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神魔志怪>> 吳元泰 Wu Yuantai   中國 China   清代   (?1666年)
東遊記
  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遊記
  
  【片名】東遊記
  【片長】30集
  【地區】新加坡
  【類型】神話劇
  【導演】謝益文 張寶蓮
  
  【主要演員】
  馬景濤----呂洞賓,東華上仙,呂岩
  郭妃麗----白牡丹,牡丹仙子
  林湘萍----竜三公主,貞娘
  常鋮 -----韓湘子,費長房
  瀋依靈----藍采和
  凌霄 ----張果老
  林益盛----鐵拐李
  麥皓為----漢鐘離
  李海傑----曹國舅
  鄭秀珍----何仙姑
  謝韶光----穿山甲
  洪慧芳----春瑛
  王裕香----椿樹精
  黃世南----通天教主
  翁清海----孫悟空,孫影
  丁嵐 -----觀音菩薩
  畢娟娟----小仙姑
  
  【其他演員】
  
  玉皇大帝------楊大偉
  王母娘娘------李茵珠
  太上老君------戴鵬
  東海竜王------嚴炳量
  東海惡蛟------陳天文
  牧牛童子------洪俊瑞
  二郎神------王豔賓
  長房母------王秀蕓
  龜相------周全喜
  閻王------楊越
  青牛------吳開深
  
  【出品單位】
  
  四川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
  江蘇天地影視製作中心
  新加坡電視機構
  
  【故事梗概】
  
  受製萬年的通天妖道破咒而生,一場天地浩劫再所難免。依無字天書所示,上洞八仙將應劫而生。衹要八仙歸位,就能除魔衛道,拯救蒼生。東華真人臨危請命,自願歷三三之災,九九之劫,引導八仙歸位。於是跨越天地人三界、包羅人鬼神三類,一幕幕善與惡、愛與恨、情與理的神話故事躍然熒屏。一邊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一邊又是救苦難濟蒼生的重任。面對這千年情劫,進退兩難的呂洞賓將如何抉擇?
  臺灣當紅小生馬景濤一人獨占東華真人,呂洞賓、呂岩三角兒,這是他繼《倚天屠竜記》《新竜門客棧》之後又一部古裝力作。無論是仙風道骨的東華真人,還是風流倜儻的呂洞賓、呂岩,都將給您留下深刻印象。
  本劇耗費巨資,在風景如畫的九寨溝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精心拍攝。采用先進電腦技術製作的特技畫面,形象更為逼真,效果更為神奇,帶給電視觀衆一個賞心悅目的全新感受。
  
  【主題麯及插麯歌詞】
  逍遙遊
  
  走啊走啊走好漢跟我一起走
  走遍了青山人未老
  少年壯志不言酬
  莫啊莫回首管它黃鶴去何樓
  黃梁呀一夢風雲再變
  灑嚮人間是怨尤
  劃一葉扁舟任我去遨遊
  逍逍啊遙遙天地與我競自由
  共飲一杯酒人間本來情難求
  相思呀難了豪情再現
  亂雲飛渡仍閑悠
  劃一葉扁舟誰願與我共逍遊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不如與天竟自由
  
  相思無解
  麯 熊天平
  詞 熊天平
  一縷情一絲愁
  恨時光匆匆
  落花風總惹人煩憂
  紅塵化浮雲
  此情何悠悠
  道神仙鴛鴦到白頭
  一縷情一寸愁
  恨相思難懂
  多情人總換得心痛
  恨時恨物
  恨塵心難懂
  奈何人名利全看透
  物換星移人事全非
  有誰憐惜舊人枯萎
  春來秋走聚散瞬間
  相思快樂總難兩全
鐵拐修真求道
  點絳唇
  流水行雲,氣清奇,將誰依附?煙雲名聲,留與幽人付。犬吠天空,鶴唳乘風去,難憑據,八仙何處,演捲從頭顧。
  說話八仙者,鐵拐、鐘離、洞賓、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而鐵拐先生其首也。鐵拐姓李,名玄,欽拐乃其後假身別名也。先生質非凡骨,學有根源。狀貌魁梧,挹五行之秀氣;心神宣朗,識滅地之玄機。年方弱冠,不務傢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以為天地皆虛,人生皆幻。世情嗜欲,悉伐性之斧斤,富貴功名,皆迷心之鴆毒,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亦身外之浮雲。且無而始有,有而必無,又一定之常理。人生自有樂境,何必維係俗情,羈延歲月。反觀在乎自盡,何不覺察夫夢,放浪形骸。於是立志修真。遂別親友,尋清幽之𠔌,依深穴之岩,壘石為門,撥茅為席,澄心淨慮,服氣煉形,寢食屢忘,數載不輟。又思自用私心,終非實際;管窺蠡測,終非大觀。一旦思有老君者,吾宗姓之仙祖,有大上老君至道之名,流行於世。聞在華山居住;典型模範,何不傾心師事,任性修真,以畢吾願?於是束裝長往,披星戴月,宿水餐風,一路玩景適情。有詩言志:
  誰把紅爐大冶調?陶將皮袋出英豪。男兒識得機關巧,脫出風塵便是高。
  吟罷,勇往前行。在路非止一日,看看行到華山。那山果然奇妙岧嶢,有鬆柏交翠參天,突兀千尋,雲煙掠地。霞鶩齊飛,騷客寄豪吟之興;岩泉一碧,幽人懷長往之思。當日有詩為證:
  泉瀑涓涓淨,山花靄靄飛;白雲回合處,應是至人棲。
  吟罷,傢臠晚煙,山印新月。先生自思:暮夜叩門,不敬莫大。乃留宿山下。未知來日進見老君、宛丘何如?
老君道教源流
  卻說老君者,太上老君也。自混飩開闢,纍世化身而來,有誕生之四,迨商湯、周時,分神化氣,始寄胎於妙王女八十一歲,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醜時,降誕於楚之苦縣賴鄉麯仁裏,從母左腑出,生於李樹下,指樹曰:“此吾姓也”。生時白首,面黃白色,額有參天紋理,日月角懸,長耳短目,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美髭須,廣額疏齒,方口,足踏地支,手把天幹,姓李名耳,字伯陽,號曰老子,又號曰老聃,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武王時,使為柱下史。成王時,仍為柱下史,遨遊西極天竺等諸國。康王時,還歸於周,後復邀遊開化西域。乃以周王三十三年,駕青牛車,出函𠔌關。守關令尹喜知之,求得真道。
  尹喜,字公文,天水人,初母當妊娠,夢天上降赤紋上身。父喜。生時,但見傢中陸地自生蓮花遍滿。及長,眼有白精,安形,長須垂肩下胸膛,似有天神之貌。少好學,善天文。周康王時為大夫,仰觀乾象,見東方有紫氣相連,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乃求為函𠔌關令。預對關吏孫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車服輿當過關所遇異常,當物色跡之。”
  周王三十三年,七月十二甲子,老君果乘白輿,駕青牛,徐甲為禦,欲度關。關吏入白喜。喜曰:“今我得見聖人矣!”即朝服出迎,跪伏叩頭。邀之曰:“願請留神駕。”老君謝曰:“吾貧賤老拙,居住關東,今往關西,暫往取薪,君何故見留?且告別。”喜復稽首曰:“大聖豈是取薪人?知聖人當來西遊,思慕有日,願少憩神駕。”老君曰:“間關道路,聞有古先生,善人無為,永有綿綿,是以身就道。經歷關,子何故留耶?”喜又曰:“今觀大聖,神姿迥絶,乃天上之至尊,邊吏何足挂齒?願不見棄,少垂哀憫。”老君曰:“子何所見而知?”喜曰:“去鼕十月,天聖星西行過昂,自今月朔融風三至,東方真氣,伏始竜蛇而西及,此大聖人之徵,故知必有聖人度關。”老君怡然笑曰:“善哉!子既知吾,吾亦已知子矣。子有神通之見,當得度世也。”喜再拜曰:“敢問大聖姓字,可得聞乎?”老君曰:“吾姓字渺渺,從劫至此,非可盡說。今姓李,字伯陽。”喜於是就官捨,設座供養,行弟子禮。老君乃為喜留關下百餘日,盡傳以卻外修真之法。
  時老君之禦者徐甲,少傾於老君約曰:“願言錢至關時,當得七百三十萬錢。”甲見老君言,道遠迫,亟求索錢,老君謂曰:“吾往而取諸國遠,當以黃金為值賞你。”甲如約。及至關,飯青牛於野。老君欲試之,乃以吉祥草化為一美女,行至牧牛之所,欲行以言戲甲。甲惑之,欲留,遂負前約。乃詣關令,訟老君,索傭錢,老君謂甲曰:“汝隨我二百餘年,汝久應死,吾以太玄生符與汝,所以得生至今日。汝何不念此,而乃訟吾?”言訖,符自甲口中飛出,丹篆如新。甲即成一團白骨。喜乃為甲叩頭,請赦其罪,以求更生,老君復以太玄生符投之,甲即立生。喜乃以錢償甲而禮遣之。
  一日,老君謂喜曰:“吾昔告你古先生者,即吾之身,嘗化乎竺乾,今將遂有還乎?無,吾於今遊矣!”喜叩頭請侍行。老君曰:“吾遊乎天地之表,遊乎冥冥之間,四維八極,上下無際。你欲隨吾,焉可得乎?”喜曰:“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願隨大仙。”老君曰:“汝難,當相合道法當成,雖然受道日淺,未能通神,安得變化隨吾之身?汝當清修此道,日久自然即可成道,行化諸國矣。”於是復以道德五丁言授之,期以千日之外,可尋吾於蜀,青羊之肆也。言訖,聳身空中,坐雲華之上,面放五明,身現金光,洞然十方,冉冉丹空光燭,館捨五色雲現,良久乃沒。喜目斷雲霄,涕位纂戀。其日江河泛漲,山川震動,有五色光射天,太微遍及四方。喜遂將老君所說理國修身之法,去奢滅欲之言,敘而編之,為三十六章,名曰《西昇經》。喜乃屏絶人事,三年之內,修煉丹汞,凡所授書,悉臻其妙。乃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至二十五年,往西蜀,尋青羊之肆。
  老君以甲寅部升天,至乙卯歲復從太微宮分身,降生蜀國大官李氏之傢。已先敕青竜化生為羊,色如青金,常在聽生嬰兒之側,愛玩無數。忽一日失羊,童子尋覓得於市肆。喜至,遍問居人,無青羊肆者。忽見童子牽羊,因自解曰:“既有青羊,復在市肆,聖師所約其在此耶?”因問:“此誰傢羊?牽欲何往?”童子答曰:“我傢大人生一子,愛玩此羊。失去兩日,兒啼不止。今已復得欲回傢。”喜即囑曰:“願為告大人之子云,尹喜至矣!”童子如其言,入告兒。兒即振衣而起曰:“令喜前來。”喜入其傢,庭宇忽然高大,涌出一蓮花之座,見化數丈白金之身,光明如日,頂上回光,建七曜之冠,衣晨精之服,披九色離羅之帔,坐於蓮花之上。舉傢見之俱驚怪。兒曰:“吾老君也。太微是宅,真一為身,太和降精,曜魄為人,主客相因,何乃怪也。”喜欣喜無量,稽首言曰:“不意今日復奉天顔。”老君曰:“吾嚮留子者,以子修世未久,深染恩愛,初受經訣,未剋成功,是以待子於此。今子保形煉氣,已造真妙,心結紫絡,面有神光;金名表於玄圃,玉札係於紫房;氣參太極,解形合真矣。”即命召三界衆真,諸天帝君,十方神王,洎諸仙衆。頃刻淨空而至,各執香花,稽首聽命。老君敕五老上市,四極監真,授喜玉册全文,號文始先生,位為無上真人,居二十四天正之上;統領八萬仙真,飛騰虛空,參侍竜駕。其傢長幼二十餘口,即時拔空升天。
  至敬王十六年,孔子問道於老聃。老子曰:“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孔子退而嘆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竜興風雲之中,吾不知其上下。老子其竜乎?”
  烈王三年過秦,秦獻公問以歷數。遂出散關。赧王九年,復出散關,飛升崑崙。秦時降陝河之濱,號河上公,授道於安期生。漢文帝時,號廣成子。文帝好老君之旨,遣使詔問之,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帝即命駕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有四大,王居一也。子雖有道,亦朕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朕能使人貧賤富貴,子知之乎?”公乃附掌冉冉在虛空中,如雲之駕,去地百餘尺而止於玄虛。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在天,中不類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富貴貧賤乎?”帝乃悟,知是神人,下輦稽首謝禮。授帝《道德經》。
  成帝時,降麯陽泉,授於吉《天下真錄》。章帝時,授於吉一百八十八戒。安帝時降,授劉赦“罪福新科”。順帝時降,授天師《三洞經錄》。桓帝時,降天台,授萬年先《上清大寶》八洞諸經。明帝時,降嵩山,授天師冠註之《新科》等經。唐高祖時,降羊角山,語言善行,唐公授命符。玄宗天寶初,降丹鳳門,帝親享之興慶宮,上又降語田同秀,以函𠔌所藏金甲相傳。又降語王元真妙真符。宋政和二年,降華陽洞天,授梁先生《加句天童護命經》。蓋無世不出,先塵劫而待化,後無極而常存;隱顯莫測,變化無窮,普度天人,不可具述。史雲:老子西升之時,五色光貫紫微。昭王令太史占之雲:“當有聖人西去,千年之外,聲教返北,此西化之兆也。”自昭王甲寅至漢永平,纍千年,為績博物志雲。唐高祖武德二年,普州人告善行於羊角山,見白衣父老呼善行曰:“為我告唐大子言,為老君即其祖也。”高祖因立廟,高宗追尊元玄皇帝;明皇為註《道德真經》。
  宛邱先生者,服製命丸得道。至殷湯之末世,已千餘歲。以方傳弟薑若春服之,至百年,視之如一十歲童於。彭祖師之,受其方三首。此老君、宛邱之出處,開引道教之源流也。
   
首頁>> >> 神魔志怪>> 吳元泰 Wu Yuantai   中國 China   清代   (?16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