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说选集>> 沈从文 Shen Congw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瀋從文小說選
  瀋從文小說創作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那些描繪社會人生苦難,展示湘西健全的生命形態的小說。這些作品展開了一幅幅生氣流溢的湘西生活畫面,在這裏,秀麗的山水與驚人的貧睏相伴,勇敢純樸的民性與野蠻愚昧並存,歌與哭、善與惡,美與醜相纏難分。這是一個奇異的世界,瀋從文經由這一題材的開掘,為現代中國文學提供了一個從未有人描繪過的、多彩多姿的湘西世界,極大地豐富了上世紀二十年代魯迅開創的鄉土文學創作,並把現代抒情小說創作嚮前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一個母親
   老實人 船上岸上 雪 連長
   我的鄰 在私塾 一個婦人的日記 好管閑事的人
   或人的太太 嘍羅 卒伍 爹爹
   建設 紳士的太太 丈夫 燈
   都市一婦人 廚子 春 若墨醫生
   月下小景 尋覓 女人 扇陀
   愛欲 獵人故事 一個農夫的故事 醫生
   慷慨的王子 腐爛 夜的空間 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平凡故事 主婦 貴生 大小阮
   王謝子弟 生存 三貝先生傢訓 福生
   第二個狒狒 崖下詩人 畫傢師兄 棉鞋
   副官 一天是這樣過的 宋代表 瑞竜
   賭道 堂兄 菌子 更夫阿韓
   黎明 哨兵 一個晚會 旅店
   阿金 七個野人與迎春節 雨
   往事 玫瑰與九妹 夜漁 代狗
   臘八粥 占領 槐化鎮 入伍後
   屠桌邊 爐邊 鬆子君 傳事兵
   嵐生和嵐生太太 記陸弢 或人的家庭 十四夜間
   竜朱 參軍 媚金,豹子,與那羊 闕名故事
   說故事人的故事 看虹錄 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 動靜
   在別一個國度裏 除夕 逃的前一天 夫婦
   血 樓居 一個女人 道德與智慧
   躁 倪之先生轉 戰爭到某市以後 石子船
   夜 還鄉 漁 道師與道場
   一日的故事 上城裏來的人 黃昏
   瀋從文簡介
一個母親
  一個母親
  作者:瀋從文
  序
  因為生存的枯寂煩惱,我自覺寫男女關係時仿佛比寫其他文章還相宜。對於這方面,我沒有什麽經驗。寫這問題,可沒有和我平時創作的態度兩樣,在男女因情感所起衝突中,我衹盡我的觀察,理解,解釋這必然的發展變化。我並不在幾個角色中有意加以責備或襢護的成見,我似乎也不應當有。我並不如據說在國內稱為“批評傢”權威輩說的成心在那裏贊美情欲或譏諷紳士。衹是以我的客觀態度描寫一切現實,而內中人物在我是無愛憎的。倘若還有人還要把這個引為“同道”或“異端”,想以他個人的趣味作我文章的尺度,我覺得這人是在極其可笑情形中白費了他的氣力,實在為他可惜。因為我這作品並不是為等待這些毀譽而寫成,我勸他還是去介紹他熟人一本新著,得到認可和贊許的機會可多一點。我這種試驗性的作品,說真話,還不值得批評!
  在技術上,我為我作品,似有說明必要的,是我自己先就覺得我走的路到近來越發與別人相遠。與別人不同,這成敗是不可知的,因為最好的批評傢是時間。時間延展,雖其中免不了僥幸,但無論如何,把作品付之於時間,是比之付於現在由書業中大老闆所支配指定的批評者手中為可靠的。
  既是後話可不題。至於目下,我得承認我工作是完全失敗了。
  看到一般人,對於章回體看來不費腦力的作品感到傾心,我不承認我的失敗是不行的。在許多近人名傢作品中,對於他們的作品使我感到佩服的,是他們空話之多。他們真不愧為在那裏創造理想中人物,不過似乎常常是理想過高,因此結果從這些作品中反映出人物都同平常人兩樣,雖然他們還自誇是“高度寫實”,人的臉也象是用尺寸規畫出來的,不走絲毫。因為把字數延長,他們就令每一個書中人都經常喋喋不休,說上一些沒有關係的空話。因為有“思想”,他們有時就藉一個廚子的口來說明“國際聯盟”以及不下於國際聯盟那麽與二十世紀中國某公館廚子毫不相幹的問題。他們想到革命,就寫革命,想到戀愛非三角不行,本來衹有兩個,也就想方設法勉強再湊上一位。他們表現理想中人物的人格,卻依賴這紙上的英雄獨唱,毫不慳吝一切豪華美麗的言語,衹以為一說出來一切問題就從作品中人物言談行動上得到了正確解决。他們所謂“抓着時代”,在時代中産生時代作品,那種態度和方法,其實還是中國往日名士詩人“即興”一樣,自然他們各人都有理由說某一方面纔認為是可以譏誚的“即興”,某一方面是“忠於時代”。到底這些人是聰明人,在一切方便中他們是輕輕易易就完全成功了的。中國當然是需要一種繼續章回傳奇與《聊齋志異》偵探香豔小說的作品,天才名傢,應運而生,沒有什麽可怪處。他們能得大衆的瞭解與同情,是他們把習慣的一套給了時代,可不象是時代真正給了他們什麽。
  上面我說的話,是偏於對表現技術而聯帶及思想意識我個人的態度,我願意也有人相信我的話不完全是個人的牢騷。
  時下名作傢們,是有以疏忽此點反而成功的事實作證明足以自傲。批評傢們又以“通順可作中學教本”的話而奬勵了這種作品而作成普遍推廣宣傳的。這些人完全是“聰明人”。
  我的見解是明知自己失敗,卻找不出對成功者以尊敬機會。在走不去的荊棘塞途的僻路上,將憑我持拗頑固的蠢處,完成我自己所能走的一段路。我以為一件作品對外景衹在說明充實背景的需要而存在。說明上文字的節制是必須的,這是我有意疏於寫景的一種解釋。我以為表現一個理想或討論一種問題,既然是附麗到創作中,那麽即或形式是小說的形式,在對話動作種種事情方面,適當節制為勢所必須,過分的鋪張應當是一樣忌諱,觀察詳細又不可缺少,一切應當從需要作考慮。這是我在描寫上不能誇張復有瑣碎的一種解釋。
  假若有人問到:作品中的孩子,結論到底是怎麽樣?對於這樣疑問,我一時還找不到適當回答。因為孩子還是一個孩子,年紀衹是一歲或三歲,有一個日益發胖溫和“偉大”的父親,同時又有一個“富於人性慈愛”的母親,就正是一般孩子在幼小時所需要的一種家庭。一個正常家庭的情形,使孩子能好好的活到世界上,不寒不饑,有病時可以及時吃藥,疲倦時能睡到母親懷抱內,或極精美安適的搖床內,也就可以說是孩子所希望的合理結論了。
  第一章
  一
  “在他們間居然有了孩子……”一些不很知道他們生活,又略與他們夫婦相熟的人,當孩子出世以後,是曾那樣用着稍稍奇怪的意義,把這孩子出世的消息議論到的。
  孩子滿了周歲,外祖母遠自三千裏外,托了來京的便人,把許多小孩子的衣帽玩具裝滿一箱寄來。同時為這作母親的女兒寫了長長的信,信上充滿了這老人傢自覺的幸福,還用一些略帶驕傲的語氣,說如何把寄去的相片給了親戚們看,如何做夢夢到這小孩子的長大成人,牽了外祖母的手走路,如何……凡是可以使老年人高興的一切全寫到了。
  一對夫婦結了八年婚,對於小孩子似乎是無望了,忽然使一個人作了外祖母,這作外祖母的心情忽然增了若幹孩氣是當然了。
  來信的時節,正是母親把孩子換了白色的幹淨衣服,放到白色藤製小臥車中,預備推嚮公園去的時節。草草讀完信的母親,把箱開了,一件件取出那些小孩子的東西來,小鞋小帽皮球口琴喇叭褲褂,……一面嚮小孩子逗着,把每一件東西都給放在小孩子手上,一刻又取去丟到一旁,一面又嚮站在身旁的王媽笑,奇怪鄉下的老太,虧她想得到會這樣那樣塞了這一箱子。
  “看,小菩薩也拿來了!”說時她把一個泥佛拿在手上。
  “這是送我的,我小時候就衹想得這樣一個泥佛玩。做夢也這樣打算,到大王寺偷他一個來放到枕頭下當寶物。瞧,老太不知到什麽地方得到這東西。上面有字,是廟裏來的,真好笑!”
  她把那小泥佛給孩子,孩子不知道這東西用處,就放到口邊去。她又把它從孩子手中搶回。“嗨,這是糖嗎?這也吃得嗎?應當歸我,寶寶,你衹能玩糖做的菩薩。王媽,把這個放到我鏡臺上去。你瞧,這個手工,不平常,你小心莫掉到地下!”她謹謹慎慎的把泥佛交給了媽子,第二次揀出了一個球,放到孩子手上,“寶寶,你吃得下這個就吃。”
  把每一件東西取出,她總用那又驚訝又歡喜的口吻,或者說“這外祖母纔好笑!”或者說“這也拿來!”或者說“全是送我的,寶寶沒有分!”
  本來已經二十六歲的母親,到這時衹象十八歲的姑娘。遠地的來信同東西,把外祖母一方面做母親的愛全帶來,使孩子的母親也成為大孩子了。
  聽到外面賣花的喊花,她想起應當去公園,太晏了,太陽會大,所以纔胡亂的把箱子中物件放下,推了小孩的車離了傢。
  到了公園樹蔭下,她望到孩子的臉,目光不忍一刻離開。
  孩子一歲了,肥壯,幹淨,活潑,白的小腳板使做母親的衹想放到嘴邊,全身都有一種香甜氣息。
  孩子還會咧了小小的口作笑樣子,還會喊媽媽爸爸,在世界上他有他的地位,在母親的心中地位更看不出他的渺校公園中這幾日來因為天氣太熱,樹木都象很疲倦,園中每早都有小工拿了水竜頭各處灑水。望到這些灑水人做事情形,在平時,她總想起一件可笑的事,就是小時候看求雨的人扛着草紮的竜,到人傢門前,各人把滿瓢的水嚮頭上澆去的情形。她為什麽衹想到這件事,那是奇怪的很,因為這草竜,這滿瓢的水,同自己有着大的關係在,而孩子,也有分。
  不過過去的事如過去的春天,衹要一成了過去,仿佛所餘就衹是一個夢了,所以縱孩子還在身邊,孩子的小小的臉貌和那種顧盼神氣,都可以使母親想起一些應當流淚的故事。但因為目前生活的平靜,心情成為純然母性的心情,不能把另一時的事擾亂自己目下的心,見到水竜想起其餘的一切,她也衹當成一個可笑的聯想了。
  今天仍然見到小工在那坪裏作事,水從竜頭噴出,在朝日下成虹彩。水中有虹彩在,外祖母的信,在後面,似乎還贊美了孩子的像相。“水中有虹”,這樣想,她有點不自在了。
  信就在袋中,她把它取出重新來看。
  來信說:他們說孩子叫奇生,是誰取的?他們說孩子象媽,不象父親。孩子都說長得太好,我聽到這話有一千次了,自然你可以笑我是有一千次把他的相給人看的緣故,纔會聽到這樣多贊美。我為他到萬佛林許得有願。我為他算命,據說比他父親還聰明。信上完全說孩子,也完全好象衹有孩子口中纔說得出的話,看到後來這母親忽然站起來想避開孩子,有到另一個無人地方哭一次的需要了。她用兩衹手把一疊信紙扭成一根繩,走到離開小孩有一丈以外地方去,望着天上的白雲,顔色沮敗,如害了玻雲在藍天作襯的空中緩緩的飛。
  緩緩移動的雲象是非常藴藉的用那飄逸的姿態,說明自己是無事不知,衹不開口。聰明的人既能仰目欣賞,當能追憶過去任何時天上的雲所看到地下的事。
  這母親感到了孤獨了。她需要援助,但越更怕望那小孩所在的一方。
  她想:這奇怪,忽然有這樣心情。
  她想:自己真是可憐的人,生到這世界上。
  她想:這一年來是為小孩子而活;這時,為自己,所以,重新來作呆子,不快活了。
  雖然怎樣自己解釋,用各樣辯解對自己加以饒恕,用好的未來原諒了自己不愉快的過去,仍然是為一些東西咬在心上不放,有一種說不分明的苦痛糾纏。她為了設法保持自己前一時的那樣心上和平,就仍然鼓了勇氣走到孩子車邊來逗孩子。
  孩子見了母親就笑。母親也勉強笑。
  低頭看孩子的笑,在這天真純潔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親的藴藉於心中深處的罪孽的自責。
  她不能不想一些與小孩子有關的事情。
  “孩子不象爸,象媽。”
  她記着在糊塗情形中的外祖母這話,再去詳細望孩子,她望得出許多地方孩子是既不象媽也不象爸的有另一種風度存在的。鼻子,耳,長的眼,嚮上略竪的眉,以及笑時口角的帶媚的垂綫,全是那個人。這母親,兩年前,就因為這種笑,使自己冒了一種險,勇敢的作了一些自己在另一時想來也頗吃驚的事。命運的作弄成為人們追悔的根由,一時稍稍任性,一切的事一眨眼又成為過去,不能稍稍凝固,逝去了。人事隨時間逝去,仍然凝固下來仿佛作成了生命上一種嘲弄表記的就是這孩子。但直到如今,情形是就是那名義上作父親的人,也似乎毫不對於他自己地位加以疑惑,因而感到苦悶的。
  正因為外祖母,父親,以至於熟人,都有這信任,沒有人願意對他自己親權加以一分疑惑,所以母親才能看到這孩子長大。孩子如今是出了世的第一周年,孩子的來由,是兩年前的事了。
  事雖是兩年前事,但她想來又象是許久許久以前的事了。
  若非今天孩子的外祖母的來信,雖是縱把孩子抱在手上也不至於再去想起孩子出世因緣的。
  她想起她的秘密,重新溫習當時的任性的行為,對於孩子,就生了另外一種憐憫,極溫柔的把孩子抱到懷中,把小手放在自己的嘴邊。坐到樹蔭木椅上了。
  一朵白雲在頭上過去。母親指雲給小孩看。
  “寶寶,這是雲。”
  孩子就說“雲”。
  “雲是寶寶的爸爸。”
  小孩子就又說“爸爸”。
  “雲是爸爸。”
  “雲——爸爸。”
  一個名字叫做雲的青年在母親印象中涌起,母親獨自作着無望無助的微笑。
  她笑了,她心中,為自己這微笑感到嚴肅,她第二次還是微笑。
  二
  到了十二點鐘,那“父親”從一個信托公司回到傢中來吃午飯了。母親同孩子是早已轉傢了的。母親仍然在孩子身邊,清理外祖母為孩子寄來的那一箱各樣東西。孩子坐在小椅上,拿了球又拿了喇叭,還想要葫蘆。這孩子性情有一種遺傳——不知節制的貪多。
  父親回來衣還不曾脫,就到孩子身邊去,抱了孩子把孩子高高舉起。
  “呀,寶寶,什麽人送寶寶的這樣多!”
  那母親仍然用在公園中那意義微笑,且輕巧的說:“娘寄了一箱子東西來,早上送來的。”她把箱中物件指點給那父親看,“這裏,寶寶小帽子;這裏,皮鞋;這裏,短衣,綉花的,費好大功夫呀!還有這些,”她指的是一堆玩具。
  “母親真是有趣味,夠她的收集!”
  “還有奇怪的哩。”
  她忽然想起了那泥佛。“王媽,拿那菩薩來。”王媽正預備走進房去,這母親忽又自己爭到去拿,一會兒這泥佛就在父親手上欣賞了。
  母親把泥佛當第二孩子那樣珍重,她見到孩子父親在檢察那佛座下的小字,就用着同王媽先時說到的神氣,告給孩子的父親,小泥佛如何給自己在小時增加了幻想的種種。她又說,“這是送我的,娘知道我歡喜這東西,所以纔找來。”
  對於孩子母親的嗜好,孩子的父親似覺得稍稍奇異,他望到與孩子爭玩具的母親溫柔的笑。
  那父親說:
  “素,我早知道你歡喜這個,我可以到廟會買十個。”
  “因為是我小時歡喜的我纔愛。”
  “我看你從有了小孩以後就成了小孩子,完全不象大人。”
  母親不作聲,轉頭問王媽,為什麽不把老爺的漱口水拿來,不扭手巾給老爺擦臉。媽子聽到了,纔記起忘了告老爺今天有紅燒魚頭上桌,把話說了還不曾走去擰手巾,因為照例說到魚頭父親有話說,那父親就說:“王媽,你燒魚頭總是太甜。”
  那媽子,乖巧的答:“因為您愛甜。”
  “我衹歡喜淡。”母親說了不自然的笑。
  “有些人歡喜用醋,我頂恨醋。”父親就表明身分似的說着對於魚頭的意見。
  聽到這話的母親,背了身輕輕的咬牙齒。
  那父親又問:
  “今天有信來沒有?”
  “就衹娘有一封信。”
  媽子把手巾擰了給主人抹臉,母親有意避開這談話,就不說信,衹問媽子菜好了沒有。
  告她說快了,母親又問媽子,孩子的衣縫了四天還不拿來是怎什麽事。
  她接着同孩子親嘴,同孩子的父親談公司裏姓王的同事結婚送禮,又談天氣熱買冰,說孩子的身體重量。
  她提出許多不必提的問題來同父親討論,尤其是關於孩子。
  她比平時更母性了一點,這是父親覺到的。
  看到這情形的父親,心中想,這真是一個模範母親。
  這母親到無話可說,且看到父親教給孩子喊爸爸,忽然感到一點慌張,就走到廚房去炒菜去了。不久把菜拿上桌子,又問父親是失敗了還是成功。
  她的一切行為全為解釋在公園中時心情的反照。
  為了想忘記一些事,她才高高興興來作一些事。
  他們於是吃飯了。
  父親喝酒。喝酒不是習慣,興致特別好時纔喝點。他一面看到孩子,一面看到孩子的母親,不能不為慶祝一傢人康健盡杯了。
  母親是知道這喝酒意義的,她笑。
  掩飾心中由自己所刻畫的殘酷記號,沒有比笑更為自然了。
  兩人在吃飯時談的是外祖母,又談到外祖母的信。孩子的父親問信上說些什麽,母親纔記起這信已被自己絞成一捲放到孩子的臥車裏皮墊下,就叫王媽去看,是不是在那裏。王媽把信取來了,孩子的父親對這紙折皺的信毫不有所奇異,儼然這是應當象這樣子的。在飯桌前把信看過,仍然吃飯。
  母親在父親看信時節心中自然有一種小小波浪。她雖然明知道信上凡是使自己心跳的話未必使父親也同樣心跳,她直到父親把信看完纔把含在口中的飯咽下。父親每一提到孩子,母親就如中惡,心身微微發抖。她雖能永遠是用那使人看不分明意義所在的微笑來掩飾自己;她對於這父親,坦白的幾乎可以稱為呆子的態度,是抱了一種說不分明的憐憫心情的。她的口時時微動,似乎衹差一點就要大聲的喊這孩子父親做呆東西。但呆東西那種對孩子的希望卻並不下於外祖母,因此她的自白的機會,就永不會在什麽時候得到了。
  把飯吃過不久,父親仍然挾了他的大皮包到公司辦公去了,傢中就剩下孩子同孩子母親。
  作母親的因為不許自己想起那些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她把小孩子放到身邊,自己看書。她往日也這樣把日子消磨的,衹是往日沒有象今天那樣勉強。在丈夫面前,她還可以象一個孩子,就因為丈夫把她當孩子。但是衹她一人在自己孩子面前,她是一個完全的母親。一個母親對於孩子同孩子的父親,當是整個的愛,沒有別的成分攙入,才能使這母親完成母性的偉大。如今的孩子,仔細的分析,一個負疚的贅疣罷了。
  她一面看書,一面想起在三千裏外為這外孫光榮未來作估計的外祖母,就低低的嘆了氣。
  她從所看到的一本女人之懺悔上摘出許多仿佛為自己而說的話。
  這是罪孽麽?隱瞞下去,一直到死。正因為孩子,許多人才感到月的全圓。正因為孩子,家庭纔完全無缺。這秘密的深伏,正如人類整個生命秘密的深伏,愛情所透過的應比日光還深。……想着,還是嘆氣。
  她覺得人是太懦的人。
  她的嘆息同她的笑,包含的是一樣成分。
  三
  到晚上,從信托公司回到傢來的孩子父親,特為母親買了十個泥佛,作一包,拿回來時沒有把包皮取去,就要母親猜。
  她猜了十樣物件,完全不對。
  到後內容發現了,比外祖母給孩子的還精巧玲瓏。
  她吃驚的望着孩子的父親。
  這父親,真象是為孩子的緣故把這東西買來給母親,以為得到這泥佛的她當無量歡喜了。
  他說:
  “我看你象孩子,我就買這個來給你玩。”
  作母親的笑。他又說:
  “這是紀念母親對於孩子的周年。”
  她臉上忽失了色。他還不覺到,又說:
  “這是紀念我們的愛情。”
  她稍過了一陣,伏到床上睡了。
  時間還早,他怕是因為孩子苦了她,不讓她這時就睡,邀她去公園玩,不帶孩子,說是有話要同她說。她想了一會,搖頭,說懶。
  她不去,嘆嘆氣,但是站起了身。
  “不爽快,為什麽事?”
  “不為什麽。”
  “我們去玩玩,會好。”
  “我不去。”
  “我有話要到那裏說。”
  “當真麽?”
  “我並不說過謊。”
  她凝眸望到這可憐的父親,望了一會,眼睛有了潮濕,趕忙藉故走到後面房間去看孩子。
  他們不久就到了公園。
  “夜裏的公園,是年青情人的地方,我們好象已不合式了。”
  他這樣當笑話說着,輓了默默無言的她從一條夾竹桃編成的窄路上走到水池邊。樹下的人影重疊,似乎正在那裏享受這美景良宵。池旁四圍也有不少的人,各人象都在咬耳朵說着那使聽者一方面心跳的話。間或一尾塘魚潑剌在水面一響,大傢又纔把精神轉移到水面來。
  “這裏仍然無聊,走別處去。”
  女人不置可否,隨了他走上一個假山。到了山上,看滿園的燈,在樹梢,本來非常有趣,他就站到那裏各處望。她也各處望,心卻不在燈。
  “素,你為甚不愉快?”
  “……”她搖頭。
  “是不是病了?”
  “……”她搖頭。
  “白天我看你極高興,到晚上為什麽就這樣子?”
  “……”仍然是搖頭。
  她沒有想到這時的難受。她簡直想逃走了。
  但是他,雖然看得出她的不愉快,可不知道為什麽。這好丈夫决不至於想到提起孩子就使她心上起一種騷擾。
  他想變更一個方法,提起他們共同所有的孩子,誰知剛剛說出孩子兩字,她仿佛觸了電,一直衝下假山去了。
  到山腳下,他把她追上了,他攔住了她。他的態度是沉重的,他的言語同態度一樣。他說:“為什麽?什麽事把我們的生活擾亂到這樣了?我做錯了什麽事你聽別人說到什麽?我欺騙了你麽?”
  “不!”
  “你衹是不,要我怎麽辦?”
  “要你麽?”她想着,把話凝祝她故意作笑樣子。
  他迫她說明白。他說無論怎麽都行,衹要說明白。
  她還是沒有說明白了什麽,她衹告他完全是因為自己,若是他能離開她,或者讓她獨自回傢,不要用溫柔來虐待她,她到明天就把一切不快消失了。
  這話聽來自然免不了使他稍稍生氣。但他到後仍然照她辦,讓她回去,答應他一個人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就不回傢,到同事的傢去住一晚。
  他們走出公園,他預備送她回傢她也不要。
  “你去吧,我自己回去。你明白我的脾氣,必定能夠原諒我。”
  說是原諒,那也衹不過是無辦法那麽情形,待到目送任性的妻走去,他感覺到一種凄涼,叫街車到××電影場去了。
  她回到傢中就躺到床上去哭。
  她哭的時間很久。她不需要什麽,衹肆無忌憚的流淚。直到小孩子在後房啼哭了,她纔去看視小孩。
  她笑,嘆氣,流淚,都不是另外人能知道的。
  第二天,一夜不安寧的父親,七點鐘即回到傢來,孩子正在母親懷中吃奶。
  孩子喊爸爸,爸爸看到母親臉上有笑容,也笑了。
  第二章
  一
  十八年以前,這母親還衹有八歲。在生長的×縣,過的是平常中戶人傢兒女的生活。傢中有爸媽,一個外祖母,一個未出嫁的姑母,兩個弟妹,還有一個女傭人。
  鼕天,陪外祖母在火爐邊烤火,得便又同弟妹悄悄的走到後院雪地去印羅漢。或者敲下缸中的冰,用草管吹一眼,將繩子穿過,提起當鑼。或者在竈肚熱灰中燒紅薯,燒板慄。在這些日子中正事是紡車,把成條棉花紡細紗,一切學到大人作。春天來了,照本地人春天的娛樂,消磨了一個春天。夏天秋天全如此過去。她已經是八歲了。那時傢中叫她大妹,因為在孩子中年紀頂大。這大妹那時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鼕,迎鼕,過年,端午節,吃新,中秋節,重陽節,鼕至節,臘八佛生日。各樣佳節循序而來,每遇到這種日子,傢裏就做各樣好東西吃,孩子們年紀就再長,對於這些事看來是頂容易記到也當然了。
  她孩子時代過得並不很壞。
  那年六月,本地天幹無雨,田禾幹成枯草。照中國內地半開化民族習慣,落雨的權柄操在天上玉皇與河中竜王手中。
  天上玉皇可以隨意頒雨,河中竜王也能興雲作雨。不知何年何月,地方上居然有聰明人想得出這樣好計策,有方法使玉皇落雨了。這方法又分軟求與反激兩種:軟求為設壇打醮,全城封屠,善男信女派代表磕頭,壇外擺齋素筵席七天,給衆首事僧道吃,貼黃榜,升桅,燃天蠟,施食,以至於在行香時各傢把所有寶物用托盤托出,滿城走,象開展覽會(行香中少不了觀音一座),據說因此一來本地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了。求雨的反激辦法可就簡便灑脫多了,衹要十個本地頑皮的孩子同一隻狗,一張凳,一副破爛鑼鼓就行。他們把狗用草繩綁到椅上,把狗頭上戴一楊柳圈,兩三人擡着這體面的首領滿街走,後面跟隨了喧闐的鑼鼓。孩子們全是赤膊,到各傢門前討雨,每傢都把滿瓢滿桶的水往這一群孩子同高據首席的公狗澆去。天上玉皇見了這情形,似乎以為地下有革命行為,想推翻玉皇,有大陰謀在,所以就動怒落雨了。
  至於使竜王落雨呢?辦法不同了。這仍然是孩子們的事,因為本地方大人衹知道磕頭、吃齋、賺錢三件事。孩子們用草紮竜,或者五節,或者三節七節,大小看能力所在。把草竜紮成,仍然是用敲鑼打鼓,先到河中請水,請了水,就到各傢去討雨。一面因為天熱,這些平時成天泡到河中消遣的頑童,對於水的淋頭淋身,也具有一種比打醮首事人還誠心的需求,所以各個人傢都不能吝惜缸中的清水。他們有時還把竜舞到郊外四鄉去,因為鄉下人禮節除了款待他們的清水外還預備得有點心吃,所以草竜下鄉成為一種必需的事。
  六月無雨。五月已打過了清醮,檀香降香據說用了不少,當地還是每天赤日當空,毫無雨意。打過醮,當磕頭的磕頭,當吃齋的吃齋,還有那當賺錢的也並不放過好機會賺了一些錢,到後來還不落雨,當地官紳學各界便毫無辦法了。孩子們明白了地方上有身分的人責任已盡,輪到他們頭上來了,就出現了不少草竜。在白日湯湯的大街小弄上,各處皆不缺少熱鬧歡喜的聲音。孩子們勇敢不凡,各具赴湯蹈火的氣概,成天在街上來去。
  街上各處全濕了。灑過水後的街,為天空太陽所曬,石板上發煙,行路人皆儼然有行雨初過的感覺。
  屬於南門城沿一街的草竜一條,各處走,到後到了本文那大妹的傢中院子裏停住了,孩子們同聲嘶嚷,請賞雨。皮面為水所濕的鼓作聲蓬蓬,孩子們無水不能出門。
  孩子們全出來看。
  “竜來了,要水。”
  大妹同一個幼弟就重複跑進屋。
  “竜來了,要水!”
  “水來了!”
  果然來了,女傭人提了水桶從廚房走來,大妹拿葫蘆作成的小瓢,舀桶中的水,嚮院中竜身澆去。
  “這是不行的,要大雨。”
  “你們轉,我澆一天。”
  “要大雨,竜口幹,這樣不行!”
  大妹稍稍生了氣,喊張嫂,拿大瓢出來。張嫂用大瓢澆,大妹還是用小瓢。
  澆了一桶不夠,還要第二桶。
  到後又是第三桶。
  到後舞竜頭的人,看出用小瓢澆水的是上月裝觀音的人了,這發現,使他驚訝。
  “這是觀音,這是觀音,你們看!”
  大傢都認出大妹是觀音了。大妹害了羞,把瓢摔到地下跑了。孩子們撒起賴來,非觀音再澆水一桶不行。站到石磴上口含京八寸煙管的是大妹父親,先是不做聲,看,這時他見到這些孩子們太放肆了,就走到水桶邊來把水桶提起,把半桶水傾到作竜頭的那孩子頭上去。
  在本地方,稱人為美人,不說象仙人,是衹說夠得裝觀音菩薩的。
  大妹的確在那年五月清醮曾裝過觀音一次。
  二
  生長得標緻苗條,是有理由給本地方老太太們以“太好看了衹怕短壽”那樣批評的方便的。但不消說,凡是老太太們說的話都是罔誕的話,見到了大妹,是無一個老太太不想把她娶過傢來作媳婦的。
  本地方小孩子,是也以把觀音定作未婚妻為樂事的,所以在傢嬌養一點的孩子,遇到傢中問他是不是願意要觀音做妻時,縱紅臉走去,不願答應,但心中已十分滿意了。
  過了十年,這觀音便作成了一個老太太的媳婦,一個青年漢子的妻了,結婚情形一如本地風俗,殺豬挂紅,擺席請客,兩個吹嗩吶的人穿破爛紅彩衣服,歪戴起插有雞毛的執事帽,坐到門外,睜着仿佛發了癮的眼睛,在每一個客人進門時節都鼓脹了腮幫,吹他那一套慶升平歡迎調子。
  大妹的丈夫呢,是當年舞草竜頭那孩子,如今正趕中學畢業,把太太娶來,湊成雙喜,結果使自己忙得不成樣子,把傢中人心中各塞滿了幸福。款待客人,用了將近一千塊錢,得了一堂屋紅綢紅紙喜幛喜對,來的客人不曾吃酒,無事作,就把賞鑒這禮物當消遣。
  十年來國傢換了無數坐朝的人,本地方也影響到了鬧房比先前更壞的樣子了。雖仿佛男女皆為新時代人物,當晚上,丈夫當年的同志,想起了往年的事,還是非逼到作新郎的仍然作草竜的頭讓新娘子潑茶到頭上不可。這高雅的遊戲還得了少數上了年紀而有童心平時以禮教自持的人的贊助。一切作過,客人應當感到無聊了,這觀音才能同竜頭對面坐下。觀音坐在床邊,大的新的木床,漆的顔色是朱紅,在新人背後是疊到六層紅緑顔色錦被。
  她不害羞,不怕,是因為在數年前定下婚以後常常見到的緣故,他在聯合中學念書,而她也在坤範女中上課。但她有一種拘束,她明白這不是一個平常日子。
  他問她:
  “倦了沒有。”
  她不做聲。
  “你今天真象觀音。”
  她不做聲,笑。
  “纍死我了,一些討厭東西。”
  她又笑了。
  “笑什麽?”
  她低低的說:
  “我笑你作竜頭那年,被爹把一桶清水倒到頭上打發出門的事。”
  “是正因為那天才有今天的。”
  “那時你是一個小痞子。”
  “你今天才真是觀音。”
  她不作聲,他又說:
  “觀音下凡,你想我多快活。”
  “我衹怕因為成天在你面前,就是活觀音也有使你厭煩的一天的。”
  “蠟燭還燃,我可以賭咒。”
  “可是今天還不是賭咒的日子,不許說這樣話。”
  “今夜衹許說你真好看,我知道。”
  “說謊話騙自己,同說謊話騙人是很少分別的。”
  “我是在騙我自己麽?我不承認!”
  “凡是這時否認的另一時都會自然承認。”
  他不說話了,心裏有點微寒。
  她看到他情形,心中好笑。
  過一會,她自言自語說:
  “一桶水還不夠,一瓢水就癡了,還要賭咒!”
  “我真不是瞭解女人的人。”
  “不瞭解女人的人,不一定是不好的丈夫。”
  這就輪到他笑了。
  這丈夫,當真是缺少瞭解女人的天才,而在過後生活中不失其為好丈夫的。
  新婦的美麗成為本地人品評女人談話的標準。
  能夠在丈夫跟前做一個好妻的人,照例算不得一個傢中好媳婦,所以他們結婚一年,丈夫在××升了一個會計學校,這觀音也隨了丈夫在××住下,與傢中分開了。兩方面傢中都可以每年供給一點錢,所以他們到××後日子過得並不很窘。
  因為沒有小孩子纍贅,她到××也進了一個女子中學讀書,白天上學,晚上仍然回傢來住在一處。可是到丈夫從會計學校畢業以後,不知何故她還衹是中學三年級學生。丈夫旋即被那親戚介紹到信托公司作職員,她率性就不再讀書了。
  生活的轉嚮,是為了丈夫的事業。丈夫一有了事業,她一出了學校,便常常同到一些同事的太太們過從,照例這些太太們是除了養孩子管傢以外,每天都得邀同伴四位打一點麻雀牌,她因此到了××數年以後,性情變成與一般太太們一樣,把出嫁時聰敏女兒心情完全消失,成為過着平常日子也似乎非常幸福的婦人了。
  丈夫雖有時也察覺到象結婚一年中妻的可愛處已無從找尋,但這是誰的過失?而且他,這在事業中衹知道安定為人生幸福,每到月底便往公司會計股簽名拿薪水回傢的好丈夫,所需要的也就正是一個目下情形的主婦。她是正如應他的需要,把自己成為那樣各處全不難發現的婦人型的婦人了。
  本來是清瘦的她到後是稍稍顯得肥胖了。
  在平穩生活中過着日子的他們,所有可以間或稍稍擾亂到心上的衹是缺少一個小孩。在××的幾年中大事可以記下的是她的父親死了,妹出嫁了,使她有時想起在遠處生活的母親因而流淚。不過縱有流淚的事在生活中攪擾,她沒有辦法可以使丈夫在某一時節不帶笑的說“你真胖了”的。
  三
  某一年,傢中還衹是兩個人。時間是鼕天,××落雪,雪特別大,每天早上丈夫出門都得用皮領大衣蒙了頸上車,她在這樣日子中衹成天在傢中爐子邊烤火,因為天氣太冷,出門打牌也不常有了。
  在這樣大冷天氣的一個星期日,丈夫不辦公,也不出門,兩人圍爐談了一些小紳士所知道的範圍以內的閑話。然他想要邀她到一個城南的××公園去玩,她也正有這樣意思,就穿了她縫就不久的新狐皮外套,兩人坐車到××公園去。
  這次出門帶了一個意外的歡喜回傢,在園中看梅,他們遇見了一個人。這人是在當這夫婦結婚那一年吃過喜酒,把時間再回溯上去,又是某一年熱天紮草竜求雨時舞過竜尾的。
  他們是老朋友。沒有遇到他以前,這夫婦不知道他在什麽地方去了,他卻也沒有聽人說到這夫婦是在××。他纔來××不久,還沒有從別處打聽到他們住在此處的消息,無意中,在公園卻碰頭了。
  當時這夫婦是不認識他了的。他倒容易認得到這夫婦。因為他聽到他們說話,看到他們的臉貌,還有一些痕跡可以找出這過去兩人的輪廓,他冒失的打了招呼。
  大海中的葉子,因為風也有飄在一處的時候。他們是同葉子一樣晤了面聚在一起的。
  當天這夫婦就把這客人款待到傢中。客人原來是從哈爾濱一個機關派來往××,作為辦事處代表的。各人道及一切,各人才知道過去近十年來的事情。在客人眼光中,主人夫婦,已仿佛完全不是印象中的夫婦了。然而對於她,客人當然是另外就感到一種親昵又另外感到一種惆悵的,因為客人還是獨身,在這一個家庭中當然有一點反省的惆悵,這惆悵又似乎衹是主人所給,而從主婦方面作客,可以取回。
  在客人面前,這作主人的處處顯示好丈夫的風度,客人為此總有點不安。他雖然是同他們吃飯談天,他想到一些事都據說是聰明人不應想的事。他依稀覺到這女人已沒有保留在他印象中的完全,對於美人遲暮自不免興一種感傷,但他若想想他自己,也到了一禮拜不修臉就不成樣子的人,他就覺得未來生活渺茫,把自己安頓到一極可笑的故事的擬想上了。
  那好丈夫在晚上把客人陪送到客人自己的住處回來後,還是同她談客人小時的故事。因為這故事,半是丈夫自己的,一半是她很高興議論到的,所以她沒有把他的興味減少,還幫助了他一些記憶。
  談到草竜的故事,丈夫說出這樣的話:
  “當年他賭了咒,說不把你討到傢中不是人。我同他在路上還談到這個話,他笑。他當真沒有結婚,但當然不是為你。”
  這話是附到被她澆水以後草竜出門時說的。在丈夫的感覺上,世界上完全是好人,朋友則是好人中的好人,說到這話,不過是間接證明這好朋友的可愛罷了。一個不懂愛情的人雖結婚多年,對於戀愛的知識,是正如藥劑師對藥瓶間的知識一樣,知道藥可以使人生死,卻並不很分明醫理知道某類病人所需藥的分量的。
  她呢,她聽到丈夫的話也衹有笑。使未來的生活陡臨斷崖,驚心怵目,她不能負多少責任。一個女子是在給與,她是在盡了丈夫所給她愛情的力保護自己,到後也給了她所能給的給丈夫這朋友了。
  “他不應當說這種話,”在過後,她雖沒有把自己所作的事責任推卸到丈夫所說的話上心思,但若他不曾說過前面那故事,她為保護自己,會比她所能做過的還見堅定。客人到後來其所以與她作了些任性的事,直到留下這污點——一個小小生命,仍然不是她一人的罪過!
  四
  好丈夫不在身邊,傢中衹有客人同主婦,這是每天的事。
  時間是春天。
  春天的下午。在客廳中可以望到院中的丁香,還可以望到新緑的草木,也嗅得到土的芬芳氣息。
  似乎因為客人的緣故她比起往日來年青了許多。這青春的回覆,是客人同丈夫皆已於無意中發見,而自己在一些瑣碎事情上感到趣味也可以作這證明的。
  客人每天來談話,在傢中等候那好丈夫從公司回來,一同在傢中吃飯,或者一同到公園去消磨美麗動人的黃昏。
  在女人心中客人所占的位置,從客人方面已覺得與“客”稍稍兩樣了。
  但客人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缺作人的理智,熱情的控製,有時說來真還可以使人佩服。象客人性格那樣的男子,卻並不是世俗所謂走冒險路徑的男子。如果不是這好丈夫,他是不至於忽然失去這力量,可以在生活上始終保持一種可尊敬的謹純印象給所遇到的一切人的。就是任何時候,這好丈夫,也就從不至於對這朋友人格有所疑惑,他沒有想到這個朋友是做得出驚人事業的朋友。他見到朋友的拘謹,有時覺得很可憐,還勸過她應當在一種親洽中把這朋友的拘謹除去纔是。他這樣說時不消說是見到她的窘態,還以為自己的話沒有得到女人的瞭解,很可惜。他料想不到的是他們同時把他沒有提及的也做到了。
  因為單是兩人談話也成為每日的事,所以所有可以談到的話在他們之間是無有不談了。他們談到生活,談到各種各樣的生活。他們談到生活的意識,與社會意識,以及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他們把旁人的生活引為談話的主題。他們有時又談到婚姻在每一個人身上所有不同的意義。兩人正因為似乎得到丈夫的信任,所以本來應稍存節制的地方也沒做,到某一時候,兩人才吃驚似的互相各自檢察自己,所發現的卻是單為了這苦痛的擔負,各人皆沒有否認這戀愛的勇氣,終於不能自拔一同下沉到一個深淵中去了。
  直到經過這孩氣的行為頂點以後,兩人再互相各自檢察自己,又纔覺得他們都不可補救的破壞了一些東西,在生活上生出了一個見不到的罅隙了,他們就帶着悔恨,仍然更放肆的過了一個春天。
  作女人的負荷照例是較男子為多,她在未得到以前就知所得的不是諒解,不是熱情,將衹是一些空虛。沒有證實這空虛時,她曾用了各樣的力救拔自己與罪惡分手,保全自己的靈魂。她這樣作過,她其所以終於失敗,還是她那丈夫。天下事再沒有一個丈夫比缺少妒忌為害事了,他的大量衹是推她與自己遠開,與另一人接近。她當時衹要丈夫能稍稍節制到自己,她就不至於同那朋友在這火邊戲弄為火灼傷的情形中了。
  當她把關於本身近月來所得到的影響告給那入幕之賓時,那人象是第一次纔想到好丈夫。為好丈夫着想,他心中燃燒着慚愧。他沒有話說,但慌張的地方終不能勉強掩飾。
  她看到這情形稍稍生了一點氣。
  “做男子的人,有用處衹是在第一次要女人順從他作那呆事,到以後,本來是十分聰明的情人,也變成庸俗自私的漢子了。”假如她這樣子說。
  “你駡得對,我是無用處的。”他就將這樣答應她。
  “以我想呢,你如有膽量就把我帶走。”她這樣想到,可不說。
  “我未嘗不可以同你走去,但那好丈夫並不與你有理由分手,而且我敢說,你愛我衹是一種遊戲,不過一時興趣。至於他,那是你們互相愛戀的人,他是使你在世界上知道幸福的丈夫。”這男子,他也這樣想過的,他想的實在不錯,他的思想雖有一時近於糊塗,如今可正確了。
  全因為是人太聰明了,至少是到這個時候人忽然見出聰明的必須了。為了另一生命的存在,他們都在所經過的春天認了過失;他們都追悔,都全無主張,呼吸也非常窘迫那樣沉默不語。
  到後她就冷笑,他望到她笑卻不問她。
  他猜得出這冷笑意義。他感到破滅的悲哀,好象看得出起先是兩人同時下沉,如今卻兩人皆停在懸空,相距漸遠,再遲就會不見了。他估計了一會,截然的嚮她說道:“原諒我,這是我的過失。我缺少頑固,所以不能同你作那永遠一處的打算。我這時覺悟了。你為我為他都好好保重。
  我要走了,於我們大傢的利益着想,衹有這樣一個辦法是完全辦法。”
  她思索這“完全”的意義。她沒有說過一句把他留到下午的話。她用很凝靜的眼光望到這個人的瘦臉,到後,返身把頭伏到沙發靠背上去了。
  他以為她是在流淚,重複用那已成習慣的愛撫去安慰她,沒有話說,用手摩她的頭髮,她擡起頭來仍然凝靜望他。
  “我的主張是你痛心的原由麽?”男子說後自己也沉入了悲傷狀態中。
  女人說,“沒有這種事。”她又在心上說,“你們男子,每一個男子都不缺少這種機智。”但她沒有把這個近於諷刺的話說出,她走到窗邊去看花,就說:“謝了。一定的,結子綴在枝子是將來的事,也是眼前的事。”說了,很凄涼的嘆着氣。
  那男子,仿佛想在這一句怨誹言語上加以自飾,他說:“全是風。”
  女人不應,也聽到了。她衹對於這話照樣了一遍:“全是風。”
  兩人於是啞靜了許久。仿佛同在思索那另一時節的“風”。仿佛都明白風也成為過去了。
  男子想走,不行,他知道自己如是走出,剩下的她必將用流淚的眼迎接從信托公司回傢的好丈夫,他們的事必定反而復雜棘手。他就坐在那大椅上等候好丈夫回傢,他一面思索,如何可以把兩人間的間阻除去。但他不久仍然走了。
  …………
  他離開××了。她能瞭解他。出於他意料以外的,是她竟在好丈夫面前如何把他行為近於露骨處加以遮掩,而她在丈夫面前,又從不流過眼淚一次。她明白懺悔完全是一種仍免不了孩氣的行為。為了求一些愛她的人安寧,她盡她所能作偽的力把慚愧隱藏於心的一角,纔是不貞的妻對於好丈夫所應做的事。
  過一陣她告了好丈夫一個喜信,他陪她到一個醫生處去檢查,因這喜信得到醫生的證實,丈夫的行為處處更使她看來可憐。
  這未來的父親對這未來的母親說的話,商量到的事,以及在小孩子身上的作的空洞的計劃,都使她衹能用極難為情的苦笑作一陪襯。在癡呆與容忍兩事上作一觀察,這兩個人皆在一種極偉大的生活中過了一些日子。
  五
  這孩子,賦了一個特殊名義活到世界上了。
  她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父親,做她所應當做的,慢慢的把那過去的事情忘去,縱有時想起那人時也不至於十分難堪了。
  穩定的事業,賢惠的妻,玉雪的兒子,使這父親感覺到生存的幸福。憑這理由他就發起了胖。
  第三章
  一
  母親自從有了孩子以後,便把做母親的職務折磨到自己,雖丈夫經濟情形可以雇個奶媽,但她另有意義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奶媽手中。
  她從孩子還在腹中與那客人分手以後,便無那人的消息。
  那人似乎為了一種男子們所能做到的懺悔過着此後的日子,所以她,最合理的應取的手段,也就是把這男子忘掉一種事可做了。
  她是藉重孩子同孩子父親,的確把過去的事已經漸漸忘卻了的。一年來她做了母親,凡是一個母親必需的溫柔慈愛在她全不缺少。她愛孩子,用完全的不折不扣的愛。她做的事總使那父親高興,使家庭空氣良好,而自己也能從種種行為中找到一種新的依據。
  把已作過的事當做苦惱的根源,而又時時從這源頭挹取苦惱,這是近於太聰明了一點的婦人的事。至於這母親,她並不是這種不知做人意義的人,所以縱有時把這個.--跡發現,但即刻也就用別一種東西掩蓋過了。
  就是孩子得到外祖母從遠處寄來禮物,父親從朋友處過夜那日子的第二天,父親回傢,當天放假,不辦公,陪了母親坐到客廳中逗孩子。這母親就象完全忘了前一晚的事情那樣,同孩子的父親說到孩子的未來。
  她是正因為父親喜把孩子作說話主題,所以纔這樣作的。
  母親希冀孩子長大作軍人。她的見解不是父親明了的。她說:“讓他從軍,習軍事,當兵,都好。”
  父親奇怪這樣提議。他反對。
  “這為什麽。我的兒子不是為那些軍閥養的。”
  “我是為他想出路。”
  “出路是讀書。我要盡我作父親的力,使他受完全教育,有機會做較高尚的人。”
  “你衹覺得有知識是高尚。”
  “為什麽我們不能這樣講?”
  “我近來心裏總古怪,以為不當軍人也得作工,一樣可以多懂。”
  “你要他多‘懂’,也不一定是做工就對。你瞧他那神氣,簡直是我一個樣子,將來衹恐怕仍然還是做父親的事,有好太太,享福!”
  她很痛苦的說:“享福!有好太太,兒子,完全的家庭,這是每一個男子都需要的。”她說完了就笑,她的笑,混合了譏諷憐憫的成分。她把本來還應說的“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的”咽下去了。
  那父親見到母親這樣子,倒樂了,他說:“素,你是在嫉妒我的幸福,你真是有小孩子趣味的女人。
  你想想,我為什麽不應當在我生活上感到完全?我為什麽不樂觀?”
  她心想“完全!”她衹咬咬嘴唇。
  他停了一會,自己幹笑。他看到了她一點不高興處,照規矩估計了一番,以為是猜對了,又自言自語的說道:“他們羨慕我,你反而來嫉妒我,很有趣。”
  她不做聲。他望到她那不做聲的樣子,以為是因此使這母親難過了,就更好笑,直到眼中出淚。這父親是太忠誠了。
  他那胖,同他那由胖子而出發的憨處,都使女人感到一種說不分明的痛苦。
  少年夫婦象六月的天氣,因為熱,變化多。母親是本來想同他說一些關於孩子的話,希望遮去自己心上陰影的。一談到孩子,那父親言語同態度,都近於推她不得不回頭望她所走過的路是怎樣一條路。她又不願自己這樣在心上獨自痛苦,她又不能使這痛苦與丈夫分擔,她就問他昨天晚上怎麽樣,好讓這父親也有一個機會記到他自己完全中的微缺。
  “我昨晚很痛苦,”他說,說時是一點也沒有痛苦的意思了。“是因為你的脾氣,我難受。我知道你是想起你的媽,在鄉下,老了。寂寞的老人,想來是太可念了。你是那種想法,你所以哭,討厭我,我很清楚!我知道你過一天會好,是不是?你是有時太任性了一點,可是我瞭解你,我不至於十分難過。我們孩子長大了,請想想,那外祖母多高興。”
  她說:“我昨晚上哭了好久,正是想起媽。如今我不哭了,好了,我知道許多事哭是無用處的。”
  “是的呀,我早就知道這個。同事中也常談到這個。我以為愛煩惱衹是自己以為是聰明人的情感,其實人再聰明一點呢,他是會明白,衹有笑在生活中是必需的。”
  說這話的他,是不曾在生活中言行矛盾過的。他過去這樣,眼前這樣,未來也沒有不這樣。不過什麽時候他要真正知道了她,恐怕他就不能這樣了。他這時對於自己所說起的真理,很起了感動,就用孩子的態度,睜目問孩子:“奇,小痞子,你以為怎麽樣?”
  小孩子見父親作貓樣子給他看,樂得發歡,隨意亂叫。
  “嗨,你是爸爸的同志。你瞧你那一副神氣。你懂我的話。
  是的,我們應當笑,爸爸成天笑,媽也成天笑,寶寶就長大成人了。”他回頭嚮母親,“孩子明白,這小東西聰明得很,他一定明白。”
  女人說,“是的,他一定明白,你也一定明白。總有那樣一天……”他聽到她這話雖稍稍驚愕,但即刻又轉嚮小孩子,同小孩子說:“媽媽是因為你反而常常同我生氣的,這個我可不明白!”
  她承認了她同他說話的計劃衹有自己失敗,她就啞了口,盡他用一些聽來很可憐的蠢話逗孩子發笑。
  這父親看了孩子又看孩子的母親,他的快樂的分量不是天秤可以稱量得出的。
  二
  這母親過的日子與許多心上負疚的婦人過的日子一樣。
  她先是想用說話救濟自己,以為這是各種方法中最好的方法。
  到後是因為一說話反而還給了那觸着傷處的方便,她便成為凝靜沉默寡於言笑的人了。
  不過,故意的多言,與自然的沉默,這分野,在這好丈夫眼中是完全看不出其他意義的。他常常自謙似的說自己原是不瞭解女人的人,然而處處他有着那“孩子母親衹有我知道”的自信,這無害於事的自信,把這個人安頓到完全的幸福中,好象他除了感謝命運以外,便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他說的“我知道你脾氣”,為了擁護這一點,遇到她不說話,他也就不強到同她說話。他在她身旁挑逗孩子玩,說那與孩子一般的癡話,他的話又象衹不過說給自己聽聽,說厭了,打了幾個哈欠,照通常胖子的體裁就躺在沙發上睡了。
  母親望到這好人的甜睡的姿態,想起昨晚的失眠,又想起自己還是這樣任性,就在心上責備自己。
  她想他這時做的夢,必定是與日常生活一般感到完全的夢。不錯的,他常是這樣放肆的做了一些好夢的。他常常夢到有了五個孩子,本來在日裏他在她面前解釋孩子男女的數目時,他當她說的還是男孩三個女孩兩個,但做夢,卻成為男孩四個女孩一個了。他又常常夢到成為公司的科長,加薪晉級,這應當是事實所許可的,所以醒來還曾拿這話同她說過,不謊不飾。
  盡這父親做夢下去,孩子不久也睡着了,衹她清醒的守在這父子身邊。她是永遠清醒的人。雖然在白日裏為娛悅自己她也仍然有她的夢,不過這夢都很少為未來的憧憬,衹是故事的重現罷了。
  她這時就夢到一個故事。在這客廳裏衹是自己一人,她正在等候一件命運所頒賜給她的衣裳,略略顯得心焦。
  人來了,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一個提到名字就心跳的人物,她用了近月以來在丈夫許可以外的熱情款待了客人,使客人坐到丈夫現在所睡的沙發上去。
  他們說話。似乎是她這樣開始:
  “昨天回去怎麽樣?”
  “……”他用一個微笑作這追問的答語。
  她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稍稍有點不放心。她站起來走到壁間去檢察那鐘,就是現在還是每日任何時候也沒有偷懶停止過下垂的擺的那個挂鐘。她接着又看花瓶的花枝。他贊美了花。他在她面前說:“今天的花比昨天好。”
  她用着非戀人不懂的兩重意義答道:
  “今天的人與花相反。”
  他笑,心想,“女人的聰明到底不是男子所及。”到後就故意說:“這個話,使我不能補充和解釋,我是窘倒了。”
  她不相信,不承認。“什麽也沒有可以把你窘倒的事。被愛情絆腳的男子,是爬起以後就全無痛苦走上他自己的路的,你也是這樣的人。”她就這樣想到,籌對付這在詭詐中躲閃的男子。
  他呢,似乎是男子中的男子。話的解釋是說他完全象某一種人,曖昧的欲望推之嚮前,理性的繩索又拖之嚮後,他不用力襢護誰,就徘徊在這歧途,看風轉帆。他永遠是冷靜的,同時又永遠是糊塗的。他放棄了男子的權利,然而又處處不忘到女人的好處。他知道在某一情形下局面便成為驚心動魄的局面,但他怯於這風波,便不把自己作成不可少的人物。他有攫取的野心,可並不伸手。他想藉重那好丈夫的友誼保護自己,但他同時也正就利用這友誼使自己與她走近危險的井邊。
  他們都知道的是各人都負着下沉的責任,各人都很苦悶,都想從敷衍中把時間延長,來一件意外事幫助他們與罪惡離開。
  她看透自己也看透他人。她那時想起了好丈夫的說話,她問他。她說:“我聽說你賭過咒,要一個人作你的妻。”
  他就紅臉了,可不分辯,答應道:
  “是的,有這樣孩氣事情。”
  “我覺得不算孩氣。”她那麽說,給了他接下說話的機會。
  “不算孩氣也完了。”
  “完了麽?”
  “完了。”
  “……”她不說出口了,她嚮他笑。她用笑搖撼他的心,使他感到大海中波濤的洶涌,頭目眩暈。
  她有意這樣作,凡是一個女子所取的手段她也取了,並不是她的過失。
  他經這一笑便如中了傷的獸,衹能用極可憐的眼光瞻望四方。他已作着近於下躍的姿勢;還不乏希望救援,所以曾走到門前又返了身。
  “我走不去了,你看到。”他意思象如此嚮她解說,他是笑非笑的走到她身邊去。
  她一瞥,急急到屋角一個圓椅上坐下了,她也有點忙亂。
  他仍然嚮她走去。到後是坐到沙發上了,到後是人全糊塗了。
  “你還要再孩氣一點麽?”
  “是的,不孩氣不行。”
  他們就這樣做了一些體裁極新的事情。
  他們就放肆了一會。在較後一個時候神氣喪沮的情形中互相搖頭無語。
  他應當等候那另外的他回來,也不等候,就走了。
  她怎麽樣呢?要明白的她已經明白了。她把一些理合吝惜的東西在興頭中慷慨了。她有一種慳吝人第一次揮霍以後的痛快情緒。她似乎在一種勇敢行為中休息,還可隱約聽到喝彩的餘音。她到後,就想起了那另外的每日夾了大黑皮包到下午四點回來的人,傷起心來,強項不去,所以不顧一切恣肆的哭了。
  …………
  她的夢比孩子與孩子父親先醒。
  她走到孩子搖床邊,望到孩子的安詳的睡臉,把一滴懺悔的眼淚落到孩子的小手上,就忙用口把這眼淚吮去。
  她清醒的守着這兩個在她看來似乎不幸的父子。
  三
  一個平常的女子,常常陷到矛盾的自譴中,又常常為一些無益於生存的小事難受。她也是這樣的女子。
  她哭,她笑,她做一些看來似乎夠荒唐的夢就吃驚,但當到把自己置身到那荒唐情境中時,又很感動的幾乎還天真的扮演了那一角。她是沒有可疵議的,因為世界上女子全是這樣。她也沒有特別使人可以稱贊的地方,因為她對付事情並不與其他女子兩樣。許多婦人在環境中成為可作閑話的材料,這母親,在她的環境中,也就把她成為這樣一個故事的中心人物了。
  第二天,她沉默得如佛。她正因為沉默反而得到清靜,不說話,也就不再聽到那做父親的提到孩子的種種了。不說話,她衹是不讓這父親提到孩子而已,她自己卻沒有把孩子放下。
  她沒想到將來,孩子那時長大成人了,對母親的事微有所知,那便是……她又這樣想,“父親會代為辯護這不可信的消息,”就笑。
  哭,笑,心跳,紅臉,在不可數的反復裏,孩子是一天比一天長大了。
  此集作成於一九二八年春
老實人
  老實人作者:瀋從文
  一
  “老實者,無用之別名!”
  然而這年頭兒人老實一點也好,因了老實可少遭許多天災人禍。
  人是不是應當凡事規規矩矩?這卻很難說。
  有人說,凡事容讓過,這人便是缺少那人生頂重要的“生命力”,缺少這力,人可就完了。
  又有人說不。他說面子上老實點,凡事與人無爭,不算是無用。
  話是全象很有道理,分不清得失是非。
  所謂生命力者充塞乎天地,此時在大學生中,倒象並不缺少埃看看住會館或公寓的各省各地大學生,因點點小事,就隨便可以抓到聽差駡三五句從各人家乡帶來的土製具專利性惡駡,“媽拉巴”與“媽的”,“忘八”與“狗雜種”,各極方言文化之妙用,有機會時還可以幾人圍到一個可憐的鄉下人飽揍一頓,試試文事以外的武備,這類人都是並不缺少生命力的人!
  在一個公寓中有一個“有用”的學生,則其他的人就有的是熱鬧可看。有些地方則這種有用學生總不止一個。或竟是一雙,或三位,或兩雙,或更一大夥。遇到這類地方時,一個無用的人除了趕即搬傢就衹有怨自己的命運,這是感謝那生命力太強的人的厚賜!
  公寓中,為那些生命力太強的天才青年唱戲駡人吆喝喧天吵得書也讀不成,原是平常事。有時的睡眠,還應叨這類天才(因為疲倦也有休息時)的光。
  以我想,在大學生中,大傢似乎全有一點兒懶病,就好多了。因了懶,也好讓缺少生命力的平常人作一點應分的工作。所要的是口懶同手懶:因為口懶則省卻半夜清晨無憑無故的大聲喊唱“可憐我,好一似”一類的戲,且可以使夥計少挨一點冤枉駡。手懶則別人可以免去那聽彈大正琴同聽拉二鬍的義務,能如己意安安靜靜讀點書。
  這樣來提倡或鼓吹“懶”字,總不算一種大的罪過罷。
  不要他們怎樣老實,衹是懶一點,也是辦不到的事!
  還有那類人,見到你終日不聲不息,擔心你害病似的,知道你在作事看書時,就有意無意來不給你清靜。那大約是明知道自己精神太好,行推己及人之恕道,來如此騷擾一番。
  其實從這類小小事上也就可以看看目下國運了。
  二
  在寓中,正一面聽着一個同寓鄉親彈得兵嘣有緻的《一枝花》小調,一面寫着自己對那類不老實的人物找一些適當贊語。聽到電話鈴子響,旋即我們的夥計就照老例到院中大聲招呼。
  “王先生,電話!”
  “什麽地方來的?”我也大聲問。他不理。
  那傢夥,大約叫了我一聲後已跑到廚房又吃完一個饅頭了。
  我就走到電話地方去。
  “怎麽啦!”
  “怎麽啦!”
  “聽得出是誰的聲音麽?”
  互相來一個“怎麽”,是同老友自寬君的暗號,還問我聽得出是誰聲音,真在同我開玩笑啊!
  “說!”我說,“聽得出,別鬧了,多久不見,近來可怎麽啦!”
  “有事不有事?”
  我說:“我在作一點文章。關乎天才同常人的解釋。分析得相當有趣!”
  “那我來,我正有的是好材料!”
  “那就快!”
  “很快的。”
  把耳機挂上,走回到院中,忽然有一個人從一間房中大喊了一聲夥計,嚇了我一跳。這不知名的朋友,以為我就是夥計,嚮我幹喝了一聲,見我不應卻又寂然下去了。
  我心想:這多麽威武!拿去當將軍,在兩邊擺開隊伍的陣上,來這麽一聲叱咤,不是足以嚇破敵人的膽麽!?
  如今則衹我當到鋒頭上,嚇了一下,但我聽慣了這吆喝,雖然在無意中仍然免不了一驚,也不使心跳多久,又覺得為這猛壯沉鷙的喝聲可惜了。
  自寬君既說就來,我回到房中時就呆着老等。
  然而為他算着從東城地內到夾道,是早應到了。應到又不到,我就悔忘了問他是在什麽地方打的電話。
  我且故意為他設想,譬如這時是正為一個汽車撞倒到地上,汽車早已開了去,老友卻頭臉流着血在地上苦笑。又為他想是在板橋東碰見那姓馬的女人,使他幹為八曼君感到酸楚。
  朋友自寬君,同我有許多地方原是一個脾氣,我料得到當真不拘我們中誰個見到那女人時節,都會象見着如同曾和自己相好過那樣心不受用。我們又都是不中用的人,在一起談着那不中用的事實經驗時,兩人也似乎都差不多,總象是話說不完。
  因為是等候着朋友的來,我就無聊無賴的去聽隔壁人說話。
  “那瘋子!你不見他整天不出房門嗎?”
  “頂有趣,媽媽的昨天叫夥計:勞駕,打一盆水來!”
  兩人就互相交換着雅謔而大笑。我明白這是在討論到我那對夥計“勞駕”的兩字。因了這樣兩個字,就能引這兩位白臉少年作一度狂笑,是我初料不到的奇事。同時我又想起“生命力”這一件東西來了。
  ……唉,衹要莫拚命用大嗓子唱“我好比南來雁”,就把別人來取笑一下,也就很可以消磨這非用不可的“生命力”了。
  呆一會,又聽到有人在房中吆喝叫夥計,在院中響着腳步的卻不聞答應,衹低聲半笑的說着“不是”,我知道是自寬君來了。
  一進房門他就笑笑的說着:“哈,嚇了我一跳,你們這位同院子大學生嗓子真大呀。”
  “可不是,我聽到你還答應他說不是呢。”
  “不答應又象是對不住這一聲響亮喉嚨似的。”
  “你這人,我纔就想着有好多地方我們心情實差不多!我在接你電話回到院中也就給他吆喝了一聲,我很為這一聲抱歉咧。”
  “哈哈。”
  “哈哈。”
  自寬君是依然老規矩,臉上含着笑就倒在我的一張舊藤靠椅上面了。
  我有點脾氣,也是自寬所有的,就是我最愛在朋友言語以外,思索朋友這一天未來我處以前的情形。從朋友身上我每每可以料到他是已作了些什麽事。我有時且可以在心裏猜出朋友近日生活是高興還是失意。
  在朋友說話以前所以我總不先即說話。誰說他也不是正在那裏猜我呢。
  “不要再發迷做福爾摩斯了,我這幾日的生活,你猜一年也不會猜到!”朋友先說話。
  從朋友話中,我猜出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我猜出我朋友的話真大有意義,這意義總不離乎……不離乎窮也可以,不離乎病也可以,不離乎女人也可以,但是,他說猜一年也猜不到,我真不敢猜想了。
  “我看你額上氣色很好。我近來學會看相咧。”
  “別小孩子了。你瞧我額上真有好氣色麽?”
  其實我能看什麽氣色?朋友也知道我是說笑,就故意同我打哈哈,說可以仔細看看。
  細看後我可看出朋友給我驚詫的情形來了。
  在平常,自寬君的袖口頸部不會這樣髒,如今則鼻孔內部全是黑色,且那耳邊輪廓全是煙,呈黑色眉,也象粗濃了許多,一種憔悴落泊的神氣,使我嚇然了。
  朋友見我眼中呈驚詫模樣,就微笑,捏着指節骨,發脆聲。
  他說:“怎麽,看出了什麽了嗎?”
  我慘然的搖頭了。我明白朋友必在最近真有一種極意外的苦惱了。“唉,”我說,“怎麽這樣子?是又病了麽?”
  “你瞧我這是病?你不纔還說我氣色蠻好嗎?”朋友接着就又笑。
  我看得出朋友這笑中有淚。我心覺得酸。
  到這世界上,象我們這一類人,真算得一個人嗎?把所有精力,投到一種毫無希望的生活中去,一面讓人去檢選,一面讓人去消遣,還有得準備那無數的輕衊冷淡承受,以及無終期的給人利用。呼市儈作恩人,喊假名文化運動的人作同志,不得已自己工作安置到一種職業中去,他方面便成了一類傢中有着良好生活的人辱駡為“文丐”的憑證。影響所及,復使一般無知識者亦以為賣錢的不算好文章。自己越努力則越容易得來輕視同妒嫉,每想到這些事情,總使人異樣傷心。
  見一個稍為標緻點女人,就每每不自覺有“若別人算人自己便應算豬狗”之感,為什麽自視覺如此卑鄙?靈魂上偉大。這偉大,能搖動這一個時代的一個不拘男或女的心?這一個時代,誰要這美的或大的靈魂?有能因這工作的無助無望,稍稍加以無條件的同情麽?
  因此使人想起夢葦君的死,為什麽就死得如此容易。果若是當時有一百塊錢,能早入稍好的醫院半月,也未必即不可救。果能籌兩百塊錢,早離開北京,也未必即把這病轉兇。
  比一百再少一半是五十,當時有五十塊錢,就决不會半個月內死於那三等病院中!這數目,在一個稍稍寬綽的人傢,又是怎樣不值!把“十”字,與“萬”字相連綴,以此數揮霍於一優娼身上者,又何嘗乏人。死去的夢葦,又哪裏能比稍好的人傢一匹狗的命!
  努着力,作着口喊什麽運動的名士大傢所不屑真為的工作,血枯幹到最後一滴,手木強,人僵硬,我們是完了。
  從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纔相信,天下人也有就從做夢一件事上活着下來的。但在同類中,就有着那類連做夢也加以嘲誚的攻擊的人,這種人在我們身旁左右就真不少!
  朋友見我呆呆的在低頭想事情,就岔我說是要一點東西吃。
  為他取現成的梨子,因無刀,他就自己用口咬着梨的皮。
  “你不是說你有材料嗎?”
  “你不是說你在作天才與常人的解釋嗎?先拿來我看,再談它。”
  把寫就的題目給自寬君看,使他忍不住好笑。
  “別發牢騷了,咱們真是不中用,不能怪人呀。”
  “那你認為吵鬧是必需的了。”
  實則朋友比我更怕鬧!然而他今天說是“若果他有那種天才就少吃不少苦楚了。”
  關於這苦楚,朋友有了下面的話作解釋。
  三
  “你以為我這幾天上西山去了麽?你這樣想便是你的錯。
  “我要你猜我這幾日來究竟到了些什麽地方去。這你猜是永久猜不到。一個人,正是自己也莫名其妙,會有驟然而來的機會,使人陷身到另一種情形中去的。天的巧妙安排真使人佩服,不是一種兒戲事!
  “我為人捉到牢裏去,坐了四天的牢。
  “不要訝。訝什麽?坐牢是怪事嗎?象我這樣的人又不接近什麽政治的人,坐牢當然是令人驚詫,尤其是你。但當到這個時代也不算一回什麽事。不過這一次坐牢,使我自己也很奇怪起來了。
  “這與‘老實’太有關。說到這裏我要笑。你瞧我眼眶子濕了麽?然而我是真在笑。我一點沒有悲憤。我從這事上看出一個人不能的方面永遠是不能,即或天意安排得好好的一種幸福,但一到我們的頭上結果卻反而壞了。
  “這話說來很長!說不完。你哪裏會想到我因了哪一種事坐四天牢呢!?
  “不過這真應說是我反正兩面一個好經驗。
  “我傷心,不是為坐牢受苦傷心,那不算什麽。其中全是大學生,還有許多大學教授,我恨我不是因同他們作一起案件入獄,卻全出於一種誤會。
  “要我坐牢的人還不知我是個什麽人。若是知道我的姓名,那不知又是什麽一種情形了。”
  “說半天,我還是莫名其妙!到底是怎麽回事?”
  朋友說這急不得。有一天可說。說不完還有明天。
  本來愛充偵探的我這一來可偵不出綫索來了。我着急要想知道他為什麽去到警察廳的拘留所住那四天,又想知他在拘留所時的情形。
  韓秉謙變戲法兒,一點鐘的時間倒有五十分鐘說白,十分鐘動手。我想朋友這時有許多地方也同韓秉謙差不多。
  “我瞧你那急相。”朋友還在那裏若無其事瞄覷我臉色。
  我說:“請老哥爽快一點。”
  “那話很長的,說不荊不是一氣說得盡的!”
  “先說大體,象公文前面的摘由。”
  “摘由就是我坐了四天班房,正是這適於坐牢的秋天!”
  使我又好笑,又急。我要知道為什麽事坐牢的,朋友偏不說。我說:“把那‘為什麽坐牢’,一句話告了我吧。”
  “為一個女人。”朋友說時又凄然的笑。
  我又在這話上疑惑起來了。朋友為女人坐牢,這是什麽話?難道是到街上見到一個標緻女人就冒冒失失走攏去同人搭話,結果就……?不相信。我想去想來,總不相信。朋友的話我相信,我可不相信朋友有為女人事情入獄的。還是請朋友急把原委告我。
  這真象是一種傳奇一種夢!
  自寬君是那樣的告我入獄坐牢的情形:為一個不相識的女人,這女人是他的一個……
  四
  天氣今年算是很熱了。在寓處,房中放一大塊冰,這冰就象為熱水澆着的融解,不到正午就全變成了一盆涼水,這水到下午,並且就溫了。
  在這樣天氣下頭,人是除了終日流着汗以外一事不作。要作也不能。不拘走到什麽地方也一樣。這樣天氣就是多數人的流汗少數人的享福天氣!
  但一交七月,陽歷是八月,可好了。
  天氣已轉秋以後,自寬君無所事,象一隻無傢可歸的狗一樣,每日到北海去溜。到北海去溜,原是一些公子小姐的事!自寬君是去看這些公子小姐,也就忘了到那地方的勤。還有一件事,自寬君,看人還不是理由,他是去看書。
  北海的圖書館閱覽室中,每天照例有一個坐位上有近乎革命傢式的平常人物,便是自寬君。衣服雖為絲織物,但又小又舊,已很容易使人疑心這是天橋的貨色了。足下穿一雙舊白布靴子,為泥為水漬成一種天然的不美觀黃色。臉龐兒清瘦,雖幹淨,卻憔悴如三十歲的人。
  把書看一陣,隨意翻,從龜甲文字到一種最近出版的俗俚畫報,全都看。看到閱覽室中衹剩自己一人時,自寬君,想起坐在室的中央的看守人,似乎不忍讓他在那裏為一個讀者絆着不動,就含笑的把所取的書繳還,無善無惡的點着一個照例的頭,出了圖書館大門。
  出了圖書館,時間約五時,這時正是北海熱鬧的下午。人人打扮的如有喜事似的到這園中來互相展覽給另外一人看。
  漪瀾堂,充滿了人聲,充滿了嘻笑,充滿了團頭胖臉,充滿了脂豔粉香,此外還充滿了人的心中稱嘆輕視以及青年男女的詭計!
  自寬君,無所謂的就到這些人的隊裏陣裏來了。
  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微笑着,有着別人意想不到的趣味。
  沒一個熟人可以招呼一次,這在自寬君則尤其滿意。有時無意中,卻碰到那類到什麽地方見過一面兩面的人,拖拖拉拉反而把自寬君窘住感到寂寞出來了。
  有時他卻一個人坐到衆人來去的大土路旁木凳上,就看着這來去的男女為樂。每一個男女全能給他以一種幻想,從裝飾同年齡貌上,感出這人回到傢中時節的情形,且鬍猜測日常命運所給這人的工作是一些什麽。到這地方來的每一個遊人,有一種不同的心情,不怕一對情侶也如此。一個大兵到北海來玩,具的是怎樣一種興趣?這從自寬君細細觀察所得,就有一種極有趣味的報告。在這類情形下頭,自寬君來此的意義,簡直是在這裏作一統計分類工作了!
  又有時,他卻獨自到幽僻無人的水邊去看水,另是種心情。
  然而來到北海的自寬君整個就是無聊!
  自己不能玩,看人怎樣的玩也是一件好事情。抱着單來看別人玩的心情的自寬君,一看下來是一個多月,天氣更佳了。
  天氣好,真適宜於玩,人反而日見稀少,各式茶座生意也日益蕭條下來,原來到這裏玩的人就無一個會玩的人,到這來,看人以外就是讓人看!自寬君,在先時,笑那些大兵,一到園裏就到“天王廟”“小西天”一類地方去,如今卻以為這些兵來此的見解倒比那些紳士老爺小姐少爺高明得多了。
  人少了,在他是覺到一種寂寞,原無可諱的。不過人多也許寂寞還覺得深。人少一點則公園中所有的佳處全現出。在一些地方,譬如塔下頭白石欄桿,獨自靠着望望天邊的雲,可以看不厭。又見到三三兩兩的人從另一處緩緩的腳步走過,又見到一兩個人對着故宮若有深喟的瞧,又見到灑水的水夫,兩人用膀子扛了水桶在寂靜無人的寬土路中橫行,又見到……全是詩!
  在往日,湖中的船舶追逐來去,坐八人,或十人,吆喝喧天無休息,真損失了不少湖景的幽美。如今則一二白色小船,船上各有兩個人,慢慢的在淡淡的略有餘夏味兒的銀色陽光中搖動,船上縱不一定是一男一女,那趣味也不會就不及一對情人的打槳。
  到船塢附近去玩,看着那些泊着成一隊,老老實實不動的小船,各樣顔色自然的雜錯,湖水作小波嚙着船板,聲音細碎象在說夢話,那又如何美麗!
  說是人日益稀少下來,也並不是全無。不過人比大六月熱天少了一點,北海從類乎遊藝園的騷擾中脫出,在各處可以喝茶歇憩的地方,再見不到那些一群一黨的怪模怪樣人物罷了。
  以前不敢在五竜亭吃東西的自寬君,卻已大膽獨自據了一張桌子用他的中飯晚飯了。因所吃的並不比普通館子為貴,自寬君便把上午十二點鐘那一次返寓的午餐全改作在這地方來吃。
  圖書館的例規是在正午又得休息兩小時,這一種規矩當然極對,一面讓館員全體在一個桌子上一同來吃飯,一面也免得讀書人太方便。因此自寬君,在吃午飯後,總是慢慢的在一條冷清的路上走,省得到了圖書館時還不開門,又得站在外面象等換不兌現的鈔票一樣着急。
  誰料得到在三十天內哪一天有什麽意外?
  每天照着規矩去吃飯,每天情形差不多,衹一天一天人越少下來。在自寬君意思中,北海是越美,就因為人少!
  五
  上星期六朋友又到那裏去。一切全有例。不消說,鐘到打十二下時,朋友已在那繞瓊島的夾道上走着了。因是禮拜六,人象多了點,兵也多。天氣既是特別好,又有人可看,自寬君,心中有種說不出的痛快。
  到了五竜亭,所有老地方已為別人占去。一個認識的夥計,就來到面前解釋了兩句,把他安置在另一張桌邊坐下了。
  隨意各處的流盼。這地方已恢復了一月以前的興旺。幾個夥計臉色也不象前幾日晦氣。亭中各個桌子上,茶盅的灰也都拭去了。亭中此時人雖不多,可以斷定,到下午三時就會非常熱鬧了。
  一旁吃炒面,一旁望那在自己每天吃飯的桌子邊的人,自寬君就似乎心中很受用。其實這兩個人在自寬君一進門時也就望到了他。
  這是兩個學生模樣的女人,發剪了以後就隨意讓它在頭上蓬起似的聳得多高。自寬君,先是望到女人中一個的側面,女人一回頭,他把這女人的正面又看清楚了。不久另一個女人的臉也為自寬君看準,他就在這女人身上加以各樣的幸福估價。
  女人的美不是臉,不是身,不是眼,不是眉。某一部的美總不能給人以頂深印象。看這人的美不美,當去看這人的靈魂。但還不容易。這既非容易,那就衹好看她的態度與行動去了。
  一個二十四五的光身男子,對於女人的批評,容易持偏心,那是免不了的。若說是“見到一匹水牛娘也覺得細眉細眼可愛”,則自寬君倒不會到這個地步。自寬君,把這兩個女人看來看去,總之已在心裏覺得這女人實不壞了。
  女人之中一個略胖略高,這更給朋友走嚮到佩服傾倒方面。
  不拘到何等地方,看遊藝會或看電影,在正文以外,去身前後左右發現那些喁喁說話,總是比臺上戲文還更真實有趣。人人會覺得這類事的演述為更藝術得多。(這當然除了那些一心一意來看赤足跳舞的人在外。)衹稍稍註意到那一方,於是就聽到:“誰不說這幾天這裏獨好咧。”
  “我實怕人多,象中央公園那樣我真不敢去。”
  …………
  顯然是同調,更使自寬君覺得這話動聽了。
  於是又聽到了一些關於兩人學校中的平常趣話。
  過了一陣中,一個似乎是要去到什麽地方有事,聽到同夥計要一點紙片,兩人卻一同起身。女人從自寬君身旁走過。
  為朋友設想,還是早早離開為妙了。候着別人的歸來,也沒有所謂益處。且早早離開,也省得給人發現自己是在註意她。
  看人雖不算罪過,但一面愣着雙眼碌碌的對人全身攻擊,一面且在心中造着非凡大罪孽,究不是一個老實人所應作的事!
  且看人傢到使人察覺,這不藝術的行為,再糟也就沒有了。他終於起身。
  在女人那邊桌上,原是遺下了傘同手帕以外還有兩本書。
  來到北海圖書館看書,在自寬君看來,那是算頂合式的地方。
  但見人拿書到北海來或是坐到大路旁板凳上去看,則總覺有點裝腔作勢的嫌疑。縱自己是如何歡喜看這書,從別人看這情形,多少會疑到是故意賣弄的!
  如今這女人就有着書兩本。自寬君見人還未來,就作為起身去望湖中景緻模樣,把眼溜到女人桌上去。這一來,使朋友心跳不已。情形的湊巧真無比這事更巧的了。這書不是別的,就是自寬君作的小說——《山楂》,再看,也一點不錯,是《山楂》那一本書!恐怕書有同名罷?不。封面也不差,自己的書自己不會瞎眼吧。其他一本也是一個樣,看那頭上的緑字可以知道。這又是一種說不出的痛快心情。
  照例在平時,把面吃完是白水嗽口,嗽完口就走。此時自寬君,卻泡一壺茶來,人依然坐下了。
  天知道,這是一種什麽因緣啊?!
  把書印出來賣,拿書鋪版稅,無論如何一版總有兩千個讀者,這兩千未相識的朋友於自己總算是同情者了罷。然而這類讀者雖從書的銷數上可以斷定是並不少,可是主顧儼然同自寬君本人無關。是些什麽人來看這書,他就常常想到也是一些空想。既無一個人從他手上寄錢來買這書,也不曾在書攤子邊見到誰出錢買這書看,因此書出版以後,除了用着各樣柔軟言語請求書鋪老闆早為結賬外,讀者卻全不問了。如今卻見到這樣兩個青年女人拿着這書,且這人又是那麽樣清雅秀麗,不能不使人在心中生一種感激,以及由感激中生出一點無害於事的分外樂觀!
  重複坐下來的自寬君,就是要等這女人回來。他願意用一種方法使這女人明白在對面隔一張桌子坐的就是所看新書的作者,可是找不出這自己表現的方法。自己既不能象唱戲那麽先報上名來,從別的事上又總覺不很合適。在中國此時,男子除了涎了臉皮跟着蕩婦身後追逐外,男女間根本上就缺少那合宜的認識習慣。想認識一個陌生女人,除了照樣極無禮貌外,就沒有法子可設。
  在自寬君也並非定要這女人知道自己不可,因為一個讀者,也沒有必須認識一書作者的義務。不過他以為若果是這書曾給予了這女人小小歡喜,那讓她知道這給她歡喜的人,就坐在五尺內外,究竟是一件兩有裨益的事!
  又想起,到這世界上來,得着許多非你所能擔受的駡名誤解,為人當着活奴隸,一副機械樣子的生活下來,不圖還有這樣的人來看這書,又未免傷心眼紅。就是這樣的人拿着這本書一天,就不必去看內容,也就算是有了懂過自己的人,自己是在作着有意義的工作的人了。看到這女人把這書中的不拘某一篇從頭閱覽到結果,那所得的愉快將比這書能為書局印行還更值得欣慶。唉,女人,女人這名詞,同一個無用的在為生活作文章的窮人,隔得有多遠!女人為甚生來要“高貴”這類名詞作裝飾?就是為得女人以外有我們這類人在!
  决心等着的自寬君,想到一切衹差要哭出聲來。心中衹酸酸的如剛吃過一肚子楊梅一樣。當然不到五分鐘這兩個女人回到坐位上來了,自寬君又忍痛想索性走了到別處去好。但是走不動。一種不可解釋的吸力,從那邊過來,吸住了他動彈不得。這吸力,也可以說是在這邊,吸着了對面的人,不然別人動身他就不應當跟到又走!
  “瞧呵,這下流。”誰不以為在一個青年女人身後有意無意的跟隨為可笑可恥呢!?但誰又能否認這是這個時代同女人認識唯一的一種好方法。
  別人走到九竜壁,九竜壁左右有自寬君在。別人走到北海董事會裏去,那裏又可以見到自寬君的寒傖臉子。
  久而久之,象是這也給女人中那個略稚小的覺到了。這兩人不在董事會久呆,就又轉入濠濮澗。
  自寬君,怎麽樣?自己為自己算計。是轉身到圖書館去陪那位閱覽室管理人坐冷板凳極宜於自己。且到了那裏就可以大白日下睜着眼睛作着好夢,用眼前的事實作夢的影子,在這事實表格空處填上那自己所希望的一切好處,不失一個穩健可靠無用畏怯臉紅的法子。上策不取取中策,是全放下不去想,少鬍思亂想則也少煩惱。放下自然是放下,難道不放下到耽一會兒別人出了園門還跟人到學校不成?不過眼前要放也不能,真為這受罪!還有下策者,是仍然跟着下來,這地方是人人可以自由走動的地方,高興到什麽地方玩就來玩,別人可以走的我照例也可以走,實在要分手,就在莫可奈何情形下,看着她走去。下策亦不算頂壞!
  獨采取這下策,這就是坐牢的因!
  先是怕別人察覺,以為在察覺了略露着不和氣的臉色以後,就即刻避開,那結果也成“挨而不傷”。誰知到人察覺後,顔色不如他所預想的難看,“軟泥巴插棍,越插便越進”,膽子更大,心情也就更樂觀,就又繼續跟着下來了。
  女人匆匆的從濠濮澗東邊南門走嚮船塢去,自寬君,小竊一樣在後面二十步左右送着,露着又靦腆又可憐的神氣。女人一回頭,就十二分忸怩,擔心別人在疑他笑他。
  在女人方面,也許以為在身後為一習見之窮學生,雖有意跟在後面,總不會用比跟在身後行走更可憐的方法擾鬧,也無妨於遊玩興味罷。
  到了船塢碼頭邊,見有兩個人在撐一隻船離開碼頭,把水攪得起小浪。
  女人似乎有意避開自寬君。兩人悄悄商量了一陣,到近水處石頭上,坐下了。
  又有三個人來到碼頭邊取船。一個較年青的太太,望望這女人,又望望癡癡愣愣站在太陽下的自寬君,就同她的同伴一個小官僚樣子的中年漢子,低聲半羨半怪似的議論,不消說是這婦人已把自寬君並成同另外兩個女人是一塊同行的人了。本來在躊躇着是“走”與“坐下”之間不能一定的是自寬君,見有人對他下了議論,就决定揀一塊石頭休息,决定要在今天作一點足以給他日自己內慚的事了。
  坐船的人把船撐出塢就上船去了,碼頭上大柳樹下縱橫剩了些新作的或待修理的船衹,和幾個管船人。此外就是自寬君與那兩位了。
  ……望不得那邊,再望別人就會走去了。
  打量雖是打量着,但仍免不了偷偷瞧她們是在作些什麽。
  在那一邊也似乎明白這邊人眼睛是不忠厚,然而卻並不想走,且在那石頭上把書翻開各人一本的看着。
  設若自寬君身上穿得華麗不相稱,是白臉,是頂光緻的頭髮,又是極時髦的態度,則女人怯於這新時代青年,怕麻煩走去,也是意中事。如今在女人眼中的他,就象從模樣上也看得出不象是那些專以追逐女子為樂的浪子——說“不象”還不切實,簡直還可說不配。自寬君又何嘗不是瞭然自己是在體態上有着不配追女人的樣子纔敢坐下來的?
  因為別人是在看自己作的書,自寬君的心中有一些幸福小泡沫在涌。在十步以內,就是那極忠實的讀者,且這讀者的模樣又如何動人!
  這裏我們不能禁止自寬君在心中幻想些什麽,假若在這情形下,聯想到他將來自己有一個妻也能如此的專心一志看他所作的小說,是算可以原諒的奢侈遐想!假若就把這在現時低了頭,誠心在讀他小說的人,幻想作他將來的妻,或將來的友,也是事實所許可的!再,假若他所想的是眼前就有這麽兩個的友人,怎麽樣?假若有,自寬君將不知到要怎樣了。這切於實際的夢,就不是一個落拓光身漢子自寬君所敢作的夢!
  然而這可以想些什麽?他想聽聽這兩個讀者的天真坦白持中的批評。自寬君想把女人作一面鏡子,看看這鏡子所反映出來的他小說內容合不合於女子心理分析成功失敗的影子。
  六
  就衹消遣的看看,看完了,把書便丟開,合意則按照脾氣習慣笑笑,這類女讀者,自寬君不是不見過。又或者,連看也不曾看,為應酬起見,遇於廣衆中,也順便惠而不費誇贊兩句扒搔不着癢處的話語,如那個去拜訪法朗士的基太太一樣,這樣女讀者也見過。
  如今不是這人了。他相信,正因為對方不知在十步以外坐的便是同這書有關係的人,則衹要她們談話談到這書上去,總有極可貴的見解!一種無機心的褒貶衹在眼前即可以聽到,自寬君衷心感謝今天命運所能給他的機會。
  他算到這女人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以作一種教訓。凡是從這樣人口裏出來的話語,决無有那空泛的意思。假若這無心的批評卻偏嚮於同情這邊,那自寬君會高興得發瘋。
  幹急是無用的事。女人就决料不到身旁有個人在等候處置。然而呆着話來了。
  “聽四姐說及,我不信,嘻,當真的。——你瞧第幾篇?”
  “是說什麽地方請他去講演,又為這些人在無意中把他趕去。”
  “第幾?”
  “四十八頁。”
  聽到兩個人說到自己頭上來,又所說的獨獨是《山楂》上一篇全是牢騷的頂短的小說,自寬君幾幾乎不能自持到這邊答起話來。他想說“還有那九十一頁上的可以看看!”
  這又歸到他的舊日主張上來了。朋友曾說過一個十全的地道呆子,容易處置一切眼前事情。一個平常人,卻反而有時發迷,不知如何應付為好了。
  自寬君將怎樣來攙入這討論?他先以為聽聽別人的批評,是頂幸福事。這時又想不單是聽讀者的意見為重要,且自以為在一個讀者面前還有指示她省卻選擇精神專讀某篇的義務。這義務缺少那認為較好的機會來盡,就非常使自寬君痛苦。
  頂幼稚到頂高明的自介給這女人的方法,他想出一串,可是一個全不能實用。設若是會場,是戲院,是學校,就容易多了。可是這樣的地方,頂容易使人誤會,一開口,一舉足,就不是自寬君敢大膽無畏試試的!
  接着在女人方面,其中一個又格格的笑,說:“不知是誰說:妙極了。這比許多翻譯還要好。一種樸素的憂鬱,同一種文字組織的美麗,可以看得出這人並不會象自己說得那樣不可愛。”
  “先聽密司張說她的一個同學和他是同鄉,且曾見到過,是長身瘦個兒的人。……周二先生你是會過?”
  “怎麽不?我聽他講希臘古詩,十分有趣。……”“還有一個姓馮的,文字也非常美,據說學周二先生。”
  “在文字上面講求美,是創造社人駡的。不過我主張重視美。兩種都重要。不是有了內容就不必修詞。”
  “是嗎!那這本書真合了你兩個條件了。”
  “……我又不是什麽批評傢,說話不算數!”
  “但你看得多。說,哪幾個好?”
  “我歡喜魯迅。歡喜周二先生。歡喜……在年青人中那作《竹林故事》的文字就很美。還有這本書,我看也非常之好。”
  “……真是批評傢了。哈,……”
  ……偷聽別人談話以後又去偷看,纔知道說歡喜的就是那大一點兒的女人。
  女人的說話,每一個字都有一對翅膀同一根尖針,都象對準了他胸口紮過來。心為這些話語在心腔子裏跳着。血是衹在身上涌。自寬君又疑心這不過是自己一種幻覺,其實別人或許並不曾說過一句話。
  天下事正難說,在這種情形下頭,自寬君若並不缺少那見機的聰明,急急走開這地方,故事也就結束了。若有另一種把握,人不走,就站起來采取一個戲劇中小醜行徑,到女人面前站定,用手指到自己的鼻子,說,對不起得很,鄙人就是某某呀。那誰能知道此後會成什麽局面?
  在一種動的情勢下雖一瞬間亦可成為禍福哀樂的分野,但不動,保持到原狀,則時間在足下偷偷溜着跑着於一切仍無關係!
  船塢邊,時間是正無所拘束的一分一分過去,看書的人仍然一旁看着一旁來談論,無可如何的自寬君也仍然是無可如何的呆!
  那邊無意之間把自寬君的名字挂在嘴角拋來拋去,自寬君的身子也象在為這女人拋來拋去。毒的東西能使人醉癱,也沒有比這事更使自寬君感覺到中毒一樣的苦惱了,難道自己就不明白怎樣設法避開這苦楚?不是不想到。就是苦,也是非常不容易得受的苦。拿一面為人“忘卻不理”一面為人“念着憎恨”比較,自寬君所取的就毫不遲疑說是要後面一種。如今則不僅世界上人並不把他忘卻,且口角上挂着自己的名字的又是這樣年青好女人,這苦且願無終期的忍受下去了。
  遠遠陪到別人坐下行其所謂“盡人事而聽天命”的主義,是自寬君能采取的唯一主義!
  在心中,對於情形變更後,也想着那“靠天吃飯”的計劃了。女人走,就是跟着下來。女人出了門,就念着那句“由他去吧”的詩,再返到圖書館去消磨這消磨不完的下午。
  這一種精神算真難得,許多無用的人就用了這種精神把自己永遠陷到一種極糟糕的地位上!可是日子卻過得平安自在。
  倘若這時一個熟人從南邊路上過來,他便得了救。不幸是在自寬君也盼着是有個熟人來救他以前女人起了身,這一行人仍是三個!
  七
  走到船塢盡處將轉過大道,他與一個李逵一點不差,竟趕上前去攔阻到那路。要說什麽似的不即說,吹着大的氣。
  “先生——?”那大一點的女子,似早已料到這一着,有把握的問究竟是怎麽回事,那笑着微帶怒容的神色,使自寬君將所預想的一貫美妙辭令全忘去。為這半若譏諷半若可憐的問話,路劫的人倒把臉弄得緋紅了。
  呆着不知說什麽的自寬君,見女人想從坡上翻過去,就忙結結巴巴的說出想要同她說兩句話的意思。
  “有什麽說的?請說罷。”女人受窘不過似的輕輕的說着,就又停頓腳步下來,兩個女人且互相交換那憎着的微笑。
  “我想知道你們的姓名,不是壞意思。”
  這種話,在自寬君自以為是對一個上流陌生女子最誠實得體的話了。這書呆子在他作的文章上,卻並不缺少那雋妙言詞,實際上,所有同面生的女人可說的話,真沒有說得比這再失體的了。
  小一點的女人聽到這話就臉紅。大一點的卻仍然不改常度的笑着說:“先生,為什麽定要知道我姓名?我們沒有認識的必要,禮貌在新的年青人中也不是可少的東西。”
  “我知道,但我……”
  說但我什麽?就沒有說的!別人問他為什麽定要知道姓名,就說不出口。又聽到女人說禮貌在新的年青人中也不是可少的東西,就臨時發覺自己莽莽撞撞攔阻別人的行動的過失,自寬君真不知要怎樣跳下這虎背了。
  於是他又說:——
  “我明白這不應當,不過並無其他惡意。”
  女人見盡在“惡意”上解釋,又明明見到這與其說是“惡意”不如說是“傻意”的情形!就忍不住笑。
  “我們今天真對不住你,不能同你先生多談。但若是要錢,說要多少,這裏可以拿一點去。”
  那小的見到同伴說送錢,就去掏手袋子中的角子。
  “不是,不是,你莫在我衣衫上誤會了我!我想你們一定願意抽出你們空暇時間咱們來談幾分鐘的,我想你們對於認識我總不會不感到高興。我們可以到那舊地方去坐一下。我不是流氓,你手中的東西就可以作我的保證。”他指到女人手上的書。
  兩個女人看自己手上衹是一個錢袋子,一把傘,兩本書(書,就是書!),可是聽到這不倫不類的話,凜然若有所悟認定站在對面的人是個瘋子,怕起來,把先前的客氣禮貌以及和藹顔色全消滅於一瞬間,驟然回頭跑去了。
  人象真瘋了。他趕去,又追出前面攔着兩人。
  “你不要裝成瘋瘋癲癲,這地方有人會來,先生,這樣的行為於你很不利,一個人應當知道自重,同時還應當記到尊重別人。”
  自寬君在心裏算計,“這樣行為於自己是自重?這樣行為是尊重別人?是我故意裝成瘋子?這樣為人見到把我又怎樣?
  ……”
  他見到那大一點的女人,在生氣中復保存那驕傲尊嚴的自信,因而還露出那鄙夷笑容在嘴角,就非常傷心。
  “你們把我誤會了。”他現着可憐的自卑的神氣說,“我要求你們談一談話,也許可以從兩分鐘的談話上面互相會成好朋友。請兩位不要那樣生氣。也不要那樣的鄙視人,一個人相貌拙魯一點,衣服破舊一點,也不是他的願意。我們常常可以從醜樣子的人中找出好心腸以及美麗靈魂來,在一本小說上面不是有人說過麽?”
  說了這一篇話的自寬君,就定目去望那女人的臉上顔色。
  自以為這一篇文章可非常巧妙的把自己內心表示給這女人了。
  女人意似稍稍恢復第一次鎮定了。但自寬君苦心孤詣在剛纔所說的話上引出自己的書上的名句來,可是這時女人卻無論如何也料不到其中意思!
  自寬君,為什麽又不爽快的說出自己的姓名?此中在他還有別一種計劃。他以為,照此一來或許反而弄僵,縱不僵,女人若是稍多經驗的人,也會瞧不起自己!世界上,有急於自介大聲說自己為某某的麽?若是有,這人縱算是名人,其呆子脾氣,也就不次於他的世譽!自寬君實想在談話以後再說出自己便是某某,因此一來則所給予女人欣悅的分量,必能將因冒失魯莽攔人的嫌惡冒失乖除還有餘。誰知女人就因不放心面前人的言語,仍然想亟亟離開這個地方。
  女人在一種討厭的攪擾中,總不失去那藴藉微曬的神態,就因此使自寬君益發以為自己姓名不應在未安定坐着以前說出來。
  自寬君見女人已不即於要從自己包圍中逃出,想怎樣來一說就更使女人認出自己是與浪子全異的人物,就繞圈子說是這裏圖書館曾到過不?
  說“到過。”是小一點的女人勉強應付似的說。
  既到過,那又有話了。“是常到不是?”
  說“並不常到。”是大的女人勉強應付似的說。
  “那我可常到。”自寬君,以為“遇到秀纔講書,遇到屠戶講豬”是講話妙訣,就又接着說這圖書館中的利弊。
  三人是兩人朝西一人朝東對面站在那斜坡上談。有過路的人,不知道也許以為原是在一塊的熟人,誰都不去註意了。
  “你們是在什麽地方上課?我願意知道,如同願意知道我頂熟頂尊敬的朋友一樣。”
  “先生,又來了!先生要談的話就是這些麽?我們實在對不起,少陪了,改日有機會再來請教。”大的攜着小的那女人的手,朝對面直衝過去,自寬君稍讓,女人翻越過那斜小坡走到大路上去了。
  誰教他還隨到翻過這土堆去?是坐牢的命!
  剛一到大路的白寬君,還想追上女人去,不顧旁邊是什麽,一舉步便為一黃色物擋祝頭擡起的結果,把面前的東西認清楚了。自寬君衹差驚詫得大喊,一個警察官模樣的高個兒漢子,就立在身邊。悄悄的又若無其事的看警察的臉。看到警察的臉的難看樣子,自寬就明白,自己的事全給這傢夥所知道了。
  然而以為一走也許就自然走去,就重新若無其事的提步嚮側面小路上走。
  “走到哪兒去?”一隻有力的手擒着了自寬君膀子,“我看您這人真有點兒歪勁。幹嗎到這裏來搗亂?”
  “是搗亂嗎,警官先生?”
  “不搗亂,幹嗎跟着別人走還不夠,再又來攔人行動?那兩位是你什麽人?”
  自寬君心想:“那幹嗎你又跟我身後走,阻攔我行動?”想是想,可不說。因這官傢人對自己似乎也不會怎麽下不去,他就引咎似的笑一笑,且臨時記起女人才說的青年人也須要禮貌的話來,便嚮後斜退,對警察官把帽甩起揚一揚,點頭溜走了。
  回頭望那警官還露着一個不高興的臉相站在路旁邊不走,自寬君深怕遲了情形又會變卦,就大步往前。
  女人已經不知到什麽地方去了。
  他把“搗亂”兩個字,細細在路上咀嚼,又不禁啞然失笑。他無可不可的原諒了警察對他的誤會。他不能在警察耳邊一五一十把這女人於自己是如何關係相告,警察執行他的職務,亦為所應為!
  命運戲弄人的地方總不會適可而止。這時大約圖書館早已開門,要去也是時候了,他就過橋從東邊塔下山路走去。他又不即到圖書館,一直上,上到大白塔腳還翻過亭子上去望全京城煙樹。全是緑蔭的北京城真太偉大了,而這美又正是一種蕭條的沉靜的美,合乎自寬君認為美的條件。為留戀這光景,以及在這光景下來玩味眼前所遭逢的奇遇,自寬君呆在那亭子上就不動了。
  愛人,或者友人,或者女人,……各式各樣的名詞,在他心上合成一堆雜無章次的東西。為什麽定要想這些無關於自己的事?在自寬君心上,根本就無所謂自己的事在。把每一類人每一個人的生活,收縮到心頭,在這觀察所及的生活上加以同情與註意,便是自寬君的日常工作!
  有種人,善於抽象作一切冒險行為,在自己腦中,常常摹擬那另一時代的戰士勇邁情形,亦以為這是自己所不難的事。且勇於自信。但一到敵人在眼前時,就全完了,自寬君就類乎這種人物。在通常日子,為了一種欲望驅使,作着各式各樣大膽的戀愛的夢,以為凡在過去所失敗的是缺於機遇,非必因怯弱不前而塌臺。然而瞧,如今怎樣?一個長於在自己腦中摹演戲劇的,一上臺,就手忙腳亂了。一切的戲原就是為那類單止口上有戲的人所演!
  他想這次可得了一個證明:證明了事實同理想完全兩樣。
  事實縱能按到理想的環境顯現於眼前,可是在理想中所擬的英雄裝扮到事實裏便成了傻東西。
  自己傻憨的成分,不必對鏡子去看,適間那一個大一點的女人臉上就為明白告他了。
  天的東南角上,一些淡灰色的雲鑲着銀色的窄邊,在緩緩移動。天頂藍得象海,海又似乎不及它的深和明。偏東的近於天腳下的地方,藍色又漸淺,象洗過下水太多的舊藍竹布色。這樣的天覆蓋着的是一個深緑色的北京城,在緑色中時時露出些淺灰色屋脊,從這些建築物的頂脊上就可以分出街道,有時還可以從聲音上辨識那街道上汽車電車的行動。新秋的北京,正是一年四季頂美的北京!
  在自寬君左右,比他站的地位似乎還略較低的,是柏樹榆樹的枝。這枝子上葉底綴着不知數目的蟬類,比鄉下塾館中村童溫書還吵鬧得兇。這是蟬的“生命力”!再過一個月,這地方會忽然就寂寞了。想起以後不久的寂寞,蟬的嘈雜又象並不很討人厭惡,反而覺得拚命的叫嚷為可憐憫。
  壞的陰鬱寒傖鼕月天氣,容易使人對生活抱不可治療的悲觀。但佳景良辰能使一個落寞孤身中年人更感到人生無意義。
  望望那雲,雲是正在那裏變化着。雲之所以美,就在善於變幻那一端。人的生活何嘗不如是?自寬君自視是正有着那極好的機會可變,卻為一種笨拙行為把這機會讓過,如今則又儼然度着那無所依傍的生活來了。從適間的無所措手足的行為上自己又穎然悟到了這世界真已不是自己所合棲身的世界,希望乃下沉嚮一個無底的黑𠔌墜去。
  這並不是今日事情的結束,還衹是起頭。
  轉身從塔西下去的自寬君,還未曾下完亭子石磴,聽到一種極熟習的笑語。把身子略嚮後靠,則下面走過的人不會知道亭上有人在。
  是誰?聽她們說話自然知道。
  “我早就料到,這人必是一心一意要跟着下來的。我估量他縱是有意同我們打麻煩,也不敢有什麽兇狠舉動。”
  另一個,就更說的聲音促,說,“我衹怕是個瘋子,遇到瘋子人真少辦法。”
  “神經病總是有,不然為什麽說我們同他談話就會認他為朋友?如今的男子也怪不得,我們學校什麽鬼男生作不出?我早看熟了。”
  “……我記不起是誰還寫過一篇小說談到這事,莫非這就是那說為女人瞧不起的——”來的人,原不想到亭子上先有人在,正想繞着上亭子來望故宮,一面說,一面走,轉了一個彎,陡然見着自寬君顔色灰敗倚立在六尺內外墻下,嚇得一倒退。說話的是那小一點女人,見了自寬君就怔愕紅臉,忙另嚮那大的同伴說,“這裏有人,不必上去,”回身就嚮西邊山路過去。
  心中為一股酸楚逼迫,失了自己的清明意志,自寬君忽然發癇似的嚮女人所走的山路追去。
  八
  怎麽樣就入獄,這要知道麽?
  追上了女人,正如以前一次一樣的蹩扭着時,頭一次那警官也追到自寬君了。他趕上了他時就站在他同那女人中間空處,心裏總以為正是在盡一種莊嚴的職務,樣子憤憤的說:“你這人真不是朋友!又在這兒胡闹啦,咱們倆到那邊談談去。”
  說不去,那變臉過來,用着那鐵打的手來擒着膀子,是在憤怒下的警官辦得到的事。
  無用的自寬君可茫然了。低了頭,在說不出口的悲憤中設計。
  聽到警官說:“請兩個先生不要再在這兒呆,恐怕還有其他的瘋子。”自寬君就擡頭去望這兩個女人。
  在女人也正望着這邊的人,女人眼中露着一種又是惋惜又是驚詫又是快活的神氣。兩人似在商量一種計劃,細細碎碎談着話,象是想代為自寬君嚮警官說句情,那大的就走嚮警官。正說着。然而從大西邊來了一群遊人,那小點的女人卻拖着大點女人的手趕忙走去了。
  官司是在這樣情形下,就不得不打了。
  他讓這警官把他帶到園中派出所,一個小三間瓦房,房中兩個土炕,就坐到四盆夾竹桃間一句話不說,懣憤的眼淚在眼眶子裏釀成一個小湖。
  這還說什麽?現眼的人證俱全,在衆人遊憩的公園中,麻煩不相識的青年女人,法律就是為這類不可補救的誤解而設的!
  感謝這警官辦事認真,尊重國傢的法令,知所以盡職,立時就打電話到區裏請署長的示。
  在沒有到這派出所時,自寬君就决心一句話不答,坐牢認罰。為了同一切弱者分途領受這法律尊嚴,每一個青年人就似乎都應找尋一點小小機會,去嘗嘗我們國傢為平常人民設置的合理待遇。若人人都以坐牢為不相宜,則國傢特為製止青年人的思想進步而苦心設置的一切法律以及偵緝機關就算白費一番心了。牢獄若果單為真應坐牢的國傢罪人設的,那牢獄中設備就得比普通衙門講究些纔合道理,同時衙門的設立倒是無須乎再有了。
  為什麽人應鬍鬍塗塗在法律下送命?這在神聖法典上就有明白透徹的解釋。其不具於各式各樣法規者,那衹應說為什麽人就那麽無用,殺一次就死。法律不負殺人的責任,也就象這責任不應該使槍刀擔負一個樣。刀槍的快利,在精緻雅觀一事上也未嘗無意義,但讓一個強梁的人拿着刀把,則就衹能怪人生有長的細的頸項了。
  因了法律使人怎樣的來在生活下學會作偽,也象因了公寓中的夥計專偷煤,使住客學會許多小心眼一樣。
  某種中國人的聰明伶俐,善於抓搔琢磨,何嘗不是在一種法律教訓下養成的?
  自寬君聽到那小警官在電話間述說着今日執行職務的話語,婉約而又極詳細,心想着,這塊材料,一世也衹好在這職位上面終老了。
  在上燈時分,用兩個法警作伴,自寬君已從區裏轉到警廳拘留所外了。在管獄員的監視下他給兩個便衣人全身搜索,除了把袋中所有七塊紙幣以及一些零錢掏去代為保存外,互相無一話可說,隨即就如所吩咐暫留在待質所候辦。
  把人從待質所又移到優待室來,大約因了學生模樣罷。
  將怎樣發落?不得而知。就是那麽坐下來,一年或一月,執行法律的人就可以隨早晚興趣不同而隨便定下。
  在同一屋子內的人無一個臉熟,然而全是年青的學生。這之間,就有着那可以把頭割下來示衆的青年人吧。這之間,就沒有比自己更抱屈的漢子麽?
  來到此間以後的自寬君,卻把以前所有的入獄悲憤消盡,默想到這意外遭逢黯然微笑了。
  進到屋中時,不少的眼睛,就都飛過來。眼睛有大小,可是初無善惡分別。心想到,得了這坐牢經驗,也許在將來作文章贊美這國傢制度有所着手罷。
  屋頂一盞燈,高高的懸起。三個大土炕,炕各睡十二個人,人各一床薄被,房中另外兩張大桌子,似乎是吃飯所用,初初所得的印象,如斯而已。
  既不能說話,又無話可說,就也去細看別的同難中人。
  自己居然也有資格坐起牢來,自然是自寬君在早上所料不到的事!然而,為什麽定要來麻煩這官傢人?明明知道這幾月來為了擔心年青人在外面作噩夢,維持地方的人就已抓了不少年青人來到牢裏管束,忙得不開交……於是又覺得自己來趁熱鬧不很應該了。
  設若法官在堂上,訊問起來又將如何分辯?
  不說話也許更好。牢中不會比外面容易招感冒。又可以省去每月伙食。且……然而為這糊塗坐一年拘留所,會為那女人所知道麽?就是這個時節,在這裏的情形,朋友中又有誰知道麽?
  莫名其妙在就寢時自寬君卻笑了。他覺得一切並不比公寓難堪。
  到第四天時,他從管獄員手中,和一大群各大學生一樣,領回所有的存款,大搖大擺出了警察廳。
  為什麽在四天以後連審訊也不曾正式審訊過一次,又即鬆鬆快快為人趕出牢外?衹有天知道。原來詢問時知道是學生,不是什麽過激黨,就全部釋放了。
  九
  在自寬君的經過上,使我想每日也到北海去。有機會坐幾天牢,衝衝晦氣,也許比在寓中可以清靜許多。
  當自寬君說到出了獄時,隔壁有人正在唱《馬前潑水》和《打嚴嵩》。
  一九二七年鼕於北京某夾道
首頁>> >> 小说选集>> 沈从文 Shen Congw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