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网络小说>> 蕭鼎 Xiao D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6年)
誅仙
  作者:蕭鼎
  序章 第一章 青雲 第二章 迷局
  第三章 宏願 第四章 驚變 第五章 入門
  第六章 拜師 第七章 初始 第八章 傳藝
  第九章 佛與道 第十章 幽𠔌 第十一章 異變
  第十二章 重逢 第十三章 奇才 第十四章 神通
  第十五章 私傳 第十六章 驅物 第十七章 赴會
  第十八章 相逢 第十九章 抽簽 第二十章 魔蹤
  第二十一章 黑夜 第二十二章 比試 第二十三章 神劍
  第二十四章 意外 第二十五章 運氣 第二十六章 自尊
  第二十七章 堅持 第二十八章 前四 第二十九章 奇術
  第三十章 懷疑 第三十一章 正道 第三十二章 下山
  第三十三章 萬蝠 第三十四章 古窟 第三十五章 妖人
  第三十六章 怪目 第三十七章 死靈淵 第三十八章 深淵
  第三十九章重逢 第四十章黑水玄蛇 第四十一章絶地
  第四十二章 滴血洞 第四十三章 天書 第四十四章 金鈴
  第五集
  第一章 傷痛 第二章 脫睏 第三章 文士
  第四章 小鎮 第五章 看相 第六章 妖狐
  第七章 玄火鑒 第八章 黑石洞 第九章 火竜
  第十章 異獸
  第六集
  第一章 妖逝 第二章 共死 第三章 昌閤城
  第四章 出海 第五章 傷心 第六章 戾氣
  第七章 風雨 第八章 舊人 第九章 魔教
  第十章鬼王
  第七集
  第一章 隱憂 第二章往事 第三章吸血老妖
  第四章赤焰 第五章青竜 第六章往事
  第七章伏擊 第八章夔牛 第九章絶境
  第十章幽姬
  第八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九集
  第一章 十年 第二章 遠行 第三章 舊地
  第四章 大王村 第五章 看相 第六章 死澤
  第七章 好人野狗 第八章 螳螂 第九章 黃雀
  第十章 末路
  第十集
  第一章 瘴氣 第二章 奇花 第三章 夜談
  第四章 舊時意 第五章 異兆 第六章 巨樹
  第七章 故人情 第八章 玄蛇 第九章 黃鳥
  第十章 小灰
  第十一集
  第一章 魚怪 第二章 問訊 第三章 劍舞
  第四章 古剎 第五章 魔陣 第六章 潛行
  第七章 玄火壇 第八章 暗殺 第九章 異獸
  第十章 天狐
  第十二集
  第一章 白狐 第二章 脫睏 第三章 希望
  第四章 天水寨 第五章 寒夜 第六章 深痕
  第七章 追蹤 第八章 七裏峒 第九章 烈酒
  第十章 祭壇
  第十三集
  第一章 南疆 第二章 黑火 第三章 傷心
  第四章 巫妖 第五章 心意 第六章 追蹤
  第七章 傳說 第八章 詭林 第九章 訣別
  第十章 兇靈 第十一章 復生
  第十四集
  第一章 煞氣 第二章 異術 第三章 招魂引
  第四章 傷心人 第五章 頽廢 第六章 偶遇
  第七章 殺機 第八章 迷茫 第九章 劫數
  第十章 不願
  第十五集
  第一章 偶遇 第二章 相見 第三章 毒計
  第四章 會盟 第五章 內亂 第六章 劇毒
  第七章 瘋狂 (全) 第八章 煉獄
  第十六集
  第一章 不孝 第二章 夜飲 第三章 故居
  第四章 ( 缺) 第五章 夜探 第六章 鬼道
  第七章 秘密 第八章 掙紮 第九章 寂寞
  第十章 隱者
  第十七集
  第一章 暗算 第二章 幻月 第三章 激鬥
  第四章 禁地 第五章 塵緣 第六章 赤焰
  第七章 决戰 第八章 巫術 第九章 妖獸
  第十章 神劍 第十一章 誅仙
  第十八集
  第一章 噬血 第二章 逃亡 第三章 黑衣人
  第四章 禪室 第五章 俗世佛堂 第六章 苦海難渡
  第七章 孽緣 第八章 化解 第九章:陰霾
  第十章 無字玉璧
  第十九集
  第一章 天刑 第二章難渡 第三章 密令
  第四章 瘋狗 第五章 收魂 第六章 鬼道
  第七章 驚現 第八章 鮮血 第九章 異樣
  第十章 泄密
  第二十集
  第一章 暗傷 第二章 决定 第三章 足跡
  第四章 舊地 第五章 功德 第六章 真怒
  第七章 迷局 第八章 情傷 第九章 黑輻
  第十章 異人 第十一章 天狐
  第二十一集
  第一章 神秘人 第二章 重逢 第三章 斷劍
  第四章 心機 第五章 魔獸 第六章 追逐
  第七章 恐怖 第八章 八荒火竜 第九章 末日
  第十章 擁抱
  第二十二集
  第一章 分別 第二章 殘劍 第三章
  第四章 劫後 第五章 棧道 第六章 陳倉
  第七章 聖教 第八章 雙靈血陣 第九章 饕餮
  第二十二集 第十章 末日 第十一章 傷懷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三集 第一章 相救 第二十三集 第二章 心意 第二十三集 第三章 重逢
  第二十三集 第四章 誅心 第二十三集 第五章 別離 第二十三集 第六章 傷口
  誅仙23集 第七章 回傢 誅仙 第23集 第八章 親人 第九章血兆
  第十章絶望
  第二十四集
  第一章無憾 第二章睏惑 第三章殺意
  第四章悲哀 第五章別離 第06章 陰謀
  二十四集第七章 夜風 二十四集第八章 二十四集第九章 恐懼
  二十四集第十章 希望
  
  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五集第一章 無憾 第二十五集第二章 睏惑 第二十五集第三章 殺意
  第二十五集第四章 悲哀 第二十五集第五章 暗鬥 第二十五集第六章 兇猴
  
  第二十六集
  第二十六集第一章 妖物 第二十六集第2章 死別 第二十六集第3章
  第二十六集第4章 靈牌 二十六集第五章 召喚 第二十六集第六章 天道
  第二十六集第七章 第二十六集第八章 大結局 尾聲
正文 序章
  時間:不明,應該在很早、很早以前。
  地點:神州浩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謅狗!
  這世間本是沒有什麽神仙的,但自太古以來,人類眼見周遭世界,諸般奇異之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有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决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
  於是神仙之說,流傳於世。無數人類子民,誠心叩拜,嚮着自己臆想創造出的各種神明頂禮膜拜,祈福訴苦,香火鼎盛。
  自古以來,凡人無不有一死。但世人皆惡死愛生,更有地府閻羅之說,平添了幾分苦懼,在此之下,遂有長生不死之說。
  相比與其他生靈物種,人類或在體質上處於劣勢,但萬物靈長,卻是絶無虛言。在追求長生的原動力下,一代代聰明才智之士,前赴後繼,投入畢生精力,苦苦鑽研。至今為止,雖然真正意義上的長生不死仍未找到,卻有一些修真煉道之士,參透些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強橫力量,藉助各般秘寶法器之力,竟可震撼天地,有雷霆之威。而一些得到高深的前輩,更傳說已活上千年之久而不死。世上之人以為得道成仙,便有更多人投入修真煉道之路。
  神州浩土,廣瀚無邊。唯有中原大地,最是豐美肥沃,天下人口十之八九聚居於此。而東南西北邊荒之地,山險水惡,多兇獸猛禽,多惡瘴毒物,亦多蠻族夷民,虜毛飲血,是以人跡罕至。而人間自古相傳,有洪荒遺種,殘存人世,藏於深山密𠔌,壽逾萬年,卻是無人得見。
  時至今日,人間修真煉道之人,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又以神州浩土之廣阔,人間奇人異士之多,故修煉之法道林林總總,俱不相同。長生之法還未找到,彼此間卻逐漸有了門派之分,正邪之別。由之而起的門戶之見,勾心鬥角乃至爭伐殺戮,在所多有。
  當長生不死看起來那般遙遠而不可捉摸,修煉中所帶來的力量,便逐漸成了許多人的目標。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産豐富,為正派諸傢牢牢占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𠔌”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
  這個故事,便是從“青雲門”開始的。
正文 第一章 青雲
  青雲山脈巍峨高聳,虎踞中原,山陰處有大河“洪川”,山陽乃重鎮“河陽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青雲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聳入雲,平日裏衹見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真容。青雲山山林密佈,飛瀑奇岩,珍禽異獸,在所多有,景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
  衹是更有名的,卻是在這山上的修真門派——青雲門。
  青雲一脈歷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為當今正邪兩道之首。據說開派祖師本是一個江湖相師,半生潦倒,鬱鬱不得志。在其四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路經青雲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鐘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絶好之地。當下立刻登山,餐風飲露,修真煉道,未幾,竟於青雲山深處一處密洞內,得到一本無名古捲,上載各般法門妙術,艱深枯澀,卻是妙用無窮,威力巨大。
  相師得此奇遇,潛心修習。忽忽二十年,小有所成,乃出,幾番江湖風雨,雖不能獨霸天下,倒也成了一方之雄。遂在青雲山上,開宗立派,名曰:青雲。因此古捲所載,近於道傢,他便做道人打扮,自號“青雲子”,後世子弟多尊稱為“青雲真人”。
  青雲子壽三百六十七歲,身前收了十個弟子,臨終前叮囑道:“我半生說學,盡在相術,尤精於風水之相。這青雲山乃是人間罕有靈地,我青雲一門占有此山,日後必定興盛,爾等决不可放棄。切記,切記!”
  當時十位弟子紛紛點頭,深信不疑,青雲子方纔溘然而逝。不料其後百年間,不知是天意弄人,或根本是青雲子相術不精,青雲門非但沒有發達,反而日見式微。
  十位弟子中,兩人早夭,四人死於江湖仇殺對决,剩下的一人殘廢,一人失蹤,衹傳下兩脈。如此過了五十年,青雲山方圓百裏發生了從未有過的天災地震,山洪爆發,地動山搖,死傷無數,竟是又絶了一脈。而僅剩獨苗,卻限於資質,本領低微,早不復青雲子當年風光,反因那本古捲緣故,惹來外敵爭奪,幾番血戰,若不是青雲子留下的幾道厲害禁製法寶,衹怕青雲門已被人滅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整整四百年,青雲門毫無起色,幾乎可以用“苟延殘喘”來形容了。到了最後,甚至被人欺負到了傢門口,青雲七峰中,除了主峰通天峰,其餘六座都被外敵占了,其中還有強盜悍匪,以做據點,四處搶掠,橫行不法。不知情的人多有誤解,以為青雲門已墮落如斯,青雲子弟雖多般辯解,亦有心殺敵正名,卻是有心無力,可憐可嘆。至今想起,那實在是青雲一脈最悲苦的一段日子。
  直到距今一千三百年前,情況纔有了改變。
  大概是青雲子的相術終於顯靈了,或是上天纍了,不再捉弄青雲門,在這個時候,從青雲門第十一代傳人中,竟出了一個驚纔絶豔、領袖群倫的絶世人物——青葉道人。青葉俗傢本姓葉,原是一貧苦書生,天資聰穎過人,卻屢試不中,後機緣巧合,為青雲門第十代掌門無方子收為關門弟子,年僅二十二歲。
  青葉入門之後,衹一年間便將無方子所傳的所有劍術法道領悟貫通,在衆弟子中獨占鰲頭。又過一年,便連無方子也衹能憑藉深厚修行與他勉強打個平手。無方子又驚又喜,斷然將祖師傳下的那本古捲拿出,傳於青葉自行參祥。青葉便就此在通天峰後山“幻月洞”閉關,這一關便是十三年,方纔破關而出。
  據說他破關之時,正是月圓之夜。那夜冷月高懸,整座青雲山通天峰便如白晝一般。忽爾狂風大作,後山竟有竜吟長嘯,聲震百裏,聽者無不變色。後,有淡紫祥光,衝天而起,一聲巨響,幻月洞府豁然而開,青葉須發盡白,面帶微笑,身有清光,緩步而出,衆人駭然,以為成仙。
  其後,青葉正式出傢,以本傢姓葉,取青雲之“青”字,故名青葉。他當日笑別恩師無方子,道:“師尊稍待,弟子出去辦事,一日即回。”
  衆人不明所以,一日夜後青葉禦劍而回,青雲山六峰外敵,竟已盡數伏誅。青葉道人道法之強,手段之狠,一時間名動天下,青雲門聲勢大盛。
  又過一年,無方子即將掌門之位傳於青葉,自己清修去了,不再理門中瑣事。青葉掌權之後,勵精圖治,大力扶助同門,嚴格挑選傳人,加之他從那無名古捲上領會所得,有神鬼不測之威。青雲門從此蒸蒸日上,五十年間,以是正道支柱,而到了二百年後,便已領袖正道各門諸派。
  青葉真人高壽七百五十歲而逝,他一生收徒嚴謹,僅傳七人,遂將青雲七峰分置七人,令七脈共傳香火。其中長門居於主峰通天峰青雲觀中,是一門重心所在。
  及至今日,青雲門下弟子已近千人,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與“天音寺”、“焚香𠔌”並列為當世三大門派。而掌門道玄真人,功參造化,超凡入聖,更是當世一等一的絶世人物。
  ※※※
  青雲山麓腳下,離大城“河陽”還有五十裏地的西北方,有個小村落叫“草廟村”。這裏住着四十多戶人傢,民風淳樸,村中百姓多以上山打柴交於青雲門換些銀兩生活。平日裏村民常見青雲弟子高來高去,有誅般神奇,對青雲門是崇拜不已,以為得道仙傢。而青雲門一嚮照顧周遭百姓,對這裏的村民也頗為不錯。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從草廟村處看去,那巍峨的青雲山直插天際,奇峰怪岩,隱隱帶了一絲猙獰。
  衹是,村民們世代居住於此,這般景象見過不知多少次了,毫不在意,更不要說無知小孩了。
  “臭小子,你往哪兒跑?”一聲喝駡,帶了幾分笑意,出自一半大小孩之口,他看去十歲左右,眉目清秀,領着四、五個男女孩童,追着前方另一個小孩。前頭那小孩比他小了兩歲,個子也矮些,此刻臉上滿是笑容,拼力嚮前跑去,間中還回頭做了個鬼臉。
  “張小凡,有種你就站住!”後頭那小孩高聲叫道。
  前頭那叫張小凡的孩子“呸”了一聲,邊跑邊道:“你當我白癡啊!”說着反而跑得更快了。
  一路追跑,這些小孩逐漸跑近了村子東頭的那間破舊草廟。從外看去,這座小草廟破舊不堪,也不知經歷了多少人世風雨。
  張小凡第一個衝了進去,不料一不留神,居然被門板拌了一下,撲通一聲,摔了個跟頭。後邊幾個小孩大喜,一擁而上,將他壓在身下,那清秀男孩面有得色,笑道:“被我抓住了,這下你沒話說了罷?”
  誰知張小凡怪眼一翻,道:“不算不算,你暗算了我,怎麽能算?”
  那男孩一愣,奇道:“我什麽時候暗算你了?”
  張小凡道:“好你個林驚羽,你敢說這個門板不是你放在這兒的?”
  那叫林驚羽的小孩大聲道:“哪有此事!”
  張小凡一抿嘴,頭一歪,一副堅决不投降、不屈服的樣子。林驚羽氣從心頭起,一手扼住他的脖子,怒道:“說好了抓住就認輸的,你服不服?”
  張小凡理也不理。
  林驚羽臉色通紅,手上用力,大聲道:“服不服?”
  張小凡氣管被他扼住,呼吸逐漸睏難,慢慢的臉也開始漲紅,但他小小年紀,性子竟是極犟,硬是一聲不吭。
  林驚羽卻是越來越怒,手上力氣越來越大,口中一疊聲道:“服不服,服不服,服不服?”
  這時其他小孩眼看不對,都悄悄縮了回去,衹剩下這兩個無知孩童,為了意氣之爭,由着各自偏激性子,這般彼此堅持下去。
  眼看着一場大禍便無端生出,忽聽這草廟深處一聲佛號,有人道:“阿彌佗佛,快快住手。”
  一隻幹瘦手掌,橫空而出,伸出二指,在林驚羽雙手上彈了一彈。林驚羽如遭電擊,全身大震,雙手自然而然地鬆開了。
  張小凡大口喘氣,顯是憋得狠了。他二人怔在當地,回過神來,想起了剛纔情景,對看一眼,彼此都越來越是後怕。
  林驚羽怔怔道:“小凡,對不住了。我也不知道怎麽……”
  張小凡搖了搖頭,呼吸漸漸平穩,道:“沒事。咦,你是誰?”
  衆小孩順着他眼光看去,衹見在這廟中,正站着一個年老和尚,臉上皺紋橫生,一身破舊袈裟,全身上下髒兮兮的。衹有手中持着一串碧玉念珠,竟是晶瑩剔透,耀人眼目,發出淡淡青光。奇怪的是,在十幾顆大小一致,光潔剔透的青玉念珠中,偏偏還夾雜着一顆非玉非石、顔色深紫、暗淡無光的圓珠。
首頁>> >> 网络小说>> 蕭鼎 Xiao D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