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午的太陽猶如一朵灼灼盛開的、散發着有毒香氣的花朵,將街市的行人給熏蔫了。
天上沒有雲,人們就把陽傘和涼帽當做雲彩,抵擋炎熱。豈知此時的陽光銳不可當,陽傘和涼帽便也成了舊時代大宅門前一左一右盤踞着的石質雕竜,不能呼風喚雨,成了擺設。
陳青走出報社大門時,打了個深深的寒戰。長時間地待在冷氣充足的房間裏,突然間被撲面而來的熱氣給裹挾了,跟從溫暖的居室中來到冰冷的戶外一樣——冷暖驟然的交替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打哆嗦。
一條象牙白色的亞麻布連衣裙配一頂米色的寬檐涼帽,是盛夏時節的陳青最喜愛的裝束。
陳青很少正午回傢,儘管傢離報社衹有三站地。她更習慣於在餐廳領取一份免費午餐,端到一個角落,隨便吃點,然後回到工作間,趴在桌前打盹。
《寒市早報》是寒市報業集團下屬的一份報紙,在這個擁有二百萬人口的城市中,能保有三十多萬份的市場份額,足以讓報界人士眼紅了。供職於這份報紙的人,其年終奬金大約可以與工資持平,所以在報業集團所轄的九份報紙中,《寒市早報》記者的行頭最有派頭。男記者通常是一身休閑名牌裝,女記者提着的手袋也都價格不菲。就連他們走路的聲音,也是與衆不同的。男記者走路鏗鏘有力,女記者會把高跟鞋踩得“咯噔咯噔”地脆響,顯示出他們深厚的底氣、旺盛的精神狀態和心中飄拂着的一絲傲氣。
陳青在《寒市早報》副刊部工作。如果把一份暢銷的報紙比喻為一個人的各種器官的話,那麽新聞部是這個人的心髒,財經部是肝髒,文體部是肺葉,機動記者部是腎髒。副刊部呢,它充其量不過是膽囊或脾髒,說它重要也很重要——可以過濾和調和人體的雜質、促進血液循環和再生;說它不重要也不重要,切除膽囊和脾髒,人照舊能過日子。而萬一把人的心肝肺掏去了,魂兒也就跟着沒了。
陳青心情很好。快近中午的時候,她被叫到總編室。總編對她說,編委會剛剛開過,大傢都覺得在這個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要想保持發行量的穩中有升,必須順應市場需求,對報紙不斷地進行改革。總編說完這番話後,開始強調副刊部的重要性,說是文化永遠是一個民族最高雅的精神食糧。總編的話,已使陳青心裏明白了八、九分,知道副刊部又要遭受殺戮了。果然,總編用一聲有點喬裝色彩的嘆息聲作為轉折,陳青所主編的“菜瓜飯”版的命運,就像一條死魚一樣浮出水面。
編委會一致通過,“菜瓜飯”文學版由現在的每周一版,改為兩周一版。而兩年前,它已由每周兩版被壓縮為一周一版。“菜瓜飯”就像未婚先孕的胎兒,被一颳再颳。
總編對陳青說,這次版面調整,副刊部人的基本工資照發,衹是奬金還是要受到影響,不過不會像上次減少的額度那麽大,如果頂替了“菜瓜飯”版的“再婚堂”能夠帶動報紙的銷量,副刊部的奬金也會相應嚮上浮動一些。
割讓版面與割讓土地一樣,通常會讓人痛心的,可陳青卻無動於衷。雖然說副刊部是《寒市早報》中最清淨的角落,可身置工作環境中,她還是覺得莫名的忙亂。所以總編講完那番話,她很平靜地說,這很好啊,如今離婚率高,再婚的人越來越多,“再婚堂”自然比“菜瓜飯”要吸引人的眼球。總編說,我就知道你是個識大體的人!現在副刊是兩周一版,用不了三個人了,我們想把姚華調到“再婚堂”版,充實那裏的力量,你和老於一同侍弄“菜瓜飯”,我看人手也夠了,你說呢?總編平素說話貼切的時候少,但陳青覺得他這次把“侍弄”一詞用對了地方。的確,她和老於就是兩個守着荒蕪的菜園的老農,面對着繁華世界,不合時宜地種着瓜菜。
副刊部命運的多變,已使陳青處於半退休狀態,這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出了總編室,她沒有去餐廳,而是回到工作間,關了電腦,拿了涼帽和手包,下樓回傢。她昂首挺胸,步履從未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如果不是撲面而來的熱浪使她打了個寒戰,身子微微趔趄了一下,她的腳步將一路輕靈下去。
天上沒有雲,人們就把陽傘和涼帽當做雲彩,抵擋炎熱。豈知此時的陽光銳不可當,陽傘和涼帽便也成了舊時代大宅門前一左一右盤踞着的石質雕竜,不能呼風喚雨,成了擺設。
陳青走出報社大門時,打了個深深的寒戰。長時間地待在冷氣充足的房間裏,突然間被撲面而來的熱氣給裹挾了,跟從溫暖的居室中來到冰冷的戶外一樣——冷暖驟然的交替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打哆嗦。
一條象牙白色的亞麻布連衣裙配一頂米色的寬檐涼帽,是盛夏時節的陳青最喜愛的裝束。
陳青很少正午回傢,儘管傢離報社衹有三站地。她更習慣於在餐廳領取一份免費午餐,端到一個角落,隨便吃點,然後回到工作間,趴在桌前打盹。
《寒市早報》是寒市報業集團下屬的一份報紙,在這個擁有二百萬人口的城市中,能保有三十多萬份的市場份額,足以讓報界人士眼紅了。供職於這份報紙的人,其年終奬金大約可以與工資持平,所以在報業集團所轄的九份報紙中,《寒市早報》記者的行頭最有派頭。男記者通常是一身休閑名牌裝,女記者提着的手袋也都價格不菲。就連他們走路的聲音,也是與衆不同的。男記者走路鏗鏘有力,女記者會把高跟鞋踩得“咯噔咯噔”地脆響,顯示出他們深厚的底氣、旺盛的精神狀態和心中飄拂着的一絲傲氣。
陳青在《寒市早報》副刊部工作。如果把一份暢銷的報紙比喻為一個人的各種器官的話,那麽新聞部是這個人的心髒,財經部是肝髒,文體部是肺葉,機動記者部是腎髒。副刊部呢,它充其量不過是膽囊或脾髒,說它重要也很重要——可以過濾和調和人體的雜質、促進血液循環和再生;說它不重要也不重要,切除膽囊和脾髒,人照舊能過日子。而萬一把人的心肝肺掏去了,魂兒也就跟着沒了。
陳青心情很好。快近中午的時候,她被叫到總編室。總編對她說,編委會剛剛開過,大傢都覺得在這個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要想保持發行量的穩中有升,必須順應市場需求,對報紙不斷地進行改革。總編說完這番話後,開始強調副刊部的重要性,說是文化永遠是一個民族最高雅的精神食糧。總編的話,已使陳青心裏明白了八、九分,知道副刊部又要遭受殺戮了。果然,總編用一聲有點喬裝色彩的嘆息聲作為轉折,陳青所主編的“菜瓜飯”版的命運,就像一條死魚一樣浮出水面。
編委會一致通過,“菜瓜飯”文學版由現在的每周一版,改為兩周一版。而兩年前,它已由每周兩版被壓縮為一周一版。“菜瓜飯”就像未婚先孕的胎兒,被一颳再颳。
總編對陳青說,這次版面調整,副刊部人的基本工資照發,衹是奬金還是要受到影響,不過不會像上次減少的額度那麽大,如果頂替了“菜瓜飯”版的“再婚堂”能夠帶動報紙的銷量,副刊部的奬金也會相應嚮上浮動一些。
割讓版面與割讓土地一樣,通常會讓人痛心的,可陳青卻無動於衷。雖然說副刊部是《寒市早報》中最清淨的角落,可身置工作環境中,她還是覺得莫名的忙亂。所以總編講完那番話,她很平靜地說,這很好啊,如今離婚率高,再婚的人越來越多,“再婚堂”自然比“菜瓜飯”要吸引人的眼球。總編說,我就知道你是個識大體的人!現在副刊是兩周一版,用不了三個人了,我們想把姚華調到“再婚堂”版,充實那裏的力量,你和老於一同侍弄“菜瓜飯”,我看人手也夠了,你說呢?總編平素說話貼切的時候少,但陳青覺得他這次把“侍弄”一詞用對了地方。的確,她和老於就是兩個守着荒蕪的菜園的老農,面對着繁華世界,不合時宜地種着瓜菜。
副刊部命運的多變,已使陳青處於半退休狀態,這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出了總編室,她沒有去餐廳,而是回到工作間,關了電腦,拿了涼帽和手包,下樓回傢。她昂首挺胸,步履從未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如果不是撲面而來的熱浪使她打了個寒戰,身子微微趔趄了一下,她的腳步將一路輕靈下去。
陳青走了一段,穿過宏達街的過街天橋,抄近路回傢。那是一條逼仄的小巷,叫紅藍巷。也許是因為她傢人的名字都與顔色有關,所以她很喜歡紅藍巷。紅藍巷長不過六百米,寬不足五米,它的左右兩側,是兩番天地。
紅藍巷靠東的東側高樓林立,西側則是一帶矮矮趴趴的待拆遷的房子。裝修考究的商鋪都在東側,譬如飯館、理發店、洗染店、小型超市,而西側擁塞的則是雜貨店、自行車修理部、壽衣店、修鞋鋪和廢品回收站。
紅藍巷兩側行人的裝束也是不一樣的,東側的光鮮整潔,西側的灰暗陳舊。就連巷子的地面,也是一分為二、涇渭分明的,東側的幹淨平整,西側的骯髒坑窪,多有痰跡、廢紙和黴爛了的水果瓜菜的污痕。
太陽像團熊熊燃燒的大火球,企圖把身下的樓房和街巷烘烤成幹柴,填到自己的肚子裏。陳青穿着半高跟的涼鞋,卻仍覺得腳底發燙。
紅藍巷裏行人極少,車輛也少,沒人喜歡正午出門。偶有的人影,都閃爍在西側。貧寒的人,似乎抵抗風寒和酷暑的能力也強。修鞋的和修自行車的,依然在安詳地打理着生意。
陳青走着走着,忽然聽見一陣狗吠。擡頭一望,見前方的路上停着一輛驢車,毛驢迎着她,在烈日下孤獨地站着。狗的叫聲就是從驢車所停的窗口傳出來的。
那是衹深灰與淺褐相雜糅的毛驢,看上去三、四歲的模樣。它耷拉着耳朵、歪着頭,似在想着什麽事情,一動不動地站在陽光裏。
驢車上載着幾個紙箱,一個面色黧黑的穿藍衫的男人滿面流汗地從一座居民樓裏走出來,搬起紙箱,扛在肩頭。從紙箱外包裝的標記上,可以看到“瓷磚”的字樣,難怪他現出吃力的樣子。
當毛驢的主人出來搬運貨物時,狗叫聲停止了。可他一離開,汪汪的叫聲又起來了。看來它是咬那衹毛驢的。
陳青接近了驢車。想來那狗知道她不是驢的主人,所以儘管陳青停下了腳步,它還是照叫不誤。陳青循聲望去,見是一隻閃着綢緞般光澤的肥頭大耳的沙皮狗,正由她的主人抱着,站在二樓陽臺上,一聳一聳地叫着。狗是黑色的,而抱着它的女主人則穿着白色睡袍。狗叫着,肥胖的女主人那浮白的臉上就現出滿足的笑容。從陽臺封閉的窗戶和挂在墻外的空調機箱葉輪的旋轉中,可以看出狗和它的主人正享受着充足的冷氣。
驢的主人又出來扛紙箱了,狗吠聲停頓了片刻。可是當藍衫閃進樓洞的時候,沙皮狗銳利的叫聲又穿透了陽臺窗戶的縫隙,傳了出來。於是陳青再次看到了抱着狗的女人的臉上浮現出的笑容。
毛驢歪着頭,沉靜地站在那裏,被烈日熏烤着。狗對它的敵意,並沒有使它有絲毫躁動。它那安詳而隱忍的神色深深打動了陳青,她情不自禁地把涼帽摘下,戴在驢頭上。她的舉動讓沙皮狗很憤怒,它叫得越來越激烈。陳青不敢看驢戴着涼帽的樣子,她一路嚮前,飛快地走出紅藍巷,上了人聲鼎沸的中正街,回到臨水花園的傢。一入傢門,她的淚水便撲簌撲簌地落了下來。
帶着一股哀愁的情緒,陳青打開臥室的空調,拉上窗簾,閉合上百葉窗,讓陽光成為室外浪漫的遊俠。她衝了個涼,在換睡衣的時候,驀然想起了那條純棉的白底紫花的睡衣,那是丈夫為其前妻買的。據丈夫馬每文講,當他從俄羅斯帶着這件禮物歸來時,等待他的卻是妻子冰涼的屍體。馬每文跟陳青結婚時,將前妻的舊物統統處理掉了,惟獨留下了這條睡衣。馬每文將它送給了陳青,說是前妻並沒有穿過它,它是沒有主人的。可陳青從來沒有勇氣穿它。甚至在她從衣櫥裏取衣服無意間觸着它時,都有撞着了鬼的感覺,心驚肉跳的。
陳青在這個正午特別想穿上這件睡衣,好像它的身上凝聚着冰涼的雪花,能驅除她在紅藍巷裏所沾染的濃重的暑氣似的。
她打開衣櫥,取出睡衣。雖說它是沒有塵埃的,可她還是用力抖了幾下,纔把它從頭套下。這條睡衣除了胸有點微微的緊之外,腰身正合陳青的形體。她穿上的那一瞬,有點心動過速,好像偷了誰的東西似的。她走到洗手間的穿衣鏡前,看着自己。在柔和的光綫下,這白底紫花的睡衣就像一條在月夜下泛着波痕的河流,清幽動人。
紅藍巷靠東的東側高樓林立,西側則是一帶矮矮趴趴的待拆遷的房子。裝修考究的商鋪都在東側,譬如飯館、理發店、洗染店、小型超市,而西側擁塞的則是雜貨店、自行車修理部、壽衣店、修鞋鋪和廢品回收站。
紅藍巷兩側行人的裝束也是不一樣的,東側的光鮮整潔,西側的灰暗陳舊。就連巷子的地面,也是一分為二、涇渭分明的,東側的幹淨平整,西側的骯髒坑窪,多有痰跡、廢紙和黴爛了的水果瓜菜的污痕。
太陽像團熊熊燃燒的大火球,企圖把身下的樓房和街巷烘烤成幹柴,填到自己的肚子裏。陳青穿着半高跟的涼鞋,卻仍覺得腳底發燙。
紅藍巷裏行人極少,車輛也少,沒人喜歡正午出門。偶有的人影,都閃爍在西側。貧寒的人,似乎抵抗風寒和酷暑的能力也強。修鞋的和修自行車的,依然在安詳地打理着生意。
陳青走着走着,忽然聽見一陣狗吠。擡頭一望,見前方的路上停着一輛驢車,毛驢迎着她,在烈日下孤獨地站着。狗的叫聲就是從驢車所停的窗口傳出來的。
那是衹深灰與淺褐相雜糅的毛驢,看上去三、四歲的模樣。它耷拉着耳朵、歪着頭,似在想着什麽事情,一動不動地站在陽光裏。
驢車上載着幾個紙箱,一個面色黧黑的穿藍衫的男人滿面流汗地從一座居民樓裏走出來,搬起紙箱,扛在肩頭。從紙箱外包裝的標記上,可以看到“瓷磚”的字樣,難怪他現出吃力的樣子。
當毛驢的主人出來搬運貨物時,狗叫聲停止了。可他一離開,汪汪的叫聲又起來了。看來它是咬那衹毛驢的。
陳青接近了驢車。想來那狗知道她不是驢的主人,所以儘管陳青停下了腳步,它還是照叫不誤。陳青循聲望去,見是一隻閃着綢緞般光澤的肥頭大耳的沙皮狗,正由她的主人抱着,站在二樓陽臺上,一聳一聳地叫着。狗是黑色的,而抱着它的女主人則穿着白色睡袍。狗叫着,肥胖的女主人那浮白的臉上就現出滿足的笑容。從陽臺封閉的窗戶和挂在墻外的空調機箱葉輪的旋轉中,可以看出狗和它的主人正享受着充足的冷氣。
驢的主人又出來扛紙箱了,狗吠聲停頓了片刻。可是當藍衫閃進樓洞的時候,沙皮狗銳利的叫聲又穿透了陽臺窗戶的縫隙,傳了出來。於是陳青再次看到了抱着狗的女人的臉上浮現出的笑容。
毛驢歪着頭,沉靜地站在那裏,被烈日熏烤着。狗對它的敵意,並沒有使它有絲毫躁動。它那安詳而隱忍的神色深深打動了陳青,她情不自禁地把涼帽摘下,戴在驢頭上。她的舉動讓沙皮狗很憤怒,它叫得越來越激烈。陳青不敢看驢戴着涼帽的樣子,她一路嚮前,飛快地走出紅藍巷,上了人聲鼎沸的中正街,回到臨水花園的傢。一入傢門,她的淚水便撲簌撲簌地落了下來。
帶着一股哀愁的情緒,陳青打開臥室的空調,拉上窗簾,閉合上百葉窗,讓陽光成為室外浪漫的遊俠。她衝了個涼,在換睡衣的時候,驀然想起了那條純棉的白底紫花的睡衣,那是丈夫為其前妻買的。據丈夫馬每文講,當他從俄羅斯帶着這件禮物歸來時,等待他的卻是妻子冰涼的屍體。馬每文跟陳青結婚時,將前妻的舊物統統處理掉了,惟獨留下了這條睡衣。馬每文將它送給了陳青,說是前妻並沒有穿過它,它是沒有主人的。可陳青從來沒有勇氣穿它。甚至在她從衣櫥裏取衣服無意間觸着它時,都有撞着了鬼的感覺,心驚肉跳的。
陳青在這個正午特別想穿上這件睡衣,好像它的身上凝聚着冰涼的雪花,能驅除她在紅藍巷裏所沾染的濃重的暑氣似的。
她打開衣櫥,取出睡衣。雖說它是沒有塵埃的,可她還是用力抖了幾下,纔把它從頭套下。這條睡衣除了胸有點微微的緊之外,腰身正合陳青的形體。她穿上的那一瞬,有點心動過速,好像偷了誰的東西似的。她走到洗手間的穿衣鏡前,看着自己。在柔和的光綫下,這白底紫花的睡衣就像一條在月夜下泛着波痕的河流,清幽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