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学思考>> 朱自清 Zhu Zi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8年十一月22日1948年八月12日)
論雅俗共賞
  《論雅俗共賞》1948年5月由觀察社出版,為“觀察叢書”之七,收文15篇。
  本輯收錄《論雅俗共賞》,《論百讀不厭》,《論書生的酸氣》,《論老實話》等4篇。
  論雅俗共賞
  論百讀不厭
  論書生的酸氣
  論老實話
論雅俗共賞
  陶淵明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詩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樂事,“素心
  人”當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這兩句詩後來凝結成“賞奇析疑”一個成語,“賞奇析
  疑”是一種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農傢子弟是沒有份兒的。然而又出現了“雅俗共賞”這一
  個成語,“共賞”顯然是“共欣賞”的簡化,可是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
  賞,那欣賞的大概不會還是“奇文”罷。這句成語不知道起於什麽時代,從語氣看來,似乎
  雅人多少得理會到甚至遷就着俗人的樣子,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後罷。
  原來唐朝的安史之亂可以說是我們社會變遷的一條分水嶺。在這之後,門第迅速的垮了
  臺,社會的等級不像先前那樣固定了,“士”和“民”這兩個等級的分界不像先前的嚴格和
  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來的多,士人流落民間的究竟少,老
  百姓加入士流的卻漸漸多起來。王侯將相早就沒有種了,讀書人到了這時候也沒有種了;
  要傢裏能夠勉強供給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個“讀書種子”;去參加那些公
  開的考試,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個紳士。這種進展經過唐末跟五代的長期的變亂加了
  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術的發達,學校多起來了,士人也多起來了,士人的地位加強,責
  任也加重了。這些士人多數是來自民間的新的分子,他們多少保留着民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態度。他們一面學習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卻還不能擺脫或蛻變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
  傢是這樣,也就不覺其寒塵;不但不覺其寒塵,還要重新估定價值,至少也得調整那舊來的
  標準與尺度。“雅俗共賞”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標準,這裏並非打倒舊標準,衹是要求
  那些雅士理會到或遷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讓大傢打成一片。當然,所謂“提出”和“要
  求”,都衹是不自覺的看來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中唐的時期,比安史之亂還早些,禪宗的和尚就開始用口語記錄大師的說教。用口語為
  的是求真與化俗,化俗就是爭取群衆。安史亂後,和尚的口語記錄更其流行,於是乎有了
  “語錄”這個名稱,“語錄”就成為一種著述體了。到了宋朝,道學家講學,更廣泛的留下
  了許多語錄;他們用語錄,也還是為了求真與化俗,還是為了爭取群衆。所謂求真的
  “真”,一面是如實和直接的意思。禪傢認為第一義是不可說的。語言文字都不能表達那無
  限的可能,所以是虛妄的。然而實際上語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種“方便”,記錄文字
  自然越近實際的、直接的說話越好。在另一面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纔親切,纔讓
  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獲得廣大的群衆。道學主要的是中國的正統的
  思想,道學家用了語錄做工具,大大的增強了這種新的文體的地位,語錄就成為一種傳統
  了。比語錄體稍稍晚些,還出現了一種宋朝叫做“筆記”的東西。這種作品記述有趣味的雜
  事,範圍很寬,一方面發表作者自己的意見,所謂議論,也就是批評,這些批評往往也很有
  趣味。作者寫這種書,衹當做對客閑談,並非一本正經,雖然以文言為主,可是很接近說
  話。這也是給大傢看的,看了可以當做“談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筆記最發達,當時盛
  行,流傳下來的也很多。目錄傢將這種筆記歸在“小說”項下,近代書店匯印這些筆記,更
  直題為“筆記小說”;中國古代所謂“小說”,原是指記述雜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
  那裏我們得特別提到唐朝的“傳奇”。“傳奇”據說可以見出作者的“史纔、詩筆、議
  論”,是唐朝士子在投考進士以前用來送給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紹自己,求他們給自己宣傳
  的。其中不外乎靈怪、豔情、劍俠三類故事,顯然是以供給“談助”,引起趣味為主。無論
  照傳統的意念,或現代的意念,這些“傳奇”無疑的是小說,一方面也和筆記的寫作態度有
  相類之處。照陳寅恪先生的意見,這種“傳奇”大概起於民間,文士是仿作,文字裏多口語
  化的地方。陳先生並且說唐朝的古文運動就是從這兒開始。他指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韓愈的
  《毛穎傳》,正是仿“傳奇”而作。我們看韓愈的“氣盛言宜”的理論和他的參差錯落的文
  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語化。他的門下的“好難”、“好易”兩派,似乎原來也都是在試
  驗如何口語化。可是“好難”的一派過分強調了自己,過分想出奇製勝,不管一般人能夠了
  解欣賞與否,終於被人看做“詭”和“怪”而失敗,於是宋朝的歐陽修繼承了“好易”的一
  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礎。——以上說的種種,都是安史亂後幾百年間自然的趨勢,就
  是那雅俗共賞的趨勢。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賞”的路,詩也走嚮這條路。鬍適之先生說宋詩的好處就
  在“做詩如說話”,一語破的指出了這條路。自然,這條路上還有許多麯折,但是就像不好
  懂的黃山𠔌,他也提出了“以俗為雅”的主張,並且點化了許多俗語成為詩句。實踐上“以
  俗為雅”,並不從他開始,梅聖俞、蘇東坡都是好手,而蘇東坡更勝。據記載梅和蘇都說過
  “以俗為雅”這句話,可是不大靠得住;黃山𠔌卻在《再次楊明叔韻》一詩的“引”裏鄭重
  的提出“以俗為雅,以故為新”,說是“舉一綱而張萬目”。他將“以俗為雅”放在第一,
  因為這實在可以說是宋詩的一般作風,也正是“雅俗共賞”的路。但是加上“以故為新”,
  路就麯折起來,那是雅人自賞,黃山𠔌所以終於不好懂了。不過黃山𠔌雖然不好懂,宋詩卻
  終於回到了“做詩如說話”的路,這“如說話”,的確是條大路。
  雅化的詩還不得不回嚮俗化,剛剛來自民間的詞,在當時不用說自然是“雅俗共賞”
  的。別瞧黃山𠔌的有些詩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詞可夠俗的。柳耆卿更是個通俗的詞人。詞後
  來雖然漸漸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終不能雅到詩的地位,它怎麽着也衹是“詩餘”。詞變為
  麯,不是在文人手裏變,是在民間變的;麯又變得比詞俗,雖然也經過雅化或文人化,可是
  還雅不到詞的地位,它衹是“詞餘”。一方面從晚唐和尚的俗講演變出來的宋朝的“說話”
  就是說書,乃至後來的平話以及章回小說,還有宋朝的雜劇和諸宮調等等轉變成功的元朝的
  雜劇和戲文,乃至後來的傳奇,以及皮簧戲,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學”。這些
  除元雜劇和後來的傳奇也算是“詞餘”以外,在過去的文學傳統裏簡直沒有地位;也就是說
  這些小說和戲劇在過去的文學傳統裏多半沒有地位,有些有點地位,也不是正經地位。可是
  雖然俗,大體上卻“俗不傷雅”,雖然沒有什麽地位,卻總是“雅俗共賞”的玩藝兒。
  “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從宋人的“以俗為雅”以及常語的“俗不傷雅”,更可見
  出這種賓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擁而上,固然逼得原來的雅士不得不理會到甚至遷就着他
  們的趣味,可是這些俗士需要擺脫的更多。他們在學習,在享受,也在蛻變,這樣漸漸適應
  那雅化的傳統,於是乎新舊打成一片,傳統多多少少變了質繼續下去。前面說過的文體和詩
  風的種種改變,就是新舊雙方調整的過程,結果遷就的漸漸不覺其為遷就,學習的也漸漸習
  慣成了自然,傳統的確稍稍變了質,但是還是文言或雅言為主,就算跟民衆近了一些,近得
  也不太多。
  至於詞麯,算是新起於俗間,實在以音樂為重,文辭原是無關輕重的;“雅俗共賞”,
  正是那音樂的作用。後來雅士們也曾分別將那些文辭雅化,但是因為音樂性太重,使他們不
  能完成那種雅化,所以詞麯終於不能達到詩的地位。而麯一直配合着音樂,雅化更難,地位
  也就更低,還低於詞一等。可是詞麯到了雅化的時期,那“共賞”的人卻就雅多而俗少了。
  真正“雅俗共賞”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詞,元朝的散麯和雜劇,還有平話和章回小說以及
  皮簧戲等。皮簧戲也是音樂為主,大傢直到現在都還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戲詞,所以雅化難以
  下手,雖然一二十年來這雅化也已經試着在開始。平話和章回小說,傳統裏本來沒有,雅化
  沒有合式的榜樣,進行就不易。《三國演義》雖然用了文言,卻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語的
  文言,後來的《水滸》、《西遊記》、《紅樓夢》等就都用白話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
  雅化的傳統裏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經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綫,决定這種地位的高低
  或有沒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賞”的範圍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賞”的人越少,
  越淺也就越多。所謂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農傢子弟。在傳統裏沒有地
  位或衹有低地位的作品,衹算是玩藝兒;然而這些纔接近民衆,接近民衆卻還能教“雅俗共
  賞”,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會的兩橛了。
  單就玩藝兒而論,“雅俗共賞”雖然是以雅化的標準為主,“共賞”者卻以俗人為主。
  固然,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傷雅”纔成;雅方看來太俗,
  以至於“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賞”的。但是在什麽條件之下纔會讓俗人所“賞”的,
  雅人也能來“共賞”呢?我們想起了“有目共賞”這句話。孟子說過“不知子都之姣者,無
  目者也”,“有目”是反過來說,“共賞”還是陶詩“共欣賞”
  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別,自然也就能“共賞”了。孟子接着說:
  “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這說的是人
  之常情,也就是所謂人情不相遠。但是這不相遠似乎衹限於一些具體的、常識的、現實的事
  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罷,故宮和頤和園,包括建築,風景和陳列的工藝品,似乎是“雅俗共
  賞”的,天橋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說到文章,俗人所能“賞”的也衹是常識
  的,現實的。後漢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說話,反對難懂而不切實用的辭
  賦,卻贊美公文能手。公文這東西關係雅俗的現實利益,始終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說後
  來的小說和戲劇,有的雅人說《西廂記》誨淫,《水滸傳》誨盜,這是“高論”。實際上這
  一部戲劇和這一部小說都是“雅俗共賞”的作品。《西廂記》無視了傳統的禮教,《水滸
  傳》無視了傳統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
  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壓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
  相距還不太遠的,也未嘗不高興這兩部書說出了他們想說而不敢說的。這可以說是一種快
  感,一種趣味,可並不是低級趣味;這是有關係的,也未嘗不是有節制的。“誨淫”“誨
  盜”衹是代表統治者的利益的說話。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是個新時代,新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文化,産生了我們的知識階
  級。這知識階級跟從前的讀書人不大一樣,包括了更多的從民間來的分子,他們漸漸跟統治
  者拆夥而走嚮民間。於是乎有了白話正宗的新文學,詞麯和小說戲劇都有了正經的地位。還
  有種種歐化的新藝術。這種文學和藝術卻並不能讓小市民來“共賞”,不用說農工大衆。於
  是乎有人指出這是新紳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歐化,不管一般人能夠瞭解欣賞與否。他們提倡
  “大衆語”運動。但是時機還沒有成熟,結果不顯著。抗戰以來又有“通俗化”運動,這個
  運動並已經在開始轉嚮大衆化。“通俗化”還分別雅俗,還是“雅俗共賞”的路,大衆化卻
  更進一步要達到那沒有雅俗之分,衹有“共賞”的局面。這大概也會是所謂由量變到質變罷。
  1947年10月26日作。
  (原載1947年11月18日《觀察》第3捲第11期)
論百讀不厭
  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個討論會,討論趙樹理先生的《李有纔板話》。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
  一件事實:他讀了這本書覺得好,可是不想重讀一遍。大傢費了一些時候討論這件事實。有
  人表示意見,說不想重讀一遍,未必減少這本書的好,未必減少它的價值。但是時間匆促,
  大傢沒有達到明確的結論。一方面似乎大傢也都沒有重讀過這本書,並且似乎從沒有想到重
  讀它。然而問題不但關於這一本書,而是關於一切文藝作品。為什麽一些作品有人“百讀不
  厭”,另一些卻有人不想讀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嗎?是讀的人不同嗎?如果是作品不
  同,“百讀不厭”是不是作品評價的一個標準呢?這些都值得我們思索一番。
  蘇東坡有《送章惇秀纔失解西歸》詩,開頭兩句是:
  舊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百讀不厭”這個成語就出在這裏。“舊書”指的是經典,所以要“熟讀深思”。《三
  國志·魏志·王肅傳·註》:
  人有從(董遇)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意自見”。
  經典文字簡短,意思深長,要多讀,熟讀,仔細玩味,才能瞭解和體會。所謂“意自
  見”,“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這是不能着急的。這詩句原是安慰和勉勵那考試失敗的
  章惇秀纔的話,勸他回傢再去安心讀書,說“舊書”不嫌多讀,越讀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
  經典值得“百回讀”,但是這裏着重的還在那讀書的人。簡化成“百讀不厭”這個成語,卻
  就着重在讀的書或作品了。這成語常跟另一成語“愛不釋手”配合着,在讀的時候“愛不釋
  手”,讀過了以後“百讀不厭”。這是一種贊詞和評語,傳統上確乎是一個評價的標準。當
  然,“百讀”衹是“重讀”“多讀”“屢讀”的意思,並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的讀下去。
  經典給人知識,教給人怎樣做人,其中有許多語言的、歷史的、修養的課題,有許多註
  解,此外還有許多相關的考證,讀上百遍,也未必能夠處處貫通,教人多讀是有道理的。但
  是後來所謂“百讀不厭”,往往不指經典而指一些詩,一些文,以及一些小說;這些作品讀
  起來津津有味,重讀,屢讀也不膩味,所以說“不厭”;“不厭”不但是“不討厭”,並且
  是“不厭倦”。詩文和小說都是文藝作品,這裏面也有一些語言和歷史的課題,詩文也有些
  註解和考證;小說方面呢,卻直到近代纔有人註意這些課題,於是也有了種種考證。但是過
  去一般讀者衹註意詩文的註解,不大留心那些課題,對於小說更其如此。他們集中在本文的
  吟誦或瀏覽上。這些人吟誦詩文是為了欣賞,甚至於衹為了消遣,瀏覽或閱讀小說更衹是為
  了消遣,他們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這跟誦讀經典不一樣。誦讀經典是為了知識,為了教
  訓,得認真,嚴肅,正襟危坐的讀,不像讀詩文和小說可以馬馬虎虎的,隨隨便便的,在床
  上,在火車輪船上都成。這麽着可還能夠教人“百讀不厭”,那些詩文和小說到底是靠了什
  麽呢?
  在筆者看來,詩文主要是靠了聲調,小說主要是靠了情節。過去一般讀者大概都會吟
  誦,他們吟誦詩文,從那吟誦的聲調或吟誦的音樂得到趣味或快感,意義的關係很少;衹要
  懂得字面兒,全篇的意義弄不清楚也不要緊的。梁啓超先生說過李義山的一些詩,雖然不懂
  得究竟是什麽意思,可是讀起來還是很有趣味(大意)。這種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些字面兒
  的影象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律詩的音樂上。字面兒的影象引起人們奇麗的感覺;這種影象
  所表示的往往是珍奇,華麗的景物,平常人不容易接觸到的,所謂“七寶樓臺”之類。民間
  文藝裏常常見到的“牙床”等等,也正是這種作用。民間流行的小調以音樂為主,而不註重
  詞句,欣賞也偏重在音樂上,跟吟誦詩文也正相同。感覺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
  使是字面兒的影象所引起的感覺,也還多少有這種情形,至於小調和吟誦,更顯然直接訴諸
  聽覺,難怪容易喚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於意義的欣賞,得靠綜合諸感覺的想象力,這個
  得有長期的教養纔成。然而就像教養很深的梁啓超先生,有時也還讓感覺領着走,足見感覺
  的力量之大。
  小說的“百讀不厭”,主要的是靠了故事或情節。人們在兒童時代就愛聽故事,尤其愛
  奇怪的故事。成人也還是愛故事,不過那情節得復雜些。這些故事大概總是神仙、武俠、
  子、佳人,經過種種悲歡離合,而以大團圓終場。悲歡離合總得不同尋常,那大團圓纔足
  奇。小說本來起於民間,起於農民和小市民之間。在封建社會裏,農民和小市民是受着重重
  壓迫的,他們沒有多少自由,卻有做白日夢的自由。他們寄托他們的希望於超現實的神仙,
  神仙化的武俠,以及望之若神仙的上層社會的才子佳人;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會變成了這
  樣的人物。這自然是不能實現的奇跡,可是能夠給他們安慰、趣味和快感。他們要大團圓,
  正因為他們一輩子是難得大團圓的,奇情也正是常情啊。他們同情故事中的人物,“設身處
  地”的“替古人擔憂”,這也因為事奇人奇的原故。過去的小說似乎始終沒有完全移交到士
  大夫的手裏。士大夫讀小說,衹是看閑書,就是作小說,也衹是遊戲文章,總而言之,消遣
  而已。他們得化裝為小市民來欣賞,來寫作;在他們看,小說奇於事實,衹是一種玩藝兒,
  所以不能認真、嚴肅,衹是消遣而已。
  封建社會漸漸垮了,五四時代出現了個人,出現了自我,同時成立了新文學。新文學提
  高了文學的地位;文學也給人知識,也教給人怎樣做人,不是做別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可是這時候寫作新文學和閱讀新文學的,衹是那變了質的下降的士和那變了質的上升的農民
  和小市民混合成的知識階級,別的人是不願來或不能來參加的。而新文學跟過去的詩文和小
  說不同之處,就在它是認真的負着使命。早期的反封建也罷,後來的反帝國主義也罷,寫實
  的也罷,浪漫的和感傷的也罷,文學作品總是一本正經的在表現着並且批評着生活。這麽着
  文學揚棄了消遣的氣氛,回到了嚴肅——古代貴族的文學如《詩經》,倒本來是嚴肅的。這
  負着嚴肅的使命的文學,自然不再註重“傳奇”,不再註重趣味和快感,讀起來也得正襟危
  坐,跟讀經典差不多,不能再那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的。但是究竟是形象化的,訴諸情感
  的,跟經典以冰冷的抽象的理智的教訓為主不同,又是現代的白話,沒有那些語言的和歷史
  的問題,所以還能夠吸引許多讀者自動去讀。不過教人“百讀不厭”甚至教人想去重讀一遍
  的作用,的確是很少了。
  新詩或白話詩,和白話文,都脫離了那多多少少帶着人工的、音樂的聲調,而用着接近
  說話的聲調。喜歡古詩、律詩和駢文、古文的失望了,他們尤其反對這不能吟誦的白話新
  詩;因為詩出於歌,一直不曾跟音樂完全分傢,他們是不願揚棄這個傳統的。然而詩終於轉
  到意義中心的階段了。古代的音樂是一種說話,所謂“樂語”,後來的音樂獨立發展,變成
  “好聽”為主了。現在的詩既負上自覺的使命,它得說出人人心中所欲言而不能言的,自然
  就不註重音樂而註重意義了。——一方面音樂大概也在漸漸註重意義,回到說話罷?——字
  面兒的影象還是用得着,不過一般的看起來,影象本身,不論是鮮明的,朦朧的,可以獨立
  的訴諸感覺的,是不夠吸引人了;影象如果必需得用,就要配合全詩的各部分完成那中心的
  意義,說出那要說的話。在這動亂時代,人們着急要說話,因為要說的話實在太多。小說也
  不註重故事或情節了,它的使命比詩更見分明。它可以不靠描寫,衹靠對話,說出所要說
  的。這裏面神仙、武俠、才子、佳人,都不大出現了,偶然出現,也得打扮成平常人;是
  的,這時候的小說的人物,主要的是些平常人了,這是平民世紀啊。至於文,長篇議論文發
  展了工具性,讓人們更如意的也更精密的說出他們的話,但是這已經成為訴諸理性的了。訴
  諸情感的是那發展在後的小品散文,就是那標榜“生活的藝術”,抒寫“身邊瑣事”的。這
  倒是回到趣味中心,企圖着教人“百讀不厭”的,確乎也風行過一時。然而時代太緊張了,
  不容許人們那麽悠閑;大傢嫌小品文近乎所謂“軟性”,丟下了它去找那“硬性”的東西。
  文藝作品的讀者變了質了,作品本身也變了質了,意義和使命壓下了趣味,認識和行動
  壓下了快感。這也許就是所謂“硬”的解釋。“硬性”的作品得一本正經的讀,自然就不容
  易讓人“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於是“百讀不厭”就不成其為評價的標準了,至少不
  成其為主要的標準了。但是文藝是欣賞的對象,它究竟是形象化的,訴諸情感的,怎麽
  “硬”也不能“硬”到和論文或公式一樣。詩雖然不必再講那帶幾分機械性的聲調,卻不能
  不講節奏,說話不也有輕重高低快慢嗎?節奏合式,才能集中,才能夠高度集中。文也有文
  的節奏,配合着意義使意義集中。小說是不註重故事或情節了,但也總得有些契機來表現生
  活和批評它;這些契機得費心思去選擇和配合,才能夠將那要說的話,要傳達的意義,完整
  的說出來,傳達出來。集中了的完整了的意義,纔見出情感,纔讓人樂意接受,“欣賞”就
  是“樂意接受”的意思。能夠這樣讓人欣賞的作品是好的,是否“百讀不厭”,可以不論。
  在這種情形之下,筆者同意:《李有纔板話》即使沒有人想重讀一遍,也不減少它的價值,
  它的好。
  但是在我們的現代文藝裏,讓人“百讀不厭”的作品也有的。例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
  傳》,茅盾先生的《幻滅》、《動搖》、《追求》三部麯,筆者都讀過不止一回,想來讀過
  不止一回的人該不少罷。在筆者本人,大概是《阿Q正傳》裏的幽默和三部麯裏的幾個女性
  吸引住了我。這幾個作品的好已經定論,它們的意義和使命大傢也都熟悉,這裏說的衹是它
  們讓筆者“百讀不厭”的因素。《阿Q正傳》主要的作用不在幽默,那三部麯的主要作用也
  不在鑄造幾個女性,但是這些卻可能産生讓人“百讀不厭”的趣味。這種趣味雖然不是必要
  的,卻也可以增加作品的力量。不過這裏的幽默决不是油滑的,無聊的,也决不是為幽默而
  幽默,而女性也决不就是色情,這個界限是得弄清楚的。抗戰期中,文藝作品尤其是小說的
  讀衆大大的增加了。增加的多半是小市民的讀者,他們要求消遣,要求趣味和快感。擴大了
  的讀衆,有着這樣的要求也是很自然的。長篇小說的流行就是這個要求的反應,因為篇幅
  長,故事就長,情節就多,趣味也就豐富了。這可以促進長篇小說的發展,倒是很好的。可
  是有些作者卻因為這樣的要求,忘記了自己的邊界,放縱到色情上,以及粗劣的笑料上,去
  吸引讀衆,這衹是迎合低級趣味。而讀者貪讀這一類低級的軟性的作品,也衹是沉溺,說不
  上“百讀不厭”。“百讀不厭”究竟是個贊詞或評語,雖然以趣味為主,總要是純正的趣味
  纔說得上的。
  1947年10月10日作。
  (原載1947年11月15日《文訊》月刊第7捲第5期)
首頁>> >> 文学思考>> 朱自清 Zhu Zi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8年十一月22日1948年八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