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四勢
《詠雪》詩:“漭蕩繽紛下無際”,此毒竜勢也;“旋從風勢亂縱橫”,此靈鳳含珠勢也。“飄來平處添愁起”,此乃猛虎出林勢也;末句云:“濟得民安即太平”,此乃鯨吞巨海勢也。
詩稟六義
《履春冰》詩:“一步一愁新,輕輕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殘影半消春。”此曰興而起事也。“蟬想行時翼,魚驚蹋處鱗。”此為比體。“底虛難駐足,岸闊怯回身。”此風、賦二義也。“豈暇踟躕久,寧辭顧盼頻。”此名雅正也。“願將兢謹意,從此越通津。”此頌國傢一同也。
詩有美刺
賈公《逢友人》:“還似不纔命未通,相逢雲水思無窮。”此嘆不得志、不遇時也。“清時年少為幽客,寒月更深聽過鴻。”此喻君化不常,君子失意也。“東越山多連楚疊,南朝城古枕江空。”此嘆賢人少而國不治也。“蒼崖欲隱誰招我,薑子生涯衹此中。”嘆小人榮辱在其中也。
周樸《深秋》詩:“柳色尚沉沉,風吹秋漸深。”此秦皇無道,遠築徭役之際。“江河空遠道,鄉國自鳴砧。”此往來徭役送徵衣也。“巷有千傢月,人無萬裏心。”此嘆帝王之世,人無徭役之苦也。“長城哭崩後,寂絶到於今。”此言今無徭役之苦也。
齊己《贈終南隱者》:“終南山北面,直下是長安。”此比君暗,不可仕也。“自掃青苔室,閑欹白石壇。”此不戀榮華,自養性也。“風吹窗樹老,日曬竇雲幹。”此喻不道之臣,而君以道照之也。“幾與圭峰宿,僧房瀑布寒。”此喻道德清虛冷淡也。
賈島《送杜秀纔東遊》:“篋有青銅鏡,時將照鬢看。”言國君有可佐也。
杜荀鶴《逢鄉友》:“苦吟吟不足,爭忍話離群。”此不忍去國也。
《具公寺亭》:“行樂上堂清,虛亭復下澄。”上句言國之明也,下句喻臣之清也。
《詠雪》詩:“漭蕩繽紛下無際”,此毒竜勢也;“旋從風勢亂縱橫”,此靈鳳含珠勢也。“飄來平處添愁起”,此乃猛虎出林勢也;末句云:“濟得民安即太平”,此乃鯨吞巨海勢也。
詩稟六義
《履春冰》詩:“一步一愁新,輕輕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殘影半消春。”此曰興而起事也。“蟬想行時翼,魚驚蹋處鱗。”此為比體。“底虛難駐足,岸闊怯回身。”此風、賦二義也。“豈暇踟躕久,寧辭顧盼頻。”此名雅正也。“願將兢謹意,從此越通津。”此頌國傢一同也。
詩有美刺
賈公《逢友人》:“還似不纔命未通,相逢雲水思無窮。”此嘆不得志、不遇時也。“清時年少為幽客,寒月更深聽過鴻。”此喻君化不常,君子失意也。“東越山多連楚疊,南朝城古枕江空。”此嘆賢人少而國不治也。“蒼崖欲隱誰招我,薑子生涯衹此中。”嘆小人榮辱在其中也。
周樸《深秋》詩:“柳色尚沉沉,風吹秋漸深。”此秦皇無道,遠築徭役之際。“江河空遠道,鄉國自鳴砧。”此往來徭役送徵衣也。“巷有千傢月,人無萬裏心。”此嘆帝王之世,人無徭役之苦也。“長城哭崩後,寂絶到於今。”此言今無徭役之苦也。
齊己《贈終南隱者》:“終南山北面,直下是長安。”此比君暗,不可仕也。“自掃青苔室,閑欹白石壇。”此不戀榮華,自養性也。“風吹窗樹老,日曬竇雲幹。”此喻不道之臣,而君以道照之也。“幾與圭峰宿,僧房瀑布寒。”此喻道德清虛冷淡也。
賈島《送杜秀纔東遊》:“篋有青銅鏡,時將照鬢看。”言國君有可佐也。
杜荀鶴《逢鄉友》:“苦吟吟不足,爭忍話離群。”此不忍去國也。
《具公寺亭》:“行樂上堂清,虛亭復下澄。”上句言國之明也,下句喻臣之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