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往事如烟。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不断改变的今天,人们的主要精力在市场经济大潮
的冲击下,已经无暇回想当年的往事,因此,那一段悲怆的经历也似乎越来越为遥
远了。
然而,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毕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人
数最多,影响最广,空前绝后的运动。在这期间,中国共有一千七百万人离开城市,
到农村插队落户,从生产建设兵团到边远山区的生产队,到处都有知识青年在接受
“再教育”。他们被迫从头学起,以适应艰苦的环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被加以
改造,以便最终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商品奇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农
村,特别是边远同山,状况更为严酷。原始的生产方式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
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造成人心浮动,精神紧张,工作涣散,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
民众收入锐减。人们付出超常的劳动,而所得的报酬却难以填饱肚子,更不要说其它
奢想了。在这种饿着肚子干革命的艰苦岁月,土生土长的农民已经难以忍受,而从
城市来的知青,其处境的艰难,更是一片悲凉。知青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这种恶
劣的环境而付出的精神上与肉体上的代价,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所能完整表达的。
他们的遭遇是那些没有经历过这场运动的、特别是在这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人所难以
想像的。
如果说,世界因此而封闭,而停滞,那么,这些年轻的知青也许会像撒在荒野
的草籽一样,自生自灭,同所有的野草一起,最终化为泥土。
然而,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的。政治思想上的强行封闭无法阻止人们心灵里对美
好事物的渴望,残酷的现实呼唤起人们对封闭的反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是把这
种禁锢人们思想与肉体的政治行为冲得肢离破碎。
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就不断会有更新,有更新就
需要补充,这是事物遵循的必然规律。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由于一部份人员年老
退休以及其它原因所余下的岗位空缺,这就为社会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大专院校
恢复招生,军队征兵,也需要人员充实。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上山下乡满两年的
知青,政治条件合格,各方面表现好的,经贫下中农推荐,可以进工厂,可以上大
学,可以参军。也就是说,可以永远脱离已被视为绝地的农村,过上美好的日子。
这些规定的实施,无疑使几乎变成死水一潭的上山下乡运动激一股冲天巨浪。幸福
与苦难,城市与农村的天壤之别,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回城的希望之火在枯焦了的
知青心中点燃了。
然而,希望的火花并非照耀宇宙的长明灯,知青们的幻想很快被严峻的现实打
碎了。由于知青人数众多,而所能提供的回城的数额极少,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而且这有限的数额控制在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手中,成为干部子女的专利,并一阵风
似地返回城里。作为普通老百姓子女的大部分知青,只能望风兴叹,可望而不可及。
事情并非仅此而已。回城的诱惑促使许多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以达到目的;
而掌握招工、招生大权的一些干部,则利用手中的权力,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交易在暗中进行,并迅速蔓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为:拉关系、
走后门成风;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成为时尚;更有一些道德败坏的干部,以回城为
诱饵,大肆奸淫女知青。凡此种种,严重败坏了共产党数十年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的威望,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怨声载道。
中共中央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于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发布了(73)
21号文件,传达毛泽东主席给知青家长李庆霖的复信,并对上山下乡运动以来的
有关政策做了调整,从重从快地打击那些破坏上山下乡的犯罪分子。这场大规模的
“打击犯罪,保护知青”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迫害知青的行为被有力地扼制,
知青的待遇有所改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知青与社会的矛盾,也取得了人民
群众的理解。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青的命运,知青仍然需要为自身的生
存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且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了一个目地——回城。
一九七八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国内的形势正逐步从混乱走向有序,
全党工作的重点开始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饱经风霜的人民开始过上较为平稳
的生活。但是,国家政策的重大改变,并没有给那些尚留在农村的知青带来实际意
义上的好处,而且,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甚至吃饭问题,依然困扰着
他们。他们当中最长的已经在农村住了十年,他们的青春已经遗失在那里的土地上,
他们的前途依然一片灰暗。
对于这种状况,人民大众有目共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极为关切。如何改变这
种状况,成了摆在人们眼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是坚持这种以千万知青的青春
为代价,建筑起一个空想的政治蛰楼呢?还是脚踏实地,顺应民心,以调动广大人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人们在等待着。
终于,中共中央作出了重大决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发(1978)
74号文件通知各级党委:“知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很强,必须全党动
员,各方配合,才能搞好。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而稳妥地统筹解决好知
识青年问题。”
通知发出后,全国迅速掀起了知青返城的高潮。除少数自愿或有特殊原因的知
青留在农村外,基本上都回到城里或作了妥善的安置。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上山
下乡运动,终于重重地划上了句号。
回首当年,满目辛酸。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些刻
骨铬心的往事,也是每一个曾经经历过这场运动的知青所无法抹去的,并将成为永
久的记忆。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也会永远记住这一切的。
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一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时候,当我们以
满腔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时候,我们坚信:历史不会重演,明天会更加美好。
那里并不遥远
郑德鸿
--
授权独家刊出,请勿转载!
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不断改变的今天,人们的主要精力在市场经济大潮
的冲击下,已经无暇回想当年的往事,因此,那一段悲怆的经历也似乎越来越为遥
远了。
然而,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毕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人
数最多,影响最广,空前绝后的运动。在这期间,中国共有一千七百万人离开城市,
到农村插队落户,从生产建设兵团到边远山区的生产队,到处都有知识青年在接受
“再教育”。他们被迫从头学起,以适应艰苦的环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被加以
改造,以便最终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商品奇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农
村,特别是边远同山,状况更为严酷。原始的生产方式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
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造成人心浮动,精神紧张,工作涣散,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
民众收入锐减。人们付出超常的劳动,而所得的报酬却难以填饱肚子,更不要说其它
奢想了。在这种饿着肚子干革命的艰苦岁月,土生土长的农民已经难以忍受,而从
城市来的知青,其处境的艰难,更是一片悲凉。知青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这种恶
劣的环境而付出的精神上与肉体上的代价,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所能完整表达的。
他们的遭遇是那些没有经历过这场运动的、特别是在这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人所难以
想像的。
如果说,世界因此而封闭,而停滞,那么,这些年轻的知青也许会像撒在荒野
的草籽一样,自生自灭,同所有的野草一起,最终化为泥土。
然而,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的。政治思想上的强行封闭无法阻止人们心灵里对美
好事物的渴望,残酷的现实呼唤起人们对封闭的反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是把这
种禁锢人们思想与肉体的政治行为冲得肢离破碎。
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就不断会有更新,有更新就
需要补充,这是事物遵循的必然规律。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由于一部份人员年老
退休以及其它原因所余下的岗位空缺,这就为社会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大专院校
恢复招生,军队征兵,也需要人员充实。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上山下乡满两年的
知青,政治条件合格,各方面表现好的,经贫下中农推荐,可以进工厂,可以上大
学,可以参军。也就是说,可以永远脱离已被视为绝地的农村,过上美好的日子。
这些规定的实施,无疑使几乎变成死水一潭的上山下乡运动激一股冲天巨浪。幸福
与苦难,城市与农村的天壤之别,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回城的希望之火在枯焦了的
知青心中点燃了。
然而,希望的火花并非照耀宇宙的长明灯,知青们的幻想很快被严峻的现实打
碎了。由于知青人数众多,而所能提供的回城的数额极少,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而且这有限的数额控制在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手中,成为干部子女的专利,并一阵风
似地返回城里。作为普通老百姓子女的大部分知青,只能望风兴叹,可望而不可及。
事情并非仅此而已。回城的诱惑促使许多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以达到目的;
而掌握招工、招生大权的一些干部,则利用手中的权力,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交易在暗中进行,并迅速蔓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为:拉关系、
走后门成风;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成为时尚;更有一些道德败坏的干部,以回城为
诱饵,大肆奸淫女知青。凡此种种,严重败坏了共产党数十年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的威望,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怨声载道。
中共中央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于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发布了(73)
21号文件,传达毛泽东主席给知青家长李庆霖的复信,并对上山下乡运动以来的
有关政策做了调整,从重从快地打击那些破坏上山下乡的犯罪分子。这场大规模的
“打击犯罪,保护知青”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迫害知青的行为被有力地扼制,
知青的待遇有所改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知青与社会的矛盾,也取得了人民
群众的理解。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青的命运,知青仍然需要为自身的生
存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且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了一个目地——回城。
一九七八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国内的形势正逐步从混乱走向有序,
全党工作的重点开始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饱经风霜的人民开始过上较为平稳
的生活。但是,国家政策的重大改变,并没有给那些尚留在农村的知青带来实际意
义上的好处,而且,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甚至吃饭问题,依然困扰着
他们。他们当中最长的已经在农村住了十年,他们的青春已经遗失在那里的土地上,
他们的前途依然一片灰暗。
对于这种状况,人民大众有目共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极为关切。如何改变这
种状况,成了摆在人们眼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是坚持这种以千万知青的青春
为代价,建筑起一个空想的政治蛰楼呢?还是脚踏实地,顺应民心,以调动广大人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人们在等待着。
终于,中共中央作出了重大决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发(1978)
74号文件通知各级党委:“知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很强,必须全党动
员,各方配合,才能搞好。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而稳妥地统筹解决好知
识青年问题。”
通知发出后,全国迅速掀起了知青返城的高潮。除少数自愿或有特殊原因的知
青留在农村外,基本上都回到城里或作了妥善的安置。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上山
下乡运动,终于重重地划上了句号。
回首当年,满目辛酸。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些刻
骨铬心的往事,也是每一个曾经经历过这场运动的知青所无法抹去的,并将成为永
久的记忆。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也会永远记住这一切的。
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一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时候,当我们以
满腔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时候,我们坚信:历史不会重演,明天会更加美好。
那里并不遥远
郑德鸿
--
授权独家刊出,请勿转载!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
冬天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回家歇息了,只剩下架在各处较高建筑
物上的高音喇叭还在不停地响着。然而,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毫不在意它的存
在,听任它那声音在夜空中随意回荡。
“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红卫兵小将们、革命的同志们:第二中学红卫兵
团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今天广播到此结束。”架在学校楼顶上的那只高音喇叭,传
出了女播音员那清脆的声音。紧接着,雄壮的《国际歌》再一次响彻夜空:“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随着电唱机唱头移到唱片的最后一圈,白晓梅把唱头拿起挪到边上,关上开关。
然后,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好,看看没什么需要再做的了,才走出设在学校办公楼
的广播室。她见校红卫兵团副总指挥、市“红代会”委员李卫东已经走上楼来,就
朝他走去。
“走吧。”白晓梅轻轻地说了一声,同李卫东一起下了楼梯。两人到了学校大
门口,李卫东向几个值班的红卫兵和看门的老王交代了一下,便推起自行车,一蹬
脚,朝等在路灯下的白晓梅溜去。白晓梅一扭身,坐到了自行车后架上。李卫东踏
起车,朝前驰去。
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昏暗的路灯隔三差五的有的明,有的灭,路面上交替投下
他们或长或短的身影。虽然还不到晚上九点,但丝丝的冷风使这座南方小城充满了
寒意,显得格外的冷清。
白晓梅坐在自行车后架上,丝毫不在意天气的寒冷与路上的寂静。多少年来,
只要有李卫东在身边,他那宽宽的肩膀,结实有力的双臂,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在
她的心中,他永远是安全的避风港。
一路上,两人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又似乎根本就不用说,一切都是那么默契,
那么自然而然。小城不大,不一会儿,就看见江岸边的那棵大榕树了,再拐过弯,
也就到家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冬天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回家歇息了,只剩下架在各处较高建筑
物上的高音喇叭还在不停地响着。然而,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毫不在意它的存
在,听任它那声音在夜空中随意回荡。
“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红卫兵小将们、革命的同志们:第二中学红卫兵
团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今天广播到此结束。”架在学校楼顶上的那只高音喇叭,传
出了女播音员那清脆的声音。紧接着,雄壮的《国际歌》再一次响彻夜空:“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随着电唱机唱头移到唱片的最后一圈,白晓梅把唱头拿起挪到边上,关上开关。
然后,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好,看看没什么需要再做的了,才走出设在学校办公楼
的广播室。她见校红卫兵团副总指挥、市“红代会”委员李卫东已经走上楼来,就
朝他走去。
“走吧。”白晓梅轻轻地说了一声,同李卫东一起下了楼梯。两人到了学校大
门口,李卫东向几个值班的红卫兵和看门的老王交代了一下,便推起自行车,一蹬
脚,朝等在路灯下的白晓梅溜去。白晓梅一扭身,坐到了自行车后架上。李卫东踏
起车,朝前驰去。
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昏暗的路灯隔三差五的有的明,有的灭,路面上交替投下
他们或长或短的身影。虽然还不到晚上九点,但丝丝的冷风使这座南方小城充满了
寒意,显得格外的冷清。
白晓梅坐在自行车后架上,丝毫不在意天气的寒冷与路上的寂静。多少年来,
只要有李卫东在身边,他那宽宽的肩膀,结实有力的双臂,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在
她的心中,他永远是安全的避风港。
一路上,两人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又似乎根本就不用说,一切都是那么默契,
那么自然而然。小城不大,不一会儿,就看见江岸边的那棵大榕树了,再拐过弯,
也就到家了。
后一页
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