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义说部>> 李雨堂 Li Yutang   中国 China   清代  
萬花樓
  又名《萬花樓演義》丶《萬花樓楊包狄演義》丶《後續大宋楊傢將文武麯星包公狄青初傳》
  長慶堂刻本。十四捲六十八回。
  為楊傢將故事的續書丶《五虎平西》故事的前傳。以狄青為主,敘述狄青丶包公和楊宗保三人的故事。將歷史演義與公案小說巧妙結合成一體,某些情節,例如狸貓換太子,更影響後世小說戲麯作品。
第一回選秀女內監出京 赴皇都嬌娥灑淚
  詩曰:一編欣喜有奇文,姦佞忠良各判分;决獄同欽包孝肅,平戎共仰狄將軍;威校面具留佳話,旋轉宮闈立大勳;莫笑稗官憑臆說,主持公道最惰殷。
  卻說大宋真宗天子,乃太宗第三太子。名恆,初封壽王,尋立為皇太子,太宗崩,遂登大寶。在位二十五載,壽五十五而崩。溯其即位在戊戌成平元年,其時乃契丹統和十六年。考帝之初政,寬仁慈愛,大有帝王度量,然好奉道教,信惑異端,以致禍亂叢生,屢有邊疆之患,後有契丹澶州之擾也。
  且說真宗登基後,即進劉皇妃為東宮皇后,封贈李妃為宸妃,二後俱得寵幸。其年兩宮皇后齊懷竜妊,真宗暗暗欣然,惟願二後早生太子接嗣江山。當時朝中文武,自首相一品以下,二三四品官不下百餘員,其中忠誠為國者不少,姦佞不法的亦多。時稱為賢良的有太師李瀋、樞密使王旦、平章寇準、竜圖閣待製孫爽四位大臣,真乃忠心貫日的賢臣。衹有王欽若、丁謂、林持、陳彭年、劉承畦五人,相濟為惡,聚斂害民,時人號為朝中五鬼。又有包拯初為開封府尹,龐洪職居樞密副使,忠佞二臣,容後交代。
  卻說庚子三年,有內監陳琳,一天出朝上殿,俯伏金階,口稱:“我主萬歲,奴婢見駕。”天子一見說道:“你乃掌管宮闈,司禮內監,今來見朕,有何章奏?”陳琳奏道:“奴婢並非文武司職,並無本章上奏,不過面陳罷了。”天子道:“你且當面奏來。”陳琳道:“衹因上年蒙我主隆恩,放出宮內中年妃嬪一千五百餘名,各官民父母領回已訖。如今三宮六院,缺少了許多妃嬪,遂覺不夠使喚,望乞我主萬歲頒旨,另選少艾,以備宮中充用。奴婢職掌內宮,不敢隱瞞。”當下天子聞奏,暗想:宮中妃嬪,上年雖則放出一千五百餘名,目下少年者尚屬不少,倘若再選,豈不有屈民間多少年少美女!如今朕有個主意,想上年王嫂賓天,八王兄中饋已缺。他年將半百,尚無後嗣,不若趁此選點秀女,挑其美麗超群有貴相的,送與王兄作配,豈不是美事。倘或一二載産下麟兒,以接宗枝,也未可知。當日真宗想定主意,隨即降旨前往山西太原,衹許一府挑選纔女八十名,不許多選,亦不得藉端滋擾良民,限五個月內回朝繳旨,即命陳琳前往。陳琳領旨,天子退朝進宮,文武官員各回衙署不提。
  單說內監陳公公賫了聖旨,帶了八名近身勇士,一千護送宮女的兵丁,一路長行,一月餘方得到了山西省首府太原。早有大小文武官員前來迎接欽差。陳公公一路進到城中,一同滾鞍下馬,到了大堂,開讀聖旨已畢。衆文武接旨之後,一同見禮,依次坐定,談說一番。是夜,置酒相待,晚膳已完,衆文武各自散去不表。
  卻說太原府城中大小文武五十多位官員,當時得知萬歲旨下,挑選纔女,以備內宮之用,大傢怎敢延慢。知府轉委知縣,傳集保領人等一刻齊集縣堂。有縣主吩咐傳言:“當今萬歲旨意,挑選美女八十名。不論官傢宦女,民傢纔女,凡十三歲以上,十九歲以下,生來才貌兩全,俱要報名上册。限十日之內,報足八十名之數,候欽差挑選。如有匿名違命循私,定當重責不貸。”衆保各領命而去。
  當日地方保領於一府之中,城廂內外,不論名門宦戶,逐一點名核查。不想太原一府地方,軍民百姓貧富不一,聞此消息,甚是驚惶。內有許了人的,自然實時完娶,其年少些未曾定配的,倉卒間也不用過聘,立刻嫁娶的甚多。至有年高定了年少,貧賤娶過富豪的也不少。若論挑選宮女,於一府地方衹選八十名,衆民何故如此慌忙?皆因父母愛惜子女,好不容易將女兒育成十四五歲,有六七分姿容,倘或被選,便永無相見之日,猶如死了一般,為父母者又怎不着急?當日不特民間慌亂,即名門官宦之傢,倘有美貌超群、才情出衆的,也都不敢隱瞞,衹因奉了聖上旨意,你傾我軋,皆要獻出。
  期滿這一天,衆美人帶至金亭驛中,計民傢美女卻有二百餘名,內中官宦之傢的貴女不過二十名。陳琳一一挑選過,其上等美麗,身材窈窕,纖纖指足者,不過五六十名,其餘的雖然有六七分容貌,不是面色黑些,便是身材不稱,都選不上。陳琳道:“衆位大人,你們若不嗔怪,咱就直言了。想聖上上年放出中年宮女一千五百餘名,如今衹選回稍美者八十名,可謂仁德之至了。咱傢臨出京之時,聖上曾命要首選一名絶色才貌雙全的為貴人,豈知太原一府地方,八十名尚且不足,衆位大人試想,難道咱傢就這樣還朝復命不成?倘列位大人有意隱瞞,欺着聖上,就難怪陳某親往挨查。倘若衆官長中查出有美麗貴人,勿言某之不情,奏明聖上,以違旨論!”衆文武聽罷,皆無言語,衹得眼睜睜的看着一位官員。此人姓狄名廣,現為本省太原府總兵,祖上原居山西,他祖父名狄泰,五代時曾為唐明宗翰林院。父親名狄元,於本朝先帝太宗時,職居兩粵總製,威振邊夷,名聲遠播,中年而亡。老夫人嶽氏尚存,生下一子一女,長子即今狄廣總爺,後得懷胎幼女,喚名千金,長成十六之年,真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不獨精於女工,而且長於翰墨,還未許字人傢。這嶽氏老太大愛之猶如掌上之珠,怎肯去報名上册?如今狄廣聽了陳琳要親身到各府搜查,衆官員也都知狄門有此美女,內中亦有為子求過婚的,衹因老太太不捨,未能成就。當時狄爺知瞞不過,心中悶悶不樂,衹得與衆官同聲說道:“陳公公將就些,且寬限我們三天,如有美不獻,一朝奏知聖上,也怪不得了。”當時陳琳允諾,衆文武各散回衙。
  單說狄爺已有二女一子,長名金鸞,次名銀鸞,但次女未及三歲已早夭亡。如今大小姐年方九歲,公子狄青初産,方纔對月。當日狄爺回至府中,滾鞍下馬,回進後堂,悶悶不樂,不言不語。孟氏夫人見此光景,即呼:“老爺往日回來,愉顔悅色,如今有何不樂?”狄爺見問,便將陳琳催迫之言細細說知。夫人聽了,也覺驚駭。正在對坐愁悶,不料小姐適進中堂,一聞愁嘆之聲,也覺驚惶。聽了哥嫂之言,早已明白,便輕移蓮步來到堂中,與哥嫂見禮,衹做不懂,開言道:“哥嫂緣何在此愁嘆,有甚因由?”狄爺見問,衹得叫聲:“賢妹,愚兄因思你父親棄世太早,說起不禁令人感傷。”小姐道:“哥哥既然思念父親,緣何又有違逆聖旨衹恐舉傢受纍,罪過非輕之言,此是何說廣狄爺夫婦聽罷,低頭不語。小姐又道:“哥嫂所言,妹子已經盡悉,今日既然事急,何必隱瞞?”狄爺聽了,即道:“賢妹呵!不幸父親歸天太早,拋下萱親在堂,衹有你我兄妹二人。如若今日將妹子獻出上册,一來怕哭壞了老母,二來難以割捨同胞之誼,因此覺得愁悶不堪。明天待愚兄備下一本,請陳琳還朝,奏個明白,正在籌思,不知可否。”小姐聽了,說:“哥哥,此事萬萬不可!哥哥為官日久,豈有不明法律之理?聖上倘準了此本固好,倘或不準,怪責起來,聖上一怒,哥哥便有逆旨之罪,一傢性命難保,反纍及母親,豈不是衹因妹子一人,使哥哥負了不忠不孝之名,此舉望哥哥再為參詳。”狄爺聽罷,低頭想了一番,便問:“賢妹,依你主意怎樣?”小姐說:“依愚妹之見,還是捨着我一人,既保全了舉傢大小,又免了哥哥逆旨之罪,方為上策。但不知哥哥意下如何?”狄爺不覺愁眉倍蹙,長嘆一聲。三人談論一番,不覺天色已晚。
  忽然過了三天,是日狄爺夫妻正與小姐商量之際,衹見一個老傢人慌忙走進內堂,口稱:“老爺,今有陳公公領了軍兵,先住節度使衙門搜尋,少刻定到我們府中來的。”狄爺聽了,悶上添愁,孟夫人嚇得沒了主意。小姐說:“哥嫂不必慌忙,愚妹自有定見。”便吩咐老人傢:“且往外堂喚中軍迎接陳公公,請他早回金亭驛,不必到我府中。就說狄總爺有位姑娘報册。”當下老傢人領命出外堂去了。
  小姐喚丫環進佛堂內,請到嶽氏,老太太坐下,看見孩兒愁容滿面,又見媳婦女兒各人一汪珠淚。太太見此,好不驚駭,即問:“你夫妻兄妹為何如此?”狄爺衹是搖首難言,猶恐太太悲痛。太太又問女兒:“你因何也是如此悲傷?其中必有緣故,快些說與為娘得知。”狄小姐未及啓言,淚浮粉面,說聲:“母親,女兒從小長育宦門,深居閨閣,有誰委麯我,衹因今日聖上有旨,到本省點選秀女,册上缺少人數,欽差難以復旨,衹要官宦人傢閨女補碼。如今挨戶搜查,如若再匿名不報,全家就有不測之災。早聞報到挨搜至節度使府中,搜畢必然來搜查我府了。衹因哥嫂慌亂,又無可再設施的,女兒衹得含着一身去報名,以免滿門之纍,但割捨不得母親之恩,哥嫂之情,因此不免悲傷。”言罷,珠淚沾襟。老太太聽了此言,嚇得魂飛魄散,手足如冰,母女抱頭痛哭。狄爺夫婦正勸解間,有老傢人跑進內堂,報說:“中軍官方纔將陳公公請回金亭驛去了。陳公公說:‘老爺若肯將小姐獻進,至為知機,但切不可延留過久,即日就要回朝復旨。’”狄爺說:“知道了,你去吧。”傢人退出。
  卻說這狄廣衹有一子,方在哺乳,固屬不知事體,即九歲女兒,雖知人事,別離苦楚到底不甚明白。衹有母女夫妻四人十分凄慘。又過了三天,見老傢人傳報:“陳公公今日立刻要請小姐出府,因於官宦人傢選足了八十名之數,衹少我傢小姐一人未到。”老太太聽了,倍加凄慘。狄爺夫婦含淚苦苦相勸,老太太衹得揩了眼淚,說:“也罷,為娘且送你至驛中,以盡母女之情。”狄爺連忙吩咐備了兩乘大轎伺候。小姐帶淚相辭嫂嫂,這孟氏夫人下淚紛紛,各言珍重之話。
  當時母女上了大轎,狄爺騎上駿馬,一班隨行傢將,一路呼呼喝喝,出了大堂。來到驛中,先差旗牌官去通報,然後將二乘轎擡到內廂,狄爺下馬相隨,來到大堂。陳公公敬他是位小姐,又是狄爺同到,忙下階相迎。母女下了大轎,太太攜輓嬌兒站立堂右,陳琳先與狄爺見禮,後對小姐舉目一看,果然生得姿色美麗,與衆不同。有詩贊曰:嬌豔輕盈一朵花,西施敢與鬥容華?
  慢言秀美堪餐色,再世楊妃産狄傢。
  當下陳琳看見小姐生得容光姣豔,迥異尋常,滿心喜悅,說聲:“總戎夫人,此位是令愛小姐麽?”狄爺道:“非也,乃下官同胞小妹。”陳琳道:“原來乃大人今妹。果然天生麗質,非凡美所及,倘註上册名回朝,如經聖上青目,必然大貴,福分非輕的。”狄爺說:“老公公前日有言在先,倘衆文武中有美不一即獻出,回朝奏知聖上,以違旨論。但下官思量,妹子雖有此美材,衹因傢母年高,愛惜女兒如珍,真難割愛,是以延遲至今始報。望祈老公公回朝將就些,以免下官有欺君之罪,不勝感激!”陳琳道:“總戎大人何須過慮。你今依旨將令妹上册,何雲欺君?其遲些報獻,不過人子體念親心之意,陳某怎敢深求。但令妹是何閨名?”狄爺道:“小妹閨名千金。”陳琳即命執筆人,將宮女册上頭名註上狄千金華。
  陳琳得此美人,隨即於衆美中選了十餘名,湊足了八十名之數,餘女發回各傢父母領還。當時不用狄府大轎,要請小姐坐上香車。老太太心如刀割,淚似泉涌,小姐牽衣頓足,母女怎忍分離?狄爺見此光景,也覺慘然,衹得硬着心解勸母妹一番。老太太無奈,含淚囑咐女兒一遍,轉身又嚮陳琳道:“老公公,我女兒年少,寸步未離閨閣,嬌生慣養,一十六年。萬裏風霜,望祈照管,老身即死在九泉,亦當銜環相報。”陳琳一口應允,又呼:“老太太,小姐今日應選還朝,定然是一位大貴人,實乃可喜,何須悲苦?陳某凡事自當照管,不用挂懷,且暫請回府去,吾即速登程回朝了。”母女衹是珠淚紛紛,實乃生離死別,母子情深筆難盡述。狄爺也來催促,小姐又含淚道:“哥哥,小妹此去,吉兇未卜。但母親年老,小妹一別之後,定然愁慘不堪,萬望哥哥嫂嫂百般解勸,諸事留心,小妹別後,死死生生,別無所慮了。但今日陳公公催促甚急,不能與嫂嫂面別一言,心實不安,望哥哥回去代小妹多多拜上。侄兒侄女,哥嫂自能教育,不用小妹多囑,總於母親處用心留意,即是哥哥看待小妹之恩了。”一言未罷,珠淚雙行。狄爺帶淚,連聲答應道:“賢妹放心!愚兄平日侍奉母親,你亦盡曉,盡可寬懷,一切還望留意珍重。”當日兄妹二人,身同一脈,也覺不忍分離,有許多衷麯之語要說,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不特小姐女流情重,固屬依依留戀,即狄爺是轟轟烈烈英雄,此際也未免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說到胞誼生離,不禁潸然下淚。
  不知狄小姐分袂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八王爺蒙恩獲美 狄千金慰母修書
  當時狄爺兄妹正在悲離之際,老太太流淚,在袖中取鴛鴦一對,呼喚女兒:“此對玉鴛鴦,乃是當初你爹爹奉旨徵遼,回朝加爵,聖上恩賜此寶。善能闢邪鎮怪,刀斧不能砍下。此乃傳傢之寶,父親去世遺下,為娘敬謹收藏數十秋,今日與一隻給你帶去,留下一隻與你哥哥,以作日後遺念便了。”小姐伸手接過,正要說話,有陳公公幾次催促,小姐衹得含淚上了香車,同着衆女子進京。當日也有父母姑嫂一班相送,何止三五百人。哭泣的哭泣,囑咐的囑咐,一一實難盡述。陳公公吩咐起程,文武官紛紛送別。
  單說嶽氏太太見女兒香車一起,淚如雨下,心似刀割,哭聲凄楚,撲跌於地。狄爺連忙扶起,解慰一番,太太衹得帶淚上轎,狄爺辭別衆官,乘馬回衙,進內安慰太太。孟氏夫人已知姑娘別去,夫妻談論,不勝傷感。按下狄府慢提。
  卻說陳琳催車出了城外,一路直嚮汴京而來。水陸並進,過了月餘,已到河南地面,又是數天方達帝都,於午朝門外候旨。此日適值真宗天子方纔朝罷,與南清宮八王爺在長樂殿內下棋,有內侍奏知挑擇秀女回朝一事。天子聞奏,竜顔大悅。傳旨先宣陳琳,一一奏明;然後又命宣進美人於殿內。陳琳領旨,即跑出外殿,到午朝門外,吩咐衆美人下了香車,即要入朝見聖。當下陳琳帶領八十位美人,引進長樂殿中,在丹墀下齊齊倒身下跪。陳琳捧册獻上,有內侍展於竜案上,天子舉目一觀,衹見頭一名美女姓狄名千金,下邊註着宦門二字。天子看罷,卻傳旨宣首名狄千金上殿。陳琳領旨下階,奉宣千金見駕。言畢,衹見中央一位美裙釵,金蓮慢步,上了丹墀,正身跪下俯伏,燕語鶯聲,口稱萬歲。天子見着這位美人,不啻蕊宮仙女,宛如月殿嫦娥,竜顔倍喜,說:“此女果然美麗不凡。”八王爺也贊嘆道:“不獨姿色美麗,而且禮數雍容,出身必非貧賤之輩,但不知是怎樣官職人傢?”天子說:“待朕細問。”便朗呼道:“狄千金,你既是山西大原人氏,生長宦門,父居何職?且細細奏與朕知。”狄千金說:“臣妾領旨。”即有七言絶句奏上,詩曰:原籍山西府太原,父為總製狄名元。
  總兵狄廣親兄長,深沐皇恩世代沾。
  真宗天子聽奏,喜色揚揚。八王爺道:“不意此美人才貌雙全。”天子說:“王兄果然眼力不差,且他是世代勳臣之女。朕選此美女,原有個主意在先,想來王嫂去歲登仙,王兄目今尚缺中饋之人,朕今將此女賜與王兄,送到南清宮內,以為內助便了。”當時八王爺一聞天子之言,慌忙高位,欠身打拱,口稱:“陛下雖有此美意,但臣該有罪欺天了。狄千金乃奉旨挑選,以充聖上宮中使喚,微臣焉敢領旨作配?伏望我主竜意洋察。”天子說:“王兄不必推辭,朕已有旨在先,如不合於理,陷王兄於不義,朕豈為之哉?”即傳旨着陳琳將狄美人送至南清宮,再贈宮娥十六名,陪伴美人,又賜脂粉銀十萬兩。八王爺衹得謝恩而出。此時陳琳領旨,送狄小姐往南清宮去了。天子又看名册上第二名美人,乃是寇承禦。天子說聲:“好個承禦的美名也!”就將他改作頭名。當時天子又命宮娥領了七十九名美人,帶引至東宮娘娘處交代,分發在三宮六院,暫且不表。
  次日天子命發出庫銀一萬六千兩,發往山西應選各傢父母,以為保養之資。
  是日,狄小姐早有宮娥與他梳洗,換過官衣服式。八王爺望北闕先拜謝君恩,後坐於正殿當中,早有宮娥扶出貴人,兩邊音樂齊鳴,鏗鏘盈耳。來至正殿中,朝見千歲,行了君臣大禮,然後參拜天地。拜畢,有宮女一班扶了美人還宮。當晚王府內排設筵宴,衆文武俱來叩賀,在正殿上飲燕慶鬧,直到日落西山,衆大人才拜辭千歲爺回府而去。陳琳復又進宮,回覆聖上不表。
  單言是夜王爺回進宮中與貴妃合卺,傳情交杯,酒至數巡,方命散去餘席。次日梳洗已畢,清晨進朝謝了君恩。退朝還歸王府,有狄妃迎接王駕坐下。王爺開言說:“賢妃,你匹配孤傢,實乃聖上竜恩美意。但有一言,前日陳琳奉旨往選時,將你名姓報入皇册內,充作宮娥以供使喚,今日身作王妃貴人,你的令堂令兄遠隔數千裏外,未必知之。明日聖上差官往山西賞賜銀兩與衆秀女父母,以補養育之資,你何不修書一封,待孤傢命差官付你母兄,以免他切望之心,不知你意如何?”狄妃聞命,高位下拜謝恩。八王爺命左右宮娥扶起。即取過文房四寶放於桌上,宮女濃研竜煤,輕拂玉箋,狄妃提起筆來一揮而就。書中大意不過請安問候,不用多述。八王爺見狄妃下筆敏捷,將書箋一看,吉言錦綉,字字珠璣,心中暗喜,贊道:“賢妃真乃才貌兩兼!”此刻妃子將傢書封固,八王爺接轉,即起位離後宮,到正殿上坐下。
  命掌府官宣往山西的欽差來見。掌府官領旨,去不多時,將欽差宣到王府,一見王爺,登時俯伏朝見。八王爺即命平身。原來這欽差乃一個姦臣,由知府賄賂上司,拜大姦臣馮拯太尉為門下。龐太師是他嶽丈,數進財帛於衆權姦,是以由知府升任巡道,以至知諫院。此人姓孫名秀。當日躬身立着,八王爺喚道:“孫欽差,你今奉旨往山西給賞,孤傢狄妃有傢書一封,勞你順便帶去,投於狄總戎府中,回朝之日,孤傢自有重賞。”孫秀聽了,諾諾連聲,雙手接過書來,叩謝出了王府,扶鞍上馬,數名傢丁隨後,心下暗想:“這狄總兵名狄廣,乃是狄元之子。想當初狄元為兩粵總製時,吾父在他麾下奉命解糧,衹因違誤了限期,被他按軍法梟首,死得好不慘傷。我與狄門有不共戴天之恨,如今八王選這狄妃,此女是他親生,此書不過是報喜的吉信,不若我將此書埋沒不與,再與他報個兇信,暫解心頭之忿,豈不快哉!”主意已定,即將原書藏過。
  次晨,孫秀領了王庫中一萬八千兩白金,押着車輛,離卻汴京城,一路登程,水陸並進,已至山西。城中大小官員,早知欽差到來,遠遠恭迎,見禮之間不能盡述。當日孫欽差將銀子交付布政使司暫存,即命縣主傳示選女的父母,報名領賞,每一名賞白金二百兩,實得一百二十兩。此緣孫秀是姦貪之輩,每二百兩減剋了八十兩,賺出六千四百兩,飽充私囊,衆人那裏得知?
  當日狄總爺聞聖上有銀兩恩賜,故欽差一到,他正要打聽妹子信息。次日早晨,具備名帖,邀請孫秀。孫秀吩咐即日打道,嚮總戎狄府而來。狄爺聞報孫欽差來拜會,又稱言有機密事相商,必要到後堂纔好相見,連忙出府迎接。兩下見禮畢,攜手進後堂,再復敘禮坐下,傢丁敬遞過香茗,狄爺道:“無事不敢邀駕,欽差大人奉旨到來,給賞衆秀女父母,內有位狄千金之名,進京之後,不知如何下落?諒大人在朝,必然細悉,故小將特請孫大人到來,求達消息。”孫秀聽了,反問:“老總戎,你何以知有狄千金之名,又是同姓,莫非此女是總戎令愛麽?”狄爺道:“非也,不瞞大人,此女乃小將捨妹。”孫秀道:“原來乃總戎大人令妹,真是可惜!”狄爺聽了,連忙問道:“孫大人為何說起可惜二字,莫非有甚差池麽?”孫秀故意左右一瞧,呼聲:“總戎大人,凡人侍傢丁,可是內堂傢人,還是外班散役?”狄爺回言,都是內堂服役。孫秀道:“下官言來,不要傳揚出外方妙,倘走漏風聲,恐有不測之禍,連下官也有纍及了。初時令妹進到王宮,略聞他思念家乡,懷憶父母,日夜悲啼,天天怒吵,三宮六院個個憎嫌不悅。豈知令妹性急,抑或懮忿過多,竟是懸梁而死。聖上聞知大怒,說污瀆了宮闈,罪不容誅,已將屍首拋棄荒郊之外。下官奉旨之日,聖旨命我密訪他父母問罪,幸得陳公公一力為大人遮瞞,不說是大人嫡妹。在下官想來,大人還是趁早尋條出路,以免羅網之災,下官但據事直言,衹恐衝讀,休得見怪。”狄爺聽了,神色慘變,衹得滿口稱謝。孫秀登時告別,狄爺當時亦無心款留。
  待欽差去了,回到內堂,早有嶽氏太太在堂後聽得明白,一見狄爺進來,他便一把扯住問道:“我兒,方纔欽差之言,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為娘性命斷難留於人世了。”狄爺聽了,忙道:“母親何用驚慌?早間欽差不過談論國傢事情,未有什麽言辭,母親為甚如此着忙?”太太呼道:“我的兒呵!方纔欽差與你說的一番話,我已聽得明白,你還要瞞我麽?”狄爺聽了,不覺垂淚,說:“母親,這是禍福無常,如今亦不必追究真假,母親既然聽得欽差之言,便是如此了。”老太太說:“你的妹子到底怎生光景,須速速說來。”狄爺道:“母親呵,今日聖上旨調孫欽差到來,恩賞衆秀女父母,不論官民,一概俱有給賞,惟我傢無名,想起來妹子定然吉少兇多了,這欽差之言,豈不是真的麽?”嶽氏老太太聽了,早已嚇得三魂失去,七魄飛騰,大呼一聲道:“我的女兒呵,你死得好慘傷也!”往後一交,跌倒地中,氣息頓時絶了。
  狄爺夫婦齊步趕上,慌忙扶起,哭呼母親、婆婆。衆丫環使女齊集,看見老太太面如金紙,一息俱無,已是死了。狄爺含淚道:“手足已冰冷了。”夫婦對看,放聲大哭,狄爺道:“今日妹死母亡,如此慘傷,何天之不祥,弄得如此收場呵!”孟氏夫人紛紛下淚說:“不意狄門不幸,禍從天降,有此災殃。可憐姑娘年少慘死,又受此暴露屍骸之罪,老婆婆又因此而亡,數月之間,人亡傢散,言之痛心不已!”狄爺聞言,更覺凄惶,夫妻對着屍骸衹是痛哭。當時衆傢丁丫環僕婦一同下跪,稟道:“老爺、夫人不可過慟,老太太既已歸天,打點料理後事要緊。況天氣炎熱異常,誠恐老太太玉軀不得久停。”狄爺夫婦聽得傢人稟告,衹得收淚,即於堂中安放。狄爺又進內取出白金百兩,命得力傢丁去備辦棺木,不一會將材料等擡到,即命匠人登時趕造一棺一槨,又命人趕辦衣衾等類。官傢使用自然不比民間,一一實難盡述。到了次日人殮,夫婦又復痛哭一番。其時大小姐金鸞,年及十歲,已知人事,亦不免傷感,憶着婆婆。衹有公子年幼,不知人事。當日收殮老太太之後,少不得僧道追薦,狄爺忙亂數天,方得安靜。
  一日,夫妻商議,狄爺道:“如今妹子在朝自盡,母親又因妹子氣忿身亡,且孫欽差又通知皇上大怒,衹因妹子自縊,污穢了宮闈,還言要訪拿父母。幸得此機未泄,我今不如趁母親亡故,預上一本,辭退官職,一來省卻禍患,二來歸回祖居,以葬母親,夫人以為何如?”孟氏夫人聽了道:“此言亦是,衹是孫欽差之言未知真假,豈可因此一言,便灰了壯志?老爺還該細細酌議,或命人回朝打聽明白,再作計議。”狄爺道:“據孫秀之言如此,想必不差,況他從京都來,事關重大,必無訛傳之理。若要回朝打聽,往返又要數十日,倘聖上當真追究起來,那時逃遁不及了。況吾年已四旬,在朝為官十餘年,後來奉旨回鄉剿寇,不覺將近十載,如今看得仕宦之途,甚是無味。不若趁早退歸林下,樂得逍遙自在,省得擔懮吃驚,受製於人。如今亦不必管孫秀之言是真是假,總是辭官歸裏為妥。”
  不知狄爺如何辭官,究竟允準否,且看下回分解。
   
首頁>> >> 演义说部>> 李雨堂 Li Yutang   中国 China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