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
自然的帮助。
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
※ ※ ※
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
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最初,我的计划只是写一篇短文,
但是我所论述的问题却不由我不一直写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这篇论文就变成了一本
书,当然,就内容来说,这本书的分量是太大了,然而就它论述的事情来说,还是太小
了。要不要把这本书刊行发表,我是考虑了很久的;而且在写作的时候,我常常觉得,
虽然是写过几本小册子,但毕竟还是说不上懂得著书。我原来想把这本书写得好一点,
但几次努力也未见成效,不过,经过这一番努力之后,我认为,为了使大家注意这方面
的问题,我应当照现在这个样子把它发表出来;而且,即使说我的见解不好,但如果能
抛砖引玉,使其他的人产生良好的看法,我的时间也就没有完全白费。一个深居简出的
人,把他的文章公之于世,既没有人替它吹嘘,也没有人替它辩护,甚至不知道别人对
他的文章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那么,即使说他的见解错了的话,他也不用担心别
人不加思考就会接受他的错误的。我不想多说良好的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也并不力图证
明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不好,因为这种工作已经有许多人先我而做了,我绝不喜欢拿那
些人人皆知的事情填塞我这本书。我只想说明:很早以来就有人在大声反对这种旧有的
教育方法了,可是从来没有人准备提出一套更好的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
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人们可以用师长的口吻提出非难;至于说到
建议,那就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口气了,然而这种口气,高傲的哲学家是不太喜欢的。
尽管有许多的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
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我阐述的这个问题,
在洛克的著作问世之后,一直没有人谈论过,我非常担心,在我这本书发表以后,它仍
然是那个样子。
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
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
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我所钻研的就是这种问题,
其目的在于:即使说我提出的方法是很荒谬的,人们还可以从我的见解中得到好处。至
于说应该怎样做,也许我的看法是很不对头,然而我相信,我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出人们
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就从你们的学生开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为我可以很
有把握地说,你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如果你抱着这种看法来读这本书,那么,我不
相信它对你没有用处。
至于人们称之为作法的那一部分,它在这里不是别的东西,只是自然的进行而已,
正是在这里最容易使读者走入歧途;毫无疑问,也就是在这里,人们将来会攻击我,而
且,也许就是人们批评得不错的地方。人们将来会认为,他们所阅读的,不是一种教育
论文,而是一个空想家对教育的幻想。有什么办法呢?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
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和别人的看法毫不相同;很久以来,人们就指摘我这一点。难道
要我采取别人的看法,受别人的思想影响吗?不行。只能要求我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
为唯有我这个人比其他的人都明智;可以要求于我的,不是改变我的意见,而是敢于怀
疑我的意见:我能够做的就是这些,而我已经是做了。如果有时候我采用了断然的语气,
那绝不是为了要强使读者接受我的见解,而是要向读者阐述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要
用怀疑的方式提出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怀疑的事情呢?我要确切地说出我心中是怎样想的。
在毫无顾虑地陈述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当然了解到绝不能以我的意见作为权威,所
以我总连带地说明了我的理由,好让别人去加以衡量,并且评判我这个人:尽管我不愿
意固执地维护我的见解,然而我并不认为就不应当把它们发表出来;因为在这些原则上,
尽管我的意见同别人的意见相反,然而它们绝不是一些无可无不可的原则。它们是我们
必须了解其真伪的原则,是给人类为福还是为祸的原则。
“提出可行的办法”,人们一再地对我这样说。同样,人们也对我说,要实行大家
所实行的办法;或者,最低限度要使好的办法同现有的坏办法结合起来。在有些事情上,
这样一种想法比我的想法还荒唐得多,因为这样一结合,好的就变坏了,而坏的也不能
好起来。我宁可完全按照旧有的办法,而不愿意把好办法只采用一半,因为这样,在人
的身上矛盾就可能要少一些:他不能一下子达到两个相反的目标。做父母的人啊,可行
的办法,就是你们喜欢采用的办法。我应不应该表明你们的这种意愿呢?
对于任何计划,都有两种事情要考虑:第一,计划要绝对的好;第二,实行起来要
容易。关于第一点,为了要使计划本身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实行,只要它具有的好处符
合事物的性质就行了;在这里,举个例来说,我们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只要它适合于人,
并且很适应于人的心就行了。
至于第二点,那就要看一些情况中的一定的关系如何而定了;这些关系,对事物来
说是偶然的,因此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某种教育在瑞士可以实行,
而在法国却不能实行;这种教育适用于有产阶级,那种教育则适用于贵族。至于实行起
来容易还是不容易,那要以许多的情况为转移,这一点,只有看那个方法是个别地用之
于这个或那个国家,用之于这种或那种情况,才能断定它的结果。不过,所有这些个别
的应用问题,对我论述的题目来说,并不重要,所以没有列入我的计划的范围。别人如
果愿意的话,他们可以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每一个人可以研究他心中想研究的国家或
者想研究的情况。对我来说,只要做到下面一点就算是满足了,那就是,不管人们出生
在什么地方,都能采用我提出的方法,而且,只要能把他们培养成我所想象的人,那就
算是对他们自己和别人都做了有益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履行这个诺言,那无疑是我的错
误,但是,如果我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人们再对我提出更多的要求的话,那就是他们的
错误了;因为我所许诺的只是这一点。
自然的帮助。
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
※ ※ ※
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
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最初,我的计划只是写一篇短文,
但是我所论述的问题却不由我不一直写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这篇论文就变成了一本
书,当然,就内容来说,这本书的分量是太大了,然而就它论述的事情来说,还是太小
了。要不要把这本书刊行发表,我是考虑了很久的;而且在写作的时候,我常常觉得,
虽然是写过几本小册子,但毕竟还是说不上懂得著书。我原来想把这本书写得好一点,
但几次努力也未见成效,不过,经过这一番努力之后,我认为,为了使大家注意这方面
的问题,我应当照现在这个样子把它发表出来;而且,即使说我的见解不好,但如果能
抛砖引玉,使其他的人产生良好的看法,我的时间也就没有完全白费。一个深居简出的
人,把他的文章公之于世,既没有人替它吹嘘,也没有人替它辩护,甚至不知道别人对
他的文章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那么,即使说他的见解错了的话,他也不用担心别
人不加思考就会接受他的错误的。我不想多说良好的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也并不力图证
明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不好,因为这种工作已经有许多人先我而做了,我绝不喜欢拿那
些人人皆知的事情填塞我这本书。我只想说明:很早以来就有人在大声反对这种旧有的
教育方法了,可是从来没有人准备提出一套更好的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
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人们可以用师长的口吻提出非难;至于说到
建议,那就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口气了,然而这种口气,高傲的哲学家是不太喜欢的。
尽管有许多的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
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我阐述的这个问题,
在洛克的著作问世之后,一直没有人谈论过,我非常担心,在我这本书发表以后,它仍
然是那个样子。
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
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
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我所钻研的就是这种问题,
其目的在于:即使说我提出的方法是很荒谬的,人们还可以从我的见解中得到好处。至
于说应该怎样做,也许我的看法是很不对头,然而我相信,我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出人们
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就从你们的学生开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为我可以很
有把握地说,你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如果你抱着这种看法来读这本书,那么,我不
相信它对你没有用处。
至于人们称之为作法的那一部分,它在这里不是别的东西,只是自然的进行而已,
正是在这里最容易使读者走入歧途;毫无疑问,也就是在这里,人们将来会攻击我,而
且,也许就是人们批评得不错的地方。人们将来会认为,他们所阅读的,不是一种教育
论文,而是一个空想家对教育的幻想。有什么办法呢?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
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和别人的看法毫不相同;很久以来,人们就指摘我这一点。难道
要我采取别人的看法,受别人的思想影响吗?不行。只能要求我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
为唯有我这个人比其他的人都明智;可以要求于我的,不是改变我的意见,而是敢于怀
疑我的意见:我能够做的就是这些,而我已经是做了。如果有时候我采用了断然的语气,
那绝不是为了要强使读者接受我的见解,而是要向读者阐述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要
用怀疑的方式提出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怀疑的事情呢?我要确切地说出我心中是怎样想的。
在毫无顾虑地陈述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当然了解到绝不能以我的意见作为权威,所
以我总连带地说明了我的理由,好让别人去加以衡量,并且评判我这个人:尽管我不愿
意固执地维护我的见解,然而我并不认为就不应当把它们发表出来;因为在这些原则上,
尽管我的意见同别人的意见相反,然而它们绝不是一些无可无不可的原则。它们是我们
必须了解其真伪的原则,是给人类为福还是为祸的原则。
“提出可行的办法”,人们一再地对我这样说。同样,人们也对我说,要实行大家
所实行的办法;或者,最低限度要使好的办法同现有的坏办法结合起来。在有些事情上,
这样一种想法比我的想法还荒唐得多,因为这样一结合,好的就变坏了,而坏的也不能
好起来。我宁可完全按照旧有的办法,而不愿意把好办法只采用一半,因为这样,在人
的身上矛盾就可能要少一些:他不能一下子达到两个相反的目标。做父母的人啊,可行
的办法,就是你们喜欢采用的办法。我应不应该表明你们的这种意愿呢?
对于任何计划,都有两种事情要考虑:第一,计划要绝对的好;第二,实行起来要
容易。关于第一点,为了要使计划本身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实行,只要它具有的好处符
合事物的性质就行了;在这里,举个例来说,我们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只要它适合于人,
并且很适应于人的心就行了。
至于第二点,那就要看一些情况中的一定的关系如何而定了;这些关系,对事物来
说是偶然的,因此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某种教育在瑞士可以实行,
而在法国却不能实行;这种教育适用于有产阶级,那种教育则适用于贵族。至于实行起
来容易还是不容易,那要以许多的情况为转移,这一点,只有看那个方法是个别地用之
于这个或那个国家,用之于这种或那种情况,才能断定它的结果。不过,所有这些个别
的应用问题,对我论述的题目来说,并不重要,所以没有列入我的计划的范围。别人如
果愿意的话,他们可以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每一个人可以研究他心中想研究的国家或
者想研究的情况。对我来说,只要做到下面一点就算是满足了,那就是,不管人们出生
在什么地方,都能采用我提出的方法,而且,只要能把他们培养成我所想象的人,那就
算是对他们自己和别人都做了有益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履行这个诺言,那无疑是我的错
误,但是,如果我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人们再对我提出更多的要求的话,那就是他们的
错误了;因为我所许诺的只是这一点。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
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
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
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
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
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不这样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们人类不愿意受不完善的教养。在今后的情况
下,一个生来就没有别人教养的人,他也许简直就不成样子。偏见、权威、需要、先例
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
天性将象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最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
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
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
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
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如果一
个人生来就又高大又强壮,他的身材和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以前,对他是
没有用处的;它们可能对他还有所不利,因为它们将使别人想不到要帮助这个人;于是,
他孤孤单单的,还没有明白他需要些什么以前,就悲惨地死了。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
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是已经灭亡了。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
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
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
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
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
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
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
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
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不过,我
们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通通都管
得到呢?
一旦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艺术,则它差不多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因为,它要成功,
就必须把三种教育配合一致,然而这一点是不由任何人决定的。我们殚思极虑所能做到
的,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标罢了;不过,要达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一些运气咧。
是什么目标呢?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刚才论证过的。既然三种教
育必须圆满地配合,那么,我们就要使其他两种教育配合我们无法控制的那种教育。也
许,自然这个辞的意义是太含糊了,在这里,应当尽量把它明确起来。
有人说,自然不过就是习惯罢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有一些强制养成的习惯永
远也不能消灭天性的吗?举例来说,有一些被我们阻碍着不让垂直生长的植物,它们就
具有这样的习性。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它倾斜生长的方向,但是它们
的液汁并不因此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发育的话,它又会直立地
生长的。人的习性也是如此。只要人还处在同样的境地,他就能保持由习惯产生的习性,
虽然这些习性对我们来说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况一有改变,习惯就消失了,天
性又回复过来。教育确实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掉了他们所受的教育,
另外一些人则保持了他们所受的教育吗?这种差别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如果是必须把
自然这个名词只限用于适合天性的习惯,那么,我们就可以省得说这一番多余的话了。
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的事物的影响。
可以说,当我们一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
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
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和美满的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
愈敏锐,眼界愈来愈开阔,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但是,由于受到了我们的习惯的遏
制,所以它们也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以前,
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
因此,必须把一切都归因于这些原始的倾向;如果我们所受的三种教育只不过是有
所不同的话,这是可以的;但是,当三种教育彼此冲突的时候,当我们培养一个人,不
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时候,又怎样办呢?这样,要配合一致,就不可能了。由
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
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
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当它的范围很窄,而内部又好好团结的时候,便同大的社会
相疏远。凡是爱国者对外国人都是冷酷的:在他们心目中,外国人只不过是人,同他们
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缺陷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是很微小的。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同
他们一块儿生活的人都很好。在国外,斯巴达人是野心勃勃的,是很贪婪的,是不讲仁
义的;然而在他们国内,却处处洋溢着公正无私、和睦无间的精神。不要相信那些世界
主义者了,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探求他们不屑在他们周围履行的
义务。这样的哲学家之所以爱鞑靼人,为的是免得去爱他们的邻居。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
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
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
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
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
部分。罗马的一个公民,既不是凯尤斯,也同样,共和国之间的战争也是比君主国之间
的战争更加残酷的。但是,尽管君王之间的战争比较缓和,然而可怕的却是他们的和平:
与其做他们的臣民,倒不如做他们的敌人。不是鲁修斯,他就是一个罗马人,他爱他那
所独有的国家。由于变成了他的主人的财产,雷居鲁斯〔1〕便自称为迦太基人。作为
外国人,他拒绝接受罗马元老院的席位;这要一个迦太基人给他下命令,他才能接受。
他对别人想挽救他的生命,感到愤慨。他胜利了,于是就昂然回去,受酷刑而死。这在
我看来,对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人来说,是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的。
斯巴达人佩达勒特,提出他自己要参加三百人会议,他遭到拒绝;然而,鉴于斯巴
达有三百个胜过他的人,他也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我认为,这种表现是真诚的,我们
有理由相信它是真诚的:这样的人就是公民。
有一个斯巴达妇女的五个儿子都在军队里,她等待着战事的消息。一个奴隶来了,
她战栗地问他:“你的五个儿子都战死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已经胜利
了!”于是,这位母亲便跑到庙中去感谢神灵。这样的人就是公民。
凡是想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他有什么需要的。
如果经常是处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经常在他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则他既
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他对自己和别人都将一无好处。我们今天的人,
今天的法国人、英国人和中产阶级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他将成为一无可取的人。
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恃、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就必须坚持他应
该采取的主张,毅然决然地坚持这个主张,并且一贯地实行这个主张。我等待着人们给
我展现这样的奇迹,以便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或者,他要同时成为这两种人,
又是怎样做的。
从这两个必然是互相对立的目的中,产生了两种矛盾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公众的和
共同的,另一种是特殊的和家庭的。
如果你想知道公众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
著作,并不象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
育论文,象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当人们谈到空想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就提出柏拉图的制度;然而,要是莱喀古士只
把他那套制度写在纸上而不付诸实施的话,我可能还以为它更空想得多。柏拉图只不过
是要人纯洁他的心灵,而莱喀古士却改变了人的天性。
公共的机关已不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因为在没有国家的地方,是不
会有公民的。“国家”和“公民”这两个辞应该从现代的语言中取消。其理由我是很清
楚的,但是我不愿意谈它,因为它同我阐述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
那些可笑的机构,人们称之为学院,然而我是不把它们当成一种公共的教育制度来
加以研究的。我也不把世人的教育看作这种制度,因为这种教育想追求两个相反的目的,
结果却两个目的都达不到。它只能训练出一些阴险的人来,这些人成天装着事事为别人,
却处处为的是他们自己。不过,这种表现既然是大家都有,所以也就骗不了任何人。这
不过是枉费心机罢了。
我们本身不断感受到的矛盾,就是从这些矛盾中产生的。由于被自然和人引到了相
反的道路,由于在这些不同的推动力之间不得不形成分歧,所以,我们就从中采取一个
混合的办法,然而这个办法使我们既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能达到那个目标。我们在
整个的一生中就是这样地斗争和犹豫,以致还不能达到我们的意愿,还不能对我们和别
人有所贡献,就结束了我们的生命。
现在要谈一谈家庭教育或自然的教育了。如果一个人唯一无二地只是为了他自己而
受教育,那么,他对别人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个人所抱的两重目的能够结合为一个单
独的目的,那么,由于消除了人的矛盾,他就消除了他的幸福生活中的一大障碍。要判
断这个人,就必须看他成人以后是怎样的;必须在了解了他的倾向、观察了他的发展、
注意了他在有几个学校里,尤其是在巴黎大学,有几位教师我是很喜欢的,我很尊敬他
们;我相信,如果他们不是被迫地照成规做事的话,他们是能够很好地教育青年的。我
鼓励其中的一位发表他所拟的改革计划。当人们看到并不是没有救药的时候,也许终于
会想法纠正这种不良的状况的。所走的道路之后,才能作出判断;一句话,必须了解自
然的人。我相信,人们在看完这本书以后,在这个问题上就可能有几分收获。
要培养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工作呢?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是毫
无疑问的;万万不要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
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又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
抛锚。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还没有
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就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
如果一个人是按照他命定的地位而培养的,则对其他的地位就不再适宜了。只有在命运
同父母的职业一致的时候,教育才是有用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未尝不是由于教育给
了学生的偏见,反而对他有害处。在埃及,儿子是不能不依从他父亲的身分的,所以教
育至少还有一个确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但是在我们这里,只有阶级始终是那个样子,而
人则不断改变他的地位,谁也不知道,在培养他的儿子去取得他的地位的时候,他是不
是在危害他哩。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
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于欠缺同他相称的品格。别人要我的
学生做军人,做教士,或者做律师,我没有什么意见。在从事他父母的职业以前,大自
然就已经叫他认识人生了。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
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
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命运啊,我对你早有防备,我已经把你俘虏,并且
把所有一切你能够来到我身边的道路通通堵塞。”
我们要真正研究的是人的地位。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
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教育”这个辞,古人用时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
就是“养育”,不过,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已经不再用它了。瓦罗说:“助产妇接生,乳
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导。”因此,教育、教训和教导,是三样事情,它们的目的
也象保姆、塾师和教师的一样,是各不相同的。然而,这些区别没有被人们弄清楚;为
了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儿童是不应该只跟从一个向导的。
所以,我们必须一般地观察问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无时不受
人生的偶然事件影响的人。如果一个人生来就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土地上,如果一年四季
都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每一个人都听天由命,以致永远也不能有所改变,则现行的办法
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好的;一个儿童受了为取得其地位的教育,由于永远不能脱离这种地
位,所以也就不至遇到他种地位的种种麻烦。但是,鉴于人生的变化无常,鉴于这个世
纪使我们整个一代人为之茫然失措的动荡不安的精神,我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比把
儿童当作永远不出房门、时时刻刻都有人左右侍候的人来培养更荒谬的呢?只要这个可
怜的人在地上行动一步,只要他走一步下坡路,他就遭到毁灭了。这并不是说要教他去
受这种痛苦,而是要使他知道这种痛苦。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
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
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致于
死去,那是枉然的,他终归是要死的。那时候,虽说他的死不是由于你的操心照料而造
成,但是你所费的这一番苦心是可能被误解的。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
他如何生活。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
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意义
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虽然年满百岁才寿终而
死,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如果他一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过的是最没有意义的生
活的话,他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好哩。
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
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
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束
缚。
听说,有些助产妇按摩新生婴儿的头,企图使他有一个更合适的脑袋样子,而人们
也容许她们这样做!也许是造人的上帝把我们的头做得不好,所以,外貌要由助产妇来
定它的样子,里面要由哲学家来定它的内容。加利比人倒比我们要幸运得多。“儿童刚
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
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
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如果不把他捆得有碍呼
吸,如果人们细心地让他侧躺着,让他应该吐掉的口涎能够吐出来,那他就算是幸运了!
因为他不可能自由地侧过头来使口涎容易吐出来。”
新生的婴儿需要伸展和活动他的四肢,以便使它们不再感到麻木,因为它们成一
团,已经麻木很久了。不错,人们是让他的四肢伸展着的,但是人们却不让它们自由活
动,甚至还用头巾把他的头包起来,似乎人们害怕他有活命的样子。
这样一来,促进身体内部发育的动力便在它要给孩子以运动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
碍。孩子继续不断地枉自挣扎一阵,以致耗尽了他的体力,或者延迟了他的发育。他在
衣胞里还没有他扎着尿布那样感到局促、痛苦和拘束。我看不出他生出来有什么好处。
人们把孩子的手足束缚起来,以致不能活动,感到十分的拘束,这样只有阻碍血液
和体液的流通,妨害孩子增强体力和成长,损伤他的体质。在不采用这些过分小心的办
法的地方,人人都长得高大强壮,体材十分匀称。凡是用襁褓包裹孩子的地方,到处都
可看到驼背的,瘸腿的,膝盖内弯的,患佝偻病的,患脊骨炎的,以及各种各样畸形的
人。由于害怕自由活动会使身体成为畸形,结果却逼着它们长成畸形。为了防止孩子们
成为残废,人们就甘愿使他们的关节僵硬。
象这样残酷的束缚,难道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脾气和性格吗?他们的第一个感觉,就
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他们感到每一个必要的活动都受到阻碍,他们比带着手铐脚镣的犯
人还要难过,他们徒然挣扎,他们愤怒,他们号哭。你们说,他们第一次发出的声音是
不是哭出来的呢?我认为确实是哭出来的,因为他们一生下来你们便妨碍他们的活动;
他们从你们那里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锁链,他们受到的第一种待遇是苦刑。除了声音以
外,什么也不自由,他们怎能不用他们的声音来诉他们的苦呢?他们哭诉你们施加给他
们的痛苦;要是你们也这样被捆着绑着的话,也许比他们哭得更厉害呢。
这种荒谬的习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一种不合自然的习惯。自从母亲们轻视她
们的头等责任,不愿意哺育自己的婴儿以后,便只好把婴儿交给雇佣的保姆;这些保姆
觉得自己在给别人的婴儿做母亲,对婴儿在天性上就不投合,所以就尽量想方设法减少
麻烦。自由自在的婴儿是需要经常看守着的,但是,把他们好好地包起来以后,就可以
随便放在一个角落里,任他们去啼哭了。只要保姆的漠不关心不露痕迹,只要那吃奶的
孩子不摔断胳臂或大腿,那么,即使是死了,或者终身成为一个虚弱多病的人,又有什
么关系呢?人们保全了孩子的手足,却损害了他们的身体;而且,不论出了什么事情,
都不算保姆的罪过。
那些美貌的母亲摆脱了喂养婴儿的累赘,高高兴兴地在城里寻欢作乐,她们可曾知
道在襁褓中的孩子在乡村里受到怎样的对待?当保姆稍为忙一点的时候,她们便把孩子
当作一包破衣服似的搁在一边,不去管他;当她们不慌不忙地去做她们的事情时,那可
怜的孩子便一直受着那样的折磨。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其脸色都是青的;
捆得紧紧的胸部,不让血液流通,于是血液便充斥头部;人们满以为这个受苦的孩子非
常安静,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哭泣的力量了。我不知道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多少
钟头而不至于丧失生命,不过,要这样维持很久我是怀疑的。这一点,我想,就是使用
襁褓的最大的好处之一。
有人以为,如果让婴儿自由自在,他们便会采取一些不良的姿势,做一些可以妨害
他们四肢美好形态的动作。这是从我们虚假的知识推想出来的空洞论点之一,这个论点
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经验的证实。在比我们通情达理的民族中,孩子们都是在四肢无拘无
束的状态中抚养起来的,在他们当中就没有看见过一个受伤的,或者残废的,他们不会
让他们的动作剧烈到发生危险的程度,当他们采取猛烈的姿势时,痛苦的感觉便马上会
告诉他们改变这种姿势。
我们还没有想到过要把小狗或小猫包在襁褓里,然而,谁曾看见,由于没有这样的
关心便使它们遇到任何困难呢?我同意一点,婴儿比较重些,然而相比之下他们也较软
弱。他们刚刚能活动,怎么就能伤残自己的身体呢?如果你使他们躺着,他们可能会在
这种状态中死去,象乌龟一样,永远也不能翻过身来。
虽然妇女们已经不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了,但她们还是不满意,她们竟然想不生孩
子,其后果是很自然的。由于母亲的职责很繁重,她们不久就想出了完全摆脱这种职责
的办法:她们使她们所怀的孕变成无用,以便重新怀孕,这样,她们就把繁殖人类的乐
趣变成为对人类的残害。这个习惯,再加上其他使人口减少的种种原因,已经向我们宣
告了欧洲来日的命运。它所产生的科学、艺术、哲学和道德即将把它变成一个荒凉的土
地。它将来是遍地猛兽,因为它不能极大地改变居民的这种做法。
我有几次看见一些年轻的妇女玩弄小聪明,她们假装愿意给孩子喂奶。她们知道别
人是一定要她们抛掉这种奇怪的想法的:她们巧妙地使她们的丈夫、医生,特别是老太
太,来干涉这种事情。如果一个丈夫竟然同意妻子给孩子授乳的话,他就会失去体面,
别人会把他当作一个想害死妻子的凶手。谨慎的丈夫,为了安静地过日子,就必须牺牲
父亲对孩子的爱。幸而你们在乡下能找到比你们的妻子更能自我克制的妇女!要是你们
的妻子这样省下来的时间不是用于别人,而单单是用在你们身上,那你们就更幸运了!
妇女们的责任是无可怀疑的,然而,由于她们轻视这种责任,所以她们就争辩说,
吃她们的奶或者吃别人的奶,对孩子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要由医生来裁决,不过我认
为它已经是按照妇女们的愿望解决了的;至于我,我觉得,如果担心一个孩子再从生育
他的血液中得到什么新的病症的话,他倒是宁可吃健康的保姆的奶,而不吃那娇坏了的
母亲的奶的。
但是,应不应该仅仅从体质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呢?难道一个孩子需要母亲的关怀,
不如他需要母亲的奶吗?其他的妇女,甚至畜牲,也可以使孩子吃到他的母亲不愿意给
他吃的奶,然而她们绝不能象母亲那样地关心孩子。凡是把奶给别人的孩子吃而不给自
己的孩子吃的,就不是好母亲,这样的人怎能成为一个好保姆呢?也许她们是能够变成
好保姆的,但这是慢慢地变的;必须要习惯来改变她们的天性,所以,在保姆对孩子产
生母亲之爱以前,那照顾得不周到的孩子也许是已经死过一百次了。
请保姆授乳的好处,其本身就可产生一种坏处,而单拿这种坏处来说,就足以使一
切重感情的妇女不敢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去哺养。这种坏处是:她将把母亲的权利分
给别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让给别人;她将看着她的孩子跟爱她一样地爱另外一个
妇女,或者比爱她还要爱得更真诚一些;她将感觉到他对他的生母表现的那种恭顺,只
是一种礼数,而对养母的恭顺,则是一种责任。因为,我在那里找到了一个母亲的苦心
操劳,难道不应该对她表示一个儿子的依依之情么?
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
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
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
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
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不这样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们人类不愿意受不完善的教养。在今后的情况
下,一个生来就没有别人教养的人,他也许简直就不成样子。偏见、权威、需要、先例
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
天性将象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最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
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
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
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
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如果一
个人生来就又高大又强壮,他的身材和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它们以前,对他是
没有用处的;它们可能对他还有所不利,因为它们将使别人想不到要帮助这个人;于是,
他孤孤单单的,还没有明白他需要些什么以前,就悲惨地死了。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
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是已经灭亡了。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
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
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
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
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
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
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
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
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不过,我
们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通通都管
得到呢?
一旦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艺术,则它差不多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因为,它要成功,
就必须把三种教育配合一致,然而这一点是不由任何人决定的。我们殚思极虑所能做到
的,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标罢了;不过,要达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一些运气咧。
是什么目标呢?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刚才论证过的。既然三种教
育必须圆满地配合,那么,我们就要使其他两种教育配合我们无法控制的那种教育。也
许,自然这个辞的意义是太含糊了,在这里,应当尽量把它明确起来。
有人说,自然不过就是习惯罢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有一些强制养成的习惯永
远也不能消灭天性的吗?举例来说,有一些被我们阻碍着不让垂直生长的植物,它们就
具有这样的习性。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它倾斜生长的方向,但是它们
的液汁并不因此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发育的话,它又会直立地
生长的。人的习性也是如此。只要人还处在同样的境地,他就能保持由习惯产生的习性,
虽然这些习性对我们来说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况一有改变,习惯就消失了,天
性又回复过来。教育确实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掉了他们所受的教育,
另外一些人则保持了他们所受的教育吗?这种差别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如果是必须把
自然这个名词只限用于适合天性的习惯,那么,我们就可以省得说这一番多余的话了。
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的事物的影响。
可以说,当我们一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
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
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和美满的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
愈敏锐,眼界愈来愈开阔,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但是,由于受到了我们的习惯的遏
制,所以它们也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以前,
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
因此,必须把一切都归因于这些原始的倾向;如果我们所受的三种教育只不过是有
所不同的话,这是可以的;但是,当三种教育彼此冲突的时候,当我们培养一个人,不
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时候,又怎样办呢?这样,要配合一致,就不可能了。由
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
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
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当它的范围很窄,而内部又好好团结的时候,便同大的社会
相疏远。凡是爱国者对外国人都是冷酷的:在他们心目中,外国人只不过是人,同他们
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缺陷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是很微小的。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同
他们一块儿生活的人都很好。在国外,斯巴达人是野心勃勃的,是很贪婪的,是不讲仁
义的;然而在他们国内,却处处洋溢着公正无私、和睦无间的精神。不要相信那些世界
主义者了,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探求他们不屑在他们周围履行的
义务。这样的哲学家之所以爱鞑靼人,为的是免得去爱他们的邻居。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
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
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
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
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
部分。罗马的一个公民,既不是凯尤斯,也同样,共和国之间的战争也是比君主国之间
的战争更加残酷的。但是,尽管君王之间的战争比较缓和,然而可怕的却是他们的和平:
与其做他们的臣民,倒不如做他们的敌人。不是鲁修斯,他就是一个罗马人,他爱他那
所独有的国家。由于变成了他的主人的财产,雷居鲁斯〔1〕便自称为迦太基人。作为
外国人,他拒绝接受罗马元老院的席位;这要一个迦太基人给他下命令,他才能接受。
他对别人想挽救他的生命,感到愤慨。他胜利了,于是就昂然回去,受酷刑而死。这在
我看来,对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人来说,是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的。
斯巴达人佩达勒特,提出他自己要参加三百人会议,他遭到拒绝;然而,鉴于斯巴
达有三百个胜过他的人,他也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我认为,这种表现是真诚的,我们
有理由相信它是真诚的:这样的人就是公民。
有一个斯巴达妇女的五个儿子都在军队里,她等待着战事的消息。一个奴隶来了,
她战栗地问他:“你的五个儿子都战死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已经胜利
了!”于是,这位母亲便跑到庙中去感谢神灵。这样的人就是公民。
凡是想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他有什么需要的。
如果经常是处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经常在他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则他既
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他对自己和别人都将一无好处。我们今天的人,
今天的法国人、英国人和中产阶级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他将成为一无可取的人。
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恃、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就必须坚持他应
该采取的主张,毅然决然地坚持这个主张,并且一贯地实行这个主张。我等待着人们给
我展现这样的奇迹,以便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或者,他要同时成为这两种人,
又是怎样做的。
从这两个必然是互相对立的目的中,产生了两种矛盾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公众的和
共同的,另一种是特殊的和家庭的。
如果你想知道公众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
著作,并不象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
育论文,象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当人们谈到空想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就提出柏拉图的制度;然而,要是莱喀古士只
把他那套制度写在纸上而不付诸实施的话,我可能还以为它更空想得多。柏拉图只不过
是要人纯洁他的心灵,而莱喀古士却改变了人的天性。
公共的机关已不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因为在没有国家的地方,是不
会有公民的。“国家”和“公民”这两个辞应该从现代的语言中取消。其理由我是很清
楚的,但是我不愿意谈它,因为它同我阐述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
那些可笑的机构,人们称之为学院,然而我是不把它们当成一种公共的教育制度来
加以研究的。我也不把世人的教育看作这种制度,因为这种教育想追求两个相反的目的,
结果却两个目的都达不到。它只能训练出一些阴险的人来,这些人成天装着事事为别人,
却处处为的是他们自己。不过,这种表现既然是大家都有,所以也就骗不了任何人。这
不过是枉费心机罢了。
我们本身不断感受到的矛盾,就是从这些矛盾中产生的。由于被自然和人引到了相
反的道路,由于在这些不同的推动力之间不得不形成分歧,所以,我们就从中采取一个
混合的办法,然而这个办法使我们既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能达到那个目标。我们在
整个的一生中就是这样地斗争和犹豫,以致还不能达到我们的意愿,还不能对我们和别
人有所贡献,就结束了我们的生命。
现在要谈一谈家庭教育或自然的教育了。如果一个人唯一无二地只是为了他自己而
受教育,那么,他对别人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个人所抱的两重目的能够结合为一个单
独的目的,那么,由于消除了人的矛盾,他就消除了他的幸福生活中的一大障碍。要判
断这个人,就必须看他成人以后是怎样的;必须在了解了他的倾向、观察了他的发展、
注意了他在有几个学校里,尤其是在巴黎大学,有几位教师我是很喜欢的,我很尊敬他
们;我相信,如果他们不是被迫地照成规做事的话,他们是能够很好地教育青年的。我
鼓励其中的一位发表他所拟的改革计划。当人们看到并不是没有救药的时候,也许终于
会想法纠正这种不良的状况的。所走的道路之后,才能作出判断;一句话,必须了解自
然的人。我相信,人们在看完这本书以后,在这个问题上就可能有几分收获。
要培养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工作呢?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是毫
无疑问的;万万不要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
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又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
抛锚。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还没有
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就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
如果一个人是按照他命定的地位而培养的,则对其他的地位就不再适宜了。只有在命运
同父母的职业一致的时候,教育才是有用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未尝不是由于教育给
了学生的偏见,反而对他有害处。在埃及,儿子是不能不依从他父亲的身分的,所以教
育至少还有一个确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但是在我们这里,只有阶级始终是那个样子,而
人则不断改变他的地位,谁也不知道,在培养他的儿子去取得他的地位的时候,他是不
是在危害他哩。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
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于欠缺同他相称的品格。别人要我的
学生做军人,做教士,或者做律师,我没有什么意见。在从事他父母的职业以前,大自
然就已经叫他认识人生了。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
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
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命运啊,我对你早有防备,我已经把你俘虏,并且
把所有一切你能够来到我身边的道路通通堵塞。”
我们要真正研究的是人的地位。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
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教育”这个辞,古人用时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
就是“养育”,不过,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已经不再用它了。瓦罗说:“助产妇接生,乳
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导。”因此,教育、教训和教导,是三样事情,它们的目的
也象保姆、塾师和教师的一样,是各不相同的。然而,这些区别没有被人们弄清楚;为
了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儿童是不应该只跟从一个向导的。
所以,我们必须一般地观察问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无时不受
人生的偶然事件影响的人。如果一个人生来就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土地上,如果一年四季
都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每一个人都听天由命,以致永远也不能有所改变,则现行的办法
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好的;一个儿童受了为取得其地位的教育,由于永远不能脱离这种地
位,所以也就不至遇到他种地位的种种麻烦。但是,鉴于人生的变化无常,鉴于这个世
纪使我们整个一代人为之茫然失措的动荡不安的精神,我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比把
儿童当作永远不出房门、时时刻刻都有人左右侍候的人来培养更荒谬的呢?只要这个可
怜的人在地上行动一步,只要他走一步下坡路,他就遭到毁灭了。这并不是说要教他去
受这种痛苦,而是要使他知道这种痛苦。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
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
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致于
死去,那是枉然的,他终归是要死的。那时候,虽说他的死不是由于你的操心照料而造
成,但是你所费的这一番苦心是可能被误解的。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
他如何生活。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
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意义
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虽然年满百岁才寿终而
死,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如果他一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过的是最没有意义的生
活的话,他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好哩。
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
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
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束
缚。
听说,有些助产妇按摩新生婴儿的头,企图使他有一个更合适的脑袋样子,而人们
也容许她们这样做!也许是造人的上帝把我们的头做得不好,所以,外貌要由助产妇来
定它的样子,里面要由哲学家来定它的内容。加利比人倒比我们要幸运得多。“儿童刚
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
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
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如果不把他捆得有碍呼
吸,如果人们细心地让他侧躺着,让他应该吐掉的口涎能够吐出来,那他就算是幸运了!
因为他不可能自由地侧过头来使口涎容易吐出来。”
新生的婴儿需要伸展和活动他的四肢,以便使它们不再感到麻木,因为它们成一
团,已经麻木很久了。不错,人们是让他的四肢伸展着的,但是人们却不让它们自由活
动,甚至还用头巾把他的头包起来,似乎人们害怕他有活命的样子。
这样一来,促进身体内部发育的动力便在它要给孩子以运动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
碍。孩子继续不断地枉自挣扎一阵,以致耗尽了他的体力,或者延迟了他的发育。他在
衣胞里还没有他扎着尿布那样感到局促、痛苦和拘束。我看不出他生出来有什么好处。
人们把孩子的手足束缚起来,以致不能活动,感到十分的拘束,这样只有阻碍血液
和体液的流通,妨害孩子增强体力和成长,损伤他的体质。在不采用这些过分小心的办
法的地方,人人都长得高大强壮,体材十分匀称。凡是用襁褓包裹孩子的地方,到处都
可看到驼背的,瘸腿的,膝盖内弯的,患佝偻病的,患脊骨炎的,以及各种各样畸形的
人。由于害怕自由活动会使身体成为畸形,结果却逼着它们长成畸形。为了防止孩子们
成为残废,人们就甘愿使他们的关节僵硬。
象这样残酷的束缚,难道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脾气和性格吗?他们的第一个感觉,就
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他们感到每一个必要的活动都受到阻碍,他们比带着手铐脚镣的犯
人还要难过,他们徒然挣扎,他们愤怒,他们号哭。你们说,他们第一次发出的声音是
不是哭出来的呢?我认为确实是哭出来的,因为他们一生下来你们便妨碍他们的活动;
他们从你们那里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锁链,他们受到的第一种待遇是苦刑。除了声音以
外,什么也不自由,他们怎能不用他们的声音来诉他们的苦呢?他们哭诉你们施加给他
们的痛苦;要是你们也这样被捆着绑着的话,也许比他们哭得更厉害呢。
这种荒谬的习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一种不合自然的习惯。自从母亲们轻视她
们的头等责任,不愿意哺育自己的婴儿以后,便只好把婴儿交给雇佣的保姆;这些保姆
觉得自己在给别人的婴儿做母亲,对婴儿在天性上就不投合,所以就尽量想方设法减少
麻烦。自由自在的婴儿是需要经常看守着的,但是,把他们好好地包起来以后,就可以
随便放在一个角落里,任他们去啼哭了。只要保姆的漠不关心不露痕迹,只要那吃奶的
孩子不摔断胳臂或大腿,那么,即使是死了,或者终身成为一个虚弱多病的人,又有什
么关系呢?人们保全了孩子的手足,却损害了他们的身体;而且,不论出了什么事情,
都不算保姆的罪过。
那些美貌的母亲摆脱了喂养婴儿的累赘,高高兴兴地在城里寻欢作乐,她们可曾知
道在襁褓中的孩子在乡村里受到怎样的对待?当保姆稍为忙一点的时候,她们便把孩子
当作一包破衣服似的搁在一边,不去管他;当她们不慌不忙地去做她们的事情时,那可
怜的孩子便一直受着那样的折磨。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其脸色都是青的;
捆得紧紧的胸部,不让血液流通,于是血液便充斥头部;人们满以为这个受苦的孩子非
常安静,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哭泣的力量了。我不知道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多少
钟头而不至于丧失生命,不过,要这样维持很久我是怀疑的。这一点,我想,就是使用
襁褓的最大的好处之一。
有人以为,如果让婴儿自由自在,他们便会采取一些不良的姿势,做一些可以妨害
他们四肢美好形态的动作。这是从我们虚假的知识推想出来的空洞论点之一,这个论点
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经验的证实。在比我们通情达理的民族中,孩子们都是在四肢无拘无
束的状态中抚养起来的,在他们当中就没有看见过一个受伤的,或者残废的,他们不会
让他们的动作剧烈到发生危险的程度,当他们采取猛烈的姿势时,痛苦的感觉便马上会
告诉他们改变这种姿势。
我们还没有想到过要把小狗或小猫包在襁褓里,然而,谁曾看见,由于没有这样的
关心便使它们遇到任何困难呢?我同意一点,婴儿比较重些,然而相比之下他们也较软
弱。他们刚刚能活动,怎么就能伤残自己的身体呢?如果你使他们躺着,他们可能会在
这种状态中死去,象乌龟一样,永远也不能翻过身来。
虽然妇女们已经不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了,但她们还是不满意,她们竟然想不生孩
子,其后果是很自然的。由于母亲的职责很繁重,她们不久就想出了完全摆脱这种职责
的办法:她们使她们所怀的孕变成无用,以便重新怀孕,这样,她们就把繁殖人类的乐
趣变成为对人类的残害。这个习惯,再加上其他使人口减少的种种原因,已经向我们宣
告了欧洲来日的命运。它所产生的科学、艺术、哲学和道德即将把它变成一个荒凉的土
地。它将来是遍地猛兽,因为它不能极大地改变居民的这种做法。
我有几次看见一些年轻的妇女玩弄小聪明,她们假装愿意给孩子喂奶。她们知道别
人是一定要她们抛掉这种奇怪的想法的:她们巧妙地使她们的丈夫、医生,特别是老太
太,来干涉这种事情。如果一个丈夫竟然同意妻子给孩子授乳的话,他就会失去体面,
别人会把他当作一个想害死妻子的凶手。谨慎的丈夫,为了安静地过日子,就必须牺牲
父亲对孩子的爱。幸而你们在乡下能找到比你们的妻子更能自我克制的妇女!要是你们
的妻子这样省下来的时间不是用于别人,而单单是用在你们身上,那你们就更幸运了!
妇女们的责任是无可怀疑的,然而,由于她们轻视这种责任,所以她们就争辩说,
吃她们的奶或者吃别人的奶,对孩子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要由医生来裁决,不过我认
为它已经是按照妇女们的愿望解决了的;至于我,我觉得,如果担心一个孩子再从生育
他的血液中得到什么新的病症的话,他倒是宁可吃健康的保姆的奶,而不吃那娇坏了的
母亲的奶的。
但是,应不应该仅仅从体质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呢?难道一个孩子需要母亲的关怀,
不如他需要母亲的奶吗?其他的妇女,甚至畜牲,也可以使孩子吃到他的母亲不愿意给
他吃的奶,然而她们绝不能象母亲那样地关心孩子。凡是把奶给别人的孩子吃而不给自
己的孩子吃的,就不是好母亲,这样的人怎能成为一个好保姆呢?也许她们是能够变成
好保姆的,但这是慢慢地变的;必须要习惯来改变她们的天性,所以,在保姆对孩子产
生母亲之爱以前,那照顾得不周到的孩子也许是已经死过一百次了。
请保姆授乳的好处,其本身就可产生一种坏处,而单拿这种坏处来说,就足以使一
切重感情的妇女不敢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去哺养。这种坏处是:她将把母亲的权利分
给别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让给别人;她将看着她的孩子跟爱她一样地爱另外一个
妇女,或者比爱她还要爱得更真诚一些;她将感觉到他对他的生母表现的那种恭顺,只
是一种礼数,而对养母的恭顺,则是一种责任。因为,我在那里找到了一个母亲的苦心
操劳,难道不应该对她表示一个儿子的依依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