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思考>>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
品人錄
  易中天解讀中國文化:品人錄
  本書勾沉史實,從文化角度品評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雍正,獨具衹眼,新穎的評說、生動的文筆把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人物內心世界。
一 做能臣,還是做姦雄(1)
  曹操是“姦雄”。
  曹操這個“姦雄”,多半是被逼出來的。
  現在想來,項羽的時代,還是比較自由的。那時,中央集權的專製體製還處於草創階段,而且試驗的時間不長,秦就亡了,所以大傢還不怎麽把那玩藝兒當回事。天底下衹能有一個皇帝,無論這皇帝是神是人是豬是狗都得絶對效忠,否則就是姦是匪的觀念,也還沒有真正形成。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天下分封,諸侯割據,五霸繼起,七雄並峙,楚強南服,秦霸西陲,遞主盟會,互為雄雌。諸侯們自由地宣戰、媾和、結盟、徵稅,全然不把天子放在眼裏。文人和武士、遊俠和刺客們則自由地周遊於列國,流動於諸侯,朝秦暮楚,擇主而事,也不怎麽把已經到手的官祿爵位當回事。田子方甚至對魏太子擊說,士人議論不用主張不合,就立即跑到別國去。拋棄原先的國君,就像扔掉一隻草鞋。總之,那時一個人衹要有實力有能耐有本事,多少可以隨心所欲幹點自己想幹的事。即便運氣不好失敗了,也沒人說閑話。所以,雖雲“成者王侯敗者寇”,但陳勝嚮皇帝宣戰,首義兵敗,也沒人說他是寇,是匪。不像後來宋江他們,即便受了招安,也摘不掉土匪和草寇的帽子。
  這是一個徵伐不斷、戰事頻仍、相互吞併、弱肉強食的動蕩時代,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虎與豹的時代。對於弱者來說也許不太公平,卻為強者提供了自由馳騁的天地。因此不管怎麽說,項羽總算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來。即便失敗了,也仍不失為一個體面的失敗者,還有那麽多人祭奠他、懷念他。相比較而言,曹操就要背時得多。他即便成功了(事實上已很成功),也仍要被畫成一張大白臉。
  曹操似乎命中註定衹能當一個“壞人”。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即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陳壽的《三國志》說他是西漢相國曹參的後代,這是鬍扯。因為曹操原本不該姓曹。他的父親曹嵩衹是曹騰的養子。曹嵩和曹騰並無血緣關係,即便考證出曹騰是曹參之後,與曹操又有什麽相幹?事實上曹嵩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在當時就是一個謎,連陳壽也衹能說“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於是連帶着知道親生父母的曹操,也弄得有點“來歷不明”。
  曹操所處的時代也不好。他生於東漢桓帝朝,長於靈帝朝,是在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出生、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入仕的,而桓、靈兩朝,要算是漢王朝四百年間最黑暗、最混亂的年代。所謂“桓靈之時”,幾乎就是君昏臣姦的代名詞。在這樣一個時代,要做一個“好人”,確乎很難。不是被人陷害,就是窩窩囊囊。曹操既不想被害,又不肯窩囊,當然便衹好去當“壞人”。總之,來歷不明又生不逢時,曹操倒黴得很。
  實際上,曹操的時代已大不同於項羽的時代。他即便生逢盛世,也未必會有什麽作為。自從我們那位流氓英雄劉邦在組織上將天下定為一尊,他的重孫武帝劉徹又在思想上將天下定於一尊,有着英雄氣質和高貴精神的虎和豹,不管是文的還是武的,想問題的還是幹事情的,便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收拾的辦法,自然仍是大棒加鬍蘿蔔,衹不過那鬍蘿蔔是帶纓子的,大棒則變成了狼牙棒,血跡斑斑。太史公司馬遷衹不過替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冒犯了武帝的虎威,便被處以腐刑,弄得男不男女不女;而大農令顔異根本就沒說話,衹不過是在別人議論朝政時,下唇往外微微翻了一下,就被認為是“腹誹”(在肚子裏誹謗朝廷和君父),應處死刑。難怪當時長安城裏五十萬人,囚犯就有十六七萬;也難怪郎中令石建上書奏事,馬字少寫了一點,就要嚇個半死了。這些事都發生在那位雄纔大略的漢武帝當權時期。武帝一嚮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即所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在他手上,漢帝國的疆域竟擴張到兩倍以上,廣達五百萬平方公裏。因此,他又往往被看作是英雄。但我以為,在他的鐵騎踐踏和鐵腕統治之下,英雄業績間或有之,英雄精神卻是不會有的。
  到了曹操所處的桓、靈之世,情形就更是每下愈況。大漢王朝和它所代表的那個制度,裏裏外外都散發着屍臭。事實上,自王莽篡政光武中興後,漢王朝就沒再打起過精神。外戚擅權、宦官專政、軍閥稱雄,姦臣拚命抓權,貪官拚命撈錢,老百姓則衹好去吃觀音土。道德的淪喪,更是一塌糊塗。當時的民謠說:“舉秀纔,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直如弦,死道邊,麯如鈎,反封侯”,可見少廉寡恥和口是心非已成風尚。這一點都不奇怪。一個王朝和一種制度既然容不得君子,那就衹能培養小人;既然聽不得真話,大傢便衹好都說假話。當多數人都鬼鬼祟祟或戰戰兢兢,都烏龜縮頭或老鼠打洞時,當權欲囂張物欲橫流,卑鄙受到鼓勵而高尚受到打擊時,這個社會就很難有什麽英雄氣質和高貴精神,也很難産生虎和豹。有的,衹是狗和羊。那粗鄙的狗是由粗野的狼退化而來的,那平庸的羊則是披着羊皮的狼,而且是黃鼠狼。
一 做能臣,還是做姦雄(2)
  這時,如果突然出現了一隻虎或豹,會怎麽樣呢?大傢都會把它當作不祥的怪物,就像童話裏的鴨子認定那衹小天鵝是醜小鴨一樣。但鴨子們衹不過嘲笑一下醜小鴨罷了,那些粗俗的狗和平庸的羊卻會一擁而上,給那衹虎或豹畫他一個大花臉。
  曹操的命運,正是如此。
  
  曹操的命運似乎老早就被决定了。
  曹操這個人,小時候大約也是個“問題少年”,與項羽、劉邦少時不乏相同之處,衹不過比他倆喜歡讀書。史書上說,曹操年少時,“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他叔叔實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應該好好管教一下他這個兒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個鬼點子,來對付他那多管閑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遠遠地見叔叔來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狀。叔問其故,則答以突然中風。叔叔當即又去報告曹嵩。等曹嵩把曹操叫來一看,什麽事都沒有。曹操便趁機說,我哪裏會中什麽風!衹因為叔叔不喜歡我,纔亂講我的壞話。有這麽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墊底,自然以後叔叔再說曹操什麽,曹嵩都不信了。
  實在地講,曹嵩對他這個兒子的教育,大約是很少過問的。曹操自己的詩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所謂“三徙”,是說孟子的母親為了保證兒子有一個好的環境,不受壞的影響,竟三次搬傢。所謂“過庭”,則是說孔子的兒子兩次從庭院中走過,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學詩,一次叫他學禮。看來,曹操小時候,父親母親都不怎麽管教他,是個沒傢教的。所以他“任俠放蕩,不治行業”,與劉邦年輕時“好酒及色”,“不事傢人生産作業”差不太多。
  曹操的哥們袁紹、張邈等人,也是同類角色。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胡闹,事情做得十分出格。有一次,一傢人傢結婚,曹操和袁紹去看熱鬧,居然動念要偷人傢的新娘。他倆先是躲在人傢的園子裏,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聲大叫:“有賊!”參加婚禮的人紛紛從屋裏跑出來,曹操則趁亂鑽進洞房搶走了新娘。匆忙間路沒走好,袁紹掉進帶刺的灌木叢中,動彈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聲:“賊在這裏!”袁紹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來。曹操鬼點子這樣多,難怪《三國志》說他“少機智,有權數”了。
  如此喜歡惡作劇的孩子,大約並不討人喜歡,許多人也沒把他放在眼裏(世人未之奇也)。然而太尉橋玄卻認為曹操是“命世之才”,將來平定天下,非曹操莫屬。因為曹操雖然調皮搗蛋,不守規矩,卻並非一般的流氓地痞或紈絝子弟。他“纔武絶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正是亂世需要的人才。所以橋玄十分看好曹操,竟以妻子相托,還建議他去結交許劭,看許劭怎麽說。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人,是當時最有名的鑒賞傢和評論傢。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我們要知道,在漢魏六朝,品評人物是社會中的一件大事。任何人要進入上層社會,都必須經過權威批評傢的鑒定,由此决定自己的身價,就像當今歐美藝術市場上,衹有權威批評傢叫好的藝術品才能賣大價錢一樣。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評,而曹操得到的評語則是人所共知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據說,為了得到許劭的評語,曹操很費了些心思,很下了些功夫,而且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曹操逼得沒有辦法,纔冒出這麽一句。但這樣一來,則曹操的一生,便雖未蓋棺,卻已論定。
  顯然,許劭也看出曹操是個人物。至於是成為能臣還是成為姦雄,則要看他是處在治世還是亂世。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也可以理解為治理天下的能臣,擾亂天下的姦雄。如此,則姦能與否,在於曹操的主觀願望。這裏姑不討論。
  成為人物,素質所然;處於何世,則是運氣。
  曹操運氣不好,他遇到了亂世,當姦雄衹怕是當定了。其實曹操一開始也是想做能臣的。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孝是孝子,廉是廉士,有了這個稱號,就嚮仕途邁出了第一步,就像現在有了學歷,便可以報考公務員一樣。不久,曹操便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負責洛陽北部的治安。這個差使,官不大(俸祿四百石),權不多,責任卻很重大,麻煩也很不少。因為天子腳下,權貴甚多,沒有哪個是惹得起的。然而首都地面的治安又不能不維持。於是曹操一到任,就把官署衙門修繕一新,又造五色大棒,每張大門旁邊各挂十來根,“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幾個月後,果然來了個找死的。靈帝寵信的宦官蹇碩的叔叔,依仗侄子炙手可熱的權勢,不把曹操的禁令放在眼裏,公然違禁夜行。曹操也不含糊,立即將這傢夥用五色棒打死。這一下殺一儆百,從此“京師斂跡,莫敢犯者”,治安情況大為好轉,曹操也因此名震朝野。
首頁>> >> 文化思考>>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