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舍〉
文王问太公曰:「举贤天下以为法,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曰:「夫人皆有其性,趋舍不同,喜怒不等,故或夺或赏。」
王曰:「何谓人性?」太公曰:「性有仁、有忠、有信、有义、有贪戾、有狼戾。仁者,好与而不好夺,好赏而不好罚,好生而不好杀。忠者,不嫉不妒。信 者,不欺,少恶而多善,众公而少私。义者,喜新爱故。贪戾者,好得好夺,不好利人而好败。狼戾者,喜刑喜杀。故人君之趋舍何于仁义,则万人安乐,君伐有 国。合于忠则吏不为奸,而万民殷富。合于信则君臣[禾荅]而远者亲。合于贪戾则民人流亡,国必更王。合于狼戾则杀,不治,君失其天下,祸及子孙。」王曰: 「戒哉!」
〈礼义〉
文王问太公曰:「以礼义为国,而不能大利其民,何也?」太公曰:「礼者,明长幼、别贵贱,所以象德□〔也〕。义者,所以辅正治也。故皆未足以大利人也。」
文王曰:「为国而不用礼义,可乎?」太公曰:「不可。失礼义者,治国之粉泽也。虽然,非所以定天下而强国富人也。君无以别贤能,故以礼义明之。」
文王曰:「礼义为国者何如?」太公曰:「以礼义为国者,则也。人臣有能守职尊其君者,进之;不能,退之。是以其群臣万民不出于礼,为上犯难,世俗皆以此为名高,其恭谦谦,辞爵禄,让官位,以礼义之为国已。」文王曰:「谨闻命矣。」
〈救乱〉
文王问太公曰:「主弱臣强,而百官并乱,万人杂散,为之奈何?」太公曰:「是蔽而内拥也。若是者,当急通其拥蔽。」
文王曰:「何为拥蔽?」太公曰:「奸臣在内,贼臣在外,上隔下塞,社稷恐危,国有大事,其发无日。」
文王曰:「救之奈何?」太公曰:「无止贤,无下迁。止贤则奸臣比周,趋势而争位,下迁则奸臣朋党而事争。孰政忠者不用,欺者有政。」
文王曰:「为止奈何?」太公曰:「救之在得贤,贤患贤而不用。患贤而不用,无问求贤矣。」
〈别贤〉
文王问太公曰:「别贤奈何?」太公曰:「试可乃已。二人变争则知其曲直,二人议论则知其道德,二人举重则知其有力,二人忿斗则知其勇怯,二人俱行则知其先后,二人治官则知其贪廉。以此而论人,别贤不肖之道已。」文王曰:「善哉!」
(一说:
文王问太公曰:「别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则以官名选人,案名督实,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能者居位,不肖者退,别贤之道。」
)
〈事君〉
文王问太公曰:「事君之道奈何?」太公曰:「戒之!夫人君之在上,不可狎也。货财尽,是不可接也。众庶无所,不可亏也。故善养虎者,不敢与之争物,为 其使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喜怒。虎与人灾也,不同类,然见食己者媚之,以其顺也。无违其天心,无违其天德,无言其所匿,无发其所伏。以事贤君则用,以事 暴君则免。」
〈用人〉
文王问太公曰:「用人奈何?」太公曰:「人之爱子也,身之故也。人之轻害,利之故也。人之轻贱,贵之故也。人之轻危,安之故也。人之轻死,生之故〔也〕。五者以德戒无极。」
〈主用〉
人主不可以不用贤。人主不用贤,则君臣乱矣。渊乎无端,熟知其原?开闭而不启,安知所?内外不通,善否无原,修名而督实,案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实相当则国治,名实不当则国乱,名生于实,而实生于名。实当则百工修矣。」
文王问太公曰:「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左右前后,四旁上下,营城之安,在主位安徐正静,索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以待,须以定。」
〈远视〉
一曰长目,二曰众耳,三曰树明。则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动奸。奸动则天下奸莫阴变更矣。天地见变,必参月运彗,虹霓则桀。谋于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而祸在爱。
〈大诛〉
文王曰:「吾闻古者不诛,如何?」太公曰:「不闻。」
「然则其所诛者何如?」答曰:「匹夫而害家、百姓而害诸侯者,诛之。诸侯强,为百姓诛者昌,为匹夫诛者亡。」
一周维正月,王在成周,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昔朕语遂事之志。」戎夫主之,朔如闻舍。志曰:
谄媚日近,方正日远,则邪人专国政,禁而生乱,辛氏以亡。
信行立、义成俗,则贞士变君正,禁人生而乱(禁而生乱),皮氏以亡。
神祥破国:昔者玄都氏怀鬼道,废人而事神,谋臣不用,龟筮是从,忠臣无位,神巫用国,贞士外出,玄都氏以亡。
很而无亲:昔玄原之君很而无亲,执事不从,守职者疑君臣姐施,国无立功,县原氏以亡。
一假权:昔巢世有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行国命,主灭断,其君共而夺臣势,臣怒而人乱,巢氏以亡。
弱小在强大之间,存将曲之,则无天命矣。不知天命者死;昔有虞氏兴,有扈氏弱而不袭,身死国亡。
好变古者亡而常危:昔者阳氏之君自发而好变事,无故弃业,官无常法,仕无贞位,仁违于下,阳氏以亡。
小不胜何,昔者鲁君质检,灭爵损禄,群臣卑上下临。后君少,禁罚不行,重氏〔伐〕之,鲁氏以亡。
武不立者亡:昔者烦原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而无所立,至于涿鹿之野,诸侯叛之,烦氏以亡。
爵重禄轻,此乃不成:昔者林召丽戎之君而骄之,至而不礼,留而不亲,丽戎氏之君怒而去之,林氏诛之,天下叛之,林氏以亡。
好以新而故者危:昔者巢氏好以新,而故者疾怨,新故不知,内事争朋党,阴私而争外权,巢以亡。
余薛郛刑复亲有危:一昔有谷平之君,很戾无亲,服国不待臣,繁刑用国,内外相谣,谷平氏以亡。
久悬重位者危:昔者共工之君自贤,以为无可臣者,久空大官,下官日乱,人无所安附,庸氏代之,共工氏以亡。
犯难争权者死:昔者林氏与上行氏争权,林氏再战与不胜,上行氏杀之而不克,身死国亡。
专权争乐:专军者权专,权专则刑专。臣君虞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刑,有虞以亡。
功大不赏者危:昔者平州之臣,功大而君〔不〕赏,阴臣日贵,怒而生变,君以出奔,平州以亡。
奉孤专令者,谋长如畏其威,而疑其前事,臣侠德而责数,位钧而争,平林氏以亡。
大臣有锢去弃诛者危:昔许师氏三卿朝而失礼,君怒而久拘之,诛弃而相加,三卿谋变,许师氏亡。
武不立者危:昔者西夏而排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出而无已,唐氏伐之,城不可以守,武士不用,西夏氏以亡。
严疾不信者,其臣慑而不敢忠,则仁不亲其君,而刑刑加以亲近,远者寒心,殷商以亡。
好货财珍怪则邪人因财而进,因财而进则贤良日弊,赏罚无信,随财而行,夏后氏以亡。
嬖子两重者危:昔者义渠有两子,异母皆之。君病,大臣分党而争,义渠氏以亡。
收亡粮:昔者典谯氏之君废知度而争强力,而贱其臣,贤良伏匿,州氏代之,君孤而无依,典谯氏以亡。
美言日闻于内,恶言日闻于外,外内不相闻,其人无所俯,三[角尧]氏以亡。
美女破国:昔者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
知能钧,不相亲,并重事君危:唯强臣争权,而下争朋党,君不能禁,南氏以亡。
好为宫室台榭菀池,万人尽饥馑,饿不能食。成南伐之,有雄氏以亡。
右周志廿八国。
船没。奇谋非智,正见为智。谏王问贤,受谏为贤。有智非德,任智为圣。
〈距谏〉
武王问太公曰:「天时水旱,五谷不熟,草木不番,万物不遂,是何以然?」
太公曰:「此大禁,逆天机、动地枢也。人主塞大川名山水,凿穿山陵,则水旱不时,五谷不收,人民流亡。桀之时人,瞿山之地水起。桀当十月凿山陵,通之 于河。民有谏者死。冬凿地穿山,通之于河,是发天之阴,泄地之气,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以为妖言而煞之。[艹/今]山之民相谓:『是自其命也。』后三 年,瞿山崩,及为大泽,水深九尺。纣之时亦有西土之邑。纣尝六月猎于西土,发民逐禽。民有谏者曰:『六月,天之复生,地之以务。长养之时也。六月逐禽,是 逆天道,绝地德,而人行贼。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为妖言而煞之。西土之人相谓:『自其命也。』后其年,天大暴风,飘牛马,发屋拔木,人飞扬数十里。 一人为无道,天加之以咎。残贼不当,必有大……
文王问太公曰:「举贤天下以为法,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曰:「夫人皆有其性,趋舍不同,喜怒不等,故或夺或赏。」
王曰:「何谓人性?」太公曰:「性有仁、有忠、有信、有义、有贪戾、有狼戾。仁者,好与而不好夺,好赏而不好罚,好生而不好杀。忠者,不嫉不妒。信 者,不欺,少恶而多善,众公而少私。义者,喜新爱故。贪戾者,好得好夺,不好利人而好败。狼戾者,喜刑喜杀。故人君之趋舍何于仁义,则万人安乐,君伐有 国。合于忠则吏不为奸,而万民殷富。合于信则君臣[禾荅]而远者亲。合于贪戾则民人流亡,国必更王。合于狼戾则杀,不治,君失其天下,祸及子孙。」王曰: 「戒哉!」
〈礼义〉
文王问太公曰:「以礼义为国,而不能大利其民,何也?」太公曰:「礼者,明长幼、别贵贱,所以象德□〔也〕。义者,所以辅正治也。故皆未足以大利人也。」
文王曰:「为国而不用礼义,可乎?」太公曰:「不可。失礼义者,治国之粉泽也。虽然,非所以定天下而强国富人也。君无以别贤能,故以礼义明之。」
文王曰:「礼义为国者何如?」太公曰:「以礼义为国者,则也。人臣有能守职尊其君者,进之;不能,退之。是以其群臣万民不出于礼,为上犯难,世俗皆以此为名高,其恭谦谦,辞爵禄,让官位,以礼义之为国已。」文王曰:「谨闻命矣。」
〈救乱〉
文王问太公曰:「主弱臣强,而百官并乱,万人杂散,为之奈何?」太公曰:「是蔽而内拥也。若是者,当急通其拥蔽。」
文王曰:「何为拥蔽?」太公曰:「奸臣在内,贼臣在外,上隔下塞,社稷恐危,国有大事,其发无日。」
文王曰:「救之奈何?」太公曰:「无止贤,无下迁。止贤则奸臣比周,趋势而争位,下迁则奸臣朋党而事争。孰政忠者不用,欺者有政。」
文王曰:「为止奈何?」太公曰:「救之在得贤,贤患贤而不用。患贤而不用,无问求贤矣。」
〈别贤〉
文王问太公曰:「别贤奈何?」太公曰:「试可乃已。二人变争则知其曲直,二人议论则知其道德,二人举重则知其有力,二人忿斗则知其勇怯,二人俱行则知其先后,二人治官则知其贪廉。以此而论人,别贤不肖之道已。」文王曰:「善哉!」
(一说:
文王问太公曰:「别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则以官名选人,案名督实,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能者居位,不肖者退,别贤之道。」
)
〈事君〉
文王问太公曰:「事君之道奈何?」太公曰:「戒之!夫人君之在上,不可狎也。货财尽,是不可接也。众庶无所,不可亏也。故善养虎者,不敢与之争物,为 其使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喜怒。虎与人灾也,不同类,然见食己者媚之,以其顺也。无违其天心,无违其天德,无言其所匿,无发其所伏。以事贤君则用,以事 暴君则免。」
〈用人〉
文王问太公曰:「用人奈何?」太公曰:「人之爱子也,身之故也。人之轻害,利之故也。人之轻贱,贵之故也。人之轻危,安之故也。人之轻死,生之故〔也〕。五者以德戒无极。」
〈主用〉
人主不可以不用贤。人主不用贤,则君臣乱矣。渊乎无端,熟知其原?开闭而不启,安知所?内外不通,善否无原,修名而督实,案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实相当则国治,名实不当则国乱,名生于实,而实生于名。实当则百工修矣。」
文王问太公曰:「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左右前后,四旁上下,营城之安,在主位安徐正静,索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以待,须以定。」
〈远视〉
一曰长目,二曰众耳,三曰树明。则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动奸。奸动则天下奸莫阴变更矣。天地见变,必参月运彗,虹霓则桀。谋于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而祸在爱。
〈大诛〉
文王曰:「吾闻古者不诛,如何?」太公曰:「不闻。」
「然则其所诛者何如?」答曰:「匹夫而害家、百姓而害诸侯者,诛之。诸侯强,为百姓诛者昌,为匹夫诛者亡。」
一周维正月,王在成周,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昔朕语遂事之志。」戎夫主之,朔如闻舍。志曰:
谄媚日近,方正日远,则邪人专国政,禁而生乱,辛氏以亡。
信行立、义成俗,则贞士变君正,禁人生而乱(禁而生乱),皮氏以亡。
神祥破国:昔者玄都氏怀鬼道,废人而事神,谋臣不用,龟筮是从,忠臣无位,神巫用国,贞士外出,玄都氏以亡。
很而无亲:昔玄原之君很而无亲,执事不从,守职者疑君臣姐施,国无立功,县原氏以亡。
一假权:昔巢世有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行国命,主灭断,其君共而夺臣势,臣怒而人乱,巢氏以亡。
弱小在强大之间,存将曲之,则无天命矣。不知天命者死;昔有虞氏兴,有扈氏弱而不袭,身死国亡。
好变古者亡而常危:昔者阳氏之君自发而好变事,无故弃业,官无常法,仕无贞位,仁违于下,阳氏以亡。
小不胜何,昔者鲁君质检,灭爵损禄,群臣卑上下临。后君少,禁罚不行,重氏〔伐〕之,鲁氏以亡。
武不立者亡:昔者烦原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而无所立,至于涿鹿之野,诸侯叛之,烦氏以亡。
爵重禄轻,此乃不成:昔者林召丽戎之君而骄之,至而不礼,留而不亲,丽戎氏之君怒而去之,林氏诛之,天下叛之,林氏以亡。
好以新而故者危:昔者巢氏好以新,而故者疾怨,新故不知,内事争朋党,阴私而争外权,巢以亡。
余薛郛刑复亲有危:一昔有谷平之君,很戾无亲,服国不待臣,繁刑用国,内外相谣,谷平氏以亡。
久悬重位者危:昔者共工之君自贤,以为无可臣者,久空大官,下官日乱,人无所安附,庸氏代之,共工氏以亡。
犯难争权者死:昔者林氏与上行氏争权,林氏再战与不胜,上行氏杀之而不克,身死国亡。
专权争乐:专军者权专,权专则刑专。臣君虞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刑,有虞以亡。
功大不赏者危:昔者平州之臣,功大而君〔不〕赏,阴臣日贵,怒而生变,君以出奔,平州以亡。
奉孤专令者,谋长如畏其威,而疑其前事,臣侠德而责数,位钧而争,平林氏以亡。
大臣有锢去弃诛者危:昔许师氏三卿朝而失礼,君怒而久拘之,诛弃而相加,三卿谋变,许师氏亡。
武不立者危:昔者西夏而排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出而无已,唐氏伐之,城不可以守,武士不用,西夏氏以亡。
严疾不信者,其臣慑而不敢忠,则仁不亲其君,而刑刑加以亲近,远者寒心,殷商以亡。
好货财珍怪则邪人因财而进,因财而进则贤良日弊,赏罚无信,随财而行,夏后氏以亡。
嬖子两重者危:昔者义渠有两子,异母皆之。君病,大臣分党而争,义渠氏以亡。
收亡粮:昔者典谯氏之君废知度而争强力,而贱其臣,贤良伏匿,州氏代之,君孤而无依,典谯氏以亡。
美言日闻于内,恶言日闻于外,外内不相闻,其人无所俯,三[角尧]氏以亡。
美女破国:昔者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
知能钧,不相亲,并重事君危:唯强臣争权,而下争朋党,君不能禁,南氏以亡。
好为宫室台榭菀池,万人尽饥馑,饿不能食。成南伐之,有雄氏以亡。
右周志廿八国。
船没。奇谋非智,正见为智。谏王问贤,受谏为贤。有智非德,任智为圣。
〈距谏〉
武王问太公曰:「天时水旱,五谷不熟,草木不番,万物不遂,是何以然?」
太公曰:「此大禁,逆天机、动地枢也。人主塞大川名山水,凿穿山陵,则水旱不时,五谷不收,人民流亡。桀之时人,瞿山之地水起。桀当十月凿山陵,通之 于河。民有谏者死。冬凿地穿山,通之于河,是发天之阴,泄地之气,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以为妖言而煞之。[艹/今]山之民相谓:『是自其命也。』后三 年,瞿山崩,及为大泽,水深九尺。纣之时亦有西土之邑。纣尝六月猎于西土,发民逐禽。民有谏者曰:『六月,天之复生,地之以务。长养之时也。六月逐禽,是 逆天道,绝地德,而人行贼。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为妖言而煞之。西土之人相谓:『自其命也。』后其年,天大暴风,飘牛马,发屋拔木,人飞扬数十里。 一人为无道,天加之以咎。残贼不当,必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