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莺歌燕乐>> 约翰·列侬 John Winston Lennon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
毁灭披头士神话时代的访谈:列侬回忆
  1980年12月8日,列侬倒在一位狂热歌迷的枪下,去世前甚至没有机会留下任何遗言。他在摇滚音乐史上的地位,至今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
序言 小野洋子
  我常常被问到:"如果约翰现在还活着,你想他会做什么?"我的答案通常是:他是个艺术家,总是充满了创意。他喜欢尝试新的媒介,所以或许他会爱上网络。他经常说"地球村"总有一天会实现,要是他知道那个理想如今已经成真,一定会很兴奋。
  然而,读这本"修订版"的《列侬回忆》让我想起很多事情。("修订版"这三个字有时候暗示它是一个比较温驯的版本,才怪!)现在我知道约翰是一个比Sid Vicious a更早出现的朋克(punk),一个在饶舌音乐(rap)问世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饶舌歌手(rapper)。约翰·列侬今日可能会做什么呢?他很可能会加入饶舌乐界,同时投入网络世界。《列侬回忆》这本书呈现的是典型的列侬,它不是一本让你"窝在沙发里翘起脚来读"的书,你每读完一段,都会有种冲动,想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一圈--我自己就是如此。它像一杯又苦又烈的浓缩咖啡(espresso),冲击着你的神经。肠胃功能衰弱的人读这本书之前最好先关窗--读到一半,你可能就会想往窗外跳。
  政治不正确?你得把约翰讲的话摆回那个时代的脉络才能体会。在1970年,全世界都跟约翰作对,最早发难的正是他的亲密伙伴。尽管当时我们结婚已经超过一年,媒体的反应仍然不可理喻。公开流传的笑话是他娶了一个"比他老8岁"的女人,"恶龙女王"(Dragon Lady)则是另一个众人皆知的笑话。至于私底下的称呼则从"日本鬼子"(Jap)、"中国猪"(Chink)到"婊子"都有b。这里举个媒体对我们"开开玩笑"的例子:一本畅销杂志登了一大篇文章,用整页的版面刊登一幅丑化我的漫画,约翰成了一只被拴在脚底下的小甲虫,标题是"列侬和他独一无饿的女割迷"(Rennon and His Excrusive Gloupie) c。约翰觉得他的妻子被羞辱了--这样说还嫌保守。不过总的来说,全世界却都认为是约翰疯了。他有满腔的怒气梗在那里。但他试着不去理会那些攻击,对世界发出和善的信息。第二年,他就唱出了"想像所有的人/都能和平安详地生活"(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d。
  但在这个1970年的访谈里,约翰反击了,而且把事情搞得很难看。讲话不得体、考虑不周全,甚至还非常难得地,表现得不怎么聪明。意外的是,他完全没有要讨好谁,却还是显得很可爱,很有趣,那就是约翰。见识一下他的活力吧!
  重读这本书,我发现当时自己常常忽略扬的提问,还有不少烦人的补充说明。(我们为什么非得说些什么不可呢?!)扬,这位24岁的天才,一反往例扮演起正经八百的角色。我则像个跑龙套的,不管该不该笑,都笑个不停。我们面对滔滔不绝的约翰,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他讲话连气都不用换!像他这样的人,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了。我很想念他。
  我听到约翰说:"很好,各位,这个一定会要你们好看,你们未免过得太舒服了!"
  2000年7月
新版导言 扬·温纳(1)
  《列侬回忆》这篇专访1971年在《滚石》杂志刊出以来,我从未重读。多年后重新审订这篇专访,起初我相当好奇,也相当着迷,接着便倏然被拉回一个我以为早已不存在的时空之中。回头重看,这篇专访固然因为当时访问者技术未臻成熟而有不少缺失——既没有方法论,发问也毫无条理——然而这或许正是这篇和约翰·列侬的对话之所以如此热情洋溢、如此令人不安又如此坦诚直接的原因之一(当时我24岁、约翰30岁)。它并不是一场关于老歌和旧时代的深度讨论,在这篇访谈中我们不断对当时新鲜、急切的议题提出露骨的评判,言谈间经常充满痛苦的情绪。这里同时也呈现出一位艺术家的自画像,在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任何类似的例子。
  十分幸运地,我在《滚石》杂志创刊初期,便从约翰及洋子的友谊之中受惠良多。我们的友谊是从《滚石》杂志刊登Two Virgins的裸照开始e,我们支持他们献身和平的行动,也支持他们的个人专辑。在这段过程中,我们成为他们对外发声的重要渠道之一——凡此种种,都大大帮助了当时初创不久的《滚石》杂志,让我们更具权威性,也更受别人重视。由此建立的良好关系,便是《列侬回忆》这篇报道的成因。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得记得:在1970年,Beatles是地球上最受瞩目的现象——不开玩笑——用约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比耶稣还受欢迎”f。而且,此后再也没有任何足以比拟的东西了。这一系列的访谈,是有史以来第一次,Beatles的队员——而且是他们的创始人兼团长——终于踏出那个备受保护的、众人珍爱的神话,说出了真相。
  主要是因为约翰有种“给我一点真相”(gimme some truth)的渴望g,因为他刚刚完成“原生呐喊”(primal)的心理治疗,因为他对Beatles包着糖衣的神话、对保罗·麦卡特尼被视为乐队解散的主导者,充满怨忿,不吐不快——也因为他对我和《滚石》杂志有种乐于从命、设身处地的亲切感——约翰在这些篇章里毫不犹豫、自然而然地滔滔倾诉,完全不设防,这是史无前例的。《列侬回忆》会让你压倒性地体验到这个男人真实的存在,他的模样、他的感受,还有他不管做什么几乎都会显露出来的热情和机智。除了他的某些唱片之外,这场访谈是仅有的、能够让我感受到约翰·列侬这种特性的所在。
  这场访谈有许多地方是如此引人入胜(“Beatles的巡回演出就像费利尼的电影《爱情神话》”)、如此直接(“我要不是个天才就是个疯子,到底是哪个呢?”)、如此生动(“’请大家来看表演’是保罗说的,我说的是“‘我读了今天的新闻,老天啊’”)、如此激愤(“一个人必须彻彻底底地作践自己,才能进入Beatles的状态”)。冒着泄露书中内容的风险,我想引用这本书结尾的问答,作为一种观点:
  问:我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答:喔,很好啊。
  问: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答:没有,我想不出任何激励人心或者赚人热泪的事情来讨好你们的读者。
  问:你能想像一幅“当我64岁”(When I誱 64)的景象吗?
  答:不,没办法。希望我们是一对和善的老伴,住在爱尔兰海边的小岛之类的地方,翻阅我们一辈子胡闹的剪贴簿。
  为了这次的新版,我们根据原始的录音带重新誊写,加上了许多当初刊登时斟酌删去的片段(虽然这似乎难以置信),也修正了当时仓促出刊造成的誊写错误,并且还原了许多洋子的评语,以及录音当时问答的原始顺序。非常感谢Holly George Warren这位细心负责的编辑,也是《滚石》杂志出版部的守护者,不仅担任这个计划的总监,也亲自负责新版本的编辑工作。
  这个新版本的销售盈余,加上所有旧版本回溯计算的所得,全数捐赠给管制枪支的公益计划。当然,我也要感谢小野洋子,不只因为在当初她安排了这场访谈,并且在多年之后,仍慷慨同意我们重新出版这本书。
首页>> 文化生活>>访谈>> 莺歌燕乐>> 约翰·列侬 John Winston Lennon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