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励志感悟>> 方廣 Fang 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德育故事
  人們在欲望之路上走得實在是太急太遠了,喪失了起碼的自在,該踏上歸途了,回歸何處?簡單質樸的生活會使疲纍的心靈得到休憩。一個再權勢顯赫的男人,進了傢門也衹是普通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一個再名位炙熱的女人,回到傢裏也衹是平凡的女兒、妻子和母親。這便是簡單生活的要義
第1節:前言
  前 言
  人在繁復冗雜中生活的久了,就會懷念簡單。繁復有繁復的誘惑,簡單也有簡單的魅力。
  一個人來到世上,就其一生而言,所吃所穿所用能有多少?18世紀末日本有個名叫良寬的人有一首詩可從某個側面來回答這一問題。詩云:“生涯懶立身,騰騰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誤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庵裏,雙腳等閑伸。”良寬的生活方式告訴人們:袋裏有米,爐邊有柴,便是人生之福,夫復何求?良寬一生與金錢無緣,居於草庵,以乞食為生,卻心無挂礙,過着悠閑無憂的生活。而現代人的心思,都像能活千秋萬代似的,有了這個要那個,這山望着那山高,致使人們終日處於一種利益的奔波忙碌和欲望未達的緊張憂慮之中,無暇一顧閑雲野花。
  一個人要取得功名利祿很難,而要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更非易事。有人能呼風喚雨,卻點不亮一盞傢的小燈;有人能擁有巨大的財富,卻修不好一艘承載家庭的小舟;有人能贏得萬衆人心,卻不見得就能找到一位知心的伴侶。有些人窮其一生追逐所謂的成功,結果不見得享有成功的喜悅,卻沒有了幸福的笑聲。財富和成功對於人的確很重要,但它並不保證可以讓你得到快樂和滿足。
  人們在欲望之路上走得實在是太急太遠了,喪失了起碼的自在,該踏上歸途了,回歸何處?簡單質樸的生活會使疲纍的心靈得到休憩。一個再權勢顯赫的男人,進了傢門也衹是普通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一個再名位炙熱的女人,回到傢裏也衹是平凡的女兒、妻子和母親。這便是簡單生活的要義。
  有人說,比江河更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道德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它足以跨越一切人世間的阻礙,並不斷提醒我們記住自己的道德操守和應該擔負的責任,讓我們憑着良知和自律來獲得內心的寧靜,享受快樂和滿足。
第2節:以德立身(1)
  第一章 以德立身
  □ 尋求珠寶
  有一天,西域來了一個經商的人將珠寶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些珠寶琳琅滿目,全都價值不菲。特別是其中有一顆名叫“珊”的寶珠更是引人註目。它的顔色純正赤紅,就像是朱紅色的櫻桃一般,直徑有一寸,價值高達數十萬,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大傢都嘖嘖稱奇,贊嘆道:“這可真是寶貝啊!”
  恰好竜門子這天也來逛集市,見了好多人圍着什麽議論紛紛,便也帶着弟子擠進了人群。竜門子仔仔細細地瞧了瞧寶珠,開口問道:“珊可以拿來填飽肚子嗎?”
  商人回答說:“不行。”
  竜門子又問:“那它可以治病嗎?”
  商人又回答說:“不行。”
  竜門子接着問:“那能夠驅除災禍嗎?”
  商人還是回答:“不能。”
  “那能使人孝悌嗎?”
  回答仍是“不能”。
  竜門子說道:“真奇怪,這顆珠子什麽用都沒有,價錢卻超過了數十萬,這是為什麽呢?”
  商人告訴他:“這是因為它産在很遠很遠沒有人煙的地方,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歷經不少艱險,吃不少苦頭,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寶貝啊!”
  竜門子聽了,衹是笑了一笑,什麽也沒說便離開了。
  竜門子的弟子鄭淵對老師的問話很不解,不禁嚮他請教。竜門子便教導他說:“古人曾經說過,黃金雖然是重寶,但是人吞了它就會死,就是它的粉末掉進人的眼睛裏也會緻瞎。我已經很久不去追求這些寶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貴重的寶貝,它的價值絶不衹值數十萬,而且水不能淹沒它,火也燒毀不了它,風吹日曬全都絲毫無法損壞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則可以使我自身舒適安然。人們對這樣的至寶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卻把尋求珠寶當作唯一要緊的事,這豈不是捨近求遠嗎?看來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竜門子所說的“至寶”,就是指人們自身的美德。
  人生感悟:
  一個人要立足社會,首先要註意自己的道德修養,不可盲目熱衷於外在的財富。
  □ 丟失的鏈子
  曾經聽一位老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在一座大湖中央,人們修建了一座廟,廟中供奉着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鏈子,一位老住持帶着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在廟裏面修行。
  有一天,老住持召集他們說:“菩薩鏈子不見了!”年輕的和尚們聽完這句話,幾乎個個瞠目結舌,他們都不敢相信,佛珠鏈子怎麽可能不見呢?因為廟中衹有一個門,24小時都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
  老住持以平靜的口吻說:“給你們七天靜思,衹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鏈子,我願意將鏈子送給喜歡的人。”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衹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多了猜疑與猜忌,甚至彼此之間也不再交談,這樣的氣氛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看到這種情況,老住持說話了:“各位,你們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鏈子不曾誘惑得了你們,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裏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第二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着行囊,衹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念經,衆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終於有人承認拿了佛珠鏈子,這下子讓冤情真相大白。
  老住持分別嚮這些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麽不離開?佛珠鏈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老住持問道。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於是,老住持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鏈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鏈子還在,衹有你學會了承擔!你將是這座廟的新住持!”
  人生感悟:
  在這個世界,逃避是人的天性,歸根到底是不願意比別人承擔更多。誰都不喜歡承擔錯誤,但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敢不敢面對錯誤,承擔責任。事實上,寬容、包容錯誤正是對一個人的修煉。
  □ 忠誠的價值
  20世紀80年代初,擁有1.5萬多名員工的日本十大紡織公司之一的鐘紡紡織公司的董事長伊藤先生,是從小職員被武藤董事長一手提拔起來的。
  鐘紡公司曾經有許多企業,其中有一傢分公司曾做得非常不理想,年年虧損。武藤董事長便打算讓其停止生産,同時把員工們也一並遣散。
  得知這個消息,員工們開始無心工作了,連對董事長的態度也變得十分無禮。這時候,衹有伊藤一個人始終在沉寂的辦公室裏日夜不停地工作,整理及處理公司收尾工作,甚至事情比以前做的更有勁頭,更負責任。伊藤這種忠誠無私的為人與氣節使武藤先生大為感動,油然對這位年輕人重視起來。
  於是,武藤先生請他到鐘紡公司當他的秘書,並且對他十分器重。由於他的表現非常突出,3年後就讓他當上常務董事。
  幾年後,武藤就將日本有名的這傢大公司交給伊藤一個人來管理了。
  在自傳中,年輕有為的伊藤董事長深情地回憶道:“自己服務的公司瀕臨倒閉之時,就是你留下來發揮潛力的最好機會。如果沒有關閉那個虧損單位的機會,也許,我一輩子都是個小職員呢?”
  人生感悟:
  每個人最值得別人留戀的,就是對別人的忠誠。你也許什麽都沒有,但你可以擁有忠誠,這將是你能為這個世界做的最大貢獻。
  忠誠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做人境界。忠誠,讓人銘記一份真情,讓世界處處充滿愛。
  □ 什麽東西無價
  這是一個著名老闆的真實經歷:
  他高考落榜後,就隨一個親戚去沿海的一個港口城市打工。那城市很美,一切讓初來乍到的他眼花繚亂。親戚說:“不賴吧?”他說:“不賴。”親戚說:“不賴是不賴,可總歸不是自個兒的傢,人傢瞧不起咱。”他挺起胸膛大聲說:“自個兒瞧得起自個兒就行。”他和親戚,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傢縫補篷布。他很能幹,做的活兒精細,看到丟棄的綫頭碎布也拾起來,留作備用。
首頁>> >> 励志感悟>> 方廣 Fang 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