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的一天,人們在北京的太平湖發現了一個老者的屍體,他被靜靜地打撈上來,並在當天火化。然而,他的名字並沒有隨同着他那個疲憊、瘦弱的身體一起消失。相反,許多年以後,人們仍然在這位老人的誕辰紀念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位作傢。並且在紀念他的同時,我們會提出很多的疑問:為什麽這樣一個在作品中創造了無數鮮活生命,又給無數生命帶來愉悅的如此熱愛生活、懂得幽默的老人,會在他遭難的那一天孤獨地、絶望地走去?那麽,我也是帶着這樣的疑問,來在十幾年前開始跟蹤采訪、調查、研究“老捨之死”這樣一個沉重的有文化思想意藴內涵的一個題目。
我開始的想法是像一個案件的調查者一樣,通過追蹤綫索可以把那個歷史場景把它清晰地再現出來。想法好像相對是很簡單的,我衹想着通過對受訪者的不斷地挖掘、采訪,可能能夠比較清晰地把那個歷史現場還原。當時是抱着這樣一種想法。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采訪的深入和自己理論上的一種提升,我對歷史的信任度,和我的這種提升成反比。我發現我當初的那個想法太單純了,也太脆弱了,脆弱得如同一張紙,經不住一捅就破了。那麽多受訪者,嚮我所敘述的那一天歷史的情景,我根本無法還原,我被歷史搞糊塗了。面對諸多錯綜復雜的、矛盾的、衝突的歷史的敘述,那一天的情形好像更加支離破碎,無法將它建立起來,種種的細節無法給它統一。比如說,我們都知道老捨先生,1966年8月23日在北京文聯被批鬥,緊接着在孔廟被批鬥,回到文聯又被批鬥,遭受了三場批鬥。在這樣的批鬥之後,老捨先生在第二天離傢出走了。他到底是第二天就投湖自殺了?還是第三天就投湖自殺了?時間上已經有了不一樣。那麽,我們姑且稱作1966年8月 23號那一天發生的事件叫“8·23事件”,老捨先生在“8·23”那一天到底上午來的?中午來的?下午來的?說法各異。他穿着什麽樣的衣服?說法各異。他拄沒拄拐杖?不知道。他哪天離傢出走的?不知道,有疑點。他死了之後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湖面上是不是漂滿了碎紙片?不知道。有的人說有,有的人說沒有,有的人特別希望有。這都是“8·23”那個歷史事件帶給我們的歷史的疑團。
作為一個采訪人,作為一個研究者,我理所當然地充滿了善意和敬意,面對那些受訪人。我覺得,他們應該說的是實話,作為歷史的敘述者,他們有說出自己的見證了歷史真實的權利。但同時有可能他們在敘述歷史的時候,留下了巨大的歷史空間。那麽,我所做的工作,如何把他們的歷史的敘述,幾乎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同時對他們所說的對於歷史的敘述,做出自己的一個判斷和反思。就我沒有能力,沒有權利,我不敢,也不會,去說任何一個歷史的敘述者和見證人所說的是謊話,是不實的。就是我越來越覺得,我扮演的是一個史官的角色,我得將我采訪的對象所說的,對於這個歷史的陳述,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至於它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是不是真的歷史本真,我可以存疑。但是,我在記錄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必須本着一個記錄者的史德,如實地將它記錄下來。
我們可能頭腦中會時刻地想這樣一個話題,既然是某一個歷史現場的見證人,他說的是不是就應該完全是真實的,不會杜撰。這個行為本身,從學術上來講,嚴格地說,屬於“口述歷史”的範疇。純粹的“口述歷史”這個概念呢,是在二戰以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教授肯特·內文思,提出了這麽一個概念,叫“口述歷史”。那麽,我通過做“老捨之死”研究和調查這件事呢,我也想通過這個個案的事例本身,使這個“口述歷史”的田野作業的行為,在理論上,就是在口述歷史上,它具有一點實際的意義。也給人們提供一個歷史的綫索,就是怎麽樣來認識歷史,歷史可能有很大的真空,有很多歷史的本真是無法還原的。很多情形下,我們所接受的歷史可能往往衹是被人們圖解過的,重塑過的。就是說,某一件事,它可能在歷史上發生過,但是賦予這件事什麽樣的歷史意義,你怎麽讓它變成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當代的歷史學家,當代的學者所應該做的。這也是很長時間來,學術界常關註的一個話題。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如果說對歷史、對思想的話題,還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應該不斷地做這樣的一個思考,就是歷史是什麽?歷史帶給我們什麽?真實的歷史是什麽樣子?我們能接近它嗎?我們能還原嗎?
比如,拿“老捨之死”這個歷史敘述者來說,給我最大的一個睏惑,就是我遇到了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這個例子的出現非常有趣,有趣極了,就是大傢想象不到。就是當我找到第一個自稱是老捨屍體打撈者的那個見證人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我覺得,終於可以把“老捨之死”打撈的那個現場還原了,他說的不會假,應該是真的,因為他有旁證,來證明為什麽他當時在現場,為什麽打撈的這個人是老捨,都說得有鼻子有眼,完全可以清晰、逼真地、生動地再現現場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緊接着在我的這篇《訪談錄》發表之後,看到這篇《訪談錄》的讀者當中,出現了第二位和第三位打撈老捨屍體的人。就是到目前為止,自稱打撈老捨屍體的是三個人,幾乎三個互不相識的人卻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打撈起了同一個人,你們說多有意思!如果說他們當中有真實的,那麽衹能是一個人真實,不可能三個人都真實。因為如果三個人都真實的話,那麽就是在那一天裏,打撈起了三個老捨!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可能三個都不真實,他們三個人撈的都不是老捨。那麽,就是說,我作為一個記錄歷史的這個人,我就把他們三個人所說,必須如實地、衹字不動地、完全呈現在歷史的桌案上,作為歷史的原始的素材。至於他們說的對、錯、真、偽,完全留給我們每一個人在接觸、瞭解這個歷史的時候,你自己在腦子中進行甄別和判斷。因為我不能按照我的主觀的判斷,在采訪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做出主觀的判斷,並且按照我的主觀的取捨來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這個是違反史德的,而且也是不符合“口述歷史”的這種理論上的做法。
但這個極端的例子,就提供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理論上的一個話題,就是口述史是信史嗎?口述史是可以相信嗎?有一個美國的口述史學家,在給學生們上一堂口述史學課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好像是在第一堂課開課之前,老師在講臺上,什麽話也不說,學生們坐在底下很安靜。邊上有一個人,是他找來的,是一個學生,他也不介紹,學生就站在邊上,站了大概五分鐘,他讓學生出去了,然後開始講課。講課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同學,問學生,剛纔那個人,大傢給我描述一下,長什麽樣?頭髮是長是短?戴眼鏡嗎?穿什麽衣服?打領帶嗎?什麽顔色?有花紋嗎?等等。結果這個實驗很有趣,班裏的學生對這個人的描述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不統一的,是剛剛發生的事。這說明一個什麽問題呢?就是你相信你的眼睛嗎?就是所有的在場的人都說是我親眼見的,肯定是真的。
用那個美國口述史學家舉的這個例子,我們來說太平湖這三位打撈者對這件事情的描述,實際上也是這樣。三個人都在說,是我親眼見到的,確實是真的,那一天的什麽時間,我是怎麽樣接到通知的,怎麽到現場,怎麽處理的現場。並且,他能提供出旁證來,就是為什麽我認為這個人肯定是老捨。三個人的證據是不同的,有的說,在水中發現了老捨的一捆還沒有完全濕掉的手稿,手稿上寫着老捨的名字;有的說,在岸邊老捨遺物當中有一張名片,名片上赫然印着“老捨”兩個字;還有一個人說,我打撈的時候,有我的一個朋友,生前跟老捨先生認識,他知道這個人是老捨。你看,三個人都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撈的這個人真的老捨。三個老捨!這個就讓我睏惑,讓我疑惑了。
當然,我們也沒有能力還原三個現場,因為確實沒有三個老捨存在,衹有一個,老捨先生作為實際的人和實際的事,在過去確實發生過。但是,照這三個人歷史敘述的話,那是根本無法還原的。這個是由口述歷史的敘述者,提供的這種歷史敘述的證言,給“口述歷史”在理論上提出了一個難題,同時也是人們對於“口述歷史”老有睏惑的一點,就是說,我們願意相信口述者說的是真的,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願望。比如說,我們想瞭解過去發生的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找到某一個見證人,他是歷史的見證人,在現場,他跟我們描述的那個事情肯定是真的。我就想通過這樣的調查在這一點上,提供給大傢一個什麽信息呢?就是當你在面對約定俗成的某些歷史的人和物的時候,你的腦袋裏面要打一個問號,要提出一個反思,就是歷史的敘述者,口述者,他說的可能跟歷史的原始記錄,原始的樣子,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不一樣的。
探討到底是誰打撈了老捨,並沒有太實際的意義,但理論上有它的一定的價值。那麽,在這背後我們要繼續提出疑問了,就是老捨先生作為“人民藝術傢”,為什麽會死?為什麽會投水而死?投水為什麽會在太平湖而死?這個應該是我們思索他死亡背後的存在。這麽一個“人民藝術傢”,消失得無聲無息,瞬間就沉入了歷史的黑暗,沒有人知道他在臨死前經歷了怎樣的心靈和精神的巨大苦痛,他在投水之前,不管是有一天一夜的時間也好,不管是按別的敘述者所說的,他可能時間很短也好,但肯定他坐在湖邊,面對那片太平湖水的時候,他在思想,他在思考。他的作品中也有這樣的描述,《老張的哲學》裏面寫的那個26歲的李靜,在描述她死之前有一段伏筆,就是說:自殺者面對水,他可能哭,也可能笑,有時候也會問:宇宙是什麽?生命是什麽?而這自問自答的結果,是他堅定了他死亡的决心。
那麽,我想,作為一個“寫傢”的老捨,在死亡前的那段時間裏,甚至死亡前的那一刻,他肯定想了很多很多,他怎麽想的,那麽這個衹有在九泉之下的老捨嚮我們來敘述了,這個是無法還原的。同時,這件事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藝術想象的空間,就是你看,“老捨之死”,在歷史事件發生多年之後,老捨被平反之後,人們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老捨,紀念的很有趣的一個話題,很有思想價值的一個話題。就是把“老捨之死”改編成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有書,有話劇,現在還有歌劇,就是他帶給了我們很多東西,他留下了很多的空間,這個空間有歷史的,有藝術的,藝術傢們、作傢們可
以根據留下的這個巨大的歷史空間,馳騁自己的藝術才華,去填補很多東西。
“老捨之死”現在其實已經成了歷史傳說的一部分,是在不經意間。你在讀這個《老捨之死訪談實錄》的時候,你在看了這些證言的時候,你有的時候往往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歷史可能是按照人們今天的某種想象重新編排、過濾,重塑的歷史。那麽,既然是這樣,就是說,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在於“老捨之死”的那個現場,是不是能夠真正地還原,而在於我們怎麽樣把我們今天對於“老捨之死”的認識附着到上面,賦予它真正的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我們今天的人所應該做的,也是後人所應該做的,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太沉重的思想的話題,如果這個話題沒有深刻的認識的話,我們可能會重蹈覆轍。我就是帶着這樣的疑問,帶着這樣的思考,十幾年當中不斷地尋找、挖掘歷史的證人。雖然開始的時候,我抱着一種特別強烈的一種心態,就是什麽呢,我找到每一個人肯定是真的,我現在已經不在乎找的人是不是真的,衹要他說“我那天在現場”,我就去找他,看他怎麽說,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更多地、更豐富地提供細節。因為今天我們對於歷史的認識,應該已經不僅僅地停留在既定的某一種對於歷史的文化的詮釋上,而應該更多地去關註,歷史所呈現出來的多面性、復雜性,以及在過去這個歷史發生過程當中的過程性。雖然細節並不一定就是歷史的全部,但是如果沒有細節,歷史是建立不起來的,是不立體的,不活的。
比如說,我們現在想某些歷史事件的時候,都是由歷史事件的種種的細節把這個歷史立體化了。我們可能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吧,那個影片叫《甲午海戰》可能印象非常深,一麯凝重的、悲愴的愛國主義悲歌,對鄧世昌,我們是那麽的難忘。但是,隨着歷史的細節的浮出水面,隨着歷史檔案的解密,隨着我們對於歷史的深入地瞭解,你會發現《甲午海戰》是藝術的歷史,是藝術的真實,它可能不是歷史的本真。
那麽,現在我們來思考老捨先生為什麽會死?關於老捨先生的死呢,大體上有這樣的三種意見,就是對老捨先生死的認識。一種呢,覺得老捨先生的死,可以跟屈原、田橫五百壯士相提並論的,是捨身取義的,是抗爭的,表現出一種拼死的、不屈的骨氣。這個可以簡稱之為“抗爭說”;還有一種呢,就是說老捨先生死是因為他絶望了,他在建國以後曾經非常地順過,很多人就是講,老捨先生一直開“順風船”,因為《竜須溝》得“人民藝術傢”(稱號),然後又不斷地有創作出來,又有《茶館》這樣的第二個高峰。由於他很順,所以到了“文革”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這種暴力和侮辱,老捨先生心靈之脆弱無法承受,絶望了,去死;還有一種呢,就覺着那麽懂得幽默的老捨,為什麽不在那個時候幽默一下,就可以躲過這一劫了?比如說,人們提出一個假設,就是如果老捨先生那天不去文聯,就不會碰上那場批鬥,沒有那場批鬥,沒有挨那頓打,老捨先生的心靈和精神沒有遭受那樣的屈辱的創傷,他可能就不會死了。首先,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就如果我們按照這個假設真的進行歷史還原的話,就是老捨先生那天不去,是不是可以不死,我覺得,難!在他幾乎沒有心理準備的情形下,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場慘烈的、血腥的運動,批判、侮辱、毒打,是這樣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以寫作為生的一個作傢無法承受的。就是老捨先生的死,我覺得,是必然的,偶然中有它的必然。就是如果 “8·23那天他躲過需去了,估計後面還會有“9·23”,“10·23”,他躲不過去。
那麽,老捨先生的死為什麽選擇太平湖呢?太平湖周邊離老捨先生傢更近的,有什剎海,有後海,有積水潭。有沒有他刻意的選擇?選擇自己死亡的歸宿?我想,作為一個大作傢來說,作為老捨生來說,如果有第六感的話,他可能在自己的第六感中,把自己死亡的歸宿刻意地選在了太平湖。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一種思索,把這個思索當成一個證據把它選定這個歸宿的地點把它連在一起。作為作傢的老捨,生前寫了無數的作品,而他大多數的優秀作品的故事的發生,幾乎都是在他祖上正紅旗下的屬地,就是北京的西北。《四世同堂》的故事是發生在老捨的出生,地護國寺的小羊圈鬍同,他出生在那個地方,青少年成長在那個地方,他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以及到後來上缸瓦市教堂,作品當中描述的很多人和事物,以及情景的發生,大多數都是在那個地方。就是他對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可以說是自己精神的故鄉,真實的故鄉,心靈的故鄉,再熟悉不過了。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就對老捨作為一個作傢來說,其實不單單是老捨。就是我們看老捨寫北京的作品,除了他晚年的最後一部《正紅旗下》,其他的那幾部非常棒的作品,《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寫北京的,都不是在北京寫的,都是在北京之外,或者倫敦,或者濟南,或者青島,或者重慶。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學地理的一個現象,或者叫概念。有很多作傢,他的青少年時代,决定了他自己今後創作的走嚮,並且决定了他創作的風格。老捨先生也是這樣,就是他雖然寫的時候,可能自己不在北京,但是他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那個地方,已經深深地融化在了他的血液當中。衹要他拿起筆來寫北京,他腦子當中就全是他生活過的那個地方的人、情、物、事。像他寫《四世同堂》在重慶寫,抗戰期間他也沒在北京,那麽他就把那個情節安排在他出生的那個小院,小羊圈。這是一個作傢的本領,就是他調動起了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傢的藝術積纍和儲藏,而這個儲藏是在青少年時代就打定下來了,就註定了。另外,老捨先生當了教授之後,給自己的母親在太平湖相對城裏的那個地,買了一所房子,十間大北房。老捨母親在那兒住了十年。老捨先生的死,和他給母親買這房所在的這個地方,是不是也有一個生與死的一種相交?這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
老捨先生的母親是在那兒去世的。老捨在寫《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時候,當他聽到,把性格和生命傳給他的母親去世噩耗的時候,非常地悲痛,因為母親是帶給他生命的人,也是把自己軟中帶硬的個性傳給老捨先生的人,他自己深愛着自己的母親。那麽,當他自己完全悲觀、絶望,或者說,也要去抗爭的時候,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老捨先生在《我的母親》裏邊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敘述,就是“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時候。那年一歲的老捨先生在傢裏面,“八國聯軍”進了小院,四處搜查,刺刀捅了一個箱子,後來那個箱子壓着老捨先生,“八國聯軍”走了之後,媽媽把那箱子搬開之後,發現底下有個小孩,壓着老捨先生,就是如果當時箱子不是空的,箱子裏有東西,可能會把這小孩壓死,而如果不是翻箱子的時候,老捨先生掉出來,他還在箱子裏邊,可能“八國聯軍”一刺刀就把老捨先生給殺死了。而老捨先生的祖父呢,是在保衛北京城的戰鬥當中,作為正紅旗的一名護兵,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老捨的母親從那一刻開始,就擔當起了全家的重任,給人縫補衣服,給人做傭工,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那麽,老捨先生對於母親有怎樣的情感,可想而知。
還有,老捨先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在北京師範大學教小說。北京師範大學是在太平湖北岸新建的校捨,那個時候太平湖還沒有填平。他可能熟悉那一帶,他可能喜歡那一帶,喜歡那一帶水面,因為老捨先生對水有一種情感,他就覺得坐在水邊上,看到水裏的遊的魚和蝌蚪,感覺是那麽的愉快,完全自由自在。還有,老捨先生傢的祖墳在今天的大鐘寺一帶,也是在北京的西北。就是我們把這些綜合到一起,你看,老捨先生的出生,老捨先生的成長,老捨先生給母親買的房子,老捨先生父親的去世,老捨先生傢的祖墳,再加上他作品當中所描寫的那麽多的人物、情景,全在北京西北。那麽,他到北京的西北的太平湖去投湖,我想,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一個理解吧,至少我是那麽理解的。
老捨先生在他23歲的時候,給比他小一點的學生做過一次公開演講,他在這場演講當中,曾經就提出來,因為他那個時候已經入教了,說耶穌基督僅僅是負起了一個十字架,我們要準備犧牲、負起兩個十字架,一個要打破舊世界,一個要建設一個新世界。富有青春朝氣的一個年輕人,就是有那種骨氣,要犧牲。抗戰的時候,老捨先生拋妻捨子,提衹皮箱赴國難。在《入會誓詞》當中寫下:“生死有什麽關係呢,衹要當一個盡職的小卒就夠了。”當日寇的軍隊從大西南迂回到貴州,威脅到重慶的時候,重慶人心惶惶,都開始準備撤離了。有朋友問老捨,你怎麽辦?老捨先生說,附近就是滔滔的嘉陵江,又沒有蓋,我不會逃走。
這已經是老捨先生自身的性格的骨氣的一種表徵,一種表象。我們很多人覺着,老捨先生那麽幽默,那麽外場,那麽會跟人搞關係,八面玲瓏;甚至,還有人說,老捨先生很世故。你看,他把外場都招呼得體體面面的。有人覺着這樣一個性情的人,最後自殺,難以理解。但老捨先生的性格呢,有他軟中帶硬的個性。剛纔已經說到了,他是一種軟中帶硬的個性,是從母親那兒繼承來的。這種軟中帶硬的個性,也體現在他還回來對待母親。他寧可跟母親斷絶關係,也要拒絶母親跟他說的親事;在小的時候,他背着母親去報師範;抗戰的時候,他拋妻捨子。這都體現了老捨先生性情中軟中帶硬,或者說很剛烈的那一面。
他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過這樣的意思:“悲劇的結局是死,死來自於鬥爭,經過鬥爭,誰去死,卻不一定。”我們想想,老捨先生也是這樣,他死了,他鬥爭了。然後,今天我們來看,誰死了?不一定!老捨先生沒死,還活着!所以,這個同樣是我們今天依然在紀念老捨的一個原因所在,就是一個藝術傢的藝術生命在他死後用他的作品,依然在延續着。
有趣的是,老捨先生之死,我一直那麽看,如果原封不動地把它搬上舞臺,就是一部特別好的悲劇,就是我們不用進行任何藝術的加工。老捨先生老說,就是他的悲劇論,悲劇的觀點:“什麽叫悲劇?悲劇就是一個人跟自己的命運抗而抗不過。”老捨先生最後也是這樣。你就說,他在建國以後,很順的那一段,他自己沒有思考,沒有抵抗嗎?他一直在抗爭,一直在掙紮。可能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太瞭解。所以,我們研究“老捨之死”呢,我想,是應該更立體地、多元地、多側面地去探討、分析和研究。比如,老捨先生的性格是怎麽樣的?性情是怎麽樣的?作品中的人物的命運是怎麽樣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說到老捨先生投水,冰心先生曾經有一句話,包括我采訪冰心先生的時候,冰心也跟我說,說老捨先生肯定是要投水自殺的,為什麽呢?因為老捨先生作品當中,很多好人的結局都是投水。就是老捨先生為筆下很多善良人安排的命運,最後的命運是投水而死。作品中有很多人,而從藝術的人物和現實的老捨,最具有可比性,或者說最貼近的一個是《四世同堂》裏面的祁天佑,他在遭受了日本人那樣的侮辱之下,挂牌遊街,不甘屈辱,絶望,最後投水而死。
其實,我們考察和研究“老捨之死”不應忽略了老捨作品所提供給我們的有價值的綫索和啓示。我衹舉三個小例子。1941年的時候,老捨先生寫過一篇篇幅不長,卻意味深長的散文,叫《詩人》。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詩人好像狂士啊,瘋狂啊,不修邊幅啊,大大咧咧。但是,他們有一個心底的精神的底綫。就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那麽,老捨先生最後臨死之前,也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
我們很熟悉老捨的《茶館》最後一幕,王掌櫃跟自己的小孫女告別,把小孫女攬過來,跟小孫女說:“讓爺爺再看看,跟爺爺說‘再見’!”我們想一想,老捨先生在自己臨終前,離傢出走的時候,同樣是跟小孫女說了一樣的話:“跟爺爺說‘再見’!”
我想,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把這個看成是巧合。
老捨的《茶館》最後一幕,三個老人在茶館中轉着圈,往空中扔着紙錢,自吊。那麽,按照有些歷史見證者的敘述:在老捨屍體打撈的現場,太平湖的湖面上,也撒落了很多的紙片。如果這個歷史敘述者對歷史現場的描述是真實的話,那麽,老捨《茶館》中的三個老人扔紙錢、自吊,這個藝術真實的場景,和老捨先生投湖之前,這個真正的歷史的悲劇竟然構成了絶妙的呼應。藝術的悲劇、歷史的悲劇,竟然是這麽地契合一起了。
蘆葦叢生,充滿野趣的太平湖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鐵修理總廠。人們每天坐着地鐵,奔至各自忙碌的生活。但我想,他們的腦子中是不是不應該是空白一片。我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心裏,如果保留,哪怕一小塊太平湖的蘆葦,都不是有害的。這一根蘆葦,可以把老捨之死同我們自己的現實生活,同我們目前發展的歷史聯繫起來,挂在一個歷史的挂鈎上。這不禁讓我想起法國十七世紀思想傢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這是會思想的蘆葦。”如果可能,我願意做這樣的蘆葦。謝謝大傢!
我開始的想法是像一個案件的調查者一樣,通過追蹤綫索可以把那個歷史場景把它清晰地再現出來。想法好像相對是很簡單的,我衹想着通過對受訪者的不斷地挖掘、采訪,可能能夠比較清晰地把那個歷史現場還原。當時是抱着這樣一種想法。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采訪的深入和自己理論上的一種提升,我對歷史的信任度,和我的這種提升成反比。我發現我當初的那個想法太單純了,也太脆弱了,脆弱得如同一張紙,經不住一捅就破了。那麽多受訪者,嚮我所敘述的那一天歷史的情景,我根本無法還原,我被歷史搞糊塗了。面對諸多錯綜復雜的、矛盾的、衝突的歷史的敘述,那一天的情形好像更加支離破碎,無法將它建立起來,種種的細節無法給它統一。比如說,我們都知道老捨先生,1966年8月23日在北京文聯被批鬥,緊接着在孔廟被批鬥,回到文聯又被批鬥,遭受了三場批鬥。在這樣的批鬥之後,老捨先生在第二天離傢出走了。他到底是第二天就投湖自殺了?還是第三天就投湖自殺了?時間上已經有了不一樣。那麽,我們姑且稱作1966年8月 23號那一天發生的事件叫“8·23事件”,老捨先生在“8·23”那一天到底上午來的?中午來的?下午來的?說法各異。他穿着什麽樣的衣服?說法各異。他拄沒拄拐杖?不知道。他哪天離傢出走的?不知道,有疑點。他死了之後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湖面上是不是漂滿了碎紙片?不知道。有的人說有,有的人說沒有,有的人特別希望有。這都是“8·23”那個歷史事件帶給我們的歷史的疑團。
作為一個采訪人,作為一個研究者,我理所當然地充滿了善意和敬意,面對那些受訪人。我覺得,他們應該說的是實話,作為歷史的敘述者,他們有說出自己的見證了歷史真實的權利。但同時有可能他們在敘述歷史的時候,留下了巨大的歷史空間。那麽,我所做的工作,如何把他們的歷史的敘述,幾乎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同時對他們所說的對於歷史的敘述,做出自己的一個判斷和反思。就我沒有能力,沒有權利,我不敢,也不會,去說任何一個歷史的敘述者和見證人所說的是謊話,是不實的。就是我越來越覺得,我扮演的是一個史官的角色,我得將我采訪的對象所說的,對於這個歷史的陳述,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至於它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是不是真的歷史本真,我可以存疑。但是,我在記錄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必須本着一個記錄者的史德,如實地將它記錄下來。
我們可能頭腦中會時刻地想這樣一個話題,既然是某一個歷史現場的見證人,他說的是不是就應該完全是真實的,不會杜撰。這個行為本身,從學術上來講,嚴格地說,屬於“口述歷史”的範疇。純粹的“口述歷史”這個概念呢,是在二戰以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教授肯特·內文思,提出了這麽一個概念,叫“口述歷史”。那麽,我通過做“老捨之死”研究和調查這件事呢,我也想通過這個個案的事例本身,使這個“口述歷史”的田野作業的行為,在理論上,就是在口述歷史上,它具有一點實際的意義。也給人們提供一個歷史的綫索,就是怎麽樣來認識歷史,歷史可能有很大的真空,有很多歷史的本真是無法還原的。很多情形下,我們所接受的歷史可能往往衹是被人們圖解過的,重塑過的。就是說,某一件事,它可能在歷史上發生過,但是賦予這件事什麽樣的歷史意義,你怎麽讓它變成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當代的歷史學家,當代的學者所應該做的。這也是很長時間來,學術界常關註的一個話題。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如果說對歷史、對思想的話題,還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應該不斷地做這樣的一個思考,就是歷史是什麽?歷史帶給我們什麽?真實的歷史是什麽樣子?我們能接近它嗎?我們能還原嗎?
比如,拿“老捨之死”這個歷史敘述者來說,給我最大的一個睏惑,就是我遇到了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這個例子的出現非常有趣,有趣極了,就是大傢想象不到。就是當我找到第一個自稱是老捨屍體打撈者的那個見證人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我覺得,終於可以把“老捨之死”打撈的那個現場還原了,他說的不會假,應該是真的,因為他有旁證,來證明為什麽他當時在現場,為什麽打撈的這個人是老捨,都說得有鼻子有眼,完全可以清晰、逼真地、生動地再現現場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緊接着在我的這篇《訪談錄》發表之後,看到這篇《訪談錄》的讀者當中,出現了第二位和第三位打撈老捨屍體的人。就是到目前為止,自稱打撈老捨屍體的是三個人,幾乎三個互不相識的人卻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打撈起了同一個人,你們說多有意思!如果說他們當中有真實的,那麽衹能是一個人真實,不可能三個人都真實。因為如果三個人都真實的話,那麽就是在那一天裏,打撈起了三個老捨!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可能三個都不真實,他們三個人撈的都不是老捨。那麽,就是說,我作為一個記錄歷史的這個人,我就把他們三個人所說,必須如實地、衹字不動地、完全呈現在歷史的桌案上,作為歷史的原始的素材。至於他們說的對、錯、真、偽,完全留給我們每一個人在接觸、瞭解這個歷史的時候,你自己在腦子中進行甄別和判斷。因為我不能按照我的主觀的判斷,在采訪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做出主觀的判斷,並且按照我的主觀的取捨來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這個是違反史德的,而且也是不符合“口述歷史”的這種理論上的做法。
但這個極端的例子,就提供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理論上的一個話題,就是口述史是信史嗎?口述史是可以相信嗎?有一個美國的口述史學家,在給學生們上一堂口述史學課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好像是在第一堂課開課之前,老師在講臺上,什麽話也不說,學生們坐在底下很安靜。邊上有一個人,是他找來的,是一個學生,他也不介紹,學生就站在邊上,站了大概五分鐘,他讓學生出去了,然後開始講課。講課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同學,問學生,剛纔那個人,大傢給我描述一下,長什麽樣?頭髮是長是短?戴眼鏡嗎?穿什麽衣服?打領帶嗎?什麽顔色?有花紋嗎?等等。結果這個實驗很有趣,班裏的學生對這個人的描述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不統一的,是剛剛發生的事。這說明一個什麽問題呢?就是你相信你的眼睛嗎?就是所有的在場的人都說是我親眼見的,肯定是真的。
用那個美國口述史學家舉的這個例子,我們來說太平湖這三位打撈者對這件事情的描述,實際上也是這樣。三個人都在說,是我親眼見到的,確實是真的,那一天的什麽時間,我是怎麽樣接到通知的,怎麽到現場,怎麽處理的現場。並且,他能提供出旁證來,就是為什麽我認為這個人肯定是老捨。三個人的證據是不同的,有的說,在水中發現了老捨的一捆還沒有完全濕掉的手稿,手稿上寫着老捨的名字;有的說,在岸邊老捨遺物當中有一張名片,名片上赫然印着“老捨”兩個字;還有一個人說,我打撈的時候,有我的一個朋友,生前跟老捨先生認識,他知道這個人是老捨。你看,三個人都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撈的這個人真的老捨。三個老捨!這個就讓我睏惑,讓我疑惑了。
當然,我們也沒有能力還原三個現場,因為確實沒有三個老捨存在,衹有一個,老捨先生作為實際的人和實際的事,在過去確實發生過。但是,照這三個人歷史敘述的話,那是根本無法還原的。這個是由口述歷史的敘述者,提供的這種歷史敘述的證言,給“口述歷史”在理論上提出了一個難題,同時也是人們對於“口述歷史”老有睏惑的一點,就是說,我們願意相信口述者說的是真的,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願望。比如說,我們想瞭解過去發生的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找到某一個見證人,他是歷史的見證人,在現場,他跟我們描述的那個事情肯定是真的。我就想通過這樣的調查在這一點上,提供給大傢一個什麽信息呢?就是當你在面對約定俗成的某些歷史的人和物的時候,你的腦袋裏面要打一個問號,要提出一個反思,就是歷史的敘述者,口述者,他說的可能跟歷史的原始記錄,原始的樣子,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不一樣的。
探討到底是誰打撈了老捨,並沒有太實際的意義,但理論上有它的一定的價值。那麽,在這背後我們要繼續提出疑問了,就是老捨先生作為“人民藝術傢”,為什麽會死?為什麽會投水而死?投水為什麽會在太平湖而死?這個應該是我們思索他死亡背後的存在。這麽一個“人民藝術傢”,消失得無聲無息,瞬間就沉入了歷史的黑暗,沒有人知道他在臨死前經歷了怎樣的心靈和精神的巨大苦痛,他在投水之前,不管是有一天一夜的時間也好,不管是按別的敘述者所說的,他可能時間很短也好,但肯定他坐在湖邊,面對那片太平湖水的時候,他在思想,他在思考。他的作品中也有這樣的描述,《老張的哲學》裏面寫的那個26歲的李靜,在描述她死之前有一段伏筆,就是說:自殺者面對水,他可能哭,也可能笑,有時候也會問:宇宙是什麽?生命是什麽?而這自問自答的結果,是他堅定了他死亡的决心。
那麽,我想,作為一個“寫傢”的老捨,在死亡前的那段時間裏,甚至死亡前的那一刻,他肯定想了很多很多,他怎麽想的,那麽這個衹有在九泉之下的老捨嚮我們來敘述了,這個是無法還原的。同時,這件事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藝術想象的空間,就是你看,“老捨之死”,在歷史事件發生多年之後,老捨被平反之後,人們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老捨,紀念的很有趣的一個話題,很有思想價值的一個話題。就是把“老捨之死”改編成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有書,有話劇,現在還有歌劇,就是他帶給了我們很多東西,他留下了很多的空間,這個空間有歷史的,有藝術的,藝術傢們、作傢們可
以根據留下的這個巨大的歷史空間,馳騁自己的藝術才華,去填補很多東西。
“老捨之死”現在其實已經成了歷史傳說的一部分,是在不經意間。你在讀這個《老捨之死訪談實錄》的時候,你在看了這些證言的時候,你有的時候往往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歷史可能是按照人們今天的某種想象重新編排、過濾,重塑的歷史。那麽,既然是這樣,就是說,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在於“老捨之死”的那個現場,是不是能夠真正地還原,而在於我們怎麽樣把我們今天對於“老捨之死”的認識附着到上面,賦予它真正的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我們今天的人所應該做的,也是後人所應該做的,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太沉重的思想的話題,如果這個話題沒有深刻的認識的話,我們可能會重蹈覆轍。我就是帶着這樣的疑問,帶着這樣的思考,十幾年當中不斷地尋找、挖掘歷史的證人。雖然開始的時候,我抱着一種特別強烈的一種心態,就是什麽呢,我找到每一個人肯定是真的,我現在已經不在乎找的人是不是真的,衹要他說“我那天在現場”,我就去找他,看他怎麽說,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更多地、更豐富地提供細節。因為今天我們對於歷史的認識,應該已經不僅僅地停留在既定的某一種對於歷史的文化的詮釋上,而應該更多地去關註,歷史所呈現出來的多面性、復雜性,以及在過去這個歷史發生過程當中的過程性。雖然細節並不一定就是歷史的全部,但是如果沒有細節,歷史是建立不起來的,是不立體的,不活的。
比如說,我們現在想某些歷史事件的時候,都是由歷史事件的種種的細節把這個歷史立體化了。我們可能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吧,那個影片叫《甲午海戰》可能印象非常深,一麯凝重的、悲愴的愛國主義悲歌,對鄧世昌,我們是那麽的難忘。但是,隨着歷史的細節的浮出水面,隨着歷史檔案的解密,隨着我們對於歷史的深入地瞭解,你會發現《甲午海戰》是藝術的歷史,是藝術的真實,它可能不是歷史的本真。
那麽,現在我們來思考老捨先生為什麽會死?關於老捨先生的死呢,大體上有這樣的三種意見,就是對老捨先生死的認識。一種呢,覺得老捨先生的死,可以跟屈原、田橫五百壯士相提並論的,是捨身取義的,是抗爭的,表現出一種拼死的、不屈的骨氣。這個可以簡稱之為“抗爭說”;還有一種呢,就是說老捨先生死是因為他絶望了,他在建國以後曾經非常地順過,很多人就是講,老捨先生一直開“順風船”,因為《竜須溝》得“人民藝術傢”(稱號),然後又不斷地有創作出來,又有《茶館》這樣的第二個高峰。由於他很順,所以到了“文革”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這種暴力和侮辱,老捨先生心靈之脆弱無法承受,絶望了,去死;還有一種呢,就覺着那麽懂得幽默的老捨,為什麽不在那個時候幽默一下,就可以躲過這一劫了?比如說,人們提出一個假設,就是如果老捨先生那天不去文聯,就不會碰上那場批鬥,沒有那場批鬥,沒有挨那頓打,老捨先生的心靈和精神沒有遭受那樣的屈辱的創傷,他可能就不會死了。首先,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就如果我們按照這個假設真的進行歷史還原的話,就是老捨先生那天不去,是不是可以不死,我覺得,難!在他幾乎沒有心理準備的情形下,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場慘烈的、血腥的運動,批判、侮辱、毒打,是這樣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以寫作為生的一個作傢無法承受的。就是老捨先生的死,我覺得,是必然的,偶然中有它的必然。就是如果 “8·23那天他躲過需去了,估計後面還會有“9·23”,“10·23”,他躲不過去。
那麽,老捨先生的死為什麽選擇太平湖呢?太平湖周邊離老捨先生傢更近的,有什剎海,有後海,有積水潭。有沒有他刻意的選擇?選擇自己死亡的歸宿?我想,作為一個大作傢來說,作為老捨生來說,如果有第六感的話,他可能在自己的第六感中,把自己死亡的歸宿刻意地選在了太平湖。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一種思索,把這個思索當成一個證據把它選定這個歸宿的地點把它連在一起。作為作傢的老捨,生前寫了無數的作品,而他大多數的優秀作品的故事的發生,幾乎都是在他祖上正紅旗下的屬地,就是北京的西北。《四世同堂》的故事是發生在老捨的出生,地護國寺的小羊圈鬍同,他出生在那個地方,青少年成長在那個地方,他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以及到後來上缸瓦市教堂,作品當中描述的很多人和事物,以及情景的發生,大多數都是在那個地方。就是他對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可以說是自己精神的故鄉,真實的故鄉,心靈的故鄉,再熟悉不過了。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就對老捨作為一個作傢來說,其實不單單是老捨。就是我們看老捨寫北京的作品,除了他晚年的最後一部《正紅旗下》,其他的那幾部非常棒的作品,《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寫北京的,都不是在北京寫的,都是在北京之外,或者倫敦,或者濟南,或者青島,或者重慶。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學地理的一個現象,或者叫概念。有很多作傢,他的青少年時代,决定了他自己今後創作的走嚮,並且决定了他創作的風格。老捨先生也是這樣,就是他雖然寫的時候,可能自己不在北京,但是他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那個地方,已經深深地融化在了他的血液當中。衹要他拿起筆來寫北京,他腦子當中就全是他生活過的那個地方的人、情、物、事。像他寫《四世同堂》在重慶寫,抗戰期間他也沒在北京,那麽他就把那個情節安排在他出生的那個小院,小羊圈。這是一個作傢的本領,就是他調動起了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傢的藝術積纍和儲藏,而這個儲藏是在青少年時代就打定下來了,就註定了。另外,老捨先生當了教授之後,給自己的母親在太平湖相對城裏的那個地,買了一所房子,十間大北房。老捨母親在那兒住了十年。老捨先生的死,和他給母親買這房所在的這個地方,是不是也有一個生與死的一種相交?這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
老捨先生的母親是在那兒去世的。老捨在寫《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時候,當他聽到,把性格和生命傳給他的母親去世噩耗的時候,非常地悲痛,因為母親是帶給他生命的人,也是把自己軟中帶硬的個性傳給老捨先生的人,他自己深愛着自己的母親。那麽,當他自己完全悲觀、絶望,或者說,也要去抗爭的時候,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老捨先生在《我的母親》裏邊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敘述,就是“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時候。那年一歲的老捨先生在傢裏面,“八國聯軍”進了小院,四處搜查,刺刀捅了一個箱子,後來那個箱子壓着老捨先生,“八國聯軍”走了之後,媽媽把那箱子搬開之後,發現底下有個小孩,壓着老捨先生,就是如果當時箱子不是空的,箱子裏有東西,可能會把這小孩壓死,而如果不是翻箱子的時候,老捨先生掉出來,他還在箱子裏邊,可能“八國聯軍”一刺刀就把老捨先生給殺死了。而老捨先生的祖父呢,是在保衛北京城的戰鬥當中,作為正紅旗的一名護兵,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老捨的母親從那一刻開始,就擔當起了全家的重任,給人縫補衣服,給人做傭工,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那麽,老捨先生對於母親有怎樣的情感,可想而知。
還有,老捨先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在北京師範大學教小說。北京師範大學是在太平湖北岸新建的校捨,那個時候太平湖還沒有填平。他可能熟悉那一帶,他可能喜歡那一帶,喜歡那一帶水面,因為老捨先生對水有一種情感,他就覺得坐在水邊上,看到水裏的遊的魚和蝌蚪,感覺是那麽的愉快,完全自由自在。還有,老捨先生傢的祖墳在今天的大鐘寺一帶,也是在北京的西北。就是我們把這些綜合到一起,你看,老捨先生的出生,老捨先生的成長,老捨先生給母親買的房子,老捨先生父親的去世,老捨先生傢的祖墳,再加上他作品當中所描寫的那麽多的人物、情景,全在北京西北。那麽,他到北京的西北的太平湖去投湖,我想,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一個理解吧,至少我是那麽理解的。
老捨先生在他23歲的時候,給比他小一點的學生做過一次公開演講,他在這場演講當中,曾經就提出來,因為他那個時候已經入教了,說耶穌基督僅僅是負起了一個十字架,我們要準備犧牲、負起兩個十字架,一個要打破舊世界,一個要建設一個新世界。富有青春朝氣的一個年輕人,就是有那種骨氣,要犧牲。抗戰的時候,老捨先生拋妻捨子,提衹皮箱赴國難。在《入會誓詞》當中寫下:“生死有什麽關係呢,衹要當一個盡職的小卒就夠了。”當日寇的軍隊從大西南迂回到貴州,威脅到重慶的時候,重慶人心惶惶,都開始準備撤離了。有朋友問老捨,你怎麽辦?老捨先生說,附近就是滔滔的嘉陵江,又沒有蓋,我不會逃走。
這已經是老捨先生自身的性格的骨氣的一種表徵,一種表象。我們很多人覺着,老捨先生那麽幽默,那麽外場,那麽會跟人搞關係,八面玲瓏;甚至,還有人說,老捨先生很世故。你看,他把外場都招呼得體體面面的。有人覺着這樣一個性情的人,最後自殺,難以理解。但老捨先生的性格呢,有他軟中帶硬的個性。剛纔已經說到了,他是一種軟中帶硬的個性,是從母親那兒繼承來的。這種軟中帶硬的個性,也體現在他還回來對待母親。他寧可跟母親斷絶關係,也要拒絶母親跟他說的親事;在小的時候,他背着母親去報師範;抗戰的時候,他拋妻捨子。這都體現了老捨先生性情中軟中帶硬,或者說很剛烈的那一面。
他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過這樣的意思:“悲劇的結局是死,死來自於鬥爭,經過鬥爭,誰去死,卻不一定。”我們想想,老捨先生也是這樣,他死了,他鬥爭了。然後,今天我們來看,誰死了?不一定!老捨先生沒死,還活着!所以,這個同樣是我們今天依然在紀念老捨的一個原因所在,就是一個藝術傢的藝術生命在他死後用他的作品,依然在延續着。
有趣的是,老捨先生之死,我一直那麽看,如果原封不動地把它搬上舞臺,就是一部特別好的悲劇,就是我們不用進行任何藝術的加工。老捨先生老說,就是他的悲劇論,悲劇的觀點:“什麽叫悲劇?悲劇就是一個人跟自己的命運抗而抗不過。”老捨先生最後也是這樣。你就說,他在建國以後,很順的那一段,他自己沒有思考,沒有抵抗嗎?他一直在抗爭,一直在掙紮。可能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太瞭解。所以,我們研究“老捨之死”呢,我想,是應該更立體地、多元地、多側面地去探討、分析和研究。比如,老捨先生的性格是怎麽樣的?性情是怎麽樣的?作品中的人物的命運是怎麽樣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說到老捨先生投水,冰心先生曾經有一句話,包括我采訪冰心先生的時候,冰心也跟我說,說老捨先生肯定是要投水自殺的,為什麽呢?因為老捨先生作品當中,很多好人的結局都是投水。就是老捨先生為筆下很多善良人安排的命運,最後的命運是投水而死。作品中有很多人,而從藝術的人物和現實的老捨,最具有可比性,或者說最貼近的一個是《四世同堂》裏面的祁天佑,他在遭受了日本人那樣的侮辱之下,挂牌遊街,不甘屈辱,絶望,最後投水而死。
其實,我們考察和研究“老捨之死”不應忽略了老捨作品所提供給我們的有價值的綫索和啓示。我衹舉三個小例子。1941年的時候,老捨先生寫過一篇篇幅不長,卻意味深長的散文,叫《詩人》。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詩人好像狂士啊,瘋狂啊,不修邊幅啊,大大咧咧。但是,他們有一個心底的精神的底綫。就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那麽,老捨先生最後臨死之前,也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
我們很熟悉老捨的《茶館》最後一幕,王掌櫃跟自己的小孫女告別,把小孫女攬過來,跟小孫女說:“讓爺爺再看看,跟爺爺說‘再見’!”我們想一想,老捨先生在自己臨終前,離傢出走的時候,同樣是跟小孫女說了一樣的話:“跟爺爺說‘再見’!”
我想,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把這個看成是巧合。
老捨的《茶館》最後一幕,三個老人在茶館中轉着圈,往空中扔着紙錢,自吊。那麽,按照有些歷史見證者的敘述:在老捨屍體打撈的現場,太平湖的湖面上,也撒落了很多的紙片。如果這個歷史敘述者對歷史現場的描述是真實的話,那麽,老捨《茶館》中的三個老人扔紙錢、自吊,這個藝術真實的場景,和老捨先生投湖之前,這個真正的歷史的悲劇竟然構成了絶妙的呼應。藝術的悲劇、歷史的悲劇,竟然是這麽地契合一起了。
蘆葦叢生,充滿野趣的太平湖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鐵修理總廠。人們每天坐着地鐵,奔至各自忙碌的生活。但我想,他們的腦子中是不是不應該是空白一片。我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心裏,如果保留,哪怕一小塊太平湖的蘆葦,都不是有害的。這一根蘆葦,可以把老捨之死同我們自己的現實生活,同我們目前發展的歷史聯繫起來,挂在一個歷史的挂鈎上。這不禁讓我想起法國十七世紀思想傢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這是會思想的蘆葦。”如果可能,我願意做這樣的蘆葦。謝謝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