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 科普>> 皮普·科伯恩 Pip Coburn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  
创新的迷失:新技术发明者与投资者必备
  只有采纳新技术所带来的痛苦,低于维持现状的痛苦时变革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科技要求人们在行为习惯上的有所改变,而这是无数好发明最终没能商业应用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迷失于供应商主导的错误思路上,但是如作者所揭示大多数潜在用户害怕新技术,需要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理由才愿改变。从电脑到手机从平板电视到多媒体广告的分析应证了作者的观点。对新技术的发明者与投资者和在众多技术面前迷茫的普通用户这都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
第1节:第一章 硅谷,我们出问题了(1)
  第一章
  硅谷,我们出问题了
  "没有什么比引入一个新秩序更困难。因为对于创新者来说,在旧环境中做得好的人是敌人;那些在新秩序中可能如鱼得水的人,却是冷淡的抗拒者。"
  --马基亚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君王论》(The Prince)
  我们已经听说过"有好产品,用户自会上门"的说法。好,过去的6年,至少在科技产业,昂贵的代价证明了它令人震惊的错误。所幸,我们找到一条可以弥补的途径:以用户为导向,而不是以供应方为中心。事实上,这就是本书所有的内容。
  几年前的一次恍然大悟中,我逐渐了解这一点:每次,科技公司的管理层在我面前,尝试说服我将顾客的钱投资给他们时,往往只着眼于他们自己。交谈的内容不过是对自己发明创造的东西一厢情愿的憧憬。在这些科技公司看来,伴随着价格下降,买家会足够聪明地识别出他们的产品有多么优越。那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让人佩服,然而关于这些聪明的科技工作者及其创造的奇妙魔法,用户的视角被严重的忽视了。
  科技公司的另一种策略是:寻找目标用户,瞄准他们的需要。显而易见的是,用户决定着自己的钱怎么花。科技人员可能是魔术师,但是用户拥有支票本。
  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所以,新产品的用户一直是决定性的因素?
  是的。
  所以,科技创造者比用户更重要,只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一种错觉?
  是的。
  这与大卫·莫契拉(David Moschella)的《顾客驱动IT》(Customer-Driven IT)中说的是同一回事吗?
  有一些相似。
  他说顾客占主导地位……
  是的。
  您说顾客总是占主导地位?
  是的。
  您说卖方常被误导相信他们自己占主导地位?
  是的。
  上世纪90年代,我们易被迷惑,倾向于生产者中心论……
  是的。
  要知道,个人电脑与手机为代表的大规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难道是其中的成功导致了我们的错觉?
  是的,虽然我更倾向于"被主流接纳"的说法。
  现在,当科技方面的开支增速放缓,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80%的时候,这个系统已经处于危机当中。
  的确如此。
  因为以供方为中心的导向,对科技公司和科技产品都不再有用了?
  对。
  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认为,保证成功的最可靠方法,是集中精力研发能带来巨变的突破性技术,或以十倍速的变革剧烈地改变现状,就像昨天那样,就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是这样吗?
  是的,难道不是吗?
  没人会过多在意摩尔定律(Gordon Moore's Law)的重要性,科技产品的价格会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能买得起那些好的科技产品?
  对。
  所以,除了创造一些语焉不详的愚蠢概念,没人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嗯……
  所以,他们泛泛而谈,数字家庭,按需定制,网格计算……
  嗯……
  许多公司仍坚持生产一些失败的产品……
  嗯……
  危机为寻找一条新路提供了机会……
  是的。
  真正思考一下,用户是个新概念,尽管业界中人无不声称自己实施用户中心论已达数年……
  是该好好想一下。
  科技产业认为采用新技术或运用变革不是件难事。
  对,他们的确这么认为。
  安迪·葛洛夫的十倍速巨变法则和摩尔的成本下降法则,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负担得起那些伟大的突破性科技成果。
  是的。
  你和我们的朋友马基亚维利认为变化是件难事……
  不只我们两个人,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人。
  关于比较潜在的用户需求或危机,您有什么建议吗?
  保持前进。
  采纳可能的解决方法带来的预期痛苦,优先于损失任何钱财。这是一架精确的天平,一边是当前的不便,另一边是预计可能带来的痛苦。
第2节:第一章 硅谷,我们出问题了(2)
  看变化是否会发生。
  简而言之,是这样的。
  ● 绵长的痛苦
  "我们进步很快,每年都可看到变化--却没人叫它进步。人们叫它变化。人们与其说是渴望变革,不如说是支持自己对抗这种变化。"
  --斯图兰特·布兰特(Stewart Brand),《The Clock of the Long Now》
  自1999年至2005年,作为瑞银(UBS)的全球科技战略家,我领导一个小组完成近300份报告,大部分以《全球科技速览》(The Weekly Global Tech Journey)为名发表。该刊旨在对科技及相关投资做出最佳的综合分析。在科伯恩(Coburn)风险投资中,也有一本类似的刊物,叫《路标》(Waypoints)。而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学习"变革"本身。
  上世纪60年代,对我思想成型影响极大的埃尔登·梅耶(Eldon Mayer)去拜访著名的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汉姆(Benjamin Graham)。埃尔登问他是否反对自己寻找变化的方案。与之相对应的是,关于以价值作为关键指标,寻找有前景的股票,格雷汉姆已经洋洋洒洒写下了数本巨著。
  格雷汉姆首先做了一个假定,某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某一时点上是固定的,需要做的只是,观察该公司的股价是高于还是低于其价值。格雷汉姆声名远播,就是因阐述了这个简单的逻辑。格雷汉姆告诉埃尔登,变化投资仍被视为价值投资。尽管格雷汉姆在任何特定时刻都在寻找价值与股价的差异,埃尔登却着力寻找公司发展全程中一些重大转折带来的价值变化。如果埃尔登能比别人更快更清楚地鉴别出这些变化,就能在别人之前洞察新价值,并漂亮地大赚一笔。
  伴随着公司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实体的内在价值也会变化,
  虽然华尔街需要数年时间真正地兑现它。
  带着大师的祝福,埃尔登扎进了投资领域,甚至在低迷的20世纪70年代,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直到90年代初,我也走上他的道路,加入他的林奇和迈耶投资公司。我以前研究过变化,但是现在我要以研究变化为职业。这简直像天堂里的美差。我将关于变化的思考与科技结合起来,而后者是投资领域中最热门最快速的部分。这是科技投资大师约翰·莱文森(John Levinson)领导下的团队工作的一部分。科技不仅是寻找变化,而且是适宜找钱的领域--它的商业模型和收入可预测性最小,市场不稳定性却最大。
  这不是件易事。幸运的是,我们在屡次经历一天内股价缩水10%~30%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尽管重创与科技投资常常相伴,我从中挺过来的能力却与日俱增。我不再失眠,不再在公众面前高谈阔论。我内心平和,变化和科技投资带来的机会自然浮现。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写作本书的原因。2004年6月,我坐在门前摇椅上,敲打着笔记本电脑,写本书时,我们在《全球科技速览》探求这个烦扰我们的问题已达数年:
  谁带来了科技变化?
  更准确地说:
  在这个世界,什么因素决定了新科技能否得到采用?
  我们的目标:在投资哲学中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我们将聚焦于变化中的可识别的模式,或不变的模式,最终在其中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 "问题?什么问题?"
  "不论那些天赋超群的人如何努力,许多制造新产品的尝试,最终都失败了。六成新产品在上市前就夭折了。在得见天日的四成产品中,百分之四十无利可图,从市场上撤下。总计起来,在产品开发上百分之七十五的投资在商业上以失败告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困境与出路》(The Innovator's Solution)
  在以上引文中,这位研究企业内变革的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表达得较为温和,或者说宽容。说25%的科技研发最终取得成功,听起来还挺有盼头--只有75%的产品失败而已。我个人感觉,约为90%至95%的新技术产品最终的结果,与企盼其成功的初衷大相径庭。
首页>> 文化生活>> 科普>> 皮普·科伯恩 Pip Coburn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