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不知疲倦的雨,衹是落,衹是落;把人人都落得有點疲倦而厭煩了。
各人在下課後左右無事耍了,正好到電話處去找朋友談天。那方面若是一個女人,自然是更有意思!
叫來叫去,鈴兒時時刻刻是丁丁當當嚷着的。
電話器死死的釘在墻壁上,接綫生耳朵中受慣了各方催促,鈴兒又是最喜歡熱鬧的一件東西;所以都還不生出什麽脾味來――就中單苦了大耳朵號房。
他剛把一個洋服年青青兒的鬍子後生從四捨十三號找來,眼見那後生嘴巴對着機子嘰嘰咕咕開合了一陣,末後象生氣似的樣子,霍地挂上耳機走出去了。休息換不到十口氣那末久,墻上那鈴兒又丁丁地在同他打知會。
“喂,你是哪――這是農業大學。……鹹先生罷?你貴姓?喔,喔,又找他來?是,是,”他把耳機挂到另一個釘子上去。
從響聲沉重中可以看得出他被人無理麻煩的冤抑來。這冤抑除用力的挂耳機外,竟也無從宣泄。“又是鹹先生!”他還自言自語說了一句自己能夠聽到的話。
這本來可以隨意扯個謊,說找不到,就完事了。但他是新來這裏不久的人,雖然每日裏同到專司收發信件那位崔哥一起歇宿吃飯,還學不到這些可以偷閑的事。而且,自己一想到月前住在同樂春每日燒火,臉上趨抹刺黑,肚板油颳得不剩什麽時的情景,責任心登時也就增加起來了。少不得又舉起那衹左手來,(因為如今是穿長衣,所以右手失了空間。)
擋拒着屋檐口上擲下來的大顆大顆雨點兒,用小步跑到四捨去找那年青的鬍子後生。
桌子當中擺着那一座四四方方的老鐘,一搖一擺,象為雨聲催眠了似的,走得更慢更輕了。鐘旁平平的臥着那一本收信簿,也象在打磕睡。靠着鐘身邊挨擠極近的一個小茶杯,還有大半杯褐色茶水,一點熱氣都沒有。……他眼睛看到那後生對着耳機笑笑嚷嚷,耳朵卻為門外雨聲攪着,抽不出閑空來聽那後生談的那麽濃釅倒了的,究竟是些什麽話。他便覺得那後生但對着耳機大笑,真是無聊。
後生又出去了。
當那後生從他身邊過去的當兒,洋服褲子擦到他正垂着在胯骨邊的左手時,隨着有陣怪陌生但很好聞的氣味兒跑進了他的鼻孔。他昨天到消費社時,曾見到那玻璃櫥內靦腆腆的躲在櫥角上,手指頭兒大小的瓶兒;瓶中貯的什麽精。――這時的氣味,便是那瓶中黃水水做的,他自信沒有猜錯!
這氣味使他鼻子發癢,有打個把噴嚏的意思。不由得他不站起身來隨同那後生走出門外。
雨還是不知疲倦,衹是落,衹是落。瓦口上溜下來的雨水,把號房門前那小小溝坑變成一條溪河了。新落下來的雨點,打成許多小泡在上面浮動,一剎那又復消失。一些小小嫩黃色槐樹葉子,小魚般在水面上漂走。倘若這些小東西當真是一群xDCx麻哥魚崽,正望着它們出神的他,不用說早就脫了鞋襪,輓起袖子,告奮勇跳下去把它們捉到手中了。――這好象它們自己也能知道本身不值價,不怕什麽意外危險事到頭!不然,眼看到大耳朵在那號房門前站着,癡癡地把視綫投到它們一舉一動上面來,為甚還是大大方方的在水上漂來漂去?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於窄而黴小齋
各人在下課後左右無事耍了,正好到電話處去找朋友談天。那方面若是一個女人,自然是更有意思!
叫來叫去,鈴兒時時刻刻是丁丁當當嚷着的。
電話器死死的釘在墻壁上,接綫生耳朵中受慣了各方催促,鈴兒又是最喜歡熱鬧的一件東西;所以都還不生出什麽脾味來――就中單苦了大耳朵號房。
他剛把一個洋服年青青兒的鬍子後生從四捨十三號找來,眼見那後生嘴巴對着機子嘰嘰咕咕開合了一陣,末後象生氣似的樣子,霍地挂上耳機走出去了。休息換不到十口氣那末久,墻上那鈴兒又丁丁地在同他打知會。
“喂,你是哪――這是農業大學。……鹹先生罷?你貴姓?喔,喔,又找他來?是,是,”他把耳機挂到另一個釘子上去。
從響聲沉重中可以看得出他被人無理麻煩的冤抑來。這冤抑除用力的挂耳機外,竟也無從宣泄。“又是鹹先生!”他還自言自語說了一句自己能夠聽到的話。
這本來可以隨意扯個謊,說找不到,就完事了。但他是新來這裏不久的人,雖然每日裏同到專司收發信件那位崔哥一起歇宿吃飯,還學不到這些可以偷閑的事。而且,自己一想到月前住在同樂春每日燒火,臉上趨抹刺黑,肚板油颳得不剩什麽時的情景,責任心登時也就增加起來了。少不得又舉起那衹左手來,(因為如今是穿長衣,所以右手失了空間。)
擋拒着屋檐口上擲下來的大顆大顆雨點兒,用小步跑到四捨去找那年青的鬍子後生。
桌子當中擺着那一座四四方方的老鐘,一搖一擺,象為雨聲催眠了似的,走得更慢更輕了。鐘旁平平的臥着那一本收信簿,也象在打磕睡。靠着鐘身邊挨擠極近的一個小茶杯,還有大半杯褐色茶水,一點熱氣都沒有。……他眼睛看到那後生對着耳機笑笑嚷嚷,耳朵卻為門外雨聲攪着,抽不出閑空來聽那後生談的那麽濃釅倒了的,究竟是些什麽話。他便覺得那後生但對着耳機大笑,真是無聊。
後生又出去了。
當那後生從他身邊過去的當兒,洋服褲子擦到他正垂着在胯骨邊的左手時,隨着有陣怪陌生但很好聞的氣味兒跑進了他的鼻孔。他昨天到消費社時,曾見到那玻璃櫥內靦腆腆的躲在櫥角上,手指頭兒大小的瓶兒;瓶中貯的什麽精。――這時的氣味,便是那瓶中黃水水做的,他自信沒有猜錯!
這氣味使他鼻子發癢,有打個把噴嚏的意思。不由得他不站起身來隨同那後生走出門外。
雨還是不知疲倦,衹是落,衹是落。瓦口上溜下來的雨水,把號房門前那小小溝坑變成一條溪河了。新落下來的雨點,打成許多小泡在上面浮動,一剎那又復消失。一些小小嫩黃色槐樹葉子,小魚般在水面上漂走。倘若這些小東西當真是一群xDCx麻哥魚崽,正望着它們出神的他,不用說早就脫了鞋襪,輓起袖子,告奮勇跳下去把它們捉到手中了。――這好象它們自己也能知道本身不值價,不怕什麽意外危險事到頭!不然,眼看到大耳朵在那號房門前站着,癡癡地把視綫投到它們一舉一動上面來,為甚還是大大方方的在水上漂來漂去?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於窄而黴小齋
這事說來又是十多年了。
算來我是六歲。因為第二次我見到長子四叔時,他那條有趣的辮子就不見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間。我仿佛還沒有上過學。媽因怕我到外面同瑞竜他們玩時又打架,或是亂吃東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邊坐着,除了吃晚飯後洗完澡同大哥各人拿五個小錢到道門口去買士元的涼粉外,剩下便都不準出去了!至於為甚又能吃涼粉?那大概是媽知道士元涼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後生病吧。本來那時的時疫也真兇,聽瑞竜媽說,楊老六一傢四口人,從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我們是在堂屋背後那小天井內席子上坐着的。媽為我從一個小黑洋鐵箱子內取出一束一束方塊兒字來念,她便膝頭上擱着一個麻籃績麻。弄子裏跑來的風又涼又軟,很易引人瞌睡,當我倒在席子上時,媽總每每停了她的工作,為我拿蒲扇來趕那些專愛停留在人臉上的飯蚊子。間或有個時候媽也會睡覺,必到大哥從學校夾着書包回來嚷肚子餓時纔醒,那末,夜飯必定便又要晚一點了!
爹好象到鄉下江傢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來接我們。接的意思四叔也不大清楚,大概也就是聞到城裏時疫的事情吧。媽也不說什麽,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鄉裏,我自然有她們料理。衹囑咐了四叔不準大哥到鄉下溪裏去洗澡。
因大哥前幾天回來略晚,媽摩他小辮子還濕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幾個同學到大河裏洗過澡了,還重重的打了他一頓呢。四叔是一個長子,人又不大肥,但很精壯。媽常說這是會走路的人。銅仁到我鳳皇是一百二十裏蠻路,他能扛六十斤擔子一早動身,不抹黑就到了,這怎麽不算狠!他到了傢時,便忙自去廚房燒水洗腳。那夜我們吃的夜飯菜是南瓜炒牛肉。
媽撿菜勸他時,他又選出無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裏。真是好四叔呵!
那時人真小,我同大哥還是各人坐在一隻籮筐裏為四叔擔去的!大哥雖大我五六歲,但在四叔肩上似乎並不什麽不勻稱。鄉下隔城有四十多裏,媽怕太陽把我們曬出病來,所以我們天剛一發白就動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時,太陽還纔紅紅的。到了山頂,四叔把我們抱出來各人放了一泡尿,我們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櫟樹下歇憩。那樹的杈椏上擱了無數小石頭,樹左邊又有一個石頭堆成的小屋子。四叔為我們解說,小屋子是山神土地,為趕山打野豬人設的;樹上石頭是寄倦的:凡是走長路的人,衹要放一個石頭到樹上,便不倦了。但大哥問他為甚不也放一個石子時,他卻不做聲。
他那條辮子細而長正同他身子一樣。本來是輓放頭上後再加上草帽的,不知是那辮子長了呢還是他太隨意,總是動不動又掉下來,當我是在他背後那頭時,辮子梢梢便時時在我頭上晃。
“蕓兒,莫鬧!扯着我不好走!”
我伸出手扯着他辮子衹是拽,他總是和和氣氣這樣說。
“四滿①,到了?”大哥很着急的這麽問。
“快了,快了,快了!蕓弟都不急,你怎麽這樣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腳步放快一點,大哥便又嚷搖的頭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濟。
到時,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嬸他們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條小凳上說話。姨婆有兩年不見我了,抱了我親了又親。爹又問我們餓了不曾,其實我們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脹了。上燈時,方見大姐二姐大姑滿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蘿蔔進來。
我夜裏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裏睡。
鄉裏有趣多了!既不什麽很熱,夜裏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點,似乎各樣事情都熟習,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欄邊看睡着比貓還小的白羊,牛欄裏正歪起頸項在吃奶的牛兒。
我們又到竹園中去看竹子。那時覺得竹子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本來城裏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邊賣肉做錢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後園裏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試抱一下時,兩手竟不能相摻。滿姑又為偷偷的到園坎上摘了十多個桃子。接着我們便跑到大門外溪溝邊上拾得一衣兜花蚌殼。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衹白鴨子,它們會一翅從塘坎上飛過溪溝。夜裏四叔他們到溪裏去照魚時,卻不用什麽網,單拿個火把,拿把鐮刀。姨婆喂有七八衹野雞,能飛上屋,也能上樹,卻不飛去;並且,衹要你拿一捧包𠔌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們便爭先恐後的到你身邊來了。什麽事情都有味。我們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裏去玩,晚上總是同坐在院中聽姨婆學打野豬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們上床時,她還每每為從大油壇裏取出炒米、慄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給我們吃!
後園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滿姑一天總為我們去偷幾次。
爹又不大出來,四叔五叔又從不說話,間或碰到姨婆見了時,也不過笑笑的說:“小娥,你又忘記嚷肚子痛了!真不聽講――蕓兒,莫聽你滿姑的話,吃多了要壞肚子!拿把我,不然晚上又吃不得雞膊腿了!”
鄉裏去有場集的地方似乎並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趕場外通常都無肉賣。
因此,我們幾乎天天吃雞,惟我一人年小,雞的大腿便時時歸我。
我們最愛看又怕看的是溪南頭那壩上小碾房的磨石同自動的水車;碾房是五叔在料理。
那圓圓的磨石,固定在一株木樁上衹是轉衹是轉。五叔象個賣灰的人,滿身是糠皮,衹是在旋轉不息的磨石間拿掃把掃那跑出碾槽外的𠔌米。他似乎並不着一點忙,磨石走到他跟前時一跳又讓過磨石了。我們為他着急又佩服他膽子大。水車也有味,是一些七長八短的竹篙子紮成的。它的用處就是在灌水到比溪身還高的田面。
大的有些比屋子還大,小的也還有一床曬簟大校它們接接連連竪立在大路近旁,為溪溝裏急水衝着快快地轉動,有些還咿哩咿哩發出怪難聽的喊聲,由車旁竹筒中運水倒到懸空的梘③上去。它的怕人就是筒子裏水間或溢出梘外時,那水便砰的倒到路上了,你稍不措意,衣服便打得透濕。我們遠遠的立着看行路人抱着頭衝過去時那樣子好笑。滿姑雖衹大我四歲,但看慣了,她卻敢在下面走來走去。大姐同大姑,則知道那個車子溢出後便是那一個接腳,不消說是不怕水淋了!
衹我同大哥二姐,卻無論如何不敢去嘗試。
【註】
①鄉人呼叔叔為滿滿。
②滿姑乃最小之姑母。
③剜木以引水之物。
算來我是六歲。因為第二次我見到長子四叔時,他那條有趣的辮子就不見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間。我仿佛還沒有上過學。媽因怕我到外面同瑞竜他們玩時又打架,或是亂吃東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邊坐着,除了吃晚飯後洗完澡同大哥各人拿五個小錢到道門口去買士元的涼粉外,剩下便都不準出去了!至於為甚又能吃涼粉?那大概是媽知道士元涼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後生病吧。本來那時的時疫也真兇,聽瑞竜媽說,楊老六一傢四口人,從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我們是在堂屋背後那小天井內席子上坐着的。媽為我從一個小黑洋鐵箱子內取出一束一束方塊兒字來念,她便膝頭上擱着一個麻籃績麻。弄子裏跑來的風又涼又軟,很易引人瞌睡,當我倒在席子上時,媽總每每停了她的工作,為我拿蒲扇來趕那些專愛停留在人臉上的飯蚊子。間或有個時候媽也會睡覺,必到大哥從學校夾着書包回來嚷肚子餓時纔醒,那末,夜飯必定便又要晚一點了!
爹好象到鄉下江傢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來接我們。接的意思四叔也不大清楚,大概也就是聞到城裏時疫的事情吧。媽也不說什麽,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鄉裏,我自然有她們料理。衹囑咐了四叔不準大哥到鄉下溪裏去洗澡。
因大哥前幾天回來略晚,媽摩他小辮子還濕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幾個同學到大河裏洗過澡了,還重重的打了他一頓呢。四叔是一個長子,人又不大肥,但很精壯。媽常說這是會走路的人。銅仁到我鳳皇是一百二十裏蠻路,他能扛六十斤擔子一早動身,不抹黑就到了,這怎麽不算狠!他到了傢時,便忙自去廚房燒水洗腳。那夜我們吃的夜飯菜是南瓜炒牛肉。
媽撿菜勸他時,他又選出無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裏。真是好四叔呵!
那時人真小,我同大哥還是各人坐在一隻籮筐裏為四叔擔去的!大哥雖大我五六歲,但在四叔肩上似乎並不什麽不勻稱。鄉下隔城有四十多裏,媽怕太陽把我們曬出病來,所以我們天剛一發白就動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時,太陽還纔紅紅的。到了山頂,四叔把我們抱出來各人放了一泡尿,我們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櫟樹下歇憩。那樹的杈椏上擱了無數小石頭,樹左邊又有一個石頭堆成的小屋子。四叔為我們解說,小屋子是山神土地,為趕山打野豬人設的;樹上石頭是寄倦的:凡是走長路的人,衹要放一個石頭到樹上,便不倦了。但大哥問他為甚不也放一個石子時,他卻不做聲。
他那條辮子細而長正同他身子一樣。本來是輓放頭上後再加上草帽的,不知是那辮子長了呢還是他太隨意,總是動不動又掉下來,當我是在他背後那頭時,辮子梢梢便時時在我頭上晃。
“蕓兒,莫鬧!扯着我不好走!”
我伸出手扯着他辮子衹是拽,他總是和和氣氣這樣說。
“四滿①,到了?”大哥很着急的這麽問。
“快了,快了,快了!蕓弟都不急,你怎麽這樣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腳步放快一點,大哥便又嚷搖的頭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濟。
到時,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嬸他們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條小凳上說話。姨婆有兩年不見我了,抱了我親了又親。爹又問我們餓了不曾,其實我們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脹了。上燈時,方見大姐二姐大姑滿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蘿蔔進來。
我夜裏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裏睡。
鄉裏有趣多了!既不什麽很熱,夜裏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點,似乎各樣事情都熟習,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欄邊看睡着比貓還小的白羊,牛欄裏正歪起頸項在吃奶的牛兒。
我們又到竹園中去看竹子。那時覺得竹子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本來城裏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邊賣肉做錢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後園裏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試抱一下時,兩手竟不能相摻。滿姑又為偷偷的到園坎上摘了十多個桃子。接着我們便跑到大門外溪溝邊上拾得一衣兜花蚌殼。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衹白鴨子,它們會一翅從塘坎上飛過溪溝。夜裏四叔他們到溪裏去照魚時,卻不用什麽網,單拿個火把,拿把鐮刀。姨婆喂有七八衹野雞,能飛上屋,也能上樹,卻不飛去;並且,衹要你拿一捧包𠔌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們便爭先恐後的到你身邊來了。什麽事情都有味。我們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裏去玩,晚上總是同坐在院中聽姨婆學打野豬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們上床時,她還每每為從大油壇裏取出炒米、慄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給我們吃!
後園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滿姑一天總為我們去偷幾次。
爹又不大出來,四叔五叔又從不說話,間或碰到姨婆見了時,也不過笑笑的說:“小娥,你又忘記嚷肚子痛了!真不聽講――蕓兒,莫聽你滿姑的話,吃多了要壞肚子!拿把我,不然晚上又吃不得雞膊腿了!”
鄉裏去有場集的地方似乎並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趕場外通常都無肉賣。
因此,我們幾乎天天吃雞,惟我一人年小,雞的大腿便時時歸我。
我們最愛看又怕看的是溪南頭那壩上小碾房的磨石同自動的水車;碾房是五叔在料理。
那圓圓的磨石,固定在一株木樁上衹是轉衹是轉。五叔象個賣灰的人,滿身是糠皮,衹是在旋轉不息的磨石間拿掃把掃那跑出碾槽外的𠔌米。他似乎並不着一點忙,磨石走到他跟前時一跳又讓過磨石了。我們為他着急又佩服他膽子大。水車也有味,是一些七長八短的竹篙子紮成的。它的用處就是在灌水到比溪身還高的田面。
大的有些比屋子還大,小的也還有一床曬簟大校它們接接連連竪立在大路近旁,為溪溝裏急水衝着快快地轉動,有些還咿哩咿哩發出怪難聽的喊聲,由車旁竹筒中運水倒到懸空的梘③上去。它的怕人就是筒子裏水間或溢出梘外時,那水便砰的倒到路上了,你稍不措意,衣服便打得透濕。我們遠遠的立着看行路人抱着頭衝過去時那樣子好笑。滿姑雖衹大我四歲,但看慣了,她卻敢在下面走來走去。大姐同大姑,則知道那個車子溢出後便是那一個接腳,不消說是不怕水淋了!
衹我同大哥二姐,卻無論如何不敢去嘗試。
【註】
①鄉人呼叔叔為滿滿。
②滿姑乃最小之姑母。
③剜木以引水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