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幾個親密的女人聚到一起,總是抱怨自傢的老公如何懶惰成性、連一隻襪子都不曾洗過,如何夜夜笙歌、玩到半夜三更纔爬上你的床,如何循規蹈矩,熬到現在還是個小職員,如何錯失商機,至今還沒換上花園別墅……操心國事、傢事、天下事的主婦們在“兵荒馬亂”的年月難以心平氣和,一不小心就跑到怨婦的陣營裏“惺惺相惜”。
從古至今,主婦的角色似乎總是和犧牲兩個字聯繫在一起。而主婦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一個自己忘記了快樂是什麽的人是不會帶給別人快樂的。主婦是一傢人情緒的晴雨表,是婚姻小宇宙的支點。如何才能在逆境中讓自己快樂,在貧睏時仍能讓小家庭洋溢着幸福、歡快的笑聲,這就要看一個主婦“樂商”的指數了。
心理學上有這樣的一段生動的描述:“一個年輕的母親在廚房裏忙碌着,為她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這時,一縷明媚的陽光瀉進屋裏。陽光下,孩子們穿戴整潔,漂亮,如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着。丈夫也在輕鬆悠閑地與孩子們逗樂。當她註視這一切時,她突然為他們的美所深深震撼,一股不可遏製的愛籠罩了她的心靈,她産生了關於愛的高峰體驗。”
我想每個人,不論經歷了多少風雨,遭遇過多少坎坷,在她成長的歲月中,總有像上面那個年輕的母親一樣有一些幸福難忘的時刻,在那些時刻裏,你突然感到世界是這麽的美好,人生是如此美妙,你在自己的領域裏是如此的卓越而傑出,你被強烈地需要和深深地依戀着,幸福的小鳥就在你的肩頭為你歌唱。這也就是你生命的巔峰,幸福的高峰體驗。
有過幸福感並在內心深處永遠銘記的人,即使身處地獄,也會在心中建一座天堂。由於生活中有那麽多的美好,那麽挫折,痛苦,平凡,寂寞,都可以超越,為了那些美好的瞬間,那些冷酷的日子,變得不再冷酷。
那個雨後的黃昏,那個深秋的山𠔌,那種空中的盤旋,海上的風馳電掣,都讓人深深地陶醉和感到興奮。幸福感就像一個神秘的花園,通往它的小徑有很多條,但是它不能憑本身的意志去命令,具有不可預期性。我們衹能順其自然,不加幹預,徹底地放鬆自己,完全被動地感受,纔有可能得到它的垂青。
有資料表明,年輕人中,有自殺傾嚮的人越來越多,占總人口的比率逐年上升。他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理想,極度空虛。於是,男人酗酒,吸毒,在酒精和毒品中尋求刺激,女人則奉行愈墮落愈快樂的法則,和男人上床已經像刷牙一樣隨便,煙和酒也是她們排遣寂寞的好夥伴。這都是因為他們缺乏幸福感。
裏剋爾在《給一位青年詩人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感到生活貧乏,不要抱怨生活,應該責怪自己,因為你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詩人才華,將生活中的豐富內容概括出來。在創造者的眼中,沒有什麽地方是平淡無奇,無關緊要的。”這也就是說,幸福的小鳥就在我們的頭頂上方盤旋,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讓它停下來,落在我們的肩頭,為我們歌唱。關鍵是,你要不斷地加強自己的精神修養,讓自己呈現出自然的天性,體會外部世界的真,善,美。
打個比方,你是一個傢的女主人,周末時,在傢裏舉行了一個小型PARTY,宴會上,衣香鬢影,觥籌交錯,歡聲笑語,賓主盡歡。在宴會結束後,最後一個客人已道別離去,你疲憊地坐在藤椅上,望着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你會有什麽樣的感覺?
如果你有過幸福感,那麽這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無一不在嚮你表示剛剛度過一個多麽愉快的夜晚,在這個屋子裏曾經有過那麽多的微笑和歌聲,你於是體驗到了一陣極度的興奮和幸福。
如果你沒有幸福感,沒有女主人的驕傲,沒有發自內心的快樂,那麽整個事情將變得很糟。那些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會讓你很惱火,因為它們在提示你這個家庭聚會加重了你的傢務勞動,你不得不打掃殘局。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全看你的個人感受。
那麽神秘的幸福感在哪兒呢?“可以來自愛情,和異性結合,來自審美感受(特別是音樂),來自創造衝動和創造激情(偉大的靈感),來自意義重大的頓悟與發現,來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對孩子的慈愛,來自與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裏,在海灘上,在群山中等等),來自某種體育運動(如潛泳),來自翩翩起舞時……”
所以,要想有幸福感就要熱愛生活,多培養自己的愛好,多到大自然中去,在運動中體會生活的樂趣。或者沉浸在愛情或母愛的幸福當中,最終達到忘我的境界。
幸福感是一片純淨沒有污染的桃花源,我們每日的勞作,都是在不同的方向朝着這個桃花源進發。當到達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敏感,更有才智,更強有力或更優美。那時我們將感覺處在生命的巔峰,更像詩人,藝術傢,音樂傢和先知。
一個相信美好,正義,善行的人,比較容易在情緒上,情感體驗上感受到令他心醉神迷的快樂,體驗到人生的最高幸福。
衹要你是這樣的人,你也可以有這種幸福感。
相信我,它就在你身邊。幸福就在你的肩頭對你歌唱呢。
衹要學會調理心情,你也可以做一個快樂的聰明人。在家庭、職場、疾病、貧睏、衰老、財富的蹺蹺板之間,找一個快樂的支點。
下面是做心理咨詢師期間所做的咨詢筆記,因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很有典型意義,經由當事人允許,我把它整理後公開出來。或許讀者朋友能在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麽,請在“心理分析”和“可行性方案”這兩塊路標的指示下,走出生命中那個陰雨綿綿的黃昏,變回從前那個快樂爽朗的都市人。
此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李建中心理咨詢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幸福在你的肩頭歌唱李冰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幾個親密的女人聚到一起,總是抱怨自傢的老公如何懶惰成性、連一隻襪子都不曾洗過,如何夜夜笙歌、玩到半夜三更纔爬上你的床,如何循規蹈矩,熬到現在還是個小職員,如何錯失商機,至今還沒換上花園別墅……操心國事、傢事、天下事的主婦們在“兵荒馬亂”的年月難以心平氣和,一不小心就跑到怨婦的陣營裏“惺惺相惜”。
從古至今,主婦的角色似乎總是和犧牲兩個字聯繫在一起。而主婦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一個自己忘記了快樂是什麽的人是不會帶給別人快樂的。主婦是一傢人情緒的晴雨表,是婚姻小宇宙的支點。如何才能在逆境中讓自己快樂,在貧睏時仍能讓小家庭洋溢着幸福、歡快的笑聲,這就要看一個主婦“樂商”的指數了。
心理學上有這樣的一段生動的描述:“一個年輕的母親在廚房裏忙碌着,為她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這時,一縷明媚的陽光瀉進屋裏。陽光下,孩子們穿戴整潔,漂亮,如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着。丈夫也在輕鬆悠閑地與孩子們逗樂。當她註視這一切時,她突然為他們的美所深深震撼,一股不可遏製的愛籠罩了她的心靈,她産生了關於愛的高峰體驗。”
我想每個人,不論經歷了多少風雨,遭遇過多少坎坷,在她成長的歲月中,總有像上面那個年輕的母親一樣有一些幸福難忘的時刻,在那些時刻裏,你突然感到世界是這麽的美好,人生是如此美妙,你在自己的領域裏是如此的卓越而傑出,你被強烈地需要和深深地依戀着,幸福的小鳥就在你的肩頭為你歌唱。這也就是你生命的巔峰,幸福的高峰體驗。
有過幸福感並在內心深處永遠銘記的人,即使身處地獄,也會在心中建一座天堂。由於生活中有那麽多的美好,那麽挫折,痛苦,平凡,寂寞,都可以超越,為了那些美好的瞬間,那些冷酷的日子,變得不再冷酷。
那個雨後的黃昏,那個深秋的山𠔌,那種空中的盤旋,海上的風馳電掣,都讓人深深地陶醉和感到興奮。幸福感就像一個神秘的花園,通往它的小徑有很多條,但是它不能憑本身的意志去命令,具有不可預期性。我們衹能順其自然,不加幹預,徹底地放鬆自己,完全被動地感受,纔有可能得到它的垂青。
有資料表明,年輕人中,有自殺傾嚮的人越來越多,占總人口的比率逐年上升。他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理想,極度空虛。於是,男人酗酒,吸毒,在酒精和毒品中尋求刺激,女人則奉行愈墮落愈快樂的法則,和男人上床已經像刷牙一樣隨便,煙和酒也是她們排遣寂寞的好夥伴。這都是因為他們缺乏幸福感。
裏剋爾在《給一位青年詩人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感到生活貧乏,不要抱怨生活,應該責怪自己,因為你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詩人才華,將生活中的豐富內容概括出來。在創造者的眼中,沒有什麽地方是平淡無奇,無關緊要的。”這也就是說,幸福的小鳥就在我們的頭頂上方盤旋,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讓它停下來,落在我們的肩頭,為我們歌唱。關鍵是,你要不斷地加強自己的精神修養,讓自己呈現出自然的天性,體會外部世界的真,善,美。
打個比方,你是一個傢的女主人,周末時,在傢裏舉行了一個小型PARTY,宴會上,衣香鬢影,觥籌交錯,歡聲笑語,賓主盡歡。在宴會結束後,最後一個客人已道別離去,你疲憊地坐在藤椅上,望着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你會有什麽樣的感覺?
如果你有過幸福感,那麽這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無一不在嚮你表示剛剛度過一個多麽愉快的夜晚,在這個屋子裏曾經有過那麽多的微笑和歌聲,你於是體驗到了一陣極度的興奮和幸福。
如果你沒有幸福感,沒有女主人的驕傲,沒有發自內心的快樂,那麽整個事情將變得很糟。那些杯盤狼藉,亂七八糟的屋子會讓你很惱火,因為它們在提示你這個家庭聚會加重了你的傢務勞動,你不得不打掃殘局。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全看你的個人感受。
那麽神秘的幸福感在哪兒呢?“可以來自愛情,和異性結合,來自審美感受(特別是音樂),來自創造衝動和創造激情(偉大的靈感),來自意義重大的頓悟與發現,來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對孩子的慈愛,來自與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裏,在海灘上,在群山中等等),來自某種體育運動(如潛泳),來自翩翩起舞時……”
所以,要想有幸福感就要熱愛生活,多培養自己的愛好,多到大自然中去,在運動中體會生活的樂趣。或者沉浸在愛情或母愛的幸福當中,最終達到忘我的境界。
幸福感是一片純淨沒有污染的桃花源,我們每日的勞作,都是在不同的方向朝着這個桃花源進發。當到達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敏感,更有才智,更強有力或更優美。那時我們將感覺處在生命的巔峰,更像詩人,藝術傢,音樂傢和先知。
一個相信美好,正義,善行的人,比較容易在情緒上,情感體驗上感受到令他心醉神迷的快樂,體驗到人生的最高幸福。
衹要你是這樣的人,你也可以有這種幸福感。
相信我,它就在你身邊。幸福就在你的肩頭對你歌唱呢。
衹要學會調理心情,你也可以做一個快樂的聰明人。在家庭、職場、疾病、貧睏、衰老、財富的蹺蹺板之間,找一個快樂的支點。
下面是做心理咨詢師期間所做的咨詢筆記,因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很有典型意義,經由當事人允許,我把它整理後公開出來。或許讀者朋友能在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麽,請在“心理分析”和“可行性方案”這兩塊路標的指示下,走出生命中那個陰雨綿綿的黃昏,變回從前那個快樂爽朗的都市人。
此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李建中心理咨詢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幸福在你的肩頭歌唱李冰
個案一:重返單身公寓的快樂之旅
1
我是一個被男人慣壞了的女孩子。你能看得出來,我長得很漂亮。我走到哪裏,都能感受到來自男人的火辣辣的目光。因為從小就處在異性的包圍和吹捧中,如果有哪一天,沒有男人對我獻殷勤,我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
也許是老天爺的安排,排除了那麽多的追求者,最後我嫁給了一個南方的老公。老公對我很好,很細心。他把我當孩子一樣侍候着,早晨把早餐給我買好,然後準點叫我起床。再開車把我送到單位。每天接我上下班,風雨無阻,從無怨言。
傢裏大部分的傢務活都是我老公一人承擔,即便是有一陣子我沒有工作呆在傢裏,我也衹是手裏捧着一大堆零食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等着我老公回來給我做飯吃,因為我不會做飯。
我就像是一隻小貓被精心地喂養起來,我衹是有空的時候順便去大商場給老公買回來幾套高檔時裝,就算是盡了一個老婆的義務了。雖然被照顧得很好,可是心裏卻並不快樂。
因為我老公是一個事業上很有追求的人,每天晚上吃完飯後,我老公就把自己鎖定在電腦前,鼓搗電腦。不鼓搗電腦,也要看資料。不看資料,也要看專業書。總之,總要等到晚上十一點多鐘纔獨自一人入睡。我們晚上幾乎沒有一起睡的時候,我覺得好寂寞。可是卻又找不到讓他放下工作陪我的理由。
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就到新浪網上去看笑話,一個人在那裏癡癡地笑。每天都是如此,我需要用大量的笑話來逗自己開心,漸漸地我明白了,我很不快樂。
後來,我不再看笑話了。我從傢裏搬了出來,搬到了單身公寓去住。那裏從前是我在這座城市裏的一個小窩,儘管衹有一張床,卻讓我備覺溫暖,那裏的同寢室的女孩子是我婚前的朋友,我結婚前就住在這個公寓裏。公寓裏的環境很好,五星級賓館服務,二十四小時有熱水。公寓裏有洗衣房、餐廳,還有健身房,你能想到的那裏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在那裏我有那麽多的朋友,大傢吃完飯就一起打打撲剋,下下圍棋,或者去健身房打打網球。生活又變得像從前一樣多姿多彩,我又像從前一樣快活。
我老公一開始不知道,我是趁老公出差的時候搬出來的,後來,我老公來找我,讓我回去。我就說我住幾天就回去。可是我真的不想回去再過那沉悶乏味的二人世界了,我想我們最好一周見一面,可是我知道老公肯定不會同意。我不知道我自己這麽想對不對,是不是不守婦道?最近,我一直心煩。不敢面對老公。我害怕我們之間會發生世界大戰。我有這種想法是不是太不安分了?
心理分析
咨詢者長期以來就已習慣被人“捧在手心”,忽略了別人也需要自己去照顧的事實,也忽略了親密關係所需要的內心交流。其實從結婚之前就可以看到,咨詢者願意嫁給現在的丈夫似乎是因為丈夫善於照顧自己,而不是因為自己愛對方,彼此的內心交流是否良好也被忽略了。所以時間長了就感覺厭倦兩個人的生活了,期待集體的生活,享受交往的快樂,希望減少跟丈夫的見面也就很自然了。
建議重新考慮婚姻是否合適,可以考慮跟丈夫一起參加集體的活動,共同享受社會交往的快樂。
可行性方案
1.養一個小動物,培養一下愛心。
2.看看韓劇或日劇,回憶一下戀愛時那些美好的感覺。
3.和老公講講條件。讓他不要把工作拿回傢來做,有空可以請朋友到傢裏來吃飯,搞一些小型的聚會。也可以去參加一些社交舞會,比如時下比較流行的拉丁舞。
紅豆刨冰
不久前在一傢時尚刊物上讀到這樣一篇文章——《總是活着,耐不耐煩?》針對下個世紀人的壽命普遍延長這個現象,提出質疑。一個人在他七十歲的時候和在他一百五十歲的時候過的是同樣一種日子,不能讀書看報,不能洗衣做飯,不能生兒育女,不能參加社會活動,那麽這種生命的簡單延長到底有沒有意義?
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活着沒意思。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麽?這一深刻的命題一再被普通人隨口提起,而不再僅僅是哲學家們研究的事情,它已經是忙碌而空虛的現代人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
這其實是工業時代的一種通病。機器代替了人力,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作中解放出來。使人有了更多的閑暇時光,炒股、買房、侃生意經,然後就是空虛地對着餘下的大把日子發呆。可一樣的生命,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有意思與沒意思。
年輕人大抵覺得做什麽都有意思。想嘗盡世上的美食,飲盡世間的美酒,閱盡世上的千山萬水,品盡世間的百味。大學畢業,奔着找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奔着找個好愛人,有了好愛人,奔着生個胖兒子,有了胖兒子,奔着升職、加薪、買房買車,然後擁有一傢屬於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闆。心中總有夢想,總是一副不怕輸的樣子摩拳擦掌地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老年人大抵覺得做什麽都沒意思。吃飯,牙口不好,吃什麽都不香。睡覺,覺特別少,很少能一覺睡到天亮。這時候衹有逗逗孫子笑,抱着孫子出去遛彎,纔有點意思。但也衹是幾年的光景,轉眼孫子長大了,上小學了,知識“淵博”了,言語中開始瞧不起這個爺爺了,有意思就又變成了沒意思。這個沒意思後面埋伏着無數個沒意思,一直鋪嚮夕陽映照下的墓地。
可年輕人的有意思也不是永遠的。有時,偶爾也會覺得沒意思。卡拉OK喊夠了,迪士高蹦夠了,保齡球打夠了,酒吧泡夠了,年輕的生命裏也會出現短暫的無聊和空虛。但多半仍堅信有意思的事情正在不遠處嚮自己招手,於是又迫不及待地沿着時間的河流嚮下一個快樂的驛站漂去。
老年人的沒意思有時也會變成有意思。比如白天與鄰居大嬸一起到老年大學學學烹飪,夜晚與老伴到廣場扭扭秧歌,忙完傢務坐下來看一會年輕時一直想看卻沒有時間看的書,戴上老花鏡動筆寫寫回憶錄。甚至趕趕新潮,學點電腦和英文,都會對生命的質量有個不小的提升,在沉悶的晚年生活中激起幾圈欣喜的漣漪。
其實,人的有意思與沒意思是依據人的心情而定的,不分年齡和性別。一個人的心情好,看什麽都覺得有意思,一個人的心情不好,看什麽都沒意思,反過來,一個人看什麽都有意思,自然心情好,一個人看什麽都沒意思,自然心情不好。
也有人認為,有意思與沒意思要看你具不具備這樣一些“硬件”。比如金錢,比如健康,比如權力,比如美貌。如果具備了這樣一些“硬件”,那你不管活多大歲數,都有意思,反之,即使僅活幾年,也是來世上受苦,白投胎一回。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認為人最終是要死的,所以覺得活着沒意思,終日被悲觀厭世的情緒所籠罩,即使發了財也擔心會被盜賊盯上而整日惴惴不安。另一種人認為有那麽多人都死了,自己卻還活着,覺得活着真好,看見一朵雲飄過來也覺得很美。
一般說來,有童心的人總覺得活着有意思。他們總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活着的樂趣。在水洗過一樣清亮的眸子裏,一片樹葉、一隻蝴蝶都能引來無數驚喜,一個乞丐一個農夫都能扯出幾絲情愁。
上大學時,一個同學特別喜歡吃一個菜——炒土豆絲,百吃不厭,執著且專一,衹要食堂裏有這個菜,任憑大師傅還炒出什麽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來,她的選擇始終如一,其忠貞程度簡直可以和古時候的烈女相比。我們稱她為“土豆絲公主”。看她每次吃得那麽香甜的樣子,你一定不會懷疑她的生活質量。
的確,不管你對吃還是對穿有一種熱愛,都能燃起你對生命的熱情。有時,熱愛生活能從喜歡養緑海龜開始,你信嗎?
能把生活中的沒意思蛻變成有意思,在有意思中透視到沒意思的人,是生活的智者。
個案一:
咨詢者姓名:A
年齡:25歲
職業:小學教師
咨詢師筆錄:
重返單身公寓的快樂之旅
從養緑
1
我是一個被男人慣壞了的女孩子。你能看得出來,我長得很漂亮。我走到哪裏,都能感受到來自男人的火辣辣的目光。因為從小就處在異性的包圍和吹捧中,如果有哪一天,沒有男人對我獻殷勤,我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
也許是老天爺的安排,排除了那麽多的追求者,最後我嫁給了一個南方的老公。老公對我很好,很細心。他把我當孩子一樣侍候着,早晨把早餐給我買好,然後準點叫我起床。再開車把我送到單位。每天接我上下班,風雨無阻,從無怨言。
傢裏大部分的傢務活都是我老公一人承擔,即便是有一陣子我沒有工作呆在傢裏,我也衹是手裏捧着一大堆零食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等着我老公回來給我做飯吃,因為我不會做飯。
我就像是一隻小貓被精心地喂養起來,我衹是有空的時候順便去大商場給老公買回來幾套高檔時裝,就算是盡了一個老婆的義務了。雖然被照顧得很好,可是心裏卻並不快樂。
因為我老公是一個事業上很有追求的人,每天晚上吃完飯後,我老公就把自己鎖定在電腦前,鼓搗電腦。不鼓搗電腦,也要看資料。不看資料,也要看專業書。總之,總要等到晚上十一點多鐘纔獨自一人入睡。我們晚上幾乎沒有一起睡的時候,我覺得好寂寞。可是卻又找不到讓他放下工作陪我的理由。
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就到新浪網上去看笑話,一個人在那裏癡癡地笑。每天都是如此,我需要用大量的笑話來逗自己開心,漸漸地我明白了,我很不快樂。
後來,我不再看笑話了。我從傢裏搬了出來,搬到了單身公寓去住。那裏從前是我在這座城市裏的一個小窩,儘管衹有一張床,卻讓我備覺溫暖,那裏的同寢室的女孩子是我婚前的朋友,我結婚前就住在這個公寓裏。公寓裏的環境很好,五星級賓館服務,二十四小時有熱水。公寓裏有洗衣房、餐廳,還有健身房,你能想到的那裏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在那裏我有那麽多的朋友,大傢吃完飯就一起打打撲剋,下下圍棋,或者去健身房打打網球。生活又變得像從前一樣多姿多彩,我又像從前一樣快活。
我老公一開始不知道,我是趁老公出差的時候搬出來的,後來,我老公來找我,讓我回去。我就說我住幾天就回去。可是我真的不想回去再過那沉悶乏味的二人世界了,我想我們最好一周見一面,可是我知道老公肯定不會同意。我不知道我自己這麽想對不對,是不是不守婦道?最近,我一直心煩。不敢面對老公。我害怕我們之間會發生世界大戰。我有這種想法是不是太不安分了?
心理分析
咨詢者長期以來就已習慣被人“捧在手心”,忽略了別人也需要自己去照顧的事實,也忽略了親密關係所需要的內心交流。其實從結婚之前就可以看到,咨詢者願意嫁給現在的丈夫似乎是因為丈夫善於照顧自己,而不是因為自己愛對方,彼此的內心交流是否良好也被忽略了。所以時間長了就感覺厭倦兩個人的生活了,期待集體的生活,享受交往的快樂,希望減少跟丈夫的見面也就很自然了。
建議重新考慮婚姻是否合適,可以考慮跟丈夫一起參加集體的活動,共同享受社會交往的快樂。
可行性方案
1.養一個小動物,培養一下愛心。
2.看看韓劇或日劇,回憶一下戀愛時那些美好的感覺。
3.和老公講講條件。讓他不要把工作拿回傢來做,有空可以請朋友到傢裏來吃飯,搞一些小型的聚會。也可以去參加一些社交舞會,比如時下比較流行的拉丁舞。
紅豆刨冰
不久前在一傢時尚刊物上讀到這樣一篇文章——《總是活着,耐不耐煩?》針對下個世紀人的壽命普遍延長這個現象,提出質疑。一個人在他七十歲的時候和在他一百五十歲的時候過的是同樣一種日子,不能讀書看報,不能洗衣做飯,不能生兒育女,不能參加社會活動,那麽這種生命的簡單延長到底有沒有意義?
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活着沒意思。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麽?這一深刻的命題一再被普通人隨口提起,而不再僅僅是哲學家們研究的事情,它已經是忙碌而空虛的現代人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
這其實是工業時代的一種通病。機器代替了人力,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作中解放出來。使人有了更多的閑暇時光,炒股、買房、侃生意經,然後就是空虛地對着餘下的大把日子發呆。可一樣的生命,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有意思與沒意思。
年輕人大抵覺得做什麽都有意思。想嘗盡世上的美食,飲盡世間的美酒,閱盡世上的千山萬水,品盡世間的百味。大學畢業,奔着找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奔着找個好愛人,有了好愛人,奔着生個胖兒子,有了胖兒子,奔着升職、加薪、買房買車,然後擁有一傢屬於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闆。心中總有夢想,總是一副不怕輸的樣子摩拳擦掌地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老年人大抵覺得做什麽都沒意思。吃飯,牙口不好,吃什麽都不香。睡覺,覺特別少,很少能一覺睡到天亮。這時候衹有逗逗孫子笑,抱着孫子出去遛彎,纔有點意思。但也衹是幾年的光景,轉眼孫子長大了,上小學了,知識“淵博”了,言語中開始瞧不起這個爺爺了,有意思就又變成了沒意思。這個沒意思後面埋伏着無數個沒意思,一直鋪嚮夕陽映照下的墓地。
可年輕人的有意思也不是永遠的。有時,偶爾也會覺得沒意思。卡拉OK喊夠了,迪士高蹦夠了,保齡球打夠了,酒吧泡夠了,年輕的生命裏也會出現短暫的無聊和空虛。但多半仍堅信有意思的事情正在不遠處嚮自己招手,於是又迫不及待地沿着時間的河流嚮下一個快樂的驛站漂去。
老年人的沒意思有時也會變成有意思。比如白天與鄰居大嬸一起到老年大學學學烹飪,夜晚與老伴到廣場扭扭秧歌,忙完傢務坐下來看一會年輕時一直想看卻沒有時間看的書,戴上老花鏡動筆寫寫回憶錄。甚至趕趕新潮,學點電腦和英文,都會對生命的質量有個不小的提升,在沉悶的晚年生活中激起幾圈欣喜的漣漪。
其實,人的有意思與沒意思是依據人的心情而定的,不分年齡和性別。一個人的心情好,看什麽都覺得有意思,一個人的心情不好,看什麽都沒意思,反過來,一個人看什麽都有意思,自然心情好,一個人看什麽都沒意思,自然心情不好。
也有人認為,有意思與沒意思要看你具不具備這樣一些“硬件”。比如金錢,比如健康,比如權力,比如美貌。如果具備了這樣一些“硬件”,那你不管活多大歲數,都有意思,反之,即使僅活幾年,也是來世上受苦,白投胎一回。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認為人最終是要死的,所以覺得活着沒意思,終日被悲觀厭世的情緒所籠罩,即使發了財也擔心會被盜賊盯上而整日惴惴不安。另一種人認為有那麽多人都死了,自己卻還活着,覺得活着真好,看見一朵雲飄過來也覺得很美。
一般說來,有童心的人總覺得活着有意思。他們總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活着的樂趣。在水洗過一樣清亮的眸子裏,一片樹葉、一隻蝴蝶都能引來無數驚喜,一個乞丐一個農夫都能扯出幾絲情愁。
上大學時,一個同學特別喜歡吃一個菜——炒土豆絲,百吃不厭,執著且專一,衹要食堂裏有這個菜,任憑大師傅還炒出什麽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來,她的選擇始終如一,其忠貞程度簡直可以和古時候的烈女相比。我們稱她為“土豆絲公主”。看她每次吃得那麽香甜的樣子,你一定不會懷疑她的生活質量。
的確,不管你對吃還是對穿有一種熱愛,都能燃起你對生命的熱情。有時,熱愛生活能從喜歡養緑海龜開始,你信嗎?
能把生活中的沒意思蛻變成有意思,在有意思中透視到沒意思的人,是生活的智者。
個案一:
咨詢者姓名:A
年齡:25歲
職業:小學教師
咨詢師筆錄:
重返單身公寓的快樂之旅
從養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