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一本書答《哈佛女孩劉亦婷》讀者問,是2000年底就有了的想法。 當時,《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剛剛問世4個月,已經加印到30萬册。不 斷加印的新書,像潑到沙丘上的水一樣,迅即被市場吸幹。這種勢頭一直延續了12個月,直 到加印至126萬册,加印的頻率纔漸漸慢了下來,但仍然在持續加印,目前的印數已達165萬 册(2004年1月第55次印刷)。 隨之而來的是讀者來信不斷增多。從幾歲稚童,到7旬老人,很多父母和大、中、小學 生都把我們視為朋友,坦率地傾吐自己面對的種種睏惑,希望聽取我們的看法和建議(很多 人更希望采用傳統的書寫信件,而不是需要具備上網條件的電子郵件,但我們衹能采用費時 較少的電子郵件。對此,我們深感抱歉)。來信的讀者文化程度相差懸殊,從小學生到大學 教授都有。除了少數讀者衹是單純地表達他們的贊揚和感謝之外,多數讀者都是為了探討和 咨詢與素質培養及個人成長有關的各種問題。 從我們收到的數千封讀者來信,和與數萬名讀者的面對面交流,以及在報紙和互聯網上 看到的讀者自發性討論來看,《哈佛女孩劉亦婷》擁有的是一個渴望優秀、追求卓越的讀者 群體。這個龐大的群體張揚着中華民族重視教育、積極進取的本性。他們對新信息的高度敏 感;他們不囿於成見的開放心態;他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關註;他們讓親友分享他人經驗 的慷慨熱情(幾本幾十本地買書送人是常事)……都深深地久久地感動着我們,並引起了中 國媒體的重視,和西方主流媒體的持續關註及正面報道(詳見《後記 還有一些心裏話》) 。 權威的中央教育機構也一直對我們持肯定的態度——從2001年10月到2002年4月,教育 部基礎教育司、團中央少兒部、全國婦聯婦女兒童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部關心下 一代工作委員會家庭教育中心等機構,分別邀請我們在三個素質教育論壇上發言。我們的育 兒心得也分別入選上述機構選編的《更新家庭教育論文集》和《成功傢教100例》。中國書 刊發行協會兩度把《哈佛女孩劉亦婷》評為2000年及2001年的“優秀暢銷書”。 讀者的好評、媒體的宣傳、教育機構的支持以及堅持銷售正版書的各傢書店……種種因 素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合力,把《哈佛女孩劉亦婷》造就成了罕見的中國原創超級暢銷書,以 至於出版時間已逾三年,讀者的E-mail仍絡繹不絶。這些電子郵件和我們在各地的交流活 動中收到的數千張提問字條(大半都來不及當場回答),代表着無數渴求上進的靈魂,讓我 們日夜惦記,不敢懈怠。 我們把給讀者回信當作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希望盡量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尤其 是對那些深陷苦惱或睏境的讀者)。但電子郵件提供的信息畢竟有限,於是,如何避免誤導 讀者,就成了需要反復思考的問題。經常的,為了提出副作用最小、實用性最強的建議,我 們動手回信的時間遠沒有考慮如何回信所用的時間多。 在不慎重不行,慎重又太慢的情況下,儘管我們經常熬夜到凌晨2—3點寫回信,積壓的 信件仍在增多。當然,盜版書的猖獗也是來信增多的一個原因。一些讀者來信說買不到正版 衹好先買了盜版,我們可以拒絶在盜版書上簽名,卻不忍拒絶給盜版書的讀者回信,因為不 能拒絶他們的誠實。於是,等待回信的讀者就更多了,其中包括藉書來看的讀者,和一連幾 天跑到書店站着把書讀完的學生。
我們每信必回的計劃勉力支撐了4個月,就招架不住了。我們終於認識到以下三點: 1.由於分身乏術,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跟讀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哪怕是排除了面談、 電話和書信之後的電子郵件。 2.即使是電子郵件,也衹顧得上集中回覆和有選擇地單獨回覆。 (順便解釋一下:由於2001年9月之前我們衹有一臺電腦,處理完每天的“硬任務”之 後,可用於給讀者回信的空當不多,得到單獨回信的讀者也較少。當我們增加了一臺電腦, 2002年3月又上了寬帶和更新了郵箱軟件之後,得到單獨回信的讀者就大大增加了。不過, 我們優先給積壓的來信寫的回覆郵件,卻屢屢收到“無法遞交”的通知,衹好放棄了這種努 力。在此,特地嚮2001年3—8月來信的讀者說一聲“對不起!”另外,在我們改變收信方式 之後,我們的“自動回覆”失靈了幾個月纔偶然被發現,並重新啓用。在此,還要嚮連“自 動回覆”都沒收到的讀者說一聲“對不起!”) 3.需要再寫一本書,才能把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裏“點到為止”的許多方面說清楚。 由於我們的《哈佛女孩劉亦婷》是通過一個孩子的素質培養紀實介紹0—18歲的育兒新 思路,內容側重於記述成長過程,很多具體的培養方法和學習方法都衹能“點到為止”。這 本《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則深入細緻地介紹了在《哈佛女孩劉亦婷》一筆(或 幾筆)帶過的培養方法和學習方法,詳細回答了各界讀者關心和咨詢的各類問題。比如說, 由婷兒講述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回答讀者最關心的:“劉亦婷,你在哈佛 還好嗎?”用哈佛申請表格上透露的信息,回答衆多讀者追問的:“哈佛看重的優秀素質究 竟是什麽?”用我們歸納的“0—18歲整體素質培養法”,來回答重視素質教育的讀者探尋 的:“你們怎樣培養了劉亦婷的哪些素質?”此外還有“怎樣培養創造力?怎樣掌握各科學 習方法、記憶方法及考試方法,以增強學習能力?怎樣有效地輔導孩子學習?如何實行強身 健腦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家庭性教育的方法與時機?如何用《丹佛小兒智能發育檢測表》 檢查孩子的心智發育進度……” 看看目錄,您就會發現,這本書比單獨討論某個方面的個別回信更有參考價值,可與《 哈佛女孩劉亦婷》互為補充。 2000年12月16日,我們啓用了一封長長的“自動回覆”,集中回答最為常見的一些咨詢 ,使提問的讀者不至於等得太久。對那些需要用一本書的篇幅才能談得較透徹的問題,我們 先在“自動回覆”中提出幾點原則,同時給讀者一個承諾。比如說: 1.基礎很好(或基礎不夠好)的孩子應該怎樣培養和提高? 答:力爭把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孩子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像我們一樣,把愛心化作 耐心與信心,堅持“立足現實,設法在原有基礎上前進一步是一步”。具體做法將是我們下 一本書的一項內容,請耐心等待。 始料不及的是,這一等就是三年。其間與各地讀者見面交流和出《哈佛女孩劉亦婷》增 訂版用去了一年的時間,寫作這本《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又用去了兩年——剛 動筆時婷兒還在讀大三,等到初稿完成進入修改階段的時候(2003年6月初),婷兒都大學 畢業了! 急於出增訂版的主要原因是,有很多錯過早期教育的學生對自己的發展前景感到睏惑。 我們有責任盡快在增訂版裏加上有關的理論依據和事例,提醒他們註意到人類主觀能動性的 極大潛力和成長方式的多樣性。同時還增補了早期“科技熏陶”、“消除安全隱患”等有關 章節,共計50頁,以至於書價被調高至20元——這實非我們所願。另外,這本《劉亦婷的學 習方法和培養細節》本來可以寫得很快——如果我們采用省時省力的辦法,把現成的資料分 類編排一下,最多個把月就可以交稿。但我們不想這樣做,就像我們當初不肯用粗製濫造的 方式寫作《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樣。我們堅信,水管裏流的是水,血管裏流的是血,讀者分 得清血與水的不同。 數次推遲交稿日期後,我們終於在2003年12月底交出了這份認真寫成的書稿。但願我們 沒有辜負讀者的等待和期望。 需要提醒您的是,和《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樣,這本《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也衹是我們的一傢之言,僅供各位讀者參考。歡迎您把新的感想和看法寄到我們的讀者信箱 :tingfm@2911.net 又及:有意選載或連載本書的報刊,務請在刊登時註明本書的正式書名——《劉亦婷的 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