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理財一本通
A Must on Personal Investment and Finance
宋效中 仵鳳清 王立國等著
第一章 導言
個人投資理財,指的是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目標得到滿足以後,再去投資於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工具、黃金、外匯、不動産等投資品,獲取投資回報,加速個人或家庭資産的增長,從而促使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不同於公司理財,公司理財講的是企業籌資、投資、運營及利潤分配;它也不同於個人理財,個人理財除了講個人投資籌劃之外,也講個人生活籌劃。
最近幾年,我國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理財熱。我國這股投資理財熱的産生並非偶然,其形成有深厚的宏、微觀經濟背景:從宏觀經濟上看,我國的國民經濟仍然保持着持續多年穩定增長的勢頭,發展呼喚投資;國傢一係列改革開放經濟政策的製定和實施,為百姓投資理財開闢了廣阔的空間;在金融市場上已經開發出較多的個人投資理財工具供投資者一展才華。從微觀環境上看,由於國民經濟持續20多年的快速增長和國傢的富民政策,人們富裕了,腰包鼓了,有條件思考自己的剩餘資金如何去投資。加之衆多投資人受到別人發財致富的誘導和刺激;預期通貨膨脹,要求保持增值心理的增強,都激發了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的形成。
這種個人投資理財是好事,不是壞事。長期以來,一些人存在一種畸形心態,內心裏羨慕金錢,但大多數人在表面上卻都鄙視金錢,渴望致富又不敢表現出來。以致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賺錢、發財、致富,成為中國人羞於啓齒的詞語。有的人不以貧窮為恥,反以貧窮為榮;有的人也想發財致富,卻不敢大大方方承認,堂堂正正實施。所以,現在的個人投資理財熱,反映的是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經濟思想觀念的解放與更新,反映我們中國老百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的重大進步。
但是,我們要從理性經紀人的角度出發去審視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的發展前景: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能實現老百姓發財致富之夢嗎?怎樣的個人投資理財才能達到發財致富的目標?個人投資理財需要哪種知識儲備?講究什麽策略?如何分析與防範風險?這就是我們這本《個人投資理財必讀》成書的目的和所要講述的內容。
第一節 投資理財可使你發財致富
一、投資理財可圓中國老百姓百萬富翁夢
一個22歲的女大學生公開宣稱要做個億萬富妹,你可能認為她狂妄,還會嘲笑她癡人說夢,但她現在卻實實在在有了價值40萬元的股票。這不是別人給的,而是她用了3000元壓歲錢賺來的。
這位女大學生叫吳蓮子,曾是中國科技經營管理大學學生。1993年,他發現爸爸的朋友中有人買股票。她也想試試,得到父母的支持後,她到證券交易所以自己的名字開了戶,那年她纔16歲。
入市後,她自己模擬操作了一年。1994年暑假,她决心實踐一把,拿出十多年攢下來的壓歲錢3000多元,買了200股外高橋和黃埔房産,暑假結束時她拋出手中的股票,淨賺了15000多元。
初戰告捷,吳蓮子十分興奮,這也讓她有了無比的信心。從此,吳蓮子便正式在股市中奮鬥,現在手中的股票價值已達40萬元。她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能夠成為億萬富妹。
在衆多炒股大軍中,楊某算是資格比較老的一位。作為中國最早的股民之一,早在18年前,當人們還紛紛渴望萬元戶的時候,衹有初中文化的楊某就已經通過證券市場成為百萬富翁了。人們稱他為“炒股大王”、“中國股市第一人”、“股神”,境外媒體甚至把他和巴菲特、索羅斯相比。
在這十八年中,楊某一直在股市奮鬥,而且穩賺不賠。凡是他投資的地方都能賺到錢。有人總結他在股市獲勝的經驗,認為他有一個像隱士一樣平靜的心態,對此,他說:“對,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講,炒股是六分心態,三分技巧,一分運氣。比如說今年有很多人賺得少,就是心態不好,做短綫急於暴富,抓黑馬,結果抓到的都是黑驢,不想抓的隨便放在那裏,都翻了百分之百,就是心態使然。”
A Must on Personal Investment and Finance
宋效中 仵鳳清 王立國等著
第一章 導言
個人投資理財,指的是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目標得到滿足以後,再去投資於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工具、黃金、外匯、不動産等投資品,獲取投資回報,加速個人或家庭資産的增長,從而促使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不同於公司理財,公司理財講的是企業籌資、投資、運營及利潤分配;它也不同於個人理財,個人理財除了講個人投資籌劃之外,也講個人生活籌劃。
最近幾年,我國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理財熱。我國這股投資理財熱的産生並非偶然,其形成有深厚的宏、微觀經濟背景:從宏觀經濟上看,我國的國民經濟仍然保持着持續多年穩定增長的勢頭,發展呼喚投資;國傢一係列改革開放經濟政策的製定和實施,為百姓投資理財開闢了廣阔的空間;在金融市場上已經開發出較多的個人投資理財工具供投資者一展才華。從微觀環境上看,由於國民經濟持續20多年的快速增長和國傢的富民政策,人們富裕了,腰包鼓了,有條件思考自己的剩餘資金如何去投資。加之衆多投資人受到別人發財致富的誘導和刺激;預期通貨膨脹,要求保持增值心理的增強,都激發了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的形成。
這種個人投資理財是好事,不是壞事。長期以來,一些人存在一種畸形心態,內心裏羨慕金錢,但大多數人在表面上卻都鄙視金錢,渴望致富又不敢表現出來。以致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賺錢、發財、致富,成為中國人羞於啓齒的詞語。有的人不以貧窮為恥,反以貧窮為榮;有的人也想發財致富,卻不敢大大方方承認,堂堂正正實施。所以,現在的個人投資理財熱,反映的是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經濟思想觀念的解放與更新,反映我們中國老百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的重大進步。
但是,我們要從理性經紀人的角度出發去審視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的發展前景:這種個人投資理財熱能實現老百姓發財致富之夢嗎?怎樣的個人投資理財才能達到發財致富的目標?個人投資理財需要哪種知識儲備?講究什麽策略?如何分析與防範風險?這就是我們這本《個人投資理財必讀》成書的目的和所要講述的內容。
第一節 投資理財可使你發財致富
一、投資理財可圓中國老百姓百萬富翁夢
一個22歲的女大學生公開宣稱要做個億萬富妹,你可能認為她狂妄,還會嘲笑她癡人說夢,但她現在卻實實在在有了價值40萬元的股票。這不是別人給的,而是她用了3000元壓歲錢賺來的。
這位女大學生叫吳蓮子,曾是中國科技經營管理大學學生。1993年,他發現爸爸的朋友中有人買股票。她也想試試,得到父母的支持後,她到證券交易所以自己的名字開了戶,那年她纔16歲。
入市後,她自己模擬操作了一年。1994年暑假,她决心實踐一把,拿出十多年攢下來的壓歲錢3000多元,買了200股外高橋和黃埔房産,暑假結束時她拋出手中的股票,淨賺了15000多元。
初戰告捷,吳蓮子十分興奮,這也讓她有了無比的信心。從此,吳蓮子便正式在股市中奮鬥,現在手中的股票價值已達40萬元。她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能夠成為億萬富妹。
在衆多炒股大軍中,楊某算是資格比較老的一位。作為中國最早的股民之一,早在18年前,當人們還紛紛渴望萬元戶的時候,衹有初中文化的楊某就已經通過證券市場成為百萬富翁了。人們稱他為“炒股大王”、“中國股市第一人”、“股神”,境外媒體甚至把他和巴菲特、索羅斯相比。
在這十八年中,楊某一直在股市奮鬥,而且穩賺不賠。凡是他投資的地方都能賺到錢。有人總結他在股市獲勝的經驗,認為他有一個像隱士一樣平靜的心態,對此,他說:“對,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講,炒股是六分心態,三分技巧,一分運氣。比如說今年有很多人賺得少,就是心態不好,做短綫急於暴富,抓黑馬,結果抓到的都是黑驢,不想抓的隨便放在那裏,都翻了百分之百,就是心態使然。”
還有人總結他的經驗,認為他除了具有良好的心態外,還非常善於學習。對此,他說:“對,在沒有進入證券市場之前,我的工資很低,每月衹有六十幾塊錢,但那時我每年要訂一百份報紙,我是讀出好處了。這個學習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由於長期的投資實踐和認真學習,縝密思索,他總結出在股市製勝的許多經驗,經常給各地股民和大學教授、學生講課。
例如,“吃魚不吃魚頭和魚尾、吃中段”的經驗。他說:“我經歷過四個熊市、四個牛市,每個牛市差不多了,我不求跑到頂,跑到最高,在炒股上我創造一個理念,叫做吃魚不吃魚頭和魚尾,吃中段,所以每到一個相對的高點,我就逐步撤退了,落袋為安了。”
例如,他認為炒股不可太貪心,太自負。他經歷了多年的炒股生活,見到過大起大落的人相當多,他說:“我有一個朋友是和我一起入市的,也是這麽兩三萬元錢本金,最多的時候炒到3500多萬,我跟他講,你差不多了。他沒聽從,在跌到一個熊市,到了500點的時候,他認為已經到底了,又嚮證券公司藉了3000萬,六千多萬,想已經見底了,等會會漲,六千萬不就變成一個億了嗎?他沒想到又往下一跌,跌到325點,三千萬也沒了,結果妻離子散,房子現在都沒有了。”他認為,他朋友的失敗,就是太貪心、太自負的結果。
他還認為,炒股風險大,虧點不要緊,但以不傷元氣為準則。他說:“現在入市如果掙了,應該把本金撤回來,比如說三萬入市的,現在變成九萬了,你把三萬撤回去,用六萬在裏面倒,即使倒成零,也不傷元氣。另外,通過這個磨練之後,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不要以為靠運氣能賺到錢。”
楊某在股市奮鬥了十幾年,不但成了百萬富翁,而且還成了炒股專傢,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衆多股民,甚至大學投資專業學生、教授倍受歡迎的教師。
當然,在現在的中國,炒股不再是發財致富的唯一途徑,最近幾年,基金投資又成為一個新的熱點,請看下面一個例子。
張文2005年大學畢業後,在某公司辦事處工作,由於張文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工作中的相關技能,並得到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賞識。小張的工資也由初進公司的每月3500元一路上漲到每月7000元。雖說工資上漲不少,可小張仍感覺財富增長的速度太慢,現在深圳的房價大致在2萬元左右一平方米,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少說也得150萬。工作兩年下來,小張衹存了7萬元,想一想如果自己買房子,交首期加裝修怎麽也得要個50萬吧,可按照這個存錢速度,如果自己在30歲之前結婚,婚前能夠有自己的房子嗎?
就在小張發愁之際,在銀行工作的哥哥推薦小張購買招商基金。伴隨着股市的上漲,基金行情也一路看好。小張采取激進的投資組合方式,購買了招商旗下不同的基金,其配置比例為:安本增利15%,核心價值30%,優質成長55%。在經歷基金的高回報以後,再加上銀行購房貸款,購房首付資金已經解决,現在小張已經在深圳購買了房子,小張準備繼續購買基金理財,使自己盡早還清貸款,甚至能開上一輛新車。和張文投資理財方式相似,另一位年輕人也是小張,從2004年開始投資國投瑞銀景氣基金,進行股票基金定投計劃,每月投資1000元,從投資開始,分別在2004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3月、以投資期限分別為2年、1年、半年進行投資,贖回時間是2006年8月31日,小張投資基金的收益為12904元,他算了一下 ,如果把同樣的錢存在銀行衹能得到利息723.6元,投資基金比銀行存款多出12181元,將近銀行利息18倍。
近幾年基金投資之所以受到青睞,是因為基金投資收益比較穩定,例如據來自天相係統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第四季度,在121衹股票型基金中,有96%實現了正增長,衹有25衹股票型基金淨值下跌;而與股票型基金比較,貨幣型基金的賺錢能力相當穩定,據天相數據統計,2005年第四季度27衹貨幣型基金共實現了10億元的收益,是基金第四季度收益大戶。但是,這與2005年第三季度貨幣型基金的收益相比,還略為遜色,第三季度貨幣型基金共實現11.42億元收益。投資基金另一個倍受青睞的原因是它是委托投資專傢理財,自己不必勞神費力,剛剛走出校園的李小姐說:“我們一般老百姓做投資的確不如投資公司更有優勢。”李小姐認為有基金專傢幫助理財是老百姓的福氣。她說:“我們生活很忙碌,工作、家庭、孩子,其實平時生活中我都會把自己買的中國優勢基金給忘了,但它卻不斷地給了我驚喜,並創造了豐厚的回報,正是這基金讓我樹立了長期投資的觀念。”
由於長期的投資實踐和認真學習,縝密思索,他總結出在股市製勝的許多經驗,經常給各地股民和大學教授、學生講課。
例如,“吃魚不吃魚頭和魚尾、吃中段”的經驗。他說:“我經歷過四個熊市、四個牛市,每個牛市差不多了,我不求跑到頂,跑到最高,在炒股上我創造一個理念,叫做吃魚不吃魚頭和魚尾,吃中段,所以每到一個相對的高點,我就逐步撤退了,落袋為安了。”
例如,他認為炒股不可太貪心,太自負。他經歷了多年的炒股生活,見到過大起大落的人相當多,他說:“我有一個朋友是和我一起入市的,也是這麽兩三萬元錢本金,最多的時候炒到3500多萬,我跟他講,你差不多了。他沒聽從,在跌到一個熊市,到了500點的時候,他認為已經到底了,又嚮證券公司藉了3000萬,六千多萬,想已經見底了,等會會漲,六千萬不就變成一個億了嗎?他沒想到又往下一跌,跌到325點,三千萬也沒了,結果妻離子散,房子現在都沒有了。”他認為,他朋友的失敗,就是太貪心、太自負的結果。
他還認為,炒股風險大,虧點不要緊,但以不傷元氣為準則。他說:“現在入市如果掙了,應該把本金撤回來,比如說三萬入市的,現在變成九萬了,你把三萬撤回去,用六萬在裏面倒,即使倒成零,也不傷元氣。另外,通過這個磨練之後,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不要以為靠運氣能賺到錢。”
楊某在股市奮鬥了十幾年,不但成了百萬富翁,而且還成了炒股專傢,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衆多股民,甚至大學投資專業學生、教授倍受歡迎的教師。
當然,在現在的中國,炒股不再是發財致富的唯一途徑,最近幾年,基金投資又成為一個新的熱點,請看下面一個例子。
張文2005年大學畢業後,在某公司辦事處工作,由於張文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工作中的相關技能,並得到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賞識。小張的工資也由初進公司的每月3500元一路上漲到每月7000元。雖說工資上漲不少,可小張仍感覺財富增長的速度太慢,現在深圳的房價大致在2萬元左右一平方米,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少說也得150萬。工作兩年下來,小張衹存了7萬元,想一想如果自己買房子,交首期加裝修怎麽也得要個50萬吧,可按照這個存錢速度,如果自己在30歲之前結婚,婚前能夠有自己的房子嗎?
就在小張發愁之際,在銀行工作的哥哥推薦小張購買招商基金。伴隨着股市的上漲,基金行情也一路看好。小張采取激進的投資組合方式,購買了招商旗下不同的基金,其配置比例為:安本增利15%,核心價值30%,優質成長55%。在經歷基金的高回報以後,再加上銀行購房貸款,購房首付資金已經解决,現在小張已經在深圳購買了房子,小張準備繼續購買基金理財,使自己盡早還清貸款,甚至能開上一輛新車。和張文投資理財方式相似,另一位年輕人也是小張,從2004年開始投資國投瑞銀景氣基金,進行股票基金定投計劃,每月投資1000元,從投資開始,分別在2004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3月、以投資期限分別為2年、1年、半年進行投資,贖回時間是2006年8月31日,小張投資基金的收益為12904元,他算了一下 ,如果把同樣的錢存在銀行衹能得到利息723.6元,投資基金比銀行存款多出12181元,將近銀行利息18倍。
近幾年基金投資之所以受到青睞,是因為基金投資收益比較穩定,例如據來自天相係統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第四季度,在121衹股票型基金中,有96%實現了正增長,衹有25衹股票型基金淨值下跌;而與股票型基金比較,貨幣型基金的賺錢能力相當穩定,據天相數據統計,2005年第四季度27衹貨幣型基金共實現了10億元的收益,是基金第四季度收益大戶。但是,這與2005年第三季度貨幣型基金的收益相比,還略為遜色,第三季度貨幣型基金共實現11.42億元收益。投資基金另一個倍受青睞的原因是它是委托投資專傢理財,自己不必勞神費力,剛剛走出校園的李小姐說:“我們一般老百姓做投資的確不如投資公司更有優勢。”李小姐認為有基金專傢幫助理財是老百姓的福氣。她說:“我們生活很忙碌,工作、家庭、孩子,其實平時生活中我都會把自己買的中國優勢基金給忘了,但它卻不斷地給了我驚喜,並創造了豐厚的回報,正是這基金讓我樹立了長期投資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