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投笔从戎 铁匠之子谋建法西斯党
罗马野心 墨索里尼抢夺党中大权
倾盆大雨中,墨索里尼驱车赶往罗马。黑衫党
徒夹道欢迎,高呼:"法西斯蒂,全意大利",法西
斯出笼了。时下,他的口袋里只有两个里拉,但他
向一家亮着灯的厨房走去。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条约)所形成的那种分赃不均所引起的纠纷和战败国无法摆
脱的失落感,致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有些国
家的复仇主义到处泛滥,于是法西斯主义产生了。
法西斯惯于好战、反和气残酷、凶狠、杀害共产党人和
人民而著称世界的。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没有任何
一次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能与它相比。
法西斯的代表国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希特勒、墨索
里尼、东条英机等则是它们"杰出"的代表。其鼻祖"还得
算是墨索里尼欲演义法西斯,还得从他说起。
且说1922年10月31日深夜,鞋匠的儿子墨索里尼叫醒
了正在酣睡的兄弟阿拉尔杜,拿给他第二天要发表的《意大
利人民报》,上面有一条这样的声明:"自今日期,领导〈意
大利人民报〉的责任已委托阿纳尔杜·墨索里尼。我以兄弟
般的友谊表示感谢所有的编辑,以及勤奋地、诚恳地与我共
同维持此报的生命并尽力报效国家的朋友。"
阿拉尔杜睡眼矇眬,他看着已经印好的翌日报纸有些颤
抖。他真不敢相信,一向狂妄自大,视报纸为生命的哥哥真
的会把报纸交给他来管理。
墨索里尼向阿拉尔叮嘱一番报馆里应注意的事情后,严
肃地走出房门,蹬上正在外面停候他的车。此时,天色黑沉
沉的,他回过头,透过车窗,看了看那幢大楼所有的窗子。
当目光从最后一面窗子上移开时,墨索里尼对司机说声:
"开车!"汽车便向罗马方向急驶而去。
不多时,天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得人难以睁开眼睛。但
成千上万的黑衫党人和墨索里尼的支持者依然狂热地欢迎
他。他们涌在路两旁,使墨索里尼的汽车不得不慢了下来。
墨索里尼看上去无比兴奋,他觉得自己此行一定能够成
功。他不时地把头探出车窗口不顾雨淋,振臂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那些狂热的追随者也阵阵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若问"法西斯蒂"何意?自有它的来义。"法西斯蒂"来
自拉丁文"束棒"(easces)——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
权力标志棒,如同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持的朝板。墨索里
尼和他的追随者为何如此赞美这"束棒"呢?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1883年7月29日,在意大利境内瓦拉诺·迪科斯
塔的一个铁匠家里,降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意大利法西
意的鼻祖本尼托·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的父亲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五金匠,邻居们都叫
他亚里山德罗大力士。他脑子里充满了对国家的理想,他同
情穷人,厌恶富豪,愤恨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和人剥削人的丑
恶现象。在干活之余,他常和一些穷朋友讨论这些问题。后
来,成了一位早期意大利社会党党员。墨索里尼的母亲是一
位正直、勤劳的小学教师。当时在意大利,教师的生活是非
常清苦的,不仅工资低微,而且不受社会重视,她总是对孩
子们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人,吃得苦中苦,
将来方为人上人。"
本尼托的诞生给这一对年轻夫妇带来了欢乐。他们希望,
儿子长大后,像他们一样,堂堂正正地做人。所以,他们给
儿子起名本尼托,希望他能成为他们所崇敬的墨西哥的民族
英雄本尼托·胡亚雷斯。
胡亚雷斯出生于1806年印第安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任总
统期间,他曾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他废除了教士与军官武
士的特权,没收用于教堂建筑以外的一切教会地产,剥夺教
会的世俗权利。
1862年至1867年,胡亚雷斯领导人民抗击拿破仑三世
组织的墨西哥远征军并获得了胜利,从而推翻了以麦克西米
连为傀儡的帝国。他曾兴办印第安人教育,镇压退伍军人暴
动与迪亚斯叛乱。亚里山大·墨索里尼对胡亚雷斯的英雄事
迹十分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后要像胡亚雷斯一
样,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但是,墨索里尼的秉性,却和他的父母不一样,骄奢野
蛮。他常常偷邻居的鸡,和果园里的苹果。当大人抓到他时,
他就装出一副受伤了的样子,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为了
改变他的这些坏习气,母亲就常常带他去教堂,让他做礼拜,
唱圣经。墨索里尼极不喜欢教堂那昏暗的环境,总是无精打
采的。有一次唱赞美诗时,他趁母亲不注意,一下子溜走了。
唱诗结束后母亲到处寻找,却发现他小子不知什么时候钻到
了神父的卧室,把那卧室翻得很乱。人们都进来时,他已在
神父的床上睡着了。但地上的什物中,有几条女人的三角裤
和胸罩,那是两个修女在这里陪神父睡觉时留下的。
这件事当时在瓦拉诺·迪科斯塔整整哄动了一个月。
1890年,墨索里尼进了邻村的一所学校读书。他经常和
同学打架,还常常躲在厕所后面看女老师大、小便。学校抓
住他,罚了几次,还是无效。两年后,学校无奈把他开除了。
他的父母只好把他又送进另一个学校。在这里,墨索里
尼的坏脾气依然未改,常常和同学打闹,尤其是喜欢抓女同
学的小辫子。
不过,墨索里尼也十分聪明,很多东西他都过目不忘,过
耳成诵。一些老师还由衷地称他绝顶聪明,未来不可估量。这
使他更加狂妄不已,自以为是。但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他逐
渐用功于学业了。
不过,对于有些问题,墨索里尼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尽
管有时他的见解显得荒诞不经,但他自己说起来却津津乐道。
有一次口试,他一口气说了半个小时。
主考老师说:"我佩服你的口才、你的雄辩。可是,你离
题十万八千里了。"说着,打了个零分。
放假回家,墨索里尼总是练习演说姿势,母亲说:"你为
什么老是这样?"
"这有什么奇怪?我将来要让整个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在那个时代,欧洲各种思潮泛滥,有时一天能冒出几个
主义。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封建极权主义、达尔
文主义、巴枯宁主义等等、等等。在墨索里尼的头脑中,充
斥着种种幻想。他在学校没事的时候,一天到晚喜欢写罗马
的城名,大城市名、小城市名、写满一纸,他很想到罗马一
游。不久,他同母亲到拉文纳旅行。这里伟大诗人但丁的故
乡,到处充满了厚重的文化色彩。墨索里尼站在但丁墓前,心
里涌现出无比的崇敬。他觉得自己应该像但丁一样写出最新
最美的诗句、语言。此事对他以后的记者生涯影响很大。
铁匠亚里山德罗,对自己儿子的成长十分关切。为了培
养儿子爱劳动的习惯,每逢放学后,他就让墨索里尼在店铺
里劳动。亚里山德罗给他讲解机器的原理,墨索里尼愈听愈
感兴趣,他开始领会到机器也有它的特性。在劳动的过程中,
他常常听到父亲和一些穷朋友讨论各种政治问题,许多疑问
在他的心头缠绕:那些警察带着枪,为什么还那么小心谨慎?
为什么那么多穷人整天生活在贫穷饥饿之中?他们为什么常
常诅咒政府?
1896年,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去学
习。这是一座很有名的培养教师的学校,学制六年。这对墨
索里尼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在学校仍不甚用功,经常违犯
纪律。在痛苦与煎熬中,他终于度过了六年,取得了毕业证
书。
接着,墨索里尼在哥尔替瑞乡村谋到了一个小学校长的
位子。但这种毫无生气的"孩子王"生活令他觉得十分无聊,
使他有一种宏图、壮志难酬的惆怅。一年过后,他扔掉教鞭,
离开了这里。他决心去闯荡江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去干
自己值得一干的事。为此,临行前,他写了一篇题为《坚强
的意志乃是成功之保证》的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以表
明自己的心志。
离开了学校,墨索里尼觉得十分孤独,他决定到处漫游。
到了基亚索,他意外地知道了自己的父亲被捕了。他是准备
去瑞士时,在候车室,从《米兰报》上看到父亲被捕的消息
的。原来,社会党在勃烈达标发动了暴动,他父亲是领袖之
一。墨索里尼有些慌了,他不知道是继续流浪还是回去看望
父亲。最后,他一狠心,继续洛桑流浪。
到了洛桑,墨索里尼没有找到工作,身上的二十法郎早
光了。夜晚,他饥寒交迫,在冰冷的街头晃荡。实在受不了
了,他只好朝着有灯光的人家走去。他冲着屋里正在吃饭的
人问:"有没有可吃的面包?"
屋里的人对他投以惊异的目光,没有回答他。
"我是问有没有面包可吃,我实在太饿了。"
停了一会,有个人默默地切了一块面包给他。
"谢谢!"墨索里尼说了一声,但没有人理他。他又说:
"晚安!"便又走进了夜色之中。
在瑞士期间,墨索里尼做过泥瓦匠、伙夫、裁缝、脚夫
等活,而且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对建筑,墨索里尼有着
浓厚的兴趣。为了赚点稿费糊口,他还做过法文翻译。
正如墨索里尼后来所说:"那时我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
但我既不借债,也不祈求于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劳动维持最
低标准的生活。由于受父亲的影响,我集中精力研究社会科
学。"当时,他只要得空,便到洛桑大学旁听政治经济学和哲
学课,以提高自己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墨索里尼还经常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有时也在公共场
合发表演说。有一次,他说话不小心,得罪了瑞士当局,被
驱逐出境。他回到意大利,正遇上征兵,随即在历史名城维
罗纳参加了巴萨列里奥的联队。这个联队以善于快步训练而
出名,士兵们的帽子上都饰有绿彩羽毛,借以与其他部队区
别。
军队里的生活是紧张的、刻板的,正当他对这种紧张的
生活稍为习惯的时候,长官突然通知他:"你家里来了电报,
你母亲病危!"
墨索里尼听了,犹如晴空霹雳,匆匆忙忙乘上头班车回
到家里。母亲已经神智不清,不久就死去了。
母亲的病故使墨索里尼十分悲伤。但他还能克制住自己,
他在给军中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代表我家里的人,谢谢你的好意。我现在只有一件事
情可做。就照你所说的,我应当服从先母的教训,好好当兵,
好好做人。女子可以哭哭啼啼,男子要吃苦,不怕死,才可
以救国,才可以继承先烈的意志啊!"
在部队服役期满后,墨索里尼又回到瑞士,继续过着流
浪、求学的生活。
有一天,法国的社会主义者绍雷斯正在日内瓦作有关基
督主义的演说。墨索里尼前去听讲。他站在工人群中,衣衫
不整,旁人都以为他是无政府党人。绍雷斯演说不久,墨索
里尼便举手表示反对,并且出言不逊,激起群众的公愤。大
家都要赶他出去。墨索里尼大声喊道:"我有发表意见的权
利。"大家正要打他,绍雷斯叫大家安静,等他自己演说完后,
让这个反对者说一说。
在大庭广众之下,墨索里尼大讲教会对于罗马帝国之罪
恶。他演说时,口惹悬河引经据典,条理分明,赢得了听众
热烈的掌声。瑞士警察局认为他的主张太激烈,有碍治安,第
二次对他下了驱逐令。
1908年,墨索里尼被迫移居到奥地利,做《特伦托新闻
报》的一位编辑,后来又在《人民报》做助理编辑。《人民
报》是巴蒂斯蒂创办的。他想鼓动特伦托地方人民脱离奥地
利的管辖。巴蒂斯蒂是意大利统一时代的最后一个殉难者。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替意大利打奥地利,后来被奥国绞死。
墨索里尼第一次会见巴蒂斯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利用报
纸猛烈攻击奥地利的宗教势力,并力求恢复意大利已失去的
土地。不久,他又因此被捕入狱,最后被驱逐出境。
在国外流浪期间,由于生活拮据,时运不济,墨索里尼
不喜欢娱乐宴会。他性格孤傲,除了群众演说之外,不喜欢
人多的地方。但是他常常到剧院去,解解愁闷。有时他哄然
大笑,引起身边警察的注意和指责。他还喜欢弦琴常奏的音
乐曲目有贝多芬的交响曲和凯旋进行曲等等。有一次,他对
一个朋友说:"我希望做个音乐家,奏出宇宙间的欢乐,送走
人世间的忧愁!"
墨索里尼又回到弗利,住在父亲开的铁匠铺里,每日读
书消遣。房子窄小得很,外面喧声不止。他依然读他的政治
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他父亲的引导和影响下,他成了一个
社会党的党员。从此,墨索里尼常常冥想苦思:要"革命"必
须大造舆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动员群众。没有群众
的支持将一事无成。他决心办一张报纸,来为他呼风唤雨打
天下,进行舆论准备。
这张报纸就叫《阶级斗争报》,是本地社会党的机关报。
墨索里尼对办报很内行,严肃认真。他说:"报纸不是拿文字
堆积起来的。报纸是党的灵魂,党的标记。""现在的社会党,
实在是尸居余气,没有什么好的理想。""现在的社会主义,变
成做官的捷径,为政客奸人所利用,不能谋物质上精神上的
进步了。社会主义,注重人类的合作,非努力工作、洗涤个
人的身心,是不能实现的。"
墨索里尼,利用手中的报纸,一边攻击共和党,一边污
蔑社会党的"保守派"。他随心所欲地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
结果招来了无数的批评。但他丝毫也不在乎。有一天,他在
报纸上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空白的书。上面只写了研究、
疲乏、奋斗几个字,没有腐败等字样。我们心宽体胖,不求
人知,敢说真话、老实话。"
1912年,意大利社会党在勒佐伊弥利亚举行全国代表大
会。在这次会议上,墨索里尼大出风头,他的言行使很多人
把他看成是全国的英雄。一向气势不振的右派失掉了势力,而
左派则控制了党的领导权。墨氏由于能言善辩,被推举为
《前进报》的总编辑,从而掌握了社会党中央党报的舆论大权。
墨索里尼接管《前进报》之后,报纸发行量骤然增到15
万多份,经济情况大为改观。社会党的人数也由5万人发展
到15万人。墨索里尼的人生道路从此出现重大转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开始积极主张中立。但
到了1914年11月间,墨索里尼却积极主张参战。因为他惯
于见风使舵,他已看到协约国的力量正在扩大,形势对德、奥
很不利。
社会党中央一气之下,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并撤销他
《前进报》总编辑的职务。
墨索里尼只好惆怅地离去。此时,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五
个里拉了。但是,到了本年的11月15日,在一些主战的垄
断资本的支持下,他居然又创办了一份《意大利人民报》。报
纸问世后,他的政敌都说他接受了法国人的金钱。于是,政
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进行彻底清查。其中,有三个人是社
会党人,三个人是中立派。查清之后,知道开办费用全部由
他的朋友"捐助",并非"外国津贴"才算了事。
《意大利人民报》一创刊,就刊出了两句特别引人注目的
格言。
"谁有铁,谁就有面包。"
——布朗基
"革命是一种理想,须要有刀枪维持。"
——拿破仑
墨索里尼在他所撰写的一篇题为《胆量》的社论中说:
"我们既然继续努力,我们就不可不知道一个又可怕又可爱的
字,就是'战'。我说'战'这个字声音很大,我信仰心很重,
我豪气很盛。因为我是对诸位青年人说的,对诸位在历史上
有责任的人说的。"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在苦心经营着他的《意大利人
民报》。这是他的喉舌,这是他的工具,这是他的发迹之地。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之所以成为一个政治家,一个新闻学
家,一个主战派,一个法西斯党的领袖,都与这张报纸有关。"
报社设在米兰保罗街一座古老的房子里,墙壁因年久失
修,多半已经脱落,屋里的桌椅也残缺不全,但是这里的工
作人员在"尼采精神"的刺激下,紧张地工作着。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编辑部,这里的工作人员似乎都有
一种古怪脾气。编辑室的门上、墙上、桌上都贴有书写的条
子。一方面警戒自己,一方面通告外来宾客,以便维持秩序。
一个人在条子上莫明其妙地写道:"不要没来之先,已经走
了。"一个人写道:"能用一个字的,他却用了五个字,他犯
的罪是顶大的。"第三个人写的是:"来者予我以荣耀,去者
予我以愉快。"
墨索里尼写文章时,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桌
子上堆满了报纸和各种参考材料,态度惊慌失措,好像发怒
一样,说话也鲁莽得很。有一次叫听差拿咖啡进来,说:"不
准再有人进来,否则我要开枪。"听差说:"但是我要送咖啡
进来呢?"他笑道:"那么我就对你开枪。"每逢他撰写社论时,
都是这样,不让任何人打扰他。
墨索里尼的写字台后面,挂着意大利战时敢死队的黑旗。
旗旁有白骷髅和刀子。书桌旁边,堆满了书籍和文稿。桌上
有一枝手枪,枪口对着自己。好像他时时准备与他的政敌拼
搏似的。每到报纸出版之后,他要细细阅读,一字不漏。
"我不喜欢不痛不痒的文字,文章要尖锐泼辣,像闪电和
炸药一样,要富于煽动性。"墨索里尼经常这么对手下的编辑
人员说。
墨氏虽然百般鼓吹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站在
协约国一方,但这并非一件易事。"意大利人苟安岁月已久,
不肯为理想而奋斗。要改变他们的态度是难乎起难的。"墨索
里尼常常这样叹息。
此外,意大利首相饶里蒂和德国关系较密切。早在开战
之前,意政府就与德、奥结成了三角联盟,规定一方若遭受
攻击,其他两国必须支援。为了撕毁这一同盟,墨索里尼除
了利用《意大利人民报》大造舆论外,还创建了他自己的政
党"革命同志会。"这是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前身。
1915年1月,墨索里尼的党徒已有五千余人,集会在墨
索里尼的旗帜下,多是流氓打手和主张侵略扩张的一些狂妄
之徒。在一次集会上,墨索里尼鼓动他们说:"诸位都是反抗
旧习俗的青年,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今天要
战争,明天就要革命了。我要意大利加入战争有两个目的:一
是对内的,一是对外的。参战的结果,可以打倒奥匈帝国,解
放意大利被侵占的土地;另外,可以把法西斯思想传播到俄、
德两国,这对于世界革命、人类的自由是有贡献的。我们要
揭去国家党和帝国主义党的面具,带着激进派、革命派反对
宪政的精神,决心战斗到底!"
因为煽动战争,这年4月11日,墨索里尼在罗马被捕,
被监禁数日后又释放了。他继续著文,发表演说,与人相争。
他利用报纸集中攻击反战派,谴责他们为卖国贼。墨索里尼
说:"我想要意大利国基巩固,必须要改造国会,至少要把十
几个卖国议员枪毙!"
5月15日,墨索里尼发表社论,说:"意大利到了生死存
亡关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民应当自觉。或者是战争,或
者是革命,二者必居其一。"过了几天,他又写道:"意大利
的形势和欧洲的政局,都落在你们的肩上了。"
经过墨索里尼大张旗鼓的宣传,响应者逐渐增多起来。
1915年3月,意大利政府同时与两个交战集团谈判。在
德国的高压下,奥匈帝国不惜忍痛割爱,表示愿意交出一部
分之室领地,作为对意大利继续信守"中立"的报酬。但这
些领地为数不多,又不能马上兑现,当然不能满足意大利统
治阶级的奢望。这时,意大利帝国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除
了要求获得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整个伊斯特利
亚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等地区外,还主张在阿尔巴尼亚中部成
立一个由意大利控制的自治公国,并要求获得非洲一些殖民
地,和某些土耳其领地。英国首先答应了意大利的要求,法、
俄也跟着表示同意。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
在1915年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正式表示站在协约国
方面。
1915年5月23日,萨兰德拉继饶里蒂为意大利首相。依
照墨索里尼等人的意旨,对德、奥正式宣战。第二天,墨索
里尼就发表文章说:"从今天气,意大利人民要从军了;从今
天气,意大利境内没有党派的成见,只有整个的民族。刀枪
相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说:"就是'意大利万岁!'我
们现在方才知道,祖国的生存是与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的。我
们现在方知道,意大利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活力的民族。我
们愿意与意大利共存亡!"
9月3日,墨索里尼应征入伍。在战争刚开始时,他就想
应征入伍,但国家没有同意,一直拖到9月份。
"我去前线作战了,希望后面要有保障,要睁开眼睛,尽
力奋斗、谨祝诸君努力!"写完这一篇文章,墨索里尼就把
《意大利人民报》交给他的好友福耳科主办,自己扛起枪参军
去了。
墨索里尼在名震全国的伯萨利尼联队当战士,经过短期
的训练就奔赴前线作战了。由于在作战中,他打得勇猛顽强,
不久就当上了排长。但由于他有社会党的背景,就不能再提
升了。但墨索里尼对此并不在乎。
"我现在处于两面夹攻的地位,一方面对付前线国外的敌
人;一方面对付后方国内意志薄弱的人。"他在给朋友的信里,
常常这么说。
1917年2月22日,在一次地雷爆炸中,墨索里尼身负重
伤,先后动了27次手术,从身上取出大小四十四个弹片,伤
愈之后,他体力不支,已经不能继续在部队作战了。当局命
他退伍。无奈,墨索里尼又回到米兰,继续以高度的热情主
编他的《意大利人民报》。
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贡比涅停战协定签定后,意大利统治集团同英、法、美、
日等几个主要战胜国就各怀鬼胎,为巴黎和会的筹备工作忙
得不可开交。1919年1月18日,这一举世瞩目的帝国主义列
强的分赃会议在法国巴黎开幕了,会议一直到1920年1月
21日才告结束。
巴黎和会是在凡尔赛的镜厅中开幕的。东道国法国之所
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大会的开幕地点,是有其用意的。大会
开幕这一天,正是四十八年前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在这凡尔赛
宫的镜厅中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日子。法国总统彭加勒致
开幕词,他以胜利者的口吻,讥讽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生于
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资产阶级通过这位总统之口,首
先提出了严厉制裁和分裂德国的要求,以防止德国军国主义
东山再起,不让德国对法国的战争重演。但英、美出于自身
的利益,不愿过分削弱德国。
在美、英、法、意四国政府首脑组成的"四巨头会议"中,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没有起多大
作用。因为意大利在战争初期脚踏两只船,参战后的作用又
不大,加之经济上又依赖于英、美、法,所以奥兰多的主张
很少被采纳,意大利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对此,奥兰多满
腹牢骚,有时只得愤然离开会场。但其他与会者根本不予理
睬,他又只好悄悄回到会场。所以,美、英、法三国首脑成
了大会的太上皇,是整个大会的中心人物和一个重要问题的
"仲裁者"。
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美国竭力干预欧洲事务,计
划建立一个受美国保护的巴尔干联邦;力图阻止英、法两国
力量的过分强大,以确立美国对这次战争中遭到削弱的国家
的控制;搞垮英、日同盟,削弱日本在远东的影响,使美国
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获得国际承认。为了上述目的,威
尔逊一再坚持他在1918年1月所发表的《十四点》原则,大
谈什么"进行公开外交"、"海上航行自由"、"拆除经济壁
垒"、"裁减军备"、"公正地处置殖民地"、"建立国际联盟"等。
法国和意大利反对美国过多地干预欧洲的事务。墨索里
尼和邓南遮大肆鼓吹,煽动人民起来反对。但是,意大利按
其实力和地位来说,同美、英、法相比只是一个第二流的帝
国主义国家。在和会上,奥兰多提出了独霸亚得里亚海的侵
略纲领,要求得到阜姆港,使之成为意大利向巴尔干扩张的
重要基地。奥兰多甚至以没有阜姆他不能回国和意大利人民
将起来暴动相要挟。在整个和会的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
彼此唇枪舌剑,吵嚷不休,充满了激烈的争夺。每个帝国主
义国家的代表,都有自己的掠夺计划,都想在会议桌上多捞
一把。
根据《凡尔赛和约》,战前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坦噶尼喀、
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多哥、西南非洲(纳米比亚)、
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瑙鲁和新几内亚等地,均
被英、法、日、比和南非联邦所掠夺,面积共达三百万平方
公里,人口共计一千三百万。《凡尔赛和约》不仅使德国海外
殖民地丧失殆尽,而且对德国的疆界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德
国丧失了原有国土的八分之一,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此外,
条约还对战后德国的军备作了种种限制,并确定德国向战胜
国赔款总额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
《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在意大利政府的敦促和墨索里
尼的叫嚷下,协约国又同德国的同盟国——奥、保、匈、土
分别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
约》和《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些条约,奥、匈、土、保等国
的领土被分割,军备上受到限制,同时也必须付出巨大的战
争赔款。按照《圣日耳曼条约》,原来的奥国疆土将减少一半
以上。伊斯特利亚、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担亚部分地区,提罗
尔南部、达尔马提西沿岸一些岛屿《阜姆除外,划给意大利。
此外,意大利还和英、美、法三国取得了对爱琴海沿岸的色
雷地区的控制权。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并不意味着协约国集团的真正胜
利,而只不过是他暂时的"表面胜利"。这个条约对德、奥来
说,无疑是一个严厉的制裁,但对于战争魁首威廉二世、兴
登堡等人并未加以追究。威廉二世逃往荷兰,逍遥法外;兴
登堡后来还爬上了德国总统的宝座,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也没
有受到多大损害。
果然,巴黎和会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就提出"打
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大肆煽动对战胜国的仇恨,使复仇
主义的情绪在德国迅速滋长。就是各战胜国之间,也是矛盾
交织,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加强
了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地位。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
由于他们的掠夺欲望未得到满足,在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
区均受到英、法的排挤,因而战后对英、法很不满。至于英、
法两国,为了争夺欧洲霸权和中近东地区以及非洲的利益,也
是矛盾重重。
可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祸根,为法西斯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机会。所以,从巴黎
和会到华盛顿会议,从《洛迦诺公约》到以后的《非战公
约》和《慕尼黑协定》,既不能使战败国与战胜国归于和好,
也不能使战胜国营垒中的各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欢。尽管帝
国主义召开会议和签订协定时,总是听到关于战争的叫嚣,总
是有伪善的"和气歌手"出现。但虚伪的和气言词,总掩盖
不住他们侵略的本性。
意大利统治者虽然在战争中分得了一份赃物,但是残酷
的帝国主义战争给意大利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群
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不仅工人阶级反对统治阶级,而且
很大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也十分不满。
1919年初,意大利的罢工扩大到几十万工人,并且带有
总罢工的性质。北意大利的都灵、米兰、热那亚及其它工业
城市曾是罢工运动的主要中心。工人除了提出改善工人的经
济状况的要求以外,还提出了停止意大利参加干涉苏维埃俄
国的要求;工人们拒绝把武器和物资运往俄国供应武装干涉
者和白匪军。
1920年初,在意大利还出现了建立工厂委员会的运动;
到8至9月份,夺取工厂的运动扩及60多万工人。这是意大
利无产阶级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意大利北部所有的大型工
厂掌握在工人的手中达二、三个星期。在工厂委员会的领导
下,工人们曾独立地组织过企业的生产活动。工人们建立了
自己的赤卫队。与此同时,以夺地和减租减息为内容的农民
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意大利已经处在深刻的革命危机状态中。但是,当时的
意大利还没有真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能来领导工人阶
级斗争,并把它引向胜利。意大利社会党曾经是一个中派类
型的政党,当时它在"左"的词句的掩盖下奉行着机会主义
的政策。这个党的领导权曾掌握在最高纲领主义分子的手里,
但是他们实际上却让右派社会党人获得行动上的自由,而右
派社会党所奉行的乃是反革命、反工人的路线。
社会党中的右派领袖们,事实上早在战争期间就已经同
资产阶级合作了。战后,除了破坏群众的武装起义,反对工
人阶级转向夺取政权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阻碍建立工人和农
民联盟。改良主义者们,破坏了1920年都灵工人的4月同盟
罢工,并且在同年9月,在同饶里蒂首相签订秘密的合同以
后,取消了工人占领工厂的运动,使工人阶级遭到了一次最
沉重的打击。以葛兰西和陶里亚蒂为首的"新制度"派,是
当时坚持共产国际立场的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派别。他们于
1921年1月创建了意大利共产党,从而标志着意大利无产阶
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光辉里程。
1919年至1920年的局势表明,意大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已经成熟。面对蓬勃发展的人民群众运动,意大利垄断资产
阶级吓破了胆。墨索里尼这个铁匠的儿子,这个曾经一度信
仰社会主义的叛徒,现在顽固地站在工人阶级的对立面,成
了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急先锋。他要充当垄断资产
阶级的打手,他声嘶力竭地叫喊:"杀!杀!杀!"他决心在
所有邪恶势力的簇拥下,在意大利建立最反动最黑暗的法西
斯统治。
为了实现自己的反动抱负,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
兰召集旧时政治上和行伍中的同伙150人,组织了一个"战
斗的法西斯党。"这个党的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
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入党
的家伙,多是一些亡命之徒,他们抱定决心摧毁布尔什维克
势力,在意大利建立铁血统治的信念,一个个杀起腾腾地宣
誓。
为了最大范围地招揽党徒,墨索里尼一面用他掌握的报
纸对党的宗旨进行鼓吹、宣传,一面挖空心思,为自己的党
取名为"法西斯蒂"(easces)。这是来自拉丁文的一个名字,
意思是"束棒"——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棒。墨
索里尼以此为自己的党设计了党徽,一束棒子捆在一起,中
间捆着一把斧头,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
民要绝对服从他们勇敢的领袖。同时,墨索里尼还解释,这
标志也象征意大利人民古代的光荣。他还规定,法西斯党必
须行罗马式敬礼,高唱青年进行曲。他用"信仰、服从、战
斗"的口号,代替了他所鄙视的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
爱。"
墨索里尼在自传《战后余烬》一章中,对当时意大利的
形势作了如下的描述:"战争的火焰慢慢摇动,终至熄灭。但
战后两年中,1919年至1920年,在我复平时是意大利生活中
最黑暗最痛苦的时期。黑云密布在我们的四周。意大利统一
是无望了。我静观着暴风雨的来到。"
为了笼络军方和退伍军人,他在一篇题为《反对野兽再
来》的文章中,笰E惑人心地写道:
"假如现在谁要反对已完结、已胜利的战争,我们就要直
言不讳地承认我们是主战者,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们将要
大声疾呼:'滚开,你们这些流氓!'没有一个人能忘记为战
争而死的将士。他们形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群体,好像埃及的
金字塔上的天空,他们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没有一个人能将
他们分开。他们也不是属于任何党派的,他们属于整个的祖
国。他们属于全人类……我们能看着死者受辱而袖手旁观吗?
啊!托蒂!可爱的罗马人!你的生命,你的死,比全意大利
的社会主义更有价值。你将许多英雄排列在战场上,他们都
是需要战争的;他们知道死的代价——你,德乔·拉吉、非
尼伯哥瑞杜尼、塞沙巴第斯第、路易吉·洛里、韦内平安、绍
罗、里斯蒙迪、考图奇和其他无数的英雄,成为意大利的英
雄主义星座——你们感觉到一些流氓在翻你们的骨头吗?他
们要刮去曾经吸过你们的血的土地,并且蔑视你们的牺牲。荣
耀的灵魂啊,你们不要怕!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呢。没有什
么东西能伤害你们。我们愿意保护你们。我们不怕任何战争,
要为我们死者尽保护之责!"
墨索里尼的别有用心的宣传,果然在军界产生了影响,一
些主战者、退伍军人、暴徒、解职军官以及屡立战功的阿尔
地特手榴弹大刀队,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帜下。
意大利的阿尔地特队是大战时成立的。它的前身是意大
利各市的义勇队。这支部队在欧战中英勇顽强,他们在战场
上,手拿炸弹,口含短刀,高唱战歌,置生死于度外。后来
这支部队,为墨索里尼夺取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凡是加入"战斗的法西斯"组织的,必须遵守墨索里尼
的信条。即:服从命令,不准空口说白话;目的明确,要不
顾一切地去为胜利而战;纪念死者,尊敬伤残者及死亡者的
家属,在政治上创造一个新的法西斯的意大利。
当时,在意大利,有些人说,他们不明白法西斯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说,法西斯在意大利如同花草长在无花
匠的花园里。为了扩大宣传,墨索里尼急忙把他的纲领、主
张写出来,连续发布了三个布告。
第一次是宣告法西斯举行会议,表示向一切为争取意大
利的伟大与世界自由而死的意国人民致敬;向一切因战争而
残废和获有不治之症者致敬;并向一切牢记不忘和努力完成
他们的责任的人致意。法西斯还宣称,他们准备全力保护和
支持个人所拥有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这一声明争取
了军界,稳定了资产阶级。
第二次布告,宣称法西斯反对有害于意大利的任何帝国
主义;扬言接受国际联盟关于意大利的"提示";声明要确保
意大利边境在阿尔卑斯与亚得里亚海之间的稳定。这一布告
进一步煽起了沙文主义的狂热。
在第三次布告中,说到最近的选举。法西斯声明他们将
全力与任何党派竞争,争取大选胜利。他们要"拯救"意大
利,要充当救世主。
1919年6月,协约国对德国的和约终于在巴黎的凡尔赛
宫签定了,这一和约对意大利扩张主义者来说,等于是一场
恶梦。用墨索里尼的话说:"我们的战争是胜利了,但外交则
完全失败了。"他们除了抢到扎拉外,阜姆、达尔马提亚都没
弄到手。至于殖民地问题的解决,也与他们的希望相违。
在群众集会上,墨索里尼愤怒地说:"像我们这样一个有
势力的大国,需要丰富的生产资料,需要更多的出海口,需
要广阔的市场;但是当票他国家分配殖民地时我们只是得到
一些无关紧要的边界修正。"
愤怒之火和不满情绪在军界、法西斯党徒和狂热的扩张
主义分子中燃烧着、蔓延着。250万军人复员之后,造成普遍
失业和社会动乱。战后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扼杀了衰弱的国
民经济。更为危险的是,在墨索里尼的煽动下,民族主义分
子到处兴风作浪,他们认为,尽管意大利在战后获得了一些
领土,但觉得受了欺骗。当年参战时,英、法曾答应把某些
奥匈帝国的领土划归意大利,但是美国并没有作出这种许诺,
主张民族自决的威尔逊总统,不赞成把这片土地划归意大利。
争论中心是亚得里亚海的港口阜姆,意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
都要求占据这个地方。
阜姆的命运,具体而微妙地显示了意大利历史发展的趋
势。1919年9月,狂热的民族主义诗人邓南遮在法西斯党的
赞助下,决心攫取阜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募集了一批
冲锋队员。在这支名叫"阿迪蒂"的冲锋队里,有许多是从
监狱里放出来的愿效忠死战的囚徒。
这帮亡命之徒在邓南遮的率领下,向阜姆进发,决心在
那里建立一个独裁专政的法西斯式的政权。
临行前,邓南遮给墨索里尼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同志:
骰子已经在桌子上了。明天我将以武力夺取阜姆。愿上帝援
助我等!"
"我从床上起来,有些发烧。但要推迟这次行动是不可能
的。这次又是精神战胜了肉体。请在人民报上详细报道我们
的进军,并盼全文发表我的文章。
"在我们奋斗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到底。
我祝福你。"
为了夺取政权,迅速发展和扩大法西斯势力,墨索里尼
左右逢源,信口雌黄,到处招摇撞骗。他对劳苦大众说,意
大利社会党已经背叛了无产阶级,如今只有他一人坚持奉行
社会主义,他决心改善工农生活,把劳动阶级从苦难中拯救
出来;对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财团则说,法西斯党保护私有财
产,实施自由经济,反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商人俱乐部的集会上,墨索里
尼的讲话,受到资本家们的"热烈欢迎"。事后,墨索里尼对
心腹们得意地说:"我们的政策左右逢源,既讨好贵族,又讨
好平民;既反动,又革命。"
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未使墨索里尼如愿以偿。11月16
日的大选揭晓了,法西斯一败涂地,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被
选入国会,甚至在墨索里尼的老巢米兰,他的票数也很少。
邓南遮一伙进军阜姆也不甚顺利。他们霸占了阜姆十五
个地方。由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签订了《拉帕洛条约》,在强
大的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又被迫撤出。
诸多事实表明,广大民众是反法西斯的。他们担心,法
西斯会把人们拖入阴暗的地狱。
面对这种情况,墨索里尼故作镇静,他在给党徒们打气
时说:"不要害怕,意大利会自己医治它的病的。我们应当鼓
起勇气,努力!努力!再努力!再过两年我们的机会就要来
了。"
为了壮大法西斯的武装力量,准备全面夺权,墨索里尼
专门组织了一个军事参议会,广招军官和旧军人,训练武装
匪徒,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团体进行残酷镇压,制造恐怖气
氛。
所有的法西斯党徒,穿着黑色制服,号称黑衫党。他们
对自己的领袖无限崇拜,每次见到墨索里尼都行古代的致敬
礼。他们杀气腾腾,性格粗野,颇有古代罗马帝国军人的姿
态。走在大街上,他们的嘴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叫着:"杀!杀!
杀!"
这帮家伙混帐透顶,胆大妄为,自立刑法,私设法庭,疯
狂虐杀共产党人。他们有时剃人的须发,有时灌人以蓖麻子
油;对于所谓犯罪的人,加以鞭打。鞭后就非进医院不可,监
狱根本不用进了。亚历山大里亚的法西斯党徒,在当地贴出
一张布告,"凡喝醉酒的人,均须饮蓖麻子油1立升。售酒者
与吃醉酒者处罚相同。所有酒店与咖啡馆中,都陈列着一缸
蓖麻子油,以示"警告。"
1921年,墨索里尼在报上发表文章说:"19世纪的政治
学说,现在仍在试验中。实业方面民治的政体已归于失败。"
1922年春季,墨索里尼又发表意见说:"民治的奋斗,生
在不合民治的时代中。19世纪,人人无一不说民治。现在的
口号,应当改为'以少数贤明之人治国'。恢复古来的政理。
我们须知道,革命与反动,是相逼而来的。欧洲再要向民治
方面走,是愈走愈糟。只有革命可以救国。"
墨索里尼所说的革命就是推行法西斯专政,对革命党人
实施反动。
在法西斯狂暴面前,软弱的意大利资产阶级政府,像走
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刚上任没有几天的法克达政府也同样显
得软弱无力。
1922年7月19日,在国会上,墨索里尼这位当选不久的
国会议员对新总理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法克达总理先生,我告诉你,你的内阁不能再维持下去
了。从各方面看来都是不相宜的。虽然你的朋友以慈悲为怀
而捧你,但是你的内阁还是不能生存,我警告它不能再得过
且过地维持寿命了。而且你所依靠的人,都是和你一样的无
用之徒。"
最后墨索里尼用威胁的口气说:“现在法西斯党要自行其
是了,或者要作一个执政党,或者要作一个乱党,何去何从,
要看局势的发展了!"
法西斯党要夺权了!
到1922年11月1日,法西斯的武装党徒已发展到50万
人,普通党员达100万。另外,在他的操纵控制下的工会和
其他社团还有250万人。
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召开的法西斯党代表大会上,墨
索里尼对代表们说:"假使我们不能和气接受国家政权,便带
兵到罗马去,清君侧,用武力攫取政权。"
墨索里尼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党徒立刻狂叫起来:"打到
罗马去!打到罗马去!跟我们的领袖到罗马去!"
震惊世界的法西斯夺权运动开始了!
且说法西斯党,为了夺权,早已在暗中加紧进行向罗马
进攻的准备。早在1922年9月,墨索里尼就组成了最高司令
部,来统一法西斯民军的指挥。这时,他曾想迅速而简便的
方法来组织自己的新内阁。他一面向政府要求解散国会,另
一方面要求元老院襄助组阁,但都遭拒绝了。墨索里尼遂愈
加努力于武装夺权的行动。
10月16日,墨索里尼潜伏到罗马,同一位支持法西斯夺
权的大将就进军的编队、行动路线和纲领进行秘密策划。在
此之前,墨索里尼又在克雷莫纳、米兰和那不勒斯等地检查
了政变的准备。之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说,法西斯党
要"拯救"意大利,要把所有的革命力量"打翻在地!"
10月20日夜半,法西斯总部下令全国总动员,最高司令
部也发表了对全国国民的檄文,宣布进军罗马,劝告军警不
要和他们作战。说明他们的目标仅在于推翻腐朽的统治阶级,
劝慰有产阶级不要害怕,并且声明保护工农的正当权利。他
们扬言法西斯党尽忠皇室,意在拉拢意大利的保皇党,图谋
减少夺权的阻力。
进军罗马前夕,墨索里尼特召集法西斯头目举行紧急会
议,参加会议的有四路军司令米捷斑琪、德邦诺、意大罗巴
波和朱里亚迪。
这次会议推举墨索里尼为最高统帅。四路大军将沿第勒
尼安海进军罗马,沿路要占领各城市、邮电局、政府部门、警
察总部、火车站、兵营及其他重要设施。并决定,若遇军队
抵抗和革命群众阻击就彻底消灭之!
法西斯的进军指挥总部设在翁不里亚的首府佩鲁贾。这
里交通发达,易于进退。假若政变失败了,可越过彭宁山,退
至波河流域。在历史上,意大利每次大的革命运动都以此作
为指挥中心。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这支浩浩荡荡的数以十万
计的黑色大军就向罗马出发了。
在进军的当天,墨索里尼以四军团总指挥的名义,在
《意大利人民报》上发表了所谓的《革命宣言》: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我们决战的时候到了!在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国家
的军队取得了欧战的最后胜利。今日黑衫党要进军罗马,将
这一胜利再献给这座历史名城。自今日期,法西斯宣布临时
戒严,所有军事的、政治的、行政的职务,都由四军团负责
人以独裁的形式指挥。
"在法西斯向首都进军中,国家的军队要严守中立,不予
干涉。法西斯对于维托瑞·阿维乃士的军队特别尊敬。法西
斯不反对警察,只反对怯懦无能的政客。他们在很长的四年
当中甚至不能产生一个好政府。国内的资产阶级要明白,法
西斯并不要他们担负什么,不过希望他们严守秩序与纪律,法
西斯将帮助他们产生一种使意大利更兴盛的力量。在工厂、在
农场、在铁路上工作的人们,不必惧怕法西斯政府,我们将
要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我们对于没有武装的仇人也要采取
宽容态度。
"法西斯拔剑斩断那束缚人民生活的绳索。我们请上帝与
50万战死者的精灵支持我们的行动,保障意大利的安宁与法
西斯伟大行动的胜利。
"全意大利的法西斯战士们!要不愧作一个罗马人,鼓起
你们的精神和勇气吧!我们一定要胜利,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法西斯军队所向披靡,节节胜利。
当天晚上,墨索里尼就收到攻克克雷莫纳、亚历山大里
亚和波伦亚的消息。沿路政府军队和警察,大部严守中立,没
有阻击,只有少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进行阻击和反对,但
由于力量过于悬殊,很快被法西斯军队镇压下去了。
在法西斯党武装暴徒的威慑下,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政
党都吓破了胆,有的乖乖地投降了,有的摇尾乞怜,要求法
西斯手下留情。有的像老鼠一样,偷偷地躲起来了。
10月28日,一群国会议员前来米兰法西斯报馆求见墨
索里尼,他们想以中央政府来换一个停战或休战条约。他们
说:"一个内阁的变换,也许可救危难中的国家。"
墨索里尼狰狞地笑了一气,说:
"亲爱的先生们,这次的问题,并不是一个轻巧的政党或
改换内阁的问题。此次的进军具有更广大更严重的性质。在
近三年来,小战斗和小劫掠,使得民不聊生;这次我决不放
下屠刀,非要获取全部胜利不可。我不但希望改变意大利政
府的方针,而且要改变意大利人民生活的方向。这并不是国
会中政党竞争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意大利人民是否能过自
治的生活,或是我们只能做我们自己的劣迹的奴隶。战争已
经宣布了,我们要继续下去,使它有一个结果。你们了解这
些吗?现在,战幕已揭开,内战遍及全国,青年人都武装起
来了。我现在是居于领袖的地位,是前导,不是随从。我不
愿以妥协来玷污意大利青年复活的历史。这是最后的一章。它
将完成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它不能因妥协而中途夭折。"
就在教训议员们时,墨索里尼又收到了他的支持者邓南
遮从阜姆送来的祝贺信。为了镇服这群昏庸的议员们,墨索
里尼又当面将邓南遮的信念给他们听:
"亲爱的墨索里尼:我在一天劳苦工作后,接见了你的三
位使者。在你的宣言里,充满了真理,我这一只眼睛的人,在
安闲和沉思之中发现了这些真理。我想意大利的青年必定能
认识它们,并且以一种纯洁的心而跟着这真理走。我们必须
聚集我们所有的忠实分子,向意大利命运所定的目标进军。"
读完邓南遮的信后,墨索里尼对议员们说:"假若我只剩
下一个随从,或者只有我自己,我都不停止这次战斗,不获
全胜,决不罢休。"这个法西斯强盗的又臭又硬的立场,使议
员们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只好灰溜溜地悄悄溜走了。
面对如此动乱的局势,身为首相的法克达,犹如热锅上
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在几个谋士的建议下,硬着头启发了
一个公告。
"现在有几省发现一种叛乱,以至阻碍国家政府执行职
务,并陷全国于困难之境。目前中央政府正设法求得和气解
决。对此革命运动,政府将不惜任何牺牲以维持公共秩序。今
内阁虽已发生动摇,但政府必尽责以维持市民与各机关之安
宁。同时,希望市民保持镇静,以便通力维持公共治安。"
从这篇公告中,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前后矛盾,破绽
百出。对于这场法西斯政变,法克达一会儿称"叛乱",一会
儿又称"革命运动",可见他已被吓的惊魂未定,不知所措了。
全体内阁成员见此情形,纷纷开溜。
可怜的法克达,同那几位并无多大能耐的亲信商量了一
夜,决定在全国进行戒严。但是,狡猾的国王已经看出他没
有用了,拒绝在戒严令上签字。
10月29日下午,墨索里尼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它是从罗
马国王的办公处打来的。国王副官西达迪尼将军请墨索里尼
速到罗马,因为国王观察现在的形势,欲将组阁的重任放在
他身上。
诡计多端的墨索里尼并不完全相信这是真的,他要西达
迪尼将军将同样的消息以电报的形式正式通知他。
过了两个小时,罗马的电报果然来了。它是私人性质的,
电文说:
"万急。墨索里尼。米兰。"
"国王召您速来罗马,因彼拟将组阁重任交付阁下。即此
问候。"
墨索里尼及其党羽接到这一电报后,惊喜若狂,立即通
知佩鲁贾总部和米兰的黑衫党总部。并命令《意大利人民
报》用最快的速度将王室的电报全文以"号外"形式通报全
国。
此时,墨索里尼思绪万千,他觉得自己如同飞起来了一
般站在高高的云层上,他觉得前景灿烂而辉煌。
紧接着,墨索里尼以最快的速度准备起来,他要去罗马
"登基"了。
且说墨索里尼冒着大雨来到罗马后,心情十分激动。他
安置好一同来的军队,就前往皇宫会见国王,并陪同国王检
阅了进入罗马的法西斯军队。
墨索里尼命令部下排成方队,10万法西斯武装党徒在国
王面前进行了气势雄浑的操练,借以显示他们的威严和"不
可战胜"的力量!
法西斯武装夺权成功了!
作为意大利的新统治者,墨索里尼要求尽快恢复秩序。因
此,他立即发布了加强纪律和严禁在罗马游行示威的命令。他
说:"罗马这座历史名城,她激起了我的献身精神。在历史上,
许多皇家军队败在她的城下。她曾见过思想与文化的浪潮起
伏。罗马是王公领袖的目的地,是全宇宙的罗马,是旧帝国
的继承人,是基督教势力的根据地。罗马现在竭诚欢迎我,拿
我当一个全国军队的首领,当伟大的信仰者及整个意大利人
民的代表了。"
墨索里尼越说越得意,他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他又
说:"假如我愿意的话,我能将我的仇人都钉在墙上,叫他们
不能动弹——他们是诽谤法西斯的,还有那些不忠于战争而
又破坏和气的人。"
在当时的意大利,法西斯虽然已经夺取政权,但形势却
依然很严峻,到处都埋伏着反抗的种子,到处都燃烧着从心
底深处发出的复仇的火焰。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墨索里尼除了在罗马驻守6万法西
斯军队外,又调动了30万黑衫党驻在罗马城外。为了缓和同
各方面的矛盾,他暂缓宣布独裁制度,静观局势的发展。
为了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尽快组织一个中央政府,墨索
里尼派了10位彪形大汉把法克达总理送回他的故乡起内罗
洛,进行管制居住。他决定组织一个在法西斯绝对领导下的
混合内阁。由他本人担任总理,兼任外交、内务部长。在各
部正副部长中,有15个法西斯党员,15个其他党派。他想用
这15个其他党派来消除人们对他一党专制的印象。
但是,副总理、内政、外交、司法、财政等几个重要职
位几乎都被法西斯党占有。陆军部长由支持法西斯夺权的前
陆军上将迪亚兹担任,海军部长由亲法西斯的前海军上将达
翁德·瑞维个担任。
新的内阁刚刚组建,墨索里尼就立即贴出布告,宣布解
散法西斯军队。经过四军团签字,布告全文如下:
"全意大利法西斯!我们的运动得到胜利了。我党领袖现
已把持国家政权、内政、外交都操于一人之手。为了和气,新
政府阁员中也有其他政党分子,那些人士都是忠于国家的。意
大利法西斯党勇于进退,现已得到胜和,故不应再进。"
虽说法西斯夺权胜利了,但是老墨所接受的却是一个烂
摊子,财政拮据,赤字连年,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下降。同
时,政治形势也越来越不稳定,一些反法西斯势力暗中在罗
马集结,一些有胆识的人士,甚至在国会和报纸上公开批评
法西斯的丑恶行为。
对此形势,老墨当然不能坐而待毙。他想了一番,决定
采取怀柔和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就是对监禁的犯人,继续实
行大赦,来制造虚假的升平空气。另一方面迅速加强专政力
量,把已经和准备解散的法西斯黑衫军改编为"国家保安志
愿民团。"他们除了维持"治安"外,还是国防军的一支后备
力量。
这支"保安民团"建立后,老墨岂不及待地叫嚷起来:
"法西斯要以暴力对暴力,对一切骚乱破坏,誓将彻底扑死。"
与此同时,老墨又着手改编统一警察部队。过去意大利
有三支警察部队,一种是普通警察;一种是皇家警备军;另
外还有政府御卫队。法西斯夺权后,首先解散了前首相组建
的御卫队,继而将皇家警备军和气通警察合并,统属于法西
斯党魁的绝对指挥和调遣。
法西斯还下令,取缔国内的一切秘密社团,对黑手党等
一些恐怖组织采取铁腕政策,抓到就杀就判刑,不来什么法
律程序。
为了对付国会的挑战力量,老墨还组织了一个大议会,也
叫参议会,它完全由法西斯党人、阁员组成,在"领袖"的
指挥下负责起草报告、文件和各种动议,然后交国会讨论通
过执行。
这个组织凌驾于议会之上,实际上是国会的太上皇。国
会必须接受大议会的建议,按照大议会提出的程序和指令进
行工作。后来,大议会又进一步演变为法西斯意大利的立法
机关。
议会立法问题解决之后,墨索里尼就决定解散国会,宣
布1924年4月6日举行大选。
这次选举一反常规,完全在法西斯党的领导和控制下进
行。不准自由竞选,不准拉选票。除了黑衫党外,禁止在选
民中进行活动。
为了避免出"乱子"和使选举"秩序井然",法西斯大议
会事先统一提出候选人名单。为了既当票子又立牌坊,名单
上也列出了前内阁总理阿兰多和前议长德尼古拉。但大部分
都是议会挑选的新人物。它包括二百名加入法西斯党的所谓
"身经百战"的军官,10名获金牌、114名获银牌和98名获
铜牌的法西斯"模范党员",80名残废军人,34名保安民团。
这实际上是在刺刀下强奸民意的丑剧。
名单公布后,各政党心里叫骂墨索里尼,可表面上还是
热烈拥护。
别人都被管制起来,法西斯党徒们却四面出击,强拉选
票。即使是这样,意大利500万选民中,仍有200万人投了
反对票。不过,墨索里尼却感到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1924年5月24日,在阴暗恐怖的气氛中,第27届国会
开幕了。这次会议几乎是清一色的法西斯分子代表大会。会
上只有法西斯分子能够发言。墨索里尼说:"因为我们是代表
人民的,所以必须将你们的和我的嫌忌抛开。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展望未来,在我们尊敬的国家实体中,在强壮透明的
液体中生活。"
法西斯分子除了控制国会、强奸民意外,还进行恐怖活
动。社会党议员马蒂奥狄因在一次国会上抨击法西斯的暴行
和气诈行为。他说:"我提议这次选举无效,诸位先生,请现
在给我准备送葬吧。"
十天之后,马蒂奥狄被绑架。过了两个月,他的尸体在
一条河中被发现。
马蒂奥狄被杀,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国际舆论也
纷纷进行谴责。国内的自由党和共和党人纷纷和法西斯党划
清界线。
面对如此形势,老墨气势汹汹地在国会发表了一通恐吓
演说:
"假如这是追悼一个死者的问题、悲伤的问题,假如这是
一个惩办犯罪者和负责者的问题,我在此重复一遍,我们将
安然无事地照常去做。但是,假如有人想借此不幸事件而别
生枝节,不顾国家的和气——假如有人想借此悲剧表示他自
私的政治性而借故攻击政府的话,则政府亦将不顾一切以求
自卫。政府以良心担保它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了,并且将来
也愿尽它的责任。它现在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以克服那些扰
乱意大利人民的和谐并陷人民于可怕的分裂与狂妄之中的奸
计。"
"我将命令黑衫党把他们的狂想与幻梦立即彻底打破。"
随后,1926年10月,墨索里尼就颁布了取缔反法西斯主
义者的法令;除了法西斯党团以外,所有的政党和政治团体
都处在被禁止之列。共产党领袖安东尼·葛兰西和其他起领
导作用的一些活动家以及许多先进工人都被投入狱中,或被
流放到遥远的岛屿。
在对内采取血腥政治的同时,对外则采取侵略掠夺政策。
1923年8月,法西斯意大利侵占了科孚岛,9月,法西斯军
队开进了阜姆;并对利比亚和索马里兰进行了武装侵略。
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又同梵蒂冈签订了形成法
西斯主义和天主教会同盟的《拉特兰条约》,天主教会成了法
西斯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
为了有效地推行法西斯的反动政策,墨索里尼还在法西
斯内部、政界、军界、外交界进行大量清洗。各个重要岗位
都换成了"意志坚强的法西斯党人"。
"他们都是经得起战争折磨和具有重建意大利热情的勇
士。"墨索里尼是这么评价这些法西斯党人的。
当时,意大利财政十分拮据,财政赤字高达六千亿里拉。
为解决这一问题,墨索里尼特任命法西斯政治经济学博士德
斯太芬尼作财政部长。这小子是一位善于裁减费用、遏制弊
端、创造新财源的专家。一上任,他就巧妙地增设税项并发
行公债。仅两年时间,收支就平衡了。实际上,他是把许多
债务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去了。
1926年,意大利财政结余170个亿,总算脱出了"危
巢"。
墨索里尼为自己的能力感到无比骄傲。他在一次广播中
激动万分地说:"我们应当信任人民,我们应当赢得他们的信
任,尤其在我对他们说话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眼睛、听着他
们血脉跳动的时候。我现在告诉你们,我要坚决保护我们的
里拉,永远不使意大利人受侮辱。我们已经努力了四年,我
们为道德的耻辱与国家将要破产的经济危机作出了很大的牺
牲。今后法西斯政府,要抵制所有用恶劣的经济方法毁坏意
大利的势力。只要我们一发现这种势力,就一定要消灭他们。"
法西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制止滥发货币,还规定:只
有意大利国家银行才有权发行货币,并将国内流通的货币减
少2500个亿。1927年12月,内阁会议还宣布里拉由金本位
作后盾。这条措施的实施,使得币值较以前更稳定了。起初,
一金镑值130里拉,后来,降为90里拉。
为了缓和同工人日益增长的矛盾,减少罢工事件的发生,
法西斯政府还批准了八小时工作制、劳动保险和对童工、女
工的限制,并颁布了《劳动宪章》。法西斯还将职业工会改为
法西斯工团,并提倡劳资合作,发展生产,效忠国家。还强
迫工人将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4月21日——罗马诞生日这
一天。
墨索里尼固执地说:"罗马是世界法典的发源地,要庆祝
劳工节,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天。"
法西斯政府十分注意学校的改革,并将这种改革同扩军
备战紧密地结合起来。
按照墨索里尼的要求,所有学校普遍成立学生军或巴里
拉国民童子军,主要进行军事操练和国家纪律的训练,使他
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并且目光远大,在重要的国内外问
题上,必须同法西斯政府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墨索里尼还加紧进行扩军备战,并亲自兼任
陆、海、空军总长,以使全国军队绝对服从他的命令。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1925年11月,意大利完成了对
各项工作的改革,实现了墨索里尼提出的"一切权力归法西
斯"的计划。墨索里尼十分得意地说:"我希望意大利伟大,
受人尊敬,并且使人畏惧;我要尽我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精
力,不要停止,不要中断,创造一个光辉的未来,使人民过
上最美满的生活。"
墨索里尼的一派谎言,给以后的意大利人民带来的,是
一场巨大灾难。
欲知灾难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罗马野心 墨索里尼抢夺党中大权
倾盆大雨中,墨索里尼驱车赶往罗马。黑衫党
徒夹道欢迎,高呼:"法西斯蒂,全意大利",法西
斯出笼了。时下,他的口袋里只有两个里拉,但他
向一家亮着灯的厨房走去。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条约)所形成的那种分赃不均所引起的纠纷和战败国无法摆
脱的失落感,致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有些国
家的复仇主义到处泛滥,于是法西斯主义产生了。
法西斯惯于好战、反和气残酷、凶狠、杀害共产党人和
人民而著称世界的。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没有任何
一次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能与它相比。
法西斯的代表国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希特勒、墨索
里尼、东条英机等则是它们"杰出"的代表。其鼻祖"还得
算是墨索里尼欲演义法西斯,还得从他说起。
且说1922年10月31日深夜,鞋匠的儿子墨索里尼叫醒
了正在酣睡的兄弟阿拉尔杜,拿给他第二天要发表的《意大
利人民报》,上面有一条这样的声明:"自今日期,领导〈意
大利人民报〉的责任已委托阿纳尔杜·墨索里尼。我以兄弟
般的友谊表示感谢所有的编辑,以及勤奋地、诚恳地与我共
同维持此报的生命并尽力报效国家的朋友。"
阿拉尔杜睡眼矇眬,他看着已经印好的翌日报纸有些颤
抖。他真不敢相信,一向狂妄自大,视报纸为生命的哥哥真
的会把报纸交给他来管理。
墨索里尼向阿拉尔叮嘱一番报馆里应注意的事情后,严
肃地走出房门,蹬上正在外面停候他的车。此时,天色黑沉
沉的,他回过头,透过车窗,看了看那幢大楼所有的窗子。
当目光从最后一面窗子上移开时,墨索里尼对司机说声:
"开车!"汽车便向罗马方向急驶而去。
不多时,天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得人难以睁开眼睛。但
成千上万的黑衫党人和墨索里尼的支持者依然狂热地欢迎
他。他们涌在路两旁,使墨索里尼的汽车不得不慢了下来。
墨索里尼看上去无比兴奋,他觉得自己此行一定能够成
功。他不时地把头探出车窗口不顾雨淋,振臂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那些狂热的追随者也阵阵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若问"法西斯蒂"何意?自有它的来义。"法西斯蒂"来
自拉丁文"束棒"(easces)——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
权力标志棒,如同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持的朝板。墨索里
尼和他的追随者为何如此赞美这"束棒"呢?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1883年7月29日,在意大利境内瓦拉诺·迪科斯
塔的一个铁匠家里,降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意大利法西
意的鼻祖本尼托·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的父亲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五金匠,邻居们都叫
他亚里山德罗大力士。他脑子里充满了对国家的理想,他同
情穷人,厌恶富豪,愤恨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和人剥削人的丑
恶现象。在干活之余,他常和一些穷朋友讨论这些问题。后
来,成了一位早期意大利社会党党员。墨索里尼的母亲是一
位正直、勤劳的小学教师。当时在意大利,教师的生活是非
常清苦的,不仅工资低微,而且不受社会重视,她总是对孩
子们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人,吃得苦中苦,
将来方为人上人。"
本尼托的诞生给这一对年轻夫妇带来了欢乐。他们希望,
儿子长大后,像他们一样,堂堂正正地做人。所以,他们给
儿子起名本尼托,希望他能成为他们所崇敬的墨西哥的民族
英雄本尼托·胡亚雷斯。
胡亚雷斯出生于1806年印第安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任总
统期间,他曾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他废除了教士与军官武
士的特权,没收用于教堂建筑以外的一切教会地产,剥夺教
会的世俗权利。
1862年至1867年,胡亚雷斯领导人民抗击拿破仑三世
组织的墨西哥远征军并获得了胜利,从而推翻了以麦克西米
连为傀儡的帝国。他曾兴办印第安人教育,镇压退伍军人暴
动与迪亚斯叛乱。亚里山大·墨索里尼对胡亚雷斯的英雄事
迹十分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后要像胡亚雷斯一
样,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但是,墨索里尼的秉性,却和他的父母不一样,骄奢野
蛮。他常常偷邻居的鸡,和果园里的苹果。当大人抓到他时,
他就装出一副受伤了的样子,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为了
改变他的这些坏习气,母亲就常常带他去教堂,让他做礼拜,
唱圣经。墨索里尼极不喜欢教堂那昏暗的环境,总是无精打
采的。有一次唱赞美诗时,他趁母亲不注意,一下子溜走了。
唱诗结束后母亲到处寻找,却发现他小子不知什么时候钻到
了神父的卧室,把那卧室翻得很乱。人们都进来时,他已在
神父的床上睡着了。但地上的什物中,有几条女人的三角裤
和胸罩,那是两个修女在这里陪神父睡觉时留下的。
这件事当时在瓦拉诺·迪科斯塔整整哄动了一个月。
1890年,墨索里尼进了邻村的一所学校读书。他经常和
同学打架,还常常躲在厕所后面看女老师大、小便。学校抓
住他,罚了几次,还是无效。两年后,学校无奈把他开除了。
他的父母只好把他又送进另一个学校。在这里,墨索里
尼的坏脾气依然未改,常常和同学打闹,尤其是喜欢抓女同
学的小辫子。
不过,墨索里尼也十分聪明,很多东西他都过目不忘,过
耳成诵。一些老师还由衷地称他绝顶聪明,未来不可估量。这
使他更加狂妄不已,自以为是。但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他逐
渐用功于学业了。
不过,对于有些问题,墨索里尼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尽
管有时他的见解显得荒诞不经,但他自己说起来却津津乐道。
有一次口试,他一口气说了半个小时。
主考老师说:"我佩服你的口才、你的雄辩。可是,你离
题十万八千里了。"说着,打了个零分。
放假回家,墨索里尼总是练习演说姿势,母亲说:"你为
什么老是这样?"
"这有什么奇怪?我将来要让整个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在那个时代,欧洲各种思潮泛滥,有时一天能冒出几个
主义。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封建极权主义、达尔
文主义、巴枯宁主义等等、等等。在墨索里尼的头脑中,充
斥着种种幻想。他在学校没事的时候,一天到晚喜欢写罗马
的城名,大城市名、小城市名、写满一纸,他很想到罗马一
游。不久,他同母亲到拉文纳旅行。这里伟大诗人但丁的故
乡,到处充满了厚重的文化色彩。墨索里尼站在但丁墓前,心
里涌现出无比的崇敬。他觉得自己应该像但丁一样写出最新
最美的诗句、语言。此事对他以后的记者生涯影响很大。
铁匠亚里山德罗,对自己儿子的成长十分关切。为了培
养儿子爱劳动的习惯,每逢放学后,他就让墨索里尼在店铺
里劳动。亚里山德罗给他讲解机器的原理,墨索里尼愈听愈
感兴趣,他开始领会到机器也有它的特性。在劳动的过程中,
他常常听到父亲和一些穷朋友讨论各种政治问题,许多疑问
在他的心头缠绕:那些警察带着枪,为什么还那么小心谨慎?
为什么那么多穷人整天生活在贫穷饥饿之中?他们为什么常
常诅咒政府?
1896年,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去学
习。这是一座很有名的培养教师的学校,学制六年。这对墨
索里尼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在学校仍不甚用功,经常违犯
纪律。在痛苦与煎熬中,他终于度过了六年,取得了毕业证
书。
接着,墨索里尼在哥尔替瑞乡村谋到了一个小学校长的
位子。但这种毫无生气的"孩子王"生活令他觉得十分无聊,
使他有一种宏图、壮志难酬的惆怅。一年过后,他扔掉教鞭,
离开了这里。他决心去闯荡江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去干
自己值得一干的事。为此,临行前,他写了一篇题为《坚强
的意志乃是成功之保证》的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以表
明自己的心志。
离开了学校,墨索里尼觉得十分孤独,他决定到处漫游。
到了基亚索,他意外地知道了自己的父亲被捕了。他是准备
去瑞士时,在候车室,从《米兰报》上看到父亲被捕的消息
的。原来,社会党在勃烈达标发动了暴动,他父亲是领袖之
一。墨索里尼有些慌了,他不知道是继续流浪还是回去看望
父亲。最后,他一狠心,继续洛桑流浪。
到了洛桑,墨索里尼没有找到工作,身上的二十法郎早
光了。夜晚,他饥寒交迫,在冰冷的街头晃荡。实在受不了
了,他只好朝着有灯光的人家走去。他冲着屋里正在吃饭的
人问:"有没有可吃的面包?"
屋里的人对他投以惊异的目光,没有回答他。
"我是问有没有面包可吃,我实在太饿了。"
停了一会,有个人默默地切了一块面包给他。
"谢谢!"墨索里尼说了一声,但没有人理他。他又说:
"晚安!"便又走进了夜色之中。
在瑞士期间,墨索里尼做过泥瓦匠、伙夫、裁缝、脚夫
等活,而且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对建筑,墨索里尼有着
浓厚的兴趣。为了赚点稿费糊口,他还做过法文翻译。
正如墨索里尼后来所说:"那时我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
但我既不借债,也不祈求于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劳动维持最
低标准的生活。由于受父亲的影响,我集中精力研究社会科
学。"当时,他只要得空,便到洛桑大学旁听政治经济学和哲
学课,以提高自己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墨索里尼还经常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有时也在公共场
合发表演说。有一次,他说话不小心,得罪了瑞士当局,被
驱逐出境。他回到意大利,正遇上征兵,随即在历史名城维
罗纳参加了巴萨列里奥的联队。这个联队以善于快步训练而
出名,士兵们的帽子上都饰有绿彩羽毛,借以与其他部队区
别。
军队里的生活是紧张的、刻板的,正当他对这种紧张的
生活稍为习惯的时候,长官突然通知他:"你家里来了电报,
你母亲病危!"
墨索里尼听了,犹如晴空霹雳,匆匆忙忙乘上头班车回
到家里。母亲已经神智不清,不久就死去了。
母亲的病故使墨索里尼十分悲伤。但他还能克制住自己,
他在给军中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代表我家里的人,谢谢你的好意。我现在只有一件事
情可做。就照你所说的,我应当服从先母的教训,好好当兵,
好好做人。女子可以哭哭啼啼,男子要吃苦,不怕死,才可
以救国,才可以继承先烈的意志啊!"
在部队服役期满后,墨索里尼又回到瑞士,继续过着流
浪、求学的生活。
有一天,法国的社会主义者绍雷斯正在日内瓦作有关基
督主义的演说。墨索里尼前去听讲。他站在工人群中,衣衫
不整,旁人都以为他是无政府党人。绍雷斯演说不久,墨索
里尼便举手表示反对,并且出言不逊,激起群众的公愤。大
家都要赶他出去。墨索里尼大声喊道:"我有发表意见的权
利。"大家正要打他,绍雷斯叫大家安静,等他自己演说完后,
让这个反对者说一说。
在大庭广众之下,墨索里尼大讲教会对于罗马帝国之罪
恶。他演说时,口惹悬河引经据典,条理分明,赢得了听众
热烈的掌声。瑞士警察局认为他的主张太激烈,有碍治安,第
二次对他下了驱逐令。
1908年,墨索里尼被迫移居到奥地利,做《特伦托新闻
报》的一位编辑,后来又在《人民报》做助理编辑。《人民
报》是巴蒂斯蒂创办的。他想鼓动特伦托地方人民脱离奥地
利的管辖。巴蒂斯蒂是意大利统一时代的最后一个殉难者。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替意大利打奥地利,后来被奥国绞死。
墨索里尼第一次会见巴蒂斯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利用报
纸猛烈攻击奥地利的宗教势力,并力求恢复意大利已失去的
土地。不久,他又因此被捕入狱,最后被驱逐出境。
在国外流浪期间,由于生活拮据,时运不济,墨索里尼
不喜欢娱乐宴会。他性格孤傲,除了群众演说之外,不喜欢
人多的地方。但是他常常到剧院去,解解愁闷。有时他哄然
大笑,引起身边警察的注意和指责。他还喜欢弦琴常奏的音
乐曲目有贝多芬的交响曲和凯旋进行曲等等。有一次,他对
一个朋友说:"我希望做个音乐家,奏出宇宙间的欢乐,送走
人世间的忧愁!"
墨索里尼又回到弗利,住在父亲开的铁匠铺里,每日读
书消遣。房子窄小得很,外面喧声不止。他依然读他的政治
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他父亲的引导和影响下,他成了一个
社会党的党员。从此,墨索里尼常常冥想苦思:要"革命"必
须大造舆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动员群众。没有群众
的支持将一事无成。他决心办一张报纸,来为他呼风唤雨打
天下,进行舆论准备。
这张报纸就叫《阶级斗争报》,是本地社会党的机关报。
墨索里尼对办报很内行,严肃认真。他说:"报纸不是拿文字
堆积起来的。报纸是党的灵魂,党的标记。""现在的社会党,
实在是尸居余气,没有什么好的理想。""现在的社会主义,变
成做官的捷径,为政客奸人所利用,不能谋物质上精神上的
进步了。社会主义,注重人类的合作,非努力工作、洗涤个
人的身心,是不能实现的。"
墨索里尼,利用手中的报纸,一边攻击共和党,一边污
蔑社会党的"保守派"。他随心所欲地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
结果招来了无数的批评。但他丝毫也不在乎。有一天,他在
报纸上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空白的书。上面只写了研究、
疲乏、奋斗几个字,没有腐败等字样。我们心宽体胖,不求
人知,敢说真话、老实话。"
1912年,意大利社会党在勒佐伊弥利亚举行全国代表大
会。在这次会议上,墨索里尼大出风头,他的言行使很多人
把他看成是全国的英雄。一向气势不振的右派失掉了势力,而
左派则控制了党的领导权。墨氏由于能言善辩,被推举为
《前进报》的总编辑,从而掌握了社会党中央党报的舆论大权。
墨索里尼接管《前进报》之后,报纸发行量骤然增到15
万多份,经济情况大为改观。社会党的人数也由5万人发展
到15万人。墨索里尼的人生道路从此出现重大转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开始积极主张中立。但
到了1914年11月间,墨索里尼却积极主张参战。因为他惯
于见风使舵,他已看到协约国的力量正在扩大,形势对德、奥
很不利。
社会党中央一气之下,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并撤销他
《前进报》总编辑的职务。
墨索里尼只好惆怅地离去。此时,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五
个里拉了。但是,到了本年的11月15日,在一些主战的垄
断资本的支持下,他居然又创办了一份《意大利人民报》。报
纸问世后,他的政敌都说他接受了法国人的金钱。于是,政
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进行彻底清查。其中,有三个人是社
会党人,三个人是中立派。查清之后,知道开办费用全部由
他的朋友"捐助",并非"外国津贴"才算了事。
《意大利人民报》一创刊,就刊出了两句特别引人注目的
格言。
"谁有铁,谁就有面包。"
——布朗基
"革命是一种理想,须要有刀枪维持。"
——拿破仑
墨索里尼在他所撰写的一篇题为《胆量》的社论中说:
"我们既然继续努力,我们就不可不知道一个又可怕又可爱的
字,就是'战'。我说'战'这个字声音很大,我信仰心很重,
我豪气很盛。因为我是对诸位青年人说的,对诸位在历史上
有责任的人说的。"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在苦心经营着他的《意大利人
民报》。这是他的喉舌,这是他的工具,这是他的发迹之地。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之所以成为一个政治家,一个新闻学
家,一个主战派,一个法西斯党的领袖,都与这张报纸有关。"
报社设在米兰保罗街一座古老的房子里,墙壁因年久失
修,多半已经脱落,屋里的桌椅也残缺不全,但是这里的工
作人员在"尼采精神"的刺激下,紧张地工作着。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编辑部,这里的工作人员似乎都有
一种古怪脾气。编辑室的门上、墙上、桌上都贴有书写的条
子。一方面警戒自己,一方面通告外来宾客,以便维持秩序。
一个人在条子上莫明其妙地写道:"不要没来之先,已经走
了。"一个人写道:"能用一个字的,他却用了五个字,他犯
的罪是顶大的。"第三个人写的是:"来者予我以荣耀,去者
予我以愉快。"
墨索里尼写文章时,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桌
子上堆满了报纸和各种参考材料,态度惊慌失措,好像发怒
一样,说话也鲁莽得很。有一次叫听差拿咖啡进来,说:"不
准再有人进来,否则我要开枪。"听差说:"但是我要送咖啡
进来呢?"他笑道:"那么我就对你开枪。"每逢他撰写社论时,
都是这样,不让任何人打扰他。
墨索里尼的写字台后面,挂着意大利战时敢死队的黑旗。
旗旁有白骷髅和刀子。书桌旁边,堆满了书籍和文稿。桌上
有一枝手枪,枪口对着自己。好像他时时准备与他的政敌拼
搏似的。每到报纸出版之后,他要细细阅读,一字不漏。
"我不喜欢不痛不痒的文字,文章要尖锐泼辣,像闪电和
炸药一样,要富于煽动性。"墨索里尼经常这么对手下的编辑
人员说。
墨氏虽然百般鼓吹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站在
协约国一方,但这并非一件易事。"意大利人苟安岁月已久,
不肯为理想而奋斗。要改变他们的态度是难乎起难的。"墨索
里尼常常这样叹息。
此外,意大利首相饶里蒂和德国关系较密切。早在开战
之前,意政府就与德、奥结成了三角联盟,规定一方若遭受
攻击,其他两国必须支援。为了撕毁这一同盟,墨索里尼除
了利用《意大利人民报》大造舆论外,还创建了他自己的政
党"革命同志会。"这是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前身。
1915年1月,墨索里尼的党徒已有五千余人,集会在墨
索里尼的旗帜下,多是流氓打手和主张侵略扩张的一些狂妄
之徒。在一次集会上,墨索里尼鼓动他们说:"诸位都是反抗
旧习俗的青年,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今天要
战争,明天就要革命了。我要意大利加入战争有两个目的:一
是对内的,一是对外的。参战的结果,可以打倒奥匈帝国,解
放意大利被侵占的土地;另外,可以把法西斯思想传播到俄、
德两国,这对于世界革命、人类的自由是有贡献的。我们要
揭去国家党和帝国主义党的面具,带着激进派、革命派反对
宪政的精神,决心战斗到底!"
因为煽动战争,这年4月11日,墨索里尼在罗马被捕,
被监禁数日后又释放了。他继续著文,发表演说,与人相争。
他利用报纸集中攻击反战派,谴责他们为卖国贼。墨索里尼
说:"我想要意大利国基巩固,必须要改造国会,至少要把十
几个卖国议员枪毙!"
5月15日,墨索里尼发表社论,说:"意大利到了生死存
亡关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民应当自觉。或者是战争,或
者是革命,二者必居其一。"过了几天,他又写道:"意大利
的形势和欧洲的政局,都落在你们的肩上了。"
经过墨索里尼大张旗鼓的宣传,响应者逐渐增多起来。
1915年3月,意大利政府同时与两个交战集团谈判。在
德国的高压下,奥匈帝国不惜忍痛割爱,表示愿意交出一部
分之室领地,作为对意大利继续信守"中立"的报酬。但这
些领地为数不多,又不能马上兑现,当然不能满足意大利统
治阶级的奢望。这时,意大利帝国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除
了要求获得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整个伊斯特利
亚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等地区外,还主张在阿尔巴尼亚中部成
立一个由意大利控制的自治公国,并要求获得非洲一些殖民
地,和某些土耳其领地。英国首先答应了意大利的要求,法、
俄也跟着表示同意。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
在1915年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正式表示站在协约国
方面。
1915年5月23日,萨兰德拉继饶里蒂为意大利首相。依
照墨索里尼等人的意旨,对德、奥正式宣战。第二天,墨索
里尼就发表文章说:"从今天气,意大利人民要从军了;从今
天气,意大利境内没有党派的成见,只有整个的民族。刀枪
相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说:"就是'意大利万岁!'我
们现在方才知道,祖国的生存是与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的。我
们现在方知道,意大利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活力的民族。我
们愿意与意大利共存亡!"
9月3日,墨索里尼应征入伍。在战争刚开始时,他就想
应征入伍,但国家没有同意,一直拖到9月份。
"我去前线作战了,希望后面要有保障,要睁开眼睛,尽
力奋斗、谨祝诸君努力!"写完这一篇文章,墨索里尼就把
《意大利人民报》交给他的好友福耳科主办,自己扛起枪参军
去了。
墨索里尼在名震全国的伯萨利尼联队当战士,经过短期
的训练就奔赴前线作战了。由于在作战中,他打得勇猛顽强,
不久就当上了排长。但由于他有社会党的背景,就不能再提
升了。但墨索里尼对此并不在乎。
"我现在处于两面夹攻的地位,一方面对付前线国外的敌
人;一方面对付后方国内意志薄弱的人。"他在给朋友的信里,
常常这么说。
1917年2月22日,在一次地雷爆炸中,墨索里尼身负重
伤,先后动了27次手术,从身上取出大小四十四个弹片,伤
愈之后,他体力不支,已经不能继续在部队作战了。当局命
他退伍。无奈,墨索里尼又回到米兰,继续以高度的热情主
编他的《意大利人民报》。
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贡比涅停战协定签定后,意大利统治集团同英、法、美、
日等几个主要战胜国就各怀鬼胎,为巴黎和会的筹备工作忙
得不可开交。1919年1月18日,这一举世瞩目的帝国主义列
强的分赃会议在法国巴黎开幕了,会议一直到1920年1月
21日才告结束。
巴黎和会是在凡尔赛的镜厅中开幕的。东道国法国之所
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大会的开幕地点,是有其用意的。大会
开幕这一天,正是四十八年前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在这凡尔赛
宫的镜厅中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日子。法国总统彭加勒致
开幕词,他以胜利者的口吻,讥讽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生于
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资产阶级通过这位总统之口,首
先提出了严厉制裁和分裂德国的要求,以防止德国军国主义
东山再起,不让德国对法国的战争重演。但英、美出于自身
的利益,不愿过分削弱德国。
在美、英、法、意四国政府首脑组成的"四巨头会议"中,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没有起多大
作用。因为意大利在战争初期脚踏两只船,参战后的作用又
不大,加之经济上又依赖于英、美、法,所以奥兰多的主张
很少被采纳,意大利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对此,奥兰多满
腹牢骚,有时只得愤然离开会场。但其他与会者根本不予理
睬,他又只好悄悄回到会场。所以,美、英、法三国首脑成
了大会的太上皇,是整个大会的中心人物和一个重要问题的
"仲裁者"。
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美国竭力干预欧洲事务,计
划建立一个受美国保护的巴尔干联邦;力图阻止英、法两国
力量的过分强大,以确立美国对这次战争中遭到削弱的国家
的控制;搞垮英、日同盟,削弱日本在远东的影响,使美国
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获得国际承认。为了上述目的,威
尔逊一再坚持他在1918年1月所发表的《十四点》原则,大
谈什么"进行公开外交"、"海上航行自由"、"拆除经济壁
垒"、"裁减军备"、"公正地处置殖民地"、"建立国际联盟"等。
法国和意大利反对美国过多地干预欧洲的事务。墨索里
尼和邓南遮大肆鼓吹,煽动人民起来反对。但是,意大利按
其实力和地位来说,同美、英、法相比只是一个第二流的帝
国主义国家。在和会上,奥兰多提出了独霸亚得里亚海的侵
略纲领,要求得到阜姆港,使之成为意大利向巴尔干扩张的
重要基地。奥兰多甚至以没有阜姆他不能回国和意大利人民
将起来暴动相要挟。在整个和会的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
彼此唇枪舌剑,吵嚷不休,充满了激烈的争夺。每个帝国主
义国家的代表,都有自己的掠夺计划,都想在会议桌上多捞
一把。
根据《凡尔赛和约》,战前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坦噶尼喀、
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多哥、西南非洲(纳米比亚)、
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瑙鲁和新几内亚等地,均
被英、法、日、比和南非联邦所掠夺,面积共达三百万平方
公里,人口共计一千三百万。《凡尔赛和约》不仅使德国海外
殖民地丧失殆尽,而且对德国的疆界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德
国丧失了原有国土的八分之一,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此外,
条约还对战后德国的军备作了种种限制,并确定德国向战胜
国赔款总额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
《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在意大利政府的敦促和墨索里
尼的叫嚷下,协约国又同德国的同盟国——奥、保、匈、土
分别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
约》和《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些条约,奥、匈、土、保等国
的领土被分割,军备上受到限制,同时也必须付出巨大的战
争赔款。按照《圣日耳曼条约》,原来的奥国疆土将减少一半
以上。伊斯特利亚、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担亚部分地区,提罗
尔南部、达尔马提西沿岸一些岛屿《阜姆除外,划给意大利。
此外,意大利还和英、美、法三国取得了对爱琴海沿岸的色
雷地区的控制权。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并不意味着协约国集团的真正胜
利,而只不过是他暂时的"表面胜利"。这个条约对德、奥来
说,无疑是一个严厉的制裁,但对于战争魁首威廉二世、兴
登堡等人并未加以追究。威廉二世逃往荷兰,逍遥法外;兴
登堡后来还爬上了德国总统的宝座,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也没
有受到多大损害。
果然,巴黎和会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就提出"打
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大肆煽动对战胜国的仇恨,使复仇
主义的情绪在德国迅速滋长。就是各战胜国之间,也是矛盾
交织,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加强
了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地位。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
由于他们的掠夺欲望未得到满足,在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
区均受到英、法的排挤,因而战后对英、法很不满。至于英、
法两国,为了争夺欧洲霸权和中近东地区以及非洲的利益,也
是矛盾重重。
可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祸根,为法西斯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机会。所以,从巴黎
和会到华盛顿会议,从《洛迦诺公约》到以后的《非战公
约》和《慕尼黑协定》,既不能使战败国与战胜国归于和好,
也不能使战胜国营垒中的各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欢。尽管帝
国主义召开会议和签订协定时,总是听到关于战争的叫嚣,总
是有伪善的"和气歌手"出现。但虚伪的和气言词,总掩盖
不住他们侵略的本性。
意大利统治者虽然在战争中分得了一份赃物,但是残酷
的帝国主义战争给意大利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群
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不仅工人阶级反对统治阶级,而且
很大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也十分不满。
1919年初,意大利的罢工扩大到几十万工人,并且带有
总罢工的性质。北意大利的都灵、米兰、热那亚及其它工业
城市曾是罢工运动的主要中心。工人除了提出改善工人的经
济状况的要求以外,还提出了停止意大利参加干涉苏维埃俄
国的要求;工人们拒绝把武器和物资运往俄国供应武装干涉
者和白匪军。
1920年初,在意大利还出现了建立工厂委员会的运动;
到8至9月份,夺取工厂的运动扩及60多万工人。这是意大
利无产阶级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意大利北部所有的大型工
厂掌握在工人的手中达二、三个星期。在工厂委员会的领导
下,工人们曾独立地组织过企业的生产活动。工人们建立了
自己的赤卫队。与此同时,以夺地和减租减息为内容的农民
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意大利已经处在深刻的革命危机状态中。但是,当时的
意大利还没有真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能来领导工人阶
级斗争,并把它引向胜利。意大利社会党曾经是一个中派类
型的政党,当时它在"左"的词句的掩盖下奉行着机会主义
的政策。这个党的领导权曾掌握在最高纲领主义分子的手里,
但是他们实际上却让右派社会党人获得行动上的自由,而右
派社会党所奉行的乃是反革命、反工人的路线。
社会党中的右派领袖们,事实上早在战争期间就已经同
资产阶级合作了。战后,除了破坏群众的武装起义,反对工
人阶级转向夺取政权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阻碍建立工人和农
民联盟。改良主义者们,破坏了1920年都灵工人的4月同盟
罢工,并且在同年9月,在同饶里蒂首相签订秘密的合同以
后,取消了工人占领工厂的运动,使工人阶级遭到了一次最
沉重的打击。以葛兰西和陶里亚蒂为首的"新制度"派,是
当时坚持共产国际立场的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派别。他们于
1921年1月创建了意大利共产党,从而标志着意大利无产阶
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光辉里程。
1919年至1920年的局势表明,意大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已经成熟。面对蓬勃发展的人民群众运动,意大利垄断资产
阶级吓破了胆。墨索里尼这个铁匠的儿子,这个曾经一度信
仰社会主义的叛徒,现在顽固地站在工人阶级的对立面,成
了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急先锋。他要充当垄断资产
阶级的打手,他声嘶力竭地叫喊:"杀!杀!杀!"他决心在
所有邪恶势力的簇拥下,在意大利建立最反动最黑暗的法西
斯统治。
为了实现自己的反动抱负,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
兰召集旧时政治上和行伍中的同伙150人,组织了一个"战
斗的法西斯党。"这个党的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
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入党
的家伙,多是一些亡命之徒,他们抱定决心摧毁布尔什维克
势力,在意大利建立铁血统治的信念,一个个杀起腾腾地宣
誓。
为了最大范围地招揽党徒,墨索里尼一面用他掌握的报
纸对党的宗旨进行鼓吹、宣传,一面挖空心思,为自己的党
取名为"法西斯蒂"(easces)。这是来自拉丁文的一个名字,
意思是"束棒"——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棒。墨
索里尼以此为自己的党设计了党徽,一束棒子捆在一起,中
间捆着一把斧头,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
民要绝对服从他们勇敢的领袖。同时,墨索里尼还解释,这
标志也象征意大利人民古代的光荣。他还规定,法西斯党必
须行罗马式敬礼,高唱青年进行曲。他用"信仰、服从、战
斗"的口号,代替了他所鄙视的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
爱。"
墨索里尼在自传《战后余烬》一章中,对当时意大利的
形势作了如下的描述:"战争的火焰慢慢摇动,终至熄灭。但
战后两年中,1919年至1920年,在我复平时是意大利生活中
最黑暗最痛苦的时期。黑云密布在我们的四周。意大利统一
是无望了。我静观着暴风雨的来到。"
为了笼络军方和退伍军人,他在一篇题为《反对野兽再
来》的文章中,笰E惑人心地写道:
"假如现在谁要反对已完结、已胜利的战争,我们就要直
言不讳地承认我们是主战者,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们将要
大声疾呼:'滚开,你们这些流氓!'没有一个人能忘记为战
争而死的将士。他们形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群体,好像埃及的
金字塔上的天空,他们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没有一个人能将
他们分开。他们也不是属于任何党派的,他们属于整个的祖
国。他们属于全人类……我们能看着死者受辱而袖手旁观吗?
啊!托蒂!可爱的罗马人!你的生命,你的死,比全意大利
的社会主义更有价值。你将许多英雄排列在战场上,他们都
是需要战争的;他们知道死的代价——你,德乔·拉吉、非
尼伯哥瑞杜尼、塞沙巴第斯第、路易吉·洛里、韦内平安、绍
罗、里斯蒙迪、考图奇和其他无数的英雄,成为意大利的英
雄主义星座——你们感觉到一些流氓在翻你们的骨头吗?他
们要刮去曾经吸过你们的血的土地,并且蔑视你们的牺牲。荣
耀的灵魂啊,你们不要怕!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呢。没有什
么东西能伤害你们。我们愿意保护你们。我们不怕任何战争,
要为我们死者尽保护之责!"
墨索里尼的别有用心的宣传,果然在军界产生了影响,一
些主战者、退伍军人、暴徒、解职军官以及屡立战功的阿尔
地特手榴弹大刀队,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帜下。
意大利的阿尔地特队是大战时成立的。它的前身是意大
利各市的义勇队。这支部队在欧战中英勇顽强,他们在战场
上,手拿炸弹,口含短刀,高唱战歌,置生死于度外。后来
这支部队,为墨索里尼夺取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凡是加入"战斗的法西斯"组织的,必须遵守墨索里尼
的信条。即:服从命令,不准空口说白话;目的明确,要不
顾一切地去为胜利而战;纪念死者,尊敬伤残者及死亡者的
家属,在政治上创造一个新的法西斯的意大利。
当时,在意大利,有些人说,他们不明白法西斯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说,法西斯在意大利如同花草长在无花
匠的花园里。为了扩大宣传,墨索里尼急忙把他的纲领、主
张写出来,连续发布了三个布告。
第一次是宣告法西斯举行会议,表示向一切为争取意大
利的伟大与世界自由而死的意国人民致敬;向一切因战争而
残废和获有不治之症者致敬;并向一切牢记不忘和努力完成
他们的责任的人致意。法西斯还宣称,他们准备全力保护和
支持个人所拥有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这一声明争取
了军界,稳定了资产阶级。
第二次布告,宣称法西斯反对有害于意大利的任何帝国
主义;扬言接受国际联盟关于意大利的"提示";声明要确保
意大利边境在阿尔卑斯与亚得里亚海之间的稳定。这一布告
进一步煽起了沙文主义的狂热。
在第三次布告中,说到最近的选举。法西斯声明他们将
全力与任何党派竞争,争取大选胜利。他们要"拯救"意大
利,要充当救世主。
1919年6月,协约国对德国的和约终于在巴黎的凡尔赛
宫签定了,这一和约对意大利扩张主义者来说,等于是一场
恶梦。用墨索里尼的话说:"我们的战争是胜利了,但外交则
完全失败了。"他们除了抢到扎拉外,阜姆、达尔马提亚都没
弄到手。至于殖民地问题的解决,也与他们的希望相违。
在群众集会上,墨索里尼愤怒地说:"像我们这样一个有
势力的大国,需要丰富的生产资料,需要更多的出海口,需
要广阔的市场;但是当票他国家分配殖民地时我们只是得到
一些无关紧要的边界修正。"
愤怒之火和不满情绪在军界、法西斯党徒和狂热的扩张
主义分子中燃烧着、蔓延着。250万军人复员之后,造成普遍
失业和社会动乱。战后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扼杀了衰弱的国
民经济。更为危险的是,在墨索里尼的煽动下,民族主义分
子到处兴风作浪,他们认为,尽管意大利在战后获得了一些
领土,但觉得受了欺骗。当年参战时,英、法曾答应把某些
奥匈帝国的领土划归意大利,但是美国并没有作出这种许诺,
主张民族自决的威尔逊总统,不赞成把这片土地划归意大利。
争论中心是亚得里亚海的港口阜姆,意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
都要求占据这个地方。
阜姆的命运,具体而微妙地显示了意大利历史发展的趋
势。1919年9月,狂热的民族主义诗人邓南遮在法西斯党的
赞助下,决心攫取阜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募集了一批
冲锋队员。在这支名叫"阿迪蒂"的冲锋队里,有许多是从
监狱里放出来的愿效忠死战的囚徒。
这帮亡命之徒在邓南遮的率领下,向阜姆进发,决心在
那里建立一个独裁专政的法西斯式的政权。
临行前,邓南遮给墨索里尼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同志:
骰子已经在桌子上了。明天我将以武力夺取阜姆。愿上帝援
助我等!"
"我从床上起来,有些发烧。但要推迟这次行动是不可能
的。这次又是精神战胜了肉体。请在人民报上详细报道我们
的进军,并盼全文发表我的文章。
"在我们奋斗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到底。
我祝福你。"
为了夺取政权,迅速发展和扩大法西斯势力,墨索里尼
左右逢源,信口雌黄,到处招摇撞骗。他对劳苦大众说,意
大利社会党已经背叛了无产阶级,如今只有他一人坚持奉行
社会主义,他决心改善工农生活,把劳动阶级从苦难中拯救
出来;对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财团则说,法西斯党保护私有财
产,实施自由经济,反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商人俱乐部的集会上,墨索里
尼的讲话,受到资本家们的"热烈欢迎"。事后,墨索里尼对
心腹们得意地说:"我们的政策左右逢源,既讨好贵族,又讨
好平民;既反动,又革命。"
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未使墨索里尼如愿以偿。11月16
日的大选揭晓了,法西斯一败涂地,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被
选入国会,甚至在墨索里尼的老巢米兰,他的票数也很少。
邓南遮一伙进军阜姆也不甚顺利。他们霸占了阜姆十五
个地方。由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签订了《拉帕洛条约》,在强
大的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又被迫撤出。
诸多事实表明,广大民众是反法西斯的。他们担心,法
西斯会把人们拖入阴暗的地狱。
面对这种情况,墨索里尼故作镇静,他在给党徒们打气
时说:"不要害怕,意大利会自己医治它的病的。我们应当鼓
起勇气,努力!努力!再努力!再过两年我们的机会就要来
了。"
为了壮大法西斯的武装力量,准备全面夺权,墨索里尼
专门组织了一个军事参议会,广招军官和旧军人,训练武装
匪徒,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团体进行残酷镇压,制造恐怖气
氛。
所有的法西斯党徒,穿着黑色制服,号称黑衫党。他们
对自己的领袖无限崇拜,每次见到墨索里尼都行古代的致敬
礼。他们杀气腾腾,性格粗野,颇有古代罗马帝国军人的姿
态。走在大街上,他们的嘴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叫着:"杀!杀!
杀!"
这帮家伙混帐透顶,胆大妄为,自立刑法,私设法庭,疯
狂虐杀共产党人。他们有时剃人的须发,有时灌人以蓖麻子
油;对于所谓犯罪的人,加以鞭打。鞭后就非进医院不可,监
狱根本不用进了。亚历山大里亚的法西斯党徒,在当地贴出
一张布告,"凡喝醉酒的人,均须饮蓖麻子油1立升。售酒者
与吃醉酒者处罚相同。所有酒店与咖啡馆中,都陈列着一缸
蓖麻子油,以示"警告。"
1921年,墨索里尼在报上发表文章说:"19世纪的政治
学说,现在仍在试验中。实业方面民治的政体已归于失败。"
1922年春季,墨索里尼又发表意见说:"民治的奋斗,生
在不合民治的时代中。19世纪,人人无一不说民治。现在的
口号,应当改为'以少数贤明之人治国'。恢复古来的政理。
我们须知道,革命与反动,是相逼而来的。欧洲再要向民治
方面走,是愈走愈糟。只有革命可以救国。"
墨索里尼所说的革命就是推行法西斯专政,对革命党人
实施反动。
在法西斯狂暴面前,软弱的意大利资产阶级政府,像走
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刚上任没有几天的法克达政府也同样显
得软弱无力。
1922年7月19日,在国会上,墨索里尼这位当选不久的
国会议员对新总理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法克达总理先生,我告诉你,你的内阁不能再维持下去
了。从各方面看来都是不相宜的。虽然你的朋友以慈悲为怀
而捧你,但是你的内阁还是不能生存,我警告它不能再得过
且过地维持寿命了。而且你所依靠的人,都是和你一样的无
用之徒。"
最后墨索里尼用威胁的口气说:“现在法西斯党要自行其
是了,或者要作一个执政党,或者要作一个乱党,何去何从,
要看局势的发展了!"
法西斯党要夺权了!
到1922年11月1日,法西斯的武装党徒已发展到50万
人,普通党员达100万。另外,在他的操纵控制下的工会和
其他社团还有250万人。
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召开的法西斯党代表大会上,墨
索里尼对代表们说:"假使我们不能和气接受国家政权,便带
兵到罗马去,清君侧,用武力攫取政权。"
墨索里尼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党徒立刻狂叫起来:"打到
罗马去!打到罗马去!跟我们的领袖到罗马去!"
震惊世界的法西斯夺权运动开始了!
且说法西斯党,为了夺权,早已在暗中加紧进行向罗马
进攻的准备。早在1922年9月,墨索里尼就组成了最高司令
部,来统一法西斯民军的指挥。这时,他曾想迅速而简便的
方法来组织自己的新内阁。他一面向政府要求解散国会,另
一方面要求元老院襄助组阁,但都遭拒绝了。墨索里尼遂愈
加努力于武装夺权的行动。
10月16日,墨索里尼潜伏到罗马,同一位支持法西斯夺
权的大将就进军的编队、行动路线和纲领进行秘密策划。在
此之前,墨索里尼又在克雷莫纳、米兰和那不勒斯等地检查
了政变的准备。之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说,法西斯党
要"拯救"意大利,要把所有的革命力量"打翻在地!"
10月20日夜半,法西斯总部下令全国总动员,最高司令
部也发表了对全国国民的檄文,宣布进军罗马,劝告军警不
要和他们作战。说明他们的目标仅在于推翻腐朽的统治阶级,
劝慰有产阶级不要害怕,并且声明保护工农的正当权利。他
们扬言法西斯党尽忠皇室,意在拉拢意大利的保皇党,图谋
减少夺权的阻力。
进军罗马前夕,墨索里尼特召集法西斯头目举行紧急会
议,参加会议的有四路军司令米捷斑琪、德邦诺、意大罗巴
波和朱里亚迪。
这次会议推举墨索里尼为最高统帅。四路大军将沿第勒
尼安海进军罗马,沿路要占领各城市、邮电局、政府部门、警
察总部、火车站、兵营及其他重要设施。并决定,若遇军队
抵抗和革命群众阻击就彻底消灭之!
法西斯的进军指挥总部设在翁不里亚的首府佩鲁贾。这
里交通发达,易于进退。假若政变失败了,可越过彭宁山,退
至波河流域。在历史上,意大利每次大的革命运动都以此作
为指挥中心。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这支浩浩荡荡的数以十万
计的黑色大军就向罗马出发了。
在进军的当天,墨索里尼以四军团总指挥的名义,在
《意大利人民报》上发表了所谓的《革命宣言》: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我们决战的时候到了!在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国家
的军队取得了欧战的最后胜利。今日黑衫党要进军罗马,将
这一胜利再献给这座历史名城。自今日期,法西斯宣布临时
戒严,所有军事的、政治的、行政的职务,都由四军团负责
人以独裁的形式指挥。
"在法西斯向首都进军中,国家的军队要严守中立,不予
干涉。法西斯对于维托瑞·阿维乃士的军队特别尊敬。法西
斯不反对警察,只反对怯懦无能的政客。他们在很长的四年
当中甚至不能产生一个好政府。国内的资产阶级要明白,法
西斯并不要他们担负什么,不过希望他们严守秩序与纪律,法
西斯将帮助他们产生一种使意大利更兴盛的力量。在工厂、在
农场、在铁路上工作的人们,不必惧怕法西斯政府,我们将
要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我们对于没有武装的仇人也要采取
宽容态度。
"法西斯拔剑斩断那束缚人民生活的绳索。我们请上帝与
50万战死者的精灵支持我们的行动,保障意大利的安宁与法
西斯伟大行动的胜利。
"全意大利的法西斯战士们!要不愧作一个罗马人,鼓起
你们的精神和勇气吧!我们一定要胜利,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法西斯军队所向披靡,节节胜利。
当天晚上,墨索里尼就收到攻克克雷莫纳、亚历山大里
亚和波伦亚的消息。沿路政府军队和警察,大部严守中立,没
有阻击,只有少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进行阻击和反对,但
由于力量过于悬殊,很快被法西斯军队镇压下去了。
在法西斯党武装暴徒的威慑下,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政
党都吓破了胆,有的乖乖地投降了,有的摇尾乞怜,要求法
西斯手下留情。有的像老鼠一样,偷偷地躲起来了。
10月28日,一群国会议员前来米兰法西斯报馆求见墨
索里尼,他们想以中央政府来换一个停战或休战条约。他们
说:"一个内阁的变换,也许可救危难中的国家。"
墨索里尼狰狞地笑了一气,说:
"亲爱的先生们,这次的问题,并不是一个轻巧的政党或
改换内阁的问题。此次的进军具有更广大更严重的性质。在
近三年来,小战斗和小劫掠,使得民不聊生;这次我决不放
下屠刀,非要获取全部胜利不可。我不但希望改变意大利政
府的方针,而且要改变意大利人民生活的方向。这并不是国
会中政党竞争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意大利人民是否能过自
治的生活,或是我们只能做我们自己的劣迹的奴隶。战争已
经宣布了,我们要继续下去,使它有一个结果。你们了解这
些吗?现在,战幕已揭开,内战遍及全国,青年人都武装起
来了。我现在是居于领袖的地位,是前导,不是随从。我不
愿以妥协来玷污意大利青年复活的历史。这是最后的一章。它
将完成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它不能因妥协而中途夭折。"
就在教训议员们时,墨索里尼又收到了他的支持者邓南
遮从阜姆送来的祝贺信。为了镇服这群昏庸的议员们,墨索
里尼又当面将邓南遮的信念给他们听:
"亲爱的墨索里尼:我在一天劳苦工作后,接见了你的三
位使者。在你的宣言里,充满了真理,我这一只眼睛的人,在
安闲和沉思之中发现了这些真理。我想意大利的青年必定能
认识它们,并且以一种纯洁的心而跟着这真理走。我们必须
聚集我们所有的忠实分子,向意大利命运所定的目标进军。"
读完邓南遮的信后,墨索里尼对议员们说:"假若我只剩
下一个随从,或者只有我自己,我都不停止这次战斗,不获
全胜,决不罢休。"这个法西斯强盗的又臭又硬的立场,使议
员们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只好灰溜溜地悄悄溜走了。
面对如此动乱的局势,身为首相的法克达,犹如热锅上
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在几个谋士的建议下,硬着头启发了
一个公告。
"现在有几省发现一种叛乱,以至阻碍国家政府执行职
务,并陷全国于困难之境。目前中央政府正设法求得和气解
决。对此革命运动,政府将不惜任何牺牲以维持公共秩序。今
内阁虽已发生动摇,但政府必尽责以维持市民与各机关之安
宁。同时,希望市民保持镇静,以便通力维持公共治安。"
从这篇公告中,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前后矛盾,破绽
百出。对于这场法西斯政变,法克达一会儿称"叛乱",一会
儿又称"革命运动",可见他已被吓的惊魂未定,不知所措了。
全体内阁成员见此情形,纷纷开溜。
可怜的法克达,同那几位并无多大能耐的亲信商量了一
夜,决定在全国进行戒严。但是,狡猾的国王已经看出他没
有用了,拒绝在戒严令上签字。
10月29日下午,墨索里尼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它是从罗
马国王的办公处打来的。国王副官西达迪尼将军请墨索里尼
速到罗马,因为国王观察现在的形势,欲将组阁的重任放在
他身上。
诡计多端的墨索里尼并不完全相信这是真的,他要西达
迪尼将军将同样的消息以电报的形式正式通知他。
过了两个小时,罗马的电报果然来了。它是私人性质的,
电文说:
"万急。墨索里尼。米兰。"
"国王召您速来罗马,因彼拟将组阁重任交付阁下。即此
问候。"
墨索里尼及其党羽接到这一电报后,惊喜若狂,立即通
知佩鲁贾总部和米兰的黑衫党总部。并命令《意大利人民
报》用最快的速度将王室的电报全文以"号外"形式通报全
国。
此时,墨索里尼思绪万千,他觉得自己如同飞起来了一
般站在高高的云层上,他觉得前景灿烂而辉煌。
紧接着,墨索里尼以最快的速度准备起来,他要去罗马
"登基"了。
且说墨索里尼冒着大雨来到罗马后,心情十分激动。他
安置好一同来的军队,就前往皇宫会见国王,并陪同国王检
阅了进入罗马的法西斯军队。
墨索里尼命令部下排成方队,10万法西斯武装党徒在国
王面前进行了气势雄浑的操练,借以显示他们的威严和"不
可战胜"的力量!
法西斯武装夺权成功了!
作为意大利的新统治者,墨索里尼要求尽快恢复秩序。因
此,他立即发布了加强纪律和严禁在罗马游行示威的命令。他
说:"罗马这座历史名城,她激起了我的献身精神。在历史上,
许多皇家军队败在她的城下。她曾见过思想与文化的浪潮起
伏。罗马是王公领袖的目的地,是全宇宙的罗马,是旧帝国
的继承人,是基督教势力的根据地。罗马现在竭诚欢迎我,拿
我当一个全国军队的首领,当伟大的信仰者及整个意大利人
民的代表了。"
墨索里尼越说越得意,他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他又
说:"假如我愿意的话,我能将我的仇人都钉在墙上,叫他们
不能动弹——他们是诽谤法西斯的,还有那些不忠于战争而
又破坏和气的人。"
在当时的意大利,法西斯虽然已经夺取政权,但形势却
依然很严峻,到处都埋伏着反抗的种子,到处都燃烧着从心
底深处发出的复仇的火焰。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墨索里尼除了在罗马驻守6万法西
斯军队外,又调动了30万黑衫党驻在罗马城外。为了缓和同
各方面的矛盾,他暂缓宣布独裁制度,静观局势的发展。
为了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尽快组织一个中央政府,墨索
里尼派了10位彪形大汉把法克达总理送回他的故乡起内罗
洛,进行管制居住。他决定组织一个在法西斯绝对领导下的
混合内阁。由他本人担任总理,兼任外交、内务部长。在各
部正副部长中,有15个法西斯党员,15个其他党派。他想用
这15个其他党派来消除人们对他一党专制的印象。
但是,副总理、内政、外交、司法、财政等几个重要职
位几乎都被法西斯党占有。陆军部长由支持法西斯夺权的前
陆军上将迪亚兹担任,海军部长由亲法西斯的前海军上将达
翁德·瑞维个担任。
新的内阁刚刚组建,墨索里尼就立即贴出布告,宣布解
散法西斯军队。经过四军团签字,布告全文如下:
"全意大利法西斯!我们的运动得到胜利了。我党领袖现
已把持国家政权、内政、外交都操于一人之手。为了和气,新
政府阁员中也有其他政党分子,那些人士都是忠于国家的。意
大利法西斯党勇于进退,现已得到胜和,故不应再进。"
虽说法西斯夺权胜利了,但是老墨所接受的却是一个烂
摊子,财政拮据,赤字连年,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下降。同
时,政治形势也越来越不稳定,一些反法西斯势力暗中在罗
马集结,一些有胆识的人士,甚至在国会和报纸上公开批评
法西斯的丑恶行为。
对此形势,老墨当然不能坐而待毙。他想了一番,决定
采取怀柔和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就是对监禁的犯人,继续实
行大赦,来制造虚假的升平空气。另一方面迅速加强专政力
量,把已经和准备解散的法西斯黑衫军改编为"国家保安志
愿民团。"他们除了维持"治安"外,还是国防军的一支后备
力量。
这支"保安民团"建立后,老墨岂不及待地叫嚷起来:
"法西斯要以暴力对暴力,对一切骚乱破坏,誓将彻底扑死。"
与此同时,老墨又着手改编统一警察部队。过去意大利
有三支警察部队,一种是普通警察;一种是皇家警备军;另
外还有政府御卫队。法西斯夺权后,首先解散了前首相组建
的御卫队,继而将皇家警备军和气通警察合并,统属于法西
斯党魁的绝对指挥和调遣。
法西斯还下令,取缔国内的一切秘密社团,对黑手党等
一些恐怖组织采取铁腕政策,抓到就杀就判刑,不来什么法
律程序。
为了对付国会的挑战力量,老墨还组织了一个大议会,也
叫参议会,它完全由法西斯党人、阁员组成,在"领袖"的
指挥下负责起草报告、文件和各种动议,然后交国会讨论通
过执行。
这个组织凌驾于议会之上,实际上是国会的太上皇。国
会必须接受大议会的建议,按照大议会提出的程序和指令进
行工作。后来,大议会又进一步演变为法西斯意大利的立法
机关。
议会立法问题解决之后,墨索里尼就决定解散国会,宣
布1924年4月6日举行大选。
这次选举一反常规,完全在法西斯党的领导和控制下进
行。不准自由竞选,不准拉选票。除了黑衫党外,禁止在选
民中进行活动。
为了避免出"乱子"和使选举"秩序井然",法西斯大议
会事先统一提出候选人名单。为了既当票子又立牌坊,名单
上也列出了前内阁总理阿兰多和前议长德尼古拉。但大部分
都是议会挑选的新人物。它包括二百名加入法西斯党的所谓
"身经百战"的军官,10名获金牌、114名获银牌和98名获
铜牌的法西斯"模范党员",80名残废军人,34名保安民团。
这实际上是在刺刀下强奸民意的丑剧。
名单公布后,各政党心里叫骂墨索里尼,可表面上还是
热烈拥护。
别人都被管制起来,法西斯党徒们却四面出击,强拉选
票。即使是这样,意大利500万选民中,仍有200万人投了
反对票。不过,墨索里尼却感到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1924年5月24日,在阴暗恐怖的气氛中,第27届国会
开幕了。这次会议几乎是清一色的法西斯分子代表大会。会
上只有法西斯分子能够发言。墨索里尼说:"因为我们是代表
人民的,所以必须将你们的和我的嫌忌抛开。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展望未来,在我们尊敬的国家实体中,在强壮透明的
液体中生活。"
法西斯分子除了控制国会、强奸民意外,还进行恐怖活
动。社会党议员马蒂奥狄因在一次国会上抨击法西斯的暴行
和气诈行为。他说:"我提议这次选举无效,诸位先生,请现
在给我准备送葬吧。"
十天之后,马蒂奥狄被绑架。过了两个月,他的尸体在
一条河中被发现。
马蒂奥狄被杀,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国际舆论也
纷纷进行谴责。国内的自由党和共和党人纷纷和法西斯党划
清界线。
面对如此形势,老墨气势汹汹地在国会发表了一通恐吓
演说:
"假如这是追悼一个死者的问题、悲伤的问题,假如这是
一个惩办犯罪者和负责者的问题,我在此重复一遍,我们将
安然无事地照常去做。但是,假如有人想借此不幸事件而别
生枝节,不顾国家的和气——假如有人想借此悲剧表示他自
私的政治性而借故攻击政府的话,则政府亦将不顾一切以求
自卫。政府以良心担保它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了,并且将来
也愿尽它的责任。它现在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以克服那些扰
乱意大利人民的和谐并陷人民于可怕的分裂与狂妄之中的奸
计。"
"我将命令黑衫党把他们的狂想与幻梦立即彻底打破。"
随后,1926年10月,墨索里尼就颁布了取缔反法西斯主
义者的法令;除了法西斯党团以外,所有的政党和政治团体
都处在被禁止之列。共产党领袖安东尼·葛兰西和其他起领
导作用的一些活动家以及许多先进工人都被投入狱中,或被
流放到遥远的岛屿。
在对内采取血腥政治的同时,对外则采取侵略掠夺政策。
1923年8月,法西斯意大利侵占了科孚岛,9月,法西斯军
队开进了阜姆;并对利比亚和索马里兰进行了武装侵略。
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又同梵蒂冈签订了形成法
西斯主义和天主教会同盟的《拉特兰条约》,天主教会成了法
西斯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
为了有效地推行法西斯的反动政策,墨索里尼还在法西
斯内部、政界、军界、外交界进行大量清洗。各个重要岗位
都换成了"意志坚强的法西斯党人"。
"他们都是经得起战争折磨和具有重建意大利热情的勇
士。"墨索里尼是这么评价这些法西斯党人的。
当时,意大利财政十分拮据,财政赤字高达六千亿里拉。
为解决这一问题,墨索里尼特任命法西斯政治经济学博士德
斯太芬尼作财政部长。这小子是一位善于裁减费用、遏制弊
端、创造新财源的专家。一上任,他就巧妙地增设税项并发
行公债。仅两年时间,收支就平衡了。实际上,他是把许多
债务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去了。
1926年,意大利财政结余170个亿,总算脱出了"危
巢"。
墨索里尼为自己的能力感到无比骄傲。他在一次广播中
激动万分地说:"我们应当信任人民,我们应当赢得他们的信
任,尤其在我对他们说话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眼睛、听着他
们血脉跳动的时候。我现在告诉你们,我要坚决保护我们的
里拉,永远不使意大利人受侮辱。我们已经努力了四年,我
们为道德的耻辱与国家将要破产的经济危机作出了很大的牺
牲。今后法西斯政府,要抵制所有用恶劣的经济方法毁坏意
大利的势力。只要我们一发现这种势力,就一定要消灭他们。"
法西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制止滥发货币,还规定:只
有意大利国家银行才有权发行货币,并将国内流通的货币减
少2500个亿。1927年12月,内阁会议还宣布里拉由金本位
作后盾。这条措施的实施,使得币值较以前更稳定了。起初,
一金镑值130里拉,后来,降为90里拉。
为了缓和同工人日益增长的矛盾,减少罢工事件的发生,
法西斯政府还批准了八小时工作制、劳动保险和对童工、女
工的限制,并颁布了《劳动宪章》。法西斯还将职业工会改为
法西斯工团,并提倡劳资合作,发展生产,效忠国家。还强
迫工人将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4月21日——罗马诞生日这
一天。
墨索里尼固执地说:"罗马是世界法典的发源地,要庆祝
劳工节,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天。"
法西斯政府十分注意学校的改革,并将这种改革同扩军
备战紧密地结合起来。
按照墨索里尼的要求,所有学校普遍成立学生军或巴里
拉国民童子军,主要进行军事操练和国家纪律的训练,使他
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并且目光远大,在重要的国内外问
题上,必须同法西斯政府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墨索里尼还加紧进行扩军备战,并亲自兼任
陆、海、空军总长,以使全国军队绝对服从他的命令。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1925年11月,意大利完成了对
各项工作的改革,实现了墨索里尼提出的"一切权力归法西
斯"的计划。墨索里尼十分得意地说:"我希望意大利伟大,
受人尊敬,并且使人畏惧;我要尽我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精
力,不要停止,不要中断,创造一个光辉的未来,使人民过
上最美满的生活。"
墨索里尼的一派谎言,给以后的意大利人民带来的,是
一场巨大灾难。
欲知灾难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 政变失败 纳粹党举步维艰
演讲惑众 希特勒登上宝座
在战火中,通讯兵希特勒下士眼睛被炸得一团
黑。听了牧师的话,他觉得更加黑暗。政变失败后,
他被关进了监狱。当上总理后,希特勒泪流满面。
话说墨索里尼夺取意大利政权,穷凶极恶地推行法西斯
主义后,在北方的德国,希特勒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与
墨索里尼遥相呼应。他的手段,他的动作,较之与墨索里尼
有过之而无不及。
1933年1月29日是个星期天,柏林的上空,乌云翻乱,
北风刺骨。阿道夫·希特勒在距离总理府不远的总理广场上
的凯撒霍夫饭店房间中,正和戈培尔及其他助手喝咖啡吃蛋
糕。纳粹党内的第二把手德国议会议长赫尔曼·戈林突然冲
进来明确地告诉他们,"明天,总统就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了。"
在这之前,也就是1月28日这天,年迈的共和国总统冯
·兴登堡突然免去了冯·施莱彻尔将军的总理职务。当时,德
国最大的政党社会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担任他原来立
誓要加以摧毁的这一总理职务。
在那个命运攸关的寒冬的周末,关于德国未来局势,首
都谣言纷纭。但从后来情况看,这些荒诞不经的谣言也不是
一点没有根据的。
有谣言说,施莱彻尔将军同陆军总司令库特·哈麦施坦
因互相勾结,打算在波茨坦卫戍部队的支持下举行政变,逮
捕总统,建立军人独裁政权。有的谣言说纳粹党人要举行政
变。
不过,现在看来,情况有所好转,希特勒放下了心。
1933年1月30日,午前不久,希特勒坐上他的奔驰牌防
弹轿车去总统府觐见兴登堡总统。这次觐见对他本人、对德
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命运攸关的事。
戈培尔、罗姆和纳粹党的其他头子在凯撒霍夫饭店的窗
口,焦急地翘望着总理府的大门,他们的元首不久就是从这
扇大门里出来。
当天,在日记中,戈培尔写道:"我们从他脸上可以看出
他是否已获成功。"直到此时,他的心里依然没有把握。他接
着写道:"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时感到怀疑,有
时感到希望,有时欢欣,有时失望。我们过去失望的次数太
多了,这使我们不敢真的相信会发生伟大的奇迹。"
但是,仅仅是几分钟后,戈培尔亲眼看到了这个奇迹。那
个年方43岁、留着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的人,那个年轻时
候在维也纳做过一事无成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
无名小卒的人,那个在战后最初那些黯淡的日子里在慕尼黑
无人问津的倒霉蛋,那个啤酒馆政变中有点滑稽的领袖,那
个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的煽动家,已经宣誓就任德
国总理了。
希特勒驱车来到数百码以外的凯撒霍夫饭店,马上就回
到他的老伙伴戈林、戈培尔、罗姆等人中间。他一言不发,伙
伴们也一言不发,但希特勒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
这天晚上,从傍晚到午夜以后很久,乐极忘形的纳粹冲
锋队员在街头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庆祝胜利。他们在欢呼
希特勒的胜利,在欢呼纳粹党人的胜利。
在威廉街另一头只有一箭之遥的地方,希特勒站在总理
府一扇打开的窗户前,乐极忘形,手舞足蹈,不断地举起手
臂致纳粹党的敬礼。他时而微笑,时而大笑,时而狂笑,眼
睛里不时涌出泪水。
这天晚上,戈培尔直到三点钟才回到家,他在日记中写
道:“这几乎如同梦境一般……如同童话故事一般……新帝国
诞生了。14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胜利的结果。德国的革
命已经开始了!"
这天晚上,希特勒整个一宿没睡。他的恶狼一般的目光
在黑夜中闪烁着。他回首往事,看见了自己风风雨雨四十年
的艰难历程。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海关小职员第三次婚姻中所
生的第三个孩子。所以说,他是一个纯种的奥地利人。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他在勃劳瑙镇一家名叫
波麦的小客栈里呱呱坠地。在他满6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
到一家公立学校读书。恰好,这年正是希特勒的父亲从海关
退休的时候,那是1895年,他刚58岁。
在此后的四、五年中,这个按奈不下心的靠养老金为生
的人,在林嗣附近的许多村子里搬来搬去。到他儿子12岁的
时候,已搬了七个地方,换了五个学校。希特勒在兰巴赫附
近的本笃派修道院学习了两年,他参加了唱诗班,选了唱歌
课。据他自己记载,他梦想将来做牧师。
11岁的时候,希特勒被送到林嗣上中学。这需要他父亲
破费一点钱,也说明他父亲有志让儿子走自己的道路——做
个公务员。但是,这却是做儿子的最不想做的事情。
他的父亲为了使希特勒热爱这个职业,对他讲了一些他
自己一生经历中的故事。但是,这一切努力的结果适得起反。
希特勒不想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被剥夺了自由,不再能自由
支配自己的时间,不得不把自己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表
格上面。
到了1906年,希特勒满17周岁后,林嗣这个小城市已
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他想到更大、更辉煌的世界里去闯
荡。于是,他带着母亲和亲戚们凑的一些钱物,到维也纳混
了两个月。这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惨淡的日子。由于穷困,他
几乎流浪街头,但首都的热闹非凡的景象却使他如醉如痴,留
连忘返。
在这里,希特勒要当艺术家的梦想被敲得粉碎,他参加
几次美术考试都失败了。
不久,他的母亲患上了致命的乳腺癌,他只好又回到林
嗣。自从他离开学校以来,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他三年之
久,结果却一点成绩也没有,他觉得有些对不住母亲。
1908年12月21日,人们正在准备庆贺圣诞节时,希特
勒的母亲去世了。
埋葬了母亲后,希特勒拎起一只装着换洗衣服的箱子,和
众亲友告别。他又要去闯世界了。
"若不得志,决不回乡!"他当着众人说。他决定还到维
也纳去。
对于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天堂,是寻欢作乐的最佳
场所。但是,对于希特勒来说,它是个地狱,那儿,给他一
生最悲哀的记忆。从1909年到1913年这五年期间,希特勒
开始当小工,后来当小画家。收入之微薄,不足以填充他每
日辘辘的饥肠。
但是,希特勒不愧是一个盗世奸雄,饥饿从来没有逼得
他设法寻找一个固定的职业。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得
很清楚,他有着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入骨的恐惧,深怕自己去
老老实实地去当一个"工人"来挣钱糊口。
在维也纳这些流浪的年代中,希特勒穿着一件破旧的黑
大衣,长至足踝,很像一件土耳起长袍,这是一个匈牙利籍
的犹太旧衣商送给他的。这个旧衣商也住在那所简陋的单身
宿舍里,同他颇为友好。
但是,希特勒却不像同住在一起的一些潦倒的年轻人。他
毫无恶习,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他不搞女人。业余时间,他
读了大量的书,为以后积累了知识。
年轻的希特勒虽然没有实际参与奥地利的政治,但是已
经开始在维也纳的穷客栈、施粥站、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练
习他的讲演术了。他的演讲才能,对他后来取得的一次次成
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特勒在阅读中,看了大量的反犹书籍,从而增加了他
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他说,他发现这一"上帝造
民"的道德污点,任何放荡淫秽的事情,诸如卖淫和贩卖妇
女大部分是犹太人干的。
1913年春天,希特勒带着悲观失望的情绪,离开维也纳
到德国去了。据他说,他的心一直是向着德国的。
这一年,希特勒24岁,除了他自己以外,别人都认为,
他从各方面来说都失败了。他没有成为画家,也没有当上建
筑师,他一事无成,只不过是个流浪汉。他没有朋友,没有
家庭,没有工作,没有居处。不过,在反动思想的驱使下,他
有一样东西,就是:"对自己不可抑止的信心和深刻的炽热的
使命感。"
但是,在1913年春季,希特勒的"天才"还没有显露出
来。在慕尼黑同在维也纳一样,他依旧囊空如洗,举目无亲,
也没有正式职业。接着,1914年夏天爆发了战争,把他像千
百万人一样卷了进去。8月3日,他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
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
这是个天赐良机。现在,这个年轻的流浪汉,不仅能够
满足在一场他认为是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为他所热爱的第二祖
国服务的愿望,而且也能够逃避他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失意和
烦恼了,包括最致命的贫困。
在军队里,希特勒当上了一名下士通讯兵,吃尽了苦头。
1918年秋季,在同英国人的一次作战中,他因中毒,双目失
明,只好到柏林附近的一家陆军医院治疗。
1918年11月10日,是个星期天,秋寒风冷,希特勒尝
到了平生最大的失望和仇恨的滋味。一个牧师告诉伤兵们,这
个星期日上午,德皇已经退位,逃到荷兰去了。在那天前一
天,柏林已经宣布成立共和国。
果然,第二天,交战双方在法国的贡比臬签订了停战协
定。德国人宣布失败了。
希特勒差一点没有喘过气来,他的眼前又是一起昏黑。他
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回到病房,倒在床上,把发烧的脑袋埋在
毯子和枕头下,他痛哭起来。
据美国战地记者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
书中介绍说,希特勒也像其他德国士兵一样,是个"无畏的
战士"。他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后,于1914年10月底到达前线,
担任巴伐利亚后备步兵第十六团第一营的传令兵。第一次伊
普来斯战役的四天激战中,希特勒所属的部队伤亡惨重。根
据希特勒写给他在慕尼黑的房东一个名叫波普的裁缝的信
说,他的团一共3500多人,在四天激战后只剩下600人,军
官只剩下30名,四个连的番号不得不撤销。
希特勒在战争中一共受过两次伤。一次是1916年10月
7日在松姆战役中腿部受伤。在德国医疗复原后,他于1917
年3月回到以该团原来团长名字命名的李斯特团,这时,他
已被提升为下士,同年夏天参加了阿斯战役和第三次伊普来
斯战役。
在1918年春、夏德军最后一次全面攻势中,他所在团处
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第三次伊普来斯战役中,一个晚上,
英军向瓦尔维克以南的一个小山头大放毒气,他当时中了毒。
他跌跌撞撞地回来时,感到眼睛火烧一样痛。此时,他的身
上带着他平生所传递的最后一份战况报告。几个小时后,他
的眼睛烧得像通红的煤块一样,周围一片漆黑。
在战争中,希特勒曾两次受奖励。1914年12月,他得了
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1918年8月,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
奖章。在前帝国军队中,后一种奖章是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
同他在一个团里的一位士兵说,他得到这个令人羡慕的奖章
是因为他只身俘获了15名英军。他一直自豪地佩带着这枚奖
章,直到自杀。同团士兵都说,希特勒是个奇怪的家伙。他
从来没有后方寄来的信件和礼物,也不要求休假。对于前线
的肮脏、虱子、泥泞、恶臭,他从来不抱怨诉苦,而最勇敢
的军人对这些也是难免有怨言的。
士兵们咒骂他,觉得不能容忍他。他所在的那个连队中
的一个士兵追忆说,"当我们都诅咒战争的时候,我们中间就
有个白乌鸦不同意我们咒骂。"
另一个人说,“他常常坐在我们食堂的角落里,双手抱头,
默默沉思。但他也会突然跳起来,懊丧地走来走去,说我们
尽管有大炮,还是得不到胜利。因为德国人民的威力比敌人
最大的大炮还要危险。"
接着,他就对这"无形敌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进
行一场恶毒攻击。
1918年11月,希特勒听到德国战败投降的消息更加不
能忍受。他固执地认为,德国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它是
背后中了国内"卖国贼"的暗箭。这种荒唐的观念在希特勒
的头脑中牢牢扎了根,逐渐形成了他的病态心理。
1918年11月底,极端失望的希特勒又回到了慕尼黑。他
发现,曾经寄居的这个城市已经面目全非了。这里也发生了
革命,维特尔斯巴赫朝的国王也已经退位。巴伐利亚现在落
入社会民主党的手中,他们成立了一个巴伐利亚共和国,以
库特·艾斯纳为首,他是生于柏林的一位流行的犹太作家。
艾斯纳在慕尼黑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长着一脸灰白色
的大胡子,戴着夹鼻眼镜,头上是一顶黑色的大帽子,个子
却特别矮小。他在11月7日那天,带领几百个人大摇大摆地
经过街头,不发一枪就占领了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宣布成
立共和国。
三个月后,艾斯纳被一个年轻的右派军官娄东·阿尔科
一凡雷伯爵所暗杀。工人们于是成立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但
是,好景不长。
1919年5月1日,柏林派来的正规军和巴伐利亚"自由
团"义勇军开进了慕尼黑,推翻了苏维埃政权,并进行了惨
无人道的大屠杀,巴伐利亚的权力又落入右派之手。
巴伐利亚右派,除了竭力主张复辟王室的保皇派外,还
有一批为数众多的复员军人。战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变化,他
们找不到工作,无处安身,堵塞了他们回到战前那种和气社
会中去的道路;战争使他们变得性格粗暴,正像后来希特勒
所说的,他们"变成了为革命而革命的革命派,希望革命成
为一种永久存在的状态。"
当时,武装的自由团体在德国各地纷纷建立,由国防军
秘密提供装备。起初,他们只是被用来在发生纠纷的东部边
境同波兰人和波罗地海一带的人斗殴,但不久他们就卷入支
持推翻共和政体的阴谋中了。
1920年3月,自由团的一个声名狼藉的埃尔哈特旅,在
一个叫做埃尔哈特上尉的冒险家率领下,占领了柏林,让一
个昏庸无能的右派政客沃尔夫冈·卡普博士担任总理。正规
军在冯·西克特将军率领下却按兵不动,共和总统和政府则
仓皇逃向西德。只是靠各工会举行一次了总罢工,才恢复了
共和政府。
与此同时,在慕尼黑举行的另外一次军事政变却比较成
功。
1920年3月14日,国防军推翻了霍夫曼的社会党政府,
成立了一个以古斯塔夫·冯·卡尔为首的右翼政权,现在这
个巴伐利亚首府,已经成为德国国内各种决心要推翻共和国,
建立一个极权主义的政体、否认凡尔赛和约束缚的一切势力
的磁力中心。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下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
政治生涯。
当他在1918年11月底回到慕尼黑后,他就投靠了第二
兵团调查委员会,为其镇压革命左派提供情报。
显然,希特勒在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因此陆军继续雇佣他,派他在当地军区司令部政治新闻局工
作。后来,又送他进了"政治训练班",在那里,希特勒的反
犹谬论得到上级军官的赏识,不久就提拔他到慕尼黑一个团
里当教官,其主要任务就是打击"危险思想",即和气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主义。
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机。他抓住一切机会,
发表他的演讲。他过去一直担心他的嗓子可能由于在前线中
了毒气而永远被毁坏,现在他觉得嗓子已经复原了。他的口
才,使他日后几乎发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电台里他用声
音诱惑倾倒了千百万听众。
1919年9月的某一天,希特勒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
令,要他调查慕尼黑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
体。
开始,希特勒并没有感觉到德国工人党有什么重要意义。
他去参加该党集会是带着调查任务去的。这次参加集会的一
共只有25个人,地点是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
房间里。
希特勒从开始一直坐到散场,觉得会议开得很沉闷,大
家谈得没什么独到的东西。他觉得,这是一个与其他许多组
织没有什么不同的新组织。
希特勒正要离开时,一个教授站起来说,建议巴伐利亚
同普鲁士脱离关系,另外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国家。这
在当时的维也纳是一个很流行的主张。它激怒了希特勒,他
站起来,对教授大声痛斥。那个教授吓得溜走了,其余的人
都目瞪口呆望着这个陌生人。
这时,有个人从后面走过来,把一本小册子塞到了希特
勒的手上。
这个人就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
基人。1918年3月7日,他组织了一个"独立工人委员会"同
马克思主义的工会组织进行斗争。但是,他所拉到的会员从
来没超过40个。
1919年1月,德莱克斯勒的委员会同一个称做"政治工
人集团"的团体合并。后者原来是由一个名叫卡尔·哈勒的
报社记者领导的。新组织的成员不到100个,名叫"德国工
人党",由哈勒担任第一任党的主席。
这个组织规模很小、默默无闻的德国工人党,后来发展
为制造恐怖、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德国纳粹党。
第二天清早,希特勒起床后记起了那本小册子,于是取
出来阅读。
小册子的书名叫《我的政治觉悟》。令希特勒惊奇不已的
是,这本小册子里所反映的许多思想正是他本人过去曾蒙发、
确立起来的思想。德莱克斯勒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
工人阶级为基础",然而不像社会民主党,却要保持强烈的民
族主义的政党。这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兴趣。
恰好这一天,希特勒又收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被接
受为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当时无意参加一个现成的政党,他
想自己创建一个。他本不想理会这一帮人,但出于好奇心,他
又去参加了他们的委员会会议,会上,他说明来意和不想参
加组织的原因。
会议是在一家酒馆举行的。在一盏昏暗的煤气灯下,围
着桌子坐着四个青年,他们先读了上次会议的记录,对秘书
投了信任票。接着,司库作了帐目报告——这个组织一共只
有7马克50芬尼的经费——也对司库投了信任票。这也记入
了会议记录。
希特勒看着这样一项一项的机械程序腻烦极了,"讨厌
啊,讨厌!这是最糟糕不过的俱乐部生活!难道要我参加这
个组织吗?"
回来的晚上,希特勒辗转不眠。他再三考虑:"我不名一
文,没有收入,这一点在我看来倒是最可以忍受的,而比较
困难的则是,我是个无名之辈,侥幸活着或者死去,连最近
的邻人也不会加以注意。此外,还由于缺乏教育而必然引起
的困难……"
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后,希特勒终于决定要参加这个党。
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跨出了这一
步以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
阿道夫·希特勒终于成为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
员。
诸位切切不可小看这个第七名委员,这已成了他日后飞
黄腾达的重要转机。
在这个微不足道的政党中,有两个人对日后希特勒的崛
起起了重要的作用。
恩斯特·罗姆,慕尼黑陆军第七军区参谋部的上尉,他
在希特勒之前参加了这个党。他是一个体格魁梧的职业军人,
脖子粗得像头公牛,眼睛细小像只肥猪,脸上伤痕累累,上
半截鼻子在1914年被子弹打掉了。这家伙生性爱斗殴,有
"天赋的组织能力。"
如同希特勒一样,他对民主共和国和他认为应该对之负
责的"十一月罪人"怀有强烈的憎恨。他的目标是重建一个
强大的民族主义的德国,他同希特勒一样认为,只有靠一个
以下层阶级为基础的政党才能做到这一点,他本人就是来自
这个阶级。他是一个狠毒、无情、敢干的人。他参与建立了
第一批纳粹党的打手,后来扩建为冲锋队,一直由他领导,直
到1934年被希特勒处决为止。
罗姆不仅给纳粹党带来了大批退伍军人和自由团义勇
军,成了该党初期的骨干,而且由于他是控制着巴伐利亚陆
军的一名军官,也为希特勒和他的运动取得了当局的保护和
支持。没有这种帮助,希特勒要想煽动人民推翻共和国的运
动,也许是无法施展的。可以肯定,没有巴伐利亚政府和警
察的容忍,他是不可能安然无事地采取他的恐怖和恫吓手段
的。
狄特里希·埃卡特比希特勒大21岁,常常被称为是"国
家社会主义"的精神上的奠基人。
这家伙是一个机智的新闻记者,同时又是一个平庸的诗
人和剧作家。他翻译过易卜生的作品,写过一些从未上演过
的剧本。在柏林,他曾经像希特勒在维也纳一样,过了一阵
子穷困潦倒的流浪生活,成了一个酒鬼,吸过吗啡,据说还
进过精神病院,在那里他才总算能把自己的剧本上演,让病
人当演员。
战争结束后,埃卡特回到故乡巴伐利亚,在慕尼黑艺术
家汇集的勃伦纳赛尔酒馆里,在一群钦慕者面前,宣传亚利
安人的优越性,主张消灭犹太人,推翻柏林的"猪猡"。
"我们需要一个头子,他要能够吃得消机枪的声音。群众
是需要吓一吓的。我们不能用军官,因为大家现在不再尊重
他们了。最好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工人——他不需要什么脑筋
——他必须是个单身汉——。"
这个酗酒的诗人,在希特勒身上发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
人。他成了这个新起的年轻人的亲密顾问,借书给他阅读,帮
助他提高文化,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广大朋友,其中不仅有愿
意出钱捐助该党经费和维持希特勒生活的阔佬,而且有像鲁
道夫·赫斯和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这样未来的助手。
希特勒对埃卡特的仰慕之情一直没有减退过,多次表示
对这位古怪的导师的感激,称颂他是"最优秀的人","在他
的著作中,在他的思想中,最后在他的行动中,一生致力于
唤起我国人民。"
创建国家社会党的人就是这么一批无奇不有的失常的怪
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开始形成一个在十三年内将
席卷欧洲的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为德国建立第三帝国运动。
思想混乱的锁匠德莱克斯勒提供了一个核心,酗酒的诗
人埃卡特提供了一部分"精神上的基础,"经济学怪人弗德尔
提供了可以算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上尉罗姆提供了陆军和退
伍军人的支持。至于将一个原来不过是酒馆小房间的辩论会
的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政党,这项工作的领导责
任,现在就落在这个年纪不满31岁、以前完全默默无闻的流
浪汉阿道夫·希特勒的身上了。
在维也纳挨饿的日子使希特勒的心中沸腾着各种各样的
思想,现在可找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他要把缩手缩脚的委
员会组织或规模较大的集会。但是,他的工作经常碰壁,有
一次他发出80份请帖,而到会的仍旧是他们自己的人,他并
不因此灰心。
后来,希特勒筹集了一些钱,在本地报纸上刊登了一条
开会的通知。这次,他没想到来的人竟有100多。希特勒原
定在一位教授发表主要讲话后,作第一次公开演讲。没想到,
该党的名义首脑哈勒表示反对。他认为,希特勒搞别的名堂
还可以,但演讲却绝对不行。
希特勒冒着失败的危险,试着讲了30分钟,却收到难以
预料的效果。他善于煽动的雄辩使听众像"过电"一样激动
万分,其反应之热烈,从会后人们捐献300马克这一举动便
可以证明。
这是纳粹党第一次获得的重大胜利,也暂时减轻了他们
在经济上的困难。
在这以后,希特勒的每次讲演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他
成了他们中最会讲话的人。
1920年初,希特勒就把党的宣传工作接了过来。他开始
组织这个小得可怜的党做梦也想不到的最大规模的集会。这
次集会的时间订在1920年2月24日,会场设在著名的霍夫
勃劳豪斯啤酒馆的宴会厅,可容纳2000人。希特勒在委员会
中的同伴都认为他这样做是发疯了。哈勒辞职表示抗议,由
德莱克斯勒继任。
希特勒强调说,准备工作是他个人负责进行的。对于别
人如何看,他是不在乎的。
在这次集会上,希特勒第一次阐明了德国工人党的二十
五点纲领。这个纲领是由德莱克斯、弗德尔和希特勒三人匆
匆忙忙拟写出来的。会上的狂呼声、嘘叫声都是针对他宣读
的纲领的内容发出的,纲领在会上获得通过。
从此,工人党名声大震。
希特勒说:"从这次集会以后,党摆脱了小俱乐部的狭隘
束缚,第一次对我们时代的最有力的因素——舆论发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
1920年4月1日,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
其实,希特勒所宣布的纲领只不过是欺骗工人、下层中
产阶级和农民的大杂烩,到纳粹党执政的时候,大部分都抛
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正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提出的重要原则
一样,这个纲领中最重要部分,第三帝国是执行了的,对德
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特别是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深重的后果。
这就是希特勒所宣布的第一点,要求所有的日耳曼人在一个
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
至于希特勒在纲领中宣布的所谓"社会主义"的东西,显
然是仅仅投合下层阶级情绪的仆人玩艺儿。
希特勒煽动人心的演讲能力和他的激进态度、面面俱到
的纲领,对于一个努力想要吸引人们注意和取得群众支持的
新成立的政党来说,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仅仅这些条件还
是不够的。他觉得,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不断打入他们
心坎的一些简单的主张,而且也需要标志和象征,那样才能
够取得他们的信任;需要有声有色的大场面,那样才能够唤
其他们的热情;需要暴力和恐怖行动,这种行动如果成功了,
就能够吸引追随者并且使他们感到有压倒弱者的力量。
希特勒把一大批膀大腰圆的退伍军人组成"纠察队",由
曾经坐过牢的钟表匠艾米尔·莫里斯指挥。为了逃避柏林政
府的镇压,他们有一个时期曾伪装为该党的"体育运动部"。
但是时隔不久,他们就正式称名为冲锋队。这些穿褐色制服
的无赖,后来已不满足于在纳粹党的集会上维持秩序了,便
开始去捣乱其他的集会。
冲锋队的队员大部分是自由团中的冒险家,负责指挥的
是约翰·马里希·克林茨赫,他是声名狼藉的埃尔特上尉的
一名手下。后来曾因为谋杀埃尔兹伯格案被判徒刑。
1920年夏天,希特勒制定了一面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
黑万字的旗帜。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他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
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的思想,万字象征争取亚利
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
这面旗帜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
年代中一直彷徨不定、生活没有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
着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他们开始在它的旗帜底
下聚集起来了。
希特勒就是这样其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
为纳粹党而奋斗。他想为日后篡党夺权铺平道路。可是,一
到大权在握时,他立刻让他的"同志"尝到了冷酷无情和奸
诈狡猾手段的滋味。
1921年夏天,希特勒作为纳粹党领导人来到柏林。
从此,"元首"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出场了。
希特勒开始改组纳粹党。
施端纳克勃劳酒店后面的酒室,阴暗狭小,希特勒认为
是一个停尸间,而不是一个办公室。他放弃了它,另外在科
尼利斯街的一家酒店里设立了新的办公室。这里地方比较宽
敞,光线还明亮。办公室里先赊购了一架打字机,后来又逐
步添置了保险柜、文件柜、家俱,安装了电话,起请了专职
秘书。
金钱也渐渐有了来源。
1920年12月,纳粹党买下了一家负债累累的亏本报纸,
名叫《人民观察家报》。这是一张每周出版两次的反犹小报。
收买这家报纸的六万马克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希特勒严守
秘密,但是据说,这是靠埃卡特和罗姆劝诱里特·冯·埃普
少将筹集来的。埃普少将在国防军中是罗姆的指挥官,本人
也是纳粹党员。这金钱很可能来自军方的秘密经费。
1923年初,《人民观察家报》改为日刊。这样,希特勒就
有了所有德国政党所必备的条件——一家报纸来宣传党的主
张。
这个时期,希特勒网罗了一批铁杆党徒,他们是鲁道夫
·赫斯、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赫尔曼·戈林及尤利与斯、施
特莱彻。
鲁道夫·赫斯是在1920年加入纳粹党的。他是一个居住
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子,14岁以前是在埃及度过的,14
岁后回来因兰上学。战争期间,他一度同希特勒一起在李斯
特团服役。虽然当时并不相识。两次受伤后,他当上了飞行
员。
战后,他在慕尼黑大学学经济,但大部分时间似乎在散
发反犹小册子,和同巴伐利亚当时极为猖獗的各色各样武装
团体殴斗。
1919年5月1日,慕尼黑苏维埃政权被推翻的时候,他
正处在枪火密集的地方,腿部负了伤。一年后在一个傍晚,他
去听希特勒演讲,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参加了纳粹党。不久,
他成为希特勒的亲密朋友、忠实信徒和私人秘书。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常常被称为纳粹党的"思想领袖"。
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893年生于爱沙尼亚的塔林,后在莫
斯科大学学建筑,十月里命后来到慕尼黑,通过狄特里希·
埃卡特的介绍认识了希特勒。
1919年底,罗森堡参加了纳粹党。
对于罗森堡的学识,希特勒特别佩服。1923年底,派他
担任了《人民观察家报》的主编,在以后许多年内,希特勒
继续吹捧这个"哲学家",把他当作纳粹运动的思想导师、外
交政策的权威人士。
赫尔曼·戈林是德国著名的战斗英雄,著名的里希特霍
芬战斗机中队最后一任队长,德国战时最高奖章功勋奖章的
获得者,他回到和气时期单调的平民生活中来,比一般的退
伍军人更觉困难。1921年,戈林认识了希特勒,参加了纳粹
党,并且用他过人的精力帮助罗姆组织了冲锋队。
1922年,戈林担任了冲锋队的队长。
尤利乌斯·施特莱彻是个道德败坏的虐待狂,原先做小
学教员,从1922年起,他成为希特勒周围名声最臭的人员之
一。
施特莱彻自己吹嘘是个出名的私通能手,甚至能敲诈他
情妇的丈夫。他盲目狂热的反犹活动,不仅使他臭名远扬,而
且还搜刮到大批钱财。他办的一个著名黄色周刊《冲锋队
员》,专门靠刊载所谓犹太人的性罪行和犹太人的杀人故事卖
钱,其内容之淫秽猥亵,甚至使许多纳粹党人也感到恶心。
希特勒就是依靠这帮人,于1923年11月8日,在慕尼
黑贝格勃劳勒酒馆发动政变的。他们通过哄骗的手段,拉来
鲁登道夫将军与他们合作,劫持了巴伐利亚三巨头:邦长官
卡尔、驻巴伐利亚国防军司令奥托·冯·洛索夫将军和邦警
察局长汉斯·冯·赛塞尔上校。但不久,三巨头趁希特勒离
开时逃走,政变失败。
11月9日,希特勒率3000余人举行示威,结果遭到镇
压。除戈林逃跑外,希特勒及其同伙大部分被捕入狱。纳粹
党被勒令解散,《人民观察家报》被迫停刊。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获准出狱,继续从事推翻共
和国的阴谋活动。
此时,外面的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纳粹党和它的报
纸已被取缔,原来的一些头目不是发生了内讧,就是倒戈了,
他本人则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讲。
更为麻烦的是,希特勒面临着被驱逐出境、押解回故乡
奥地利的威胁。甚至他的不少老哥们也认为他已经完蛋了,他
以后将销声匿迹,默默无闻。正像其他的政客,在共和国似
乎摇摇欲坠、充满明争暗斗的时期,曾名噪一时而后又很快
归于无声无息一样。
在希特勒被关在监狱的一年多里,货币开始稳定,资本
从美国流进来,经济开始恢复。被希特勒和社会民主党所称
的"十一月罪人",在一次票选中,为维护共和而进行的斗争,
结果所得选票较过去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而纳粹党和北方一
些种族主义团体联合,所得选票却下降了一半以上。
面对着日益衰败的形势,希特勒并不气馁,更没有动摇,
他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在铁窗之内,希特勒仔细地回顾了他本人的过去,他的
成功和失败;也回顾了德国动乱的过去,他们的成功和错误。
回忆过去,使他更加坚定了信心,他要图志谋划坚信自己一
定会成为拯救德国的英雄。
在这种狂热的情绪下,希特勒结束了《我的奋斗》第一
卷的口授工作。接着,立刻进入第二卷的口授工作。就在这
样的非常时刻,希特勒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我的奋
斗》全书的撰写工作,为日后纳粹党夺取全国政权,并进而
蹂躏欧洲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5年到1929年,是希特勒和纳粹运动时运最糟的几
年,但是希特勒不屈不挠,执着地等待着,准备重新杀上政
治舞台。
希特勒认为,目前德国的繁荣是靠从美国借来的大量贷
款来维持的,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无底之楼。在1924年
到1930年期间,德国借了大约70亿美元的外债,大部分用
来偿付战争赔款和庞大的社会服务。各邦、各大小城市也借
了外债,不仅从事必要的建设,也从事飞机场、戏院,运动
场和豪华游泳池的建设。
在通货膨胀期间,轻易偿清了债务的工业部门,也借了
数以10亿计的外债来更新装备和把生产过程合理化。工业生
产得以恢复,1928年比1923年的工业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失业人数也大大下降。下层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某些
改善。
在1928年的大选中,社会民主党增加了120万张选票,
总数达900多万,在国会中占据153个席位,一跃而成为德
国第一大党。
战争结束后的十年努力,使德意志共和国似乎终于站稳
了脚跟。
面对如此不利于纳粹运动的形式,希特勒决定改变斗争
策略。
1921年底,出狱两个星期后,希特勒就去见巴伐利亚总
理、天主教巴伐利亚人民党领导人海因里希·赫尔德博士。在
希特勒保证以后行动一定要循规蹈矩之后,赫尔德撤销了对
纳粹党及其报纸的取缔。
"这头野兽已经被制服了。"赫尔德对司法部长古特纳说,
"我们现在不怕放松铁链了。"
这位巴伐利亚总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后来,还有其
他一批政治家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人民观察家报》于1925年2月26日复刊,发表了希特
勒写的长期社论《新的开端》。第二天,复活后的纳粹党布贝
格勃劳凯勒酒馆举行第一次集会,他在会上发表演讲。
这个地方就是一年半以前的11月9日早上希特勒和他
的忠实的信徒们出发举行游行的地方。那些忠实的信徒,这
时已有许多没有在场。埃卡特和施勃纳——里希特已经死了。
戈林在流亡中。鲁登道夫和罗姆已同他决裂。罗森堡同施特
莱彻和埃塞发生了内讧,心怀不满,有意避开。
尽管如此,在啤酒馆里还是聚集了4000多信徒,来听希
特勒演讲。他没有使他们失望,他像以前一样口若悬河,一
气讲了两个小时。
群众对他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感到自己雄风犹在。
希特勒仇恨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并视共和政体也是
"敌人"。在演说结束时,他高呼,"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可能
的结局:不是敌人踩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踩着敌人
的尸体过去!"
由于希特勒的"狂放",巴伐利亚政府立即禁止他在公开
场合演讲,这次禁令的期限是两年。其他各邦也相继效法。对
于一个靠三寸不烂之舌达到目前成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又?
一个致命打击。
打碎了牙咽进肚里,希特勒咽下了这口不得在公开场合
讲话的怒气,发愤从事纳粹党的建设事业,决心把纳粹党建
设成一个德国前所未有的强大组织。
过了两年,党员果然从二万多人发展到7万多人,到了
1929年,已发展到十七万八千多人了。
希特勒决心建立一个复杂的严密的党内机构,这个机构
相当于德国政府的组织。也相当于德国社会的组织。他把全
国划分为若干区,其范围大致相当于德国国会原来的34个选
区,每一个区有一个希特勒任命的区领袖。另外还有奥地利、
但泽、萨尔、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等7个区、每个区
又设分区,由各区领袖领导。再底下的党内单位是分部,在
城市里各分部又进一步分为街道支部和小组。发展对象除了
吸收信仰纳粹主义的青壮年外,还广泛吸收妇女和儿童,各
行各业的知识分子。
纳粹党的政治组织分为两个部:第一部负责对付和破坏
政府,第二部负责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因此,第二部下面设
有农业、司法、国民经济、内政、劳工等部门,而且考虑到
将来的情况,还设有种族、文化、工程等部门。政治组织第
一部设有外交、工会等部门,还设有一个全国新闻局。宣传
部是个单独设立的复杂机构。
经过反复努力,希特勒将冲锋队改组为一种武装团体。这
个团体拥有几十万人,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
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
冲锋队的一些领导人,也希望希特勒上台以后以冲锋队
来代替正规军的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专门设立了
一个办公室,由弗朗兹·冯·埃普将军领导,名叫国防政治
处,下设五个部门,分别负责国内外防御政策、国防部队、民
防后备力量等问题。
不过,身穿褐衫的冲锋队,自始至终是一批杂七杂八的
打手。它的许多高级领袖,包括冲锋队头子罗姆,都是臭名
远扬的流氓恶棍。慕尼黑冲锋队长埃德蒙·海因斯中尉还是
个被判过刑的杀人犯。这两个人同其他几十个人都一直在发
生争吵和内讧。
希特勒在冲锋队之外,又建立了一个更可靠的武装团体
——党卫队,队员身穿黑色制服,与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相同,
并且要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于他个人。起初,党卫队不过是希
特勒的卫队。队长经几次更换,最后选中了海因里希·希姆
莱。他刚接手时,一共只有200名左右的队员,到他结束党
卫队工作时,党卫队已经统治了整个德国,而在整个欧洲德
占区成了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可怕组织。
在希特勒加强他的政党以便掌握德国命运的那些年代
里,纳粹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各路污泥浊水纷纷注入纳粹
党中。希特勒的一些主要助手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有时也
同希特勒发生摩擦。为了使纳粹党这些野心勃勃、竞争激烈
的头目的行动不致逾越界限,希特勒专门组织了党内法庭,借
以排解纠纷。
这不仅是为了保持表面上的和谐团结,也是为了防备自
己的咽喉被人割断。
在这个时候,戈培尔来到了希特勒身边。
戈培尔1897年10月29日生于来因兰一个约有三万居
民的纺织中心雷特。他先在一个天主教教区小学上学,后来
上雷特的文科中学。天主教艾伯特·马格努斯协会给了他一
笔奖学金,使他能继续入大学深造。结果上了八个大学,先
后在波恩大学、弗雷堡大学、伍兹堡大学、科隆大学、法兰
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求学,最后于1921年24岁
那一年,在海得耳堡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这些著名
大学里,戈培尔专修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兼修拉丁文
和希腊文。
戈培尔想当作家,写出的小说和剧本没人愿意出版。他
投寄《柏林日报》的许多文章也都被退回。
他的个人生活在初期也充满了挫折和失意。因为他瘸了
一条腿,不能参军作战,因此没有能够具有他那一代年轻人
认为非常光荣的战争经历,而这却是要在纳粹党内占据高位
的一个必要条件。
戈培尔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天生瘸腿的。他7
岁的时候患了骨脊髓炎。左臀开力不很顺利,结果左腿比右
腿短了一截,而且有点萎缩,走起路来一看便知是瘸子。这
个残废是他饮恨终生的憾事,也是他早年心中满怀不平的原
因之一。当时他常常想和一些女人睡觉,但那些漂亮的姑娘
都怀疑瘸子的能力。当他担任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后,他
便将德国的女演员统统控制在他的手里,不愿与他上床睡觉
的,绝不让她成为电影名星。那些年,这瘸子过足了瘾。
1926年10月底,希特勒任命戈培尔为柏林纳粹党区领
袖。他指示戈培尔要肃清那些妨碍纳粹运动发展、争吵不休
的褐衫队员,为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把德国的这个首都拿下来。
柏林当时是红色无产阶级革命势力影响很大的地方。柏
林大多数选民都投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票。戈培尔这时刚
满29岁,他轻易就完成了希特勒交给他的任务。
纳粹运动一天天进展,希特勒已初步完成了他重建纳粹
党的任务。他认为,建立独裁政权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1929年底,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世界,希特勒
更加意识到,夺权的机会来了,纳粹党的机会到了。
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突然崩溃了。德国国内
马上出现一种瘫痪的局面。德国的"繁荣"主要是靠从美国
那里借来的外债和对外贸易来维持的。一旦贷款断绝,旧债
到期,德国金融结构就无法承受这种负担。一旦在总萧条后
世界贸易一蹶不振,德国就无法出口足够数量的东西来购买
所必需的原料和粮食进口。
而没有出口,德国的工厂就无法开工,工业产量从1929
年到1932年下跌近一半,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全国有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不用,成千上万的小企
业破了产。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760亿马克下降到1932年
的450亿马克,国债高达140亿马克,失业人数突破800万
大关。工人和职员的收入,几乎下降了一半。
农业危机也很严重,农产评价格暴跌,大批农民破产,被
迫出卖土地。
庞大的经济危机和高涨的革命运动,动摇了德国资产阶
级的统治。他们感到,再用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老办法已经不
能维持其统治了,因而决心采用独裁统治和暴力镇压来维护
其政权。在对外政策上,一般的外交手段已经不够用了,决
心采用侵略扩张和战争政策,靠掠夺别国人民来摆脱经济危
机。
于是,德国资产阶级右翼便祈求公开鼓吹恐怖独裁的法
西斯分子,岂不及待地把法西斯纳粹头子希特勒扶上台。
经济危机给共和政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德国最后一任
社会民主党总理、支持魏玛共和国的各民主党派联合组成的
最后一届政府的首脑赫尔曼·缪勒,由于各党派在失业保险
基金问题上发生的争吵,于1930年3月辞职。
继任者是海因里希·勃鲁宁。这个天主教中央党议会领
袖在战时是一个机枪连的一名上尉,曾获得铁十字奖章,他
在国会中表示的保守稳健的观点颇得陆军的好感。他希望在
德国能够恢复稳定的议会制政府,把国家从越来越萧条的经
济恐慌和政治混乱中拯救出来。
勃鲁宁无法争取到国会议员中多数人批准他的财政计划
中的某些措施。他因此请求兴登堡援引宪法第四十八条,根
据这一条规定的紧急权力,由总统下令批准他的财政法案。
议会紧接着来了一个对抗,通过一项要求撤销总统令的
决议。
为了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勃鲁宁在1930年7月要
求总统解散国会,于9月14日举行新的选举。
希特勒敏锐地意识到,他自己的机会出乎意料地提早出
现了。
苦难深重的德国人民要求摆脱他们的困境。千百万失业
者要求工作机会。小店主要求得到帮助。刚达到投票年龄不
久的新选民——四百万左右的年轻人,要求至少有个能谋得
生活温饱的前途。
希特勒向选民们保证,如果他上台,将使德国恢复强大,
拒付赔款,撕毁凡尔赛和约,肃清贪污,迫使金融巨头就范,
尤其是那些可恶的犹太人,一定要做到每个德国人都有工作
和面包。
那些绝望、饥饿的人,不仅希望得到救济,而且也希望
得到新的信仰和新的神祇,对于他们来说,希特勒的保证充
满了魅力。
1930年9月14日晚,选举揭晓。令希特勒自己都没敢想
的是,纳粹党选票增加到六百四十万九千六百张,可以取得
国会中107个席位。
这样,纳粹党从国会中位居第九的小党一跃而为第二大
党。天主教中央党和社会民主党的选票却大大下降了。从此
以后,勃鲁宁或其他任何人,要在国会中取得稳定多数比以
前更加困难了。
但是,没有稳定的多数,共和国怎么能够存在下去呢?这
是当时国家两大支柱——陆军和大工业家金融家集团——越
来越关心的问题。这两大支柱的领袖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共
和国,除非是把它当作德国历史上一种暂时的不幸现象。
在选举胜利的鼓舞下,希特勒开始转移注意力来争取这
两个有势力的集团。他不厌其烦地向军方指出:他们现在所
支持的,而且对军官阶层及其所代表的一切都毫无感情的共
和国在背后刺了陆军一剑,把陆军出卖了。接着他又恐吓军
官们,如果马克思主义者胜过纳粹党人,将是"德国陆军的
末日。"
在希特勒蛊惑人心地宣传下,许多年轻军官不仅为希特
勒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吸引,而且也为他所展示的前途
所倾倒。这个前途就是,陆军将恢复昔日的光荣和规模,那
样他们就有提升的前程,而在目前这样小规模的一支陆军中,
他们是没有指望的。
纳粹党打入各军种的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年轻的国防军
官热衷于纳粹党的政治。这一点在德国引起了吵嚷,在军官
团最高级军官中间引起了分歧,而纳粹党却很兴奋。
1930年春,乌尔姆卫戍部队有三名年轻的尉官卢丁、施
格林和温特被捕,因为他们在军队里宣传纳粹理论,企图劝
诱其他军官答应:一旦发生纳粹党武装起事,他们不向起事
者开枪。这后一项罪名是叛国大罪,但是国防部长格罗纳将
军不想把军队里有叛国行为这件事声张出去,企图把事情掩
饰过去。他安排让被告在军事法庭上只受违犯军纪的审判。可
是,施林格中尉却满不在乎,他偷偷地向《人民观察报》投
了一篇煽动性的文章,使格罗纳将军的打算落了空。
在1930年9月纳粹党选举获胜一个星期后,这三个尉官
被解到莱比锡最高法院受叛国罪审判。他们的辩护律师中间
有两个刚刚出名的纳粹律师汉斯·弗朗克和卡尔·沙克博
士。
但是,在审讯时,吸引人们注意的不是律师,也不是被
告,而是希特勒。
希特勒的出庭是一种有意的冒险。要是抛弃这三个中尉
不顾,对纳粹党是相当难堪的事。这三个中尉的活动证明了
陆军中纳粹党的影响的增长,而这正是希特勒所不希望予以
打击的。但是,纳粹党要篡夺陆军领导权的活动被揭露出来
也是相当难堪的事。而且,检察院方面控诉纳粹党是个一心
一意要武力推翻政府的暴力组织,这件事对于希特勒目前的
策略也是不利的。为了要否认这一指责,他同律师合计好,要
出庭为被告作证。
实际上,希特勒的出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
作为一个刚刚在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的政治运动的领袖,他
要向陆军,特别是向陆军的高级将领保证,国家社会主义运
动对国防军来说,不仅不是像这三个纳粹党卫官条件所表示
的那样是一种威胁,而且实际上是国防军的救星,也是德国
的救星。
证人席成了向全国发言的讲坛。
在这里,希特勒充分利用了他的诡辩才能和巧妙的政治
手腕。如果说他的精彩表演尽是欺骗之能事的话,那么在将
军们中间,是很少有人识别这点的。希特勒向法庭保证,冲
锋队也好,纳粹党也好,都不反对陆军。
"我一直抱有这种看法,"希特勒说,"任何想取代陆军的
尝试都是发神经病。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取代陆军……我们将
努力做到,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的国防军为基础,一支
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
希特勒再三向法庭重申,纳粹党只想通过合乎宪法的手
段取得政权,这三个年轻军官如果期望会发生武装叛乱的话,
那是他们自己错了。但是,希特勒讲话的主要对象虽然是陆
军和德国国内其他保守分子,他还得考虑一下他自己党内徒
众的"革命"要求。他不能使他们失望,像他已经使三个被
告失望一样。
因此,当法庭庭长提到他在1923年举行政变失败以前说
过:"人头将会落地"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庭长问:"你今天对那句话怎么解释?"
希特勒马上回答:"我可以向你保证,当国家社会主义运
动在这场斗争中取胜的时候,届时将会有一个国家社会主义
法庭。那时,1918年11月的革命将会受到报复,人头将会落
地!"
没有人能够说,希特勒对于一旦他上台以后要做的事情
事先没提出警告,但是,当时亲纳粹的听众显然很欢迎他的
这番威胁,他们以热烈和持久的鼓掌来表示欢迎。
就这样,许多德国人作了希特勒的俘虏。
1930年9月是一个转折点。纳粹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惊
人胜利一事,不仅欺骗了千百万普通人保,也说服了企业界
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他们可能不喜欢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做
法和它粗鄙下流的作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唤起了在共
和国六十年中曾经受到严重压抑的德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的传统感情。
由于这一点,加上希特勒在莱比锡审讯时对陆军方面所
作的公开保证,有些将军开始考虑,国家社会主义可能正是
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可以用来团结人民,恢复德国原来的地
位,再一次使德国军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使国家摆脱丧
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的桎梏。
工业界和金融界的巨头们在政治上的愚蠢不亚于将军
们,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付给希特勒足够的金钱就能把他
笼络住,一旦他当权之后,就会按他们的命令办事。他们之
中有很多人在二十年代还把他看成是个奥地利的暴发户,但
是纳粹党在1930年9月选举中获得惊人的胜利后,企业界的
领袖人物逐渐意识到,这个暴发户很可能接掌德国的控制权。
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的垄断资本家会
议,对希特勒夺取政权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次会议是由垄断
巨头蒂森主持的。希特勒在会上发表了长期讲话,和盘托出
了纳粹党的反动纲领。希特勒根据垄断资本家的愿望,在内
政方面提出要彻底取消德国劳动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他说:
"我们已作出坚决的决定,要彻底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结
束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希特勒提出的对外政策是用武力夺取别国土地,然后用
全面利用被奴役国家的工业、人力和物力,为德国统治阶级
谋利益。
他说:"如果我们要解决生存空间问题,我们就要运用整
个民族积累起来的政治力量。所以现在大家争吵我们的军队
是10万还是30万,这完全无关痛痒,问题在于我们的军队
至少是800万。"
800万军队的建设和夺取别国领土的战争对于垄断资本
家来说,那将意味着神话般的巨额利润。所以,希特勒的讲
话征服了德国垄断资本家的心,博得了他们的热烈掌声和喝
彩。
在这一次会议上,垄断资本家们就纳粹党执掌政权的问
题,原则上达成了协议。第二天,钢铁托拉斯的经理蒂森等
人甚至还同纳粹党的三个头目希特勒、戈林和罗姆讨论了未
来的法西斯政府的人选。
从1932年1月起,希特勒及其党羽同德国有代表性的工
业巨头进行了一系列会见和谈判。纳粹党何时执掌政权的问
题,是他们谈判的主题。为了换取垄断资本家的支持,希特
勒向他们许下了种种诺言。
希特勒除了得到本国垄断资本家的支持外,还得到国际
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大老板的支持。美国大垄断巨头麾根、
洛克菲勒、杜邦、亨利·福特,英国报业大王罗特米尔,瑞
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和法国军火商康采恩施赖德尔·克雷佐
等,都给希特勒提供了大量金钱。
一些美国垄断资本的喉舌公然支持希特勒上台。《纽约时
报》于1931年6月1日写道:"假使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
总理,那就显然在华盛顿更孚众望了。"美、英垄断资本家把
希特勒看成是把德国和欧洲从无产阶级革命危险下拯救出来
的救星,他们希望希特勒上台执政,消灭德国的革命民主力
量,以确保他们在德国的大笔投资和贷款。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翼领袖的叛卖政策,也为希特勒的
上台帮了大忙。由于他们的破坏,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力
量,以致不能阻止法西斯夺取政权。
1932年3月,德国总统选举时,反动派曾提出兴登堡和
希特勒为总统候选人,德国共产党当时指出:“谁选了兴登堡,
就是选了希特勒;谁选了希特勒,就是选了战争!"
可是,社会民主党却提出"取小害(兴登堡)而避大害
(希特勒)的理论,支持兴登堡。正是这帮家伙选举了支持保
皇派和法西斯组织的兴登堡,希特勒才很快上台。
这时候,希特勒的纳粹党,不仅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大
党,而且造就了一批狂热骨干,尤其是施特拉塞、罗姆、戈
林、戈培尔和弗立克这"五虎上将",成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
戈林是在国会通过一项政治大赦令后,在1927年底回到
德国的。自从1923年政变以来,他的大部分流亡生活是在瑞
典度过的。在瑞典的兰格勃罗疗养院,他戒掉了吸毒的恶习,
病愈后在一家瑞典飞机制造公司供职。回柏林后,他在巴登
大街租了一套公寓,广交朋友。
1928年,在希特勒的力荐下,戈林被选为国会议员,在
1932年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时,戈林也就成了国会议长。正
是在国会议长的官邸中,举行了许多次会谈,策划了许多次
阴谋,最终导致了纳粹党的上台。
恩斯特·罗姆在1925年与希特勒闹翻后不久就去参加
波利维亚军队,当了一名中校。到1930年底时,希特勒请他
回来,重新担任冲锋队的领导工作。当时,冲锋队已不大听
话了。冲锋队员,甚至一些队长,也一致认为纳粹党将用暴
力夺取政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在街头闹事,同政敌
捣乱,甚至暗杀他们。每次选举,不论是全国选举还是邦选
举,总有街头惨剧发生。
在罗姆接管冲锋队时,格利戈尔·施特拉塞无疑是纳粹
党内的第二号人物。他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一个干练
的组织者,担任了党内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政治组织的首领。这
个职务使他在邦和地方党的领袖中间有很大的政治势力,因
为他们的工作都要受他的监督。他有多巴伐利亚人随和的脾
气,除了希特勒以外,他是党内最有影响的领袖,而与希特
勒不同的是,他得到大多数政敌的个人信任,甚至喜爱。
当时,党内外有不少人认为施特拉塞很可能代替这个奥
地利来的脾气乖戾、性格捉摸不定的领袖。在国防军和总统
府中,这种看法特别强烈。至于格利戈尔·施特拉塞的兄弟
奥托,这时已经失势了。他由于当真相信纳粹党"国家社会
主义德国工人党"这块招牌中"社会主义"和"工人"这两
个字眼,曾经支持社会党工会所主持的几次罢工,而且要求
纳粹党公开主张工业国有化,最后作为异端被希特勒驱逐出
党。
"五虎上将"中的第四号种子选手是戈培尔,自从1926年
同格利戈尔·施特拉塞闹翻后,一直是后者的敌人和对手。在
闹翻两年后,施特拉塞升任政治组织首脑,戈培尔继他为宣
传工作的负责人。戈培尔仍兼任柏林区党组织的领袖。他的
宣传才能和改组柏林党组织的成绩,希特勒颇为赏识。但是
他那一张油滑而刻薄的嘴和灵敏的头脑,却讨不到希特勒其
他助手的欢心,他们都不信任他。
不过,希特勒很愿意他的主要部下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
因为这也是防止他们联合起来篡夺领导权的保障。他从来没
有完全信任过施特拉塞,但是戈培尔的忠诚却是他完全相信
的;此外,这个瘸腿的狂热分子,常常有些奇异的思想,这
对希特勒来说是颇有用处的。
为了扩大宣传,戈培尔在柏林办了一张《进攻报》,他天
才的办报才能和善于煽动群众的演讲本领,对希特勒有着无
法估量的价值。
"五虎上将"的最后一员威廉·弗立克是其中最无特色的
一个。他是个典型的德国公务员。1923年以前,他在慕尼黑
当青年警官,曾经给希特勒在警察局里当过密探,因此希特
勒一直很感激他。
在希特勒的吩咐下,弗立克是纳粹党人中担任地方公职
的第一个人。后来,他成了纳粹党的国会党团主席。他忠诚
不二,办事很有效率,而且由于他外貌给人以与世无争、和
蔼可亲的印象,在同共和国政府那些左右摇摆的官员打交道
时特别有用。
除了"五虎上将"之外,在希特勒周围还集合有希姆莱、
罗森堡、莱伊等一批乌七八糟的怪物。
就是在这种状况之下,1933年1月30日这个冬天的早
晨,希特勒在德国军人和右派的支持下登上了这个国家总理
的宝座。
却说希特勒登上了国家总理的宝座后,纳粹党在新的政
府中仍居于少数地位,在内阁11个职位中,他们只占了3个,
除了希特勒担任总理一职外,弗立克担任内政部长,戈林担
任不管部长,同时兼任普鲁士的内政部长。几个重要的部都
交给了保守分子。他们颇有把握地认为希特勒已被笼络住,可
以为他们的目的服务了。牛赖特继续任外交部长,勃洛姆堡
任国防部长,休根堡任经济部长,巴本本人是联邦副总理兼
普鲁士总理,而且兴登堡向巴本保证,除非由副总理陪同前
来,否则他不会接见总理。
巴本认为,这种独特的地位,使他能够对难以捉摸的纳
粹党领袖增加一种奇制。而且这个内阁出自巴本的构思,是
巴本力荐的产物;他相信,在保守派同僚的坚决支持下,他
又据有八比三的优势,他完全能够控制希特勒。
巴本和他所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
能乖乖听话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毁灭共和国只不过
是第一步。他们所希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极权主义的德国,这
个德国在国内不再搞什么民主的"无聊玩意儿",要剥夺工会
的权力,对外能废除1918年的判决,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枷锁,
重建一支强大的陆军,以其军事力量恢复德国在世界上的地
位。
这,也是希特勒的目标。
但是,巴本并不真正了解希特勒,也不了解支持他的势
力有多大的力量,更不了解现有的强大势力的机构:陆军、教
会、工会、政党,或者广大的非纳粹党的有产阶级,他们难
以解释的软弱已经到了近乎瘫痪的程度。正如后来巴本哀叹
道的:他们到了不击自败的地步。
希特勒清楚地知道,他是靠着总统、陆军和保守分子的
支持上台的,而这三个方面却置身于纳粹运动之外,而且在
某种程度上对这个运动还是不信任的。因此,希特勒当前的
任务是迅速地铲除他们的势力,使自己的党成为国家的唯一
主宰,然后以集权主义政府及其警察的力量,实行"纳粹革
命"。他一上任,就鼓动了一系列不是由他主使就是由他控制
的事件,并且在六个月之后终于使德国完全纳粹化,他自己
也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和取消了联邦的独裁
者。
为了一举消灭共产党,铲除在德国实行纳粹主义的最大
障碍,希特勒及其一伙精心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
案"。
原来,在戈林的国会议长办公室地下有一条暖气管通道,
一直到国会大厦。一个曾在旅馆担任过侍者的柏林冲锋队长
卡尔·恩斯特,在2月27日晚上,带领一小队冲锋队员,经
过这条地下通道到国会大厦,在那里洒了汽油和易燃化学品,
然后派人放了几把火,顷刻之间,雄伟高矗的国会大厦化为
灰烬。
事件发生后,戈林声嘶力竭地叫嚷:"这是共产党反对新
政府的罪行!"
纳粹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大声说:“共产党的革
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待。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
他们。共产党干部一经查获,当场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
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
这是希特勒精心策划的一个大阴谋。他的目的是以"国
会纵火案"为借口,对德国的革命力量进行残酷镇压。他们
贼喊捉贼,把纵火的罪名加到共产党身上,诬蔑这是共产党
发动武装暴乱的信号。可是,还在27日中午,柏林的所有冲
锋队员,就已奉命进入戒备状态。起火后两个小时,法西斯
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仅仅
在27日晚上,他们就逮捕了一万名反法西斯战士,在以后的
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到六、七万人。
德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德共主席台尔曼遭到非法逮
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保加利亚工人阶级的领袖季
米特洛夫也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非法审讯。季米特洛夫利用
莱比锡法庭作讲台,义正辞严地揭露了纳粹分子是真正的纵
火犯。
为了进一步镇压人民的反抗,打击革命进步力量,在起
火后的第二天,2月28日,希特勒又诱使兴登堡总统签署了
一项所谓"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法令。
这项法令不仅暂时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自由
的七项条款,取消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而且
还授权希特勒在必要时接管各邦的全部权力,对某此所谓
"严重扰乱治安的人"判处死刑。
这样一来,希特勒就能够合法地任意钳制和逮捕他的反
对者。数天内,就有大批的共产党干部和许多民主党的领袖
遭到逮捕和惨遭杀害。
这是德国人第一次尝到在政府支持下的纳粹恐怖的滋
味。满载冲锋队员的车辆,在德国各个城市的街道中横冲直
撞,未经许可,破门而入,进行搜查,把受害者带走,投入
冲锋队营房中,严刑拷打。共产党的报纸和政治集会被取缔,
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和许多自由主义的报刊也被勒令停刊,群
众集会不是遭到禁止就是遭到破坏。
纳粹党人现在手里掌握了全国政府和气鲁士政府的一切
权力,经费由大片业财团给予支持。因此,他们在3月的竞
选宣传达到了德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
国营电台第一次把希特勒、戈林和戈培尔的声音传送到
全国每一个角落。一边是装饰着万字旗的街道上,冲锋队员
列队而过的皮靴声不绝于耳。一边是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和
火炬游行。
1933年3月5日,在希特勒一生中最后一次民主选举的
那天,纳粹党人赢得了17277180张票,占全部选票的百分之
四十四。但这与国会授权法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票数相差甚
远。
希特勒并没慌张,他采取国会中81个共产党员"缺席"
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不让社会民主党人入场。这
样,希特勒便可稳操胜券。他踌躇满志,根据他在国会纵火
案后第二天诱使老糊涂蛋兴登堡总统签署的2月28日法令,
他可以肆意逮捕任何数量的反对党议员,以保证他那三分之
二的票数。
经过和戈培尔密谋,希特勒决定新国会的开幕式要在波
茨坦卫戍部队教堂举行。这个教堂是普鲁士主义的圣地,在
许多德国人的心中,能够唤起对于帝国光荣伟大的回忆,因
为腓特烈大帝的遗体就埋葬在这里,霍亨佐伦王朝的历代先
王都曾在这里做过礼拜,现任总统兴登堡也于1866年来这里
做过第一次朝圣。当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禁卫军军官,刚
刚参加了给德国带来第一次统一的奥普战争而凯旋归来。
第三帝国第一届国会,选定3月21日作为隆重的开幕日
期是有深远意义的。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俾麦斯宰相在1871年
主持第二帝国第一届国会的开幕日子。
当身穿金光闪闪的制服的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元帅
们,和头戴骷髅骠骑兵头盔的海陆军将领们,在身穿威武制
服的前王太子冯·马肯森陆军元帅的带领下进入会场时,腓
特烈大帝和铁血宰相的威灵赫然如旧。兴登堡大为感动。布
置这次演出并指导向全国广播的戈培尔,在仪式进行中一度
注意到老元帅热泪盈眶。
这个总统身穿灰色军服,胸佩黑鹰绶章,一手捧着尖顶
头盔,一手执着元帅节杖,在穿着正式礼服显得有点拘谨的
希特勒陪同下漫步进入会场,中途停下来向皇室旁听席上空
着的德皇威廉二世的座位敬礼,然后到祭坛前宣读了一篇简
短的讲话,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新政府。
希特勒马上说:“由于过去几星期中发生了一个独特的变
化,我国民族荣誉得以恢复,而且由于您,陆军大元帅阁下,
往日的伟大象征和新的力量的象征联合起来了。我们向您致
敬。感谢上帝的保佑:我国新的力量能由您领导。"
为了表示对总统的敬意,希特勒走下讲台,到兴登堡面
前深深一鞠躬,紧紧地同他握手。这时,戈培尔布置的照相
机、电影机、录音机都同时开动起来,镁光闪闪,机声隆隆,
把德国陆军元帅和奥地利下士象征着新德国和老德国团结的
庄严握手场面记录下来,让全国和全世界都能看到听到。
当希特勒在波茨坦做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保证以后,国会
于3月23日在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讨论通过所谓授权法。它
的正式名称叫《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一共只有五节,把
立法权、批准同外国缔结条约权、宪法修正权都从国会手中
拿过来移交给内阁,为期四年。
此外,这项法律还规定,内阁制定的法律由总理起草,并
且可以不同于宪法。
从1933年3月23日期,希特勒成了全国不受任何约束
的独裁者。德国最有权势的机构现在一个接着一个倒向希特
勒,一声不吭、毫无反应。
在德国历史上始终坚持自己单独权力的邦政府首先被解
散,重新组织由希特勒一手控制的纳粹政权。
战争的风云在德意志上空聚集,法西斯主义的恶势力在
欧罗巴横行,欧洲告急,世界告急,一场由法西斯撒播的空
前的灾难已经开始降临。希特勒贪婪的手伸出来了,他要干
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演讲惑众 希特勒登上宝座
在战火中,通讯兵希特勒下士眼睛被炸得一团
黑。听了牧师的话,他觉得更加黑暗。政变失败后,
他被关进了监狱。当上总理后,希特勒泪流满面。
话说墨索里尼夺取意大利政权,穷凶极恶地推行法西斯
主义后,在北方的德国,希特勒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与
墨索里尼遥相呼应。他的手段,他的动作,较之与墨索里尼
有过之而无不及。
1933年1月29日是个星期天,柏林的上空,乌云翻乱,
北风刺骨。阿道夫·希特勒在距离总理府不远的总理广场上
的凯撒霍夫饭店房间中,正和戈培尔及其他助手喝咖啡吃蛋
糕。纳粹党内的第二把手德国议会议长赫尔曼·戈林突然冲
进来明确地告诉他们,"明天,总统就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了。"
在这之前,也就是1月28日这天,年迈的共和国总统冯
·兴登堡突然免去了冯·施莱彻尔将军的总理职务。当时,德
国最大的政党社会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担任他原来立
誓要加以摧毁的这一总理职务。
在那个命运攸关的寒冬的周末,关于德国未来局势,首
都谣言纷纭。但从后来情况看,这些荒诞不经的谣言也不是
一点没有根据的。
有谣言说,施莱彻尔将军同陆军总司令库特·哈麦施坦
因互相勾结,打算在波茨坦卫戍部队的支持下举行政变,逮
捕总统,建立军人独裁政权。有的谣言说纳粹党人要举行政
变。
不过,现在看来,情况有所好转,希特勒放下了心。
1933年1月30日,午前不久,希特勒坐上他的奔驰牌防
弹轿车去总统府觐见兴登堡总统。这次觐见对他本人、对德
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命运攸关的事。
戈培尔、罗姆和纳粹党的其他头子在凯撒霍夫饭店的窗
口,焦急地翘望着总理府的大门,他们的元首不久就是从这
扇大门里出来。
当天,在日记中,戈培尔写道:"我们从他脸上可以看出
他是否已获成功。"直到此时,他的心里依然没有把握。他接
着写道:"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时感到怀疑,有
时感到希望,有时欢欣,有时失望。我们过去失望的次数太
多了,这使我们不敢真的相信会发生伟大的奇迹。"
但是,仅仅是几分钟后,戈培尔亲眼看到了这个奇迹。那
个年方43岁、留着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的人,那个年轻时
候在维也纳做过一事无成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
无名小卒的人,那个在战后最初那些黯淡的日子里在慕尼黑
无人问津的倒霉蛋,那个啤酒馆政变中有点滑稽的领袖,那
个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的煽动家,已经宣誓就任德
国总理了。
希特勒驱车来到数百码以外的凯撒霍夫饭店,马上就回
到他的老伙伴戈林、戈培尔、罗姆等人中间。他一言不发,伙
伴们也一言不发,但希特勒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
这天晚上,从傍晚到午夜以后很久,乐极忘形的纳粹冲
锋队员在街头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庆祝胜利。他们在欢呼
希特勒的胜利,在欢呼纳粹党人的胜利。
在威廉街另一头只有一箭之遥的地方,希特勒站在总理
府一扇打开的窗户前,乐极忘形,手舞足蹈,不断地举起手
臂致纳粹党的敬礼。他时而微笑,时而大笑,时而狂笑,眼
睛里不时涌出泪水。
这天晚上,戈培尔直到三点钟才回到家,他在日记中写
道:“这几乎如同梦境一般……如同童话故事一般……新帝国
诞生了。14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胜利的结果。德国的革
命已经开始了!"
这天晚上,希特勒整个一宿没睡。他的恶狼一般的目光
在黑夜中闪烁着。他回首往事,看见了自己风风雨雨四十年
的艰难历程。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海关小职员第三次婚姻中所
生的第三个孩子。所以说,他是一个纯种的奥地利人。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他在勃劳瑙镇一家名叫
波麦的小客栈里呱呱坠地。在他满6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
到一家公立学校读书。恰好,这年正是希特勒的父亲从海关
退休的时候,那是1895年,他刚58岁。
在此后的四、五年中,这个按奈不下心的靠养老金为生
的人,在林嗣附近的许多村子里搬来搬去。到他儿子12岁的
时候,已搬了七个地方,换了五个学校。希特勒在兰巴赫附
近的本笃派修道院学习了两年,他参加了唱诗班,选了唱歌
课。据他自己记载,他梦想将来做牧师。
11岁的时候,希特勒被送到林嗣上中学。这需要他父亲
破费一点钱,也说明他父亲有志让儿子走自己的道路——做
个公务员。但是,这却是做儿子的最不想做的事情。
他的父亲为了使希特勒热爱这个职业,对他讲了一些他
自己一生经历中的故事。但是,这一切努力的结果适得起反。
希特勒不想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被剥夺了自由,不再能自由
支配自己的时间,不得不把自己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表
格上面。
到了1906年,希特勒满17周岁后,林嗣这个小城市已
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他想到更大、更辉煌的世界里去闯
荡。于是,他带着母亲和亲戚们凑的一些钱物,到维也纳混
了两个月。这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惨淡的日子。由于穷困,他
几乎流浪街头,但首都的热闹非凡的景象却使他如醉如痴,留
连忘返。
在这里,希特勒要当艺术家的梦想被敲得粉碎,他参加
几次美术考试都失败了。
不久,他的母亲患上了致命的乳腺癌,他只好又回到林
嗣。自从他离开学校以来,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他三年之
久,结果却一点成绩也没有,他觉得有些对不住母亲。
1908年12月21日,人们正在准备庆贺圣诞节时,希特
勒的母亲去世了。
埋葬了母亲后,希特勒拎起一只装着换洗衣服的箱子,和
众亲友告别。他又要去闯世界了。
"若不得志,决不回乡!"他当着众人说。他决定还到维
也纳去。
对于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天堂,是寻欢作乐的最佳
场所。但是,对于希特勒来说,它是个地狱,那儿,给他一
生最悲哀的记忆。从1909年到1913年这五年期间,希特勒
开始当小工,后来当小画家。收入之微薄,不足以填充他每
日辘辘的饥肠。
但是,希特勒不愧是一个盗世奸雄,饥饿从来没有逼得
他设法寻找一个固定的职业。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得
很清楚,他有着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入骨的恐惧,深怕自己去
老老实实地去当一个"工人"来挣钱糊口。
在维也纳这些流浪的年代中,希特勒穿着一件破旧的黑
大衣,长至足踝,很像一件土耳起长袍,这是一个匈牙利籍
的犹太旧衣商送给他的。这个旧衣商也住在那所简陋的单身
宿舍里,同他颇为友好。
但是,希特勒却不像同住在一起的一些潦倒的年轻人。他
毫无恶习,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他不搞女人。业余时间,他
读了大量的书,为以后积累了知识。
年轻的希特勒虽然没有实际参与奥地利的政治,但是已
经开始在维也纳的穷客栈、施粥站、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练
习他的讲演术了。他的演讲才能,对他后来取得的一次次成
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特勒在阅读中,看了大量的反犹书籍,从而增加了他
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他说,他发现这一"上帝造
民"的道德污点,任何放荡淫秽的事情,诸如卖淫和贩卖妇
女大部分是犹太人干的。
1913年春天,希特勒带着悲观失望的情绪,离开维也纳
到德国去了。据他说,他的心一直是向着德国的。
这一年,希特勒24岁,除了他自己以外,别人都认为,
他从各方面来说都失败了。他没有成为画家,也没有当上建
筑师,他一事无成,只不过是个流浪汉。他没有朋友,没有
家庭,没有工作,没有居处。不过,在反动思想的驱使下,他
有一样东西,就是:"对自己不可抑止的信心和深刻的炽热的
使命感。"
但是,在1913年春季,希特勒的"天才"还没有显露出
来。在慕尼黑同在维也纳一样,他依旧囊空如洗,举目无亲,
也没有正式职业。接着,1914年夏天爆发了战争,把他像千
百万人一样卷了进去。8月3日,他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
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
这是个天赐良机。现在,这个年轻的流浪汉,不仅能够
满足在一场他认为是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为他所热爱的第二祖
国服务的愿望,而且也能够逃避他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失意和
烦恼了,包括最致命的贫困。
在军队里,希特勒当上了一名下士通讯兵,吃尽了苦头。
1918年秋季,在同英国人的一次作战中,他因中毒,双目失
明,只好到柏林附近的一家陆军医院治疗。
1918年11月10日,是个星期天,秋寒风冷,希特勒尝
到了平生最大的失望和仇恨的滋味。一个牧师告诉伤兵们,这
个星期日上午,德皇已经退位,逃到荷兰去了。在那天前一
天,柏林已经宣布成立共和国。
果然,第二天,交战双方在法国的贡比臬签订了停战协
定。德国人宣布失败了。
希特勒差一点没有喘过气来,他的眼前又是一起昏黑。他
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回到病房,倒在床上,把发烧的脑袋埋在
毯子和枕头下,他痛哭起来。
据美国战地记者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
书中介绍说,希特勒也像其他德国士兵一样,是个"无畏的
战士"。他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后,于1914年10月底到达前线,
担任巴伐利亚后备步兵第十六团第一营的传令兵。第一次伊
普来斯战役的四天激战中,希特勒所属的部队伤亡惨重。根
据希特勒写给他在慕尼黑的房东一个名叫波普的裁缝的信
说,他的团一共3500多人,在四天激战后只剩下600人,军
官只剩下30名,四个连的番号不得不撤销。
希特勒在战争中一共受过两次伤。一次是1916年10月
7日在松姆战役中腿部受伤。在德国医疗复原后,他于1917
年3月回到以该团原来团长名字命名的李斯特团,这时,他
已被提升为下士,同年夏天参加了阿斯战役和第三次伊普来
斯战役。
在1918年春、夏德军最后一次全面攻势中,他所在团处
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第三次伊普来斯战役中,一个晚上,
英军向瓦尔维克以南的一个小山头大放毒气,他当时中了毒。
他跌跌撞撞地回来时,感到眼睛火烧一样痛。此时,他的身
上带着他平生所传递的最后一份战况报告。几个小时后,他
的眼睛烧得像通红的煤块一样,周围一片漆黑。
在战争中,希特勒曾两次受奖励。1914年12月,他得了
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1918年8月,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
奖章。在前帝国军队中,后一种奖章是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
同他在一个团里的一位士兵说,他得到这个令人羡慕的奖章
是因为他只身俘获了15名英军。他一直自豪地佩带着这枚奖
章,直到自杀。同团士兵都说,希特勒是个奇怪的家伙。他
从来没有后方寄来的信件和礼物,也不要求休假。对于前线
的肮脏、虱子、泥泞、恶臭,他从来不抱怨诉苦,而最勇敢
的军人对这些也是难免有怨言的。
士兵们咒骂他,觉得不能容忍他。他所在的那个连队中
的一个士兵追忆说,"当我们都诅咒战争的时候,我们中间就
有个白乌鸦不同意我们咒骂。"
另一个人说,“他常常坐在我们食堂的角落里,双手抱头,
默默沉思。但他也会突然跳起来,懊丧地走来走去,说我们
尽管有大炮,还是得不到胜利。因为德国人民的威力比敌人
最大的大炮还要危险。"
接着,他就对这"无形敌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进
行一场恶毒攻击。
1918年11月,希特勒听到德国战败投降的消息更加不
能忍受。他固执地认为,德国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它是
背后中了国内"卖国贼"的暗箭。这种荒唐的观念在希特勒
的头脑中牢牢扎了根,逐渐形成了他的病态心理。
1918年11月底,极端失望的希特勒又回到了慕尼黑。他
发现,曾经寄居的这个城市已经面目全非了。这里也发生了
革命,维特尔斯巴赫朝的国王也已经退位。巴伐利亚现在落
入社会民主党的手中,他们成立了一个巴伐利亚共和国,以
库特·艾斯纳为首,他是生于柏林的一位流行的犹太作家。
艾斯纳在慕尼黑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长着一脸灰白色
的大胡子,戴着夹鼻眼镜,头上是一顶黑色的大帽子,个子
却特别矮小。他在11月7日那天,带领几百个人大摇大摆地
经过街头,不发一枪就占领了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宣布成
立共和国。
三个月后,艾斯纳被一个年轻的右派军官娄东·阿尔科
一凡雷伯爵所暗杀。工人们于是成立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但
是,好景不长。
1919年5月1日,柏林派来的正规军和巴伐利亚"自由
团"义勇军开进了慕尼黑,推翻了苏维埃政权,并进行了惨
无人道的大屠杀,巴伐利亚的权力又落入右派之手。
巴伐利亚右派,除了竭力主张复辟王室的保皇派外,还
有一批为数众多的复员军人。战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变化,他
们找不到工作,无处安身,堵塞了他们回到战前那种和气社
会中去的道路;战争使他们变得性格粗暴,正像后来希特勒
所说的,他们"变成了为革命而革命的革命派,希望革命成
为一种永久存在的状态。"
当时,武装的自由团体在德国各地纷纷建立,由国防军
秘密提供装备。起初,他们只是被用来在发生纠纷的东部边
境同波兰人和波罗地海一带的人斗殴,但不久他们就卷入支
持推翻共和政体的阴谋中了。
1920年3月,自由团的一个声名狼藉的埃尔哈特旅,在
一个叫做埃尔哈特上尉的冒险家率领下,占领了柏林,让一
个昏庸无能的右派政客沃尔夫冈·卡普博士担任总理。正规
军在冯·西克特将军率领下却按兵不动,共和总统和政府则
仓皇逃向西德。只是靠各工会举行一次了总罢工,才恢复了
共和政府。
与此同时,在慕尼黑举行的另外一次军事政变却比较成
功。
1920年3月14日,国防军推翻了霍夫曼的社会党政府,
成立了一个以古斯塔夫·冯·卡尔为首的右翼政权,现在这
个巴伐利亚首府,已经成为德国国内各种决心要推翻共和国,
建立一个极权主义的政体、否认凡尔赛和约束缚的一切势力
的磁力中心。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下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
政治生涯。
当他在1918年11月底回到慕尼黑后,他就投靠了第二
兵团调查委员会,为其镇压革命左派提供情报。
显然,希特勒在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因此陆军继续雇佣他,派他在当地军区司令部政治新闻局工
作。后来,又送他进了"政治训练班",在那里,希特勒的反
犹谬论得到上级军官的赏识,不久就提拔他到慕尼黑一个团
里当教官,其主要任务就是打击"危险思想",即和气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主义。
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机。他抓住一切机会,
发表他的演讲。他过去一直担心他的嗓子可能由于在前线中
了毒气而永远被毁坏,现在他觉得嗓子已经复原了。他的口
才,使他日后几乎发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电台里他用声
音诱惑倾倒了千百万听众。
1919年9月的某一天,希特勒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
令,要他调查慕尼黑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
体。
开始,希特勒并没有感觉到德国工人党有什么重要意义。
他去参加该党集会是带着调查任务去的。这次参加集会的一
共只有25个人,地点是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
房间里。
希特勒从开始一直坐到散场,觉得会议开得很沉闷,大
家谈得没什么独到的东西。他觉得,这是一个与其他许多组
织没有什么不同的新组织。
希特勒正要离开时,一个教授站起来说,建议巴伐利亚
同普鲁士脱离关系,另外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国家。这
在当时的维也纳是一个很流行的主张。它激怒了希特勒,他
站起来,对教授大声痛斥。那个教授吓得溜走了,其余的人
都目瞪口呆望着这个陌生人。
这时,有个人从后面走过来,把一本小册子塞到了希特
勒的手上。
这个人就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
基人。1918年3月7日,他组织了一个"独立工人委员会"同
马克思主义的工会组织进行斗争。但是,他所拉到的会员从
来没超过40个。
1919年1月,德莱克斯勒的委员会同一个称做"政治工
人集团"的团体合并。后者原来是由一个名叫卡尔·哈勒的
报社记者领导的。新组织的成员不到100个,名叫"德国工
人党",由哈勒担任第一任党的主席。
这个组织规模很小、默默无闻的德国工人党,后来发展
为制造恐怖、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德国纳粹党。
第二天清早,希特勒起床后记起了那本小册子,于是取
出来阅读。
小册子的书名叫《我的政治觉悟》。令希特勒惊奇不已的
是,这本小册子里所反映的许多思想正是他本人过去曾蒙发、
确立起来的思想。德莱克斯勒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
工人阶级为基础",然而不像社会民主党,却要保持强烈的民
族主义的政党。这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兴趣。
恰好这一天,希特勒又收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被接
受为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当时无意参加一个现成的政党,他
想自己创建一个。他本不想理会这一帮人,但出于好奇心,他
又去参加了他们的委员会会议,会上,他说明来意和不想参
加组织的原因。
会议是在一家酒馆举行的。在一盏昏暗的煤气灯下,围
着桌子坐着四个青年,他们先读了上次会议的记录,对秘书
投了信任票。接着,司库作了帐目报告——这个组织一共只
有7马克50芬尼的经费——也对司库投了信任票。这也记入
了会议记录。
希特勒看着这样一项一项的机械程序腻烦极了,"讨厌
啊,讨厌!这是最糟糕不过的俱乐部生活!难道要我参加这
个组织吗?"
回来的晚上,希特勒辗转不眠。他再三考虑:"我不名一
文,没有收入,这一点在我看来倒是最可以忍受的,而比较
困难的则是,我是个无名之辈,侥幸活着或者死去,连最近
的邻人也不会加以注意。此外,还由于缺乏教育而必然引起
的困难……"
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后,希特勒终于决定要参加这个党。
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跨出了这一
步以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
阿道夫·希特勒终于成为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
员。
诸位切切不可小看这个第七名委员,这已成了他日后飞
黄腾达的重要转机。
在这个微不足道的政党中,有两个人对日后希特勒的崛
起起了重要的作用。
恩斯特·罗姆,慕尼黑陆军第七军区参谋部的上尉,他
在希特勒之前参加了这个党。他是一个体格魁梧的职业军人,
脖子粗得像头公牛,眼睛细小像只肥猪,脸上伤痕累累,上
半截鼻子在1914年被子弹打掉了。这家伙生性爱斗殴,有
"天赋的组织能力。"
如同希特勒一样,他对民主共和国和他认为应该对之负
责的"十一月罪人"怀有强烈的憎恨。他的目标是重建一个
强大的民族主义的德国,他同希特勒一样认为,只有靠一个
以下层阶级为基础的政党才能做到这一点,他本人就是来自
这个阶级。他是一个狠毒、无情、敢干的人。他参与建立了
第一批纳粹党的打手,后来扩建为冲锋队,一直由他领导,直
到1934年被希特勒处决为止。
罗姆不仅给纳粹党带来了大批退伍军人和自由团义勇
军,成了该党初期的骨干,而且由于他是控制着巴伐利亚陆
军的一名军官,也为希特勒和他的运动取得了当局的保护和
支持。没有这种帮助,希特勒要想煽动人民推翻共和国的运
动,也许是无法施展的。可以肯定,没有巴伐利亚政府和警
察的容忍,他是不可能安然无事地采取他的恐怖和恫吓手段
的。
狄特里希·埃卡特比希特勒大21岁,常常被称为是"国
家社会主义"的精神上的奠基人。
这家伙是一个机智的新闻记者,同时又是一个平庸的诗
人和剧作家。他翻译过易卜生的作品,写过一些从未上演过
的剧本。在柏林,他曾经像希特勒在维也纳一样,过了一阵
子穷困潦倒的流浪生活,成了一个酒鬼,吸过吗啡,据说还
进过精神病院,在那里他才总算能把自己的剧本上演,让病
人当演员。
战争结束后,埃卡特回到故乡巴伐利亚,在慕尼黑艺术
家汇集的勃伦纳赛尔酒馆里,在一群钦慕者面前,宣传亚利
安人的优越性,主张消灭犹太人,推翻柏林的"猪猡"。
"我们需要一个头子,他要能够吃得消机枪的声音。群众
是需要吓一吓的。我们不能用军官,因为大家现在不再尊重
他们了。最好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工人——他不需要什么脑筋
——他必须是个单身汉——。"
这个酗酒的诗人,在希特勒身上发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
人。他成了这个新起的年轻人的亲密顾问,借书给他阅读,帮
助他提高文化,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广大朋友,其中不仅有愿
意出钱捐助该党经费和维持希特勒生活的阔佬,而且有像鲁
道夫·赫斯和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这样未来的助手。
希特勒对埃卡特的仰慕之情一直没有减退过,多次表示
对这位古怪的导师的感激,称颂他是"最优秀的人","在他
的著作中,在他的思想中,最后在他的行动中,一生致力于
唤起我国人民。"
创建国家社会党的人就是这么一批无奇不有的失常的怪
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开始形成一个在十三年内将
席卷欧洲的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为德国建立第三帝国运动。
思想混乱的锁匠德莱克斯勒提供了一个核心,酗酒的诗
人埃卡特提供了一部分"精神上的基础,"经济学怪人弗德尔
提供了可以算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上尉罗姆提供了陆军和退
伍军人的支持。至于将一个原来不过是酒馆小房间的辩论会
的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政党,这项工作的领导责
任,现在就落在这个年纪不满31岁、以前完全默默无闻的流
浪汉阿道夫·希特勒的身上了。
在维也纳挨饿的日子使希特勒的心中沸腾着各种各样的
思想,现在可找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他要把缩手缩脚的委
员会组织或规模较大的集会。但是,他的工作经常碰壁,有
一次他发出80份请帖,而到会的仍旧是他们自己的人,他并
不因此灰心。
后来,希特勒筹集了一些钱,在本地报纸上刊登了一条
开会的通知。这次,他没想到来的人竟有100多。希特勒原
定在一位教授发表主要讲话后,作第一次公开演讲。没想到,
该党的名义首脑哈勒表示反对。他认为,希特勒搞别的名堂
还可以,但演讲却绝对不行。
希特勒冒着失败的危险,试着讲了30分钟,却收到难以
预料的效果。他善于煽动的雄辩使听众像"过电"一样激动
万分,其反应之热烈,从会后人们捐献300马克这一举动便
可以证明。
这是纳粹党第一次获得的重大胜利,也暂时减轻了他们
在经济上的困难。
在这以后,希特勒的每次讲演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他
成了他们中最会讲话的人。
1920年初,希特勒就把党的宣传工作接了过来。他开始
组织这个小得可怜的党做梦也想不到的最大规模的集会。这
次集会的时间订在1920年2月24日,会场设在著名的霍夫
勃劳豪斯啤酒馆的宴会厅,可容纳2000人。希特勒在委员会
中的同伴都认为他这样做是发疯了。哈勒辞职表示抗议,由
德莱克斯勒继任。
希特勒强调说,准备工作是他个人负责进行的。对于别
人如何看,他是不在乎的。
在这次集会上,希特勒第一次阐明了德国工人党的二十
五点纲领。这个纲领是由德莱克斯、弗德尔和希特勒三人匆
匆忙忙拟写出来的。会上的狂呼声、嘘叫声都是针对他宣读
的纲领的内容发出的,纲领在会上获得通过。
从此,工人党名声大震。
希特勒说:"从这次集会以后,党摆脱了小俱乐部的狭隘
束缚,第一次对我们时代的最有力的因素——舆论发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
1920年4月1日,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
其实,希特勒所宣布的纲领只不过是欺骗工人、下层中
产阶级和农民的大杂烩,到纳粹党执政的时候,大部分都抛
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正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提出的重要原则
一样,这个纲领中最重要部分,第三帝国是执行了的,对德
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特别是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深重的后果。
这就是希特勒所宣布的第一点,要求所有的日耳曼人在一个
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
至于希特勒在纲领中宣布的所谓"社会主义"的东西,显
然是仅仅投合下层阶级情绪的仆人玩艺儿。
希特勒煽动人心的演讲能力和他的激进态度、面面俱到
的纲领,对于一个努力想要吸引人们注意和取得群众支持的
新成立的政党来说,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仅仅这些条件还
是不够的。他觉得,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不断打入他们
心坎的一些简单的主张,而且也需要标志和象征,那样才能
够取得他们的信任;需要有声有色的大场面,那样才能够唤
其他们的热情;需要暴力和恐怖行动,这种行动如果成功了,
就能够吸引追随者并且使他们感到有压倒弱者的力量。
希特勒把一大批膀大腰圆的退伍军人组成"纠察队",由
曾经坐过牢的钟表匠艾米尔·莫里斯指挥。为了逃避柏林政
府的镇压,他们有一个时期曾伪装为该党的"体育运动部"。
但是时隔不久,他们就正式称名为冲锋队。这些穿褐色制服
的无赖,后来已不满足于在纳粹党的集会上维持秩序了,便
开始去捣乱其他的集会。
冲锋队的队员大部分是自由团中的冒险家,负责指挥的
是约翰·马里希·克林茨赫,他是声名狼藉的埃尔特上尉的
一名手下。后来曾因为谋杀埃尔兹伯格案被判徒刑。
1920年夏天,希特勒制定了一面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
黑万字的旗帜。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他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
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的思想,万字象征争取亚利
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
这面旗帜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
年代中一直彷徨不定、生活没有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
着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他们开始在它的旗帜底
下聚集起来了。
希特勒就是这样其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
为纳粹党而奋斗。他想为日后篡党夺权铺平道路。可是,一
到大权在握时,他立刻让他的"同志"尝到了冷酷无情和奸
诈狡猾手段的滋味。
1921年夏天,希特勒作为纳粹党领导人来到柏林。
从此,"元首"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出场了。
希特勒开始改组纳粹党。
施端纳克勃劳酒店后面的酒室,阴暗狭小,希特勒认为
是一个停尸间,而不是一个办公室。他放弃了它,另外在科
尼利斯街的一家酒店里设立了新的办公室。这里地方比较宽
敞,光线还明亮。办公室里先赊购了一架打字机,后来又逐
步添置了保险柜、文件柜、家俱,安装了电话,起请了专职
秘书。
金钱也渐渐有了来源。
1920年12月,纳粹党买下了一家负债累累的亏本报纸,
名叫《人民观察家报》。这是一张每周出版两次的反犹小报。
收买这家报纸的六万马克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希特勒严守
秘密,但是据说,这是靠埃卡特和罗姆劝诱里特·冯·埃普
少将筹集来的。埃普少将在国防军中是罗姆的指挥官,本人
也是纳粹党员。这金钱很可能来自军方的秘密经费。
1923年初,《人民观察家报》改为日刊。这样,希特勒就
有了所有德国政党所必备的条件——一家报纸来宣传党的主
张。
这个时期,希特勒网罗了一批铁杆党徒,他们是鲁道夫
·赫斯、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赫尔曼·戈林及尤利与斯、施
特莱彻。
鲁道夫·赫斯是在1920年加入纳粹党的。他是一个居住
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子,14岁以前是在埃及度过的,14
岁后回来因兰上学。战争期间,他一度同希特勒一起在李斯
特团服役。虽然当时并不相识。两次受伤后,他当上了飞行
员。
战后,他在慕尼黑大学学经济,但大部分时间似乎在散
发反犹小册子,和同巴伐利亚当时极为猖獗的各色各样武装
团体殴斗。
1919年5月1日,慕尼黑苏维埃政权被推翻的时候,他
正处在枪火密集的地方,腿部负了伤。一年后在一个傍晚,他
去听希特勒演讲,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参加了纳粹党。不久,
他成为希特勒的亲密朋友、忠实信徒和私人秘书。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常常被称为纳粹党的"思想领袖"。
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893年生于爱沙尼亚的塔林,后在莫
斯科大学学建筑,十月里命后来到慕尼黑,通过狄特里希·
埃卡特的介绍认识了希特勒。
1919年底,罗森堡参加了纳粹党。
对于罗森堡的学识,希特勒特别佩服。1923年底,派他
担任了《人民观察家报》的主编,在以后许多年内,希特勒
继续吹捧这个"哲学家",把他当作纳粹运动的思想导师、外
交政策的权威人士。
赫尔曼·戈林是德国著名的战斗英雄,著名的里希特霍
芬战斗机中队最后一任队长,德国战时最高奖章功勋奖章的
获得者,他回到和气时期单调的平民生活中来,比一般的退
伍军人更觉困难。1921年,戈林认识了希特勒,参加了纳粹
党,并且用他过人的精力帮助罗姆组织了冲锋队。
1922年,戈林担任了冲锋队的队长。
尤利乌斯·施特莱彻是个道德败坏的虐待狂,原先做小
学教员,从1922年起,他成为希特勒周围名声最臭的人员之
一。
施特莱彻自己吹嘘是个出名的私通能手,甚至能敲诈他
情妇的丈夫。他盲目狂热的反犹活动,不仅使他臭名远扬,而
且还搜刮到大批钱财。他办的一个著名黄色周刊《冲锋队
员》,专门靠刊载所谓犹太人的性罪行和犹太人的杀人故事卖
钱,其内容之淫秽猥亵,甚至使许多纳粹党人也感到恶心。
希特勒就是依靠这帮人,于1923年11月8日,在慕尼
黑贝格勃劳勒酒馆发动政变的。他们通过哄骗的手段,拉来
鲁登道夫将军与他们合作,劫持了巴伐利亚三巨头:邦长官
卡尔、驻巴伐利亚国防军司令奥托·冯·洛索夫将军和邦警
察局长汉斯·冯·赛塞尔上校。但不久,三巨头趁希特勒离
开时逃走,政变失败。
11月9日,希特勒率3000余人举行示威,结果遭到镇
压。除戈林逃跑外,希特勒及其同伙大部分被捕入狱。纳粹
党被勒令解散,《人民观察家报》被迫停刊。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获准出狱,继续从事推翻共
和国的阴谋活动。
此时,外面的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纳粹党和它的报
纸已被取缔,原来的一些头目不是发生了内讧,就是倒戈了,
他本人则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讲。
更为麻烦的是,希特勒面临着被驱逐出境、押解回故乡
奥地利的威胁。甚至他的不少老哥们也认为他已经完蛋了,他
以后将销声匿迹,默默无闻。正像其他的政客,在共和国似
乎摇摇欲坠、充满明争暗斗的时期,曾名噪一时而后又很快
归于无声无息一样。
在希特勒被关在监狱的一年多里,货币开始稳定,资本
从美国流进来,经济开始恢复。被希特勒和社会民主党所称
的"十一月罪人",在一次票选中,为维护共和而进行的斗争,
结果所得选票较过去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而纳粹党和北方一
些种族主义团体联合,所得选票却下降了一半以上。
面对着日益衰败的形势,希特勒并不气馁,更没有动摇,
他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在铁窗之内,希特勒仔细地回顾了他本人的过去,他的
成功和失败;也回顾了德国动乱的过去,他们的成功和错误。
回忆过去,使他更加坚定了信心,他要图志谋划坚信自己一
定会成为拯救德国的英雄。
在这种狂热的情绪下,希特勒结束了《我的奋斗》第一
卷的口授工作。接着,立刻进入第二卷的口授工作。就在这
样的非常时刻,希特勒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我的奋
斗》全书的撰写工作,为日后纳粹党夺取全国政权,并进而
蹂躏欧洲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5年到1929年,是希特勒和纳粹运动时运最糟的几
年,但是希特勒不屈不挠,执着地等待着,准备重新杀上政
治舞台。
希特勒认为,目前德国的繁荣是靠从美国借来的大量贷
款来维持的,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无底之楼。在1924年
到1930年期间,德国借了大约70亿美元的外债,大部分用
来偿付战争赔款和庞大的社会服务。各邦、各大小城市也借
了外债,不仅从事必要的建设,也从事飞机场、戏院,运动
场和豪华游泳池的建设。
在通货膨胀期间,轻易偿清了债务的工业部门,也借了
数以10亿计的外债来更新装备和把生产过程合理化。工业生
产得以恢复,1928年比1923年的工业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失业人数也大大下降。下层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某些
改善。
在1928年的大选中,社会民主党增加了120万张选票,
总数达900多万,在国会中占据153个席位,一跃而成为德
国第一大党。
战争结束后的十年努力,使德意志共和国似乎终于站稳
了脚跟。
面对如此不利于纳粹运动的形式,希特勒决定改变斗争
策略。
1921年底,出狱两个星期后,希特勒就去见巴伐利亚总
理、天主教巴伐利亚人民党领导人海因里希·赫尔德博士。在
希特勒保证以后行动一定要循规蹈矩之后,赫尔德撤销了对
纳粹党及其报纸的取缔。
"这头野兽已经被制服了。"赫尔德对司法部长古特纳说,
"我们现在不怕放松铁链了。"
这位巴伐利亚总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后来,还有其
他一批政治家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人民观察家报》于1925年2月26日复刊,发表了希特
勒写的长期社论《新的开端》。第二天,复活后的纳粹党布贝
格勃劳凯勒酒馆举行第一次集会,他在会上发表演讲。
这个地方就是一年半以前的11月9日早上希特勒和他
的忠实的信徒们出发举行游行的地方。那些忠实的信徒,这
时已有许多没有在场。埃卡特和施勃纳——里希特已经死了。
戈林在流亡中。鲁登道夫和罗姆已同他决裂。罗森堡同施特
莱彻和埃塞发生了内讧,心怀不满,有意避开。
尽管如此,在啤酒馆里还是聚集了4000多信徒,来听希
特勒演讲。他没有使他们失望,他像以前一样口若悬河,一
气讲了两个小时。
群众对他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感到自己雄风犹在。
希特勒仇恨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并视共和政体也是
"敌人"。在演说结束时,他高呼,"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可能
的结局:不是敌人踩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踩着敌人
的尸体过去!"
由于希特勒的"狂放",巴伐利亚政府立即禁止他在公开
场合演讲,这次禁令的期限是两年。其他各邦也相继效法。对
于一个靠三寸不烂之舌达到目前成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又?
一个致命打击。
打碎了牙咽进肚里,希特勒咽下了这口不得在公开场合
讲话的怒气,发愤从事纳粹党的建设事业,决心把纳粹党建
设成一个德国前所未有的强大组织。
过了两年,党员果然从二万多人发展到7万多人,到了
1929年,已发展到十七万八千多人了。
希特勒决心建立一个复杂的严密的党内机构,这个机构
相当于德国政府的组织。也相当于德国社会的组织。他把全
国划分为若干区,其范围大致相当于德国国会原来的34个选
区,每一个区有一个希特勒任命的区领袖。另外还有奥地利、
但泽、萨尔、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等7个区、每个区
又设分区,由各区领袖领导。再底下的党内单位是分部,在
城市里各分部又进一步分为街道支部和小组。发展对象除了
吸收信仰纳粹主义的青壮年外,还广泛吸收妇女和儿童,各
行各业的知识分子。
纳粹党的政治组织分为两个部:第一部负责对付和破坏
政府,第二部负责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因此,第二部下面设
有农业、司法、国民经济、内政、劳工等部门,而且考虑到
将来的情况,还设有种族、文化、工程等部门。政治组织第
一部设有外交、工会等部门,还设有一个全国新闻局。宣传
部是个单独设立的复杂机构。
经过反复努力,希特勒将冲锋队改组为一种武装团体。这
个团体拥有几十万人,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
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
冲锋队的一些领导人,也希望希特勒上台以后以冲锋队
来代替正规军的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专门设立了
一个办公室,由弗朗兹·冯·埃普将军领导,名叫国防政治
处,下设五个部门,分别负责国内外防御政策、国防部队、民
防后备力量等问题。
不过,身穿褐衫的冲锋队,自始至终是一批杂七杂八的
打手。它的许多高级领袖,包括冲锋队头子罗姆,都是臭名
远扬的流氓恶棍。慕尼黑冲锋队长埃德蒙·海因斯中尉还是
个被判过刑的杀人犯。这两个人同其他几十个人都一直在发
生争吵和内讧。
希特勒在冲锋队之外,又建立了一个更可靠的武装团体
——党卫队,队员身穿黑色制服,与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相同,
并且要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于他个人。起初,党卫队不过是希
特勒的卫队。队长经几次更换,最后选中了海因里希·希姆
莱。他刚接手时,一共只有200名左右的队员,到他结束党
卫队工作时,党卫队已经统治了整个德国,而在整个欧洲德
占区成了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可怕组织。
在希特勒加强他的政党以便掌握德国命运的那些年代
里,纳粹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各路污泥浊水纷纷注入纳粹
党中。希特勒的一些主要助手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有时也
同希特勒发生摩擦。为了使纳粹党这些野心勃勃、竞争激烈
的头目的行动不致逾越界限,希特勒专门组织了党内法庭,借
以排解纠纷。
这不仅是为了保持表面上的和谐团结,也是为了防备自
己的咽喉被人割断。
在这个时候,戈培尔来到了希特勒身边。
戈培尔1897年10月29日生于来因兰一个约有三万居
民的纺织中心雷特。他先在一个天主教教区小学上学,后来
上雷特的文科中学。天主教艾伯特·马格努斯协会给了他一
笔奖学金,使他能继续入大学深造。结果上了八个大学,先
后在波恩大学、弗雷堡大学、伍兹堡大学、科隆大学、法兰
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求学,最后于1921年24岁
那一年,在海得耳堡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这些著名
大学里,戈培尔专修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兼修拉丁文
和希腊文。
戈培尔想当作家,写出的小说和剧本没人愿意出版。他
投寄《柏林日报》的许多文章也都被退回。
他的个人生活在初期也充满了挫折和失意。因为他瘸了
一条腿,不能参军作战,因此没有能够具有他那一代年轻人
认为非常光荣的战争经历,而这却是要在纳粹党内占据高位
的一个必要条件。
戈培尔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天生瘸腿的。他7
岁的时候患了骨脊髓炎。左臀开力不很顺利,结果左腿比右
腿短了一截,而且有点萎缩,走起路来一看便知是瘸子。这
个残废是他饮恨终生的憾事,也是他早年心中满怀不平的原
因之一。当时他常常想和一些女人睡觉,但那些漂亮的姑娘
都怀疑瘸子的能力。当他担任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后,他
便将德国的女演员统统控制在他的手里,不愿与他上床睡觉
的,绝不让她成为电影名星。那些年,这瘸子过足了瘾。
1926年10月底,希特勒任命戈培尔为柏林纳粹党区领
袖。他指示戈培尔要肃清那些妨碍纳粹运动发展、争吵不休
的褐衫队员,为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把德国的这个首都拿下来。
柏林当时是红色无产阶级革命势力影响很大的地方。柏
林大多数选民都投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票。戈培尔这时刚
满29岁,他轻易就完成了希特勒交给他的任务。
纳粹运动一天天进展,希特勒已初步完成了他重建纳粹
党的任务。他认为,建立独裁政权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1929年底,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世界,希特勒
更加意识到,夺权的机会来了,纳粹党的机会到了。
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突然崩溃了。德国国内
马上出现一种瘫痪的局面。德国的"繁荣"主要是靠从美国
那里借来的外债和对外贸易来维持的。一旦贷款断绝,旧债
到期,德国金融结构就无法承受这种负担。一旦在总萧条后
世界贸易一蹶不振,德国就无法出口足够数量的东西来购买
所必需的原料和粮食进口。
而没有出口,德国的工厂就无法开工,工业产量从1929
年到1932年下跌近一半,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全国有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不用,成千上万的小企
业破了产。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760亿马克下降到1932年
的450亿马克,国债高达140亿马克,失业人数突破800万
大关。工人和职员的收入,几乎下降了一半。
农业危机也很严重,农产评价格暴跌,大批农民破产,被
迫出卖土地。
庞大的经济危机和高涨的革命运动,动摇了德国资产阶
级的统治。他们感到,再用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老办法已经不
能维持其统治了,因而决心采用独裁统治和暴力镇压来维护
其政权。在对外政策上,一般的外交手段已经不够用了,决
心采用侵略扩张和战争政策,靠掠夺别国人民来摆脱经济危
机。
于是,德国资产阶级右翼便祈求公开鼓吹恐怖独裁的法
西斯分子,岂不及待地把法西斯纳粹头子希特勒扶上台。
经济危机给共和政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德国最后一任
社会民主党总理、支持魏玛共和国的各民主党派联合组成的
最后一届政府的首脑赫尔曼·缪勒,由于各党派在失业保险
基金问题上发生的争吵,于1930年3月辞职。
继任者是海因里希·勃鲁宁。这个天主教中央党议会领
袖在战时是一个机枪连的一名上尉,曾获得铁十字奖章,他
在国会中表示的保守稳健的观点颇得陆军的好感。他希望在
德国能够恢复稳定的议会制政府,把国家从越来越萧条的经
济恐慌和政治混乱中拯救出来。
勃鲁宁无法争取到国会议员中多数人批准他的财政计划
中的某些措施。他因此请求兴登堡援引宪法第四十八条,根
据这一条规定的紧急权力,由总统下令批准他的财政法案。
议会紧接着来了一个对抗,通过一项要求撤销总统令的
决议。
为了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勃鲁宁在1930年7月要
求总统解散国会,于9月14日举行新的选举。
希特勒敏锐地意识到,他自己的机会出乎意料地提早出
现了。
苦难深重的德国人民要求摆脱他们的困境。千百万失业
者要求工作机会。小店主要求得到帮助。刚达到投票年龄不
久的新选民——四百万左右的年轻人,要求至少有个能谋得
生活温饱的前途。
希特勒向选民们保证,如果他上台,将使德国恢复强大,
拒付赔款,撕毁凡尔赛和约,肃清贪污,迫使金融巨头就范,
尤其是那些可恶的犹太人,一定要做到每个德国人都有工作
和面包。
那些绝望、饥饿的人,不仅希望得到救济,而且也希望
得到新的信仰和新的神祇,对于他们来说,希特勒的保证充
满了魅力。
1930年9月14日晚,选举揭晓。令希特勒自己都没敢想
的是,纳粹党选票增加到六百四十万九千六百张,可以取得
国会中107个席位。
这样,纳粹党从国会中位居第九的小党一跃而为第二大
党。天主教中央党和社会民主党的选票却大大下降了。从此
以后,勃鲁宁或其他任何人,要在国会中取得稳定多数比以
前更加困难了。
但是,没有稳定的多数,共和国怎么能够存在下去呢?这
是当时国家两大支柱——陆军和大工业家金融家集团——越
来越关心的问题。这两大支柱的领袖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共
和国,除非是把它当作德国历史上一种暂时的不幸现象。
在选举胜利的鼓舞下,希特勒开始转移注意力来争取这
两个有势力的集团。他不厌其烦地向军方指出:他们现在所
支持的,而且对军官阶层及其所代表的一切都毫无感情的共
和国在背后刺了陆军一剑,把陆军出卖了。接着他又恐吓军
官们,如果马克思主义者胜过纳粹党人,将是"德国陆军的
末日。"
在希特勒蛊惑人心地宣传下,许多年轻军官不仅为希特
勒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吸引,而且也为他所展示的前途
所倾倒。这个前途就是,陆军将恢复昔日的光荣和规模,那
样他们就有提升的前程,而在目前这样小规模的一支陆军中,
他们是没有指望的。
纳粹党打入各军种的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年轻的国防军
官热衷于纳粹党的政治。这一点在德国引起了吵嚷,在军官
团最高级军官中间引起了分歧,而纳粹党却很兴奋。
1930年春,乌尔姆卫戍部队有三名年轻的尉官卢丁、施
格林和温特被捕,因为他们在军队里宣传纳粹理论,企图劝
诱其他军官答应:一旦发生纳粹党武装起事,他们不向起事
者开枪。这后一项罪名是叛国大罪,但是国防部长格罗纳将
军不想把军队里有叛国行为这件事声张出去,企图把事情掩
饰过去。他安排让被告在军事法庭上只受违犯军纪的审判。可
是,施林格中尉却满不在乎,他偷偷地向《人民观察报》投
了一篇煽动性的文章,使格罗纳将军的打算落了空。
在1930年9月纳粹党选举获胜一个星期后,这三个尉官
被解到莱比锡最高法院受叛国罪审判。他们的辩护律师中间
有两个刚刚出名的纳粹律师汉斯·弗朗克和卡尔·沙克博
士。
但是,在审讯时,吸引人们注意的不是律师,也不是被
告,而是希特勒。
希特勒的出庭是一种有意的冒险。要是抛弃这三个中尉
不顾,对纳粹党是相当难堪的事。这三个中尉的活动证明了
陆军中纳粹党的影响的增长,而这正是希特勒所不希望予以
打击的。但是,纳粹党要篡夺陆军领导权的活动被揭露出来
也是相当难堪的事。而且,检察院方面控诉纳粹党是个一心
一意要武力推翻政府的暴力组织,这件事对于希特勒目前的
策略也是不利的。为了要否认这一指责,他同律师合计好,要
出庭为被告作证。
实际上,希特勒的出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
作为一个刚刚在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的政治运动的领袖,他
要向陆军,特别是向陆军的高级将领保证,国家社会主义运
动对国防军来说,不仅不是像这三个纳粹党卫官条件所表示
的那样是一种威胁,而且实际上是国防军的救星,也是德国
的救星。
证人席成了向全国发言的讲坛。
在这里,希特勒充分利用了他的诡辩才能和巧妙的政治
手腕。如果说他的精彩表演尽是欺骗之能事的话,那么在将
军们中间,是很少有人识别这点的。希特勒向法庭保证,冲
锋队也好,纳粹党也好,都不反对陆军。
"我一直抱有这种看法,"希特勒说,"任何想取代陆军的
尝试都是发神经病。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取代陆军……我们将
努力做到,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的国防军为基础,一支
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
希特勒再三向法庭重申,纳粹党只想通过合乎宪法的手
段取得政权,这三个年轻军官如果期望会发生武装叛乱的话,
那是他们自己错了。但是,希特勒讲话的主要对象虽然是陆
军和德国国内其他保守分子,他还得考虑一下他自己党内徒
众的"革命"要求。他不能使他们失望,像他已经使三个被
告失望一样。
因此,当法庭庭长提到他在1923年举行政变失败以前说
过:"人头将会落地"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庭长问:"你今天对那句话怎么解释?"
希特勒马上回答:"我可以向你保证,当国家社会主义运
动在这场斗争中取胜的时候,届时将会有一个国家社会主义
法庭。那时,1918年11月的革命将会受到报复,人头将会落
地!"
没有人能够说,希特勒对于一旦他上台以后要做的事情
事先没提出警告,但是,当时亲纳粹的听众显然很欢迎他的
这番威胁,他们以热烈和持久的鼓掌来表示欢迎。
就这样,许多德国人作了希特勒的俘虏。
1930年9月是一个转折点。纳粹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惊
人胜利一事,不仅欺骗了千百万普通人保,也说服了企业界
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他们可能不喜欢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做
法和它粗鄙下流的作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唤起了在共
和国六十年中曾经受到严重压抑的德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的传统感情。
由于这一点,加上希特勒在莱比锡审讯时对陆军方面所
作的公开保证,有些将军开始考虑,国家社会主义可能正是
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可以用来团结人民,恢复德国原来的地
位,再一次使德国军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使国家摆脱丧
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的桎梏。
工业界和金融界的巨头们在政治上的愚蠢不亚于将军
们,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付给希特勒足够的金钱就能把他
笼络住,一旦他当权之后,就会按他们的命令办事。他们之
中有很多人在二十年代还把他看成是个奥地利的暴发户,但
是纳粹党在1930年9月选举中获得惊人的胜利后,企业界的
领袖人物逐渐意识到,这个暴发户很可能接掌德国的控制权。
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的垄断资本家会
议,对希特勒夺取政权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次会议是由垄断
巨头蒂森主持的。希特勒在会上发表了长期讲话,和盘托出
了纳粹党的反动纲领。希特勒根据垄断资本家的愿望,在内
政方面提出要彻底取消德国劳动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他说:
"我们已作出坚决的决定,要彻底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结
束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希特勒提出的对外政策是用武力夺取别国土地,然后用
全面利用被奴役国家的工业、人力和物力,为德国统治阶级
谋利益。
他说:"如果我们要解决生存空间问题,我们就要运用整
个民族积累起来的政治力量。所以现在大家争吵我们的军队
是10万还是30万,这完全无关痛痒,问题在于我们的军队
至少是800万。"
800万军队的建设和夺取别国领土的战争对于垄断资本
家来说,那将意味着神话般的巨额利润。所以,希特勒的讲
话征服了德国垄断资本家的心,博得了他们的热烈掌声和喝
彩。
在这一次会议上,垄断资本家们就纳粹党执掌政权的问
题,原则上达成了协议。第二天,钢铁托拉斯的经理蒂森等
人甚至还同纳粹党的三个头目希特勒、戈林和罗姆讨论了未
来的法西斯政府的人选。
从1932年1月起,希特勒及其党羽同德国有代表性的工
业巨头进行了一系列会见和谈判。纳粹党何时执掌政权的问
题,是他们谈判的主题。为了换取垄断资本家的支持,希特
勒向他们许下了种种诺言。
希特勒除了得到本国垄断资本家的支持外,还得到国际
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大老板的支持。美国大垄断巨头麾根、
洛克菲勒、杜邦、亨利·福特,英国报业大王罗特米尔,瑞
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和法国军火商康采恩施赖德尔·克雷佐
等,都给希特勒提供了大量金钱。
一些美国垄断资本的喉舌公然支持希特勒上台。《纽约时
报》于1931年6月1日写道:"假使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
总理,那就显然在华盛顿更孚众望了。"美、英垄断资本家把
希特勒看成是把德国和欧洲从无产阶级革命危险下拯救出来
的救星,他们希望希特勒上台执政,消灭德国的革命民主力
量,以确保他们在德国的大笔投资和贷款。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翼领袖的叛卖政策,也为希特勒的
上台帮了大忙。由于他们的破坏,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力
量,以致不能阻止法西斯夺取政权。
1932年3月,德国总统选举时,反动派曾提出兴登堡和
希特勒为总统候选人,德国共产党当时指出:“谁选了兴登堡,
就是选了希特勒;谁选了希特勒,就是选了战争!"
可是,社会民主党却提出"取小害(兴登堡)而避大害
(希特勒)的理论,支持兴登堡。正是这帮家伙选举了支持保
皇派和法西斯组织的兴登堡,希特勒才很快上台。
这时候,希特勒的纳粹党,不仅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大
党,而且造就了一批狂热骨干,尤其是施特拉塞、罗姆、戈
林、戈培尔和弗立克这"五虎上将",成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
戈林是在国会通过一项政治大赦令后,在1927年底回到
德国的。自从1923年政变以来,他的大部分流亡生活是在瑞
典度过的。在瑞典的兰格勃罗疗养院,他戒掉了吸毒的恶习,
病愈后在一家瑞典飞机制造公司供职。回柏林后,他在巴登
大街租了一套公寓,广交朋友。
1928年,在希特勒的力荐下,戈林被选为国会议员,在
1932年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时,戈林也就成了国会议长。正
是在国会议长的官邸中,举行了许多次会谈,策划了许多次
阴谋,最终导致了纳粹党的上台。
恩斯特·罗姆在1925年与希特勒闹翻后不久就去参加
波利维亚军队,当了一名中校。到1930年底时,希特勒请他
回来,重新担任冲锋队的领导工作。当时,冲锋队已不大听
话了。冲锋队员,甚至一些队长,也一致认为纳粹党将用暴
力夺取政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在街头闹事,同政敌
捣乱,甚至暗杀他们。每次选举,不论是全国选举还是邦选
举,总有街头惨剧发生。
在罗姆接管冲锋队时,格利戈尔·施特拉塞无疑是纳粹
党内的第二号人物。他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一个干练
的组织者,担任了党内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政治组织的首领。这
个职务使他在邦和地方党的领袖中间有很大的政治势力,因
为他们的工作都要受他的监督。他有多巴伐利亚人随和的脾
气,除了希特勒以外,他是党内最有影响的领袖,而与希特
勒不同的是,他得到大多数政敌的个人信任,甚至喜爱。
当时,党内外有不少人认为施特拉塞很可能代替这个奥
地利来的脾气乖戾、性格捉摸不定的领袖。在国防军和总统
府中,这种看法特别强烈。至于格利戈尔·施特拉塞的兄弟
奥托,这时已经失势了。他由于当真相信纳粹党"国家社会
主义德国工人党"这块招牌中"社会主义"和"工人"这两
个字眼,曾经支持社会党工会所主持的几次罢工,而且要求
纳粹党公开主张工业国有化,最后作为异端被希特勒驱逐出
党。
"五虎上将"中的第四号种子选手是戈培尔,自从1926年
同格利戈尔·施特拉塞闹翻后,一直是后者的敌人和对手。在
闹翻两年后,施特拉塞升任政治组织首脑,戈培尔继他为宣
传工作的负责人。戈培尔仍兼任柏林区党组织的领袖。他的
宣传才能和改组柏林党组织的成绩,希特勒颇为赏识。但是
他那一张油滑而刻薄的嘴和灵敏的头脑,却讨不到希特勒其
他助手的欢心,他们都不信任他。
不过,希特勒很愿意他的主要部下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
因为这也是防止他们联合起来篡夺领导权的保障。他从来没
有完全信任过施特拉塞,但是戈培尔的忠诚却是他完全相信
的;此外,这个瘸腿的狂热分子,常常有些奇异的思想,这
对希特勒来说是颇有用处的。
为了扩大宣传,戈培尔在柏林办了一张《进攻报》,他天
才的办报才能和善于煽动群众的演讲本领,对希特勒有着无
法估量的价值。
"五虎上将"的最后一员威廉·弗立克是其中最无特色的
一个。他是个典型的德国公务员。1923年以前,他在慕尼黑
当青年警官,曾经给希特勒在警察局里当过密探,因此希特
勒一直很感激他。
在希特勒的吩咐下,弗立克是纳粹党人中担任地方公职
的第一个人。后来,他成了纳粹党的国会党团主席。他忠诚
不二,办事很有效率,而且由于他外貌给人以与世无争、和
蔼可亲的印象,在同共和国政府那些左右摇摆的官员打交道
时特别有用。
除了"五虎上将"之外,在希特勒周围还集合有希姆莱、
罗森堡、莱伊等一批乌七八糟的怪物。
就是在这种状况之下,1933年1月30日这个冬天的早
晨,希特勒在德国军人和右派的支持下登上了这个国家总理
的宝座。
却说希特勒登上了国家总理的宝座后,纳粹党在新的政
府中仍居于少数地位,在内阁11个职位中,他们只占了3个,
除了希特勒担任总理一职外,弗立克担任内政部长,戈林担
任不管部长,同时兼任普鲁士的内政部长。几个重要的部都
交给了保守分子。他们颇有把握地认为希特勒已被笼络住,可
以为他们的目的服务了。牛赖特继续任外交部长,勃洛姆堡
任国防部长,休根堡任经济部长,巴本本人是联邦副总理兼
普鲁士总理,而且兴登堡向巴本保证,除非由副总理陪同前
来,否则他不会接见总理。
巴本认为,这种独特的地位,使他能够对难以捉摸的纳
粹党领袖增加一种奇制。而且这个内阁出自巴本的构思,是
巴本力荐的产物;他相信,在保守派同僚的坚决支持下,他
又据有八比三的优势,他完全能够控制希特勒。
巴本和他所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
能乖乖听话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毁灭共和国只不过
是第一步。他们所希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极权主义的德国,这
个德国在国内不再搞什么民主的"无聊玩意儿",要剥夺工会
的权力,对外能废除1918年的判决,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枷锁,
重建一支强大的陆军,以其军事力量恢复德国在世界上的地
位。
这,也是希特勒的目标。
但是,巴本并不真正了解希特勒,也不了解支持他的势
力有多大的力量,更不了解现有的强大势力的机构:陆军、教
会、工会、政党,或者广大的非纳粹党的有产阶级,他们难
以解释的软弱已经到了近乎瘫痪的程度。正如后来巴本哀叹
道的:他们到了不击自败的地步。
希特勒清楚地知道,他是靠着总统、陆军和保守分子的
支持上台的,而这三个方面却置身于纳粹运动之外,而且在
某种程度上对这个运动还是不信任的。因此,希特勒当前的
任务是迅速地铲除他们的势力,使自己的党成为国家的唯一
主宰,然后以集权主义政府及其警察的力量,实行"纳粹革
命"。他一上任,就鼓动了一系列不是由他主使就是由他控制
的事件,并且在六个月之后终于使德国完全纳粹化,他自己
也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和取消了联邦的独裁
者。
为了一举消灭共产党,铲除在德国实行纳粹主义的最大
障碍,希特勒及其一伙精心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
案"。
原来,在戈林的国会议长办公室地下有一条暖气管通道,
一直到国会大厦。一个曾在旅馆担任过侍者的柏林冲锋队长
卡尔·恩斯特,在2月27日晚上,带领一小队冲锋队员,经
过这条地下通道到国会大厦,在那里洒了汽油和易燃化学品,
然后派人放了几把火,顷刻之间,雄伟高矗的国会大厦化为
灰烬。
事件发生后,戈林声嘶力竭地叫嚷:"这是共产党反对新
政府的罪行!"
纳粹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大声说:“共产党的革
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待。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
他们。共产党干部一经查获,当场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
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
这是希特勒精心策划的一个大阴谋。他的目的是以"国
会纵火案"为借口,对德国的革命力量进行残酷镇压。他们
贼喊捉贼,把纵火的罪名加到共产党身上,诬蔑这是共产党
发动武装暴乱的信号。可是,还在27日中午,柏林的所有冲
锋队员,就已奉命进入戒备状态。起火后两个小时,法西斯
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仅仅
在27日晚上,他们就逮捕了一万名反法西斯战士,在以后的
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到六、七万人。
德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德共主席台尔曼遭到非法逮
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保加利亚工人阶级的领袖季
米特洛夫也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非法审讯。季米特洛夫利用
莱比锡法庭作讲台,义正辞严地揭露了纳粹分子是真正的纵
火犯。
为了进一步镇压人民的反抗,打击革命进步力量,在起
火后的第二天,2月28日,希特勒又诱使兴登堡总统签署了
一项所谓"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法令。
这项法令不仅暂时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自由
的七项条款,取消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而且
还授权希特勒在必要时接管各邦的全部权力,对某此所谓
"严重扰乱治安的人"判处死刑。
这样一来,希特勒就能够合法地任意钳制和逮捕他的反
对者。数天内,就有大批的共产党干部和许多民主党的领袖
遭到逮捕和惨遭杀害。
这是德国人第一次尝到在政府支持下的纳粹恐怖的滋
味。满载冲锋队员的车辆,在德国各个城市的街道中横冲直
撞,未经许可,破门而入,进行搜查,把受害者带走,投入
冲锋队营房中,严刑拷打。共产党的报纸和政治集会被取缔,
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和许多自由主义的报刊也被勒令停刊,群
众集会不是遭到禁止就是遭到破坏。
纳粹党人现在手里掌握了全国政府和气鲁士政府的一切
权力,经费由大片业财团给予支持。因此,他们在3月的竞
选宣传达到了德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
国营电台第一次把希特勒、戈林和戈培尔的声音传送到
全国每一个角落。一边是装饰着万字旗的街道上,冲锋队员
列队而过的皮靴声不绝于耳。一边是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和
火炬游行。
1933年3月5日,在希特勒一生中最后一次民主选举的
那天,纳粹党人赢得了17277180张票,占全部选票的百分之
四十四。但这与国会授权法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票数相差甚
远。
希特勒并没慌张,他采取国会中81个共产党员"缺席"
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不让社会民主党人入场。这
样,希特勒便可稳操胜券。他踌躇满志,根据他在国会纵火
案后第二天诱使老糊涂蛋兴登堡总统签署的2月28日法令,
他可以肆意逮捕任何数量的反对党议员,以保证他那三分之
二的票数。
经过和戈培尔密谋,希特勒决定新国会的开幕式要在波
茨坦卫戍部队教堂举行。这个教堂是普鲁士主义的圣地,在
许多德国人的心中,能够唤起对于帝国光荣伟大的回忆,因
为腓特烈大帝的遗体就埋葬在这里,霍亨佐伦王朝的历代先
王都曾在这里做过礼拜,现任总统兴登堡也于1866年来这里
做过第一次朝圣。当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禁卫军军官,刚
刚参加了给德国带来第一次统一的奥普战争而凯旋归来。
第三帝国第一届国会,选定3月21日作为隆重的开幕日
期是有深远意义的。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俾麦斯宰相在1871年
主持第二帝国第一届国会的开幕日子。
当身穿金光闪闪的制服的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元帅
们,和头戴骷髅骠骑兵头盔的海陆军将领们,在身穿威武制
服的前王太子冯·马肯森陆军元帅的带领下进入会场时,腓
特烈大帝和铁血宰相的威灵赫然如旧。兴登堡大为感动。布
置这次演出并指导向全国广播的戈培尔,在仪式进行中一度
注意到老元帅热泪盈眶。
这个总统身穿灰色军服,胸佩黑鹰绶章,一手捧着尖顶
头盔,一手执着元帅节杖,在穿着正式礼服显得有点拘谨的
希特勒陪同下漫步进入会场,中途停下来向皇室旁听席上空
着的德皇威廉二世的座位敬礼,然后到祭坛前宣读了一篇简
短的讲话,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新政府。
希特勒马上说:“由于过去几星期中发生了一个独特的变
化,我国民族荣誉得以恢复,而且由于您,陆军大元帅阁下,
往日的伟大象征和新的力量的象征联合起来了。我们向您致
敬。感谢上帝的保佑:我国新的力量能由您领导。"
为了表示对总统的敬意,希特勒走下讲台,到兴登堡面
前深深一鞠躬,紧紧地同他握手。这时,戈培尔布置的照相
机、电影机、录音机都同时开动起来,镁光闪闪,机声隆隆,
把德国陆军元帅和奥地利下士象征着新德国和老德国团结的
庄严握手场面记录下来,让全国和全世界都能看到听到。
当希特勒在波茨坦做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保证以后,国会
于3月23日在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讨论通过所谓授权法。它
的正式名称叫《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一共只有五节,把
立法权、批准同外国缔结条约权、宪法修正权都从国会手中
拿过来移交给内阁,为期四年。
此外,这项法律还规定,内阁制定的法律由总理起草,并
且可以不同于宪法。
从1933年3月23日期,希特勒成了全国不受任何约束
的独裁者。德国最有权势的机构现在一个接着一个倒向希特
勒,一声不吭、毫无反应。
在德国历史上始终坚持自己单独权力的邦政府首先被解
散,重新组织由希特勒一手控制的纳粹政权。
战争的风云在德意志上空聚集,法西斯主义的恶势力在
欧罗巴横行,欧洲告急,世界告急,一场由法西斯撒播的空
前的灾难已经开始降临。希特勒贪婪的手伸出来了,他要干
什么?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