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学>> 孫雲曉 Sun Yunxi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好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我的教育自述
  當一個您所親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揚您時您會欣喜不已,他批評您時您會格外愧疚。因此,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本書是作者作為教育專傢關於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體作品,字字真切,句句肺腑,將體驗性、科學性、可操作性融合為一體,是中國原創教育作品中一個不可多得的精品。同時也是作者繼《教育的秘訣的真愛》、《培養一個真正的人》之後第三部重量級作品。
第1節:和諧的教育
  自序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
  如果有人問我,你能否用一句話說出什麽是好的家庭教育?那麽,我會這樣回答: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人們幾乎都能感受到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喜歡他的老師,就可能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討厭他的老師,則可能討厭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講的一切。孩子對於父母或其他人的關係也基本上如此。其實,成年人也有類似的心理傾嚮,衹是比孩子多一些理智罷了。
  由此可見,關係的好壞是何等的重要!誠如繪畫大師畢加索所說:"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全部的問題在於什麽是好的關係。
  什麽是好呢?按照《辭海》的解釋,一個"好"字有兩層含義,首先是美的,善的,完成的,容易的,應允的,可以的,其次是喜愛的。
  什麽是好的關係以及怎麽建立好的關係呢?《心理學大辭典》在"關係家庭療法"辭條中解釋道:"關係倫理是一種基本的動力,通過信賴和信任可保持家庭和社會關係。其中公平感的動態平衡是最深遠、最廣泛的關係現象的集合。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有其傳統的行為模式,每個家庭成員都用它來衡量自己與其他成員所履行義務的程度。當不公平發生時,緊接着就應有補償。關係中的問題往往是公平的補償來得太遲或量太少,使關係中之一方感到不滿足而造成。癥狀的發展可能代表了不公平感的積纍。治療的主要原則是在家庭關係中建立或重建可信賴感,並着力於改造在家庭裏傳遞了多代的、非建設性的關係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43頁)
  上面的論述是準確的,但太理論化了一些。若簡單明了一點說,好的關係不是溺愛而是尊重,不是依賴而是信賴,不是包辦一切而是獨立合作。父母與孩子之間好的代際關係,是一種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它需要父母擁有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好的親子關係是一種真善美的關係,是讓人發自內心喜愛的關係,是促使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因此,好的關係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它當然勝過許多所謂的教育。當今社會進步迅速,而社會進步越大,代際衝突往往越劇烈,好的親子關係尤顯珍貴。
  坦率地說,我之所以堅信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首先不是因為有什麽深奧的理論依據,而是出自個人深切的生活體驗。我的女兒如今是復旦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回想20多年的家庭教育,我有一個重要的發現,什麽時候與孩子的關係好,什麽時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麽時候與孩子的關係糟,什麽時候的教育就容易失敗。當我把這一發現用於更廣阔的生活中時,得到了普遍的證實。於是可以說,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一個客觀規律。
  以女兒考大學為例吧。衆所周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高考是壓力最大矛盾最多的一關,親子關係也往往最緊張。但是,我傢的情況相反,高考期間,一傢三口的關係達到了最親密默契的狀態,因為彼此關心並相互理解。我深知孩子的壓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學習,壓力越大成就需要越低。所以,我盡量為女兒減壓,建議她從低往上報志願。我說:"考不上大學是正常的現象,能考上大專也不錯。以後可以續本科嘛。"女兒瞪我一眼,說:"太小瞧我了,大專還能考不上嗎?我考上普通本科也沒問題。"我說:"那太好了!把大專和普通本科的志願都認真填報,你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女兒見我們期望並不高,心情漸漸放鬆了下來。有一天,她說:"我特別想考復旦大學,去上海讀大學是我的夢想!"我當即鼓勵她說:"有夢想纔有成功的希望。再說,每個考生都可以報四批志願,錄取時是根據成績從高往低錄。既然,你做好了去普通本科或大專的準備,重點大學的夢不做白不做,完全可以一試!"
  女兒决心已定,把報考復旦大學作為第一志願報了。可是,好事多磨。第一次高考模擬考試成績出來,女兒就哭了,因為她的成績僅夠普通本科往年的錄取綫。她媽媽給她寫了一封長信,肯定她的進步,激勵她要自信。我們請一位教師幫女兒做實力分析,說:"你很有潛力!你們區往年考生有的高考成績比一模上升100分呢,你若拼搏一下,也能創造奇跡!"
第2節:真正的愛是無私的
  為了圓女兒的復旦夢,高三那個寒假期間,她媽媽陪她去了一趟上海。女兒在復旦大學門口照了相,並擺在書桌上,每時每刻激勵自己。高考前20天,我對她說:"墨子說得好,志不強者智不達。你既然夢想考入復旦大學,每天早晨起來,把復旦大學贈考生的三句話大喊三遍。"這三句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了成功的人生!"女兒第一次去陽臺上喊時,聲音細小,毫無氣勢。我為她一遍遍加油,女兒聲音越來越大,底氣越來越足,逐步進入了精神抖擻的狀態。高考時,女兒果然創造了奇跡,考試成績整整上升了100分,以第一志願被復旦大學社會學係錄取。
  進入復旦大學之後,女兒寫了一篇回憶文章,題為《高考:我人生中的一場精彩戰役》。她寫道:
  我的高考結果並不是最完美的,但對於我來說卻實現了自身的突破。這個突破既指我選擇離開傢去上海讀書,又指我剋服了一切不穩定因素,考出了我的真實水平。高考的成功同父母和老師的幫助是分不開的……經歷了高考,讓我堅強了很多,我有信心再經歷更大的挑戰,並且相信我會做得更好!
  更讓我倍感欣慰的是,女兒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她的預言。尚未大學畢業,她已經成為一傢著名媒體頗受欣賞的實習記者,獨立做出一係列有較高難度的專題報道,真得讓我這個老爸颳目相看。讓我感動的是,女兒越來越懂事,對我的幫助越來越大。我曾多次感慨地說:"父母要學會享受孩子,嚮孩子學習。我們離孩子近一些,或許就是離現代化近一些。"
  中國古代聖哲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什麽是最智慧的--數,什麽是最美的--和諧。"
  從教育的角度可以歸結為一點,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在我看來,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校園。我們應當努力做到6個方面的和諧,即未成年人教育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和諧、未成年人教育要求與未成年人特點相和諧、親子關係相和諧、師生關係相和諧、同伴關係相和諧、對孩子的成長期望與其發展潛能相和諧。
  好的關係的本質特徵就是和諧。
  2005年5月1日於北京世紀城
  第一章真正的愛是無私的--付出真愛的五個原則
  真正的愛是無私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無私無畏的真愛。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說:"我白疼你了!"尤其是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是考試考砸了,有些父母說:"我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怎麽就這樣不給我們爭氣呢?養你有啥用!"
  這些固然是氣話,卻也反映出了傢教的一個誤區,即愛似乎是有條件的,至少要用好成績來與父母交換愛。
  說句尖刻的話,我以為這種交換是對愛的褻瀆。
  父母生了兒女,就有了愛的責任。這愛的唯一目標,是以愛育愛,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健康的人,而人是千差萬別的,萬萬不可用統一的分數或名次來衡量。
  有一次女兒正在考試期間,我到外地出差去了。一天夜裏,我給女兒打電話,問她考試情況。女兒沮喪地說:
  "老爸,你可要有點心理準備呀,我可能有一門課不及格。"
  "是嗎?兩門課不及格也沒關係。你這段已經很努力了,考不好是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師幫助分析一下,一定會趕上去的。"
  我平靜地說着,女兒似乎也平靜了一些。其實,我何嘗不希望女兒成績優異?可是如果我嚴加責備,除了增加女兒的緊張,又有什麽益處呢?再說,女兒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我還能怎麽怪她?
  回到北京,我四處托人,請了幾位較高水平的老師,分別為女兒分析試卷,並加以點撥。結果,物理成績穩步上升了,女兒也喜歡補物理的老師,因為那是一個欣賞學生型的老師。然而,數學依然僵在那裏,女兒也不願意去補數學的老師那裏,因為那是一個嚴厲並寡言少語的老師,而且,她的教法女兒不習慣。
  儘管請老師不容易,請了又不想去更麻煩,我卻沒有責怪女兒。我與女兒分析了具體原因,發現是教與學方法的不適當。作為一個教育研究者,我深知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因而不可統一模式。此外,為女兒請了多個數學老師,成效並不顯著。我暗自檢討,也許是我不喜歡數學的惡習影響了女兒。不過,女兒今天的數學水平,對我來說早已是望塵莫及,已經不簡單了,我怎麽有理由責備她?
首頁>> >> 教学>> 孫雲曉 Sun Yunxi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