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影视>> 旅游文化>> 彼得·梅尔 Peter Mayle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939年6月14日)
追踪塞尚
  举世无双的画作,奢靡繁复的生活格调,时尚俏达的绝色佳人,美酒、珍饲馐、鲜活的情事……这场优雅的阴谋里,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追踪塞尚的迷雾后,是否隐匿着普罗旺斯的奢华,或许,你只需一杯波特红酒,几勺香醇的鱼子酱,对着塞尚的名画,和着阳光一起服下,就能做个时光的盗贼,共赴这场曼妙华丽的声色之旅……
  
  追踪塞尚-作者简介
  
   彼得·梅尔,英籍知名作家,生活品位大师,曾任国际大广告公司的高级主管。在纽约麦迪逊大街的广告业打拼了15年之后,于1975年开始专职写作。
     主要作品有旅游散文《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茴香酒店》、《有求必应》和《追踪塞尚》,时尚读物《有关品位》和美食散文集《吃懂法兰西》等。
     目前他和妻子及两只爱犬隐居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
第一章
  第一章
   这个接待员与室内的装潢互相呼应,是一件与周遭环境完全融合的人体摆设,她的格调保守,几近严肃。她身上的衣服是亮而酷的米、黑双色,抱着电话窃窃私语,完全忽视站在地面前这个衣服皱皱的年轻男子。当年轻男子把一个上面有刮痕的皮制背袋,放在她那空无一物光滑精致的书桌上时,那涂满化妆品访如带着光滑面具的脸庞微蹙,扬起了一丝不悦的表情。她放下听筒,把一绺金发往后拨,好将先前为了方便交谈而取下来的耳环再夹回去。她那修得完美无瑕的眉毛,扬成两道质疑的弧线。
   年轻男子微笑。“早安。我跟卡米拉有约。”
   双眉仍然高扬。“你是?”
   “安德烈·凯利。你是不是新来的?”
   接待员没有回答,她解下耳环,拿起听筒。安德烈搞不懂,卡米拉为什么总是雇用这种女孩。她们工作没几个月,就会被另一个光鲜亮丽的复制品所取代——花枝招展、不得人缘的态度、极度的面无表情。还有她们离开之后会去哪?巴尼百货的化妆品部门?一间以精致化经营为导向的殡仪馆的管理部门?还是她们会被卡米拉那些较低阶的欧洲贵族朋友所征服?
   “她的会还没开完。”一根手指指向接待区的另一个角落。“你可以在那边等她。”
   安德烈拾起袋子,再次对她微笑。“你是不是总是这么不亲切,还是忙着做其他的事?”
   不过他白问了。听筒已经塞在一瓣光亮头发的下方,又开始窃窃私语了。安德烈让自己舒服地坐在椅子上,准备等上好一阵子。
   大家都知道——而且有些人欣赏——卡米拉经常故意迟到、经常同时与两人约会,而且经常制造能够强调她的编辑触力和社会地位的场合。在充满权力角逐意味午餐的领域中达到新境界的人就是她,她会在“罗伊顿”订两张桌子,同时款待一个重要的广告商和一位前途看好的南美建筑师之际,从其中的一张穿梭到另外一张——这边啃啃芝麻菜和莴苣,那边唤点“爱维养”矿泉水。她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是,没有人觉得有被她冒犯的感觉,而且双桌午餐也逐渐成为卡米技社交节目中偶尔上演的一部分。
   当然,最后她都不曾因为这样的夸示而遭受处罚,由于成功往往站在她这一边,而在纽约,形形色色的不良行为可以因为成功而获得谅解。她成功地挽救一家长期濒临倒闭边缘的老杂志社,将它现代化、更改杂志名称、让那些可敬的撰稿员退休、设立了精力充沛但攸关社会的“编辑的话”一栏、更新封面、版面,以及,甚至增加了接待员和接待区。于是发行量增长三倍,广告页数稳定地增加,而杂志的股东们,虽然仍在赔钱,但已开始沐浴在一份突然热络起来的资产所反射出来的光辉中。大家都在谈论该杂志,而此时此刻,卡米拉·詹姆森·波特不可能做错什么。
   这本杂志的迅速起飞,虽然外表的改造功劳不小,但事实上几乎全得归功于一件更基本的事情:卡米拉的编辑哲学。
   这是以一个奇特的方式演进的。在事业的初期,卡米拉身为伦敦一家通俗小报一“谣诽”(谣言与诽谤)版的一个野心勃勃却默默无闻的记者,她设法嫁给上流社会的有钱人——黑黑高高、微不足道的杰里米·詹姆森·波特。卡米技拥抱了他的名字(听起来比她生下来就有的名字响亮,她的原名叫卡米拉·布特)以及他那出身名门的朋友们。唉,她是如此热情地拥抱其中一位,以至于被逮个正着。接下来是离婚,不过到了此时,卡米拉已经跟那些有钱人混得够久了,足以让她学到如何在纽约吃香喝辣了。
   道理很简单。有钱人善于积聚,而除了几个显著的例外,他们很喜欢让人们得知自己拥有庞大的财富。毕竟,享有特权的生活,有一半的满足感来自于它所引起的忌护;还有,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拥有奇珍异宝,那么拥有它们又有什么意思呢?
   当卡米拉“察觉”到身为一位急需工作的单身女性时,这个显而易见的当务之急,不断地浮现于她的脑海。终于有一天,她找到了能够将她的“察觉”转变为事业的催化剂。
   当时她正在牙医师的候诊室里,随手拾起一本色彩鲜艳的八卦杂志,她发现封面上的照片很吸引人。封面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上流社会艺术品收藏家和他新迎娶的太太,背影是一幅他最近所获得的意大利画家提香的画作。卡米拉暗忖,为何这样的一对夫妇会同意出现在这样的一本杂志上呢?她的问题在杂志内的报导中找到了解答。这篇文章是屈膝写的,无耻地谄媚着收藏家、他那身材姣好的年轻新娘,以及他们那位于可以鸟瞰科水湖的山坡上、充满艺术品、有五十七个房间的爱之窝。好多张照片——打光巧妙且同等谄媚——穿插在文章的装腔作势之中。每一个字眼、每一帧形象,都在为此一主题作见证:这是一对绝佳的夫妻,在一栋绝佳的房子里,过着绝佳的生活。这则报导长达七页。
   卡米拉把杂志的其余部分看了一次,是一份有插图的纪实,描述着欧洲社会有闲阶级的所作所为——慈善舞会、香水发表会、画廊开幕典礼等等一些浮华的消遣,提供借口让同一票人不断地在巴黎、伦敦。日内瓦和罗马——多令人惊讶啊!——巧遇在一块。一页接着一页的微笑脸庞、乏味的文字说明、虚构的事件。然而,当卡米拉离开牙科诊所时,她带走了杂志,当天晚上她一直思索着封面的故事内容。渐渐的,心里打定了一个主意。
   一般来说,要是连一点运气也没有,成功的机会并不大,就卡米拉的运作而言,她的运气来自于纽约的一位记者朋友所打来的一通电话。曼哈顿的整个媒体,似乎都在谈论加洛贝丹兄弟以及他们突然涉足出版业的小道消息。在疗养院、代理融资和废物处理这几个事业大有斩获之后,他们最近购得一批公司,其中包括一个小出极社、一间长岛的报社,还有数家老旧或垮掉的专业杂志社,有人臆断,加洛贝丹兄弟是为了取得这批公司的主要资产,也就是麦迪逊大街上的某栋建筑物,才着手接管的;不过根据传言,其中的一两家杂志社可能不会关闭,而且依小加洛贝丹的说法,还会“重整旗鼓”。商情分析师把这个诠释成,可观的资金将会涌入。其中被认为最适合重整旗鼓的一本杂志是《装潢季刊》
   它是那种会在一栋废弃已久的纽波特市大厦的会客厅里,随意摆放的一本书页卷曲、发黄的出版品。它的风格沉稳,外表过时。里面所登载的一点点广告。大部分都奉献给窗帘布和仿贵族照明装置的厂商。所刊登的文章讨论着镀金铜的趣味以及如何妥善照顾十八世纪瓷器。这本杂志的编辑从头到尾都坚持以非主流的色彩呈现。而在它破足前进,赚取一点点、越来越少的薄利的同时,竟然还能够保有一小群忠实的读者。
   大加洛贝丹翻阅了几期杂志之后,力主将它三振出局。不过他弟弟娶了一位标准的家庭主妇型的年轻女孩,曾经读过菲力普·施塔克反败为胜振奋人心的故事的她,说服先生考虑采取救援行动,于是《装潢季刊》的终结日延期了。倘若能够找出正确的编辑公式,它甚至还有机会可以拥有另一片天空。
   消息走漏之后,发报机答答作响。在听了朋友的简报之后,卡米拉带着一份详尽的企划书来到纽约,穿着最短的裙子,向小加洛贝丹报告她的构想。该报告从十点做到四点,中间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他们俩吃顿稍带调情的午餐。值得一提的是,小加洛贝丹不仅很欣赏她的主意,也对她的深感兴趣,卡米拉被录用了。她上任主编的第一步,就是宣布变更杂志的名称:从此以后,《装潢季刊》将正式改为《DQ》。全纽约都拭目以待。
   为了加深他人的印象,卡米拉马上把一大笔加洛贝丹的金钱投资在自我促销上。她出现在所有正式的场合上——身上当然穿着合适而昂贵的服装,对着所有的人们微笑,另外她还雇用私人狗仔队拍下这些神奇的时刻。在她的第一期《DQ》尚未出版之前,她早已设法把某种程度的名气,建立在不怎么实质的社交精力之上。
   不过那些数不清的看人、被看和建立友谊的夜晚,那些好几十顿后续的午餐,最后证明是值得的。卡米拉很快便认识了每个她需要认识的人——也就是,无聊的有钱人、上流社会人土,以及最重要的,他们的室内设计师。卡米拉特别把注意力放在室内设计师身上、因为她知道,他们对顾客的影响力,往往不止于布料和家具的建议,而且也因为室内设计师对出名的爱好。
   因此,万一《DQ》杂志所选中的受害者,表示不太愿意让摄影师、撰稿人、花商、设计师。以及许许多多手拿移动电话的黑衣侍从入侵自己的家时,卡米拉便会打电话给受害者的室内设计师。设计师一对客户施加压力,门就敞开了。
   用这个方法,卡米拉得以到其他八卦杂志过去无法前往的地方采访。事实上,她的第一期登载了一篇独家报导,一个双重的胜利——公园大街的一栋三层楼房(每间浴室都有一个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以及马斯蒂别墅,皆属华尔街克里门家族的李查·克里门所有。撰稿者是一个平常过着隐密生活的单身汉,他屈服于年轻的意大利友人(是个刚入行的室内设计师)和卡米拉所发动的钳形攻势,最后所写出来的,是广受人们瞩目与欣赏,长达二十页的精美文字与华丽的摄影作品。《DQ》这本杂志有了好的开始。
   三个年头过去了,由于严格遵循编辑信条——“绝不,从不,说任何人一句坏话”——该杂志成绩斐然。明年,即使卡米拉的花费惊人,它还是有办法赚到大笔钞票。
   安德烈拾起该杂志最新的一期,翻到他在米兰市波拿盖蒂的公寓里所拍的照片。他露出微笑,忆起卡米拉当时指导这个小工业家和他的保镖,把卡纳莱托的风景画挂在比较明显的地方。跟往常一样,她做了正确的指导。他喜欢为她工作。她个性风趣,眼光又好,而且对于加洛贝丹的钱毫不吝啬。再继续为她工作一年,他将会有足够的钱离开,专心去写自己的书。
   他不知道今天她将派给他什么任务,希望这一次能到有阳光的地方去。纽约的冬天是这么寒冷,以至于该市的卫生部门闹罢工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因为被认为是重要谈判工具的垃圾腐化气味,完全被冰雪中和了。工会的人正在苦等春天的到来,以及雪融后的刺鼻味。
   听到高跟鞋敲打在磨亮的石板地上的声音,安德烈及时抬起头来,看到卡米拉卡哒卡哒地走过,她的手挂在一个蓄胡年轻男子的肘下,该男子看起来就像穿着一身黑色帐篷。他们在电梯前停下来时,安德烈听出来他是奥利维尔·土伦克,一位时髦的巴黎设计师,以极简单抽象派的家具设计闻名,目前手中正着手把苏活区的某家肉品包装厂改装成小巧的饭店。
   电梯门一开。他们飞吻道别——双颊各一,还有一个是祝好运。当电梯门关上时,卡米拉转向安德烈。
   “甜心!你好吗?我真是糟糕,让你等那么久。”她紧紧抓住他的手肘,推着他走过接待员的桌子。“你一定见过了多蒙妮。”
   接待员抬起头,嘴巴象征性地微张,几乎没有伸展到她唇上的口红。
   “是的,”安德烈说道。“我想是的。”
   当卡米拉把安德烈导向走廊的另一端时,她叹了一口气。“职员真难找。她的脸色是有点不好看,我知道,不过她倒是有一个有用的老爸。”卡米拉从墨色眼镜的上绿瞅着安德烈。“苏富比。”
   他们进入卡米拉的办公室,资深秘书也在,他是个修长的中年人,手上拿着记事簿,肤色是与季节不合的深棕褐色。他对着安德烈微笑。“还在拍那些超凡的快照吗?”
   “我们尽力而为,诺尔。你到哪里去了?”
   “棕榈滩。想都不要想我会告诉你我跟谁在一起。”
   “我不敢想。”
   诺尔似乎有点失望,转向卡米拉。“加先生要跟你说话。其他的电话都可以等。”
   卡米拉在她的桌子后面踱来踱去,听筒就偎在肩膀上,她的声音低而亲密。安德烈认出这是她的加洛贝丹的声音。他不只一次地暗忖,他们的关系是否超乎寻常。就他自己的品味来说,卡米拉太过强悍,很像一颗企业飞弹,不过她无疑是个魅力十足的女人,成功地用过每一种找得到的秘方来抗拒青春的飞逝。她很瘦,但是瘦得漂亮,她的颈项圆滑柔细,下巴毫无赘肉,由于她每天固定清晨六点起来运动,她的手臂、大腿,以及臀部,都又瘦又结实。卡米拉身上只有一个地方稍微蓬大一点:她的头发。卡米拉深棕色的盔形头发,是如此的笔直、干净、有光泽,且深具弹性,从她每周去三次伯格姐美容院保养看来,这算是个传奇。在她挂上电话对着加洛贝丹柔情地说再见之前,卡米拉的头往前倾,安德烈看着她的秀发垂下来,盖在她的脸颊上。
   她望着安德烈,做了个鬼脸。“老天,一堆事情要做。他想要办场美式宴会。你能想象吗?”
   “你会喜欢的。刚好让你有机会穿美国传统服装。”
   “那是什么?”
   “问诺尔。他大概会把他的借给你。”
   “不好笑,甜心。一点都不好笑。”卡米拉在记事簿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注视着手腕上尺寸稍大的劳力士金表。“老天,我必须用飞的。”
   “卡米拉?是你要我进来见你的,还记得吗?”
   “我的午餐约会已经迟到了。是强尼。我不能让他久等。这是最后一次了。”她起身站起来。“听着——是圣像,甜心。法国里维耶拉区的圣像,可能还有些法贝积金饰。你得四处找找。拥有人是一位老贵妇。诺尔有详细的资料。”卡米拉从桌上拿起她的皮包。“诺尔,车子有没有在下面?我的大衣在哪?打电话到‘罗伊顿’找强尼,告诉他找塞车。说我正从一个令人心碎的丧礼赶过来。”
   卡哒卡哒地走向电梯之前,卡米拉向安德烈飞了个吻,她的秀发极有弹性地摆动着,资深秘书拿着她的大衣以及一大堆的讯息资料,小跑在她的身边。安德烈摇摇头,走过去坐在诺尔的桌子边缘。
   “嘿,”安德烈说道,“是圣像,甜心。在里维耶拉。我只知道这么多。”
   “你真是个幸运儿。”诺尔看着他的记事簿。“我看看。房子大约离尼斯二十哩,就在威斯圣保罗南方。阿丝伯洛夫是这位老夫人的尊名,她还说自己是个公主。”诺尔抬头眨眨眼。“在这个时代,我们谁不这样说呢?总之,已经在金鸽饭店为你订了三天房间。卡米拉前往巴黎时,会顺便过去做采访。她那天晚上会留下来过夜,所以你们两人可以吃顿窝心的晚餐。不过不要做出任何我不会做的事情。”
   “不用担心,诺尔。我会说我头痛。”
   “你就这么说。来。”诺尔把文件夹推过桌面。“确认一下机票,汽车和旅馆的资料,还有俄罗斯夫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不要错过飞机。她等着你后天到达。”
   安德烈将文件夹滑入袋子里,站了起来。“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为你带回来吗?法式便草鞋?减肥乳膏?”
   诺尔将眼睛望向天花板,身体颤了一下。“既然你问起,些许的薰衣草精油是再好不过了。”此时电话响起。诺尔一边拿起听筒,一边向即将转身离去的安德烈挥别。
   里维耶拉。在走出去面对麦迪逊大街冻结的脏乱之前,安德烈用思绪如毯子般将自己裹住。风很刺骨,冷到皮肤龟裂,行人蟋缩着身子,将头放低。尼古丁兄弟会——那些在曼哈顿办公室大门外挤成一小群一小群的瘾君子——看起来比从前更鬼祟、更不舒服,他们的脸在凛冽的寒风中刺痛,一面抽烟,一面打哆嗦。安德烈觉得很讽刺,抽烟者被否决了亭有均等机会特权而被赶到街上去,但他们对古柯碱有疫好的同事,却可以陶醉在办公室厕所的温暖与舒适之中。
   他站在第五街和五十一街的转角处,希望能够招到计程车载他到商业区去。里维耶拉。现在那边的含羞草应该已经开花了,而比较不怕冷的居民可能会在室外用午餐。海滨的经营者一定正在调高他们的标价,并且暗忖,今年夏天可能无法支付给这批海滩工读生太高的薪资。船只底部附着的藻类、贝壳将会被刮掉,该补漆的地方补漆,包租小册也印制好了。餐厅、精品店和的老板正准备好一笔钱,来应付一年一度的支出,五月到九月的辛苦将供应他们在一年里其余的时间过着富足、懒散的生活。
   安德烈很喜欢里维耶拉这个度假胜地,它总是以迷人的方式,使他自动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同时,还让他觉得自己占到便宜。他相当乐意忍受游客过多的海滩、惯常的荒诞价位、恶名昭彰的夏季交通——这些以及更糟的事情他都可以原谅,只要换来一针南法国的神奇就能值回票价。自从布卢姆大人在一八三0 年彻底改造坎城以来,这段海岸线一直吸引着贵族和艺术家、作家和亿万富翁、小白脸、寡妇、成长中的美女,以及好猎艳的年轻人。虽然或许有些颓废,既昂贵又拥挤,但从不会令人感到无聊。而且,当计程车停下来把他载离冻疮之地时,安德烈心想,那边的确比较暖和。
   门还没关好,计程车已经起飞,从一辆巴士的车头抢过,并且闯了红灯。安德烈发现,他落在运动员的手上,一个把曼哈顿街道视为人与机器测试场的拼命三郎。司机以一连串的高辛烷值猛冲及猛然急转,在第五街上风驰电掣,口中还不时以粗嘎的神秘语言咒骂着交通,此时安德烈只好用膝盖顶着隔板,将身体蟋缩成飞机失事时所用到的胎儿姿势。
   最后计程车猛然晃入西百老汇,司机试着用不太灵光的英语说话。
   “好。哪里?号码?”
   由于觉得自己的好运气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安德烈决定最后的两条街自己走最好。“这里就可以了。”
   “就在这边下吗?”
   “这边。就在这边。”
   “没问题。”煞车踏板被兴致勃勃地踩下,害得跟在后面的那辆车煞车不及,不偏不悔地撞上计程车的尾端。计程车司机跳出来,扯着自己的脖子,以他的母语长篇大论地开骂起来,其中让人惟一听得懂的两个词是“鞭打”和“狗娘养的”。安德烈把钱付给他,匆匆逃离现场。
   在两分钟轻快的步行之后,他到达了一栋原本是成衣工厂的建筑物,就跟苏活区许多其他不动产一样,它那低微的出身已经完全被数层的“市郊住宅高级化”所隐藏。高天花板的明亮房间被重新隔间、重新油漆。重新装线、重新配管、重新分区,以及不用说的重新定价。房客大部分都是艺术和传播领域的工作者,安德烈的经纪公司“优质形象”,总部就是设在这里。
   “优质形象”是由史蒂芬·摩斯所创办的,他是个聪明、有品味的年轻人,喜欢温暖的天气。他的客户都是精通非流行主题的摄影师和画家——摩斯一点也没错,他相当注意服装和雌雄同体的模特儿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与纠葛。在初期几年的奋斗之后,他现在拥有获利颇丰的小事业,抽取客户收人的百分之十五或二十当做佣金,服务的项目则无所不包,从事业顾问到报税指导和收费协商都有。他有广阔的人际关系。宠他的女友、完美的血压,以及浓密的头发。惟一的问题是纽约的冬天,他恨得要命。
   就是这个对天寒地冻的恐惧,再加上扩展业务的欲望,导致他把露西·沃科特收编为资浅合伙人。九个月之后,他对自己的抉择感到足够的信心,决定让露西在年初冷得刺骨的一到三月,代他管理办公室。她很高兴地担起这个责任;他很高兴地在基维斯晒太阳,而安德烈则很高兴跟美女一块工作。当他熟识露西之后,他发现自己正在寻找机会与她发展进一步的关系,但他经常东奔西跑,而她似乎每一个礼拜都会吸引雄壮威武的新男人。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未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见过面。
   吱——一扇铁门应声而开,通向空气流通的开阔空间。除了角落的长沙发和矮桌子之外,唯一的家具是一张四人用的方型桌。有三张椅子是空的。露西低头望着电脑键盘,坐在第四张椅子里。
   “露露,你今天运气真好。”安德烈把袋子丢在长沙发上,走向办公桌。“午餐,露露,一顿道地的午餐——‘菲力克斯私房莱’、‘宝利餐厅’,只要你说得出名字,我们就去。我刚刚接到一份工作,现在我有强烈的冲动,想要好好庆祝庆祝。如何?”
   露西边微笑,边把椅子往后推,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纤瘦而挺直,顶着一头使她看起来比确实身长五吸六更高的卷曲黑发,对冬季的纽约客而言,她似乎健康得有些过分。她的肤色介于巧克力和蜂蜜色之间,是一种发亮的暗焦糖色,仿佛含有她的出生地巴贝多那边的阳光。每当人家问到她的背景时,她有时候会把自己说成一个纯种的黑白混血儿,然后观赏随之而来的,纳闷的礼貌性点头,以此为乐。她认为跟安德烈做朋友应该颇有意思,如果他待在城内的时间够长的话。
   “怎么样?”他注视着她,半笑着,充满希望。
   她耸耸肩,一只手挥向没人出席的桌子。“两个女孩今天都不在。玛丽感冒,黛安娜去当陪审员。我没办法出去。”即使已经在纽约待了好些年,露西的声音仍然留有西印度群岛的甜美语调。“下次?”
   “下次。”
   露西把沙发上的档案夹移开,好让他们两人都能坐下来。“告诉我你的这份工作。它该不会跟我最欣赏的编辑有关吧?”
   露西和卡米拉之间早就有敌意存在。刚开始是因为当卡米技把露西描述成“那个古怪的卷毛小妹”时,被别人偷听到后,她们的关系随着两人进一步的认识而变得越来越糟。卡米拉发现露西一点都不尊重她,在替客户谈判时,总是要求得很严苛。露西觉得卡米拉做作、高傲。但由于生意往来的缘故,她们尽量维持着冰冷、摇摇欲坠的礼貌。
   安德烈坐在露西的身旁,近得可以闻到她的香味:温暖,带有柑橘昧。“露露,我不想说谎。卡米拉要我到法国南部去拍圣像。二到三天。我明天就出发。”
   露西点头。“你没有跟她谈钱吧?”一双棕色的大眼睛急切地盯着他。
   安德烈举起双手,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我?绝对没有。你总是叫我不要谈钱。”。
   “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擅长。”她在记事簿上写上几个字,往后坐,微笑着。“很好。你加薪的时间到了。他们付的数目太低,就好像你是向他们拿薪水的编制内员工,他们几乎每项任务都叫你去。”
   安德烈耸肩。“可能是想要让我远离不幸吧。”
   “我很怀疑。”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露西把头发往后拨,露出下巴干净、优美的线条。她转头对他微笑。“我会解决这个问题。你专心拍照。她会不会去?”
   安德烈点头。“在金鸽饭店用晚餐,甜心。那个地方是她正式认可的餐厅之一。”
   “只有你和卡米拉还有她的美发师。真棒。”
   安德烈做了个鬼脸。在他有机会回答之前,电话响起。露西拿起听筒,听了一下,皱起了眉头,然后用手捂住话筒。“这通电话会讲很久。”她向他飞了个吻。“一路顺风。”
   司机驶离“罗伊顿”时,卡米拉拿起电话,小心翼翼地按着号码,以免弄断指甲。这顿午饭吃了很久,但颇有建设性,亲爱的强尼是一直这么乐于帮助她。她在心里头记上一笔,打算送盒雪茄到他的饭店去。
   “谁?”电话那端的声音听起来好像心不在焉。
   “甜心,是我。巴黎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强尼安排了一切。仆人会带我四处参观。如果我要求的话,我可以有整天的时间。”
   对方的声音变得比较起劲。“画作都会在那边吗?没有冬天收藏起来的?没有借出去的?”
   “每一幅画都在。强尼离开巴黎之前,检查过了。”
   “太好了。你做得很好,亲爱的。非常好,稍后见。”
   黄昏时,在他那摆满精美家具的昏暗的画房里,鲁道夫·霍尔兹轻轻地将听筒放回原处,从达森瓷杯上喝了口绿茶,然后回去读他先前读的文章。是《芝加哥论坛报》,注明发自伦敦,描述伦敦厅的《艺术及古物小队》找到了挪威最有名的画作(尖叫》,爱德华·蒙奇的作品,估价在四千五百万美金左右。它在一九九四年被偷,两年后在挪威南部的地窖里被发现,包在床单当中。霍尔兹摇了摇头。
   他继续读下去。根据该记者的说法,全世界遗失或被偷的艺术品,“保守”的估计远超过三十亿美金,这个统计数字把满意的微笑带到霍尔兹的脸上。两年前的他真是幸运,邂逅了卡米拉。
   两人关系的发展始于社交场合,当时他们相遇在霍尔兹经常以合法艺术商人身份出现的画展上。就在他对画作感到乏味的同时,卡米拉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感觉到两人可能会有共通之处,这点在接下来那个礼拜的一顿探索性午餐约会之后,获得了证实。在无趣的礼貌交谈之下,暗潮汹涌着,这是两人心智与野心交会的第一波征兆。晚餐约会接睡而来,言辞的搪塞逐渐退去,某种接近诚实的东西渐渐浮现,到了此时,卡米拉已经分享霍尔兹的四柱床,周遭环绕着霍尔兹在公园大街公寓的辉煌灿烂,两人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天造地设的贪婪恋人。
   亲爱的卡米拉。霍尔兹把茶喝光,起身看着窗外正在下着斜霰。已经四点多了,在公园大街的冰冷晦冥中,十五层楼下,人们抢搭着计程车。如果是在勒星顿,他们将会全身湿透地排队苦等巴土。而这里温暖而富有,真是惬意。
第二章
  第二章
   “先生,请问行李是不是您自己打包的?”
   “对。”
   “打好包之后,它有没有离开过您的视线呢?”
   “没有。”
   “您有没有带任何礼物或什么给任何人呢?”
   “没有。”
   达美航空商务能柜台的小姐,动作很快地翻阅着一本护照。姓名:安德烈·凯利。出生地:法国巴黎。出生日期:一九六五年六月十四日。她首次抬头瞧他,检查血肉之躯是不是与照片相符,结果看到在理着平头的黑发之下,有一张信人的方下巴脸孔,一对绿眼睛回盯着她,使得这张脸显得格外出众。她以前从未见过真正的绿眼睛,发现自己正着迷般地凝视着它们。
   安德烈咧嘴而笑。“我父亲是爱尔兰人。我们家的人都是绿眼睛。”
   这位小姐脸红了一下。“这么明显,真的吗?抱歉,我猜这种事你应该常遇到。”她开始忙着划位以及准备行李标签,安德烈则东张西望,打量着今晚塔同一班飞机往尼斯的旅客。他们大部分都是法国的生意人,在对付完纽约的天气、噪音与精力、节奏如机关枪般的纽约英语之后,皆是满脸的倦容。
   “好了,凯利先生。”小姐把护照和机票还给他。“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是爱尔兰人,那为什么是在巴黎出生的呢?”
   “我妈妈当时在那边。”安德烈将登机证放入上衣口袋。“她是法国人。所以我是混血儿。”
   “噢.真的吗?难怪你有双迷人的绿眼睛!祝您旅途愉快。”
   他加入了拖着步伐登机的旅客行列,期望自己身旁的座位是空的,或是坐着一位美女,要不然万不得已,一个累得没精神开口说话的经理也不错。
   他安顿在座位上才没多久,就感觉到有一个身影在他的上万盘旋;抬起头来,他看到一个带着许多行李的身躯以及一位年轻女子紧绷、瘦削的脸庞,她穿着标准的企业,也就是颇具专业权威的深色套装和公事包,肩上还挂着一个鼓鼓的黑色袋子。安德烈站起来让她坐到靠窗的座位上。
   年轻女子不为所动。“他们答应要给我走道的位置。我一向坐在靠走道的座位。”
   安德烈检视登机证,发现自己并没有坐错地方。他把票根递给年轻女子看。
   “你不了解。”她说。“我对窗户过敏。”
   安德烈从未罹患过这种病症,当然也不想在接下来的七个小时里不断听到它。为了要有一趟太平之旅,他建议将自己靠走道的座位让给她,她的心情马上豁然开朗。他移到靠窗的位置上,看着她把文件和笔记型电脑摊在面前,创造出有模有样的商业环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忽然想起,现代旅行经常是一种被过度高估的娱乐活动:拥挤、乏味,往往不太舒适,而且几乎总是惹人生气。
   “你不喜欢旅行吗?”年轻女子说道,在随心所欲之后,她的幽默感全回笼了。“我是说,能够到法国南部,是这么的……”
   “法兰西?”
   她斜瞅了一下安德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对她点头,打开书本。她则返回笔记型电脑的荧幕上。
   想要享有几个小时宁静的飞机乘客,最容易在用餐时刻受到打扰,此时装睡完全不可能,而边吃饭边躲在书本后面,实际上也无法做到。载着空中厨房晚餐的小推车接近时,安德烈隐隐约约感觉到邻座对他不时地瞥视,她已经中断与电脑的谈心,而且似乎已经摆好想跟安德烈聊天的姿势。因此,当一块无法避免的航空鸡块着陆于他面前时,他戴上耳机,弯身在餐盘上,试着借此沉思个人的未来,使自己不要太专心于食物的味道。
   他必须停止如此频繁的旅行。他的社交生活、恋爱生活,还有肠胃,都为此而受苦。他独自一人,在曼哈顿的工作室里露营;在搬进去八个月之后,一箱箱的书籍和衣服仍然未曾打开。他的纽约朋友,由于懒得再对答录机说话,事实上,已经不再打电话给他。他在巴黎大学时所结交的法国朋友,似乎也都有了小孩,安定下来了。他们的太太能够接受安德烈,不过却持保留态度,而且带着某种程度的怀疑。别人把他说成是猎艳高手,他经常熬夜,喜欢杯中物。换句话说,他的个性对婚姻生活深具威胁性,被视为有可能带坏那些尚未彻底适应家庭生活甘苦的年轻丈夫。
   他本该感到寂寞,不过事实上他根本没有时间寂寞。他的生活就是工作。幸运的是,他热爱工作;至少大部分的工作。没有错,卡米拉对每一期的《DQ》,行径变得越来越诡异,越来越。她也发展出一个令他厌倦的习惯,总是要安德烈拍一些画作的特写镜头,而他留意到,这些照片很少与出版的文章一块出现。不过酬劳倒是很好,同时在该行业中,他也为自己建立了顶尖室内摄影师的美名。有几个出版社已经在跟他联络出书的事情。明年,他答应自己,一定要开始着手进行:以自己的速度工作,挑选自己喜欢的主题,当自己的老板。
   他放弃原本三心二意想要征服的鸡肉,关掉电灯,靠在椅背上。明天将可以吃到道地的食物。他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当他通过入境室,进人尼斯机场的大厅之后,熟悉的法国气味迎接着他,是一种他经常试着要分析的味道。一部分是浓浓的黑咖啡,一部分是少许的烟草、柴油,还有古龙水、奶油糕饼的金色香味——就如国旗般有特色,而且这对安德烈来说,是他回到这个年轻时待了如此之久的国家的第一份乐趣。别的机场闻起来太没个性、太国际化。尼斯闻起来有法国味。
   那个穿着具有专业色彩的女孩站在行李提领区,看着手表咬着唇,回转式输送带的黑橡胶毛虫,从容地绕着圈子经过乘客,然后再回到那在墙壁的洞里。她的神情显示出她刚从纽约过来——皱眉、没耐性。忧心忡忡。安德烈怀疑她是不是有放松心情的时刻。他很同情她。
   当他轻拍她的肩膀时,她畏缩了一下。“你看起来好像是在赶时间,”他说。“我可以帮你什么忙吗?”
   “这些家伙要花多久的时间才能把行李从飞机上卸下来?”
   安德烈耸耸肩。“这是法国南部。没有一件事情的速度是快的。”
   女孩又看了一次手表。“我在苏菲亚·安提波利斯有会议要开。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搭计程车要多久?”
   苏菲亚·安提波利斯的商业中心,也就是法国人所称的“国际活动区”,位于安提伯和坎城之间的山区里。“要看交通状况而定,”安德烈说道。“四十五分钟应该就能到达。”
   女孩似乎松了一口气。“太棒了。谢谢。”她几乎微笑出来。“你知道吗,在飞机上,我似为你很自以为是。”
   安德烈叹口气。“我不是,其实我本性善良。”他看到他在输送带上的袋子正爬向他。“开完会之后,尽快离开那个地方。”
   她睁大眼睛。“很危险吗?”
   安德烈一边拿起袋子,一边摇头。“食物很糟。”
   他在“康尼海滩”转离沿岸公路,开着租来的雷诺车顺着碗蜒于路普河边的D6公路,朝威斯圣保罗的方向驶去。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感,是早晨带来的短暂寒意。透过挡风玻璃,已经可以感觉到温暖的阳光,远处的山峰在蔚蓝的天空下闪烁着白光,整个乡下看起来就如刚清洗过一般。曼哈顿和冬季已经被遗留在另一个行星上。安德烈摇下窗户,感觉到自己的头在整夜的充分氧气补给之后,开始清醒过来。
   他到达圣保罗时,及时看到从咖啡厅里冒出一位以“全法国开违规停车罚单动作最快”而著名的胖警员。这位警员在咖啡厅的门口停下来,一边以手背擦拭嘴巴,一边用犀利的目光搜寻他眼前的小广场,想要抓到当天的第一个违规者。他看着安德烈倒车进入一处罕有的停车位。他研究着手表;走向雷诺车,靴子吱吱叫,步伐缓慢而稳重,与他的权威地位颇为相配。
   安德烈在锁车门时,对他点头。“日安。”
   警员也点了点头。“你可以停一个小时。之后就——”他敲敲表面,“——逾时违规了。”他推了推脸上的太阳眼镜,往别处走去,对任何一点点的违法事情都极为警醒,更因为今晨的第一个小胜利而感到兴奋。他多么期望七月和八月来临!那是他最喜欢的月份,到时候他可以板着脸站在村子的入口处,让不断开进来的汽车大吃闭门羹。在运气好的一天里,他有办法激怒数百个汽车驾驶。这是这份工作所附带的好处。
   在咖啡厅里,安德烈点了牛角面包和咖啡,往外望着广场的中央,在那里,只要天气允许,一年到头都有竞争激烈的滚地球赛进行着。他忆起小时候第一次造访圣保罗,当时身穿黑白双色侍者服装的伊夫·蒙谭,经常和村子里的老人比滚地球,赛蒙·西纽瑞在一旁抽烟观赏,而詹姆土·鲍德温则在饭店的酒吧里饮酒。安德烈的母亲曾经告诉他,这些都是名人,于是他一面用吸管喝着橘子水,一面凝视着他们好几个小时。
   第二次造访时,也就是十年后,他和一个瑞典女孩坠入爱河。在邮局后面贪婪地拥吻,在回巴黎的火车上因离别而心碎,鱼雁往返从断断续续到完全停止。然后是巴黎大学,还有其他女孩。然后在伦敦的一位摄影师那边当学徒。再然后,被纽约异国情调的任务和美国式的酬劳所吸引。
   他吃完牛角面包,把地图摊在桌上。俄罗斯夫人和她的圣像住在圣珍妮特以南,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他决定在住进饭店之前,先去自我引荐一下。
   当他将车子开出停车位时,圣保罗才刚要热闹起来,胖警员四处潜行,金鸽的服务生正用水管冲洗着饭店的庭院,而石头上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宛如一粒粒的美钻。安德烈以缓慢的速度驶向圣珍妮特,同时比较着路两旁的风光景色。在他的右边,一眼望去皆是簇拥在一块的美丽繁花,杂乱的混凝土和瓦片遮盖着梯地,一路延伸到地中海旁。在他的左方,威斯隘口耸立于树头上,是连一栋建筑物也没有的不毛之地。这样的强烈对比经常可以在南岸发现,高度的开发骤然在虚无的旷野中开路,就好像中间被划上一条线,别墅不能越雷池一步,进入这地区。安德烈希望这条线能够长久留在那边。现代建筑显然不是法国的伟大成就之一。
   他转离狭窄的道路,跟着路标经由一条碎石小径来到一处山谷,发现自己位于一片逃过开发者摧残的口袋型土地上。老旧的石造建筑散落在小溪的两岸,天竺葵的枝叶从墙上如垂彩般技下,袅袅炊烟从烟囱冒出。
   安德烈把车停好,爬上崎岖不平的浅石阶,来到最大一栋建筑物的前门。两只猫坐在墙上,半闭着眼睑,以轻蔑的眼神瞅着他,此时他想起了父亲最喜欢的名言:“猫低头看你。狗抬头看你。但是猪直盯着你看。”他微笑着敲门。
   铁柱移动时,产生嘎嘎的刺耳声。一张在灰色卷发下有两颗钮扣般棕色眼睛的红润脸庞,从门线处窥出来。安德烈感觉到那两只猫挤过双脚,进入屋内。
   “夫人,日安。我是美国来的摄影师。杂志社派来的。我希望您知道我要来。”
   那张脸蹩起眉头。“他们说是个女的。”
   “她今天稍晚会来。如果这样会比较方便,那我到时候再和她一起来。”
   老妇人用一根因关节炎而弯曲的手指擦擦鼻子。“你的照相机呢?”
   “在车子里。”
   “哦,这样子。”这似乎帮助老妇人做了决定。“明天来比较好。今天会有女孩子来打扫。”她对安德烈点点头,当着他的脸坚定地将门阖上。
   赵阳光还是从东边照过来时,他从车子里拿出照相机来拍摄房子的外景。透过镜头,他瞥到老妇人模糊的脸孔正透过窗户监视着他。她会如何对付卡米拉呢?他用完一卷底片,然后眯着眼睛看太阳,决定傍晚再拍其他的外景。
   他开车回饭店,到柜台报到,当他沿着走廊朝房间走去时,手里晃着一把不轻的钥匙。他喜欢这里。布局凌乱、不拘小节,不像饭店,倒像是一幢简单的乡间大宅——直到你开始留意到墙上的画作和花园里的雕塑为止。
   金鸽饭店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保罗·路所创办,他当过农夫,很同情饿肚子的艺术家。他们常到他的餐厅吃饭,而依据艺术家的作风,有时候会发现他们盘缠不多。路先生很大方地让他们用作品来付账,接受夏卡尔、布拉克、毕加索、莱热、勃纳尔,以及其他许多人的画作。由于收藏直觉的被唤醒,他开始购买画——很可能是以好友的价格——四十年后,他成为法国数一数二拥有二十世纪精致艺术品的私人收藏家。他死时在银行里留下数百美金,在墙壁上则留下庞大的财产。
   安德烈把袋子丢在床边,在推开百叶窗时,电话响了起来。“先生,有一份您的传真。”他跟小姐说他出去时会顺道过去拿。根据前几次旅行的经验,他很清楚地知道这是封什么样的传真。
   卡米拉无法简单、安静地前往任何地方。在本人到达之前,总是会有连珠炮似的纸条和催单,以强调她那长久有效的指示(如连诗词般冗长,开头是“绝对不要让我住在一个粉红色的房间里”,然后继续描述她的每一个怪念头,从矿泉水中气泡的大小到鲜花的颜色都有)。额外的公告,像是安德烈此时正在阳光普照的庭院里所读的这一张,涵盖了卡米拉最近的行程和约会。在她的背后,这些信息被称为“宫廷通告”,这是戏仿《伦敦时报》列出女王和王族约会的一个专栏名称。
   星期三:搭早班协和班机到巴黎,转机到尼斯。“蔚蓝”公司高级客车到尼斯机场接送,开往金鸽,跟安德烈晚餐。
   星期四:拜访阿丝浪洛夫公主。搭国际航空下午五点到巴黎。“艾菲尔”公司高级客车到欧利接送,开往丽池酒店,跟维康泰斯晚餐。
   星期五:到福煦大街的波蒙特。跟吉尔在蓝布希餐厅午餐。在克里昂与……
   像这样子一长串,是一份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唯我独尊的留言,交代卡米拉每分钟的行程,每一餐、每一次小酌都逐条记载。如诺尔曾经说过的,光是阅读这种时间表,就足够让任何一个正常人筋疲力竭。往下瞄一眼,安德烈几乎可以听到一个个名字被丢下的撞击声。有时候要找出卡米拉让人喜爱的地方,得费不少力气。他摇摇头,将传真塞入口袋。
   他过了颇愉快的一天,将自己的时间分为娱乐和工作两部分:造访米特基金会和马蒂斯教堂,在威斯吃一顿有点晚的室外午餐,然后到夫人的房子再拍些外景,这次光线从西方过来。回到饭店后,他淋浴,换衣服,带着经常阅读的费希尔作品《普罗旺斯二城镇》,到酒吧里小坐一会儿。
   当天晚上的生意清淡。一对情侣努力装出没有罪恶感的模样,在角落里喝着香槟,他们的双手和双膝在桌下来来往往。一个坐在吧台的男子,对着酒保发表措词严峻的独白,内容是有关右翼思想倡导家潘约玛在法国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而他所获得的反馈是这个提不起兴趣的专业倾听家那敷衍、间歇性的点头。从餐厅里传来软木塞自瓶子拔起的声音。外头,夜幕迅速低垂,庭院里的路灯亮了起来。
   空转引擎的震动声,使得正在阅读的安德烈抬起头,他看到一辆奔驰车已经缓缓驶进庭院大门,停了下来。司机打开车子的后门,走出从头到脚都是香奈儿的卡米拉。她卡哒卡哒地走在石板上,对着夜晚的空气发号施令。
   “请把行李送到我的房间,路易士,要记得将服装袋里的衣服挂起来。明天下午四点整我们再见。知道吗?”此时她瞥到从酒吧里走出来的安德烈。“啊,你在这里,甜心。好心一点,帮我打点路易士的小费,好吗?我正要去柜台看看有没有人家给我的信息。”
   司机处理袋子。安德烈处理司机。卡米拉不愿置信的声音在走廊上回响着。“但是这不可能。不可能。你们确定没有任何要给我的东西吗?”其他职员被召集起来询问。全饭店都在搜寻给卡米拉的信息。
   安德烈在餐厅里拿到两份菜单,然后退到酒吧里。真是令人惊讶,单单一个有决心的人,竟然就能够搅乱一整个饭店的安宁。他为自己再点了黑醋粟白酒,然后希望自己可以正确地记得卡米拉当下喝的矿泉水厂牌——巴杜尔。
   卡米拉走向他,坐下时叹了一大口气,然后从袋子里取出香烟。“今天快把我忙坏了。我现在看起来一定像是个丑老太婆。”她双脚交错,往后靠,等着安德烈反驳她。
   “一顿晚餐就可以让一切恢复正常。”安德烈微笑着递给她菜单。“这边的羔羊肉很鲜美,是粉红色的。”
   “啊,拜托。你知不知道肉类会在结肠里停留多久?好几天。现在请把俄罗斯公主的情形讲给我听。”
   安德烈述说着他们短暂的会面,此时卡米拉一边唤铁矿泉水,一边抽着香烟,同时留意不把烟吸入肺里。她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一整天旅行的影响,开朗而聚精会神,问问题,计划着隔天的工作。在吃完她的晚餐尼斯沙拉之后,她仍然神采奕奕,而安德烈因为受到傍羔羊肉和红酒的镇静作用影响,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想睡觉。
   当账单送来时,“你困了,甜心,”她说。“你想上床了吗?”一旁的侍者,由于基本的英语还听懂一些,扬起眉毛,嘟起嘴巴。
   安德烈看着她。她看回去,脸上挂着半个笑容,但笑容尚未堆到眼睛。他不快地感觉到,有人在邀请他。办公室里谣传着,卡米拉和某位有钱人维持着亲密关系,而且很可能不时和那位加洛贝丹谨慎低调地享受着早场电影的乐趣。那为什么不能偶尔跟摄影师来一腿?这可以算是编辑出外景时的慰藉。
   “已经好几个礼拜没人这样向我提议了。”然后他大笑,时间就这样微妙地溜走。“再来些咖啡?”
   卡米拉将餐巾丢在桌上,站起身来。“明天八点。大厅见。”
   安德烈望着她离开餐厅,一个被拒绝的女人。他暗想刚才是不是已经危及到自己的饭碗了。
首页>> 文化生活>>影视>> 旅游文化>> 彼得·梅尔 Peter Mayle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93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