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美登慈恩寺塔詩
子美《登慈恩寺塔》詩,譏天寶時事也。山者,人君之象;“秦山忽破碎”,則人君失道矣。賢不肖混淆,而清濁不分,故曰“涇渭不可求”。天下無綱紀文章,而上都亦然,故曰“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於是思古之聖君不可得,故曰“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是時,明皇方耽於淫樂而不已,故曰“惜哉瑤池飲,日宴昆侖丘”。賢人君子多去朝廷,故曰“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惟小人貪竊祿位者在朝,故曰“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叢話》前十二,《玉屑》九、《草堂》一、《詩林》前二)
二、閑適之句
荊公詩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歐陽公詩云:“靜愛竹時來野寺,獨尋春偶過溪橋。”二公皆狀閑適,荊公之句為工。(《叢話》前三十六、《詩林》後二)
子美《登慈恩寺塔》詩,譏天寶時事也。山者,人君之象;“秦山忽破碎”,則人君失道矣。賢不肖混淆,而清濁不分,故曰“涇渭不可求”。天下無綱紀文章,而上都亦然,故曰“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於是思古之聖君不可得,故曰“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是時,明皇方耽於淫樂而不已,故曰“惜哉瑤池飲,日宴昆侖丘”。賢人君子多去朝廷,故曰“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惟小人貪竊祿位者在朝,故曰“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叢話》前十二,《玉屑》九、《草堂》一、《詩林》前二)
二、閑適之句
荊公詩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歐陽公詩云:“靜愛竹時來野寺,獨尋春偶過溪橋。”二公皆狀閑適,荊公之句為工。(《叢話》前三十六、《詩林》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