者还在那里等着。
  至于有人怀疑他怎么会从印度跑到云南来?因为云南当时与印度边界不分。
   “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 ”弥勒楼阁上次提过。
  学佛第一步先要改正心理行为,那得先研究《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从发愿到行履,都要那么做的。
   “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 ”这是《法华经》上次讲过的典故。
   “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 ”也是《法华经》的故事。《法华经》先是把小乘根器、焦芽败种赶出去。佛最后讲完这部经又对这些人授记,任何人都会成佛,那些原来被贬被斥骂的,慢一点他又会回转过来变成好的,只是时间问题。
   未有一门,匪通斯道;必无一法,不契此宗。过去觉王,因玆成佛;未来大士,仗此证真。则何一法门而不开?何一义理而不现?无一色非三摩地,无一声非陀罗尼门。尝一味而尽变醍醐,闻一香而皆入法界。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任何声音皆是咒语,最高总持法门。
  这些文句很有文学味道,接下来最美的文字又出现了,真是经常高潮迭起!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很美的句子!任何景致都可传心。一片树叶,风一吹,悠悠一飘,悟道了!月亮照在沙汀上,一看!悟道了!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这些都是好句子。搞文学的人抄起来,将来自己文章写进去,人家不晓得来源,嘿!就把人吓倒,学问好。你不要告诉他是《宗镜录》上来的哟!他问你,你叫他去查、去读书。
   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葡之香,掬沧海而已得百川,到须弥而皆同一色。焕兮开观象之目,尽复自宗;寂尔导求珠之心,俱还本法。
    通玄峰顶 不离人间
   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
   “妙峰 ”,《华严经》境界。善财童子悟了道,得了根本智,但是差别智难求。世间法都要会,样样可通大道。善财奉老师之命出外参访,第一参就找法名叫 “德云 ”的和尚,德云在哪里?站在妙高峰顶上,又妙又高。善财童子拼命爬,爬到妙高峰一看,连个人影都没有,哪有个德云比丘?这事怪了!跑到山里找和尚,山顶上没有和尚,和尚大概下山还俗去了!
  和尚哪里去了?
  回头一看,和尚在另外一个峰顶。
  这个故事,又妙又高。一般总认为出家、出世是道,结果善财到了妙高峰顶找不到人。
  那么,道在哪里?
  在另外一个山顶上,那个山顶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那地方就有道。
  《华严经》五十三参,第一幕镜头就把佛法说完了!
  妙高峰顶找到德云,道德如云,一切道德像云、雨一样洒起来,盖覆天下众生。这个不是站在妙高峰顶能够办到的。一个人在孤峰顶上独立,万缘不沾, “不要找我,我要修道 ”,你永远找不到这个和尚,而且不能成就道德之云。
  所以德云比丘在另一个峰头站着。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没有先爬到妙高峰顶的话,你就不会回头找到德云和尚。因此你只好剃了头先爬到妙高峰上再说,不爬到这里不行,找不到的,这条路只有这样通。要把这个佛经的故事悟到,可以修道了!
  所以,搞通《宗镜录》, “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 ”那才是真正的妙,极平凡而极高明,佛法就在世间最平凡,妙高峰就在这儿。
  下面一节是结论。
   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分为百卷,大约三章。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次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以玆妙善,普施含灵,同报佛恩,其传斯旨耳。
   “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 ”三藏十二部有多少佛经?永明寿禅师为我们做整理工作,删去繁文缛节,集中精要。
   “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文章体裁是对话问答方式。什么叫《宗镜录》?宗字在此,唯心为宗,万法如镜。
   “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 ”把所有佛法要点集中记录下来,所以叫《宗镜录》。
   “分为百卷,大约三章。 ”永明寿的分类大约三章,他觉得已经整理得非常科学,那时可以,现在又不行了。
   “先立正宗,以为归趣; ”(这是第一章。)
   “次申问答,用去疑情; ”(这是第二章。)
   “后引真诠,成其圆信。 ”(这是第三章。)
   “以玆妙善,普施含灵,同报佛恩,其传斯旨耳。 ”以上是永明寿写《宗镜录》的一篇序文。我们没有办法照他的卷一、卷二 ……这么讲下去,因为我研究过,照这样讲下去,大家会很无聊。老实讲,大家佛学没有基础,尤其现在的青年同学,你说中国文字不好嘛!个个很高明,中国字都认得,道理都会讲,但是不深入,你说好嘛!实在不行,很难办。所以我研究半天,只好颠倒过来讲。这是第一次试用这个方法。
  现在,我们不照次序讲,因为我曾经照次序分段做过一阵功夫,本想做完,但中间跟大家开始研究讨论时,又把工作摆下来。我做的工作素来没有结果,这是学西藏喇嘛的方法。没有结果,就永远跟大家在一起;有了结果,涅个槃就跑掉了!所以很多事我都做半截摆在那里,以保留一个未了之缘。
    唯识与因果
  接着我们讨论第四十二卷。真正的唯识来了。
  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永明寿禅师对唯识学尤其见解独到。他把当代各宗各派研究唯识的大师一齐请来,分别提出要点,而归纳出一个总结论。可是后世一般研究唯识的中国人,对他的唯识连理都不理,认为非正宗,这是很开玩笑的事。换句话说,后世研究唯识的学者,有必要注意及此。
  宋代以后,佛教各祖师咸称永明寿禅师为弥勒菩萨的现身,他宏扬自宗唯识,特别讲得好。所以我们先研究他的唯识部分。尤其是现代人,配合这个时代即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学术文化思想,以及廿一世纪开始的真正佛法,必须先要了解这个。
  研究《宗镜录》综合的唯识学,必须先从四十二卷提出一个思想理念:明辩因果。
  我经常说,学佛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必须相信佛法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思想。
  (编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自作自受等思想,普见大、小乘经典,现略举数则,以供参证:一、《中阿含经》: “世尊告诸比丘: ‘随人所作业,则其受报如是。 ’”二、《杂阿含经》: “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 ”三、《孛经抄》: “天地之间,一由罪福;人作善恶,如影随形;死者弃身,其行不亡;人死神去,随行往生。 ”四、《光明童子因缘经》: “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 ”五、《涅槃经》: “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六、《法华经》: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
  前年借用佛光别院讲课,我郑重提出,后世学佛颠倒因果,而且坦白地说,少有学佛的人真正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好一点是迷信,差一点,老实说,就是不信。
  有位大法师好几年前在善导寺公开演讲,讲了一些很伤心、也是很真实的话,他的话还算客气,他说; “现在一般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 ”,他当时对事务性有所感慨而发。当天有位居士听了跑来告诉我这句名言,他说把他肚子笑痛,眼泪也笑出来了。肚子痛是因为这个话太好笑,骂尽天下人;眼泪笑出来是因为讲得好伤心。
  的确,一般信佛的人真是如此,包括在家出家。自己确切反省,真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了吗?不见得吧!如果真相信,你的行为做法绝不是这样做喔!
  明辩因果是重要的一件事。
  讲到明辩因果,有一个大问题:东方文化非常注意因果,尤其是中国与印度。譬如中国文化源头的《易经》,就是讲因果的,一爻一爻地演变,这爻由那一爻而来,都是前因后果。
  所以,孔子在《易经》坤卦《系传》上就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孔子首先提出《易经》就是一部讲因果律观念的书,包含物理世界的因果律、精神世界的因果律、行为的因果律、理念的因果律。所以《易经》可以占卜、算命、看病等等,也就是根据这个因果律来的。孔子很伤心地在坤卦《系辞》上讲: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讲春秋战国三、四百年中,社会之混乱,人类道德之堕落,儿子杀父亲,臣下杀长官的,太多了!此 “非一朝一夕之故 ”,这不是偶然的, “其所由来者渐已 ”,是因果慢慢累积起来的。
  中国文化素来讲因果,因此世代尊师重道,孝顺父母,都讲绝对的因果律。
  我经常跟青年同学讲到道德观,大家说现代青年人没有道德观念,我说我反对,怎么没有?古今中外,道德情操不变,道德的观点两样,如果说现代人没有道德观念,你真是同我一样糊涂!
  人类过去的道德是宗教性的,讲因果律、报应;现在的道德是经济的价值观念 ——有没有价值。你不能认为价值观念不是因果道理。懂得观点两样的道理,就明白新的文化开始怎么去领导?你光想返古,用旧的因果律观点迎合未来时代,培养道德情操,无异背道而驰,几乎把每一代的善念变成焦芽败种,这是我们教育错误的责任。老一辈大多被旧教育不求新、不求变的包袱捆住,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害了后一代,罪过很大。我们要知道如何开发后一代道德的基础,伦理的观念情操一样,就是方式不同,赶快变更自己的方式。
  过去传统文化,讲因果是道德性、宗教性,不只中国,世界上皆如此,现在是价值性,过去所讲的因果是三世因果,父亲做坏事,报应在子孙。我们小时候要当着父亲的面,背《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老一辈都知道,年轻人不知道,好像我在念无上等等咒。
  (编案:朱子指明末清初大儒朱用纯(西元 1617~ 1688年),年十七补博士弟子员。越二载遭国变,痛父殉难,弃去儒冠,故乃称 “布衣 ”;不能效王裒庐墓攀柏,而时时辄洒其泪,故自号 “柏庐 ”。从此隐居教授以养其母,潜心《四书》、《六经》及濂、洛、关、闽之书,探索融会,务在躬行实践。生平严以律躬,不欺暗室。每日晨兴,必谒宗祠,庄诵《孝经》一遍。晚年作《辍讲语》曰: “中庸成己成物,罔弗由诚。然后谓诚者,不外乎伦常日用之间。今人心中不脱卑鄙二字,伦理上只办得苟且二字。以此读书, 虽可语于圣贤之学?虽日事讲贯奚益哉! ”
  及其临终,命设父像,扶起再拜。以平日所著删补蔡虚齐《易经引蒙》及《四书讲义》二书,嘱其子曰: “谨藏诸笥,吾将以此见先人于地下。 ”复语门弟子曰: “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言讫而逝,年七十二。
  这篇《朱子治家格言》影响中国社会民间教化甚巨,但恐已为现代青年所轻忽。近年来因社会急剧变迁,其内容或有不合时宜之处,然其一贯精神仍颇有可取之处,谨录全文,以便览读慎思明辩。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节约,宴客切忌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礼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持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餮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胜天;为人若此,庶几近焉。)
    因果三式
  过去,因果是讲直线的,祖宗做不好,祸延子孙,这个问题很大,祖宗做不好,子孙有何罪呢?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不错,是自寻烦恼,可是妻女又为什么应该受报呢? “慝怨而用暗箭 ”,子孙又有何罪要替你受这个报呢?
  中国这个因果律讲直线代代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是至理。
  佛家讲的三世因果是 “自报 ”,与中国所言 “祖父、父母、我 ”的三世因果不同,佛家讲 “前世、今世、后世 ”的三世。这两个东西是有关系的。中国所讲的报应是这么个十字架;佛家的报应是这么个圆圈里加上个十字架,像一个田,啊!真是福田。
  西方的因果报应呢?与中、印又不同,很简单,善人升天,恶人下地狱,两头报,中间偶然站一下。中间怎么来的?他怎么那么有钱、享福?我怎么那么苦?这个不知道、不管,这是两头报。那么,不善又不坏,站在中间好不好呢?站不住的,自己还做不了主,要等到世界末日上帝审判,这是西方的因果报。
  东西方文化各个宗教、各个民族对因果报应的观念不同,深入研究又是一篇博士论文。讲得最圆满的,对不住!还是我们这位,在那里闭眼睛的本师的学问最大,果报讲得最圆满,三世因果包括了上下左右,这是佛法的基础。
  这一篇讲的是明辩因果。实际上,我们常讲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 ”,在哲学立场一听,很高明,唯心唯识这两句话是真正的因果论,从形上到形下,真正的至理。所以这一段特别重要,因此必须从这一篇讲起。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 “ 深信大乘,不谤因果。 ” 又云 “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
  问答对话题,假使重新编排这本书,以一问一答方式分成两行书写,后世青年看起来比较清楚,有问题可找,会喜欢看。
  他说大乘佛法是圆满顿悟,一切皆空,本性自空,到了这个境界,识智俱亡,无所谓唯心唯识,也无所谓有智慧。有一知、有一念已经不是了。那么,既然本体是 “本来无一物 ”,又 “何处惹尘埃 ”呢?
  佛法讲缘起、缘生,又讲建立在因果上,你看永明寿禅师把佛法做假定性的问题来回答。
   “深信大乘,不谤因果。 ”刚才提出信解行证,你要相信佛说的,大乘道到了彻底究竟既然是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哪里有个因果报应对不对?那就不对了!他说大乘道不谤因果,谤,不完全是毁谤之意,曲解、误解也是谤。因果绝对存在。
  又云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体是空的,空的体起用,就是缘起,一用就有因果。所以,根据中国《易经》文化的一句话: “动辄得咎 ”。房间绝对空,没有事,有一点灰尘落下,一动就有因果。动就有用,一起用,就有因果。缘起,因果就来,所以说 “动辄得咎 ”,不动则已,一动毛病就来。
  所以我经常说孔子讲《易经》讲得好极了!研究《易经》必须先了解《系传》。孔子言: “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
  算命、看相、看风水都从《易经》文化来。严格言之,吉凶二字就是好与坏,没有第三样。悔吝:悔是佛学所讲的烦恼、痛苦;吝是不通、障碍住、蔽住;悔与吝两者是小凶。好就是好,没有大好、小好之分;不好则有小不好、大不好的差别。《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有时吉、有时凶,有时悔、有时吝,归纳起来只有两样:好与坏。问命好不好?事情可不可做?当然可以,不好就坏。做生意十年,赊本了,很简单嘛!天下事不好即坏,不用算命卜卦。不过人在小坏中不觉得,以为自己在好中。
  中国有两句哲学名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好事没有两样一起来的;倒起霉来不是一件喔!刚刚打破碗,完蛋!又割伤手、又弄脏衣服。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人生懂了这些就知道事情的来历。孔子说: “吉凶悔吝,生乎动者 ”,做人做事,一动,四分之一的成份可能是好;四分之三必然是坏,可见吉之难。可是世界上的人愚痴、贪瞋痴,不管凶悔,都在求吉。学佛法的人懂得一动就是缘起,也不要算命、卜卦、求神了,自己就会懂了,你这个起心动念、缘起对不对,因果律摆在这里。要不然,自认为佛法是空的,不懂得真空生缘起的道理,就落在断见、邪见上了。这些非常重要,在讲邪见,所以要注意!
   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拨无,堕诸邪网?只为一切外道,不达缘生,唯执自然,拨无因果;二乘眇目,但证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世间业系,无闻凡夫,五欲火烧,执著因果,尽成狂解,不体圆常,皆背法界缘起之门,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永明寿禅师集中经论的主要重点,告诉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要特别留意因果的基础理论,乃至小乘罗汉不懂因果,搞错了,都落在邪见上,严重得很!所以好多年来,我经常说佛法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讲尽管讲,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我们现在从文字上研究唯识宗、法相宗宗旨。实际上,唯心唯识不出因果,因是因,果是果,譬如拍桌子, “啪 ”一下,拍桌子是因,发出声音是果,因果同时,就那么快,因中含果,果中含因,几乎没有办法分辨,有这样严重。不是说,我打了他一个耳光,明天他看到我对我吐口水,果报才来,中间利息不算,不是这么回事。 “啪! ”因果就是那么快。
  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才能谈悟道。唯识之旨不出因果, “正因相者,由识变故 ”,因果并不是个阎王、上帝、菩萨在那里用电脑跟你算帐,是你自己的心识在变。孟子再三引用诗经的话: “自求多福 ”。反过来说,我们遭遇不好,是自求多祸来的,这是自求的、自变的,儒家、佛家、道家一样。孔孟之道强调自求多福是深信因果,一切唯心唯识是自变的,这个道理非常深刻、非常基本。
   第九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研究完四十二卷后,从四十三卷开始是关于唯识的讨论。这是研究唯心唯识学理最重要,也是学佛最基本的地方。
   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
  到这里算一小节,现在再重复讨论这一段,因为这一段节是研究佛学、唯心、唯识,以及学佛基本观念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关系最重大的地方。
   “唯识之旨,不出因果 ”。佛法讲唯心唯识。唯心是一般总称,实际上,佛法经常用到心、意、识三具名词,尤其禅宗语录记载最多。譬如禅宗大师提到参话头,话头怎么参?离心、意、识参。对一般人而言,这个话当然很难懂。后世参话头要起疑情,起疑情后又讲离心、意、识参。这几十年在台湾大家少见,当年在大陆,问禅宗门下的老和尚,话头究竟怎么参?师父回答: “离心意识,参 ”,头一歪就不理你了。现在同学问什么叫 “离心意识 ”,他早跑掉,理都不理,问下一句意思就太笨了。和尚长袖一甩,不足道也!进去了。嗨!那个滋味真难受,不过也蛮有味道。问这么一句,被人家袖子一甩,头一歪,进去了,这个师父才像个师父,高不可测!
    佛学上经常用到 “识 ”
  一切唯心,这个心,不是西方哲学观念,或我们现在所了解思想、脑子、情绪分别的这个心。这个心的名词,代表宇宙万有本体生命本来的心,为了让大家容易了解起见,我们解释为: “体 ”。
  意,是现象,在唯识学分二大层,详细分还有更多。唯识把心的作用分为八个部分,意识在第六位,前面还有识,眼有眼识、耳有耳识、鼻有鼻识、舌有舌识、身体感受有身识。比如诸位坐在这儿看着我、看着黑板,意识、眼识、耳识,注意力集中在这儿,然而你的身体感觉是否舒适?空气冷不冷?虽然没有注意,却自然有反应,这就是身识。眼耳鼻舌身前五个识,加上意识六个部分,不仔细分析,好像只有一个作用;仔细分析,六个部分在刹那间同时作用,当然后面还有两个部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在用,没有觉得而已,暂时不去管它。现在讨论佛学经常提的心、意、识三个东西。
  普遍所讲唯识学,以相、用为主,透过相、用来说明一切万法唯心的作用,所以识分八识,心识者心王,心是最后的总管,在名词上要先了解这个。
  我们插一段话,年轻时调皮,研究禅宗、佛学,问老和尚话头怎么参? “离心意识参 ”,离心意识还参个什么,他这样一甩,我们也一甩。离了心意识还要我参?还要问你啊!所以禅宗有许多密法,叫 “瞒死人 ”,瞒是古代说法,瞒你,骗死人,有许多不了解的,认为话头真难参,离心意识参,打起坐来拼命想离心意识,心意识离了就不要参话头,既然参话头,心意识全体在用,又想离心意识,又想参话头,不神经分裂才怪!离心意识参是这么一回事。那么,古代大禅师错了吗?没有错,这是一种教育法,这个教育法提起你的疑情,引起你的怀疑。离心意识怎么参?难道心意识以外还有一个能参的东西吗?参的本身全体是心意识的作用,离了心意识又叫人参,离了心意识我去睡觉了,不过睡觉也是心意在作用。
  这里所提的唯识,不是只讲这一部分,包括心意识全体。拿现在新的观念和西方文化观念来说,佛法所讲的心,不是西方哲学或一般心理学所讲的心。这个是形而上的,代表宇宙万有全体,本体的那个心包括心物一元的作用的这个心,唯识也是这样。
    本体论的迷思
  所以说 “唯识之旨,不出因果 ”,换句话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宗旨,皆是唯心的作用,是唯心、唯识所变。这个道理是什么?佛法是有一个主要的问题要了解,从佛学立场讲,宇宙万有生命的来源怎么来的?因缘所生,无主宰。说有个上帝、造物主或有个第一因创造万物都是错误的。宇宙万有生命来源无主宰,并没有一个 “它 ”——对象,绝无上帝、神或佛菩萨的对象来做主宰。神、玉皇大帝所以有主宰特性,是人世间权威控制一切的观念所产生的,不要把本体论搞错了。
  那么,既然无主宰,是自然的啦!说自然来的,也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一切天地间的万有,如山、石头、太阳、月亮都是自然有的,自然有也可以说是唯物的,宇宙都是唯物变的。什么叫心?所谓心也是物的作用。那问题就来了。
  他说,不是的,不是自然来的;无主宰非自然,一切万有是因缘所生,所以叫 “缘起性空 ”。 “无主宰,非自然 ”,这两个观念在学理上是非常深的。大家千万注意,这个观念道理没有搞清楚,都偏差到唯物思想范围去了。对一切否定,这在哲学上又产生了一个什么严重的问题呢?现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这个大问题,有些哲学家或宗教哲学家认为佛教理论不承认有主宰、不承认有一神能创造万物,是无神论。换言之,无神论者、唯物论者是同一路线,唯物哲学也否认有一个主宰,也是绝对无神论者。研究佛学的同学,尤其是出家研究佛学的同学,你们局限在庙子的佛学中,没有接触到外界,当然不知道,对庙子外的世界不了解,这个问题有如此严重。
  所以有一批学者,乃至法师们非常反对真常唯心论,一味提倡性空缘起,其论调与著作不知不觉走上无神论。佛法是无神论吗?不是的。大家要注意!人类今天的战争、苦恼全是思想问题,现在人类文化思想问题造成这个困扰,与无神论的思想有很大的关连。学佛法的人没搞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我是经常吓得一身汗。这些人怎么搞的?研究佛学的人,竟陷在这个错误中而不知,多严重啊!不过,好在一般盲目的多,不知道也就算了;一知道的,看了就发抖。因为人类文化最高的领导思想,这个一错,就不得了。
  那么,我们晓得佛法虽然讲无主宰、非自然,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然而一般只着重性空,不晓得缘起,缘起就是妙有。
  讲一这里,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我们不管人只对事而言,研究佛学的大师们认为这些禅宗是真常唯心论、外道;真常唯心论,意思是有神论者,他们认为是错的(当然像对《宗镜录》这些东西,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来,他们也没有这个学问和本事提出来)。换句话说,他们是完全主张无神论者。这还不说(这个学理恐怕有许多同学不清楚,我只提一下),这几年对《楞严经》批驳得不得了。所以,真常唯心论,被搞佛法、挑佛法担子的人批得一塌糊涂,而不知道《楞严经》更进一步连离因缘、离自然都批掉了。你们翻开《楞严经》看看,经上说万有生命的来源既非因缘也非自然性,更严重。《楞严经》说既非因缘也非自然性,但是就是有个东西,这个东西不能叫它神,也不能称它为主宰,勉强叫它为 “心 ”,是个代号。那么中国禅宗什么都不讲,就讲 “这个 ”。 “这个 ”很难讲明,你叫它佛也可以,宇宙万有来源有这么一个作用。所以《楞严经》 “非因缘非自然性 ”的批判,比 “无主宰非自然 ”还要更进一层。
  曾经有一次在佛光山打七,我也提到这个问题,当时也有几位居士在背后大加反对,说老师讲错了,怎么讲非因缘非自然?有人告诉我,我笑笑,没有时间管他们。我说你叫他去看《楞严经》, “非因缘非自然, ”又不是我讲的,是佛说的,什么理由?要好学深思啊!为什么 “非因缘非自然 ”?这些都要注意。
  佛法讲宇宙万有的创造。譬如我们讲到因果,中国一般民间的观念,认为因果是有一个主宰的,什么主宰?人死了之后去见阎王,阎王坐在那里审判,你不能扯谎,他那里有个测谎器叫 “秦镜高悬 ”,秦朝留下来的,一扯谎镜子就看出来了。如果再审判不了,十殿阎王有十级审判,比我们法院严格。
  十殿阎王,刚开始第一殿是包公,现在阴间司法行政部把他调了,为什么?因为包公判案太严厉,每个鬼来差不多都下地狱,觉得不大好,地藏王菩萨讲人情,如果让包公管第一殿,世界上没有一个鬼不被他关起来,现在好了,地藏王菩萨循情把包公调到十殿管最后一级审判,最后一级也审不了的,去见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念佛,他的座下有一只小狗样四不像的怪兽,坏人一过来,哪个对、哪个不对、有说谎、没说谎,一碰他,别再辩了,在这里没得理由。大案子最后由地藏菩萨决定了,呈报玉皇大帝,大官司要等玉皇大法官审判,玉皇大帝如果审判不了,不晓得要找谁了,可以说从东汉以后一直到现在,中国人这一套民间因果报应,是有主宰,绝对有主宰。比如做坏事杀了人,临死时就看到此人来索命。《三国演义》提到曹操临死前看到鬼魂来索命,有无此事?真有因果报应啊!我就晓得有位朋友,活着迷迷糊糊几十年当中,经常看到有人向他索命。
  现在带领大家到西方看看。西方文化有主宰,你的善恶逃不出上帝那里的登记,死后不过让你休息一阵子,等到世界末日复活,灵魂到上帝前受审判。
  印度主宰更多,像我们一样,供众神,有马头明王、牛头明王啦!等于我们民间养马养牛的地方有各种神。印度的宗教哲学有一神教、多神教,比我们更复杂。佛法本来不主张神教,但佛法也吸收了多神教,各种菩萨、各种神,一概都拜。我常讲,我们中国文化最好了,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文化的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任何教来都可以,是好人,请上座,泡好茶。现在是五教教主排排座、吃果果,凡是好人都好。过去是三教同源,现在有五教同源论。这些属于宗教哲学的问题,暂时不管,因果是这样来,都有主宰。
  然而佛法说无主宰。果报,没有个阎王、上帝主宰你,那是自然啦?又非自然。为什么?一切唯自己心识所变。唯心的,绝对的唯心,不是唯物的,换句话说,绝对的反唯物,因果绝对的存在,唯心的。所以说 “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 ”,一切正因的现象是识变,怎么变呢?下面原文讨论很多,暂时不说。
   第一难信之法
   “诸法得生,以识为因。 ”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物,在学理上综合言之称法。千万注意,不要看到一个法字,以为是手里拿个牛角呜呜地吹,或摇个铃子,画张符叫做法,那就糟了,那叫魔术,不是法。法者,一切事、一切物,万有的总代名词,精神的、物理的都概括在内。 “诸法得生 ”,万有一切事物的产生; “以识为因 ”,唯识所变、唯心所造的。万有包括中东石油、包括四大洋海水,都是唯心变的,你看佛法讲这个。
  年轻时碰到某所大学老一辈心理系系主任,在他家里吃饭,一起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他研究心理学很久,相信佛学,也最欣赏佛学。 “你们专修佛学,我很赞成,可是有一点我问你,是不是一切唯心? ”“对啊! ”我还记得在他家客厅的景象,他一边讲一边把桌上的东西拿走。 “万法都是心造,你造个东西出来给我看,不能,有问题。科学嘛!要求证据,能,你给我造出来。 ”他是认真的,真心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不是唯物论者,绝对相信唯心,而且相信佛法最高。 “你叫我求证,如何求证进去? ”这是科学家的佛学研究。
  但是,学宗教的说科学家脑子笨,你不要轻易取笑。绝对的学佛的,你拿证据来。一切唯心,两腿一盘在这入定,坐它一天不动做得到?做不到不是一切唯心。是一切唯腿,不可以嘛!腿麻了坐不住。你说腿麻了还坐得住,心里不想坐,又如何?你说脑神经的关系,但是除了脑神经以外还有什么?这个问题很大,所以要注意。
    三世唯心
   “正果相者,由种识故。 ”他说一切现象,譬如房间的现象,坐那么多人看着黑板,看得见的现象、作用,这是因,以识为因。正果呢?今天晚上大家凑拢来坐在这里的现象,是后面有个力量,因为我们要共同研究佛学,所以我自己不揣冒昧,脸也不红站在这里乱吹,诸位则坐在这里看这个家伙吹得究竟如何。为了一个研究佛法的因,想求得了解佛法、如何修证的目的,这个是因果的果,所以构成今天的相、现象。
  换言之,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共同研究《宗镜录》,由《宗镜录》的理懂了佛法,并懂得如何修证成佛、成圣,这是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因,未来由此理达到成佛是果,所以说正果的相,由种识故。唯识有所谓种子识,以物质世间植物稻、麦、水果来比方心的作用,心识含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种子。近一点说,现在坐在这里想一想昨天的事,一定想得起来。把昨天当过去、当前生;明天准备怎么办事当然想得起来,把明天当未来、当来生;现在坐在这里当今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种子,脑子念头一动一切都出来了。一下想明天的事,一下想昨天的事,一下想现在的事,都是这个心识在起作用。
  昨天你在街上跟人打了一架的事已经过去了,可是今天越想越难过,昨天这个人讲了我一句话,现在想想不舒服。昨天的事过去了,它过去的种子还留在心里头。过去的种子生出现在的作用叫现行,起现行的作用。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前生的业果,像我的长相是个瘦子,瘦得像竹杆一样,长不满三尺,重不满半斤的样子,是前生的业果;有些人长得又大又胖又壮,走不动,也是过去的种子带来现在的现行。现在的行为变成未来的种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切唯心,无主宰,谁都做不了你的主宰。
  阎王不能干涉你,上帝也无法干扰你,一切是自我,这个真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两句话: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釋迦牟尼佛讲 “唯我独尊 ”,不是讲他的 “我 ”,他告诉我们大家,人世间就是你,唯心。这也同中国文化一样,讲天地人三才,上是天、下是地,人在中间顶天立地,唯我独尊,人的生命价值有这样高。佛生下来的两句话跟你讲完了,谁都做不了你的主。
  种子起现行,现行生种子,互为因果。因果是自心、自体所变,所以说 “正果相者,由种识故。 ”
   “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 ”一切唯心,因果是由此心的转变,生出一切分别,这个分别指心理作用、现状,我们心理第六意识在分别。譬如听了一句话,对这句话懂或不懂、对或不对,起了分别心的作用。一切分别法体之果,由诸法的体,形而上的本体造成种种差别现象。
   “异熟 ”,是唯识学的专有名词。在学理上、人的本位上,一般把在座的诸位叫人类,我们人类是个种类,假使在座中有只猴子,它看我们是怪物,猴子是一类。广言之,人类也好,猴类也好,狗类也好,动植物等等都叫 “众生 ”,众生这个观念是佛法翻译的名词,它出自《庄子》的 “群生 ”,佛教几千年用惯了众生这个名词。 “众生 ”是依中国文化习惯,方便的翻译;到了唐朝玄奘法师不满意,但是也没办法。后世翻成 “异熟 ”,异熟就是众生,以中国文化言,众生固然翻译的不大忠实,可是在观念上很清楚,大家一看就懂,如果讲我们都是异熟,我才不干呢!我还让你别放到蒸笼里蒸熟?我宁可当 “众生 ”,不当 “异熟 ”。
  什么叫异熟?就是果报,一切万有、生命、人生的道理等等,是种子生现行,在种子识中,过去的因,出生现在的果,现在的行为构成未来的因。那么,种子识中,现在的因是未来的报。譬如大家今天晚上到三点才睡,包你明天上午头昏脑胀,就得那样的果,不要上帝跟你算帐,我都知道,如果今晚不来上课,八点就睡觉,包你半夜三、四点就醒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切果报是很明显的现象。
  果报之来,构成生命,前后清楚,但是我们现在自己的果报搞不清楚。我们这一生,同样是人,或同是女性、同是男性、同样的年龄,受同样的教育,出自同样的家庭,同一父母,一辈子的遭遇却统统不同,为什么?异熟,作用不同;怎样来的?果报来的。所以佛说: “欲知前世事 ”,我们要了解自己前生做了些什么事, “今生受者是 ”,从这一辈子遭遇的环境,就晓得自己做了些什么。同样的道理, “欲知来生事,今生做者是。 ”
    有因有果 不要昧却
  前两天讲个笑话,大家看济公和尚传,宋朝有位太后信佛,夜里梦到杭州庙子有个大彻大悟的圣僧。太后形容梦中和尚的样子,要问她来生做什么,庙子当家不敢说,这个和尚一天到晚疯疯颠颠,衣服破烂不堪,怎么见皇太后?结果济颠和尚不晓得从哪里钻出来了,皇太后一看就知道是他,他在皇太后面前笑一笑,里面没穿裤子,翻个跟头就逃走了。这还得了!如果皇太后发了脾气,庙子里的和尚都没命。皇太后说: “我懂了,圣僧已经答复我了,就是来生要变男的,因为这生做了很多好事。 ”济颠用 “现身说法 ”,翻个跟头就是来生翻个身。管他是小说、真事,小说写的很好玩,这说明因果现象。等于我们几个同学讨论, “你的前生是女的。 ”“以何为证据? ”“你看看,一出来这样的扭两下,又进去了。 ”这是比方啦!讲笑话。因果的道理一切唯识、唯自己的变。
  但是因果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腿,不一定,所以叫 “异熟 ”,异世而熟、异地而熟。今天做了坏事,种了恶因,并不一定明天受果报,也许三十年后,也许来生受果报,这个为什么不能定?用电脑计算,它是因缘生法。戒律方面有个偈子:
  纵经千百劫,所做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这个果报是异熟的果报,所以构成一切众生的现象是异熟果报。佛法不是讲唯物思想的空,我们所做的善业、恶业,永远不会掉,不会亡失。 “纵经千百劫 ”,你今天讲了一句话,乃至对他瞪一眼,这么一个因,既便经过百千万亿劫,只要因缘凑合,果报还自受,因此叫 “异熟 ”。戒律上经常提到这个偈子(不是戒本,戒条本子上看不到),这个来由是某人犯了罪,问佛为什么犯这种错误,佛才说出这首偈子。
  自受不是谁作你的主宰,无主宰非自然。 “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 ”,什么叫 “异熟分位 ”?例如在座的,很明显有四种异熟分位:男人、女人、老的、少的,其实详细分还很多。譬如有人活二百岁才死,有人活二、三岁就死,有人变成中国人,有人变成外国人,这些都是业力上的异熟分位。
  这一节答案还没有完。这些都是答复第一个问题 “缘生 ”的,因果是缘生;反过来说,因果既是缘生,缘生就性空嘛!性空怎么有因果呢? “大乘圆顿,识智俱亡 ”,大乘佛法讲空嘛!无所谓唯心唯识,离心意识了嘛!般若心无所谓知,既然是空的,怎么还有因缘生法,怎么还有因果呢?现在就从这个问题开始答复,我们把它分成两节,现在接下去看:
   所以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拨无,堕诸邪网?
  所以说一切唯心,无主宰非自然,上至一切佛,下到一切众生,站在因果的立场,可以说没有跳出这个因果。他之所以成佛,是他多生累劫种了成佛之因,这生得成佛之果;我们这生不能成佛,是因我们种了不能成佛之因,得未能成佛之果,不过我们现在开始种因,慢慢修这个果。
  所以说: “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拨无,堕诸邪网? ”你怎么认为佛法讲空就是没有因果呢? “拨无 ”,拨开,丢开。如果认为佛法说空而把因果整个空了,是 “堕诸邪网 ”。邪网用得好极了。被邪见网住了,解脱不了。偏见也可以说是偏见之网,把你控制住了,你告诉他这样、那样,他总是在网子里转,有时碰到那些人讨论佛法,头大了,只好向他投降, “都是你的对。 ”一句话说好了,因为他被网住了,我们不要再钻进去。
    道不尽的因果
   只为一切外道,不达缘生,唯执自然,拨无因果;二乘眇目,但证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
   “一切外道 ”,所谓外道者,心外求法,与一切唯心原则违背的谓之外道。外道并不一定是骂人的话,不要搞错,它指的是一个内外界线的范围。外道认为万物的发生都是自然来的。学哲学的要问: “自然怎么来的? ”种子来的。 “那种子怎么来的? ”“种子就是种子,是自然来的。 ”这是自然外道,只到自然这里为止。
  那么,相反的呢?种子是有个大神造的。在很多民族的创世传说中,不同名称的大神创造了人类,以基督文化来说,这个大神就叫上帝。那就要问上帝: “上帝怎么来的?上帝有没有妈妈?上帝妈妈怎么来的?上帝的外婆怎么来的? ”问题很多,这就牵涉到哲学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世上究竟先有男先有女的问题。据说西方极乐世界无男女相,一律都是莲花化生,不从妈妈肚子生,那又是一套理论。拿因果道理研究,问题重重无尽,佛法基础在这里,要注意!
   “不达缘生 ”之理,不晓得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他们只执着是自然的,没有什么因果。唯物主义思想和很多哲学思想都是如此,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是个大问题,凡是这一类思想都是 “拨无因果 ”,认为不是因果来的。
   “二乘 ”,指小乘声闻、缘觉这些圣人,到了罗汉境界少了一只眼睛,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就是中国禅宗讲的 “担板汉 ”,一个人背着一块板子走路,只看到一面,另一面被板子挡住了。 “但证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 ”,二乘圣人,认为只要证到空就完了。
  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很严重。现代佛教有一位大师,比虚云老和尚年轻一点,已经圆寂了,他的著作几乎都落在这境界里,可是很多人恭维得不得了。当年我们在云南碰面,云南昆明最大的饭店叫商务饭店,饭店前站着卫士。这位和尚披着头发,像个女的,拄根拐杖,戴副眼镜,穿个西装皮鞋、和尚裤子,一切都很怪。这位大师来看我,却被士兵挡住,我在楼上看见,亲自把他接进来,谈这个问题。在他的见解中,认为一证了空、一进了涅槃就不来了。我说这个不得了,流到偏空外道之见,然后引经据典把他驳得一塌糊涂。可是现在我发现,他留下来的著作还是非常严重,甚至认为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也是伪的。你看!文化思想的力量之大,后果堪忧。讲到因果,虽然他是我的朋友,我还是很替他耽心,千生万劫不晓得哪一天再碰到他,会变成什么?这个很严重,思想以文字写出流传,一偏差便耽误了众生的慧命。
  因此 “二乘眇目 ”,证了空以后 “灭智 ”,不求深入,不求大般若成就; “灰身 ”,不是灰心,譬如白骨观修成,念头一动,三昧真火一起,身体哗一下就化掉,不用耗费一点能源。所以大阿罗汉口吐三昧真火,鼻子一吸气,火光不起即化,这是功夫,可以做到的。 “灭智灰身 ”后认为 “远离因果 ”,可以不来。小乘经典上常有大阿罗汉的四句偈: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 ”,这一生是最后一站,修行功夫到家了,清净梵行并非说善行,梵者代表清净,修清净的目的已达到,并不是讲道行已立! “所作皆办 ”,这一生所做的事,帐也还完了; “不受后有 ”,再也不来了。
  放心,这个话他自己瞎说,他不能不来,大阿罗汉、二乘圣人入定八万四千劫非动不可,就像睡觉一样,睡十夜还是会醒。醒来以后怎么办?一动念,因果又来了,动则得咎。所以说 “二乘眇目,但证偏空 ”,落在偏空; “灭智灰身,远离因果 ”,也是错的。换句话说,二乘圣人的思想, “几乎 ”与唯物哲学的 “拨无因果 ”思想相同。你看佛法做学问的偏差有这样严重,大家要特别注意。
   世间业系,无闻凡夫,五欲火烧,执著因果,尽成狂解,不体圆常,皆背法界缘起之门,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第一层批判一切外道的观念,外道包括一切心外求法的宗教、哲学思想等。第二层包括声闻、缘觉圣人等等。第三层讲 “世间业系,无闻凡夫 ”。凡夫二字在开始的中文意思就是平凡、一般,现在全成了专称。人生在世遭遇各有不同,世间业力系缚使你不得解脱,所以叫 “世间业系,无闻凡夫 ”,智慧不够。 “无闻 ”是智慧、智慧不闻而明,虽然读了点也听到了点,但 “现许不闻 ”、 “听而不听 ”。我经常答复他多 “无闻 ”的人,他问问题,我答了,没有等我答复完,他的问题又来了,这是他没有听进去, “无闻 ”。
   “世间业系,无闻凡夫 ”,一天到晚被五欲火烧,在世间受煎熬,执著因果。有许多人太相信因果,有时我劝朋友改变,他说: “没有办法,我的命啊! ”认命也是执著因果。
  算命算什么?人家问我: “有没有算命这门学问? ”我说: “有。 ”“那成佛算得到吗? ”“算得到。 ”因为算命是算因果的定业,看你前生在什么规格中,那个规格是大致的,不是详细的。如果一点一滴都知道,那我请问最高明的算命的人,算我明天第一个念头想什么?如果他算得出来,你尽管皈依他,他已经是佛了。最高明的算命可以说出过去是什么,未来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算命算定业,可是并非完全不可转。有谓佛不可转定业,不然哦!在某一个时间,佛的方便可以转,不是不可以转。世间凡夫为什么转不了因果?我们的命为什么自己变不了?说我没办法,没有这回事。
  譬如今天有位六、七十岁朋友来看我,功夫做得非常好,一打坐半天一天的,气脉也通了。我问他: “怎么样? ”“身上长了一个包子一样的东西,也不痛,一摸里头呼噜呼噜响。 ”我说, “去看病去! ”他说: “死了都不看,医生一定说我长瘤!长癌了!然后通个管子,弄半天被他搞死了,我才不给他玩哩! ”我说: “那去看中医啊! ”他说: “中医一定弄熬水的药、解毒的药,吃了半天苦死了。 ”又接着说: “我来让老师看看怎么样? ”我说: “没有怎么样。你不是修定做白骨观观得很好吗? ”“对啊! ”我说: “你不会观太阳照钴六十? ”“嘿!我知道了!回去照钴六十,下次一定好。 ”我说: “你这么大年纪,为这个事那么耽心做什么? ”这就是在五欲火烧当中执著因果。
  这是没有跳出三界外,还在五行中。算命讲金木水火土就是五欲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眼睛要好的看、耳朵要好的听,环境要舒服、思想要自由,这些都是五欲。五欲火烧因此 “执著因果,尽成狂解 ”,都是狂人。他不晓得在生命因果之中,无主宰非自然有个东西叫做道、叫做如来,叫做真如,也叫做圆常之体,也等于中国南北朝有位弥勒菩萨化身的傅大士的偈子: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就是这个东西。这句话本来出自老子,这个 “物 ”也不要解释错了,不是物质的物。很多中国哲学著作认为老子是绝对唯物的,真是冤枉了老子,我看了真替他们耽心。老子有很多地方提到物,像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以及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几千年前所讲的物,其意不是现在物质的物。这个 “物 ”代表什么?你想想看,那个地方有个什么 “东西 ”, “东西 ”是现代人讲法,你也懂,我也懂。不过,几百年后这句话变了,不用 “东西 ”,后代考据现在的人所讲的 “东西 ”是什么?东:东方;西:西方。那时,东方与西方,东西文化交流。考古学家有可能这样注解的一塌糊涂。
  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到过楚国,为什么?据说他到了湖北边境,在汉口渡江时,车子坏了过不去。孔子叫子路想办法借点工具修车,子路在汉水边看见有个女人在洗衣服,孔子的学生当然都有礼貌, “请问大嫂 ……”女人回头问: “干什么? ”“我子路想向大嫂借样东西用用。 ”这女人说: “好!你等着。 ”也不问他要什么,回头拿了一把斧头、几根钉子、几根木头给子路。子路一看吓住了!她怎么知道? “请问大嫂我还没讲要什么,你怎么知道? ”“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一定要木头、斧头、钉子啊! ”子路一听不敢想, “对了! ”赶紧回来向夫子报告。孔子说: “楚国不要去了。楚国的女人都是哲学家,学问通,五行都明白,车子修好回去了。 ”所以孔子不敢到楚国。有时跟两湖的朋友讲笑话: “你们楚国厉害,连孔子都不敢来。 ”
  我们现代语言讲 “什么东西 ”,几千年以后考证可能也会认为是五行。老子说的物不是物质,为什么几千年后硬说他是唯物思想,奇怪!那傅大士也是唯物思想?这个物等于我们现在所讲的 “东西 ”,禅宗讲 “这个 ”, “这个 ”就是 “那个 ”, “那个 ”就是 “这个 ”,讲不清楚只好用这个代号。 “不体圆常 ”,常是这个,但莫执常。
  因为凡夫不知道缘起性空的道理, “皆背法界缘起之门 ”,不晓得这个功能,一切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自己那个道体本性。法界是个名称,法界非物质非精神,超越物质、精神世界。缘起即《华严经》说的一句话: “一切皆是缘生 ”。同时,凡夫 “悉昧 ”,完全忘记了,不知道般若大智慧心性的本体,本来 “生而无生 ”之旨。
  这便牵涉到不昧因果、不落因果、不住因果的重要课题,禅宗最有名的公案:百丈禅师说法的公案,再向大家提一下:
  百丈禅师每天上堂,上堂即说法,现在讲上课。老和尚规定每天下午上课,这是佛的制度,佛在世时都在下午说法,大约现在的下午三、四点。《金刚经》说,佛化缘、吃饭、泥巴沾在脚上,回来洗脚,并不是步步莲花,如果步步莲花出去化缘,那个佛就不稀奇啦!他是普通人,脚也踩在泥巴上,回去还是洗钵、洗足、敷座而坐,自己把座位摆好,衣服一拉坐上去,《金刚经》描写的佛多平实啊!别的经步步莲花、顶上放光,一出来要把人吓死了!佛每天饭后打坐,大约二点多出定说法,后来成为佛教规矩,上堂说法多半在这个时候。
  百丈禅师每天上堂,一位白发、白眉、白胡子老人家在旁边听了好几年。百丈说法,在家、出家听的人很多,也没管他。有一天老和尚兴致来了,大概这位老人家最后走,百丈问: “你好像听了好几年,有什么心得? ”老人家跪下来说: “师父啊!我不是人,我是狐狸精、狐仙。 ”据说动物修道要先变成人身,变人身要经过好几个转折,很可怜!他说: “五百世前我是个和尚,人家问我一句法: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换句话说,跳得出因果否?)我当时答复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这句话错了,我也不晓得错在哪里,可是所得的果报就变狐仙、野狐精,(所以后世骂人 “野狐禅 ”,由此而来)解脱不了畜牲道的果报,求老和尚慈悲给我解脱。 ”百丈笑了,他说: “这样啊!你问我。 ”老人家问: “师父啊!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答: “不昧因果。 ”此即《宗镜录》所言: “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果所收。 ”可是不能困在因果里。但是受不受果报?受,大彻大悟乃至成佛也要受。
  佛经上讲佛有一天坐在地方说法,地上忽然长出一根刺刺到脚心(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光脚的,不像我们出家人穿袜子把脚包得好好的),他跳起来移开脚,刺跟着长,佛就用神通跳到空中,刺也跟着长到空中,一直刺到脚流血,没事了。佛的弟子就问怎么回事,佛说是果报,过去那一生做了某一件事,虽然现在成佛,果报转轻,但是应该流血还它,所以这次要流血。流血也同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流红血一样会痛,到了四禅定的人,血流出来是奶油色的不痛。佛也不昧因果。
  那么,这个老人家一问,百丈一答,哦!悟了,他要求百丈禅师第二天带领弟子、带着袈裟到后山洞找他的肉体,不要把他当畜牲看待,而要把他当老和尚死了那么烧化。百丈第二天带领全体弟子,果然在后山洞看到一只小牛般大的狐狸,也不管它五百世野狐身的果报,披上袈裟,还是把它当成老和尚烧化了。
  禅宗这个故事包含了多少意义,大家以中国文化、佛法的角度研究看看!所以我们知识分子要特别注意!迷惑后代种了这种因还了得?如果讲因果,害的是众生的慧命!精神文化的寿命被断,那不得了的!所以 “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 ”就是指这个公案。大家喜欢写文章、写书的小心啊!好多人说我写了很多书,我说: “著作等身,罪业等身 ”,不只这一生,只要你有身,罪业就跟着来,所以不能乱写,千万注意!
   “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不昧因果的昧字,一般凡夫都 “昧 ”去了。我们讲昧良心是这个昧,一般白话错写成没有的没。黑影遮住了, “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就是这个道理,忘记了因果生而不生、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道理,所以谈空不是那么简单。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后来演变出答即不答,不答即答的笑话,不必讲了。
    因果与般若
   今所论因果者,唯以实相为因,还用实相为果。但了平等一心故,终不作前后同时之见。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圆因妙果。
  永明寿禅师写这本书,集中了佛教经律论的精华。他说我现在所讲的因果以实相为因。实相无相,实相是什么?前面讲 “般若无生之旨 ”,我们始终不把般若翻成中文,中文意思是智慧,实际上智慧二字的含义不足以代表般若,般若有三重、五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实相般若;第二重是境界般若;第三重是文字般若;第四重是眷属般若;第五重是方便般若。古德对般若有几个不同的归类,观照般若也包括在内。
  换句话说,真有智慧的人一动,原则上五个意义都出来了,五、五二十五,变化百千万亿,这叫般若智慧。实相,明心见性,悟道是证得实相之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实相般若。同时般若也可有境界。一般人打坐,哟!我还在空的境界里,又想把境界空掉。他忘记了般若(智慧)到了,是有境界,有你的意境,为什么要把意境空掉?经常有人以为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去学死,不要学入定,对佛学都没有搞通。定修得好自然有文字,文字并不一定是诗文作得好,而是真善美,那个美的境界就出来了。心境宽了,布施持戒,对人一切慈爱都来了,这些都是它的眷属,附带的都来了,方便般若,讲话等方法多得很,自然出来了。
  般若包括五般若或三般若、二般若几种的分类。因果以实相为因,用文字答复,实相是空相,就是禅宗六祖说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至于六祖师兄神秀说的偈子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也对,那是观照般若,不完全错。六祖认为他错了,是说同实相般若不相干。六祖 “本来无一物 ”就是空而不空。
  讲禅学的人一提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拿六祖的偈子打人,对不对呢?六祖只讲了一面,你不要被他瞒过去。那个时候他是讲这一面,但是只悟一半,没有大悟,是偏空之果,后来大悟还有偈子。后来的黄龙死心禅师悟道作了首偈子幽默六祖:
  六祖当年不丈夫,请人书壁已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衣钵盂。
  自己不会写字请人代笔,不是讲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吗?文字是有物嘛!结果还接受人家的衣钵,还分明是有物嘛!一语双关,很妙!
  讲实相的道理, “实相为因,还用实相为果。 ”这中间告诉我们,真的了了, “平等一心故,终不作前后同时之见。 ”没有时间、空间的分别观念,不是唯物思想的断见,绝对的空灵,我们只好加个字:空灵了。这个是平等一心,所以真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看一切众生没有不慈爱的、没有怨亲不平等的。 “终不作前后同时之见 ”,因果同时、先因后果的观念都错了,你们研究佛学教理的,对这个理要多研究龙树菩萨的《中论》,非前后际,非同时。他说,假使有人真相信、真了解绝对唯心的道理,那包你成佛 ——“皆成圆因妙果。 ”
   第十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如《贤劫定意经》云:指长吉祥,见者悦然,无不吉利,此者皆是一心之报。又云:其演光明,无所不照,多所安隐,是一心报。又云:威光巍巍,无见顶相,是一心报。
  永明寿禅师引用佛经说明,大藏经有一本经叫《贤劫定意经》。我们这个劫数叫圣贤劫,有一千位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弥勒佛第五位,下一次算不定你们哪一位是第六位。《贤劫定意经》里说: “指长吉祥 ”,成了佛的人功德圆满当教主,有三十二种与常人不同的相,有八十种随行好。佛的手指特别长,指头均匀非常漂亮,当然不是长臂罗汉,长臂罗汉是异相,也不是瘦子的手指像筷子不好看。为什么有些佛像把佛的手印画的如莲花?姿态很美,圆满吉祥,指头放光,使人看见其指而生欢喜心。见到佛的相,心中安祥得大吉利。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相?皆是前生心地果报来的。
  我们这个身体叫报身,这一生为什么多灾多难多病苦?前生自己造的业,今生受此报。你看看有些人的相,让人一看就喜欢,也讲不出来为什么喜欢他。他口袋有两毛钱你喜欢?不是的。有些人对人特别好,怎么好都令人讨厌,都想躲开他,不愿意亲近他。这都是前生多劫之报,心地法门的报应。
  我们有很多同学一天到晚吊着脸,好像可以吊十八个夜壶,这样一来搞得来生猪看到你都要躲掉,何况人!我经常叫他们多笑一点,多点笑容多好呢!虽然人家不理你也好看嘛!那个脸吊下来很难受啊!所以为了修行必须买面镜子。
  佛的 “指长吉祥 ”,见者 “无不吉利 ”,为什么得如此果报? “皆是一心之报。 ”经典又说 “其演光明 ”,身体放光,受他光芒照射,有烦恼的一念他,心里安祥了。有痛苦的一见到他,痛苦放下了, “是一心报。 ”也是他过去对人的心地果报。
  拿西方文化讲,爱心就是佛家讲的慈悲,也同中国人讲仁慈的道理一样。许多搞佛学的人没有文化基础,找佛经辩驳西方人讲爱心是不对的,说爱是业,打击爱心的不对。佛教刊物有很多这种幼稚的东西,被人笑死!他不知道西方文化讲的爱心虽然名称不同,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仁慈。
  所以,注意啊!这也是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你到西方文化讲到 “慈悲 ”,只好用 “爱心 ”来表达,你另创慈悲,人家不懂意思。文字般若不够,方便般若也不懂,不知道人类文化演变,这么写文章岂不是妨碍了慧命?
  佛经又说 “威光巍巍,无见顶相,是一心报。 ”年轻时看佛经看到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如 “无见顶相 ”,越想越奇怪,世界上的人,看不到头顶,一定跟水桶一样,你说好看吗?三十二相,如果我成佛只要三十一相,这一相我不要(众笑)。
  实则,这是形容高不可攀啊!把它翻译成 “无见顶相 ”,有人想不通!那样佛像头成了什么样呢? “无见顶相 ”,仰之弥高,一看肃然起敬,也是一心之报。
  这是永明寿禅师引用佛经说相好的果报、现象的果报、生命的果报,都是自己前生行为的因果来的。
  接着继续四十二卷,正式讨论因果问题。上次未加分段,现在补充说明。从开头到 “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是一个大段落。从 “今所论因果者,唯以实相为因,还用实相为果 ”开始,则讲唯心因果。 “指长吉祥,见者悦然,无不吉利,此者皆是一心之报。 ”又云 “其演光明,无所不照,多所安隐,是一心报。 ”这段就是说成就佛果的报身,色身光明,甚至放光照见一切。这是什么果报呢?就是心地永远在善良的境界中,是多生累劫修持所得的果报。又云: “威光巍巍,无见顶相,是一心报。 ”其意同前。现在继续讲《华手经》的经偈。
    梦幻非无
   《华手经》偈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能得大报。
  严重的问题来了,这可以说是因果报应的哲学问题。真正的佛法讲一切果报是唯心所造,无主宰、非自然,每一位众生都是唯心,心物一元的心。《华手经》偈首先指出我们思想、感觉、知觉的心念是生灭的心,像电一样,它一下一下跳动,跳动以后没有了。
  譬如,我们都能体会到自己,从早到晚的思想、念头,都不能永恒存在,一直生灭不停,像海上的波浪,像电光、像风吹,随生随灭。它是如幻的,佛经就常用 “如梦如幻 ”来形容。幻就像幻灯一样,如同电影影像一般;但是要注意,研究佛学看到 “如梦如幻 ”很容易犯一个错误的观念,把 “如梦如幻 ”当成没有。 “如梦如幻 ”并非没有,幻像来时,或当人在梦境中时,的确是有,不过,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譬如,中国文学受佛学影响,经常用一句话: “人生如梦 ”。不错,人生是如梦,但是梦也是人生。我们在刹那之间做一个梦,有时几十年的生活都反映在梦中。像有名的 “黄梁梦 ”,是中国佛道两家的名人吕纯阳得道以前做的梦,他梦到自己考功名、中状元、出将入相,四十年功名富贵、家庭儿女样样圆满,最后犯罪被杀头,头一砍醒了。醒后看到旁边有个老头在煮饭,饭还没有熟呢!四十年中一顿饭还没熟,形容人生的短暂。因此吕纯阳梦到这个就修道去了。
  实际上一个梦几十年在一顿饭里还太长,真正的梦再长没有超过五分钟的。有些梦从年轻梦到老,经历很多事,其实没有超过五分钟。梦中的时间与现实生活的时间是相对的,证明一切时间都是唯心相对。人生如梦,梦也是人生。活到八十岁的人回头看过去的八十年,仿佛昨日的事。我经常说走路可以看到人生,爬山走路看前面还有那么远,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很短,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
  生灭当中是有,但它不是永恒的存在,这个地方要细细地体会。念念是生灭,但是能够使你的念头发动、跳动的那个东西,它不生不灭。因此,我们晓得 “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 ”,它本来是空的, “而能得大报 ”,为什么最后要受大果报?不要认为念头空,无所谓,想一想没有关系。真正了解佛法的人,单独一个人坐在房间,或坐在高山顶上四顾无人,一个念头都不敢乱想乱动,一想,因果历然。
  所以中国文化儒家曾子的《大学》讲 “慎独 ”,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谨慎,连念头都不敢随便,乃至曾子引用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有这样严重,所谓 “戒慎恐惧 ”也是同样的道理。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讲心的力量,成了因果有这样厉害。从现代科学的层面来说,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并且能够证明心力之强,那么,把心力用到善业上,或用到其它方面,它有无比的功能。
  所以,看佛经看到生灭法、如梦如幻,马上把它们打入空的观念是错误的。生灭法,如梦如幻。将来或可证明心的功能有无比强大的力量,甚至超越宇宙的力量。今后人类的文化会慢慢向这个方向去摸索,其实,现在已经在开始探索了。
    唯心缘起
  这是《宗镜录》引用佛经的话。接着又续引《华严经》的偈子:
     又偈云:是心不在缘,亦不离众缘,非有亦非无,而能起大果。
  心不在缘,什么缘?老子有句名言讲的很对: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一个人没有看到过那个东西,没有习惯,心里不会乱。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类的欲望愈高。换句话说,物质文明愈发达,犯罪的行为愈复杂,犯罪的因果也越来越错综复杂,这是当然的,因为是外缘所引起的。老子这种思想说明外缘的可怕,儒家、道家都一样,曾子也知道外缘的可怕,所以有 “慎独 ”的说法。
  我们的心本来是依外境而引起,譬如我们当年晚上看书是点一盏青油灯,后来用洋油灯已经相当奢华了,现在离开电灯不能过活了。当年出门走路、坐牛车也很好,拿把草扇扇凉,凉风习习,无比的舒服,现在好像离开冷气不能生活。这些心理状况的变化,都是外缘所引起的。但是,当外缘引起这心的功能,它的作用并不在外缘的上面,而是内在的、唯心的,所以说 “是心不在缘,亦不离众缘。 ”
  简单地说,外境可以影响心理,心理也可以造成外境,心理因缘很难说一定属于哪一方面。所以此心与因缘的关系不能说没有,是有。当你被外缘一引,它是起作用,不是空的,是有。当这个缘过了,好像没有,实际上还是有。譬如做一件事做过就忘了,尤其年纪大的人,几十前做过的事自己想不起来,没有了?不会的。我告诉你,到了什么时候想起来?快死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心理的反应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几十年前的事像放电影一样,很快回转来,都会再想起来。
  非有亦非无,而能起大果。
    心的变形
   《显扬论》颂云: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灭,后变异可得,念念灭应知。
  心理的状况,一生一灭一生一灭地跳动,这是心的功能所显出来的成果,即所谓过去生种子识所带来心的果,后天的教育只能稍稍影响它一点,很难有大的变化。 “心果 ”,只管这个阶段, “生已 ”,便自然灭去了。生出来又变灭,灭去并不是没有,那个功能、那个影响还是在,当然现代科学还很难证明。
  有一点大家要小心,虽然现在科学知识进步到这个程度,有许多足以被我们证明是不错的,但如果认为科学是定论,常常会闹笑话。所以大家研究佛学著作,尽量少引用科学,非常重要,因为一引用科学,很可能三年以后,定理整个被推翻,你那篇论文因引用错误而整个失去价值。
  如拿光学来说明,譬如人在这里,两个钟头以后离开,在七小时以内照相,每个座位都可以照出每个人的影子。也就是说,生灭早过去了,人也早离开了,那个影像的功能都还在。现在科学只能到这个程度。如果拿哲学、佛学道理讲,这个影像不只七天,一直还在,但存在的是影像,影像则随时间而不停在变异,早已不是你原来的那个形态,由你原来那个功能发出来的形态,变异、变去了,变去了不是没有,而是变另一个形态,所以说 “后变异可得 ”。
  所以,尽管我们随便一个思想、行为生灭马上过去了,它的后果的功能依然存在。在念念的生灭上,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思想、起心动念要特别注意关照自己,非常可怕的。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看到,一个人动了杀机想害人杀人,立刻气色就变了,如果当时把血抽出来验,血液变蓝,有毒。当然太高兴,血液的糖份就特别多,也是有问题,过份的都不对。所以心性修养与生理的关系有这样复杂的关系。这些都是借用现代科学上、医学上一点点道理说明这个东西。现在再说《显扬论》。
   论曰:彼一切行是心果故,其性才生,离灭因缘,自然灭坏,又复后时变异可得,当知诸行皆刹那灭。
  这道理怎么说呢?我们一切行为,佛法说的 “行 ”字,在五阴中是行阴,阴也有翻成五蕴皆空的蕴,不管是阴或蕴,都有含藏的意思。行是功能,永远在动,像地球物理一样,永远转动。等于大家静坐,想一下把心念静下来做不到,做不到也不要着急,因为心理与生理功能这个机器永远在动,要慢慢地沉静下来,这就叫工夫,所谓工夫是时间的累积。此外,我们心理的思想活动也是一种行。
  前几天跟女同学讲笑话,我说: “你们女同学真是讨厌,手始终要动。 ”女孩子打电话,手喜欢摸电话线,再不然,一边讲话一边这里摸摸,那里动动的,不然无意地摸摸衣服、扯扯头发,像这些无意的动作就是行阴。当然不是天下女孩子都是这样,也有很庄重的。像这样习惯性,也不是一生的事,可以看出她前生的业力来的。有些同学没有这个动作,有些就特别厉害,叫她不要动了,讲着讲着又摸起来了,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就属于行阴,是前生心理习惯带来的果报,当然它是生灭的。
    无明缘行
   “其性才生,离灭因缘 ”,譬如动一个东西,摸一下,等一下就没有了,念头又跳动过去了。再举一个明显的道理,有人讲话喜欢摸衣服,有人喜欢抠鼻子,有人喜欢摸头发,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表演。有些人一讲话就抠,你问他怎么了?他抠大指头,问他为什么抠?他说没有啊!等于骂人骂惯了,问他为什么骂人?他又一声: “他妈的!我没有啊! ”像这些地方,就是 “离灭因缘 ”,他不知道自己当下言行是怎么回事。注意啊!这个行阴就是业果。
  所以业果在什么地方看出来?就在这些中间,只是自己不知道,它就是一股力量,促使你人生的形态自然会向这里走。譬如有人讲话、动作特别啰嗦,叫他简化一点,是是,然后又讲一大堆。叫他说结论,是是,就是结不了论,真是没办法。行阴、业力的果报,在这个地方就是始终转不过来。真正学佛修行是要注意这些地方,千万不要认为盘腿打坐念佛就叫修行。
  打起坐来念佛时很好,下坐以后,却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好讨厌 ……阿弥陀佛 ……”像这样念佛,你念再多也没有用。没有把那个东西转过来就往生西方?往北方也去不了。你那个行阴没有改正方向,加强动力,就像要开车往西方,结果却向东方走,乃至于向下方走。向东方走还好,有个琉璃世界。
  真正的修行人要确实反省的是行阴,结果我们硬是转不过来。我经常笑自己,人家讲不对了,我眼睛一瞪: “你干什么的? ”真对不起,习惯动辄训人,那个就来了,毛病大这是行阴的力量。所以 “其性才生,离灭因缘 ”,看起来才生起,自然灭了,过去了、没有了。但是要注意后面一句: “自然灭坏,又复后时变异可得 ”,它是变异的,怎么说?比方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有时习惯讲人不对了,头脑就烦起来了: “怎么那么讨厌,那么笨呢? ”这也是行阴的毛病!对不起。
   “当知诸行皆刹那灭 ”。佛学中对刹那有两种说法,有说这么一弹指有二十个刹那,有说六十刹那,管它多少刹那,反正刹那是很快的。我们的心理作用刹那、刹那跳动,现在是刹那生灭、生灭,那个能够生灭的功能,就像流水一样永远在行,你看流水就知道行阴。一条河流前一个浪头早过去了,后一个浪头接上来,中间在生灭,可见它这股力量是一条河流,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
   云何应知诸行是心果耶?颂曰:心熏习增上,定转变自在,影像生道理,及三种圣教。
   “云何应知诸行是心果耶? ”我们晓得一切因果都是唯心,怎么样可以知道呢?刚才我表达得不好,但是我也只有这么大的本事,把行阴说明到这个程度。这个行阴为什么都是心的果呢?
   “颂曰 ”这是永明寿禅师摘录《显扬论》中的原文。他说我们讨论心的行阴、心的果,这其中与唯识有关。我们的心是熏习的增上。 “心熏习增上 ”这句话讨论起来真要命,佛学最难懂的是 “业 ”,业很难解释,翻成中文是孤臣孽子、冤孽的 “孽 ”。善、恶、无记都是这个业,拿现在的术语讲是一种力量,无形的一条绳子,一个动力、功能。业也翻成 “习气 ”,习气是中国文化的讲法,我们习惯性构成一个气,这个气当然不是呼吸的气,也不是空气的气。气是一股力量。比方刚才有些人许多无意的动作:抓抓头、摸摸鼻子,打电话摸电线、拿东西,这是习惯,习惯形成力量,很难把它转变过来。人有许多生来的习惯很难改变,有些同学说笑话,某某同学前世大概是女人,好多动作女性化,有些女同学前生是男人,好多动作男性化。这个笑话说明什么呢?业力、种子,过去带来的习惯甚难调伏。(这里所说的过去是讲前生,看不见的那一生。)
   “熏 ”,熏腊肉,熏鱼一样,香烟抽久了指头发黄,熏出来的。佛像前点香,熏久了变黑。菩萨不好做,做菩萨一脸都被熏黑。熏习这个名词有二个说明:慢慢熏变成了习惯,过去的种子熏习惯了变异成现在的行为,变中有异,与过去生不一样。讲过去世、现在世太难啦!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研究自己,再不然嘛,找个对象来研究。小时候在一起都晓得他的习惯,长大了,有些大学毕业、有些当博士、乃至在社会有事业成就,他童年的习惯还在,因为他那个种子熏习变成现行。现行呢?变了一个样子还是那个习惯,现行变成未来的种子,这是熏习来的。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教育的环境。很多青年人到国外待久了回来,讲话 “耶、耶! ”我说: “耶个什么?是就是。 ”但他是有意的吗?他是无意的,习惯了,这也是熏习来的。外文搞好了,三言两语夹两句外文并不稀奇,讲惯了。
  所以,说种子熏现行,现行变种子。这个心的作用接受了外境,慢慢熏习可以增加。要什么时候转变呢?大家学佛打坐修定,只有真正得定的人才转得了这个习气,才能把这个熏习转了,定到最高处才得自在,像观自在菩萨一样,才可以自由自在。
  反而言之,普通人、不修道的人、不学佛的人,他已熏习的坏习惯,久了以后,凡夫也很自在,自在就任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要我转变办不到,我习惯了。 ”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凡夫的自在。你说: “你改一改好不好? ”“好。 ”过一会儿一忘记,老毛病又犯了。菩萨自在,凡夫也自在,两种自在方向不同。凡夫变成定业,修道的人变成定的功德。其定一也,定的作用一样,一个是向造业的路上走,一个是向升华的路上走,定的功能如此。定就是确定、固定、变不了谓之定。
  所以学佛为什么叫你念佛、打坐?搞修养的人总有种好的方法让你练习。天天念佛打坐不过在熏习而已!以为自己打坐做功夫有道,那还差远了。大家都在熏习,向好的路上慢慢练习久了变成定心,固定那个形态,把变异变成不变异,不追随外境转,那才能转变, “定转变自在 ”。
  譬如有朋友告诉我: “某人学佛那么多年,年纪又大,脾气还是一样坏噢! ”我说: “他佛也念得好,脾气也发得大,对啊!同我一样。 ”这有什么用?没有用。修持尽管修,坏的业力同你并驾齐驱,念佛这一念的定有没有转变熏习的习气,我告诉你,据我所知没有用,当然还有许多非我所知的。所以要深入了解这个道理,打坐也好、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熏习增上,你可以自我检查, “定转变自在 ”。
   “影像生道理 ”,什么叫影像生道理?人生一切的遭遇,是自己过去的因果所发生的一个影像而已。以这个道理来讲,我们今天活着,几十年人生,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怎么样长大、怎么样受教育、怎么样成家,这些不过是第二重生命的反映。第一重生命的反映是过去力量带来的影像。懂了这个影像,在这个中间要找出那个原理。所以,真正研究佛法,在现实人生中,透过这个现象找出它的原理,而形成三种圣教,圣教就是佛的遗教大乘、中乘、小乘三种,下面是解释这些道理的。 “心熏习增上,定转变自在,影像生道理,及三种圣教。 ”这四句偈含意很多,包含一切唯心业果的纲要。
   论曰:由道理及圣教,证知诸行是心果性,道理者,谓善不善法,熏习于心,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
  由上面 “影像生道理,及三种圣教 ”,我们得以知道这个唯心业果的原理,然后还要去求证知。用什么求证?上面一句话 “定转变自在 ”,靠定心去求 “证知诸行是心果性 ”,定这里面也已包含了戒。诸行,指我们一切心念思想习惯,乃至一切行为的习惯,诸行是心的果性,都是本性心的功能所带来的种子、成果,所呈现的性格。所以每个人个性不同,乃至兄弟姊妹那么亲近,彼此个性却绝对不同。一个喜欢玩弄聪明的人,你叫他规矩一点,做不到;一个笨的人,叫他稍稍学聪明一点,不行;有些讲话慢的,快一点好不好,改变不了,有些讲话快的慢不了,没有办法改变。
  现代人喜欢讲禅宗,禅宗不是 “青蛙跳下水,噗通 ”一下就开悟了,不是那么容易啊!真的禅宗是转变你的心性。所以黄檗禅师说,真正悟了道的人自己晓得: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
  人还是这个人,你自己的心性自己晓得突然转变。一个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一个讲话啰嗦的人变得简单扼要。如果这些动作都没有动摇,你说悟了,那是 “误 ”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一点理悟到没有用,要心性的转变,这是禅宗的真义。所以达摩祖师注重行,要行到,不是理到,聪明一点的人理都会到。
  什么叫 “道理 ”?简单地说,善,不善(就是恶),两者对立,中间不善不恶叫无记,我们心理的行为经常在这三种状态。大家反省看看,思想不是向好的想,就是向坏的想,你说什么都不想,像有些人站在那里愣了半天愣住了,那叫无记。无记是什么?你看嘛!有两个朋友,一个牛、一个猪,就经常在这里头享受 ——无记。注意哦!打坐修道的人经常把在无记中当成定了。所以要特别小心,不要把无记状态当成入定,那是很严重的事,千万小心!
  道理就是这三样:善、不善、不善也不恶(停留在呆呆的状态)。换言之,从这里你要知道,心理的行为是两个相对的状态,没有中间,不善就是恶,中间那个不善不恶的好像平行在走,那是在小昏迷、不清醒的状态。一清醒的状态,心理思想作用不是善就是恶,那不善不恶是一段无明状态,佛学名词叫无明,禅宗叫黑漆桶。这其中差别很大很大,我们要注意这个。
  所以,熏习由心理作用而来。我们这一生带来过去生的个性,加上现在的环境 ——“习气增上力故 ”。所以生命这个 “行 ”,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永远不会断绝,心理的作用也永远不会停止。大家打坐学佛那么久,为什么心念不能得清净呢?行阴不能断。你说我想去妄想,怎么去得了?有意地控制妄想不起,正是行阴的功能,正是大妄想,这个理要通,我经常告诉大家,学佛用功修道,理不透彻没有用,那是大家哄自己好玩而已!在那里消耗光阴,庄子所谓 “不亡以待尽 ”,坐在那里看起来没有事,其实在等死!
第二集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现在再来解释 “定 ”,前面谈到 “定转变自在 ”,定可以使我们产生转变,而得到自在,原来是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 ”众生因习气而不能自拔,被拖着走, “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 ”一切藉定而求得解脱,解脱什么呢?解脱心性的一切障碍,便能反过来转变一切习气的牵引,不再受制。大家学佛求解脱,学道求逍遥,结果学了佛、学了道以后,更不解脱、更不逍遥,这是很糟糕的事。
  要 “脱定障 ”,脱去这个定业,那些过去累积起来的种种习气,须要真正入定了,一解脱这些障碍,心就得清净。当然我们学佛、学打坐,有个大障碍,身体有病的人更糟糕,坐坐就难过起来了。这里痛、那里痛。这是业的果报。病由业,业由熏习。过去的种种熏习,现在都出现了。所以要 “脱定障 ”,才能心得清净, “一切诸行随心转变 ”,而得自在。但这要得大定才行。所以打坐的人,两腿发麻了,即使 “阿弥陀佛 ”,念个不停,麻还是照样麻,转不了。
  道理在什么地方?在第六意识的功能。必须要把第六意识解脱了, “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才能初步得 “自在力 ”。认识的功能力量有这样大,然后而起种种心性的转化。
  有很多学佛、学道的朋友,对第六意识还认识不清楚。只晓得第六意识浮面的那些妄念而已,就如水上的游鱼一样浮在上面。真正的第六意识还不是这样。等到完全做到了清净,这个身体坐在这里,认识很清明的时候,那就是第六意识的出现,但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要第六意识解脱了,得自在力,那么你的习气慢慢地才开始了种种的转变。这不是那么简单,不要以为参个话头,或如马祖将百丈禅师的鼻子一扭,就悟了。
    意解心自开
   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真得到定,前面有个条件,要 “意解脱 ”,所谓 “意解心开 ”,同时也有 “脉解心开 ”的作用。真的意解脱了,心理立刻起了变化,除了身心气质的升华外,还可以逐渐明了心物一元的作用。因此 “定心自在力故 ”,意解脱了以后得了真正的定,而此定有超出一般的功能。
   “意解脱 ”所产生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很唬人的,其中涉及到道家、密宗气脉的道理,像心脏的气脉 “叭 ”一声扒开了一样,有如心脏病爆发。这些道、密的道理不清,真会吓死人,被吓死了,那是业,何苦?!有的变成神经病,那也是智力不够、定力不够。
  有些人佛理懂了,生理、心理没有起变化,根本没有被吓到的机会,那也很可惜。 “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 ”,此 “欲 ”不是后天的欲望。所以不要欲想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看看,究竟有没有。或想要变化一个境界,就会立刻起作用。一切只是自然而然。 “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有些人打坐,往往会看到一些光、一些影像,或是这儿气通,那儿气通什么的。记住,那只是你妄生的影像而已。如果把这当成了不起,当成道,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没有用的。道理不通,把自己弄得苦恼、弄得神经。我非常反对这一套,何苦来哉!
  诸位看了《金刚经》所提出的 “空 ”。怎么空啊?就算真的做到了 “空 ”,那 “空 ”也只是认识的影像产生的境界而已。所以要通这个理: “定心境界,影像而生 ”,其中是有其深刻原理的,学佛就要把原理弄得清清楚楚。
   圣教者,谓三种圣言。如经中偈云:心将引世间,心力所防护,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
  这里提出 “三种圣言 ”,也就是告诉我们有三个重要的纲要。同时引用佛经中的话 “心将引世间 ”。佛法绝对唯心,这物质世界,这宇宙的构成,是所有众生共同生灭的业力所构成, “将引世间 ”,由之引发出来的。 “心力所防护 ”,这物质世界的存在,也是在心力的防护影响之下。所以一切的影响都 “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 ”,只有大自在的人才能转得了物质世界。这种唯心的力量,主要是由定境来求证的。
   又说:是故苾刍(比丘)应善专精,如正道理观察于心,乃至广说。
  永明寿禅师又引用经句。佛严格地吩咐出家的弟子, “应善专精 ”去修持。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应善为抉择,依据正确的道理,好好地反省、观察自心,这就是 “如正道理观察于心 ”。 “乃至广说 ”,一切经典上说的很多,到处都这么讲。
   又说:苾刍当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识蕴,是名圣教。
   “识蕴 ”,不断地如音乐的流转,最后谁作主啊?另有一个不离于形声、音声以外,又不拘于其中的一个作主的力量。一切由自己的意识来作主。这意识又如城主一样,又如帝王一样,怎么来的呢? “即是一切有、取、识蕴 ”,有、取与识都属于十二因缘。我们众生有个习惯,要抓个东西,认为有。为什么?我们怕死,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因此习惯把这个世界的 “有 ”,当成实在的 “有 ”,抓得很牢。一旦失去了,就非常痛苦。学佛的人,应该认识清楚。
  当然除了证道的人,真正才晓得这物质世界一切皆非我所有,只是暂时借用而已。而且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因为观念的颠倒错误,把影像的世界当成真实的有,抓得牢。这就是 “取 ”、 “有 ”。
  诸 “有 ”当中,最假的就是 “名 ”。许多不认识南某某的人,可能会谈论南某人这么样、那么样。我还当面碰到一个人说: “南某人还没死啊? ”当然没死,因为他说的是一个名,跟我有什么相干?那只是三个字而已。本想说: “我就是,还没死。 ”但那样不美,我只有这样回答: “大概还没死,我也不知道。 ”你看 “名 ”多假!可是世界上的人,把 “名 ”看得非常重。第二个就是 “利 ”,就是钱 ……一切利益。这些 “利 ”固然有其 “用 ”,但钱财本来就是聚散无常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编案:到死还牢抓不放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莎翁的名剧《恺撒大帝》中恺撒于西元前四十四年遇刺,在倒下前,除了指责出卖他的心腹,惊愕莫名地说: “也有你呀!布鲁塔斯! ”,还傲然宣布: “我啊,恒定如此辰,正确而安稳的方位,整个天穹都无匹俦。 ”)
  在不同时空的因缘变化中,哪有永久不变的东西?可是我们把一切当成非常实在,这就是 “取 ”。这些都叫 “有蕴 ”、 “取蕴 ”,当然最重要的 “识蕴 ”。这心识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假合,势必对它追逐不已。 “有 ”、 “取 ”、 “识 ”是十二因缘中的三支,这是圣人给我们的教诲。故说 “是名圣教 ”。
  (编案: “有 ”、 “取 ”、 “识 ”三支之浓淡,因每人业报之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就一般人而言,则随岁月之变迁,而有由浓至淡之趋势。蒋捷的一阙 “虞美人 ”词,即感性地勾勒出人生少、中、老三个阶段的情境,同一听雨,而至情怀老去,乃能智思清明。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发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住阶前点滴到天明。)
   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儒家、佛家一样都晓得唯心的道理,所以经常引用 “自求多福 ”这句话。 “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 ”是永明寿禅师的好句子。 “福随心至 ”,换个角度来讲,就是 “福至心灵 ”,不过,就少了唯心因果观念的味道了。患,就是毛病,就是罪恶。 “患逐心生 ”,其理亦同。好像影子随身体走一样。双手一拍一定出声,也一定有回响。又如阳光下面,由于身子一动,影子立刻跟着转变,那么快!我们一生的遭遇,乃至今天的遭遇,罪、福都是由心来的,而且是 “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
    未到金人且入梦
  下面是段佛经上的故事,一般学者都认为是神话,实在不能令人相信,姑且当神话看也好,当真的看也好,大家想想其中是否有道理。
   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尽还生。
  佛有一个弟子叫阿那律出了家。他的果报,佛后来在戒律部分说出来。这个人很有钱,佛的出家弟子有好几位都很有钱。他的一生有什么果报呢?他在多生以前,供养一位辟支佛一餐饭,因此所得的果报是 “甘露而常盈空器 ”。一直到他每一次投生以来,他家里都很富有。谁家生了这个孩子,都受菩萨保佑,米缸空了,自然会生出米来,大概连稻子都不要种。
  他家里还有个金人。没有钱,把金人手指砍了,换了钱用。结果回来,金指又长出来。砍了腿又长出来,就是这样。
   阿那律者,此翻无贫。《贤愚经》云: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 ‘ 胜士,能受稗不? ’ 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
  阿那律翻成中文的话,叫做永远不穷。
  永明寿禅师指出,故事典故出在《贤愚经》。很久以前,在弗沙佛的时代,到了末世。末世也就是地球、世界快要毁灭之时,发生了饥荒。当时也有位辟支佛,他的名字叫利吒,他在行乞,却 “空钵无获 ”,到处化缘化不到一口饭吃,因为大家都穷苦,都没有饭吃。当时有一位穷人,非常地困苦,看到这位出家修道的人,端个碗,到处化不到食物,很难过。
  世界上同情穷人的人往往是穷人,等到你有钱的时候不大会同情人。患难中的人,最会同情患难中的人;痛苦中的人容易同情痛苦的人。像我们现在没有痛苦,看到痛苦的人, “哎呀!好可怜 ”就一句话,是讲了,但不痛不痒。 “好可怜 ”,就走了。人在穷苦中那一念发出来的动机,是至善的。有钱人如果施舍了一亿的黄金,不及那个没有钱的人布施一毛钱的这个念头。果报是这样,唯心的,不是讲外在形态。
  在那时,这个穷人看到他,并不是尊重他有道,我来培养个功德,会得福报,那错了,你放心,不会得福报,这是作生意心理。他当时没有管这个人有道没有道,他只觉得这个修道人饿得这样扁了,很可怜!他就向他讲了: “胜士(就是有道的高人),我穷得很,你能不能吃米糠啊?米都没了,家里还有些米糠。 ”这位修道的人说: “我可以吃。 ”他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米糠, “奉之 ”拿给他吃。那位得道的辟支佛吃了以后,故意现了神通给他看,现出了十八种变化,这不是 “女大十八变 ”,可不要误会!但也有其道理。十八是个奇妙的数字,佛经上有许多跟十八有关的,例如准提佛母十八臂就代表十八空。
   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还出。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
  后来这位穷人,自己饿得很,没得吃,到外面去采那坏壳子的稻子。在拨草的时候,有只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变成了死人, “无伴得脱 ”,自己推不开,也找不到人帮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变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头,去换了钱用。 “随生 ”,又生了个指头。 “用脚还出 ”,砍了脚,又生出来了。因此他就发财了。
  可是有个坏人晓得了这件事,到他家里抢,抢回来一看,是个死人的尸体嘛,又不是金人。因此,还给了他。到了他家,又变成了金人。
   而其金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尽空器皿往送,发看百味具足。
  他为何有这样的福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机;这动机是什么?
  他是那么穷困饥饿,但看到别人没有饭吃,很痛苦的时候,却很真诚地发心出来: “我只有这一点米糠,请你拿去吃。 ”他还先问: “你肯不肯吃啊?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 ”他是这样地诚心做了,所以 “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 ”永远富有。
  又这一生,生下来以后, “家业丰溢 ”,家里自然就发财了, “日夜增益 ”,钞票滚滚而来。 “父母欲试之 ”,父母也觉得奇怪,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从前没有钱,钱也来了,这钱来得也奇怪,所以父母 “尽空器皿往送 ”,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个空的便当送给他。等拿到他手里,便当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有, “百味具足 ”。
   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佛讲他这一生,还没有出家以前, “而其门下 ”,天天有一万二千人宾客,靠他生活的有那么多人。
  由此看出,他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义。
   “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钱,就有六千人帮他赚了回来,就是那么怪。
   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家以后,无论到哪里,大家见了他都很喜欢。这很难啊!这也是果报。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
  同时他这一生 “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了家以后,他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果报之故。
  听了这故事,是神话也好,是真实也好,上古的事无法考证。可是有一点,故事精神要知道。
  佛经上也提到: “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 ”人在富贵得意时,要学佛、修道、做学问,太不容易。人在富贵时,要发心是很难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做到,富贵发心,达摩祖师 ——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贵发心,这太难,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贫穷布施难 ”,穷人自顾不暇,的确是很难,这是就客观来说,然而就主观来说,只有穷人最了解人家的苦处,而肯施援手。你说我口袋有一佰块钱,布施十块,这不稀奇。所以穷人布施难,故难能可贵。菩萨道讲求 “己未度而度人 ”,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是这种经文从 “阿那律者 ”起,佛说他前生种种的果报,固然不可查证,但这一生,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义,就像中国孟尝君养门下三千客一样,广结善缘。宿世因缘,这一世他是如此,将来也必然显现这一世的果报。所以读书要多出一个眼睛来,才能把这种经文的两个要点看出来。我们平常人喜欢说: “我看得开 ”。其实,一点也看不开,而是 “看进来 ”,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接下来这段是富贵中发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金色王供养辟支佛一餐饭。辟支佛现身时,不会告诉你: “我是辟支佛。 ”都是过后方知。那现身的样子,又穷又烂、又可怜。不会现身时,放光给你看,让你来供养,没这回事。他现身时,各种形态,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经时,若以为只有供养辟支佛才有这个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后来的果报充满阎浮提。 “阎浮提 ”是佛学名词,我们这个世界总称阎浮提,范围大一点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为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会圆满,人生定会有缺陷。中国的《易经》也这么说。《易经》开始讲乾坤两卦,最后结论 “水火未济 ”, “未济 ”就是缺陷,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别的宇宙不是这样。娑婆是堪忍,众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够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们这部分属于南方,称阎浮提。
  因为这帝王发了一个大愿,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处。这里有个重点要注意,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责备贤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领导下面的风气,全体行善,全体都得大福报。
   “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 ”在他的国土中,七日内下雨,下的都是七宝,大家都发了。因此,当家长的,领导一家行善,一家得福报,做社会上一个小单位的主管,能够领导这个单位行善,这个单位整个得福报,依此类推,职务愈高的人,领导行善的责任也愈重,而产生的福报也愈大。
  佛说,当知天上掉下来的七宝是怎么来的?当知 “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是因为这帝王、这领导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诚,由他供养心感应道交来的。有所感,就有所报应。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因为 “因 ”“起自心中 ”,所以现生得到的 “果 ”报,也就 “不生异处 ”,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
  有人说: “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我那么受罪啊? ”只要有这句话,你的果报早就没有了。心不诚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关键就在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尸。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 “自作自受 ”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宝,坏人看了,却是死尸。看了这段传奇故事,想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怕,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有人要问: “那做恶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好? ”我说,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 “天将祸之,福而报 ”。有时候一个坏人,是上天帮忙他得意,因为他得意了,就会快造恶业,快受恶报。你慢慢会看到的,这是很严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只有使他快一点疯狂。忘了自己是什么,才会招致毁灭的果报,这也就是 “天将祸之,福以报 ”的道理。
  接着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 “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着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 “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像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 “未开空器 ”时, “甘露本无 ”,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 “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
  像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像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 “饿鬼道 ”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 “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一切皆是唯心所变。
   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 “万法唯心 ”。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精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次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次论诸佛因果者 ”,学佛、出世间的因果,据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种因果。第一种 “亡言绝行 ”,浅显地说,就是我们修持佛法,打起坐来,没得妄想,平常也没有妄念。 “亡言 ”就是无话可说,不可思议,心念也没有起来。
  所以古代禅师有两句诗: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当然,修行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是相当高了。这也是经论所讲 “亡言绝行 ”的境界。
  一切妄想不起,心性不动,念头不动,就是达到一般所谓真正的空。到了这个境界,只能说达到初步独觉佛的境界。可千万不可小看这初步,我们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有一个 “空 ”的境界,就已经不是了。
  如果自然达到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一点功都不要用了,几乎类似道家的 “无为 ”。当然,这其中是有层次的,真正达到 “无修无证 ”,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假使真做到了 “亡言绝行 ”,只能说是明白了法身,只悟到了法身。所谓成佛有三身,也就是道的体、相、用三个层面。有趣的是,中国的《易经》八卦,基本上也是三爻推演而成。
  所以 “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这个法身到达无作果,不造作了,不需要修持。当然,什么是不造作的情形呢?就是这个境界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这是第一种,属于小乘的基础。
   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
  第二种不是说光坐在那里把念头空了,绝不是这样的,而是要从行上、事上去磨炼、去修持。所谓 “心行 ”,就是有此心,更重要的是有此行。譬如说,佛法讲慈悲,如果我心里好慈悲,那没有用。心里想只是因地,不是果地,慈悲的事情没有做出来。又譬如说,一个人生疮了,我们学佛的人看了说: “好可怜,好臭哦! ”那已经不慈悲。心里还是可怜他,是很慈悲,不过好臭哦!心想走开一点。或者为人治疗敷药时,怕自己传染到。当然防止传染是应该的,并不是说戴个口罩就不慈悲了。
  所以 “心行 ”是很微妙的。比如自己最心爱的儿女生个烂疮会传染,有时当父母的不会顾虑,(但是子女对父母就不一样啦!)心里还是会怕传染,但对自己儿女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所以说 “孝子 ”,应该倒过来说 “子孝 ”,对子女就不同了。要以那一种爱心,对一切的人,这就行了。
  行是多方面的,所谓 “行 ”八万四千,这是个笼统的数。这个数不是这样算的,就是我们人一念间(一呼一吸叫一念),有八万四千差别的烦恼念头。所以我们在修行上八万四千都要做到至善的行,而不是只做一样。
   “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 ”,要积功累德,就必须从行上去积修。修行不是拿一生来计数,而是多生多世的成果,要经历多劫才能功行圆满,这是论 “诸佛因果 ”的第二种,属于中乘。
   三创发心时,十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
  第三种是大乘菩萨的初果,上乘到成佛之路。 “创 ”就是开初,就是你开始这一秒钟说我要学佛,最初发心的时候。要发心修大乘行,经过五十二个程序。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然后到了十地,已经要无数劫了。这之间要 “体用随缘 ”,明了空的体,起善行的用,随缘而修行。
  有些人非要躲开人世间,找个清净的地方修行不可,那不是随缘行。随缘行,是没有清净的环境,热闹中也可以修。即使是厕所那样的环境也可以打坐,也可当禅堂,但却不要以为打坐就是道。行是到处都可以修,要随缘而行,而且不限于这一生,要多生累劫地精进修行。以上是学佛的因果。
   初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槃、无行等经。是隐身不现,万事休息。
  从最初开始 “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 ”,这是《涅槃》等几部大乘经典大概的宗旨,是就偏重的路线而言,但不是全都这样。
  永明寿禅师用中国文字来说明,即 “隐身不现 ”,包括有两重意义。活着时,做隐士,不求名,不求利。譬如现代人特别感兴趣的寒山、拾得这一类,以他们外表所现行履而言,就是小乘果。有些以寒山、拾得相标榜,其实却求名又求利,相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还有一到涅槃果位时,不想再到世间来,这是罗汉果。在教理上是做得到的,但却是暂时的。教理上称之为有余依涅槃,古代又叫做有为涅槃。
  什么叫 “有余依 ”呢?依空的境界。以为空的境界,什么都不动念, “万事休息 ”,这个就是佛法。实际上,以为清净就是空,那么这清净就是习气。爱空、爱清净就是一大习气。如果认为清净不是习气的话,那你错解了佛法。不过佛法并不反对清净,暂时贪恋可以。
  在有余依涅槃里,这个生命好像暂时不来了。实际上,八万四千劫以后,还非来不可,这是大问题,大家要去研究。为什么大阿罗汉入空,到了最高境界,念空了,却最多只证到八万四千劫,最后还是非出空不可?没办法不出来,出来以后,还要回转小乘的心,再发大乘的愿,行道才能成功。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我们看阿罗汉入空八万四千劫,就算我们把牙齿等老也等不及,我们再投几百千个娘胎来,他的劫数还没到,这八万四千劫好长。可是在入空的人,八万四千劫是一刹那之间就过了!道理在哪里?大家知道吗?
  我们睡觉六个钟头,睡醒时也只觉得是一会儿,当然这不是入空。白天的时候,要打坐四、五个钟头,蛮难受的,晚上睡觉几个钟头,为什么只觉得一下就过去了?这是凡夫、普通人的境界。我们讲大阿罗汉入定,最高定证到八万四千劫,在他们定境中的人,只觉得是眼睛闭一下就出定了,也是很短暂。这两个都要去研究。为什么情况会如此,为什么经八万四千大劫非出定不可?第二个情况已经跟大家讲明了。
  所以说 “隐身不现 ”包含两种意义。这一类的人在世的时候,走绝对清高的路子,当隐士。到涅槃时候,以为住空,不来了。 “万事休息 ”,一切放下。
  不过讲老实话,我们想学佛的,初步先要到这里。在教理上,我们要看得起这小乘的境界。事实上,这是最难达到的,我们就做不到万事休息,做不到万缘放下。
   又云:罗刹为雪山童子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无作果,不具行故。
  此段再解释第一项。 “又云 ”,指经文再说。我们看到 “罗刹 ”以为是鬼,不是的。罗刹、夜叉同一类,属非人,与我们的生命不同,有些罗刹是护法神,也听过佛法;所以他再告诉雪山童子,佛当时说过的话,真正的佛法,小乘的基本精神: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
  一切行,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生灭,后念不生,当体则空,停留在这里, “生灭灭已 ”。这个境界,姑且把它当寂灭。真正学佛的人,初步做到这样, “是无作果 ”,初步的罗汉境界。 “不具行故 ”,担板汉,背着一个板子走路,看到这一面,另一面看不见。不具足菩萨行,行上没完全做到。修行、修行,行上一点都没有做到,怎能叫修行!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没事打打坐是修行,这不是修行,充其量叫 “修心 ”,修修心而已。这要注意的,佛法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大家要反省自己啦。学佛的朋友们,你念念如此,就得如此的小乘果。
    行一切善
   二从行积修,行满多劫,方明果者,即权教之中说 “ 从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满所成佛果 ” 是也。
  第二种所讲的是从修行来的,从功德来的。从行为上修起,要经过多生累劫修持,才得证果。这还不是彻底的佛法的了义教,是权教、权变、方便的说法。权,是姑且这么讲,教,是教导的方法。从行为起修,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不能以地球的成住坏灭来计算。三大阿僧祇劫古代翻成 “尘沙劫 ”,一个劫数拿一个灰尘来计算。你看世界上有多少灰尘、沙子!所以阿僧祇劫是算不清的劫数,三大阿僧祇劫更是无法计数。
   “尘沙劫 ”这个词,翻得很好。要尘沙劫来修行,生生世世做好人、起好心、动好念、做好事。不是只这一生,不是昨天做了好人,今天做一下坏事没关系。念念是好念,修行才能成佛。
   此以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
  为什么权教里,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呢?诸位研究佛学,要认清楚佛法讲修持的目标,在此已经归纳性地说明很清楚,所以要特别注意。第二种修行的方向应该是对了,但是有一个毛病, “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 ”
  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平常研究十二因缘,应该写成圈圈,怎么写呢?如果学过阴阳五行,把十二地支配起来写。无明是亥,行是子,识是丑 ……如此配合起来研究。因为无明是一塌糊涂,阴极。又阴中已经生阳,非动不可,所以行就来了。以此类推,这又是一个研究专题。
  有时候打坐,腿容易发麻,老实讲,是你那个心姑息自己身体,爱得很哪!真要你命的进修,就坐得住了,当然那是强迫的,可是虽然是强迫,你却可以做到。所以我们愈静的时候,愈动。无明极了,阴极了,就行动了。十二因缘一般的认识是这样了。但是真正能进一步认识十二因缘,以 “有 ”来讲( “老 ”、 “死 ”先不要谈),才知道它本来就是 “法身智慧 ”。
  不明此理的人 “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 ”,以为十二因缘的轮转都是生灭法,靠不住,因此尽量地、慢慢地,在行为上折磨,把自己修持,把十二因缘每一个行,都解脱了,变成清净的空观,使现行的烦恼不起, “忻别净门 ”,向往另一种清净的生命境界。比如人在世间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能够当下做好事,心中一点都没有烦恼,行一切善行,这就是心中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修好了以后,东方有琉璃世界净土,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净土,只有我们娑婆世界最脏了,所以要脱离这里。因为唯心净土的关系,两个互相交感,自然就往生净土。
  永明寿禅师说这是权教的说法,还不是实在的。佛学上有个名词, “开权显实 ”,只有《法华经》这一部经打开了权教的大门,把权教临时搭的房子都拆掉,最后告诉我们,真实的佛法在哪里。现在是说明权教第二种修法。
   “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 ”因为他的动机是出于怕烦恼,因而把现行烦恼折服了,转化了,第一项把念头空了,与在行中不起烦恼,也就是在十二因缘一样的轮转中不动心的第二项的这个空,两样喔!后面的境界要大的多了。这须用心再研究,不多讨论。
   三从凡十信初心创证随缘运用所成果者,即《华严经》是也。
  第三种成佛道路,非常推崇《华严经》的境界,是大乘菩萨行。换句话说,也是引发后世唯识法相的修持学理。从凡夫开始起修,经过菩萨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等。由初发心开创、证道、随缘运用,以至成就果位。
  比如 “万事随缘过 ”,具大小乘二解。大乘菩萨的 “万事随缘过 ”,不是不了了之, “过 ”不是过去的 “过 ”,而在随缘过当中修功德,修善行,乃至一念,说一句话,一行、一个思想,如实为善去恶。不但是积极地在去恶,而且积极地在行善、利他。是这样地 “随缘运用 ”自在。这是《华严经》的境界。
  《华严经》有两句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大家在文学上都运用得很熟。谈到行上就用不到了。当一个你不愿看的人,那就变成了:一看一烦恼,一理一麻烦。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学大乘菩萨道就要反省,检查自己的心地,不要把这话看容易了。
  依《华严经》的境界来说,好的是佛法,坏的也是佛法,光明面是、黑暗面也是,善的菩萨面是,那凶恶的夜叉面也是;这是蛮困难的,由此看出《华严经》的伟大。《华严经》没有分世法、出世法,出世法就在世法中,世法本也没有离开出世法。
  世界上许多文化、宗教、哲学差不多看世界都是悲惨的,看人生是悲哀的。佛教也离不开这样。但是佛教真到华严境界就不是这样。《华严经》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人生是至善、至美、至真。无处不善、无一不善,所以这是《华严经》的伟大。以华严境界看人生、看宇宙万有,无一不净,不垢不净是纯净。这也点出来,真正的佛的胸襟、佛的境界、佛的成果是这样。
    道在方便中
   十信终心,即以方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
  所以说由 “十信位 ”至最后成佛,处处都有方便方法,依《华严经》的境界是什么方便方法?为他好或为我好?重点在先为他好,给人方便,后谈到为我好。由此整个过程在通达十二因缘,贯穿宇宙人生的一切变化,成就了理智的大悲心。理是体、智是用,体用成就而起大慈大悲之心,就是所谓等妙二觉的境界。
  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等觉、妙觉的境界。请注意,这一段是讲 “方便三昧 ”的运用。方便三昧成就了,便能成就佛果。学佛法的人,如果修持或做人处事不懂得方法,不懂方便,总是拿一个模子来印天下人,那就是笑话,根本连佛法都没有入门。
  佛法处处方便,所以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即代表方便法门。他(她)的手、眼特别多,看法、方法也就特别多,所以方便很重要。
  普通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严格说来应是十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波罗蜜。
  第七个就是方便波罗蜜。比如大家念佛没有得效果,那是因为心力没有形成。大家明白心物一元,心能造物。念头能不能造得出来?比如心里想有只鸟儿在飞,等你心理定力到达了,就会有印象出来,称作力波罗蜜。所以力波罗蜜最难了。又比如我们大家练武功、练拳的人,为什么练久会有功夫呢?实际上是心理造成的,就是力波罗蜜的道理,最后就是大智的成就,智波罗蜜。所以方便波罗蜜三昧有这样重要。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经三僧祇中。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
  佛在说《华严经》时,尤其说菩萨戒律如《梵网经》时,据说不在人间说,超越了人间,在宇宙之顶,色界的中层说法,呈现卢舍那佛的境界。依据佛教一般说法,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
  真正的佛身,是由父母所生的肉身经由修行,转化成殊胜的报身,那就是报身成就。《华严经》说一切佛,皆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一切众生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我们也是化佛之一,不过现在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又如 “化佛所施因果教行 ”,从开始发心学佛,一直到成果, “定经三僧祇中 ”,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有功德之圆满,皆从修行来。从心地,处处念念为善,孜孜为道。 “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 ”,一切为了开拓生命,完成生命的庄严。
  (编案:佛之三身,各种经论开演多途。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品之功德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行为报身,以化弥猴鹿等为化身。若就大乘来说,则天台宗有法、报、应,法相宗有自性、受用、变化三身之说等等,分别详见各种经论。)
   燃灯得光明,不杀得长寿。布施得资财。忍辱得端正。
  点灯,转生的地方不会常处在黑暗中,有些众生还非在黑暗中过呢!这都是果报。供灯,不是一定供养佛,燃灯给众生,给世界上光明,他生来世果报永远有光明。
  多灾多难,一生在病痛中,是多生累劫杀业多。吃荤的人一定带杀业的,不杀就得长寿,少病痛,此生健康。此生多病痛,那是前生因果带来,当然有方法去医治,但要明白这是业报。这一生很穷,因为多生累劫不肯布施。能够忍辱,他生来世相貌自然端正。这皆是果报。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一一因果属对,相似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
  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举凡生理、心理、环境、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等等都有其因果关系,形成我们现在的报应。
  这些因果都有 “属对 ”,也就是有它的来由,我经常体会到的很多例子,有些年青朋友说笑: “这人那么内向,当是前生给仇人杀了,今生再投胎,看到什么都怕得那个样子。 ”虽是笑话,但何尝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所以因、果之间,有相对配属的关系。
  我们现有的佛教经典是古人翻译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古代的。要把它变作现代的方式,依我个人的构想,现代的青年应该朝这一方面努力,由心理学到各种的科学配合起来,整合为一个非常高深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当然,其中尤其要寻找出心理、生理、医理及佛法修证之间的关系来。
  现在言归正传。修行人要经常体会自己的行为,有时心里头一念动错了,很快,事情马上就会摆脸色给你看。只是我们在做人做事上,没有在这方面自我观察,所以往往怨天尤人, “怎么我会遭遇到这种事呢? ”真要好好观察自己,以后就绝不会骂人。清醒,就会发现自己真有过错。 “相似具足 ”,在我们修行的时候,好像做了善行,不是彻底的,是相似的善行,但是能够做到相似的善行,并且时时警觉自己的心性,一有不对的起心动念,马上用佛法种种对治法门来修正。这样修行不息,行为的善真正圆满了,才能够真正地明心见性。
    慈悲与解脱
  不是说你把一念空了,坐在那里,然后飘飘然: “哎呀!四面八方都是空,我两脚踩在虚空中。哈!悟了。 ”不是的,那是非常初步。但是,要真正起修,也必须要先有那个境界。归纳起来,这三节说明了:小乘境界的那个求空是不对的。
  事实上,这三节是连起来的。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先要求到 “亡言绝行 ”,这一点境界证到了,即所谓初悟。这三节等于禅宗的三关;所讲的 “亡言绝行 ”,见一点空,是初关;起方便之行,是重关;最后圆满成佛,破末后牢关。所以禅宗讲 “悟后起修 ”,也就是说,达到了 “亡言绝行 ”的境界,这个时候正好开始修行。
  谈到禅宗,马祖有一个公案,现在顺便给大家讲讲。你们年轻人现在喜欢搞禅, “馋 ”得很。有一天晚上,马祖带领了三位大弟子:西堂、百丈、南泉,一齐赏月,马祖指着月亮要他们说说看,西堂就讲: “正好供养。 ”百丈说: “正好修行。 ”南泉却拂袖而去,话都不讲。
  马祖就笑了,讲禅就归到百丈,讲修行归到西堂, “正好供养 ”的这位就是修行。南泉的拂袖而去是解脱。解脱是对,不是说他不对。各有所偏,不全。
  (编案:《指月录》原文为: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即马祖)问: “正恁么时如何? ”堂曰: ‘正好供养。 ’丈曰: ‘正好修行。 ’泉拂袖便行。师曰: ‘经入藏,禅归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 ’西堂即智藏,百丈即是怀海,南泉即是普愿 ’)
  再讲第二个公案。有两个徒弟都悟了道,在路上走,看到路上一个死人,一位马上口念 “阿弥陀佛,好惨!没有人埋。 ”赶快挖地要把他埋了。另一位看到死人,眼睛看都不看,一直走,头都不回。两位师兄弟有不同的表现。人家来问他们师父: “您两个徒弟都悟了,究竟哪个对呢? ”“都对! ”“怎么都对? ”师父说: “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
  说的也是!那个骨头埋与不埋都要烂的,差不多嘛!但是要注意!真正地学佛,诸行慈悲。在修行上,埋的是对的。解脱是解脱,有时候解脱是不对的,特别要注意!
  所以,好像我经常在批驳 “禅 ”,因为 “禅 ”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更大流弊,满街是 “禅 ”,不得了!这个禅已经弄得莫名其妙,与佛教正法的形象,差距太远了,非常可怕。怪不得,王阳明的王学,流行到了明朝末年, “满街贤人多如狗 ”。那个时代真是可怕,民族文化的风气受害很大。大家学佛的人更要注意。甚至我感觉到,现在佛法越昌盛,这个行愿就越糟糕。希望年轻同学特别注意。
  这三节是连起来的,所以真正见到空以后,正好供养,正好起修狂不得呀!这一狂,非落因果不可啊!现在因果可是电脑时代,小心呀!不要随便错喔!
  有个朋友讲得很有意思!他说: “老师您这样一讲,对了。我们小时候觉得,要看因果要等两三代,要孙子死了,才算受报。现在好像看到自己就受报了啊! ”我说: “那你还看到了,现在不但看到自己受报,而且时间更快,算不得个把月就报了,甚至过几天就报了,电脑时代呀! ”电脑的输入(因)与输出(果)之间跑起来快得很,千万要注意!
  这说明修行的三节,处处跟着因果走。不要以为成了佛,就脱开了因果,佛更注意因果,更重视因果。越是圣人,越是小心。下面提到:
    法界观行的重要
   如《华严经》即不然,一念顿证法界法门,身心性相,本唯法体。施为运用,动寂皆平,任无作智,即是佛也。
  最后境界,成佛的境界,要参考《华严经》。华严所标榜的理不同哦!修行行门也不同。一念之间,顿证法界法门,空有双方面都具足了。
  一念空,这是佛法的小乘法门,不是法界的圆满。一念有也不然,这是凡夫的境界,而且有些外道境界也是一念有,也不对。
  我经常说: “华严法界观行几乎失传了。 ”这个观行是 “一念顿证法界法门 ”,空有双圆,一切具备。
  下面要注意这几个字。 “身心 ”,换句话说就是 “性相 ”,心就是性,身就是相。 “身心性相,本唯法体 ”,这个身心性相的根本,整个是法体的大用。所以你身体生病了,心也病了;身体病好的时候,心也不病了。而且,生理上只要有一点不舒服,你那个心理的病早有了;反之亦然。身心两个互为因果,是很快的。
   “施为运用,动寂皆平 ”,这是讲功用、讲修行。施为就是现在所讲的作为,包括一切的行为、作为、应用、作用。
   “动寂皆平 ”,动也是道,静也是道。动也是佛,静也是佛。不垢不净,干净的是佛,污垢的也是佛,这就是华严境界。所以把华严的理搞通了,就在一念之间,都具足了。就是六祖所说: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动静皆平,道都是一样,都是平等,没有差别。
   “任无作智 ”,最后悟道了,佛到哪里去了?佛都再来一切的世间,普渡众生,这叫无作智。作而不作,为而不为,现在就是佛境界。
  你能这样修持,现在就在华严境界。当然打坐可以练习,但不是主要,行才是主要,不过打坐是练习行之一。如果连盘腿都盘不起来,那更不用谈到行了。所以佛法不是那么呆板的,要晓得所谓 “善巧方便。 ”
  我们往往拿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法门来确定佛法就是这样,这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没有到圆顿法门,都是偏见来看的。拿一个模子印一切,就不行哦!
  要真正讲禅宗,不离唯识、不离华严,这是真正的禅。千万不要像现在一般的年轻人,一动就是狂禅。禅是讲求行的,达摩祖师就特别吩咐,禅是从行入的。
   为一切佛法应如是无长无短,始终毕竟法皆如是。于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无别对治。
  这一段总论理由。一切佛法应该是这样明白的 “无长无短 ”,这是理由,要证到,不是理论。
  口头说: “无长无短 ”。我们做到没有?学佛、学打坐,说: “我无坐无不坐。 ”做到没有?坐与不坐两样,都是没有做到。真做到了,一切平等,盘腿与不盘腿,清净地方与不清净地方一样。这句长短是形容词,始终就是毕竟,开头与结果,法皆如是,一切平等。
  《华严经》告诉我们一个名词 “一真法界 ”。一切万有就是一个东西,体也是,相也是。这个东西至真、至善、至美,这个是道,所以叫 “一真法界 ”。
   “法界 ”这两个字是中国佛学翻译出来的专有名词。法界不是宇宙。现在普通所讲 “国际 ”这个观念是包含在 “世界 ”里; “世界 ”这个观念又包含在 “宇宙 ”里; “宇宙 ”这个观念又包含在 “法界 ”的观念里面。而法界就是法界,一切事、一切理都包括进去了。
  所以《华严经》讲 “一真法界 ”,一真,一切皆真;一假,一切皆假。所以佛法也有个道理,这里不是讲理哦!这里有很多求用功修证的人, “诸行无常,皆因假离,离假即真。 ”世间如梦如幻,但是注意, “离假即真 ”,离了假,即是真。
  比方,这间房子本来要做什么,不知道。现在我们要在此研究佛学,很严肃的;供了菩萨,我们觉得这里好庄严,真真确确。能离了假,真的就来了,就严肃起来。 “离假即真 ”,这个道理千万要注意!
  有些修法的人,念佛、观佛像,为什么修不成功?有些人念咒子,一方面用功在观,一方面太聪明: “哎呀!这是我一时想的,假的。 ”不虔信! “离假即真 ”,一念坚定,立刻成功。
  不要拿哲学、佛学道理来注解,那就错了。我们的身体何尝不是这样 “离假即真 ”?这是至理,也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你就可以修。这也是禅哦!
  这里特别提出: “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一点行,具足了一切法,所以大家不要疑,就安心念佛。
  现在很多人都发生这种情形。 “老师,你教我药师咒,准提法,又打坐、又空、又听呼吸、又要气满,你叫我学哪样啊? ”我说: “都学。 ”“哎呀!那不是很乱吗? ”我说: “都放下! ”“就是放不下! ”我说: “那没办法! ”叫你提起,你提不起;叫你放下,你又放不下。
  问题就是不了解修持的道理。你只要 “一真法界 ”,修一法门,信心坚定,一心坚固,万法皆定。 “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在经典上说,世间人下多少地狱,他都知道。我年轻时学佛,别说三大阿僧祇劫,九大阿僧祇劫我也修不成,世间人那么多!后来明白了,我也同佛一样,世间人下多少地狱我也知道。有人问: “知道多少? ”我说: “一地。 ”永远是一地,无数万亿尘沙,地也不过一地。天下万事,始于一,止于一,终于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只要专修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不要三心两意。
  为什么我们大家学佛的心理会弄那么多花样呢?都不放心呢?这就看出人性的弱点,又占便宜,又贪多,又患得患失。
   “哎呀!我念佛,阿弥陀佛念了,今天没有念观音菩萨,恐怕他见怪哪吧。 ”等到明天, “哎呀!糟糕!准提菩萨忘记了。哎!不好!准提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好像自己功德又少了。都在那里找算盘。
  一即一切, “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只要一门深入,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 ”很重要,因为它文字太好了,反而被我们迷糊过去了。恒沙同尘沙两个字一样。我们中国大河以黄河为标准,印度以恒河为标准。黄河、恒河里头有多少颗沙?谁知道?我知道!多少颗?一颗。但是一加一加起来,永远也数不清。无数、无量、无边。恒沙形容数目之多。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 ”。因即在果中,果也在因中。 “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 ”这法门,就是《华严经》所谓 “普门法界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个应身。有感则应,其数有三十二。其实,观世音菩萨岂止三十二应身?三万二、三亿二也做得到,不过他只拿三十二应身来方便说。这个数目哪里来的?这又同中国的《易经》有关系。
  其实菩萨有恒河沙数个应身,什么道理? “即因即果 ”,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普门法界。真理在什么地方?真理就在你身边,无时不在。
    密法密不透风
   “理智诸障自无 ”,理上的障碍没有了,怀疑处没有了,智慧上你看明白了,一切障碍没有了。 “无别对治 ”,你不要想办法来修,那是对治。
  真要对治,问题还真多哪!例如:
   “为什么我打坐就是静不下来? ”
   “你杂念太多了。就用听呼吸法,听呼吸也是一个药方。 ”
   “哎呀!听呼吸我不灵光。 ”
   “念佛吧! ”
   “念佛,杂念还是多! ”
   “念咒子吧! ”
   “念咒子还是一样! ”
  有什么办法?我传你一个密法,密宗的法,那难修了!那坛场讲究得很,桌子要怎么布置起来,上面要铺什么颜色的布,每天要怎么供养,什么花、什么水、什么灯 ……然后穿什么衣服,还要什么样的铃杵,还要献曼达。要设置得美,装得精致,东西还要摆得多。摆好了以后,一天已经忙完了。
  早上开始修习,在菩萨前面供奉好了,大概要两个多钟头。然后上座,双盘腿打坐修法下来,三个钟头没了,一天只能修一座。
  修法时,眼睛看着经架上那个法本念经,嘴里念咒子 “唵啊吽 ”,一手摇个铃杵,另一手摇个鼓,两个要配合好,然后嘴里念,头脑里要观想菩萨,观想完后,两个手东西放下,赶快结手印,手印结完,什么东西都忘记了!保证你没妄想。所以密宗的办法太好了,你爱忙的够你忙。然后要发脾气,它有忿怒法;要欢喜的也有,面容还要笑。样样都现场表演,热闹得很。当年我很诚心学过密宗,也是这个情形。怎么样赶都来不及,一天忙得很,忙出一身大汗来,最后忙得连洗澡也没有时间。一天想修三堂,一堂法修下来,两、三个钟头。又要吃饭,又要做事,又要每天换供养。那供养要具备三白:白米饭、白糖、白芝麻,还要把它粘拢来,做成馒头,亲手捏好了供起来。供了佛的不能过夜哦!不恭敬!明天又得重新做。哎呀!这个法这一忙下来,真的,立刻可以见到空性。忙空了!累坏了!没得你想的时间了。
  所以大家打坐,为什么有时候感觉到 “哎呀,老师,打坐好像不行! ”都是你太清闲了。所以我教你修密法嘛,等你这个咒子练会了,我又来教你下一个咒子了。有位同学的报告就这样写道 “老师今天教了新咒子,我一边开车,一边背那咒子,一点妄想都没有。 ”
  哪还有妄想,当然没有妄想!一边要注意开车,一边要注意那咒子是什么。等他熟了以后,他一边在开车,咒子也在背,妄想却也在打。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所以注意,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方法的问题,理不透,心不定!不能做到止入。
  简单回转到中国儒家孔、孟的 “没得用情 ”,所以我经常在日记上批给你们 “没得用 ”。要切断!上座不想就不想,爱想就想。大丈夫说妄想不出来,就不出来!大丈夫就有这个本事。
   “无别对治 ”这四个字有那么多含义,这就是华严境界。 “无别对治 ”,为什么要修个法来对治自己的心?此心,本来平静,本来空,本来现成,说它有也可以,说它空也可以,很现成嘛!很自然,你偏要修那么多对治。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
   “别修别断 ”,这四个字有两种意义。刚才我讲密宗的修法,大家不要当笑话听,太不恭敬了。真照密宗这方法去修,效果还真快!这是特别的修法,别修就别断。断了其他的烦恼,成就其他的功德。
  又如修禅,参话头有参话头的效果,修空有修空的成果,别修就别断。一个学佛的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要学过,每个方法对治成果不同。等于我们练功夫一样,练手功,这手练惯了以后,手上肌肉就发达,练腿功,腿的肌肉就发达,这叫做 “别练别胖 ”,同 “别修别断 ”一样,这是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可以由这个世界上晓得, “别修别断 ”,念念生灭中。修了功夫,摆在哪里?一点也不存在;不存在吗?还有作用。所以是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 ”。因此,明了这个道理,看一切世间就无所谓变化,看我们这个宇宙天地就没有所谓变化。
  我昨天想,看了几千年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化过。现代人穿的衣服不同,一切的作为都是同过去一样。所以一念万念,万念一念,都没有变化的。
  我经常喜欢提到,一位禅宗和尚的两首诗。这位和尚很怪,名字永远查不到的。晚唐时,他在湖北、广西一带很有名气。每天疯疯颠颠的,酒也喝,肉也吃,可是很多人信他信得不得了。他讲的话非常灵光,有神通。当时的太守是庞居士的朋友,一听,认为这和尚妖言惑众,去抓他来问。太守问和尚哪里人,和尚始终笑而不答。最后,和尚说: “你拿纸、笔来,我写给你看。 ”就写了两首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日日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这位太守虽然掌握兵权,到底还是很风雅,一看笑了,就客气地再问和尚: “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你究竟哪里人? ”和尚就又写了一首诗给他:
  家在闽山西又西,其中日日有莺啼。
  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始终都不清楚这位和尚是什么人。据说是位大士,菩萨化身。
  因为 “不见变化 ”,所以 “其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的代谢,但是年年有春三月,没有变化,本无变化。生命也是一样。大家所以畏惧生死,不能了生死,是没有见到自己那个法身自性的本无变化。
  因此, “无别对治,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 ”变化是现象,不变的是功能、自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是现象,而这虚空是永恒不变的。一年四季在动,整个却是不动。所以 “变与不变,无异性相 ”。相,现象是变;性,本性是不变。
    万法无咎 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但为自心强生系著。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劳圣说种种差别,于所说处,复生系著。以此义故,圣说不同。或渐或圆,应诸根器。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 ”故以华严境界看,处处都是法门。你不要被困住了,每一种方法无非都是通向解脱的途径。
   “但为自心强生系著。 ”都是因为你自己把自己绑住了。
   “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 ”就是因为我们自找麻烦,所以沉沦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里。
   “劳圣说种种差别。 ”因此才有釋迦牟尼佛等圣人出世,说了各种的方法。
  下面一段,是佛骂我们了,当心啦!
   “于所说处,复生系著。 ”可怜我们这一般人,因为佛在没有办法中想办法,说了那么多办法记录下来称为佛经。结果我们拿鸡毛当令箭。佛说的法是教我们求解脱,结果我们把佛法死记在脑子里,还要翻字典,什么叫十二因缘?什么是法身?一天到晚在求空呀!有呀! “于所说处,复生系著 ”,佛法把你魔住了。
  所以从前我的老师说,什么魔都不可怕,有一个魔碰到,你就没办法!什么魔?佛魔!给佛魔魔住了。一般人学佛都给佛魔魔住了。佛所说法,是叫你解脱的,结果呢?一般人反将解脱的方法,拿来把自己给绑起来。
   “以此义故,圣说不同。 ”因此,佛的说法只好有各种不同,有人喜欢有、喜欢密,就拿些东西给你抓。
  刚才讲学密宗,抓得才多。头上要戴什么样的帽子,而且每一个法一串念珠,念珠拿的方式又各有不同。真正学密的人出门,后面行李有好几个大皮箱,法器就是要带那么多,不像学禅宗的人,一双草鞋、一个布包,背起来就走了。禅宗要丢掉,密宗要抓着不放,两个方法不一样,所以 “圣说不同 ”。
   “或渐或圆,应诸根器。 ”总而言之,佛经上说的话,或者渐修、或者圆顿,都是看各人根器。
   “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 ”所以《华严经》的经教,是顿教、也是圆教。属于圆乘根器的人,就可以接受了。
   “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 ”假使有人不懂这个道理,乃至不敢接受,自信不过,但慢慢去修行,最后总归到这条路上来。
   “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 ”总结起来,说明一个道理:圆教是因果同时,即因即果。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 ”。你一发心的时候,就已经大彻大悟了,成佛了。为什么呢?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就是因果同时,即因即果,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 ”。
  发心不是有人来化缘,发个心,捐个钱;而是发菩提心。初学佛法,一念清净,纯是求道之大悲之心,那个时候,当下即是,即空即有。这一念,就成正等正觉,立刻成佛。
  而其他的修法呢?是先修因后证果,只有《华严经》是圆教,因果同时。
   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为不可得中,因果同时,无有障碍也。
  在我们法性的智海,就是众生与佛共同的本有性上。 “因果不可得故 ”,它的体本来空的;一起动、微微一动,就会有因果。比方大清静无波的水面上,有没有因果?不动是因,清静是果,也是有因果。但不易看出来因果,它因也不动、果也不动,所以好像觉得没有因果,其实还是有。它的因果报应还真快呢!当清静无波的海面上,微风一动,波浪就起来了。有感就应,感应是非常地快。
  所以,法性的智海当中, “因果不可得故 ”,是平静的一面。但在不可得中,因果却同时存在。就如先前的比方,不动是因,清静就是果,彼此都无障碍。
  佛法的基础在因果;因果不明,以后研究唯识也没有用。先把因果明了,唯识通了,才能对自己修行真有一点用。所以讲解得繁琐一点,帮助大家了解因果的道理,坚定一点信心。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宗镜录》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说明因果的问题。将世间、出世间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说明了。最后提出来,以《华严经》所标示的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为彻底究竟。
  对于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得那么严重,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主要的道理,是再三说明,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逃不出这个因果律。
  在现象界来讲,是逃不出因果律;而在形而上的本体上讲,是因果平等,寂然不动的。但不能说它无因无果,如同我们再三提出来的《易经》道理一样,这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而因果是同时的。
  这个道理是佛学、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点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不同的,即关于这种论点的逻辑推演方面,不太喜欢。
  我经常感觉到: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哲学家。到乡下问那些非常困苦的老太婆、老头子: “为什么这么苦啊? ”“哎!命呀! ”
  这一句命,什么都解决了。命是什么东西?命就是命,不必啰嗦!不需要再问了。
  这中间再没有什么思考的。一句 “命 ”等于西方宗教、哲学最后的问题,什么都把它归纳起来,解决了。当然问题并没有解决,可是我们这民族喜欢简单,不喜欢分析思考。
  当然也有人喜欢分析思考的,譬如在战国时,很有名的公孙龙、惠施等名家,喜欢讲 “白马非马 ”等等论题。在当时,像庄子等人也是讲逻辑,但是觉得逻辑只能够论到形而下现象界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再怎么讨论,永远没有底。认为自己已经由推理解决了形而上的本体,结果还是落在形而下的现象里。
  印度的文化思想一直到佛的时候,同样地也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关于因果的讨论非常多。反观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因果,要嘛不相信;若相信的话, “是嘛!都是因果啦! ”万事如有因就有果,因果怎么来?那不管。因果就是因果!啰嗦个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喜欢简单并不一定是毛病,也有它的好处。喜欢研究清楚,也并不是不对,也有它的好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所了解。
  在这里,我们要思考清楚的重点是:一切世间、出世间都有因果。在人世间的因果叫做报应。如同中国观念称为 “因果报应 ”。在物理界不一定叫做报应,物理上称为变化或者迁流。
  所以后期翻译佛学时,有见于 “因果 ”与 “众生 ”这两个观念,在梵文里头是很难分开的,所以勉强翻译,叫做 “异熟 ”。
  因此,有时候 “异熟 ”就代表了 “众生 ”这个观念,有时 “异熟 ”的观念代表了三世因果。其实这几个(众生与三世因果)观念连在一起就是 “异熟 ”。
  就我们中国文字来讲, “异 ”就是变易,包括了时间、空间。 “异熟 ”即是异时、异地而成熟的。因此,在物理世界来讲,称为变化,称为迁流。拿人的立场来讲,叫做报应。
  现在,回过头来说明《华严经》所说的 “因果同时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上,讲因果,已经把这个观念自然分成横的先后,或者竖的上下,很呆板地执著有因才有果。现在说明不是这样的。果在哪里?果就在因中,因就在果中。就拿供桌上的橘子来说,下一代的橘子在哪里?就在这个橘子的种子里。把这种子埋在土地里,这又成长、开花、结果。这个橘子是个果,但果中有因、中间有一个种子,这种子就是未来的因。所以因果是互为因果,因果是同时的道理,这是第一个理由。下面要说明的,是第二个理由。
    离四句、绝百非的中观哲学
  我们晓得,在般若系统的佛学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很重要的一部论著。它所翻译出来的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诗。首先它提出一个纲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大家研究佛学,修道,称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
  一切万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现在一般科学思想或者唯物思想都认为万有是自然来的,也就是说,宇宙物质的世界是自然来的。
  宇宙万有又有认为不是自然来的,而是另外有一个超自然的能力或者神,就是主宰,在哲学上不叫它主宰,称第一因,比较客气,不把它神化。如果把它神化起来,譬如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创造了世界,又照他的样子塑造了人。他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些等等都属于他生。
  除外,认为另一个时空中的某种力量,能够控制一切,乃至于旧时社会的老太太们认为这是菩萨管的、神管的、阎王管的、玉皇大帝管的,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也都是他生的观念。所以诸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也不从他生,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主宰。 “诸法 ”包括形而上、形而下。
  那么既然不是自生、他生,又是什么呢? “不共不无因 ”,不是自他两个力量合起来的,就叫不共生。那生命是怎么来的,莫名其妙来的吗?不是莫名其妙来的。不共生,也不是无因生。是有他的因,有因就有缘。因此佛法叫它做无生。
  所以 “无生 ”这个名词的观念包括了那么许多的观念,每个观念讨论起来,什么叫 “自生 ”、 “他生 ”、 “共生 ”、 “无因生 ”等等都是专论,那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因此龙树菩萨这首偈子: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就像有位学者说禅宗: “答而不答,不答而答 ”,等于没有结论。
  实际上,无生也是中国文化所讲的生生不已。有如《易经》上的两句话: “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 “神 ”等于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那如来本性,在中国旧文化就用这个 “神 ”字,它不是宗教性的神。这神没有方所,无处不在;易无体,没有固定的体位。
  所以讲《易经》,是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我经常提醒来学《易经》的朋友,卦一出来, “哎呀!怎么这么坏! ”但是不要忘记了: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卜到一个卦非常坏,人为地可以把它变好;非常好的因缘,也可以把它变坏。为什么?因为它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没有定位。这个道理也是说明了生生不已,与佛家讲的因果论同一道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实际上是讲因缘法。佛法认为宇宙这一切,万法的构成都是因缘而来。有连锁性,由这个关系到这个到那个关系,转了一圈,都不相干,也都相干。一切都是缘生,而缘起性空。缘生的,而本体是空的;因为是空,所以一动就起缘生的作用。这分两点,请注意。
  我们在座的许多人只管修道、念佛或者打坐作功夫的,不喜欢听这些理论。 “这些理论与修道有什么相干! ”实际上,功夫做不好,就是这些佛学理念没有搞清楚。所以到了某一阶段,永远停留在那里上不去,智力不够。有时做功夫觉得: “这些理论东西干什么?讨厌! ”当研究这些理论的时候,又觉得 “作功夫、打坐干什么?那么麻烦。 ”好像是矛盾了。
  实际上是同一个,这中间很难,要慢慢去体会。所以讲学,老子有两句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问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再懂一点,修道是要把习惯灭掉,今天丢一点,明天丢一点,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统统丢光,什么都没有了,合于道。这两个矛盾。真正大智慧的人,这两个矛盾是合一的,绝对合一。
  所以真正作功夫,想要如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这些道理必须要通,不通的话,悟不了。
  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又想无念、又想大彻大悟,你看多矛盾,对不对!一般学佛的,遇到第一个问题说: “我怎么不大彻大悟?! ”早 “误 ”了!可见无念不是悟!关键也在这个地方。
  因此引用《中论》中的一首偈子,是告诉大家,这是讲现象界,一切万有生起过去了,都是缘生,缘生就是 “不共不无因 ”。不自生,不他生,所以是缘生法。
  那么缘生这个道理与因果的关系是不是有联带呢?是有联带关系,从逻辑理论的方面来看,缘生的道理自然推演到因果的观念。
  每一件事情有它的起因,就有它的结论。譬如人,生下来是因,最后一定是老了(老了好听点)。生是因,死是果。在形而上的本体功能,死是因,再生是果。所以这个观念推论下来,其思想理论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大致介绍一下。
    无常不是鬼
  上次讲到因果同时,无有障碍,现在我们照原文继续看下去:
   可得因果,即有前后;有所得者,皆是无常,非究竟说也。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提到因果这个词,马上在脑子里头,以为有个前因,有个后果的观念,就把它分开成两个阶段。如果我们没有特别提起注意,通常会那么想,对不对?事实上,因果不是前后,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假使有先后、有所得,有一个因,然后得一个果,把这个果造一个实体的东西,那么这个所得、所造皆是无常。凡是世界一切的东西,有一个形状,有一个作用,都是无常。
  无常是佛学的名词。佛学认为世界一切无常,任何东西不可能永恒存在,世界一切东西都是暂时的。例如,一间房子刚刚落成的那一天,就是它开始毁坏的一天。就人的生命来说,列子、庄子也提到过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说明人刚刚生下来的那一天,也就开始在死亡。假使他活了两百年,等于死了两百年,不过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这个 “无常 ”的抽象观念,传到了中国民间以后,就慢慢转变成具体的鬼,变成了城隍庙里的白无常、黑无常。实际上,无常是佛学上一个最高哲理的名称,称为 “一切法无常 ”。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现象的东西都是无常,不永恒、靠不住、暂时的存在。所谓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从宇宙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我经常提到,佛学上的 “无常 ”是讲现象。就现象讲,因为它容易变化,所以讲无常。在佛学还没有来以前,原始中国文化虽然讲究可久可大的原则,但也有个名词,那就是《易经》上说的 “变化 ”。天下万事都在变化,随时随地。无一不变,无事不变,无地而不变。
  当你懂了《易经》这个原则,算命看相有什么看头!?
  有时候有人一定逼着问: “我现在好不好? ”我说: “好啊!我告诉你非常好。 ”那好了,他高兴了。但是我说的是现在非常好,他一转过身已经不是现在了,好不好我怎么知道!他一出门那更不是现在了。因为万物皆在变化,将来好不好,我说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万有皆是无常,既然无常,因果也无常。譬如我们八点钟开始上课,开始那一秒种是因,说到现在,前一句话是果,这个果已经过去了,又是无常。那个果又变成未来的因,念念迁流不断。因此若认为因果是个固定的实体,实际的作用, “非究竟说也。 ”
   若先因后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坏也。缘生之法不相续故,即断灭故,自他不成故。如数一钱不数后钱,无后二者,一亦不成,为刹那不相续,刹那因果坏。多劫不相续,多劫因果坏。待数后钱时,前一始成。因果亦尔,要待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我们普通观念,一提到因果,觉得因果有先后,现在告诉你因果同时,而且是无常的。所以佛法告诉你,一切缘生,缘生同时而起,所以叫因果同时。
  假如你一定要说有个因、才得个果,那因与果中间是什么?中间显然是还有东西。在逻辑上,在理论上讲,那中间还是有个东西,那这里头就有时间空间的作用。但上面这一段文字,却说明不是这样的。其中理论已经讲过了,《中论》也提出来过了,就是说明因果是同时的。
  像我这个拳头一拿出来的时候,握举拳头是因,握举拳头成形是果,此二事没有前后,因此,那个果已经在了。在这个中间,是有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永明寿禅师说,从逻辑的观念来看,说因果有先后是错误的。一定要 “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
   若尔者,如数两钱同数,无前无后,谁为一二?如竖二指,谁为因果?
  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两个铜钱一起拿出来,这中间不分前后,就是两个。两个手指拿出来,就是两个,因果同时。讲了半天,就说明因果是相互为因果, “圆 ”生的。
  以前年轻时,同大家研究佛学,这个缘生是什么呢?讲了半天,我干脆画个圆,缘生的,这个圆的东西无所谓前后,无所谓左右;不是圆圈,是个立体的球。缘生也就是圆的道理。当然是无法解释中的解释,此中无时间、无空间。它的体是唯心所造的,本体是心所造的。
  下面讲人生的的生、老、病、死苦,不外劝我们赶快学佛修道成佛。这些生、老、病、死苦,都要变成老生常谈了。我不再讲了。
  现在我们开始卷四十三,也就是唯识学要开始了。学佛的基本道理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个基本道理是唯心的。唯心因果,也可勉强地说,是心物一元的因果。因为 “物 ”在佛学里头根本不大承认的,依佛所说,物是心所变现的一种现象而已。
  严格来讲,一切万有的物质世界与心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以哲学来讲 “心物一元 ”,已经是有问题了,拿佛法来讲是要打手心的。
  因为物不过是心所生法的一部分。心性法身本体功能,大体把它分三部,就哲学来讲,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世界 ——精神世界、物质世界。这两种世界是心的功能的变现。而心的功能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里头都存在,都能起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就佛家的唯心的哲学而言,是不承认心物一元的哲学,换句话说,讲心物一元,都已经是低了一级。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正式讲我们中国最流行的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悟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为什么又要讲唯识学,把这个心像西瓜一样分成八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切,现在开始讲这个道理。
    达摩与二祖
   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当下言思道断,达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宗镜录》第四十三卷一开始,就首先标榜出禅宗。禅宗在印度,第一代禅师是由釋迦牟尼佛亲传迦叶尊者,再传佛的弟弟阿难。如此传到二十八代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同釋迦牟尼的身世一样,为求道而出家,在印度继承了禅宗的二十八代祖师,到中国正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只传一心之法,我们所谓心地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即是佛。如果再进一步问: “什么是心呢? ”问题就来了!是身体里面这个心吗?不是哦!这里是心脏。头脑思想是心?这是头脑不是心!
  那心是什么?问题来了!不过,我们晓得达摩祖师西来所传是明心见性成佛。这个公案大家都知道,达摩祖师西来,先到南方后到北方住在嵩山,面壁九年,实际上他到中国有十几年,不过有九年住在嵩山。也不是九年都在那里打坐,面对着岩壁。不过这也很好玩的,日本禅宗,都学这个,打坐面对着岩壁,把背露在外面吹风,号称这就是禅宗。据说达摩就是面壁而坐。
  当然在中国的岩壁留影的也很多,譬如在嵩山的岩壁上有一个人像,据说是达摩祖师的功夫,当年他坐下来,这个影子就照到岩壁上留下影像,不晓得他修的是不是武侠小说上写的留影神功!这是说笑的。这些后世流传的真与假,都不去考虑。他来到嵩山是住了九年没错。
  (编案:郭元兴居士曾费心论证: “壁 ”为 “璧 ”之误,璧为心净之喻。则 “面璧 ”义同 “观心 ”,堪称别解。然即使形为面璧,亦不碍观心。录此别解,聊供谈助。)
  首先,他是一个印度人,到中国来,中国话讲得如何?不知道。像我到现在,自己是中国人,国语都讲不好。当然他有神通,佛法高,比我们讲得好一点。为什么?我经常举《指月录》,常说达摩祖师讲了一句中国话,我谈了三十年,才谈懂。
  梁武帝问他,对答一来一往,梁武帝最后给他逼紧了,就问,圣人得了道是什么境界,达摩答复说: “廓然无圣 ”,那就是说无量无边,空空洞洞,那心境之伟大,包容万物,但是其中无一个圣人,没有圣人与凡夫的差别。梁武帝又问: “对朕者谁? ”梁武帝第一次问他悟了道的人的境界是什么样子, “廓然无圣 ”,大的无所谓圣,也无所谓得道。自己还觉得有个道可得,那我们就要问那个 “道 ”值几毛钱?有个东西可得,就有价钱可还了,好办!那还不是道!梁武帝也很厉害,居然什么都没有,你祖师爷来传法,那 “对朕者谁 ”,那你跟我讲,你又是什么东西!当然皇帝也不能那么粗鲁,总要文气一点。就问: “坐在我对面的是谁呀? ”
  达摩祖师讲了两个字: “不识 ”。这两个字我讲了三十年, “不识 ”,我们素来读成不认识。在我也认为是不认识,大家也讲不认识。三十年后,到了广东,有一天,我也不会讲广东话,朋友派了一位广东的小朋友跟到我旁边走,同我做事情,两人无聊乱扯一顿,反正也没人,也不怕脸红乱说,后来我问了一句: “‘不知道’,广东话怎么说? ”“不识呷。 ”哎呀!这下《指月录》读懂了! “不识 ”就是 “不识呷 ”。因为达摩是从广州上岸的,而且广东话与闽南话都保留了真正唐朝的音,所以现在研究古书,研究唐音,最好会讲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我说 “老弟啊! ”他看到我那么高兴!那个广东小孩子说: “南先生,你笑什么? ”我说: “你不晓得。我三十年总算在你身上谈懂了一句话。我很感谢你。 ”
  梁武帝当年一问他,得道的人无境界,那当着我面,你是谁呢?达摩祖师说: “不识呷 ”。不知道!我也不晓得我是谁、你是谁。就是闽南话 “莫宰羊 ”!这妙得很!后来愈发现愈流汗,以前讲课往往都讲错了的!以后大家看祖师语录,那个祖师一定要查,他是福州人的话,有时候福州话就出来了;苏州人的话,苏州话就出来了,没得办法!不懂这个道理的话,读书、读语录就错了。因此,以这句话告诉同学们,读书之难,尤其是读这些禅宗语录。
  达摩祖师当时在那嵩山面壁九年,是不是一直九年,当然也是个问题。后来碰到二祖来,二祖当时已是三十多岁了,早已经在山东、江苏一带讲学,听众满座,很有名声。讲《易经》、讲《礼记》、讲中国文化,哎呀!他忽然发现这世间的学问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因此看佛经,看了《大般若经》,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又在河南香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打坐修道了很多年。
  因此,我们了解:第一,二祖学问好,读书人出身,不是盲目信仰的。第二,他做过功夫,他一个人跑到香山去打坐已经好多年了。一般人管他有没有道,他总有腿呀!两腿总要能够坐得住呀!我们两腿坐坐看,坐四十分钟变麻了!
  而且他佛学研究得好,学问也好,他最后来找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理都不理,他站在那里,就有这样的画像。后来儒家到了宋朝有一个故事叫 “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是作者藉程夫子套用二祖而来的。
  冬天下雪,二祖见达摩的时候,站在那里站了好久,或者是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很难确定,反正下雪都超过膝盖头了,二祖都没动过。那诚恳求道的样子!最后达摩祖师问他: “你找我干什么? ”二祖说: “我听说师父您从印度来,拿佛法正统心脉来传,我要求道啊! ”达摩祖师看他这样一讲,就痛骂了他一顿,骂的话很有意思!
  我们土一点来讲,就是说: “你这个小家伙!佛法岂是那么容易得的!要经过多少年呀!凭你这样子拍拍马屁,站一下,又算什么了不起! ”他是不是会骂这么好听的中国话,不知道!反正是很会骂人啦!
  结果,二祖听他这一骂,抽出了刀。以前和尚的袋子带着有刀的,等于我们过去军人腰上配有刀。和尚的刀叫戒刀,不是叫你去杀人、抢人的,是自杀用的!如果做错了事,甚至做坏了,自己自杀!后来当然有些和尚拿这把刀子不自杀,去做了别的坏事,或杀人也有。因此后来政府追回了,不准带,只保留袋子代表那个意思。所以当年的出家人是带刀的,另一方面切菜也好用。因此当时二祖抽出刀就把膀子给砍了!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决心。当然,那时候天气冷,下雪,血马上就冻结了,不过也是痛得很的!所以后来庙子塑像或画像的二祖少根膀子。
  看到二祖表现出这样大的决心,达摩祖师就问他: “你求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当然我们想得到,他又冷又饿又痛,那真不晓得多痛苦呀!人世间的痛苦在一刹那间都加拢起来!身体的痛苦、肚子的饿、又冻得要死,还要求道!当时不晓得他是怎样挺过来的!所以达摩祖师问他: “你为什么? ”二祖当时只讲了一句话,他说: “此心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 ”
  我们后世学禅宗都忘了这个公案中他的学问、他的功夫、他的一切、他的决心。好严重!一般人认为他有道,他还是觉得此心不安。人生最难的,就是这个心,怎么样安?当然问题来了,这个是什么心?怎么样安?
  所以有许多青年同学学禅,要参话头,这个就是话头嘛!这个是什么心?这个心怎么安?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听佛学的课,你心安不安?自己知道不知道?此时的思想安不安?这是什么心?怎么样安?我们先休息一下,先安一下心来。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上次,我们提到二祖向达摩祖师求安心,首先提出来有个问题: “安心 ”,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不但普通人,任何一个人都觉得安心之难。因为学佛、修道,学了一辈子还是安不了心;反过来说,此心真安了,返回佛性了,就是普通人也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如何安心。
  第二,《宗镜录》卷第 43的原文: “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 ”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一再重复说明二祖见达摩这故事呢?这里有一个点题,点出这个题目来,也就是大家一般人学禅宗、学佛法搞错了的。我们现在能够思想、能够感觉的心,佛称之为缘虑心。这个心里,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永远连续不断的。
    莫做无用之功
  我们一提到佛法的唯心,就把现在这个能思想作用,能感觉作用的,当成是心,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唐代诗人,学佛的白居易有一首名诗:
   “空花那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
  我们眼睛坏的时候,或眼睛碰压了一下,起了毛病,就看到虚空中的光点,好像虚空之花,这个本来是假的嘛!但你要说它是空的,却也是个现象,是病态的现象。所以,以这个空花来求得正果是不可能的。阳焰就是沙漠里头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照在海面上,因水蒸气蒸发所产生的光影。另外,在高速公路上,尤其在炎热夏天,车子开得快的时候,坐在车内看到前面马路上都是水,开到的时候却没有水。干的。可是那水真像,你就晓得这就是阳焰。所以, “阳焰如何更觅鱼 ”?根本就没有水,哪里可以找到鱼?我们的缘虑心,一个思想连一个思想的心,以这个心打坐、作功夫,以为自己在修道,无以名之,就叫做阳焰境界吧!
  要注意哦!不管学什么!禅宗也好、密宗也好,管你天宗、地宗,随便你哪一宗,都是 “阳焰如何更觅鱼 ”。你以缘虑之心去修,以为这个是 “一心 ”,那是笑话。对佛法基本都没有认识清楚!
  一般学佛的人注意哦!一切唯心不是这个,这个是意识缘虑之心。大家都以为缘虑之心,是可以做功夫的东西,例如佛法的调心,道家的炼心,儒家的养心,都还是缘虑心,像密宗修观念咒子,或者参话头、做功夫,甚至练气功,都只能称为调心,都是以缘虑心起修,不是究竟。你要求的,应是后面那个本体的心。
  所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事实上不是指这个缘虑心,首先要明白,要搞清楚,不然错误大的很;尤其现在国内外讲禅宗的,我们只好根据白居易的诗称它 “阳焰宗 ”, “阳焰如何更觅鱼 ”呀!再不然叫它 “空花宗 ”, “空花那得兼求果 ”!不可能的呀!
    做人要老实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二祖当时同我们一样,达摩祖师问他: “你找我干什么? ”神光说: “此心不能安啊! ”但是先前,二祖没有剁膀子以前,不是讲这个话;他说的是: “师父您从西边印度来,有无上甘露的法门。 ”换句话,像我们有些年轻人,比如我年轻时候,找师父也是这样,看到就跪,跪下来: “师父呀!听说你有大法、大道,您一定要传给我,你叫我怎么样都可以! ”那句话,嘴巴骗死人不要钱,好甜哦!反正我要求道嘛!缘虑心!
  所以二祖去见达摩祖师,也同我们年轻人一样,那个嘴巴真会侍候人! “您有无上甘露法门 ”,反正好听的名字都给它堆上去。碰到达摩祖师不受骗的,被祖师骂一顿,当然自己心里有数,那些都是空话,捧了空花要来求道。剁了膀子以后,这一句话大概是又冷又饿又痛,痛出来的。达摩祖师说: “你干什么?你为什么这样? ”二祖说: “此心不安!求师父给我安心! ”这老实话来了。
  但注意哦!他学问已那么好,至少在求学方面比我们在座的人好,打坐修道的功夫也比我们只有好没有差,一切胜过我们,而他说心不安。最后又冷又痛又饿,剁了膀子,当然此心不安,恐怕手还在发抖,不过下雪天没有关系,且马上停止了。他问这个心怎么安,这句话问的倒实在。达摩祖师经他一问,当然我们看书没有味道,文字记载不够写实,当时没有录影,他那个眼睛一瞪: “还没有安心,拿心来,我给你安! ”尤其那外国人讲话胡子一翘、眼一瞪,蛮哧死人的。
  二祖被达摩祖师问呆了。我的心,在哪里?找不到!怎么拿心给你!心到底在哪里?毕竟找不到!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之下,二祖的缘虑心没有了,更没有第二心思去造一个假话来了,他已经被整得差不多了,仅剩半条命,才有最后一句实实在在的话: “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 “那好了,我已经给你安好了。 ”这一下才开悟。
  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好厉害,但是也很客气啦!假使是我就坏了, “那你怎么会讲话! ”对不对!说我心找不到,却晓得答复我找不到,这不是心在讲吗?可见还有一个心。但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不走这个路线。这样一逼,会把人整神经的,不可以这样!所以赶紧告诉他: “你在这个地方,我已经给你安心啦! ”无可安处嘛!不需要安处,有一个固定安处,就已经不是了。
  就如《易经》上的话: “神无方而易无体 ”,我们一般人总喜欢捉住一个方位,捉住一个东西,定在那里,以为是安心。那错了!那都是缘虑心,不是真的。这是一段中国禅宗开始的公案。
  再看原文,永明寿禅师提出来说: “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 ”,二祖答复他的话: “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 ”,找不到。因此可以了解, “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 ”。我们现在用的心,无以名之,为了分辨它,把它叫做假心。
  我们那个本自具有的本体之心叫做真心。因此你就晓得,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不二的真心,圆成周遍,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处处现成。但是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你只要当下 “言思道断 ”,但不是嘴巴不讲话;嘴巴不讲,心里头却还在讲哪!
    无言之教
  所以,我非常感谢一位朋友。当年我到峨嵋山,想要闭关。就写了封信给这位朋友说,我三年闭关,禁语不说话。这位朋友回了信,他也是学佛的,他说禁语就不必了,你把嘴巴禁得掉不说话,你禁得掉你的心声吗?我看了信,突然一震!对!心声。一个人自己里头常两个人在对话,不只对话,有时候还吵架,而且有三个、四个吵得很厉害。庄子称之为心兵。我们心里头有干戈在作战,就像现在的新名词 “心战 ”,心里头自有干戈。
  ( 编案:现代心理学类皆假设有一统合之人格存在,但弗洛伊德却将人格从发生学上分成原我、超我、自我,又从实存上划分为意识及潜意识。雍格又将后者划分为个人及集体潜意识。至于乌斯宾斯基,又分为知、情、意的我,详见其所著:《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真是热闹得很。 )
  所以 “言思道断 ”,光是表面上的不讲话不行; “思 ”呢?那又是另一个问题来了。因此,接着卷 43开始唯识的道理。 “思 ”与 “想 ”原是两个不同的作用;现在人却把它们连起来称作思想。 “想 ”是粗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脑子里在想,感觉到的这个是想。这 “想 ”变化的很快,虽然无常,却可以看得很清楚; “思 ”就不容易找到了。在座诸位,有很多用功修道学佛的;学净土的也有、参禅的也有、学密宗的也有,乃至修道家的也有。据我所知,各路的神仙济济。但是不管你禅定做得怎么样好,你那个思的境界没有断。那时你好象不在想,你觉得非常静,非常沉,什么都不知道,或者偶然有一点影像,这都是思的境界。所以非要把法相唯识学研究得透澈,然后才能讲唯心的道理。
  所以 “言思道断 ”,思不是想,想容易断。譬如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早上刚睡醒了,眼睛还没有张开,迷迷糊糊的还在睡,那个若有焉、若无焉的境界,是思的境界,不是想的境界。
  还有,我们晚上将睡着未睡着之际,还有点迷迷糊糊,有点影子,都说不知道吗?还有一点知道,真知道吗?不知道。那也是思的境界。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当成是正路,当成是心宁静的标的,这是绝对的错误,千万要注意!要 “言思道断 ”才能够了解到真心的境界,才能得到达摩祖师的印可。
   “遂得祖印大行 ”,二祖了解了真正佛法的心印。 “祖印 ”也就是佛法的心印。中国禅宗所谓的大乘开始了。 “迄至今日 ”,这个 “今日 ”是指永明寿禅师 (904~ 975)写《宗镜录》的时候。他是五代末年,宋朝初年的人。
   “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 ”这段文字,永明寿禅师用的是假设的语气。禅宗是言思道断,不立文字的,为什么你还要写这部《宗镜录》,违背你所学的禅宗哪?不过,永明寿禅师后来提倡禅净双修。
   “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在中国的佛教大体上就有两种差别。一种是专门讲修行功夫的,例如禅师,过去学天台宗的也叫做禅师。另一种是 “义学 ”,义就是理,是专门研究佛学,讲经教的。
  所以,过去一般人称那法师讲经教的,就叫义学沙门。古代修禅的人多半是义学出身,例如临济禅师,是唯识宗的大师,最后却绝口不提唯识了。如永明寿禅师等,每一位大祖师,义学三藏十二部都是透彻极了,二祖也是。不像后世修禅,经教不研究,只得参个话头,偷得缘虑之心,这后果很严重。
  当然,修行与义学这两派自唐、宋以来,素来有点不太融洽的。从南北朝以来,禅师穿的是修行的黑衣服;义学沙门穿的是紫色的衣服;讲经忏则穿的是银灰色的,有五色衣服的分别。义学沙门穿的比较讲究,而禅师邋邋塌塌像小说写的济公和尚一样。
  有一天,有个义学沙门在一个地方吃饭,刚巧有位禅师来,晓得他是大法师、讲经的,故意逗他玩:
   “法师,您也在这吃饭,阿弥陀佛。法师您讲什么经的? ”
   “我讲唯识,大乘宗的。 ”
   “您讲多少年了? ”
   “二十年了! ”
   “我要请教法师一个问题。 ”
   “什么问题? ”
  ( 在唯识宗有部《百法明门论》,归纳心法一百种。 )
   “法师啊!我请教您: ‘昨天下雨今天晴 ’这是属于那一法啊? ”
  这法师呆了!答不出来!脸红了。这禅师故意逗他,大概是老朋友了,于是说: “那您反问我,我回答! ”
   “那 ‘昨天下雨今天晴 ’是那一法啊? ”
   “这是唯识宗的心不相应行法。 ”
  一点也没错,心不相应行法,所以我们缘虑心没有办法控制它。譬如时间,说一切唯心,但这自然的现象,根本上识控制不了,总共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所以说,过去有许多禅师,你看他不讲座,他照样有阶等。
   “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义学三乘:声闻乘 (小乘 )、缘觉乘 (中乘 )、菩萨乘 (大乘 ),自有阶等啊!《宗镜录》是完整的一部佛学大法。为什么还要将佛学举个大纲问号在此,永明寿禅师自问自答:
   答:前标宗门中,已唯提大旨。若决定信入正解无差,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明心见性成佛,当下即是 ”。宗旨在前面卷第 42时,说得很清楚。一般人都晓得一切唯心,但是哪个心?心在哪里?若说: “我也相信啊!一切唯心 ”,那你是迷信。一般用的是缘虑心,因为你没有见到自性。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你虽然相信,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信;要 “决定信入,正解无差 ”,一切知见没有差错,功夫到,见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话可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到了最后只好不说话,拈花!说了没有?说了。语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说,才表达完全。但人与人之间往往当面不用开口,也知道对方心意,迦叶微笑,正是一种 “身体语言 ”啊!《指月录》载,佛说法而后否定一切: “我说法 49年,并没有说一个字。 ”
  当年在大陆上研究佛学的一些朋友很顽皮:
   “唉!要讲扯谎,我看释迦牟尼佛第一。 ”
   “去你老兄,怎么这么讲! ”
   “他自己说的, ‘说法 49年,无一字可说 ’,当面不认账。 ”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说笑话。事实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说了真话。这一切理论说了都不是的;直到了, “言思路绝 ”才是。但是为什么还要举这一部书呢?这是一部中国真正的佛学大纲。
   窥见今时学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说。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注意了!为什么要写《宗镜录》?因为慈悲心。看到现在一般学者,用思想头脑,好高骛远来学佛, “多著言说 ”,对于佛法乱七八糟吹得很厉害,吹得头头是道。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 ”,理论讲得很高, “心外无法 ”,但里头贪嗔痴慢疑,样样俱全,念念常随境转。 “唯知口说于空 ”,嘴里讲空, “步步恒游于有内 ”,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执著得很厉害。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为什么要作这一部书的原因。禅修到宋朝已经变了样,不得了,口头上的佛法太多了。这几句评论,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对仗: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
   只总举心之名字,微细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禅的人,都在 “笼统般若、颟顸佛性 ”,抓到一点 “心 ”的影子,就认为悟道了;一点 “证 ”的影子,在无明中便认为这证了禅,这严重的很。
  现在一般人只总是举一个心的名字,对心的功用体会到一点点,可是 “心 ”那微细起的作用,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要注意!尤其我们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进入一个定境,却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牵走了而不知道,一样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见不明,是第二个严重问题。
   若论无量法门广说,穷劫不尽。今所录者,为成前义。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进一步说,佛法是无量无边,方法多的很。现在一般修行的人,抓了一点鸡毛就拿它当令箭;抓了一点,就以为都学完了。 “无量法门誓愿学 ”,你学了几个量呢?问号!要广说佛经无量法门,穷劫不尽,这劫数完了,再来个劫数,永远说不完。现在永明寿禅师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节录下来成这本书, “为成前义 ”,为大家学佛找出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理论。 “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并不想另标旨,也不敢妄加意见。
   此一心法门,是凡圣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转入六道轮回;而悟了本性,就成了圣人。这一明心见性的心地法门,是凡圣的根本,但心的现状怎么样呢?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心像学 (心的意像,也是心的作用 )研究得很多。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得到清静,正是心影喔!拿佛学来说,正是心的行相,还在动相喔!还没有证到心的本体。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寿禅师再三告诫, “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 ”,先明行相,它的动向,你没有看清楚,我们打坐得到清静,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时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种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独影境界之一。这一认错,严重得很,自己对不起自己。
    三种心态 四种体相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
  《楞伽经》唯识讲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什么是心的现量?大的心的现量很严重喔!举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现量。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静,三际脱空,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好像是空,这不过是意识的偶然现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认为 (疑有文字脱落 —注 )前念已灭,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
  我以前强调过,你们再体会一下。前面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洞洞,要你先认识心意识现量的这一面。但是有许多同学,把这个观念弄错了,认为这个意识清明面,就是现量,也错了。你假设观想得起来,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前一念,真能观想阿弥陀佛屹立而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也是意识的现量。一个是空像的空量,一个是有像的现量。千万不要弄错,弄错严重得很,不要说没有讲过。我讲了,如果有一点表达不完全,我有口过的;你们听错了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这是个人小的现量。大而言之,诸位,真到达了大悟的境界,身心桶底脱落,与山河大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罗果在手掌中一样,一点灰尘,如梦如泡,那才是证到心意识的现量。不要妄认为,喔!我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严重。平常有一点 “空 ”,就认为这就是 “禅 ”喔!千万不要错认了这个现量境界。
  比量:我们一切缘虑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学问,一切的聪明,都是比量来的。比量是为计较心来的,一切后天受来的知识,比如我们买东西,这个大,这个小;这个是,这个非;这是因,这是果,这是缘,这都属于比量。
  那非量呢?精神病的时候,或是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脑子毁坏的时候,有时打坐的时候,出现的那个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错误,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误,以现代新名词 “心影 ”来说是另一种现量。如果着了魔境,就会把非量当成真实现量。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修禅悟道,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 ”,不要笼统。笼统而认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 “误 ”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定要在这三量上分别得清清楚楚。 “真修匪滥 ”,真的修行不可以马虎一点,不能掺水。
   “四分成其体用 ”,四分,唯识的相分、见分。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现象,现象就是相分。而见分呢?我们知道,相分的那个能知之性后面是见道的见分。所以明心见性,是见道的,见道不是证道,不可把禅搞笼统了;以唯识学来说,见道就是见道。
  《楞严经》上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第一个 “见 ”是能见之见。第二个 “见 ”是所见之见,见相分之见。我们眼睛能看东西,这是眼识的作用,能见到眼识作用的那个能见之见,见那个见道。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那个见道之见,不是所见之见。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 “见犹离见 ”那个能见之见,能所两空了以后, “见不能及 ”,姑且称 “见道 ”,不是我们心见、眼见所能到达的。
  这是《楞严经》上所提到的,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在拼命批驳这部经典。有一预言,《楞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后传入中土的;将来佛法衰微时,它又会是最先失传的,那末法就来了。所以我要将《楞严经》翻作白话,就是怕它失传了。因为到了清末民初,梁启超指楞严是一部伪经。梁氏对佛法的研究较晚且无深刻工夫和造诣,但他当时颇负盛名,所以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为人千万莫出名,一句话错了,所种的因不只一生啊!
  ( 编案:有关《楞严经》之传入经过及论证,请阅怀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之叙言部分 )
  唯识中指出,见分,见到还不算数,还要证分,身心投入证到这个境界。你说 “空 ”,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现量没有弄清楚。若说: “我有一点知识,大概也清楚。 ”那叫细昏沉,佛学要有一点研究,心性要分清楚,不然误了自己,何必学佛?所以要证分,证到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要证到;证了还不算,你证的对不对?还要考查考查,叫证自证分。唯识的三量四分,有条理、有秩序、有理论、有实验,步步丝丝入扣,是非常科学的。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你们用功,明心见性而证道的,就拿这代理尺码来量一量。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
   然后十因四缘,辩染净之生处。
  你悟了道以后,以十因四缘来辩,来决定。那么你爱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也好,都可以。
  ( 编案:十因为: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详见《瑜伽师地论》卷 38。旧译四缘为:一、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二、次第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生起。三、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新译四缘为:因缘、等无间缘、缘缘、增上缘。详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论》卷 21。 )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
  三时报应,五种果位,你爱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见清楚。
  ( 编案:三报为: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五果为: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顺序及解释,各种论典略有不同,详见《显扬论》卷 18、《俱舍论》卷 6、《瑜伽师地论》卷 28、《辩中论》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论》卷 121,除总说外,别说更为详细。 )
   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懂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走小乘的路子,也不会走邪门外道的路子,更不会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会落在一般的执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说明,著《宗镜录》是为了后世的学者,才有这慈悲的著作。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
  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印度护法等人,都是宏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宗师。西天指印度。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大行,慢慢传到中国来。
   佛日沈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这些文字都容易看懂。但如果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其他佛法的修证,偶然的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祥则有之;但是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能够彼此融通,不是理论,而是事相。事相就是事实、功夫。真正功夫到了,心与境能够融会贯通了。
    一心清净 万法圆融
  其次, “自他交彻 ”。我们普通学佛,在境界上达到自己的清净则有之,心念的安祥是有,他力方面就没有办法。比如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感应之作用则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如诸佛菩萨或诸天神,种种境界,与之 “自他交彻 ”谈不到。若不能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 ”,就不是禅宗所讲的悟道。理论上通一点点,心境偶然的安祥不算的,必须要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 ”,与古佛先圣、后圣会通,二而一,一而二。
   “触境冥宗 ”,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净净,了无所了,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讲修养,真的境界事相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参禅啊!自觉得蛮清净的,而且自觉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却火冒三丈。所以要 “触境冥宗 ”,佛法并非光闭眼打坐,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事中,触境能够冥宗,完全到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能够做到这样利人利事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则不算佛法。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同时要能够做到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才可以。这句话也是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不到。达到空的境界已经做不到,有的境界更难。你说: “我们现在就有。 ”现在的有是假有,一个念头都把握不住,一个思想都停不了,这个是假有,受业力的牵流而变动,自己不能作主。
  要把现有的业行,生理、心理方面空得掉,然后再抛去这个空的境界,就是非空,非空就是有了。做到了妙有,起一切作用,在生物之外,生物之内,能够相互起交感作用。比如神通,这个感应作用。神通能够起来,起来以后又抛弃掉,就是非有。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做到了,然后才够得上说 “随缘合道。 ”
  这一节的话是永明寿禅师说有。佛法到了后来,随便谈空,随便说有,从龙树菩萨以后,般若宗谈空,说空说得太过份了。所以他在前面提到 “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因为这个流弊的产生,所以才有唯识宗、法相宗的出现。经护法菩萨的整理,在印度大为流行。到了唐太宗年间,玄奘法师去留学时,印度佛法已经很衰微了,只剩一位已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忍死等待玄奘的到来,而传法后就圆寂了。所以唐朝以后,唯识宗也曾在中国大为流行。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一般学佛的人,如不能通达三量(现量、比量、非量)境界,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就无从分别了。如不能了知四分,心的体用也就搞不清楚,一团笼统,自己还以为是道。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 一般学禅的人,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理得到一点清净都懂。尤其现在的人讲禅, “青蛙跳下水,噗通! ”空了,这就是禅。或者雁飞过去了,花掉下来了,以为这就是啊!这个时候觉得很宁静;哪里是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哪!早已不空了。这叫做 “浪说心之名字。 ”而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的各种微细现象,都懵然不知。
  有些人坐得不错,什么都空空洞洞不知道,殊不知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已不是现量。换句话说,你感觉坐得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的,因为你心经常在动乱中。就像瞎猫偶然碰到死老鼠,你觉得空了,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还是知道呀!
  你认为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这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而且这个比量的境界,一下就成非量,然后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有一点光影;或者,这里跳一下,就以为不得了,任督二脉通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这是非量境界。自己落在非量境界不知道,还以为证得心性之体了,这很严重。换句话说,这只是生理感受。
    小心患上宗教病
  有些念佛、学密的人,更神秘了。什么得到感应,又是做了什么梦,神秘兮兮的,不晓得自己早落在非量境界上,很严重。所以心理状况搞不清楚,我是不赞成人家学的,深怕走入非量境界,说好听是非量,说不好听是宗教心理病。所以一定要把心性特别搞清楚,要懂得唯识。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 ”否则,最后自己的心境被外缘拘住了。外缘就是你心里头在宁静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拉走了,就是外缘动了,这是心外去求。自见,被自我主观意识束缚;他见,如各种二分法的宗教信仰都是。就学佛的人来说,如见菩萨现前,见光影等,已走入比量、非量。佛菩萨就是他,那个他力究竟是真是假?见地不够,被他束缚了,就是假。
   “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学了半天道,自己现在还搞不清楚。问问自己:能够肯定这件事吗?绝对的肯定无疑吗?直到无疑之地,做不做得到?这都是问题。平常打起坐来,还能无病无痛,俨然有道,还有点清明。真到了死亡边际时,手忙脚乱,前路黑茫茫,一身痛得不得了,也叫不出来时,那时 “临终津济何凭 ”?茫然无路。这几十年来,看多了大神仙、大教主,临终时,不堪 ……怎么不堪就不讲了。
  回转来说: “不达三量,真妄何分? ”比如大家在研究《宗镜录》,我在讲,是比量。大家懂了,还是比量,比量的心理就是相对性、比较性的。如同样讲一句话,听众不同,各个领受也不同,甚至有的把意思都听反了。世间的一切知识,都属于比量心的作用而来的。非量就是幻想的境界,乃至于精神病等病态境界都是,有些人杯弓蛇影地见到鬼,也都属非量境界。
  至于现量境界,比如大家念佛,念到念而无念,心理很清明,一个思想都没有,看起来是意识的现量,其实,这还不是真正意识的现量,只能说是相似的意识不起分别,相似的现量。在这相似的现量当中,还有妙观察智哪!心念不起,什么都不动,很宁静的在那里。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无知,那是昏沉,昏沉也是意识呈现的。假定说这里头我知道,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念头未来,中间空空洞洞,都不起分别,一切来我也知道,过去就过去了,而不昏沉,清清明明,可是你知道清明自在,没有障碍,这是第六意识现量,能够起妙观察作用。
    螺狮壳里死人无数
  但是意识现量,拿整个的现量来讲,是相似的,不是明心见性那个性。大彻大悟,所谓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什么是我们的真现量?心物一元,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观庵摩罗果。就是跟宇宙合一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圆明清净,才是心意识的真现量。所以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也是阿赖耶识的现量而已。
  因此我们用功学佛,心境没有达到这一个境界,坐在那里偶得一念清净,认为这个就是意识现量,把握这个境界就认为自己已明心见性,身心修养把握了,这是错的,禅宗形容这是在黑漆桶里,这不是参禅,普通修养的人都能做得到。浙江地区的禅师把这种情况叫做 “螺狮壳里作道场 ”,自以为得道了,大作法事。
   “量 ”字翻译得非常好,有扩大的意思。心量要越坐越广大,结果我们坐在那里,心境是无限地缩小,螺狮壳里作道场去了,不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所以现量的道理,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同时,研究唯识、法相宗,不要被那呆板的文字给困住。大宗师们讲得很多,但是为什么自己作功夫却用不上,是什么道理?就是没有把三量的道理参透。如果三量的道理搞清楚了,才晓得原来我们在螺狮壳里作道场,闭着眼睛认为清净的,还是妄心,不是真心,因此生死到来,抵不住。四大分散时,那个妄心的清净不来了。
  因此我们晓得现在坐起来,偶然的清净、宁静,还靠这个螺狮壳里头的结构都还好,没有坏,而形成这一点清净。要是里头哪里出毛病了,那时你的小量境界毫无用处,那时 “心境缘拘 ”。四大分散,死亡的痛苦把你拉住了,一样的起恐惧,一样的没有用处。大家平常作功夫,自己以为了不起,真到了四大分散,还不要四大分散,病了时就不行了。
  所以《百丈清规》也说,修道的才希望有病。有病的人才会小心,才肯修道。其次,真正的考验在病,一下来一个大高烧,快要崩溃,自己一点作不了主时,大痛苦时,测验你平生的道力够不够就在这里,恐怕那里不要说谈禅谈密,连叫哎哟都叫不出来了。所以不要妄谈理论。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 ”刚刚讲唯识之理,现在又转到般若性宗。一般学佛的人,认为般若是龙树菩萨系统,而唯识是无著菩萨系统。事实上,由印度到中国,中国而欧美、日本,研究法相唯识的人,多半连带研究般若,与玄奘法师一样。这两宗表面是相对的,一空一有。但研究般若的人,多半不喜欢研究法相唯识,觉得太啰嗦。谈空容易,一切都不管,来个空就好了,干脆利落。讲唯识是科学性的,一点一滴要分别得清清楚楚。
  不过,研究法相唯识必须要般若智慧作基本。所以般若智慧有这样重要,是 “送神符 ”,了生死全靠般若。佛法的成就不是功夫,是智慧的解脱。
  学禅打坐功夫,是要由定生慧,是培养智慧的最好一个办法。欲了生死全靠智慧,不是靠功夫。功夫在螺狮壳里作道场,抵不住事的。临终要生死无滞完全靠智慧的解脱。所以,我一再强调,学佛乃真正的智慧之事,希望大家一定牢牢记住。
    心明幻灭
   只为盲无智眼,教观不明,从无始已来不能洞晓,违现量而失自心体,逐比非而妄认外尘。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而我们一般学佛的, “盲无智眼 ”,都是瞎子。 “教观不明 ”,佛学的理谓之教理,教理没有求证,那是空谈,没有用。教理拿到心境上求证,由止观的真正修证,那是教观。所以,教与观要明白透彻。
  一般人从来没有搞清楚心的体和用的关系,因此违背了现量而丧失了自心之体。严格地讲,心物(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唯心的现量而已,而一般人 “违现量而失自心体 ”,自然 “逐比非而妄认外尘 ”,跟着比量、非量在跑,把物质世界的一切当成真实。
   “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请问: “你那个清净境界怎么来的? ”若说因为坐得好,那么清净是从腿来的?若说因为作功夫作得好,那么清净是从功夫来的?若说从心来,那么心是怎么清净的?照得出来吗?实际上,心的清净还不是心照出来的比量。清净并非外来,放下就是。怎么放下?你还来一个放下,已经不是了,早已起来了。
  现在现量就清净了,不要加一点力量。不一定闭着眼睛才行,开眼闭眼是一样的。心本来清净的,被自己求个清净的心挠乱了。心物两个都是本体心的一个现量而已,还另外去找一个心,就是 “将心取心 ”。每一种境界来,都是虚幻的,结果我们不肯认平凡,喜欢找稀奇古怪的,那就是 “以幻缘幻 ”。
  幻境多半由生理的毛病而来,有些是心理的幻想配合生理作用而来,非常复杂。我们打坐时,心理渐渐宁静下来,可是生理还在活动,气、血都在活动。身心两个一摩擦,各种境界就出来了。每个人境界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与心理思想不同,反应也不同。可是一般人喜欢在幻境中去玩弄自己,都是 “以幻缘幻 ”。
   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如象鼻取水,还沐己身。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 ”这句话,永明寿禅师骂得妙。实际上, “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有些人发生了心理状况,这样、那样境界来,于是诸佛菩萨有八万四千法门来给众生对治。
  众生无智,叫他放下,却放不下,一定要求个法,自己骗对了: “真灵! ”有大智慧的人只好 “黄叶止儿啼 ”,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了。其实,人最烦恼痛苦的事,三天,最多一个礼拜就过去了,七天一个周期,经过时间的变化,自然变去了。不过,这里有个话头: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任何一种情感或烦恼,喜怒哀乐,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去了。俗话说: “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 ”,不理他,他哭久就不哭了。又如碰到伤心痛苦的人,你不可劝他不要哭,就让他哭,哭过了,也就雨过天晴了,他哭不出来,那才叫人担心。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变去呢?不只时间,空间亦然,所以到外头散散心,也就好了。那么究竟是空间变去了它,还是它变去空间,是个话头,值得研究。
  同一理由,你的功夫出了某一个房间就不同了,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不同?道理何在?这些都是现代的话头,要好好参究。总之,心理的喜怒哀乐,外境的风云雷雨, “必无前境 ”,本来是空的,何需用方法去空它?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自从受身含识已来,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于非怨处认怨;若翳眼生华,向无爱中起爱。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
   “受身含识 ”四个字要特别注意。譬如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都是人,有身体存在,身体是有构式的,中间有个东西,就是心、意、识。活着叫精神,死了叫灵魂,不过佛学不称灵魂。刚死时,还没有转胎以前,即还未受身得到另一个阳世身体以前,叫中阴身,是过渡期间的存在。
   “受身含识 ”,身体内部包含这个识。暖、受、识三样东西是连着的三个作用。身体的暖气在,寿命就存在,识的作用也还在。人死亡是从下部开始,年纪越大,两条腿越没力,慢慢两只脚也冷了。有许多人身体特别健康,到老年两只脚底心还发热,袜子都穿不住,那他的寿命一定很长。一般人从下部冷上来,风湿病也来了,慢慢腿也走不动了,最后两条腿拖着走,这两条腿已半死亡了。冷却到什么地方,寿命就切断到什么地方,这个识就分散开了。所以我们临终,一口气不来,整个身体就很快都凉了。
  因此,西藏密宗曾将八识配合身体作研究,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颁在前面五官;第六意识在头脑部分;第七识与生命俱来的我识在内在;第八识在哪里?在督脉脊骨一直到大脑。不过,这是后世研究西方心理学、生理学、医学而附会上的说法,不一定完全对。
  反正我们的精神作用,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指甲上都有,很奇怪的。头发、指甲可以常剪,在没有剪断以前,拉你一根头发,整个人还是有感觉,动一根汗毛,识还是起作用。当头发或指甲剪下后再动它,没有关系。所以研究心、意、识的关系,有很多课题很有意思。唯识学家问禅宗的: “一切唯心,那么一条蚯蚓或一条蛇砍成两段,两头都在动,本性在哪一头?有些厉害的,自己还会接合起来;那么本性在哪一节? ”何必说蛇,当我们的指头用菜刀一下砍下来,指头细胞还在跳动,你说那里头有没有我?没有我,它怎么还会跳动?有我已经跟我们身体分离了,我们只觉得这里痛,砍下来的指头晓不晓得痛?还是会痛,只是你没有去体会。
  那么,唯识学家对于上述自己所提的问题,有没有自己预认的答案?有,答案很简单 ——“余命未断 ”。所谓余命,就是剩余的生命。也可以说是 “余力未断 ”。比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紧急刹车,轮胎还往前滑,就是余力未断。所以生命也是一股力量,业也叫力,所以称业力。
  以佛学来说,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当一个男子的精虫和女子的卵子结合时,没有意识、灵魂的加入,不会形成生命。有很多人问我: “试管婴儿有没有含识的加入? ”我说一样有,这个同男女性行为没有关系。精虫和卵子结合时,就有一股力量加入,三缘凑合就构成这个生命。受身的时候一定含识,含藏心识的作用。这还是粗浅的现象。
  严格地讲,受身,男性精虫与女性的卵子本身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这个研究起来就很麻烦了,要讨论到心物一元哲学的中心去了,必须结合各种学问来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宗教哲学等等,是很讨厌的一件事,但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通常,人受身中即含有识,实际上,人老了,生理机能老化,两眼濛濛看不见,耳朵也不灵了,这时,前五识逐渐丧失生命的功能,已经慢慢走入死亡的状态。讲死亡太难听,以中国易经的 “盈虚消长 ”来讲,即已处于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的前五识就像花瓣一样,慢慢凋谢,但花还是存在,只是没有那么新鲜。在第二个生命快要开始以前,生命的功能收缩了。其间的道理,说起来很多,我们现在大约提个头,没有详细说完,等于只列了几个纲要、课题,大家去研究,主要的就是说明 “受身含识 ”这四个字。
    觉受为修道大障
   “受 ”感受有这个身体,这又要谈到佛法的十二因缘。因为有了身体,就产生了触与受。譬如大家坐在这里,身旁有人坐过来,你感觉好热,这就是触。感觉空气舒服不舒服也是触。受,一部分是生理,一部分是心理,由生理的受引起心理的感受舒服与不舒服。我们有了这个身体,自己一天到晚在玩弄觉受作用而不知,感觉身体舒服不舒服,健康不健康,乃至近视,难过不难过等等,都是在玩弄觉受。把佛学这个道理搞清楚,回到心理实验,你能把自己心理上觉受的功能解脱、拿开,身上的病就好了!因为此身体本来就具有生命本能的治疗力量,你越握着感受不放,就越糟糕。
  我们实际上一天到晚都在这个生理觉受上打转,所以十二因缘由触缘受,由受缘爱,爱就是喜欢自己。我们照镜子,越看自己越可爱。爱就取,自己抓得很牢;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讲起来有先后程序,实际上是一套错综复杂,几乎同时发生的心理功能。现在有很多人学禅学佛,打坐做功夫,实际上都在玩弄觉受,没有解脱,坐在那里,今天昏昏沉沉,背脊骨又不舒服;明天,唉呀清净一点,有进步。这全在玩弄觉受,自己被身体困住了,此即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
  大家注意喔!千万不要玩弄觉受。能够把觉受解脱了,你差不多得定了。所以觉受境界不是定,这个千万要搞清楚。诸位自己都可以做测验,我站在这里,诸位要坐在那里听讲,你自己反省一下,感觉的情况多?还是听话、思想多?这是两件事,大部分坐在那里都是在感觉自己的身体,一会儿注意听,一下子又放下腿,觉受困扰非常厉害,这个东西在你生命当中,困住你十分之七;思想困扰你十分之三。今天觉得舒服不舒服,对劲不对劲,都在觉受里打转,然后以为通了奇经八脉,哪里这样简单?督脉任脉通了,不需要戴眼镜了,这是比方啦!还有很多其它的征象。
  就算奇经八脉通了,仍在觉受的范围里,并没有脱离觉受,只能说,你用功修行有境界,有一点功夫了。功夫很简单,一听这两个字就没有什么特别价值。人家问我: “什么叫功夫? ”方法加上实验,再加上时间就等于功夫,没有什么稀奇。这道理是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来的。
  所以,不管修密宗、显教,一般人多半在玩弄觉受,自己不知道。有病的人学佛静坐没有好,为什么?佛为大医王能医众生病,学佛以后吃这个药没有好,就因为你始终被觉受所困。觉受的解脱很难,觉受能够解脱,就差不多了。嘿!那才可以吹牛,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换句话说,八识,心的作用被觉受困绞住,其力量之大,始终脱不开。我们的精神就好比一只蚂蚁在快速转动如电扇的轮回圈子里,你怎么样都跑不出去。我们的精神意识在肉体中轮回,血液的循环快得很呢!快得你跑不出来。所以静坐慢慢帮你澄清一点,有时思想偶然脱出来一下。而心理与生理都具有同等的力量。
  所以,我们从 “受身含识已来 ”,始终困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般说到三界,就想到六道轮回的三界。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具足三界:欲界从肚脐以下到下部;色界从肚脐以上到喉咙;喉咙以上到头顶则属于无色界。在中医里,也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说法,又自成另一套系统。总之,这股含识的,觉受惯性力量,你始终解脱不掉。
    是非圈多幻想狂
   “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 ”,脑神经部分高烧时容易看到鬼、看到很多可怕景象,这都是假的,这种幻境属非量境界。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以为自己是清醒的,既没有高烧,也没有发疯;实际上,如果从佛眼来看,我们的心性本来无事的,可是我们现在感觉有那么多事,还是在高烧、在发疯喔!这种非量境界,等于 “热病见鬼 ”。 “非怨处认怨 ”,我们人活着,一天到晚都在是非恩怨中。古人有两首诗:
  广知世事休开口,纵是人前只点头。
  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独坐清寮绝点尘,也无吵杂扰闲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又扯远了,这是佛家讲修养,以儒家看,是消极了一点,但还是有它的道理。一个人世故人情通达了, “广知世事休开口 ”,少说是非,别人跟你说好说坏,点点头。 “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第二首是和尚作的。一个人坐在清净寮房(出家人称普通睡房为寮房),碰到人没有是非可说,真是个修道人,这才叫人世间无事之人。这就说明,人生都在是非恩怨中,在佛法眼中看人世间的是非恩怨没有标准,没有绝对的,因时间、空间而异。下一句也是同样的道理。
    爱来怨去,死去活来
   “若翳眼生华 ”,眼睛有病,就容易产生眼冒金花的现象。 “向无爱中起爱 ”,为什么佛法常提到 “怨亲平等 ”?怨和亲是两个反义词,一是怨,一是爱,爱的就要亲,亲的一定爱。西方人写信称亲爱的,亲当然爱,爱一定亲,没有亲怨的。以佛法看,这是讲恩怨是非的心理状况,以及处理事情的各种情绪作用。
   “妄生妄死,空是空非 ”,这些是非、生死现象,都是假的现状,不是心的本体功能,必须把这些假现状参通了,认得自己的本体,才能得道。所以永明寿禅师感叹一切凡夫 “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 ”?偶然清醒一下都做不到。现在他警告我们,这一生都不能成道,更待何时?
   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这些好文章都不需要解释,尤其学中文,学文学的,这些都是好句子。学佛成道是靠智慧,不是靠功夫;但是不做功夫,哪里来的真智慧?因此他强调 “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
   其四分三量诸多义门,下当广辩。
  下面要讨论的是关于唯识的,在此暂不讨论。接下来是另外一节。
    知行合一心无迹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 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永明寿禅师讲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真正的佛法,真正的禅宗、密宗、各宗祖师真正的宗旨,贵在心行,从自己的心行做起。 “采义徇文 ”,问的人说,永明寿大师啊!你现在写这部书,专门采用经典上摘下来的道理, “义 ”就是道理。 “徇文 ”摘下经典的文章加以解释。 “只益戏论 ”,学问越好,做功夫越没有用,有什么意思?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所以佛经上记载,文殊有一次骂阿难。阿难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佛的演讲都是他记录下来,脑筋很好,道理懂得很多。我们今天能看到佛经要感谢阿难,他不记录就完了!但是文殊骂阿难 “将闻持佛佛 ”,他说你拿你的功夫、脑筋、耳朵,专门保持佛说的那个佛的作用,光是向外追求道理。 “何不自闻闻 ”?不知回转来用功,观察自己能够听到人讲话的那个功能,那个东西是什么?自己闻自己的本性多好呢!这两句是文殊菩萨责阿难的话,现在引用这两句经文作为问题的结论。 “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你何必写《宗镜录》?只要一念回机,心理一念不起,就把握到佛法的宗旨。这是所提的问题。接着永明寿禅师的答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他说,你要知道,教育、教化的目的是普及大众的,你懂了可以,还有人没有懂。何况还有不认识字的人呢!佛经很多,尽管你们懂了,后来的人还有不懂的呢!这是为未知者说,你已经知道了不用管。其次,为没有做到的讲,已经做到的不需要讲。不过, “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真的做到要四个字。什么字? “心迹尚亡 ”。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同未悟一样,那可以说是心迹已经没有了。如果还有悟的境界在,俨然有道之士,那没有彻底。
  (编案:吕纯阳尝曰: “凡印心无碍,苟于真常活流时,犹自知自觉,则无碍之体段,尚未尽全。必到此莫知其然,方为无碍上品。 ”可从并参。)
  所以古人说,悟了的人同未悟一样。那悟了同未悟一样,我何必悟呢?嘿!这可不一样,这个道理拿佛法禅宗来作说明很麻烦。翻开中华文化《大学》、《中庸》两部书看看就知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一路下来,中间都是讲修养做功夫,讲完了,最后大圆满成就了,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不正与 “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同一旨趣?
   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
  他说,我为初学的人写这本书。初学的人如同刚生下的婴儿,眼睛还没有张开。
   “圆机未发 ”,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须传播佛学的知识,以助初发心者。这是讲,为初学的人要选这部书。再说也为未行者,有许多人研究佛学、听佛理是一回事,行为却又是又一回事。佛理真能配合心理行为起修行作用,那才是真功夫。那些没有做到的人, “但执依通 ”。依通是佛学名词,包含两重意义。
  首先,要知道,证了道的人有神通;至于算命卜卦灵得很,乃至有些人眼睛看光等等,都叫依通。像这种靠一个东西来推测未来的事,不是真正的神通;第二,像我们靠读书、看经懂了佛学的道理,也是依通,是人家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知识是老板的,釋迦牟尼佛是这方面知识的老板,我们只是依之而通。他老人家把垃圾倒出来,我们捡一点如获至宝。这些人修行没有到达, “学大乘语,如虫食木 ”,怎么说 “如虫食木 ”?下面还有四个字 “偶而成文 ”。虫子吃木头,有时看似写文字,让人越看越像。有人说,学道的人,在山里搭茅棚,看啄木鸟啄木食虫,如果把啄成如符咒般的文字学会后,指头一画就成就了。
  还有人说,端午节五月初五正午时,所有的虫都躲开了,如果在那里抓到一只蛤蟆,赶紧盖在地上,它会画符、地遁。把蛤蟆文字学好,你就会土遁。这类说法,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一般学道的专门搞这个玩意的很多。好多年前我还住在基隆山边,有一次端午节,有个学生抓着一只蛤蟆拼命跑来,一身大汗: “老师!我抓到一只蛤蟆,十二点正盖起来。 ”“好,盖起来。 ”等一下一打开却没有了, “怎么没有了? ”我说: “刚才你把它盖上,我就把它放掉了! ”“老师你怎么放了? ”我说: “万一它不画个符,你打开来多失望呢!早点放了不是蛮好? ”他说: “哦!我等了好久,好几年都抓不到。 ”
   “如虫食木,偶而成文 ”就是以前的比方 “瞎猫撞上死老鼠 ”,那不算数。永明寿禅师说这般学佛的,偶然也撞到一点境界,以为自己对了, “如虫食木,偶而成文 ”。靠不住!
   “犹奴数钱 ”,给老板管帐。佛学讲得高明,那是老板的;孔孟之道讲得好,那是四书五经的,同我们不相干。所以他要写这本《宗镜录》。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 ”他说,再者佛法如恒河沙之数。一粒沙代表一个法门,而世界上有数不尽的尘沙。教化的目的,就是为这两种人,一个是圆机未发,见地、知识不到的;一个是心行、行为功夫不到的。有些人功夫做得好,智慧没有开,那个功夫没有用;有些人理论、学问知识非常好,一点功夫都没有,也没有用。他说,世界上一切教育就是为这两种人。 “因玆见谛,如说而行 ”,希望他们懂得这些道理,照着去修行。
   “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 ”智慧非常重要,佛法是智慧之学,不是聪明知识。智慧之光像太阳普照一切一样;后天的知识则如二百、三百烛光的灯泡,范围有限。聪明一点的人,电灯光亮一些,小聪明小亮光。佛的智慧、悟道之人的智慧则不然,不是一点一点地照,而是如同太阳出来一样,整个大地普放光明,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一悟百悟,一了百了。年轻同学注意!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悟道,是一悟百悟统统懂。如果你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还差远了! “如日普照 ”,是太阳普照,统统明白了。
   “多闻之力,犹膏助明。 ”但是你不要忘了学问,学问有同等的功能。学问就是多闻,犹如蜡烛,油越多越亮。《大般若经》专讲空性智慧,即有如此的比方。按照佛教的比丘戒,出家人不准看闲书,只准看佛经,而且只准学一门修道、成道,不要乱七八糟浪费时间。然而依照大乘菩萨戒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二者是不是矛盾?有人提出来问佛,佛说,大乘菩萨的智慧就像孔雀一样,孔雀喜欢吃毒,像蛤蟆、蛇、蜈蚣 ……,毒品吃得越多,孔雀开屏越漂亮。大乘菩萨多闻的智力像孔雀一样,毒越吃得多,越学得多,智力就开得越大。但是小乘根器的人,一点毒药就吃死了。
   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疑为炽)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事。
  永明寿禅师说,我们一般人在佛的眼睛看来都是劣解众生,智慧见解(不论世间、出世间学问)不够。从无始以来,受无量劫的炽然之苦。人世间生命、生活过程如同火烧一般煎熬痛苦,因为他找不到自己心性本性的正信道路,失去真正大智慧、妙慧的门路,一切都在狂乱当中用心。我们一切作为自己认为是正常、是真量,在佛眼看来是狂乱、颠倒。 “颠倒 ”两字用得非常妙!人是颠倒得很厉害,颠倒的事更不可胜数。这里不去发挥了;要发挥起来,有许多滑稽的事可谈。
   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袪多闻宝藏!
  嘿!我们这位大师最后结论都在骂人,因为上面有人提出问题,禅宗明心见性多简单,你这么啰嗦,还把佛经拿来注解。他说,我们这些人同瞎子一样,没有智慧照明, “翻嫌真实慧光 ”!他说,我花那么大的精神,集中所有佛经的精华跟你讲,你反觉讨厌。真正光明给瞎子,瞎子却反觉讨厌。 “贫阙法财 ”,无知得不得了,我送那么多无上法宝给你, “更袪多闻宝藏 ”,你看到反而怕了!
  下面开始引用大乘佛经重要理论,等于佛学大纲。学佛的人光靠打坐做功夫,不深入佛经教理,禅定功夫做不好的,光靠佛学教理,没有真实禅定功夫,也没有用的。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宗镜录》四十三卷引用了许多佛经原文,重点在说明佛学修持不一定看经,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经却又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明白道理便可以不研究经典,那是很大的错误,他已经说过理由。
    禅解相应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平常我们敲木鱼念经,或自己看《华严经》,这些文字一看都懂,实际上都没有懂。现在是白话文时代,在过去古文时代,这种古文非常美,文字晓畅,晓是明白,畅是痛快。因为翻译得太好、太明白了,反而容易看了过去。根据这许多的经验了解,文字越好,使读者越不能深入,就像现在的教育,有各种视听教材辅助,一般年轻人看了好像都懂了,实则越来越不懂,学问贫乏,只有知识。譬如这段经文,我们一读过去了,实际上有好几个层次。第一,他首先提出,《华严经》说,要想度一切众生使他们成佛悟道,第一个条件: “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
  譬如禅宗讲悟道,第一步悟道就是无障碍解脱智,要一切无障碍。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坐起来有无障碍呢?两个腿子酸的麻的腿子障也;身体感觉忘不掉,身子障也;妄念断不了,烦恼之障也 ……处处是障碍。那么,你懂得空的道理吗?理论上都懂得,真解脱无障碍做不到。例如他首先叫我们忘身,忘掉这个身体,无身见,还不要说无我见,这里头有层次的,身体的感觉统统空掉都没有做到,即使身体的障碍完全空了,你还有一个空的境界,就是还有我在。以禅宗来说,初步破参就要达到这个程度,见到空性,换句话说,初步悟道就应该达到无障碍解脱智,大家仔细研究,谁能做到?
  这个修证层次是反过来述说的。第一句讲 “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至于无障碍解脱智如何来呢? “不离一切法如实觉 ”,又进一步了。勉强下个注解,无障碍解脱智是见到空的一面,真的空了,不是说有许多事看开、算了,那是理论上、意念上勉强空掉,那个靠不住,还是有障碍,属凡夫的空。如何达到无障碍?离不开一切法如实觉。什么叫一切法?理论上都认为见到空应该是把身体、四大,一切丢掉,一切物理世界障碍、心理障碍没有了才算达到空。其实,进一步,不然。这一切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如实,本来如此,用不着空它。妙有即是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一切法如实觉,要悟到这个道理。换句话说, “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是见空性,见空性根据何来? “不离一切法如实觉 ”,亦即妙有,就是现在的境界、现有的世间,就在这个有当中自然是空的。
  那么第三步,一切法如实觉怎么到达呢?一切法如实,都实在,不需要离开。这个东西必须靠 “无行无生行慧光 ”,既不是智,又不是觉,是慧光,是什么功夫呢?这是功夫境界了!实际修养到,不需要再修行,不需要做功夫,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是无行,无生是一切念头生而不生,虽在生生不已中,当下无生。要有这个智慧的了解,这个智慧的了解不是智,也不是觉,而是慧光,自性光明,智慧的光明自然照到。这是第三步。
  再进一步,无行无生行的慧光怎么来的?要打坐做功夫 ——不离禅定,不是普通的禅定,是不离禅善巧决定的观察智。譬如禅宗叫大家参话头、天台宗修止观、听呼吸 ……,为什么大家搞了半天没有成功?功夫与智慧配合不起来,理论与事实不能合一。所以,做功夫要注意善巧,一切法要善于应用,即使如普通说做人,仁义道德是绝对的原则,仁义道德用之不当则害人害己,善性还要晓得善巧,可见善巧之重要。功夫理论那么多,真一考试,理论完全没有融会贯通,可见智慧没有善巧。把经典理论用之于修证功夫上更不成了!为什么无此本事?智慧没有善巧运用。比如参话头也好,念佛、修密宗念咒子观想也好,你不会善巧运用,夜里听呼吸听久了睡不着觉,睡不着不是坏事,因为你气充满了!如果要睡觉,赶紧换方法,这是方法问题,要善巧运用。
  许多同学跟我说: “老师,这样实在不行,我们在老师这里听的太多,这样那样,不晓得哪样好? ”我只好说: “你笨蛋,我办了一桌菜端上来,你胃口不好少吃两样菜喝碗汤算了嘛!能够吃就多吃,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怎么办?我说凉 ‘拌 ’!那有什么不好办! ”这就是不懂得善巧。八万四千法门,千万不要弄成死法,都是善巧,有些用在这里对,有些用在那里对。比如吃饭,饭好不好吃?吃多了出毛病。你说我今天吃不下,可是老师端来我就吃,我看会吃又端上来,非把你肚子撑破,吃不下不吃嘛!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达到这个境界要不离禅的善巧,善巧什么?决定性的能够观察。这个观察是经典上的名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参啊!要观察,但是有许多人学佛听经看经,哪里有经都去听,结果听不听?都不听,他没有观察研究,因此听完了讲些什么? “嘿嘿,不知道! ”我们这里也经常有,昨天讲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都悟了道,听而不听,见而不见? “老师讲的好哟! ”但你问他看到哪一行,还要我找一下,都是这样,没有观察智。没有观察智一切都白学的。
    多闻方许叩禅关
  好了,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怎么来的呢? “不离善巧多闻 ”,要学问渊博。多闻就是要渊博,眼睛多看经典,耳朵多去听,然后把听的理论吃进去,融会贯通,研究一下,这个对我有没有用?或者我现在是不是这样?要对证。所以,永明寿禅师引用这一段《华严经》引用得非常好。
  大家反省一下,平常都觉得自己看了经书,不要说看佛经,看平常书籍也一样,每一个字、每个句子都要慎重地想,留意怎么深入,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解书中的问题。结果看书的人一晃就过去,没有深入,以为自己看懂,其实没有懂,像永明寿禅师引用的这段经文,你把它反转过来看就了解了,学佛第一先从理论下手,理论即多闻,然后从多闻求证、修定,在修定中,把理论与事实配合来观察,然后再发展智慧自性的光明,使你悟道而得真正大解脱的般若智慧。因此,经典怎么不重要?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结论:
   是以因闻显心,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文章,我们刚才用现代话一打散重新组合而了解其意。在宋代当时,因风气不同,文章理路与我们写作的方法稍稍不同,同时那个时代观察事物的思想习惯也与我们现在不同,当时这些句子都是很美的文章,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在方式、形态上的不同。西方哲学靠思辩、逻辑的分析、推理而认识一个东西;中国哲学讨厌得很,靠文学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东边起火,恐怕那边也冒烟吧!想着想着烟就来了。而西方思想方法:东边起火,那边冒不冒烟再去求证,两者不同,各有理由。
   “因闻显心 ”,修道的人求明心见性,必须先通教理,多闻渊博,才能显出明心见性之相是什么。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教理研究清楚才能辨别自己用功的情形:为什么今天用功腿子麻?容易昏沉?昨天打坐好一点什么理由?都有个理由的!大家不从这里观察,光问老师。你要自己观察好了再来跟我研究,那还差不多!结果我们这些人学禅不合逻辑,也懒得用脑筋,没有观察智。昨天为什么不好?昨天气候不好?你在哪里坐?吃了些什么东西?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感冒?都是问题,不去研究,因为一研究,他马上有个观念:这不是妄想嘛?那么你不要妄想好了嘛,不要妄想做不到,那就要想清楚,你来问我干什么?你做不到难道叫我替你做啊?真没办法!自己不晓得用善巧决定观察。 “因闻显心 ”,因此要教理通,才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
   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修禅定,定久生慧,不过这个定是方便说,其实本文这里现在只讲禅不讲定。老实讲,大家不大容易了解禅是什么,为表达只好说修定,但定是什么也不懂,只好讲打坐,其实打坐不过是定与禅的一小部分,一个形态而已!这一点千万注意,听过后不要又忘记了,然后硬把打坐当禅、当定,那就错了,所以特别申明这一点。他说,必须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再通达诸法如实之觉,最后 “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
   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若离此宗镜,别无成佛之门,设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修道开始还靠多闻,亦即渊博的学问。
  永明寿大师一再强调这本著作的重要。他说,现在帮助大家把多闻 ——经典修持成道的精华语句都搜编成册,写成这本《宗镜录》,有多闻才能够成佛道,成就菩提。那么,要想走这个路子,离开这本《宗镜录》,可以说,另外再无成佛之门,如果你不从这本集中许多教理的书来对证自己做功夫,不研究教理乱做功夫, “皆成魔外之法 ”,不是外道就是魔障,走错误的路子。这是他所强调的道理。讲到这里,他又要引经据典佐证其言,免遭乱舌之说。他引用龙树菩萨所著《大智度论》的句子。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有智慧的人,比方在绘画,作文章或教学,或研究电机等各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只有天才而没有学问的培养,没有用。 “是不知实相 ”,永远达不到实相般若智慧的体。这样就等于在黑暗的房间,有眼睛却看不见。注意!不要说学佛,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同学犯一个毛病,靠自己的聪明浮动,不肯彻彻底底沉下来研究,你叫他研究、读经,他不干,做不下去。既聪明又肯踏实研究,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聪明人往往是浮的,包括我在内,我也自认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天才不力学,何用?等于黑暗中眼睛起不了作用。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相反的,光做学问,没有天才智慧,永远是个书呆子,充其量变个两脚书柜,头脑装得很多,你问哪里都懂,到达没有?证到没有?没有。等于有亮光的房间中没有眼睛,亮光白照空房间。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有人学问渊博,智慧敏利,听了我说的道理,马上了解接受了。又没有智慧,又不肯努力研究学问,虽是人身,却是牛的脑袋瓜。龙树菩萨骂人骂得非常艺术。
   “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有人有智慧,不肯多闻,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有智慧的眼睛,而不能遍知万法皆从法界缘起,皆从诸识熏习而来。注意这两个要点,万法是从 “法界缘起,诸识熏习 ”而来。这八个字讲起理论很繁琐的,可以引进一堆佛学的经论。
  举例而言,在座许多人用功,今天境界好,昨天境界不好,或者昨天夜里打坐睡不着今天拼命想睡,刚才说过,都是因为自己理论不清楚,又不观察研究,盲修瞎练,不要被龙树菩萨骂我们是人身牛,那就惨了!各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何在?法界缘起,有个原因来的,为什么这一堂好那一堂不好?要观察缘起。
  譬如好多同学前几天非常用功,我说当心白坐,这两天会生病,为什么?空气中的湿度太大,平常六十二、三度最舒服,前几天梅雨季湿度达到八十四度,不得了,像我房间摆一部除湿机,昼夜除湿,水一桶一桶倒。外在环境湿度大,而你的饮食又吃得好,粽子什么的 ……毒品装一肚子,外面湿气一进来,再加上生活上许多事不注意,不病倒才怪呢!如果不病倒,那才叫佛法无灵,病倒是应该。你想,在这种情况下,做功夫的人,空气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没有哪一点不是法界缘起。当这许多因缘极不合适时,你怎样去调整它,去解脱这个环境?结果我的话蛮灵,其实是佛法有灵,不是这个鼻子塞了、那个头痛,再不然感冒,在家里大病一场。很多原因不注意嘛!佛法不离世间法,这就是法界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的。
  所以这两天同学送来很多粽子,同学好意要老师吃,我说对不起,一口也不要,我受不了,如果吃了,算不定接着第二个缘就要吃药,都是吃,但是何苦多麻烦受罪呢!这些是什么道理呢?法界缘起。有些看到好吃的不吃,叫他好好保养,多穿衣服,他说不要紧,还觉得热。第二天找老师拿药,叫你围一下你不围,你看我老头子包的好好的。这叫菩萨畏因,一切事情因一动就害怕;凡夫畏果,我们是人身牛,果不来不知道害怕。人身牛不是我讲的,是龙树菩萨说的。
  许多人不晓得我们修行,主要是要把心意识熏习的习气、生活的习气整个三百六十度地转弯,转弯还是要大转弯,才能把自己改过来。我们人的习气大得很,不光是这一生习惯,有许多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经常看一个刚生下的男孩有女孩味道、女孩有男孩的味道,也是前生习气带来的,这个习气有三世因果。学佛、修养做功夫要转这些东西。这八个字我们这样讲比较明白一点。我不是佛学家,也没得学问,喜欢讲土话。照佛学家、学问家就不是这样讲,这么讲要打手心的, “法界缘起 ”,引经据典,学问是学问,同我不相干。那么,现在把学问的理论打碎了,磨成粉,吸收后体会,也许会比较清楚。
  所以,要遍知法界万法缘起,是诸识熏习等等道理,要确实去了解,不要犯大毛病,学问是学问,行为是行为,对佛学所懂的道理与身心修养配不起来,那学问等于白费,做个学者,教教书、讲讲理论还可以,我们不希望做成这样,学问要能够用的。
    诸佛遍送醒眼乐
   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
  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
  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学佛修证、悟了道的、明心见性的人如何呢?能够遍知一切法。你说我只是明心,其它不知道,那你拿经典来对对看,算不算明心?可以说一点明心悟道、一点空性都不是,那都是意识所造的境界。真的有所悟,要遍知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 “何由深达实相 ”?哪里能说是悟道?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什么这个、那个?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之体,你见不到。 “故云亦不知实相 ”,所以说,也不知道实相为何。实相即般若的实相,拿现代话说,就是智慧的体、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拼命想修道的 “道 ”,那个东西叫实相。实相是佛学名词,实相无相。
   多闻无智慧者,况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虽有多闻记持名相,而无自证真智,圆解不发,唯堕无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他说学问好,没有真智慧,这其中有层次的。多闻是知识,包括佛学的经典;智慧不是知识。等于讲儒家时我提一个口号:学问不是知识。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只是学识高;学问是做人做事的真修养。换言之,引用到佛学也是一样,多闻是知识;智慧是道,天生自然的境界。
  多闻没有智慧,等于光明中有灯没有眼睛。学识渊博, “记持名相 ”,一问佛学名词行得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八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答得都很对,但记持的只是名相。 “而无自证真智 ”,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真智慧没有来。刚才讲悟了道能遍知一切法,为什么你不能遍知一切法呢?因为没有自证的真智,所以 “圆解不发 ”,圆融无碍的见解发不起来。因此,懂唯识不懂般若、中观;懂了中观又不懂唯识,懂了佛学又不懂世间的学问,懂了世间的学问又不懂佛学,不能圆融贯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没有 “自证真智 ”。本篇开始即言三量四分, “自证分 ”要自己证到,由自证真智慧,后圆通见解才能发起。 “圆解不发 ”,因此 “唯堕无明 ”,堕在愚痴当中。
   “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对一切信仰乱信、迷信。广义地解释,迷信为何?譬如算命的问我有没有算命这个道理?没有,一切唯心,命由人转。如果命断定你会发财,躺在床上睡个三年五年,看你发不发财?可见还是要人为地努力。然而有些人不相信算命,斥为迷信,我说你胡扯,算命看相在中国也有三千年的历史,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一流的头脑、第一流学问的人都还喜欢这一套,包括皇帝,你以为他笨啊!他接触的人也多得很,为什么还信这一套,去做专门研究?而且迷进去都是第一流的头脑,还不是差的。可见得算命即使是骗术,骗也有学问,你既然不懂,随便说迷信,你才迷信呢!不懂乱下批评、不知道而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迷信。如果研究了再批评,那不是迷信,是正信。学佛还不只是正信,要大信,要自己证到才不是迷信。大信硬要自己求证过。
  所以,他说这般人学佛没有自证智,全是宗教情绪上的信仰,不是智慧上的大信,因此,大信不成,所有见解都成邪见。
   如大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无眼何由睹见。虽闻如来宝藏,一生传唱,听受无疲,己眼不开,但数他宝,智眼不发,焉辨教宗。
  没有真正选择佛法的眼睛,何由修成?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是以未知心佛之宝,甘处尘劳。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时间是相对的,只在一念之间。三千大千世界,自己与他方国土都是一体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不隔于毫端。不知这个宝贝,而甘处尘劳,愿意在黑尘中劳碌终生。假定有人一念回过来,晓得自性就是佛,当下证到了,立刻由凡夫变成圣人。
   如《贤劫定意经》云:喜王菩萨宴坐七日。过七日已,诣佛启请: ‘ 行何三昧能悉通达八万四千诸度法门? ’
  喜王菩萨,真正证了禅定功夫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无比快乐。慈悲喜舍,是菩萨面孔上的招牌。假如一副讨债面孔的样子,一定与道毫不相干。什么叫宴坐?不依身(三脉七轮还是在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即连空的境界也空掉),是名宴坐,亦称不依不住三昧。反过来说,依住也是三昧,就看你有没有裁法的正觉之智,空的也对,有也不错,看你能不能。喜王问佛:修行哪一种方法,能够了解八万四千一切方法来度人超出尘劳痛苦?
   佛告喜王: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菩萨行时,便能通达诸度法门。诸度法门者,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为因。
  这里说,任何法门当中,有三百五十功德,成就至善的善果叫功德。所作所为,包括一切心理行为,平日做人做事的每一行为都要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学佛的人比普通人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帮助一个人,甚至骂一个人,出发点包涵了六度功德才可以。即心理行为随时随地,乃至梦中丧失了这个心行,已经违反学佛的基础了。这有多么严重,千万注意,不是打坐几天几夜就是宴坐。
  心理行为没有转变,是靠不住的。现在佛告诉我们了,每件所作所为,心理所起的,要具备六度之因;因还不是果,这个因发生善行,变成果了,才是一件功德。大家努力。
    一念天地悬隔
   释曰:诸法本者,即众生心。若随善心,成六度门;若随恶心,作三涂道。当乐土而为苦境,皆是心成;处地狱而变天堂,悉由心转。
  什么是一切法之本?就是众生心,包括我们现在的心理行为,做人的思想心念。假使我们每个念头动的都是善心,当时就可能成就六度法门。假如我们念念习惯动恶心,马上堕落三恶道。人家对不起我们,就非杀了他不可,本身已经堕入地狱道心行中去了。
  本来人生无所谓乐苦,皆由心变。本来在幸福中,因自己观念的问题而成痛苦的环境,这是自己心理造成的。假使一个人在地狱中,心理一转变,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也是唯心所造。这里极力说明唯心的作用有这样大。
   或即刹那成佛,或即永劫沈沦,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 ‘ 法无定相,但随人心。如天意树,随天意转。 ’
  不是阎王,也不是上帝使你如此,是自己形成这一股力量、业力。
  佛法讲心的行法没有固定,一念之间可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把幸福变成苦境,都在自己,一切唯心。据说色界天也有树,但可随天人的意而变,其实,人心就是天意树的根本。
   可谓变通立验,因果现前。不动丝毫,遍穷法界。如牖隙之内,观无际之空;似径尺镜中,见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见金为蛇,误执宝成砾。
  每天要反省自己。每天所遭遇的,都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是绝对科学性,不二的法则。
  心的作用有这样大,遍穷法界。我们的智慧如井蛙观天那么有限。我们本体心性的伟大,比宇宙还要伟大,《楞严经》也再三提到这个道理。而我们没有智慧,把这个身体当成自己,是非常渺小,非常可怜的。更愚蠢的是,在那里打坐,只管到身体里头,小之又小,可怜到极点。
   故密严经偈云:譬如殊胜宝,野人所轻贱。若用饰冕旒,则为王顶戴。如是赖耶识,是清净佛性。凡位恒杂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缠覆。赖耶处生死,习气萦不现。
  心识正题来了,刚才讲到心之体的伟大。在哲学思想中,心物一元已经很不得了了,但在佛法看来,心物一元不过是百千万法中的一法而已,又算什么?心体的功能,神而通之,超过物理、精神两方面的力量,不知还要大多少。因为人类知识所不能到达,所以拿心物一元来比方,已经很伟大了。
  这个心如此伟大,因为难以分别,所以弥勒菩萨把它分成八个部分。最后一部分称阿赖耶识,其实是心根之根。这阿赖耶识包括了心与物的作用,大家看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就知道,不必再作介绍。
    真正的三藏
  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里头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万有以后,坚执而长久存在着,就是执藏。比如这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存在,当然还是在变动,看起来永远存在,这是它的执藏功能。
  我们的肉体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部分,所以说四大肉体是假的,不要管,这是小乘说法。依大乘说法,这个肉体四大也是这个心,也是心的一环,等于是物理世界。我们的心理、智慧,则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赖耶识还没分散前,还是这个生命,能藏、执藏、所藏都在这儿,自己会抓得牢牢的。
  我们打坐,妄想不能断,阿赖耶识种子执藏的力量非常大。但是这个执持力量是空的呀!比如特技表演,把空碗转动,转得非常快时,碗掉不下来。这是运转得太快了,这个力量就变成吸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由此可知,妄念为何断不了,身心动得太快,在那里耍特技,所以妄念断不了。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的这个念,就具备了能、所、执藏。《八识规矩颂》云 “浩浩三藏不可穷 ”,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观察自己都观察不完。 “渊深七浪境为风 ”,阿赖耶识像深海一样,心性是深而无底的。 “受薰持种根身器 ”,它保持过去、现在种子,善、恶、无记种子,连未来的种子也包括在内。所以有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
   “去后来先做主翁 ”,人死后身体未完全冷却以前,第八识还没完全走掉。换句话说,生命的余力没完,这时你的脑神经已死亡了,阿赖耶识还有怨恨,很难过。所以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却了再搬动。投胎时,阿赖耶识功能先到。
    擒贼先擒王
  以阿赖耶识来看,前面七个识都成外境。就是我们现在的意识、思想,都是它的外层作用。我们打坐起来,都在那里玩第六意识的表层,认为在做功夫。真正的佛法做功夫从根本上来,从阿赖耶识下手。我们身心两方面,不过是第八识的一部分。
  有同学来讲: “比量、非量都是现量。 ”对的。拿现量境来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诸佛,不管是非量还是现量,阿赖耶识冒的烟而已。唯识论上则是限于权分凡圣的范围来讲,有三量之别,真研究经论才知道这个同学讲得对,非量也是现量,不过是所现非量而已;比量也是现量,现的是比量而已。
  大家用功,不要在第六意识的浮层上用功,应深穷此理,从第八阿赖耶识下手,前面七识的境浪都不理,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那不得了。 “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刚一听明心见性这些话,你已经登上成圣成佛之途了。这里只是大概介绍一下阿赖耶识。
  《密严经》讲,阿赖耶识如殊胜宝贝,不识宝的人轻贱它,识货的人知是无价之宝,尤其拿给皇帝作皇冠,更成了稀世之宝。一般人不认识自己本身有宝,而造业堕落。成了佛是什么东西成佛?是我们本有的宝拿出来擦亮,如美玉用水洗净,越来越美。普通人的这块宝,等于以笞衣包起,在生死里头滚,因为后天的习气把它缠住了。
   于此赖耶识,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头,随乐而同往。赖耶亦如是,与诸色相俱。一切诸世间,取之以为色。
  阿赖耶识,变成了有毒的东西。一切物理世界色相存在着,它就存在。比方我们的细胞都是阿赖耶识变的,剁了一个指头,那个指头的细胞不久就死亡了。这时我们的阿赖耶识是否少了一根指头?没有。那个指头化成灰了,也是我们阿赖耶识全体中的一部分,没有离开阿赖耶识。
  要从这个道理去体会心性,那才晓得自己心性是什么功能。所以它现在存在着时,同现实世界是相合的。
   恶觉者迷惑,计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间。赖耶虽变现,体性恒甚深。于诸无智人,悉不能觉了。
  一切物理世界都是阿赖耶识变的。不懂的人迷住了,认为有个我,实际上无我。你说无我,那个无我的真我,还是有个我。此中分别很麻烦。
  你说空也可,叫它有也可。它能够随心所欲却不逾矩,非常自在,造成这个世界,都是唯心所造。它能够变化一切万有,体性非常深。可惜我们被自己本身迷住了,没有智慧,不能觉,不能了,所以变成凡夫。能够觉能够了,已找出生命的本源,就成佛了。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宗镜录》卷四十三,前面先说明经教的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修证的人,必须把经教(包括学说)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废。接下来就谈到经典所提 “心 ”与 “识 ”的课题。
  研究唯识,事相上比较枯燥乏味,但其中道理深奥,这同时说明了一个原则,大家晓得佛法大乘精神的道理,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既然求出世,要发起跳出世间困扰的出离心,才有本事入世。入世,大而言之,救世救人;小而言之,创造事业。否则, “世缘易堕 ”,没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谈入世的圣人事业,容易被世间因缘牵引堕落。
  反过来说,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 ”,专门走修行路子的人,尤其出家人,必须要能深入世间,要透彻人情世故、明了世法,才能够谈出世,否则, “空处难持 ”,掉在枯槁的空洞里,难以保持真空。佛法谈空,空的味道并不是好受的。此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讲修持最重要的道理。千万记住: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否则 “世缘易堕 ”;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 ”,否则 “空处难持 ”。
  上一次讲到心识的关系,接下来:
    唯心唯寂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若心不动,诸事寂然,入如实门,住无分别。
   如《入楞伽经》偈云: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如实知去来,不复生分别。
  青年同学可能觉得这些文字易懂,然而我们却认为非常难懂。难懂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这是翻译的文字,永明寿禅师本身的文学境界引发为文字的般若,太明白太动人了!因此我们有可能被它优美的辞藻困住了!
  譬如我们发现一般青年人读书,不仅粗心大意、不深入,喜欢反传统,尤其喜欢夹带外文。我常常听到很多朋友说看不懂中国书,哟!到美国看外国人的翻译却看懂了。我说这样啊!那我们几十年白活了!为什么看外国人的翻译容易懂?皮毛的皮毛嘛!当然容易懂。啃不到骨头啃皮毛,结果我们把皮毛外边刮一点下来说懂了,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发现这类事实很多。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 ”,所以,如果能随时警觉、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万境万缘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随时觉察自己的思想:想什么?做什么?修行本来是这个路子。我们心念动得很厉害,尤其年纪大了失眠睡不着,这个念头、那个念头停止不了。不过,失眠的时候还容易觉察到。这个容易觉察的念头是粗的;细的念头则不易觉察。一个人反省功夫能够觉察到细的动念,已经达到一半圣人的境界了。此话希望青年同学记住就是,不是低估了你们,修养功夫不到,不会懂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能够觉了, “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 ”,换句话说,做到对人对事、喜怒哀乐、烦恼不烦恼,乃至看到物质世界的一切动心不动心等等,都能清清楚楚。 “万境万缘 ”四字包含很多,包含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因缘;因缘又包括人事的动向、物理的动向、感情的、心理的等等。你会觉察到,这些念头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
   “若心不动 ”,假使心完全不动呢? “诸事寂然 ”,一切万境万缘就非常清净、寂灭。这样就可以证到 “如实 ”。注意! “如实 ”是佛学名词,就是中国人讲的般若、悟道、证道的境界,住在无分别境界,对万事万物不起分别作用。
  问题来了,这是大家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后世一般讲佛学、讲修养多半被这些文字盖住了。他们偏重什么呢?偏重 “不动心就是道 ”的观念,如同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一样。如果不动心就是道,那么,白痴、脑神经坏的人,乃至脑震荡活着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动心?对不对?
  这是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又有一个逻辑问题。怎么才叫不动心?永明寿禅师只说心不动,一切事寂然、寂灭清净。那么,我们还可以提出个问题:假使我们对一切外缘不动心,心里只有一个清净保持,这个清净算不算动心呢?对,算动心。这也是一缘一境,保持那个清净也是动心。要注意这个道理,所谓禅宗就是要深入地参究,你保持心境永远的清净也是动心。
  后世许多儒家反对佛家这些话。老实讲,儒家的反对,是因为对佛学没有真正深入。不管名气多大的理学家,都没有彻底深入佛学。话又说回来,如果深入佛学,就不走理学的路子,也不叫理学家了。他们虽然不深入佛学,但站在儒家理学的立场,其批评也对了一半。
  理学家认为《中庸》所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道。这是对的,心可以动,不能说心不能动。动而不离中、得其用,动而不动也;不动而动也,这才是正确的道理。理学家这一半话对了,可是境界始终不大,只接近而还不到形而上最高的本体。
  对于这个问题,此节并没有答复,后文有,先保留。这是告诉青年同学,看佛经,不能因为文字懂就马虎看过去。
   “如《入楞伽经》偈云 ”,《楞伽经》是禅宗、唯识宗的宝典,这部佛经说: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 ”心一动转,就是世俗法。 “不复起转生 ”,世间上一切外境皆是自心所造,因此说,世间法一切外境皆是来去生灭分别而来。真能够如实知,这一知去来就不复生分别了。拿普通话来讲,永远不会转到另一个生命境界。所谓转生,转到菩萨无生法忍,拿佛学来讲,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 ”翻译得并不太好,但很忠实。 “见世 ”,见不是指眼睛,而心理上一接触世俗上外界一切事情,心就起作用。见世是自心,唯心所造。 “来者是事生 ”,外缘一引动,心里就是这个印象、这个事。 “去者是事灭 ”,事情过去,心理上这个事就灭了。
  老实讲, “去者是事灭 ”这句话我们世俗的人做不到。修道如同镜子一般,事情来了,有思想、有念头、有感情;镜中一切有我的影像。事情过去了,心里没事,镜子马上恢复它的清净、空灵。一般人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人来事生,过去事灭,此人不是人,是圣人。永明寿禅师叫我们修养 “来者事生,去者事灭 ”,事情来了,心里就有事,事情过了,心里就没事。事情来去就是个现实问题。现实,佛叫 “如实 ”。
    忍教哀乐作主翁
   “如实知去来 ”,来了晓得来;去了知道去,有一个灵明觉知的在。 “灵明觉知 ”四个字是佛学名词,灵灵明明。对于事情的来去之间,你有一个知道。这个能知的作用,不属于生灭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
  例如我们欢喜,一边知道笑,一边也知道肚子笑痛了不能再笑。那个知道自己肚子笑痛的那一知不在笑的上面,那一知没有笑。笑的时候知道笑,控制不了;知道不要再笑了,一面还继续笑,有二、三个作用在。又譬如发脾气,明知自己争不过对方,骂两句差不多,不要再骂,第三句还是骂出来。那个知道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骂的那一知不属于生气。
  所以,这些心理的现象都是来去的现象,有一个一知,都不属于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所以我们要做到 “如实知去来 ”,这个里头叫做不起分别,所谓不生分别是指这个。
  这里又有个问题,一般人讲中国哲学思想,提到《中庸》所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认为喜怒哀乐是心理状态。不对!喜怒哀乐不是人性的本性,喜怒哀乐是情。如果认为喜怒哀乐是性的作用,那错了!本性上非喜怒哀乐,而情绪上有喜怒哀乐。所以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偏向由情绪引导到达心性修养状态。如果有著作说喜怒哀乐是心性的作用,那绝对错!虽然好学,但未加以深思。
  喜怒哀乐是情绪,情绪有一半是属于生理的,这就关系到修养问题。庄子说,人到了中、老年,哀乐已不大起作用,好像很平和;实际上,这不是真正修养的功夫,那是身体衰败, “没法度 ”。所以这方面的喜怒哀乐与生理有关系,属于情绪。 “天命之谓性 ”,能知之性不属于情绪。 “天命之谓性 ”,能知之性不属于喜怒哀乐。由这个道理,我们晓得佛家讲的不知分别,是指能知之本性分别而不生分别。如果认为把心理的状态压下去,像石头压草一般,什么都不动叫做不分别,那何必修道?吃麻醉药使脑神经麻痹,岂不更干脆?什么都不动不叫道,如果这是道,那所谓一切唯心的道理就错,那叫一切唯物。事实上,唯物是不对的。不对的道理何在?这其中的道理要搞清楚。
  因此,我们再回转来看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伽经》偈说: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 ”,心的转动都是世俗法,非超世俗法。超世俗法是分别而不分别,换句话说,我们的心,纵然修养到随时保持清明、随时保持清净一念不起,在佛学真正的修持上,保持灵明觉知也是世俗法。《楞伽经》偈说得很明白,这还属于外道法。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楞严经》里,说到五十种阴魔,把声闻、缘觉也打入外道范围,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不是真正地悟道。
  《楞严经》开始便提及: “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这两句真是翻译得太好了!在文学的修养上,真要顶礼膜拜。 “内守幽闲 ”,清幽、闲逸,没有喜怒哀乐。假使我们认为保持这种内心的清净、空灵,一念不生是道,就错了。那不是道,是一种功夫,一种享受。什么道理呢?因为这还是法尘、意识的境界。意根相对外境的叫法尘,也就是对外境所起的分别心的第二个影像。等于我们长久居住在繁忙的闹市中,突然转换到另一个清净的山中,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四顾无人,独立高山听流水,好舒服、好清净啊!这个清净是比较来的,亦即唯识学的 “比量 ”来的。
  一个人突然从闹中脱离,感觉换了一个境界,这个清净是意识上的影事,第二种投影,是比量来的。我相信本来就住在山林中的猴子,并不觉得这个是清净。可见这个心理作用是比量。这就说明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 ”,转动到清净面也是转动,只不过把闹转到清净上。
    大权示现大作小
   又若执经论无益,翻成诸圣虚功,则西土上德声闻,徒劳结集。此方大权菩萨,何假翻经。如抱沈痾之人,不须妙药。似迷险道之者,曷用导师。
   “又若执经论无益,翻成诸圣虚功,则西土上德声闻,徒劳结集。 ”一般人如果认为学佛,光用功就好,不需要看经典, “翻成诸圣虚功 ”,上古以来,像印度的大阿罗汉等几百位,结集经典不都白做了?!
   “此方大权菩萨,何假翻经。 ”有一种菩萨叫大权菩萨。权者,权变也。密宗有些菩萨叫大神变菩萨,也就是权变。
  根据佛经,大权变菩萨是八地以上十地菩萨境界才能做得到。一切入世有成就的人,包括治世的圣君贤将和许多大居士,并不一定出家,有许多都是大权菩萨化身。菩萨就是有道之士。出世法早已成就才有资格来谈入世,此之谓大权变,看似走反面道路,实际上是以反面形态,在世间出现广行教化。永明寿禅师阐释得非常好。
  中国佛教大部分好的著作,都是在家居士所作。在家人的著作都要挨当时人的骂,过后却非看其著作不可,此所谓大权变菩萨也。因为永明寿禅师到底是出家人,根据佛制而出家,不好意思太捧在家人,只好根据佛经说, “大权菩萨,何假翻经? ”何需翻译经典?
   “如抱沈痾之人,不须妙药。似迷险道之者,曷用导师。 ”这是宋代写大文章的体裁,尤其皇帝发表宰相、大臣的宣召,古代称麻书,麻布制的黄纸,故宫大约还保留一点这方面资料。后来民间用黄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历史记载,文学作品上看到书麻,也就是皇帝起用内阁大员,将此人的品德、才能以及皇帝对此人的赏识,以一定的格式,恰到中肯地书写在麻布上,次日早朝宣召。古代这类对仗句子的书麻文诰,素来是大文章的极品。永明寿禅师现在用的就是这对仗体裁,道理就是说,假使不用经典,就等于一个人生病了不要吃药;在危险的地方迷路了不要向导。
   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嘉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这几句是倒装法。嘉肴美膳,必定劝不了肚子饱的人;珍奇异宝,也打动不了不稀罕物质享受的廉洁之士。如果说佛经翻得完全没有用处,那是不是大家都悟了道呢?一般人认为这是对宋代禅宗的批驳,学六祖,只要打坐,一念悟道,根本不要看经,做功夫就行,有道才能用。须知教理不深入,功夫上不了路,没有用的。下面又是另一节: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关意密。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依教略而纂录。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永明寿禅师著作《宗镜录》非常用心,不是一个人做,而是集合全国数百位有修持、对佛学有研究的高僧、居士,搜集资料编纂,等于一个编译馆,由他当总编辑,出题目、做修正。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永明寿系一名武将出身,文学修养造诣非常高,文武全才,带兵时就悟道,被吴越王发现,结果,很高兴地奉命出家。
  他的文字修养非常非常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放过每一个字。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 ”,他没有说 “全在心行 ”,心行是心理行为,是一种事用。见道与不见道是见地方面的事;行是功德、功夫方面的事,所以说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 ”。关于行为呢?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心行之行则 “行之不行,唯关意密。 ”这就是关系心意识起行的作用这种高度的奥秘。所以大权菩萨出世入世两路,真行菩萨道,而为外人所不知。这一类都属于大权菩萨,是意密,以现代观念来讲,是大密宗、大密行。
   “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 ”,他说我编这部书,并不是个人的意见妨碍诸位上上根人。这是对当时禅宗不大满意之处,因为学禅宗到了宋代已经发生流弊,不研究经典,只想悟道。今天悟了,明天又不悟;后天再悟一点,大后天又 “误 ”了。后世禅宗多半如此,还自认是上上根机的人。所以永明寿禅师说,对不起,编辑此书 “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 ”,他说自己的志向是为报佛恩。
   “依教略而纂录”,依据佛经的教理,把与修持有关的编辑在一起。
  下面是他谦虚的话: “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 ”,像一支管子的一点小漏洞,这一点简陋的见解算不了什么,没有办法推测第一义天。义天是佛学名词,至高无上。义者,理也,理性之意。后世也叫 “性天 ”,代表道体,以现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新观念而言,就是形而上的本体。
   “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等于偷到从墙壁裂缝照进来的一点太阳光。非常谦虚,也把道理说完了,你不要以为这一点不是佛法,这一点也就是佛法。青年同学可以效法两件事:一方面学习永明寿禅师高明的文学修养;第二点,你看他真是一位大权菩萨的气势,既谦虚,又把道理说明,还把人骂了,可是却看不出教训人的迹象,他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现在写白话文一样可以模仿,白话文不过变一变句子,道理还是一样。
    法施第一教为先
   今遵慈敕,教有明文,法尔沙门,须具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
  我现在遵照佛慈悲的意旨。这个是永明寿禅师高度的秘密。以宗教的立场,有人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就是大慈氏,他这个慈悲有没有此意,我们不知道,以表面文字解释,则是奉行佛的慈悲的教理。
  经典中有明文规定,出家人必须随时做到布施。布施有三种:内布施、外布施、无畏布施。内布施就是精神布施、法布施,比如教育家所做精神、知识、学问、文化的布施是无价的,其功德大于外布施 ——财物的布施。外布施是财物的布施,做好事、帮助他人、出钱出力、出东西。无畏,就是不怕,什么叫无畏布施?比如拯救一个失去信心的人,可能要扯谎。这样的扯谎是善性,一个人到了灰心边缘,你告诉他:不要紧,站起来,有办法;不行的,我帮忙,一定给你做到。其实你也做不到,你只要把他救住,他就不灰心、不绝望了。实际上自己犯不犯戒?犯戒,这叫方便妄语,精神支持叫人家不要怕、活下去,动机上属无畏布施。
  永明寿禅师说,出家人必须具备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尤其精神的布施。这一段说明他著作本书的动机是本着布施的观念做的。
   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文章一气呵成,为了讲书方便,暂时在此切一段落。
  他说明八识心体的作用。唯识宗把心的体分成八个部分作说明,因而叫八识。八识是一心的现象,又叫八识心王,并不是说八识以外,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心王在那里,八识就是心王,整个心的作用。
   “性相分量 ”,性相是佛学的两大宗。 “性宗 ”就是般若宗,般若宗讲性、形而上之体,一般又称空宗。像《金刚经》、《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四大皆空等等。 “相宗 ”讲唯识法相,又称唯识宗,先由宇宙形而下的现象、事物了解起,透过现象达到性,所以叫相宗。一般认为相宗属有。所以有 “谈空说有 ”之说,严格来讲,二者只是教育路线、表达的方法不同,根本则是一样的。这是关于性相两宗名词的解释,过去讲过,但何以再加说明提起大家注意呢?唯识宗很少谈到性,因为八识心王(相)透彻了,自然了解性。
  唯识宗的翻译到中国,有 “三性 ”的名词,一般研究佛学的,一看到唯识宗的三性之性,当成般若本体,那就错了。中国文字词汇少,喜欢简略,一字多方借用。例如中国文化的 “天 ”字,研究上古文化有数个作用、意义。形而上的宇宙,看得到的天体叫天;很神秘的上帝或佛也叫天;有时 “天 ”还代表了心理作用,有时也代表原则。这个文字搞不清楚,随便念一本书就搞错了! “性 ”字也一样,现代年轻人讲性欲问题用这个性;本体问题用这个性;般若、唯识也用这个性。唯识叫 “三无性 ”,也叫 “三自性 ”,大家搞得莫名其妙,把唯识宗的 “三自性 ”与般若中的 “自性 ”都混淆一起。唯识宗的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名词稍后解释。 
首页>> 文学论坛>>小说>> 释家类>> 南怀瑾 Na Huaij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