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人文学者>> 趙柏田 Zhao Baiti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9年八月)
岩中花樹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江南文人:岩中花樹
  
  本書故事從王陽明出生的明成化六年(1472)至章學誠去世的1801年,凡二百餘年,跨越明中葉-晚明、清初-清中葉這三個階段的社會歷史時期。本書試圖從時代和個人生活的鋪陳中呈現出16至18世紀江南文人思想、學術的嬗變軌跡和各自的精神肖像。讀者可以看到一代代江南文人之間精神與思想的傳承,也會看到他們或以身殉道,或在書籍與學術中銷磨終生,或在現實世界的失敗中寄情於感官世界的聲色,或在人生的中途低徊於內心世界的成長與衰敗,無一不在道德與人性的衝突與糾纏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第1節:自 序
  自 序
  這些文字起自對歷史與敘事的雙重熱情,起自愛與孤獨,起自對一種風格的迷戀。這些文字還起自於刻板的公務員生涯中對往事的追憶,這些追憶使我在現世的種種誘引面前轉身後撤,决意把二十年前就想做的這件事做成。那時,通過某種古老的方式(比如口耳相傳),我知道了我居住的地區、我每天經過的石橋和街巷,也曾經是數百年前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文人們習見的生活場景,那一喜好精神辯詰的傳統還像暗流一樣在當代生活的河道下潛滋暗長。我曾努力過,試圖描繪出這一精神的河流的走嚮,卻又因年少無知而無力泅渡。西蒙娜·薇依說,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離上帝就越來越近了。當我接近四十歲門檻的時候,我知道了,我有責任描繪出某種生成我血液和稟賦的東西,描繪出那種超越於地理學之上的、飄蕩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一脈精神的幽香,於是我重新走近了這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
  一個孩子問他的父親,什麽是歷史?父親告訴他,我們這顆星球上所有發生過的都是歷史,比如說,一隻小鳥一天裏捉了多少蟲子,練習飛翔飛到多遠,這就是這衹小鳥一天裏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現在的寫作,也正是為了描摹出天空中那曾經有過的飛鳥的痕跡。衹不過在本書中,這個天空,是從明代中葉起至清代乾隆的二百餘年間。
  小說以想象取勝,歷史用事實資證,小說中交織着歷史影像,而歷史也不妨寫得如小說一般生動。小說傢和歷史學家從各自的領地出發嚮着對方走去,相會於幻想與事實、歷史與虛構之間的中間地帶,那便是敘事的國度。事實上每個寫作者都是兼具現實關懷和歷史意識的。而對歷史的書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需要在一種關於過去的敘事中確立自我身份,在時間的流變中找到自身確切的位置。當我寫作本書時,常常會感到寫作本身所要求的戲劇化與陳述史實之間的衝突。我希望讓人物和事件更多地呈現出它們原本應該是的樣子,但也希望讀者讀我的書入迷,這之間的兩難的確曾讓我猶豫,並讓我在猶豫中放慢了寫作速度。但惠特曼的一句話讓我找到了方向:衹要適當說出事實,一切羅曼史立即黯然失色。是啊,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適當說出事實”,無論多麽豐茂的想象力,也需要事實來激發和喚醒。
  本書人物,從王陽明、袁中道、張岱、張蒼水、黃宗羲、萬斯同到全祖望、章學誠、汪輝祖,大致生活於明中葉至清康、雍、乾時期的二百餘年間。這二百餘年,是中國歷史由衰至亂、由亂而治的充滿着劇烈變動的時代。社會的激變給思想學術的生長提供了廣阔的天空和無數個可能,也使得以文章學術為業的文人的個人遭際如風中轉蓬流轉無定,呈現出各各不同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肖像。他們是貧瘠年代的山岩中長出的一樹樹好花——精神之花,也是人格之花。而選取這些人物為個案,試圖從時代和生活的鋪陳中,呈現出十六至十八世紀江南文人思想、學術的嬗變和各自的精神肖像,也正是作者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這二百餘年人物、事件的衍生中,讀者會看到一代代江南文人之間精神、思想的傳承,他們相互間的認同、質疑、批判、辯駁,他們如何用畢生的熱情乃至犧牲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幸福來建立、維護這一精神傳統的生長。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看到,他們無一不在道德與人性的衝突與糾纏中扮演各自的角色,或以身殉道,或在書籍與學術中消磨終生,或在現實世界的失敗中寄情於感官世界的聲色,或在人生的中途低徊於內心世界的成長與衰敗……
  近代以降,對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知識分子開始有了深刻嚴峻的反思,其中不乏震聾發聵之論。更有論傢對明季文人把有限的光陰消磨在講說辯論上和乾嘉以後的“為學問而治學問”的學風進行深入剖析,把這些文化積孽稱作“二毒”:“二毒不去,徒肆紙墨宣傳。”①及至把社會的腐敗歸結到知識分子,詰問知識分子和大衆究竟誰該負起改良社會的責任,則是責己也深,轉移了對根本性的制度的探討。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深切的體認和反思,乃有二十世紀初葉挑戰整個舊傳統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呼喚起知識分子對現實和人生的關懷。
  如果說傳統是一面鏡子,那麽這面鏡子是移動的,不管我們行進到了多遠,總可以在裏面照見我們“曾經是”的模樣。從這一初始的映像,還可以看見我們“現在是”,或“將來是”的模樣。所以當我們回頭看時,那姿態卻應該是前傾的,這樣我們纔會更清醒地看到,究竟是什麽力量,阻止了這些傳統文人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作者於2006年2月23日
第2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1)
  岩中花樹
  ——王陽明自畫像
  一個人的一生所構成的圖表……是由三條彎彎麯麯的、無限延展的、不斷彙聚又不斷散開的綫組成的,這就是一個人曾以為是的、曾希望是的和曾經是的那種東西。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第一章
  一個流放官員之死—一個京城小吏的苦悶—我的朋友湛若水—我入了錦衣衛監獄—獄中的閱讀—泛海—父親的形象—流放途中—我在樹林裏發出了一聲長嘯
  1.
  那張雨中的臉,到了我生命的臨終一刻還會再想起。①一次又一次,想起這張不再在這個世界存在的臉,想起那臉上的憂傷和陰鬱,那種劫數將盡的張皇,我就仿佛看見了未來歲月裏自己的臉。這種經驗使我堅信,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通過一張陌生人的臉,甚至一頭牲畜,一棵樹,我們都會與過去或未來的自己相遇。
  南方的山野,一過黃昏,天就暗得飛快,雨天尤甚。是秋天了,山道旁已見木葉紛飛,那黃蝴蝶一般的落葉,它們徐緩的落勢仿佛對這個世界還充滿着無盡的留戀。這僻遠之地的驛站,一整天裏除了一個商隊,再也沒有一匹馬經過。百無聊賴地聽着冷雨敲窗,我不無傷感地想到,又一天就要滑落了,過往的時間就要像落葉一樣堆滿我們的身後,直至湮滅我們的呼吸。
  就在這樣一個蠻荒之地的黃昏,那個男子進到了我眼裏。準確地說,他們是三個人。透過驛站院子的籬笆,這三個小黑點轉過一個山角,順着驛路慢慢走近了。中間一個年長,走得有些踉蹌,邊上攙扶着他的兩個年齒小些的,看樣子是他的僕人或者子侄輩。那男子臉上不加掩飾的悲哀和沉鬱一下就擊中了我。我還發現他的臉是青色的,衹有垂死之人才會有的那種青。從他們的衣着和神情我一眼就可以斷定,他們不是土著,而是來自北方中原一帶。萬裏投荒所為何?就像我三年前從帝國的京城放逐到此一樣,這個看上去要比我大上一輪的來自中原的男子(我猜想他是一個級別不會太高的下級官吏)又是遭受了什麽不走運的事呢?
  這就是我與他——一個我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放逐官員——的惟一的交往:我透過驛站院子裏的籬笆墻望了他一眼。就一眼。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他的眼是茫然的,空空的,那種沒有了生氣的空。我那時當然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他,要不然,我怎麽着也要把他拉進驛站,讓他用溫水燙腳洗塵,喝一盅土法燒製的辛辣的苞𠔌酒祛祛身上的寒氣。作為一個政府驛站的負責人員——我的官職是竜場驛的驛丞——如果他提出下榻在此我是斷斷沒有理由拒絶的,因為我的工作職責就是照料往來的行客,為他們提供服務。但這個可憐的人可能是礙着自己的待罪之身,竟然在我的註視下走過驛站大門。就在我片刻的猶豫之際,他已經走過驛站,投宿到了對面不遠處的一戶土著人傢。
  現在你們已經知道,正是因為我那天的片刻猶豫,沒有出門去輓留他,使得這個北來的行客生命中最後一個晚上被迫在一戶苗傢度過。在這一點上我承認我有着不可推脫的責任。可是……可是即便我留宿了他,我能改變他走嚮終焉的命運嗎?太多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命若琴弦,生如螻蟻,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預先知道死亡這衹獨角獸會在何處跳將出來擄走我們的生命就像摘下樹上的一枚葉子。我這麽說是在為自己開脫嗎?
  本來那天晚上我是想去看望那三個中原人的。離京三年,音訊阻隔,北方中原對我來說已如另一個星球一般遙遠。有客遠來,坐談帝京舊事風物,在這荒蠻之地也不失為一樁難得的賞心樂事。吃過晚飯,我都已經穿上了簑衣,提上了馬燈,可是一打開門,肆虐的雨水又讓我的腳步在門邊滯住了。那雨就像一條條狂暴的鞭子,抽在臉上生疼生疼的。天氣實在是太糟糕了。我取消了夜間的造訪,卻因為牽挂着那三個中原客人,一夜都沒有睡好。後半夜,雨聲小了下去,山野間的風,卻像貓爪子一樣不住地在門上抓撓。我接連做了好幾個噩夢,先是夢見姚江邊我的老傢進了大水,我的父親抱着一捲書札在雨水中沉浮,大聲哭泣。再是夢見我在杭州城外的一處寺院被三個刺客追殺,我順着山後的小路跑到錢塘江邊,刀戟一般的蘆葦在我的臉上劃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夜色中的河流發出巨獸一般的喘息。醒來,雨住風歇,日光已映紅了窗紙,驛站的院子裏滿是斷枝敗葉。我草草洗漱了一下,就派人去苗傢請那三個中原來的客人。不一會,去的人回來了,說那三個人一大早就動身上路了。
首頁>> >>歷史>> 人文学者>> 趙柏田 Zhao Baiti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9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