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军事类>> 吴起 Wu Qi   中国 China   战国初   (前440年前381年)
《吴子兵法》辑佚
  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图国〉篇发展了孙武的"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
  〈料敌〉篇主要讲述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
  〈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与军队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打不散,拖不垮.
  〈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重要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将帅为全军的统帅,必须刚柔兼备.将帅必须依靠金鼓,旗帜和禁令,刑罚来治军和指挥作战.
  〈应变〉篇阐述了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应变之术和作战方法
  〈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续古逸丛书》影宋本,下同),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它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它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 ”,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它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例如: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它还强调“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指出有八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向敌进击,在十三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瑕,不失战机;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六种情况,要“避之勿疑”。并进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它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它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吴子兵法》辑佚
  〈通典.兵典.兵二.法制〉:
  
  吴起教战法: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冢养,智者为谋士。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战阵,三鼓趣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通典.兵典.兵三.料敌制胜〉: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兵以何胜?」对曰:「以治为胜。」「不在众乎?」起曰:「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有百万之师,何益于用!所为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又曰:「凡敌有不卜而与战,有不占而避之。疾风大寒,早兴冥迁,剖冰济度;盛夏炎热,兴役无闲,行饥驱渴,务取于远;师久无粮,士众怨怒,妖祥疑惑,上不能止;军资既竭,时多霖注,欲掠无便;师众不多,地土不利,人马疾疫;道远日暮,士卒劳倦,饥未及食,解甲而息;将薄吏轻,士卒无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阵而未定,舍而未毕,行阪涉险,半隐半出:诸如此类,击而勿疑。若土地广大,人众富盛;上爱其下,惠施流布;赏信刑察,发止得时;行阵居列,任贤使能;师徒习教,兵甲
  
  精锐;四邻有助,大国之援:凡如此类,惮而避之。故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通典.兵典.兵八.避锐〉: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暴寇卒至,掠吾田野,取吾牛马,则如之何?」
  
  起曰:「暴寇之来,必精且强。善守勿应,潜伏路傍。暮去必卒,朝乘重装。骁骑逐击,势必莫当。遇我伏内,如雪逢汤。」
  
  〈通典.兵典.兵九.挑战〉: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两军相当,不知其将,欲击何如?」起曰:「令贱而勇者,将而击锐,交合而北,告而勿罚,观敌进取,一来一起:其政以理。奔北不追,见利不取:此将有谋。若其众追北,旗帜离乱,自止自行,或纵或横,贪利务得:凡若此类,将令不行。」
  
  〈通典.兵典.兵十.先据要地及水草〉:
  
  战国吴子曰:「凡行师越境,必审地形,则知主客之向背。地利若不悉知,往必败矣。故军有所至,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必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也。」
  
  〈通典.兵典.兵十二.按地形知胜负〉: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有师甚众,据险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不能长久,则如之何?」
  
  起曰:「车骑步徒,分军五衢,敌人必惑,莫知所如。敌若坚守,急行闲谍,以观计谋。彼听吾说,解军而去;不听吾说,吾军疾战,胜而勿追,不胜疾归。或佯北安行,设伏疾斗,一结其后,一绝其路,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吾军交至,必有其利。」
  
  又问曰:「溪谷险阻,与敌相逢,彼众我寡,则如之何?」
  
  起曰:「息而待之,持弓满弩,且备且虑,乱则击之勿疑,理则退后随之。凡过山谷丘陵,亟行勿留。高山深谷,卒然遇敌,必先鼓噪乘之。」
  
  又问曰:「左右高山,地甚隘狭,卒逢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曰:「此为谷战,勇者虽众勿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刃,以为阵行;分车列骑,退隐四方,且拒且去,乘势不臧。敌若坚阵,行山列营,应须更图。」
  
  又问曰:「敌近而薄我,我无道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对曰:「为此之术,我众彼寡,参分而裹之;彼众我寡,合阵从之。」
  
  又问曰:「若暴寇近薄,驱我马牛,取我禾稼,为之奈何?」
  
  对曰:「寇暴之至,善守而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退还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必散,虽众可破也。」
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军事类>> 吴起 Wu Qi   中国 China   战国初   (前440年前3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