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個人,無論事業,撰文章。那出色當行的,必能獨樹一幟。倘若是傍人門戶,便落了近日的一句新名辭,叫做:“倚賴性質”,並且無好事幹出來的了。別的大事且不論,就是小說一端,亦是如此。不信,但看一部《西廂》,到了《驚夢》為止,後人續了四出,便被金嘆駡了個不亦樂乎。有了一部《水滸傳》,後來那些續《水滸》、《蕩寇志》,便落了後人批評。有了一部《西遊記》,後來那一部《後西遊》,差不多竟沒有人知道。如此看來。何苦狗尾續貂,貽人笑話呢?此時,我又憑空撰出這部《新石頭記》,不又成了畫蛇添足麽?按《石頭記》是《紅樓夢》的原名,自曹雪芹先生撰的《紅樓夢》,《綺樓重夢》……種種荒誕不經之言。不勝枚舉。看的人沒看一個說好的。我這《新石頭記》,豈不又犯了這個毛病嗎?然而,據我想來,一個人提筆作文,總先有了一番意思。下筆的時候,他本來不是一定要人傢贊賞的,不過自己隨所如,寫寫自傢的懷抱罷了。至於後人的褒貶,本來與我無幹。所以我也存了這個念頭,就不避嫌疑,撰起這部《新石頭記》來。看官們說他好也罷,醜也罷,左右我是聽不見的。閑話少提,言歸正傳。
且說續撰《紅樓夢》的人。每每托言林黛玉復生,寫不盡的兒女私情。我何如衹言賈寶玉不死,幹了一番正經事業呢。雖然說得荒唐,未不可嘗不可引人一笑。看官們,且聽我謅上一個引子來:
定國安邦,好少年,雄心何壯,彈丸大的乾坤!怎當得風雲莽撞;三尺長的竜泉,卻出萬丈光芒。大好的日光、月光,衹可惜隔着了二三百層魔和障,害得人熱如狂!如狂!害得人熱念如狂!好頭顱,沒處商量安放,衹剩得熱淚千行,熱血一腔,灑到東洋大海,翻作驚濤駭浪。猛回頭,前事盡荒唐!甚的是,文場、戰場,名場、利場,算將來,不過是五千年的一本鬍塗帳。
且說那年賈寶玉帶了賈蘭去下場,等到三場完畢,出場時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早在場外候着,要帶他去歸真返璞,所以賈蘭一回頭,便不見了他。須知他己經悟徹前因,一朝擺侻,所以任憑傢中人等,鬧到馬仰人翻,都是弁而不顧的了。大士、的了。大士、真人先引着他趕到毗陵驛,叫他別過了父親賈政,然後把他送到大荒山青埂峰下,結了一個茅庵,叫他苦修起來。
從此又不知過了幾世,歷了幾劫,總是心如槁木死灰,視千百年如一日。也是合當有事,這一天,賈玉忽然想起,當日女媧氏煉出五色石來,本是備補天之用,那三萬六千五百塊都用了,單單遺下我未用。後來雖然通了靈,卻衹和那此女孩子鬼混了幾年,未曾酬我這補天之願。怎能夠完了這個志嚮,我就化灰化煙,也是無怨的了。如此凡心一動,不覺心血來潮,慢慢的就熱如焚起來,把那前因後果盡都忘了,衹想回傢走一趟,以了此願。卻又自己想着已經做了和尚,剃了頭髮,這個尷尬樣兒,如何去得?非但父親見了要動怒,就是姐妹們看了,也嫌我腌臢。不如耐過幾時,蓄了頭髮發再去罷。立定主意,就一天一天的養起頭髮來。
說也奇怪,從前他苦修時,不知歷了幾世劫,就如過了一日似的。如今要養起頭髮來。卻一日比一年還難過。天天衹盼頭髮長,那頭髮偏偏不肯長的快。恨得他每日在傢長吁短嘆。好容易捱了一年多。養得了尺把來長,將就可以辮起來了,心中十分嘆喜,胡亂辮了。打開包裏,看見那取來換了。又帶上那塊寶玉。無意中在衣袋裏掏出一樣東西來,取來一看,卻是年嚮紫鵑討的那一面小鏡子,就拿來一照,覺得自傢模樣兒,依然如舊。於是,整頓衣裳,出了茅庵,不辨東西南北行去。
心中衹盼遇見了人。可以問路。誰知盡着行去,偏偏一人不見。看看已經日落西山,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喜得腳力尚不見乏,回頭看時,連青埂峰的影子也不見了。此處又不知是何所在。正在彷徨之際,猛擡頭看見頭上一塊烏雲,愈散愈大,不一惠便灑下雨來。急寶玉跺腳道:“今番坑了我也!這裏四面都沒有人傢,往那裏躲一惠兒呢?”沒了主意,衹得發腳跑。跑到前面。見着一個樹林子,便急急的轉入林子裏去。他心中本望林子裏,或者有了個人傢,可以躲避躲避。到林子裏時,擡頭一望,雖然沒有人傢,卻喜有一座破廟。寶玉此時如獲至寶,連忙跑了迸去,衹見這廟山門已倒,門下勢難避雨的了,衹得跑到殿上去。
此時已是薄暮天氣。這廟的四面,又圍了些參天老樹,把那殿上遮得黑魆魆的。寶玉來得匆忙,纔跑至廊下時,便踢了一件東西,絆了一交。正要起來,忽的一聲。腳下先站起一個人來。駡道:“是那一個忘八羔子沒生眼睛的,踢你爺一腳!”寶玉正要嚮那人陪小心,忽聽他的聲音,十分耳熟,不覺定眼仔細看了一看。那人也細細的打量寶玉一惠,忽的走近一步,摟着寶玉道:“哎呀!我的祖宗小爺,你也有出現的一日了!奴才該死!”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跟隨寶玉的焙茗。
寶玉大喜道:“你為甚走到這裏來?這裏是什麽地方?”焙茗道:“爺走子多少時,怎麽還是這麽着?自己走的什麽地方,還不知道?”一面說着,往外望了一望。在這半光半黑之中,瞥見那東倒西歪的山門,不覺大驚道:“不好了!我睡鬍塗了,怎麽叫人傢弄到言個所所在來。二爺,此刻是什麽時候了呢?”寶玉道:“好鬍塗小子!怎麽連時候都睡忘了,此刻不是黃昏時分了麽?”焙茗道:“不好了,我昨夜睡的狠早,怎麽把今兒一天都睡過去了?眼見這是個破廟,沒有人的了,怎麽弄個火來纔好。”想了想,喜火鐮包還在身邊,掏了出來,拿起火石亂打,迸了許多火星,衹是那火絨燃不着。心中焦躁,不免四下裏去摸索,摸到東邊,得了一扇小門。推門進去,原來裏面另是一個院落,還有兩間小屋,屋裏射出光來。焙茗喜道:“有了人了。”便跨進屋裏去。衹見一個老道士,蹲在地下燒火。擡起頭來,看見焙茗,嚇得“呀”的一聲,躲到角子裏去,口中不住的叫菩薩。焙茗詫道:“我好好的人,怎麽叫起菩薩來?”那道士道:“你不是倒在廊下的仙童麽?”焙茗沒做理惠。必聞得那鍋裏透出一股粥香,驟覺得饑火中燒,巴不得拿來就吃。忽想起寶玉此時想也餓了,不如請了進來,同那道士要一碗吃,胡亂混過今夜再說。想罷出來。請了寶玉,一同進去。
剛走到小門時,忽見一個人裏面出來,擦身而過,一溜煙如飛的往外就跑。寶玉吃了一驚,也不知道是什麽緣故。跟了焙到了那屋裏,焙茗看時,那道士已不見了。走到裏間一看,也是無人。寶玉此時有了光。看了焙茗一眼,嚇了一跳道:“你這小子,怎麽鬧的這個樣兒?”焙茗道:“腌臢麽?”寶玉取出那小鏡子,叫他去照。焙茗照了,衹見臉上的塵垢積了有一分多厚,自己也覺得吃驚好笑。連忙放下鏡子,四面去找臉盆、手巾,又去找着了水缸,也不管冷熱,洗刷了一回。覺得身上也都是塵土,衹得侻下衣裳去抖,一面駡道:“是那個八羔子作弄我的!”抖過了穿上,方找出碗箸來洗過,盛了一碗粥,伏侍寶玉吃。
寶玉吃了一碗,便不吃了。又問:“這粥是那裏來的?”焙茗道:“爺別管,吃了再說。”寶玉又問:“這裏到底是什麽地方?”焙茗此時餓的了不得,一面盛粥吃,一面說道:“自從爺不見了,傢裏的人,鬧了個雞飛狗走。上頭呢,自太太起沒有一個不是哭的。我們底下的人。是天天在外頭混找。後來放了榜,爺中了第七名舉人。”說到言裏,忽道:“那時候鬧的皇帝也知道了,下了旨意,叫各衙門一起訪尋,已經出傢了。太太起先信了,又到後來老爺回來了,認錯了人。於是又叫找尋起來,京裏是找遍了,近京一帶也找遍了。又泒人分頭到南邊來找,我派到金陵。因為恐怕爺一時高興,回南邊府第住幾時,故叫我來了。我入了金陵境內,天色已晚,城還有十多裏,恐怕趕不上城門,所以到了一個什麽玉霄宮投宿。那玉霄宮金碧輝煌,十分顯煥,有一百多道士。他們就留我在廂房住宿。不知怎麽一睡,就睡到這個時候,又怎麽睡到這裏來。那我可鬍塗了。”一面說,一面吃完了粥。寶玉也是怔怔的莫名其妙,問道:“這個粥又是誰的,怎麽這裏沒一個人?”焙茗道:“爺且別問這個。這裏面有床鋪,且進去胡亂睡一宿,明日好進城,回自己府第裏去。”寶玉依言,焙茗便拿了進來。
寶玉來到裏間,衹見窗下放着一個方桌,桌上橫七竪八擺了幾本書,就坐在旁邊,順手取過一本書來,要想坐着看書解悶。翻開來一看,是一本《封神榜》,放過不看。又取過一本,卻是《緑野仙蹤》,這些書都沒有看頭。又見那邊用字紙,甚是古怪,攤開看,上面橫列着“新聞”兩個字。聞字旁邊破了一個窟窿,似乎還有一個字,卻不知他應該是估什麽字了。底下卻是些小字,細細看去,是一篇論說。看到後面,又列着許多新聞時事,不覺暗暗納悶。拿了這張紙,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也有可解的,也有不可解的,再翻回來,猛看見第一行上,是:大清光緒二十六人囗月囗日,即公歷一千九百零一年肛月囗日,禮拜日。不覺吃了一大驚。
要知驚的是什麽?且聽下回分解。
且說續撰《紅樓夢》的人。每每托言林黛玉復生,寫不盡的兒女私情。我何如衹言賈寶玉不死,幹了一番正經事業呢。雖然說得荒唐,未不可嘗不可引人一笑。看官們,且聽我謅上一個引子來:
定國安邦,好少年,雄心何壯,彈丸大的乾坤!怎當得風雲莽撞;三尺長的竜泉,卻出萬丈光芒。大好的日光、月光,衹可惜隔着了二三百層魔和障,害得人熱如狂!如狂!害得人熱念如狂!好頭顱,沒處商量安放,衹剩得熱淚千行,熱血一腔,灑到東洋大海,翻作驚濤駭浪。猛回頭,前事盡荒唐!甚的是,文場、戰場,名場、利場,算將來,不過是五千年的一本鬍塗帳。
且說那年賈寶玉帶了賈蘭去下場,等到三場完畢,出場時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早在場外候着,要帶他去歸真返璞,所以賈蘭一回頭,便不見了他。須知他己經悟徹前因,一朝擺侻,所以任憑傢中人等,鬧到馬仰人翻,都是弁而不顧的了。大士、的了。大士、真人先引着他趕到毗陵驛,叫他別過了父親賈政,然後把他送到大荒山青埂峰下,結了一個茅庵,叫他苦修起來。
從此又不知過了幾世,歷了幾劫,總是心如槁木死灰,視千百年如一日。也是合當有事,這一天,賈玉忽然想起,當日女媧氏煉出五色石來,本是備補天之用,那三萬六千五百塊都用了,單單遺下我未用。後來雖然通了靈,卻衹和那此女孩子鬼混了幾年,未曾酬我這補天之願。怎能夠完了這個志嚮,我就化灰化煙,也是無怨的了。如此凡心一動,不覺心血來潮,慢慢的就熱如焚起來,把那前因後果盡都忘了,衹想回傢走一趟,以了此願。卻又自己想着已經做了和尚,剃了頭髮,這個尷尬樣兒,如何去得?非但父親見了要動怒,就是姐妹們看了,也嫌我腌臢。不如耐過幾時,蓄了頭髮發再去罷。立定主意,就一天一天的養起頭髮來。
說也奇怪,從前他苦修時,不知歷了幾世劫,就如過了一日似的。如今要養起頭髮來。卻一日比一年還難過。天天衹盼頭髮長,那頭髮偏偏不肯長的快。恨得他每日在傢長吁短嘆。好容易捱了一年多。養得了尺把來長,將就可以辮起來了,心中十分嘆喜,胡亂辮了。打開包裏,看見那取來換了。又帶上那塊寶玉。無意中在衣袋裏掏出一樣東西來,取來一看,卻是年嚮紫鵑討的那一面小鏡子,就拿來一照,覺得自傢模樣兒,依然如舊。於是,整頓衣裳,出了茅庵,不辨東西南北行去。
心中衹盼遇見了人。可以問路。誰知盡着行去,偏偏一人不見。看看已經日落西山,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喜得腳力尚不見乏,回頭看時,連青埂峰的影子也不見了。此處又不知是何所在。正在彷徨之際,猛擡頭看見頭上一塊烏雲,愈散愈大,不一惠便灑下雨來。急寶玉跺腳道:“今番坑了我也!這裏四面都沒有人傢,往那裏躲一惠兒呢?”沒了主意,衹得發腳跑。跑到前面。見着一個樹林子,便急急的轉入林子裏去。他心中本望林子裏,或者有了個人傢,可以躲避躲避。到林子裏時,擡頭一望,雖然沒有人傢,卻喜有一座破廟。寶玉此時如獲至寶,連忙跑了迸去,衹見這廟山門已倒,門下勢難避雨的了,衹得跑到殿上去。
此時已是薄暮天氣。這廟的四面,又圍了些參天老樹,把那殿上遮得黑魆魆的。寶玉來得匆忙,纔跑至廊下時,便踢了一件東西,絆了一交。正要起來,忽的一聲。腳下先站起一個人來。駡道:“是那一個忘八羔子沒生眼睛的,踢你爺一腳!”寶玉正要嚮那人陪小心,忽聽他的聲音,十分耳熟,不覺定眼仔細看了一看。那人也細細的打量寶玉一惠,忽的走近一步,摟着寶玉道:“哎呀!我的祖宗小爺,你也有出現的一日了!奴才該死!”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跟隨寶玉的焙茗。
寶玉大喜道:“你為甚走到這裏來?這裏是什麽地方?”焙茗道:“爺走子多少時,怎麽還是這麽着?自己走的什麽地方,還不知道?”一面說着,往外望了一望。在這半光半黑之中,瞥見那東倒西歪的山門,不覺大驚道:“不好了!我睡鬍塗了,怎麽叫人傢弄到言個所所在來。二爺,此刻是什麽時候了呢?”寶玉道:“好鬍塗小子!怎麽連時候都睡忘了,此刻不是黃昏時分了麽?”焙茗道:“不好了,我昨夜睡的狠早,怎麽把今兒一天都睡過去了?眼見這是個破廟,沒有人的了,怎麽弄個火來纔好。”想了想,喜火鐮包還在身邊,掏了出來,拿起火石亂打,迸了許多火星,衹是那火絨燃不着。心中焦躁,不免四下裏去摸索,摸到東邊,得了一扇小門。推門進去,原來裏面另是一個院落,還有兩間小屋,屋裏射出光來。焙茗喜道:“有了人了。”便跨進屋裏去。衹見一個老道士,蹲在地下燒火。擡起頭來,看見焙茗,嚇得“呀”的一聲,躲到角子裏去,口中不住的叫菩薩。焙茗詫道:“我好好的人,怎麽叫起菩薩來?”那道士道:“你不是倒在廊下的仙童麽?”焙茗沒做理惠。必聞得那鍋裏透出一股粥香,驟覺得饑火中燒,巴不得拿來就吃。忽想起寶玉此時想也餓了,不如請了進來,同那道士要一碗吃,胡亂混過今夜再說。想罷出來。請了寶玉,一同進去。
剛走到小門時,忽見一個人裏面出來,擦身而過,一溜煙如飛的往外就跑。寶玉吃了一驚,也不知道是什麽緣故。跟了焙到了那屋裏,焙茗看時,那道士已不見了。走到裏間一看,也是無人。寶玉此時有了光。看了焙茗一眼,嚇了一跳道:“你這小子,怎麽鬧的這個樣兒?”焙茗道:“腌臢麽?”寶玉取出那小鏡子,叫他去照。焙茗照了,衹見臉上的塵垢積了有一分多厚,自己也覺得吃驚好笑。連忙放下鏡子,四面去找臉盆、手巾,又去找着了水缸,也不管冷熱,洗刷了一回。覺得身上也都是塵土,衹得侻下衣裳去抖,一面駡道:“是那個八羔子作弄我的!”抖過了穿上,方找出碗箸來洗過,盛了一碗粥,伏侍寶玉吃。
寶玉吃了一碗,便不吃了。又問:“這粥是那裏來的?”焙茗道:“爺別管,吃了再說。”寶玉又問:“這裏到底是什麽地方?”焙茗此時餓的了不得,一面盛粥吃,一面說道:“自從爺不見了,傢裏的人,鬧了個雞飛狗走。上頭呢,自太太起沒有一個不是哭的。我們底下的人。是天天在外頭混找。後來放了榜,爺中了第七名舉人。”說到言裏,忽道:“那時候鬧的皇帝也知道了,下了旨意,叫各衙門一起訪尋,已經出傢了。太太起先信了,又到後來老爺回來了,認錯了人。於是又叫找尋起來,京裏是找遍了,近京一帶也找遍了。又泒人分頭到南邊來找,我派到金陵。因為恐怕爺一時高興,回南邊府第住幾時,故叫我來了。我入了金陵境內,天色已晚,城還有十多裏,恐怕趕不上城門,所以到了一個什麽玉霄宮投宿。那玉霄宮金碧輝煌,十分顯煥,有一百多道士。他們就留我在廂房住宿。不知怎麽一睡,就睡到這個時候,又怎麽睡到這裏來。那我可鬍塗了。”一面說,一面吃完了粥。寶玉也是怔怔的莫名其妙,問道:“這個粥又是誰的,怎麽這裏沒一個人?”焙茗道:“爺且別問這個。這裏面有床鋪,且進去胡亂睡一宿,明日好進城,回自己府第裏去。”寶玉依言,焙茗便拿了進來。
寶玉來到裏間,衹見窗下放着一個方桌,桌上橫七竪八擺了幾本書,就坐在旁邊,順手取過一本書來,要想坐着看書解悶。翻開來一看,是一本《封神榜》,放過不看。又取過一本,卻是《緑野仙蹤》,這些書都沒有看頭。又見那邊用字紙,甚是古怪,攤開看,上面橫列着“新聞”兩個字。聞字旁邊破了一個窟窿,似乎還有一個字,卻不知他應該是估什麽字了。底下卻是些小字,細細看去,是一篇論說。看到後面,又列着許多新聞時事,不覺暗暗納悶。拿了這張紙,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也有可解的,也有不可解的,再翻回來,猛看見第一行上,是:大清光緒二十六人囗月囗日,即公歷一千九百零一年肛月囗日,禮拜日。不覺吃了一大驚。
要知驚的是什麽?且聽下回分解。
且說寶玉拿了那張字紙兒,衹管發怔,暗想道:我離了傢到底有多少日子了呢?據這張字紙兒看來,一定是同那“京報”一般的東西。不過不是尃載閣抄,把外頭的時事也載上的,自然也是按天出一張的了。看他這年月,竟然是自我離傢之後,國號也改了。衹恨我在那裏混修之時,鬍裏鬍塗,不曾記着日子。看他那年月底下,還有什麽一千九百一年,這更不可解了。正在這裏想着,衹見焙茗笑嘻嘻進道:“爺請看!”是黃紙糊的小匣小,上面橫寫着“燮昌”兩個字,反面是面的細細緻緻的一幅小畫兒。要待打開他看時。卻是沒有蓋子的。四面翻轉看了一遍,原來是個套。把他推閏一看。裏面裝着好些小枝兒,一頭還有一京紅紅兒的東西。便還了焙茗道:“這不過是小孩子頑的罷了。”焙茗接過來,取出一根細細的去看,口內自言自語道:“怎麽個頑法呢?”說罷,拿起來把那紅點子對着頭上去燒。誰知纔對到火上去。便豁的一聲着了,倒把二人嚇了一跳。寶玉道:“別弄了!管是個惹火的。”焙茗那裏肯聽,便道:“這一點點的小頭兒,燃着了那火就那麽大。我們把他一根根的都取下來,湊在一處,拿到院子裏,放個火球兒頑。”面說,一面找了個釘兒,蹲在地下把那小枝都倒了出來,去颳那紅點子。颳下了兩個,再颳第三個時。不知怎的,拍的一聲,那紅點子自己着了。焙茗又驚又喜,寶玉也歪在旁邊看見,說道:“快別弄,拿來我看!焙茗把小枝兒遞上。”寶玉道:“匣子呢?”焙茗遞了來。寶玉再看一遍,對焙茗道:“你看這套匣邊上,這一面粗得狠,像是沙子做的。”那上面有幾路紅印子,不定這東西在這上面一擦,卻把枝兒擦斷了。寶玉道:“蠢才,輕點子呢!”焙茗再拿了一根,往上輕輕的劃。劃了兩下,沒有動靜,再劃重時,又怕斷了。焙茗大喜道:“二爺真是聖明,叫奴才一輩子也不知道這麽一來,就惠着了呢。”寶玉道:“快收起來罷,這是取火的東西。可輕着點,別碰了他。你看剛纔把釘子颳了他,也颳出火來呢!”焙茗一面收,拾面道:“這個取火。比着火鐮包兒,靈便多了。這回有了這個,不要那個了。”寶玉拾起一根着過的,仔細看了一看,衹見那紅京子燒成了炭,取起那套匣來,劃了一下,便斷了。想道:“二爺請睡罷。明兒傢去,我還要趕回京去報喜信呢。”寶玉道:“我就在這床上胡亂睡了。你呢?”焙茗道:“爺別費心,我有睡地方。”寶玉便和衣躺下。焙茗道:“好歹侻了睡,小心着冷呀。”寶玉道:“此刻我比前頭,不拘什,麽都可以將就得。身體也好,不至於着涼的。”焙茗將門閉上,取了幾把椅子,拼擺在門口,便躺下去寶玉道:“怎麽這等睡法?”焙茗道:“怕爺再跑了,奴才可擔不起呢!”寶玉笑道:“你放心,我再不跑了。”一宿無話。
次日黎明,寶玉醒了,叫起焙茗,到爐子上去燒了京熱水,胡亂洗過臉,主僕兩個,便出門上路,仍人小門出去。外面原來是三間正殿,卻是剝落一堪。兩郎多已倒了,兩旁神像,也七歪八倒。出得山門,回頭看時,那敕玉霄宮的匾,還歪歪的在上面末掉下來。焙茗此時衹覺得心神恍惚,想着:我投宿的玉霄宮,明明是一所雕梁畫棟的,怎八一覺睡醒,卻換了這個模樣。一路上疑惑不定。寶玉是因為看了那張字紙兒的年月,心下十分疑惑,又不知此處是什麽地方,衹得信步行走。
走了四五裏路,走到一個小小村莊,見一個老兒,正攜了農具行來,焙茗便嚮前問道:“請教老丈,我們到金陵城裏去,從那裏走?這裏是什麽地方?”那老兒道:“這裏叫做‘無為村’也是金陵管。你們要進城,衹往東去,不上十裏,就到了。”焙茗謝過老兒,同着寶玉嚮東而去。慢慢的有了人傢起來。一時進了城,寶玉道:“城是進了,那裏是咱們傢呢?”焙茗道:“爺放心,咱們傢是赫赫侯門,一問就知道了。”說罷,便拉着一個走路的人,問他:“榮國府在那裏?”那人回說:“不知道。”寶玉道:“這些走路的人,那裏知道。你倒是到店鋪裏去問問罷。”焙茗依,言問了幾傢店鋪,也昃不知道。寶玉不覺納悶,暗想道:“裏莫非不是金陵,是我們走錯了路麽?焙茗道:“走了半天也乏了,爺看見那茶館麽?多少人在那裏吃茶呢。爺何不也進去喝碗茶,歇歇再走。”寶玉點頭應允。
揀了一傢潔淨茶館進去,揀了個座,焙茗另在一邊也揀座兒坐了,茶博士泡上茶來,寶玉慢慢的品茶。因想:焙茗問了半天,沒有一個人知道,總是他口齒不令俐之故。自己在街上,又不好逢去問,此時正好藉吃茶為臺,得便時,親自問人。坐了一惠,衹見隔上又來了一位茶客,舉止斯文,暗想:這個人,或可以知道,不妨試問一聲。因立起來,對那人拱拱手,問道:“失路之人,請問一聲,不知老兄可肯指教?”那人也連忙起來招呼,一面說道:“這問路的事,是知道的,無有不說,何消多禮。”寶玉道:“我要到榮國府,不知從那條街上去?”那人聽說,把寶玉上下打量一番,說道:“此話怎講?”那人道:“我衹知有一個寧國府,卻不知有榮國府。”寶玉喜道:“老兄不知道,我們本是一傢,找到寧國府,先趁子輪船到蕪湖,然後或雇民船,或雇牲口,自然可以走到。怎麽在這裏南京地方,就問起來呢?須知道寧國府,我問的是寧國公,榮國公的府第。”那人搖頭道:“不知道,不知道。”玉還未答言,焙茗在旁插嘴道:“爺別理他。咱們賈傢的門第,南京、北京,那個不知道的?他既然不知道一定是個村漢子,再問也沒用。”那人聽了,也不做理惠。焙茗大自言自語的道:“像劉老老,他還是個女人,也惠找到咱們傢去。咱們南邊的府第,自然也不輸給別人,就沒有人知道,可也是一樁怪事。”那人聽了,怔怔的看了玉一眼,又看看焙茗,回頭嚮寶玉道:“沒甚什麽說,你老兄既然不知道,使罷了,我回問別人。”那人道:“剛纔聽你們說的,莫不是要問那《紅樓夢》上賈寶玉他傢麽”寶玉嘆喜道:“正是,正是!但是什麽《紅樓夢》,我可不懂。”那人道:“你可9是看小說看呆了。”又笑道:“你要問他傢,還是要看賈玉呢?”還是要看林黛玉呢?”寶玉道:“衹我便是賈寶玉。”焙茗在旁插嘴道:“我們二爺現在當面,你為甚提名叫姓的起來,好沒道理!”那人怔了一怔,指着焙茗問寶玉道:“他又是誰?”寶玉道:“他昃我身邊的小焙茗。”那人擡頭看了看天,又揉了揉眼睛,道:“不好了!我今日不是見了鬼,便是遇了瘋子了。”正說着,郼邊又來了一個少年,那人見了,便招呼入座,說道:“我常說你們年輕人,不要衹管看小說,果然有看小看出笑話來了。前頭我看見一什麽筆記上載着一條,說是有了《西廂記》思慕雙文顔色,緻成相思病的。我還他不過設言勸世的罷了,誰知……”說到這裏,用手指着玉道:“這個人,竟自稱是賈寶玉起來,口口聲聲,衹問什麽榮國府、你道不是看《紅樓夢》看瘋了的麽?”那人衹管高談闊論,引的旁邊吃茶的人,一個個都圍過來,對着寶玉觀看。看得寶玉沒意思。赸赸的起來,叫焙茗開了茶錢,走出了茶館。
因對焙茗說道:“我本來就有點惚,聽了那人的話,越發恍惚的加了一倍。看來,我們傢是一時找不着的了。不如先找個下處,再商量罷。”說着,二人找了一傢客寓,揀了個潔淨房間住下,還要張置備行。李焙茗先到裏間,鋪好了寶玉的臥榻,然後自傢把外面半間收拾起來。寶玉叫焙茗出去買點紙、筆、墨之類,回來應用,焙茗答應了出去。
一會兒買了些文房四寶回來,又順帶買了些茗碗茶鐺之屬。寶玉在傢時,享盡了膏粱文綉、粉膩脂香之福,出傢時,非但與木石居,與鹿豕遊,並且是耳無聞、目無見的。不知過了幾世,歷了幾劫。此時自見外面粗使的東西,卻也小巧玲瓏,不覺把玩了一番。忽又想起在茶館裏,遇見人,說什麽“紅樓夢”,想是一部小說。他又說我看《紅樓夢》看瘋了,以自稱賈寶玉。我明明是賈寶玉,我何嘗知道什麽《紅樓夢》!想當年,我和甄寶玉同了名字,同了相貌,已是奇事,難道那《紅樓夢》上,竟有和我同姓、同名的麽?倒不可不看看他內中是個什麽情形。想罷。便提筆寫了“紅樓夢”三個字,叫焙茗到書坊裏去買。不多一惠,買了回來。寶玉見有一尺來高的一部書。也不及細看全文,先取了第一本,要看個回目。誰知卻是一本略畫。見了那些人名。先就暗暗稱奇。胡亂翻了一遍,翻到末後,纔是回目。便逐回的細看,心中又是驚疑,又納悶。逐回看過了,纔看正文。一心衹想看賈寶玉的事,郼不相幹的閑文,便胡亂看過,衹揀要緊的去看。越看越是心神不定。看了書上事跡,印證我今日境遇,還似做夢。不覺越想,越想越看,那心神越覺惝恍。忽見焙茗笑嘻嘻的進來道:“爺猜這東西值得多少錢呢?”
不知焙茗拿來的是什麽東西?且聽下回分解。
次日黎明,寶玉醒了,叫起焙茗,到爐子上去燒了京熱水,胡亂洗過臉,主僕兩個,便出門上路,仍人小門出去。外面原來是三間正殿,卻是剝落一堪。兩郎多已倒了,兩旁神像,也七歪八倒。出得山門,回頭看時,那敕玉霄宮的匾,還歪歪的在上面末掉下來。焙茗此時衹覺得心神恍惚,想着:我投宿的玉霄宮,明明是一所雕梁畫棟的,怎八一覺睡醒,卻換了這個模樣。一路上疑惑不定。寶玉是因為看了那張字紙兒的年月,心下十分疑惑,又不知此處是什麽地方,衹得信步行走。
走了四五裏路,走到一個小小村莊,見一個老兒,正攜了農具行來,焙茗便嚮前問道:“請教老丈,我們到金陵城裏去,從那裏走?這裏是什麽地方?”那老兒道:“這裏叫做‘無為村’也是金陵管。你們要進城,衹往東去,不上十裏,就到了。”焙茗謝過老兒,同着寶玉嚮東而去。慢慢的有了人傢起來。一時進了城,寶玉道:“城是進了,那裏是咱們傢呢?”焙茗道:“爺放心,咱們傢是赫赫侯門,一問就知道了。”說罷,便拉着一個走路的人,問他:“榮國府在那裏?”那人回說:“不知道。”寶玉道:“這些走路的人,那裏知道。你倒是到店鋪裏去問問罷。”焙茗依,言問了幾傢店鋪,也昃不知道。寶玉不覺納悶,暗想道:“裏莫非不是金陵,是我們走錯了路麽?焙茗道:“走了半天也乏了,爺看見那茶館麽?多少人在那裏吃茶呢。爺何不也進去喝碗茶,歇歇再走。”寶玉點頭應允。
揀了一傢潔淨茶館進去,揀了個座,焙茗另在一邊也揀座兒坐了,茶博士泡上茶來,寶玉慢慢的品茶。因想:焙茗問了半天,沒有一個人知道,總是他口齒不令俐之故。自己在街上,又不好逢去問,此時正好藉吃茶為臺,得便時,親自問人。坐了一惠,衹見隔上又來了一位茶客,舉止斯文,暗想:這個人,或可以知道,不妨試問一聲。因立起來,對那人拱拱手,問道:“失路之人,請問一聲,不知老兄可肯指教?”那人也連忙起來招呼,一面說道:“這問路的事,是知道的,無有不說,何消多禮。”寶玉道:“我要到榮國府,不知從那條街上去?”那人聽說,把寶玉上下打量一番,說道:“此話怎講?”那人道:“我衹知有一個寧國府,卻不知有榮國府。”寶玉喜道:“老兄不知道,我們本是一傢,找到寧國府,先趁子輪船到蕪湖,然後或雇民船,或雇牲口,自然可以走到。怎麽在這裏南京地方,就問起來呢?須知道寧國府,我問的是寧國公,榮國公的府第。”那人搖頭道:“不知道,不知道。”玉還未答言,焙茗在旁插嘴道:“爺別理他。咱們賈傢的門第,南京、北京,那個不知道的?他既然不知道一定是個村漢子,再問也沒用。”那人聽了,也不做理惠。焙茗大自言自語的道:“像劉老老,他還是個女人,也惠找到咱們傢去。咱們南邊的府第,自然也不輸給別人,就沒有人知道,可也是一樁怪事。”那人聽了,怔怔的看了玉一眼,又看看焙茗,回頭嚮寶玉道:“沒甚什麽說,你老兄既然不知道,使罷了,我回問別人。”那人道:“剛纔聽你們說的,莫不是要問那《紅樓夢》上賈寶玉他傢麽”寶玉嘆喜道:“正是,正是!但是什麽《紅樓夢》,我可不懂。”那人道:“你可9是看小說看呆了。”又笑道:“你要問他傢,還是要看賈玉呢?”還是要看林黛玉呢?”寶玉道:“衹我便是賈寶玉。”焙茗在旁插嘴道:“我們二爺現在當面,你為甚提名叫姓的起來,好沒道理!”那人怔了一怔,指着焙茗問寶玉道:“他又是誰?”寶玉道:“他昃我身邊的小焙茗。”那人擡頭看了看天,又揉了揉眼睛,道:“不好了!我今日不是見了鬼,便是遇了瘋子了。”正說着,郼邊又來了一個少年,那人見了,便招呼入座,說道:“我常說你們年輕人,不要衹管看小說,果然有看小看出笑話來了。前頭我看見一什麽筆記上載着一條,說是有了《西廂記》思慕雙文顔色,緻成相思病的。我還他不過設言勸世的罷了,誰知……”說到這裏,用手指着玉道:“這個人,竟自稱是賈寶玉起來,口口聲聲,衹問什麽榮國府、你道不是看《紅樓夢》看瘋了的麽?”那人衹管高談闊論,引的旁邊吃茶的人,一個個都圍過來,對着寶玉觀看。看得寶玉沒意思。赸赸的起來,叫焙茗開了茶錢,走出了茶館。
因對焙茗說道:“我本來就有點惚,聽了那人的話,越發恍惚的加了一倍。看來,我們傢是一時找不着的了。不如先找個下處,再商量罷。”說着,二人找了一傢客寓,揀了個潔淨房間住下,還要張置備行。李焙茗先到裏間,鋪好了寶玉的臥榻,然後自傢把外面半間收拾起來。寶玉叫焙茗出去買點紙、筆、墨之類,回來應用,焙茗答應了出去。
一會兒買了些文房四寶回來,又順帶買了些茗碗茶鐺之屬。寶玉在傢時,享盡了膏粱文綉、粉膩脂香之福,出傢時,非但與木石居,與鹿豕遊,並且是耳無聞、目無見的。不知過了幾世,歷了幾劫。此時自見外面粗使的東西,卻也小巧玲瓏,不覺把玩了一番。忽又想起在茶館裏,遇見人,說什麽“紅樓夢”,想是一部小說。他又說我看《紅樓夢》看瘋了,以自稱賈寶玉。我明明是賈寶玉,我何嘗知道什麽《紅樓夢》!想當年,我和甄寶玉同了名字,同了相貌,已是奇事,難道那《紅樓夢》上,竟有和我同姓、同名的麽?倒不可不看看他內中是個什麽情形。想罷。便提筆寫了“紅樓夢”三個字,叫焙茗到書坊裏去買。不多一惠,買了回來。寶玉見有一尺來高的一部書。也不及細看全文,先取了第一本,要看個回目。誰知卻是一本略畫。見了那些人名。先就暗暗稱奇。胡亂翻了一遍,翻到末後,纔是回目。便逐回的細看,心中又是驚疑,又納悶。逐回看過了,纔看正文。一心衹想看賈寶玉的事,郼不相幹的閑文,便胡亂看過,衹揀要緊的去看。越看越是心神不定。看了書上事跡,印證我今日境遇,還似做夢。不覺越想,越想越看,那心神越覺惝恍。忽見焙茗笑嘻嘻的進來道:“爺猜這東西值得多少錢呢?”
不知焙茗拿來的是什麽東西?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