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经书评论>>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 于丹 Yu D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5年)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7月,易中天和于丹应邀香港国际书展进行双人对谈。此行中,两人离开了百家讲坛的规定动作,在更宽松的环境里进行自选表演,其情其状更真实、自然,更具民间性。有趣的是,在香港对谈中,两人首次换位思考,于丹讲起了易中天拿手的《三国》,易中天则大讲于丹熟悉的《论语》。两人机锋碰撞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层面挖掘历史文化,颠覆了人们对曹操等历史人物以及君子、小人的固有观念,让读者对中华历史文化中的这些经典有了全新的领悟。
第1节:序言
  序一让经典成为我们的心灵发动机
  香港明报集团主席、《亚洲周刊》社长张晓卿
  有幸一睹名家风采,倾听名家教言,乃人生的一件乐事。
  我们除了分享名家的创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之外,也将从中获取他们对文化充满乐观的信心,并为千万的读者开拓心灵的新境界。
  在文化的氛围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内在和永恒的价值。
  一个社会存在的可贵,不在繁华的外表,而在于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或民族性格。
  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见证了当前中华经典普及化的热潮。
  重新认识经典,其实并不是只走回从前,而是为了要走向未来。
  要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们才可以拥有未来的智慧。
  易中天和于丹,都是经典灵感海洋中的探索者,让我们发现那些被偏见迷雾所掩盖的文化真貌,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发现我们在21世纪的新旅程和新方向。
  我们感谢于丹和易中天为中华经典的普及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激活了全球华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
  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为经典做出了更丰富、更多彩多姿的诠释,提供了更多的"附加值",也刺激了更多的人去拥抱经典。
  浩瀚的经典不再受限于"定于一"的一元化诠释,而是面向"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格局决定了结局。
  让这些被重新发现的经典,成为我们生活中一座又一座的心灵发动机,启动我们的想象力,也启动我们的创造力。
  建构中华民族的美好远景,并不能单靠经济力量来支撑,还必须在文化思想的深远层面上不断地反思、探索、创造或再创造中寻找更丰盛的养分,以便与经济前进的列车并驾齐驱。
  但愿各位学者对中华经典的探索、研究成果以及所引发的思潮,能普及并深入全球华人世界,启发文化新思维,促生更多的文化创造力。
  序二他们点燃文化的火炬《亚洲周刊》
  总编辑邱立本
  "历史超男"易中天教授和"国学超女"于丹教授,两位文化明星同台出现是空前的,他们是第一次联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更是第一次联手著述。
  大家都期待着这两位的相遇会有化学作用出现,能够擦出智慧火花,用他们的智慧和妙语,点燃我们文化的火炬,来照亮我们文化的版图。
  《论语》和"三国",《论语》可以说是庙堂的,是道德理想国;"三国"可以说是很江湖的,是很重视权谋之术的。
  但是这两个经典,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都在我们历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
  两种不同年代的经典,从江湖到庙堂,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易中天、于丹和大家谈的并不只是学问,他们是在用整个生命的温度去感受千百年以来整个中国经典的温度。
  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我讲历史的方式可以总结成四句话: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最后落脚在人性上。
  "所以他们的表达方式,在我们过去的学术界,在知识界的谈论里面,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今天的我们,特别需要这样在经典里面寻找一种新的智慧。
  回归经典阅读,回归对经典的重新认识,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唤醒我们深层历史记忆的最好方式。
  我们目前有很多新的挑战,也必须要回到从前,才能够走向未来。
  易中天和于丹的出现,拉近了我们和传统文化经典的距离,但我们阅读的应该是经典,而非学术明星,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希望大家现在就忘掉我,回归到对经典的研读中。
  "
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
  要有能力看见"我"的心于丹《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情怀"二字足以概括。
  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字逐句地去做它的注释。
  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论语》呢?我们不能说它逐字逐句适用于今天的现实。
  《论语》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儒术在罢黜百家之后被推为独尊之辈,这是政治;曾经作为儒学,历代那么多的儒生把自己的一生埋进去,这是学问;也曾作为"儒教",和"道"、"释"并呈庙堂之高。
  我们站在今天,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一切我都不去谈。
  我想说的是,《论语》是一种文化基因,《论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随时从心中被启动、被唤醒。
  我们很小的时候会受到一种教育,讲我们要建立生命的觉悟。
  那么,何谓"觉悟"?其实这是一个佛家语。
  我们回到最本初的字义看看,很有意思。
  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呢,是竖心加一个"吾"。
  所以,觉悟、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在这样一个媒体资讯很发达的时代,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所有想要的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已非难事。
  但是,"见我心"的能力,未必会因为科技的发达而同步增长。
  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发现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复杂了。
  我们比过去更艰难,因为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可抉择的东西更繁复。
  所以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想,认知心灵,从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一点简单真理,以生活为依据,这就是我们今天重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孔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去遵守它吗?老师告诉他,如果有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恕",宽恕的"恕",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真正的强者心态,这个时候自己也天宽地宽了。
  不想勉强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当我们要锦上添花多做一步的时候,也许有一个理性的声音提醒你说"过犹不及",那么"适可而止"吧。
  所有这些话,都耳熟能详。
  其实,今天我们如果行走在中国的农村,遇到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奶奶,她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但她仍然知道孔夫子。
  也就是说,孔子不是文化人的专利,《论语》也不是高深学问,更不是象牙塔的专属,它其实就是埋藏在我们心里的一种基因、一种方式,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用体温重新焐热它、启动它,让它给我们一点生活经验的分享,一点智慧的激荡,这就足够了。
  所以对我们来讲,《论语》不是艰涩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系统解读;《论语》也不是遥远的,我们可以敬而近,而不是敬而远。
  真正的经典永远是朴素的,所谓"道不远人"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论语》。
  易中天其实《论语》它本来就是一个草根的作品,因为孔子这个人本来是一个民间的学者或者说民间思想家。
  他虽然也到官方去推销他的这个思想,但是他的这个推销好像是不太成功的,所以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给自己写的关于《论语》的书就命名为《丧家狗》,也就是说,当年的那个孔子也不过是条"丧家犬"而已,至于被供上了庙堂,那是后来的事情;而后来被供上庙堂的那个孔子已非当年那个"丧家"的孔子了。
  《论语》一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它才被供起来,这个时候孔子就有一个"家"了,他就开始有了封号,就有了什么庙啊,有了他的店啊等等,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我个人觉得读《论语》的人还不太多。
  曹操揽申韩之术,诸葛亮喜欢商鞅,这个时候儒术就与"百家"遭遇了。
  遭遇的结果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是儒学相对比较衰败的时期,到了魏晋,也不是儒学的时代。
  实际上曹操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包括孙权,他们要建立的政权,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法家寒族之政权"。
  陈寅恪先生把曹操建立的政权叫"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所以那个时候我估计是没人读《论语》的,即使有人悄悄地读,也不一定有前途。
首页>> 文学论坛>> 经书评论>>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 于丹 Yu D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