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像《左传》所记的宋国筑城民夫们讽刺华元的诗,就是口头创作,那些民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诗歌,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和有趣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此外,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远古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即是“肉”字。它大意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它来源很古,是可信的。此外古籍中还有一些古歌谣的零篇碎句,真伪难辨,研究价值不大。幸运的是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60首诗,《雅》包括105首诗,《颂》包括40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文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别。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1、风诗
风诗也叫国风。“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风诗下面又分:周南、召南、邶〔bèi贝〕、鄘〔yōng拥〕、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bīn宾〕等15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公羊传解诂》),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
(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易发生种种纠葛,引起感情波澜,《国风》中这类诗最多。如《卫风·木瓜》(括号内是今译文字,下同):
投我以木瓜, (你送我一只木瓜,
报之以琼瑶。 我赠你一块佩玉。
匪报也, 不是简单地报答呀,
永以为好也。 是为了永远相爱呀。)
这同现在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互相表赠私物以表示爱情的情景十分相像。又如《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jūn钧〕,(在田野猎获一只香獐,
白茅包之。 用白茅草把它包起来。
有女怀春, 有个姑娘想出嫁,
吉士诱之。 小伙向她去求爱。
林有朴樕〔sù速〕,林中长满小树,
野有死鹿。 田野有只死鹿。
白茅纯束, 用白茅草把它捆起来,
有女如玉。 美丽的姑娘招人爱。
“舒而脱脱兮, “从容地悄悄地来吧,
无感我帨兮, 不要扯动我的佩巾,
无使尨〔máng忙〕别让你那长毛狗
也吠。” 乱叫。”)
年青的猎手猎获一只鹿,这是能干的表现,很容易博得女孩子的倾慕。女孩子显然接受了青年的求爱,但警告他要规矩些,别莽撞,别让狗叫,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表现了女孩子初恋时的羞涩和细心。《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言兮。 不再同我说话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餐兮。 害得我饭都吃不下啦。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食兮。 不再同我吃饭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息兮。 害得我觉都睡不着啦。)
两个人不知为什么闹了别扭,男的赌气不理,姑娘便着了急。诗用姑娘的口气,依恋、疼爱的感情溢于言表。婚姻悲剧,古人亦有之,《卫风·氓》就写了这个内容。诗中写了一个姑娘轻信了一个男人的求爱,婚后被抛弃,诗中第三段写了女子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
桑之未落, (桑树没有落叶时,
其叶沃若。 它的叶子多新鲜。
于嗟鸠兮, 唉呀那些斑鸠呀,
无食桑葚; 千万不要吃桑葚;
于嗟女兮, 唉呀那些女孩呀,
无与士耽。 千万不要恋男人。
士之耽兮, 男人要是恋女人,
犹可说也; 随时都可摆脱她;
女之耽兮, 女人要是恋男人,
不可说也。 想要脱离就难啦。)
接下去叙述这个女人嫁到男家,起早睡晚劳苦三年,待到生活好转时,男的把她抛弃了。诗中把这个女人矛盾、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的诗
《豳风·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
七月流火, (七月里大火星向西落,
九月授衣。 九月里发下过冬衣。
一之日觱〔bì必〕发,冬月里寒风噼叭响,
二之日栗烈。 腊月冻得人打战栗。
无衣无褐, 可怜没有衣服穿,
何以卒岁! 这年末的日子怎过去!
三之日于耜, 正月里开始备农具,
四之日举趾, 二月里抬脚去下地,
同我妇子, 老婆孩子一齐忙,
馌〔yè叶〕彼南亩。送饭到南边田地里。
田畯〔jùn砍至喜。田官看见很欢喜。)
诗中季节的称呼用的是古代的豳历:一之日相当夏历十一月,二之日相当夏历十二月,三之日相当夏历正月,四之日相当夏历二月,译文本此。田畯是监督农奴劳动的官吏,可见劳动是被迫的。全诗共八段,描绘出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生活画面。另一些诗,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等篇,直接斥骂剥削者是“白吃饱”,是“大老鼠”,发出反抗的呼声。
(3)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的诗
如《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 (墙上的蒺藜,
不可埽〔sǎo扫〕也。扫不掉呀。
中冓〔gòu够〕之言,宫中的传言,
不可道也。 没法说呀。
所可道也, 若是说出来呀,
言之丑也。 那可真是丑死啦。)
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的。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卫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事见《左传》闵公二年)。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这类丑事无代无之。《鄘风·相鼠》一诗骂统治者:“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还有张皮,而有人却没有道德,这种人还不如死了好!
2、雅诗
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说,《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如《小雅》中的《采薇》一篇,向来被称道,它写了一个人出征同玁狁〔xiǎnyǔn险允〕(即后世的匈奴)打仗,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生活,最后回到家乡的心情:
昔我往矣, (回想我出征的时候,
杨柳依依。 杨柳也露出惜别的情意。
今我来思, 现在我回来了啊,
雨雪霏霏。 飘落的雪花铺天盖地。
行道迟迟, 一步步走在路上,
载渴载饥。 渴干嗓子饿扁了肚皮。
我心伤悲, 我心里满怀悲伤,
莫知我哀。 没有人理解我的愁绪。)
这是一首很动人的抒情诗。《小雅》里的这类诗,风格上类似国风,其中有的就是民歌。
3、颂诗
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颂诗又分三部分:《周颂》31首,是周天子专用的;《鲁颂》四首,是鲁国诸侯专用的;《商颂》五首,是宋国诸侯歌颂其祖先的,因宋国是武王灭商后,由商民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称商颂。颂诗是统治者的庙堂歌辞,所以都呆板平直,绝少诗味,是《诗经》中文学价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价值。
《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诗”,孔子称之为“诗三百”,并无“经”的名目。到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才被称为《诗经》,成为封建社会的神圣经典之一,在封建社会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后确立科举制度,《诗经》是考试内容之一,读书人都认真研究它,对它十分熟悉。《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经》,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积极提倡《诗经》讽谕怨刺的精神,主张用诗歌干预政治,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使他们的诗歌获得了不朽的价值。《诗经》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如“琴瑟之好”、“鹊巢鸠占”、“切磋琢磨”、“乔迁之喜”、“小心翼翼”、“投桃报李”等等,可见《诗经》影响之深远。[1][2][3][4][5][6][7][8][9][10] ... 下一页 >>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和有趣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此外,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远古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即是“肉”字。它大意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它来源很古,是可信的。此外古籍中还有一些古歌谣的零篇碎句,真伪难辨,研究价值不大。幸运的是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60首诗,《雅》包括105首诗,《颂》包括40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文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别。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1、风诗
风诗也叫国风。“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风诗下面又分:周南、召南、邶〔bèi贝〕、鄘〔yōng拥〕、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bīn宾〕等15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公羊传解诂》),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
(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易发生种种纠葛,引起感情波澜,《国风》中这类诗最多。如《卫风·木瓜》(括号内是今译文字,下同):
投我以木瓜, (你送我一只木瓜,
报之以琼瑶。 我赠你一块佩玉。
匪报也, 不是简单地报答呀,
永以为好也。 是为了永远相爱呀。)
这同现在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互相表赠私物以表示爱情的情景十分相像。又如《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jūn钧〕,(在田野猎获一只香獐,
白茅包之。 用白茅草把它包起来。
有女怀春, 有个姑娘想出嫁,
吉士诱之。 小伙向她去求爱。
林有朴樕〔sù速〕,林中长满小树,
野有死鹿。 田野有只死鹿。
白茅纯束, 用白茅草把它捆起来,
有女如玉。 美丽的姑娘招人爱。
“舒而脱脱兮, “从容地悄悄地来吧,
无感我帨兮, 不要扯动我的佩巾,
无使尨〔máng忙〕别让你那长毛狗
也吠。” 乱叫。”)
年青的猎手猎获一只鹿,这是能干的表现,很容易博得女孩子的倾慕。女孩子显然接受了青年的求爱,但警告他要规矩些,别莽撞,别让狗叫,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表现了女孩子初恋时的羞涩和细心。《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言兮。 不再同我说话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餐兮。 害得我饭都吃不下啦。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食兮。 不再同我吃饭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息兮。 害得我觉都睡不着啦。)
两个人不知为什么闹了别扭,男的赌气不理,姑娘便着了急。诗用姑娘的口气,依恋、疼爱的感情溢于言表。婚姻悲剧,古人亦有之,《卫风·氓》就写了这个内容。诗中写了一个姑娘轻信了一个男人的求爱,婚后被抛弃,诗中第三段写了女子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
桑之未落, (桑树没有落叶时,
其叶沃若。 它的叶子多新鲜。
于嗟鸠兮, 唉呀那些斑鸠呀,
无食桑葚; 千万不要吃桑葚;
于嗟女兮, 唉呀那些女孩呀,
无与士耽。 千万不要恋男人。
士之耽兮, 男人要是恋女人,
犹可说也; 随时都可摆脱她;
女之耽兮, 女人要是恋男人,
不可说也。 想要脱离就难啦。)
接下去叙述这个女人嫁到男家,起早睡晚劳苦三年,待到生活好转时,男的把她抛弃了。诗中把这个女人矛盾、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的诗
《豳风·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
七月流火, (七月里大火星向西落,
九月授衣。 九月里发下过冬衣。
一之日觱〔bì必〕发,冬月里寒风噼叭响,
二之日栗烈。 腊月冻得人打战栗。
无衣无褐, 可怜没有衣服穿,
何以卒岁! 这年末的日子怎过去!
三之日于耜, 正月里开始备农具,
四之日举趾, 二月里抬脚去下地,
同我妇子, 老婆孩子一齐忙,
馌〔yè叶〕彼南亩。送饭到南边田地里。
田畯〔jùn砍至喜。田官看见很欢喜。)
诗中季节的称呼用的是古代的豳历:一之日相当夏历十一月,二之日相当夏历十二月,三之日相当夏历正月,四之日相当夏历二月,译文本此。田畯是监督农奴劳动的官吏,可见劳动是被迫的。全诗共八段,描绘出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生活画面。另一些诗,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等篇,直接斥骂剥削者是“白吃饱”,是“大老鼠”,发出反抗的呼声。
(3)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的诗
如《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 (墙上的蒺藜,
不可埽〔sǎo扫〕也。扫不掉呀。
中冓〔gòu够〕之言,宫中的传言,
不可道也。 没法说呀。
所可道也, 若是说出来呀,
言之丑也。 那可真是丑死啦。)
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的。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卫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事见《左传》闵公二年)。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这类丑事无代无之。《鄘风·相鼠》一诗骂统治者:“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还有张皮,而有人却没有道德,这种人还不如死了好!
2、雅诗
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说,《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如《小雅》中的《采薇》一篇,向来被称道,它写了一个人出征同玁狁〔xiǎnyǔn险允〕(即后世的匈奴)打仗,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生活,最后回到家乡的心情:
昔我往矣, (回想我出征的时候,
杨柳依依。 杨柳也露出惜别的情意。
今我来思, 现在我回来了啊,
雨雪霏霏。 飘落的雪花铺天盖地。
行道迟迟, 一步步走在路上,
载渴载饥。 渴干嗓子饿扁了肚皮。
我心伤悲, 我心里满怀悲伤,
莫知我哀。 没有人理解我的愁绪。)
这是一首很动人的抒情诗。《小雅》里的这类诗,风格上类似国风,其中有的就是民歌。
3、颂诗
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颂诗又分三部分:《周颂》31首,是周天子专用的;《鲁颂》四首,是鲁国诸侯专用的;《商颂》五首,是宋国诸侯歌颂其祖先的,因宋国是武王灭商后,由商民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称商颂。颂诗是统治者的庙堂歌辞,所以都呆板平直,绝少诗味,是《诗经》中文学价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价值。
《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诗”,孔子称之为“诗三百”,并无“经”的名目。到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才被称为《诗经》,成为封建社会的神圣经典之一,在封建社会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后确立科举制度,《诗经》是考试内容之一,读书人都认真研究它,对它十分熟悉。《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经》,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积极提倡《诗经》讽谕怨刺的精神,主张用诗歌干预政治,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使他们的诗歌获得了不朽的价值。《诗经》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如“琴瑟之好”、“鹊巢鸠占”、“切磋琢磨”、“乔迁之喜”、“小心翼翼”、“投桃报李”等等,可见《诗经》影响之深远。[1][2][3][4][5][6][7][8][9][10] ... 下一页 >>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秦、齐、楚三国,“合纵”、“连横”的斗争非常激烈,最后谁能取胜,就由这三国的内政外交的得失来决定。屈原在楚国内政上主张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如尧舜禹汤时代的社会;在外交上则主张联齐合纵,对抗强秦的连横。由于怀王疏远了他,屈原这些正确的主张都未能实行。怀王是个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离间和诱惑下,接连上当,断绝了和齐国的联盟关系,结果损兵折将,丢失土地,国势渐渐衰弱下来。秦昭王继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约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劝阻怀王不要再上当。但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的怂恿下还是去了,结果遭到秦国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顷襄王面前构陷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长期过着流放生活,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即将被秦灭亡,自己报效君王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无日可了,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荆
屈原留在世上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招魂》也可能是他的作品。此外,又有托名屈原的《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篇,学者多认为是后人所作。
2、《离骚》
这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
《离骚》全诗长达370多句,2400多字。下面分三大段概要地介绍一下它的内容。第一段一开始,就叙述了作者的家世、出生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抱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ōu邹〕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ān牵〕阰〔pí皮〕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qíjì齐济〕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他认为自己是古帝高阳(又称颛顼)的后裔,血统是高贵的。父亲名叫伯庸。其父根据他生于寅月寅日的情况,为他起了美好的名字(“正则”含“平”义,“灵均”含“原”义)。他认为自己的资质是良善的,又有杰出的才能,于是用许多美好的草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象征自己修身洁行的品格。他深切地关心着“美人”(象征国君),希望他弃邪归正,治理好国家,屈原自己愿意作为先锋来引路。接下去,屈原揭露楚国贵族集团已极端腐败,把国家政治引向邪路。国君不仅不理解屈原,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了他。屈原表示决不与那些奸佞之徒同流合污,而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即便长期失意也无所谓。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是说,为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是遭受困厄而死去,也决无怨悔。
在第二大段(从“女媭〔xū须〕之婵媛兮”开始)里,屈原为开释抑闷的心怀,开始精神漫游。先是到九嶷山向古代的帝舜剖白心迹,历数历史上昏君败国的教训和圣君治国的经验,而楚国的现实使他极度失望,只有欷歔叹息和掩涕哭泣。他在幻想中又驾着长风到了天上去晋见天帝,但被拒之门外;接着又分别去追求一些古代著名的美女,均告失败(象征寻求理解和安慰,终于没找到)。
第三大段(从“索藑〔qióng穷〕茅以筳篿〔zhuān专〕兮”开始)里,屈原继续抒发惆怅迷茫的苦闷心情,接着又开始精神旅行。在幻想中,他坐着驾着飞龙的、用美玉和象牙做的车,向西天进发,经过许多神话中的地域,如天河、西极、流沙、赤水、不周山,以西海为目的地。声势浩大的旅行,使他得到无比快慰。然而就在他心神畅快的时候,高扬的情绪又顿时冷落下来:
陟〔zhì至〕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在初升的太阳的光辉中,诗人突然俯视到多灾多难的祖国,仆人悲哀起来,马(飞龙)也留恋地回顾不再前进。最后诗人发出这样悲愤的慨叹: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楚国既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怀恋故国又有什么意义?自己既然无力挽回楚国的政局,那就只好效法殷代的先贤彭咸以死殉国,以死明志。《离骚》就以这样沉痛的誓言结束。
《离骚》是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tǎnghuǎng倘谎〕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离骚》之外,屈原的重要作品是《九章》和《九歌》。《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橘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通过歌颂橘树风格,赞美人的高贵品格,可视为诗人勉励自己的作品;其余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的一组诗歌,依次是:《东皇太一》(祭天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主管人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管儿童命运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黄河之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为国捐躯的烈士)、《礼魂》(祭祀完毕的送神曲)。《九歌》写得哀婉缠绵,语言优美,文学价值很高。尤其是《国殇》,描写了万马千军厮杀的场面,形象生动,悲惨壮烈,动人心魄,是屈原爱国精神的表现。
3、屈原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扩大了诗句的涵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继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
屈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始终一贯的爱国精神和他本人的悲剧命运,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屈原也成为后人仰慕的伟人。司马迁被处宫刑后,奋志写作《史记》,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话来激励自己,并为屈原立传,说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诗人李白赞颂“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怀王和顷襄王的遗迹已荡然无存,而屈原的诗篇却如永恒的日月朗耀在天空。唐代诗人戴叔伦路过屈原庙时写诗说: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后代文人墨客凭吊屈原的诗文不胜枚举,可见屈原精神感召力之深远。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秦、齐、楚三国,“合纵”、“连横”的斗争非常激烈,最后谁能取胜,就由这三国的内政外交的得失来决定。屈原在楚国内政上主张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如尧舜禹汤时代的社会;在外交上则主张联齐合纵,对抗强秦的连横。由于怀王疏远了他,屈原这些正确的主张都未能实行。怀王是个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离间和诱惑下,接连上当,断绝了和齐国的联盟关系,结果损兵折将,丢失土地,国势渐渐衰弱下来。秦昭王继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约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劝阻怀王不要再上当。但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的怂恿下还是去了,结果遭到秦国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顷襄王面前构陷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长期过着流放生活,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即将被秦灭亡,自己报效君王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无日可了,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荆
屈原留在世上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招魂》也可能是他的作品。此外,又有托名屈原的《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篇,学者多认为是后人所作。
2、《离骚》
这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
《离骚》全诗长达370多句,2400多字。下面分三大段概要地介绍一下它的内容。第一段一开始,就叙述了作者的家世、出生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抱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ōu邹〕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ān牵〕阰〔pí皮〕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qíjì齐济〕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他认为自己是古帝高阳(又称颛顼)的后裔,血统是高贵的。父亲名叫伯庸。其父根据他生于寅月寅日的情况,为他起了美好的名字(“正则”含“平”义,“灵均”含“原”义)。他认为自己的资质是良善的,又有杰出的才能,于是用许多美好的草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象征自己修身洁行的品格。他深切地关心着“美人”(象征国君),希望他弃邪归正,治理好国家,屈原自己愿意作为先锋来引路。接下去,屈原揭露楚国贵族集团已极端腐败,把国家政治引向邪路。国君不仅不理解屈原,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了他。屈原表示决不与那些奸佞之徒同流合污,而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即便长期失意也无所谓。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是说,为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是遭受困厄而死去,也决无怨悔。
在第二大段(从“女媭〔xū须〕之婵媛兮”开始)里,屈原为开释抑闷的心怀,开始精神漫游。先是到九嶷山向古代的帝舜剖白心迹,历数历史上昏君败国的教训和圣君治国的经验,而楚国的现实使他极度失望,只有欷歔叹息和掩涕哭泣。他在幻想中又驾着长风到了天上去晋见天帝,但被拒之门外;接着又分别去追求一些古代著名的美女,均告失败(象征寻求理解和安慰,终于没找到)。
第三大段(从“索藑〔qióng穷〕茅以筳篿〔zhuān专〕兮”开始)里,屈原继续抒发惆怅迷茫的苦闷心情,接着又开始精神旅行。在幻想中,他坐着驾着飞龙的、用美玉和象牙做的车,向西天进发,经过许多神话中的地域,如天河、西极、流沙、赤水、不周山,以西海为目的地。声势浩大的旅行,使他得到无比快慰。然而就在他心神畅快的时候,高扬的情绪又顿时冷落下来:
陟〔zhì至〕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在初升的太阳的光辉中,诗人突然俯视到多灾多难的祖国,仆人悲哀起来,马(飞龙)也留恋地回顾不再前进。最后诗人发出这样悲愤的慨叹: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楚国既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怀恋故国又有什么意义?自己既然无力挽回楚国的政局,那就只好效法殷代的先贤彭咸以死殉国,以死明志。《离骚》就以这样沉痛的誓言结束。
《离骚》是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tǎnghuǎng倘谎〕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离骚》之外,屈原的重要作品是《九章》和《九歌》。《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橘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通过歌颂橘树风格,赞美人的高贵品格,可视为诗人勉励自己的作品;其余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的一组诗歌,依次是:《东皇太一》(祭天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主管人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管儿童命运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黄河之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为国捐躯的烈士)、《礼魂》(祭祀完毕的送神曲)。《九歌》写得哀婉缠绵,语言优美,文学价值很高。尤其是《国殇》,描写了万马千军厮杀的场面,形象生动,悲惨壮烈,动人心魄,是屈原爱国精神的表现。
3、屈原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扩大了诗句的涵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继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
屈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始终一贯的爱国精神和他本人的悲剧命运,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屈原也成为后人仰慕的伟人。司马迁被处宫刑后,奋志写作《史记》,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话来激励自己,并为屈原立传,说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诗人李白赞颂“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怀王和顷襄王的遗迹已荡然无存,而屈原的诗篇却如永恒的日月朗耀在天空。唐代诗人戴叔伦路过屈原庙时写诗说: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后代文人墨客凭吊屈原的诗文不胜枚举,可见屈原精神感召力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