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教育>> 传记>> 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   美国 United States   冷战中的美国   (1922年3月12日1969年10月21日)
在路上 On the Road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自传性代表作,作家用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小说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狄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同时,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评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不妨听一曲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或许这是一首最能诠释本书的一首歌了。
  《在路上》[小说]-作者简介
  
  凯鲁亚克凯鲁亚克
  杰克·凯鲁亚克,美国垮掉派作家。青年时代生活放浪,做过各种杂工,曾遍游全美及墨西哥,著有小说18种,后死于酗酒。
  
  1922年3月12曰,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威尔城。
  
  1946年~1948年写作小说《镇与城》;在纽约同尼尔·卡萨迪相识。
  
  1948年同作家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识,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这一名称。
  
  1948年~1950年开始写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萨迪以《在路上》主人的原型横越美国,最后到达墨西哥城。
  
  1969年10月21曰病死于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
  《在路上》[小说]-内容摘要
  
  (图)文楚安版封面文楚安版封面
  
  本书描写青年学生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狄安(以卡萨迪为原型)、玛丽露等一伙男女开车横穿全美,一路狂喝滥饮,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纵,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路上》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一文化习俗,都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
  
  同时,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评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路上》[小说]-出版史
  
  
  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一群美国青年,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地上。他们过着一种脱离了惯常轨道的生活,酗酒、吸毒、四处流浪。他们介乎流氓与圣徒、浪荡子与朝圣者之间。没有信念的信念,就是他们的宗教。在西方古典文化走向黄昏的背景下,这些文化游离分子在路上投下的长长的身影,则是对古代东方哲人和游方僧的片面模仿。主人公迪安·莫里亚蒂半夜三更喝得烂醉,在街头喊出了他们的困惑和质问:“人类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漂渺的道路,闲扯淡的道路,随你怎么样的道路。”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现代主义风格的哈姆雷特式的质问。“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在路上》的出版,在当时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   
  
  事实上,在几年之后,《在路上》就有了中文节译本,译者署为石荣(即黄雨石、施咸荣合译),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不过,这个译本是作为内部发行的“黄皮书”中的一种,只有极少数人能读到。
  《在路上》[小说]-影响
  
  
  作为小说的《在路上》,对于当代中国小说的影响,反而相对滞后。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1980年代,袁可嘉主编的一套《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是国内公众了解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渠道。《在路上》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一些主要段落,如第一部第一章,第二部第四、第五、第八章的片断,公开刊载在这套丛书的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中,其译文即是选用了黄雨石、施咸荣的“黄皮书”本。通过这个文本,作家们已经了解了凯鲁亚克和《在路上》。受《在路上》影响比较明显的,是王朔的小说。王朔本属于“今天派”诗歌群体的遥远的观望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这个人似乎并不真正热爱“在路上”的状态,而是更乐意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守望者”。所以,与其说王朔是凯鲁亚克的模仿者,不如说是塞林格的传人更恰当。在先锋小说家中,马原和余华分别在其小说《零公里处》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对《在路上》做出了一种半真半假的模仿,略略做了一个 “在路上”的假动作之后,旋即回到了“上下都很平坦”的“活着”的状态。真正说来,王小波是“在路上”的一个更典型的行者。但他的小说写作和产生影响,却是在1990年代以后的事情。   
  
  1990年代,《在路上》又出了两种版本,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陶跃庆、何晓丽译本,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据称,后者为全译本。我们终于得以完整地一览凯鲁亚克这部名作的全貌。然而,与此同时,“在路上”精神经过了1990年代“小资”式的柔性化之后,开始变得亲善起来。这一代人的精神时尚,既不是垮掉和堕落,也不是浪漫和希望,而是混合了波希米亚和布尔乔亚两种文化精神的所谓“背囊族”的文化消费。他们也将《在路上》奉为精神教科书。“背囊族”行走在康庄大道上,既不是无望的自我放逐,也不是愤怒的精神叛逃,更不是未知的心灵历险。相反,它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结合了旅游、健身、休闲等诸多时尚元素的流行运动。道路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被“背囊族”的捷足所消费。   
  
  1970年代生人组成的麦田守望者乐队,其精神毕竟是塞林格和凯鲁亚克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其演唱风格则像是崔健和“小虎队”的媾合。一首《在路上》听上去就是对崔健的柔软化模仿。从精神柔软化的层面上讲,“背囊族”一代人的生存状态看上去像是“在路上”,而也有人将其本质描述为 “在床上”。过一种舒适、慵懒、安全的“床上”生活的同时,又渴望有某种冒险刺激。“在路上”只是其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的惯常生活的一次小小的越轨,是为自己百无聊赖的日子准备的一份鲜美的调味品。总体上说来,称得上是一次有益于身心的愉快旅程。小资歌手许巍的专辑《在路上……》,唱出了这种慵懒中的几分忧郁的情绪。   
  
  2007年,当人们开始纪念《在路上》发表50周年的时候,回望半个世纪以来《在路上》所引导的蜿蜒曲折的精神小径,应该是饶有兴味的事情。作为这个纪念的前奏,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6年10月推出了由著名翻译家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在路上》的中文新译本。据称,该出版社还有出版“杰克·凯鲁亚克作品系列”的计划。这些出版计划,当然会在读者中引起某种反响。然而,当我们穿过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幻而瞩目当下的路标,《在路上》的精神之旅似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些纪念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葬礼上的时尚狂欢。   
  《在路上》[小说]-中文版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张福生作为知青被安排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他第一次看到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ouac)的《在路上》(OntheRoad)就是在那个时候。40年以后,张福生已经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提起当年知青时期的读书岁月,他的记忆依然清晰。“‘文革’前的三年里,在‘反修’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出版社照上级指示出版过一些内部交流的‘黄皮书’,以俄苏文学为主,也有西方的当代文学,黄雨石和施咸荣译的1962年版《在路上》就是其中之一。”张福生对《新世纪》周刊说。每部“黄皮书”只印900册,这些稀缺的“内部资料”敌不过读者强烈的阅读需求,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在知青和其他读者手中流传,“有的人甚至把书稿的校样借出来阅读、手抄”。至于《在路上》,等他拿到的时候已经散成零页了,但他还是一口气将书读完,“当时真没想到,美国青年的生活是这样的”。后来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后,作为“黄皮书”早期读者的他开始搜集起当年的“黄皮书”,其中就包括这本曾让他眼前一亮的《在路上》。“这个版本的《在路上》,全国可能没多少人有了。”他说。
  
  “黄皮书”版《在路上》,之后在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这个局面直到小说家沈东子任职漓江出版社后才得到改观。沈东子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美国的文学教材上读过《在路上》的片段。从那时起,就有了出版这个小说的想法。由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译者,这个念头被搁置起来。恰在此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的两个研究生陶跃庆、何晓丽主动寄来了试译的几章《在路上》,极富青春气息的译笔马上就打动了他,沈东子几乎不假考虑就决定将书稿出版。于是, 1990年,《在路上》的中文版式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但出于谨慎考虑,这个版本还是删去了一些粗俗语言和性描写,是一个“净化版”。   
  
  1995年,在一个全国性的美国文学会议上,沈东子见到了著名的“垮掉派”研究者文楚安。当时,文楚安提到自己想重新翻译《在路上》,沈东子邀请他在漓江出版社出版。但他们遇到了此前无需考虑的问题: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此时要重出《在路上》必须得到版权。当时,凯鲁亚克遗嘱的执行机构已将书的中文版权交给台湾一家版权公司代理。他们便按照国际惯例直接与台湾公司签定了为期三年的合同,由此,《在路上》才得以在1998年以全新译本面市。1998年版《在路上》的责编张谦接到文楚安的翻译手稿时,对他字斟句酌的认真劲印象深刻,“为了忠实于原著,他甚至沿袭了很多欧化的句法”。但张谦却对书的封面设计不大满意,“由于与美编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封面图片没有经过艺术处理,直接以摄影照片的形式成为了封面,封面用材也比较陈旧,与小说先锋和另类的背景不符”。   
  
  带着遗憾,张谦决定在2001年用文楚安的译本再版重出一个新版。不但封面换成了漂亮的布纹纸,还加上了她精心提炼的封面语“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但当她与台湾公司联系未果转而与美国方面取得联系时,发现书的版权早已被美方收回。从此,她陷入了与美方的传真长跑,“联系最频繁时,曾连续一个星期守在传真机边上”,但最终也没能再拿到书的再版版权。2001年版《在路上》虽然赶在合同结束前成功出版,但没多久就因合同到期而无法加印。《在路上》从此在国内陷入版权真空的状态。   
  
  直到美方上海译文出版社通过版权代理机构协商取得了《在路上》中文版独家翻译出版权,这本小说终于在2006 年11月以全新面貌再次面世。


  On the Road is a novel by American writer Jack Kerouac, written in April 1951, and published by Viking Press in 1957. It is a largely autobiographical work that was based on the spontaneous road trips of Kerouac and his friends across mid-century America. It is often considered a defining work of the postwar Beat Generation that was inspired by jazz, poetry, and drug experiences. While many of the names and details of Kerouac's experiences are changed for the novel, hundreds of references in On the Road have real-world counterparts.
  
  When the book was originally released, The New York Times hailed it as "the most beautifully executed, the clearest and most important utterance" of Kerouac's generation. The novel was chosen by Time magazine as one of the 100 best English-language novels from 1923 to 2005.
首页>> 文化生活>>教育>> 传记>> 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   美国 United States   冷战中的美国   (1922年3月12日196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