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作家评传>> 王蕙玲 Wang Huil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2月15日)
她从海上来——旷世才女张爱玲传奇
  走过中国现代文学史,张爱玲是你要流连驻足的一块里程碑;走过女性书写的流域,张爱玲不是大河,是彼岸;走过中国最黑暗的年代,张爱玲在黑暗中点灯,从沦陷区里发声。她生于上海,十里洋场孕育了她的独特才华;她隐逝美国,客死异张,尘归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从海上来,来说她自己的故事。
挣扎在滚滚红尘中的另类张爱玲
  尽管张爱玲有着名门望族的世家背景,有着众说纷纭的短暂传奇情爱经历,但要把她单纯又繁复的一生搬上荧屏注定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三毛就曾因此伤心失落。张爱玲海内外的拥趸实在太多,大伙儿都磨刀霍霍等待着新的“猎物”闯入他们的视野。写过《饮食男女》、《卧虎藏龙》、《人间四月天》的台湾才女王蕙玲披挂上阵,用了七年时间准备,三年时间创作,可谓十年磨一剑,战战兢兢地完成了《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的剧本创作。这部众人瞩目的电视剧四五月间可能与广大观众见面。
  
  她像是从中国水墨画里走出的女子,一袭轻飘飘的白衣,一头乌黑柔顺的秀发,一口柔和悦耳的国语,秋波流转间灵气四射,她就是只接受电话访谈的神秘女子王蕙玲。仲夏季节,灰蒙蒙的空中飘洒着细雨,喜爱浪漫情调的王惠玲坐在黄浦江边的露天咖啡馆里,听着来往轮渡悠长伤感的汽笛声,神思飘游地给笔者讲述半个世纪以前张爱玲在上海的故事。
  
  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观众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里成长,她尖刻敏锐、细致入微的悲凉文风的形成过程,她与胡兰成昙花一现没有结果的苦涩爱情……最后闪回到她晚年在美国凄凉孤苦的生活状况。
  
  贴近张爱玲,躲开她精心设置的文字谜局,机警地捕捉她的文学风格,将真实的她与戏剧的她巧妙地展现出来,是王蕙玲面临的最大挑战。从上海南京西路张爱玲故居出发,王蕙玲的足迹踏遍老上海大大小小的弄堂、咖啡馆、酒吧,浸润在点点滴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悉心感受体验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黄昏时分,她独自来到黄浦江畔,暮色中对岸的新旧楼群隐隐绰绰,像灰旧的老照片,她想象着数十年前的此时,那里一定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达官显贵、买办商贾们搂红拥翠,过着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繁华街道上小贩来往穿梭,向行人殷勤地招揽生意,张爱玲这时在做什么……往往一想,人便痴了,好久好久都处在恍恍惚惚的境地。
  
  张爱玲的主要作品都是年轻时在上海完成的,她到美国后深居简出,留下的资料很少。为此王蕙玲从加拿大温哥华飞抵洛杉矶,来到张爱玲曾居住的公寓“朝圣”。那是个简陋的一厅一卧的小公寓,刚进门王蕙玲的泪水便猛地涌上来,一种莫名的冲动撞碎了她的思索。她轻手轻脚地走动,连房间里的尘埃都不愿惊扰。据说公寓里所有的陈设与张爱玲生前一模一样,屋里电灯与那台老旧的黑白电视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伴随张爱玲度过无数个不眠的白天黑夜。王蕙玲轻轻在地板上躺下来,闭上眼睛,在时光隧道里追忆遐想。创作后半段剧本时,她几乎养成了与张爱玲一样的生活习惯,晚上睡在客厅地毯上,开着电视睡觉或失眠。
  
  老年的张爱玲戏称自己是住在老鼠洞里,她不停地拖着沉重的箱子搬家,手臂上经常留下淤青的伤痕。王蕙玲有些不理解年老羸弱的张爱玲为何自讨苦吃,频繁地搬家,为寻找那种真实的漂泊感,王蕙玲也拖拽着沉甸甸的皮箱,奔波在不同的旅馆之间。她深有感触地说:“那段时间心情太凄苦了,一个独在异乡的女人,经常拖着箱子找旅馆。夜晚,行走在大街上,路灯将身影拉得又瘦又长,真是疲惫不堪。那种流浪的滋味让人欲哭无泪,回到温哥华的家里,感觉太幸福了。”
  
  王蕙玲自信地说,她写完张爱玲后,十年之内不会有人再写张爱玲。她在这部剧中所花的心思,倾注的心血太多了。她不光去亲身体验张爱玲特有的生活感受,还到美国马里兰州图书馆查阅张爱玲的丈夫赖雅留下的日记手稿。赖雅的日记数量很大,对于二人的生活有很详细的记载。手稿的复印件字迹模糊,简直难以辨认,不得已她聘请了一个美国女孩帮助打字,两人在电脑前忙了近三个月还没完工,人被折磨得几乎疯掉。她第一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那个美国女孩一再鼓励她坚持就是胜利。等忙完了所有的文字,她整个人都要虚脱了,垮掉了。
  
  通过赖雅的日记,王蕙玲对张爱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张爱玲给一般人的印象是高傲冷直,其实她对人情世故有着很深的体会,她同样有着同情心和责任感。为了挣钱养家,张爱玲曾到香港写电影剧本,被迫困在那里,手头拮据,生活窘迫,写得眼底流血仍不能罢笔。她的语句虽平平淡淡,可字里行间的酸楚悲苦却让人无法释怀。高傲使她活得比寻常人更累,更苦!
  
  搜集整理资料只是积累的一个阶段,有着二十年创作经验的王蕙玲真正拿起笔时,感到笔端竟是那么得沉重。她说:“我觉得自己从来没写过这样难写的戏。戏中的场景不多,描述性的文字相对就比较讲究,人物对白必须精彩,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如第十二场写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戏,都是在一个小房间里进行的。他俩谈文学、谈家乡戏、谈风土人情,交谈过程中相互发现、相互认知、相互欣赏,直谈到这世间怎么会有你,怎么会有我……这种渐进的情感细微变化分寸很难把握。”二十集的电视剧,有十集用来细致入微地表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历程,这恐怕是编导想吸引更多观众的一大法宝。
  
  在张爱玲七十五年的生命里,与胡兰成相爱是她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从怀疑犹豫到彷徨恐慌,从将信将疑到全身心投入,这个过程像飞蛾化蝶,像飞蛾扑火,留下的是一片灰冷和死寂。胡兰成之所以能深深吸引张爱玲,除了他的学识才气,巧舌如簧,深谙女性心理等因素外,最关键之处在于他欣赏像张爱玲这样的女人,这种喜爱发自内心。张胡之恋虽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可它激发了张爱玲的灵感,创作出一批文学佳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王蕙玲说,与胡兰成的恋爱仅仅只是张爱玲生活中的一段重要插曲,写作才是贯穿她一生的东西。她仿佛是为了写作才降临人间的,临终前的一天,她还在像蚂蚁出工一样辛苦地写作。为突出表现这一点,王蕙玲在剧本中穿插了大量张爱玲作品中的片段和精彩故事,让观众了解张爱玲一生的同时,对她精湛而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有所了解,尤其是海内外众多的“张迷”,既可重温那些经典的段落,又会有新的体验和认识。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绝对是个时尚另类的女子。她的家世与她的现实境况,塑造了她特立独行的处世方式,高贵与世俗、奢华与节俭在她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她细腻而尖锐的笔触,华丽而阴郁的文风,机敏而独到的感官,使她在众多作家中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她在穿着打扮、颜色搭配上异于他人,上身穿中式衣裳,下身穿西裤,旗袍外套坎肩等穿着让她大出风头,她自我设计的奇装异服甚至成了她传奇的一部分。由于她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感,因此她眼里的世界便与他人迥然不同。比如黄色,她就非要说是姜汁黄,红色说成胭脂红,灰色则是寒灰,颜色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真实可感,可摸可触。王蕙玲笑着说,张爱玲的这些特点,她自然不会放过,剧中会尽量还原和体现。
  
  与一般的编剧不同,王蕙玲并不是写完剧本就万事大吉了。她从头到尾都参与剧组的拍摄,与导演丁亚民一同选择演员,给张爱玲的扮演者刘若英说戏,给胡兰成的扮演者赵文煊分析人物心理。起初刘若英压力很大,总找不到感觉,王蕙玲让她努力去忘掉现在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用张爱玲那个时代的思维和语言来生活说话。刘若英经受了近十天的痛苦折磨,终于与张爱玲合二为一,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她在表演艺术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几个小时的畅谈都是围绕着张爱玲展开的,临别前王蕙玲心满意足地说,她最想写的两个作家,徐志摩和张爱玲如今都已完成,她希望《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能像《人间四月天》那样能被大家喜欢和认可。(晓寒)
序:时人对此一枝花,如梦相似(1)
  我见过胡兰成先生一面,那时我高中毕业,随朋友去朱天心家玩,带我去隔壁邻居家坐坐,便见一白发老先生从楼上走下来,穿著还是一袭长袍,笑笑点点头、和蔼可亲。朱天心说这是胡爷。那年我们都小,随天文、天心称胡先生为胡爷,辈分已定。  胡爷流亡日本三十年,于一九七四年应邀华冈讲学,后来还是因为当年往事难被接受,遂应朱西宁老师之安排,下山客居朱家旁一年;那年我们因缘际会而办起了《三三集刊》。之后,胡爷返日,七十五岁去世,葬于东京福生。  办“三三”那几年,我写了三本书,第一本书天心帮我拿到日本敬呈胡爷,胡爷彻夜看完,清晨下楼问天心:这个这个阿丁有多高?答曰一六五,胡爷似是苦恼的想想,随即开颜一笑,似是自言自语说:没关系,李白也不高。遂让天心带回一套日文版的《今生今世》赏我;另赠一幅拓印书法「江山如梦」。那书里胡爷亲笔一页页校勘过了,那幅书法悬在我家客厅数十年,我喜欢胡爷的字,风姿潇洒,自在生长。  这是我跟胡爷的因缘,先说明白了,好验明正身。我喜欢胡爷,是他的文章开了我的悟识;是他的大气宽了我的性情。许多人是因为张爱玲而喜欢胡爷的,我不是,我是先认识了胡爷,才能懂得张爱玲。  那时我们办“三三”,看的说的想的写的都是胡兰成与张爱玲,时人讥之为张腔胡调;是不是呢?多年后的今天我重看自己的一些旧作,如同张爱玲一般的满目荒凉,毛骨悚然,果然我是!当然不是全部,但后期几篇自命写得十分世故的小说不归入张派也难,难怪不再写了。后来我开始改写剧本,想来是想极力逃脱胡腔张调的文字魔咒,这一逃便是二十年。  《她从海上来》,写的是张爱玲一生传奇,胡爷自然难脱干系,这两个人难说难道,因为都同是世俗又不俗之人。世俗好写,不俗也好写,人的复杂多面性却是最难以戏剧呈现,因为难以统一。因此这出戏,对我跟蕙玲都是比《人间四月天》更难的挑战。《人间四月天》写“情”的真,易懂,《她从海上来》写的是“人”的真,难。  戏剧提炼人生,因为精粹、所以去芜存菁;此所谓整理人生、此所谓情节主题、此所谓戏剧人物、此所谓之戏剧化也。一般传记人物,是由历史定位、或者社会定位来说起,本人性格、一生行谊、皆藉以铺陈解说证明传记人物一生主题之戏剧人格,其它不入格的细节,只能“去芜”去掉了。王蕙玲的这两部传记人物剧本,却挑战了这个难度。  《人间四月天》还好些,徐志摩一生追求灵魂伴侣,已具戏剧主题。我们从情感的追求,生命的执着去理解,那些不甚戏剧化的人物性格和情节,矛盾不统一不具戏剧合理性的真实人生境遇及人物,才因此打动观众真实的情感。《她从海上来》谈的不是情,是张爱玲的生命,而张爱玲的生命是什么呢?她不像徐志摩有着叨之念之的生命主命题,她就连自己文学作品都不爱提出冠冕堂皇的主题或意义,她只写人、只写生命、写人的生命与生活的环境,她不拿命题框住她笔下的人,写她的传记,能又以什么来框住她、帮她代言呢?  张爱玲的人生越行越低调,就连她跟胡爷的恋情,也终生保持沉默,不发一语;她刻意的保持隐私,远避他乡,隐居于世;张爱玲不留自传,她的生命不自言,以至一生成谜。那么,要怎么来说她呢?  王蕙玲想写张爱玲,不同于坊间许多张爱玲传记的是,她不企图从张爱玲的生平去解析张爱玲的作品,也不企图来诠释或界定张爱玲。她只是,以同是创作者的经验,去理解及感动另一个创作者的生命。她想说的,是「不管怎么样,她一生都在写,不停的写。」这样的创作者的生命。追寻张爱玲生命的轨迹,王蕙玲从自己的感动出发,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创作者相同及不同于一般人的生命。  生命无主题无答案,生命里只有许多的感动。《她从海上来》不解答张爱玲,只诉说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我们对生命的感动。  因为是张爱玲,因为张爱玲难说,因为张爱玲难说又不愿意硬加诠释,因为难说不能多说又不得不说得准确;因此这个剧本有其特殊风格,王蕙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依时间轴进行情节,故事从张爱玲中年到了美国之后开始、再接回少女成长时期,而后成名、与胡兰成恋爱,离开中国,再跳接回一九六二年的美国婚姻,而至老死他乡。为什么传记故事,却不依惯例的从出生开始,顺着时间进行写起?王蕙玲说,选择这里开场,许多原因中的一个,便是因为这时候的张爱玲对国人是完全的陌生,因为不熟悉,才能让观众先摆脱掉对张爱玲许多先入主为主的概念,有机会重新认识张爱玲。从凡人里看出不凡之处,便是《她从海上来》的企图。  从美国部分开场,张爱玲三十六岁,是个来自上海的中国作家,除此之外,一片空白。这样的出场,张爱玲便纯粹只是个普通人,顶多,多了一个作家身分。由这里,从她一个平凡人的身分,我们看到她与瑞荷平凡几近无趣的恋爱、平淡的婚姻,再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一些记忆,从张爱玲的回忆,故事才倒叙回她的出身、童年及后来的一切。是的,想知道张爱玲的传奇,便应该先知道她只是一个“一般人”。
首页>> 文学论坛>> 作家评传>> 王蕙玲 Wang Huil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