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園位置示意圖
YuanMingYuanContents
目錄
TotheHonorableReaders
緻讀者
EpisodeOne
TheBackViewofanEmpire
第一篇
一個帝國的背影
TheImaginationofPoets
詩人的想象
TheReasonforBuildingtheXanadu
離宮的緣起
TheOpportunityofHistory
歷史的機遇
TheRoyalPainterof“Ruyiguan”
“如意館”的皇傢畫師
TheKinof“YangshiLei”
“樣式雷”傢族
TheEpitomeofEmpire
帝國的縮影
TheRoyalCourtyard
皇傢大院
TheSpiritualHome
精神傢園
ADayofanEmperor
一個皇帝的一天
OrientalMuseum
東方博物館
CaoXueqinandYuanMingYuan
曹雪芹與圓明園
ChurchmanandYuanMingYuan
傳教士與圓明園
QingDynasty’sProsperity
大清盛世
TheTurningPointofHistory
歷史的轉折點
TheSettingSun
落日餘輝
TheConflictbetweenTwoCivilizations
兩個文明之間的對抗
TheWarbetweenTwoCenturies
兩個世紀之間的戰爭
DestinyandCurse
宿命與詛咒
Disasters
曠世劫難
TheLostCulturalRelics
下落不明的文物
Epilogue
尾聲
EpisodeTwo
TheBirthofaMovie
第二篇
一部影片的誕生
TheSpringof2004
2004年的春天
TheSpiritualTravel
靈魂之旅
Director’sStatement
導演闡述
TheExperimentinJingshanPark
景山公園裏的實驗
Foreigners
洋人們
TheChinaWarin1860
1860年的中國戰爭
WalkingattheEdgeofthe“Relic”
行走在“廢墟”的邊緣
Competewiththe“Figure”
與“數字”較勁
Epilogue
後記
EpisodeThree
ThePlayoftheMovieYuanMingYuan
第三篇電影《圓明園》文學劇本
YuanMingYuanContents
目錄
TotheHonorableReaders
緻讀者
EpisodeOne
TheBackViewofanEmpire
第一篇
一個帝國的背影
TheImaginationofPoets
詩人的想象
TheReasonforBuildingtheXanadu
離宮的緣起
TheOpportunityofHistory
歷史的機遇
TheRoyalPainterof“Ruyiguan”
“如意館”的皇傢畫師
TheKinof“YangshiLei”
“樣式雷”傢族
TheEpitomeofEmpire
帝國的縮影
TheRoyalCourtyard
皇傢大院
TheSpiritualHome
精神傢園
ADayofanEmperor
一個皇帝的一天
OrientalMuseum
東方博物館
CaoXueqinandYuanMingYuan
曹雪芹與圓明園
ChurchmanandYuanMingYuan
傳教士與圓明園
QingDynasty’sProsperity
大清盛世
TheTurningPointofHistory
歷史的轉折點
TheSettingSun
落日餘輝
TheConflictbetweenTwoCivilizations
兩個文明之間的對抗
TheWarbetweenTwoCenturies
兩個世紀之間的戰爭
DestinyandCurse
宿命與詛咒
Disasters
曠世劫難
TheLostCulturalRelics
下落不明的文物
Epilogue
尾聲
EpisodeTwo
TheBirthofaMovie
第二篇
一部影片的誕生
TheSpringof2004
2004年的春天
TheSpiritualTravel
靈魂之旅
Director’sStatement
導演闡述
TheExperimentinJingshanPark
景山公園裏的實驗
Foreigners
洋人們
TheChinaWarin1860
1860年的中國戰爭
WalkingattheEdgeofthe“Relic”
行走在“廢墟”的邊緣
Competewiththe“Figure”
與“數字”較勁
Epilogue
後記
EpisodeThree
ThePlayoftheMovieYuanMingYuan
第三篇電影《圓明園》文學劇本
2005年夏天,電影《圓明園》拍攝大水法的現場
緻讀者
2006年9月8日上午,一部叫《圓明園》的電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那一天,北京的天氣前所未有的涼爽,躁熱的夏天突然之間就消失了。秋日溫暖的太陽照在大會堂上,三三兩兩前來參加首映式的觀衆正在陸續入場。站在漢白玉的臺階上,我心靜如水。那是一種記憶當中似乎不曾有過的淡泊與平和。我知道,故事該結束了。不管結局如何,任何故事都有最終結束的一天。
從2004年春天到2006年秋天,我的生活一直被電影《圓明園》所占據。2006年十月,《圓明園》將在全國上映。兩年多的時間,圓明園的“陰影”一直籠罩着我,久久不散。對於中國歷史和中國人來說,圓明園不僅僅是一個遺址公園。無論如何,關於圓明園的那段歷史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本書是我兩年多時間的一個總結,也是為了紀念魂牽夢繞的圓明園。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編“一個帝國的背影”脫胎於電影《圓明園》的解說詞。該部分通過一個全新的角度,依據大量的清代史料,講述了圓明園一百五十年凄美的故事。圓明園不僅僅是一座奢華的皇傢園林,它是大清皇室榮辱的見證,它是大清帝國興衰的縮影。第二編“一部影片的誕生”記錄了電影《圓明園》的製作歷程,相信其中的許多細節會感動讀者。第三編是電影《圓明園》的文學劇本,讀者完全可以當作歷史小說來閱讀。這是一部最大程度地忠實於歷史真相的小說,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所有的細節都來自於可靠的歷史記載。尊重歷史真實是這個劇本的首要原則,比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細節來自於當事人的日記,就連大清皇帝的“臺詞”也全部來自於皇傢密檔。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圖文並茂,其中大量的圖片屬於首次面世。希望這樣的設計能夠使讀者閱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金鐵木
2006年9月
緻讀者
2006年9月8日上午,一部叫《圓明園》的電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那一天,北京的天氣前所未有的涼爽,躁熱的夏天突然之間就消失了。秋日溫暖的太陽照在大會堂上,三三兩兩前來參加首映式的觀衆正在陸續入場。站在漢白玉的臺階上,我心靜如水。那是一種記憶當中似乎不曾有過的淡泊與平和。我知道,故事該結束了。不管結局如何,任何故事都有最終結束的一天。
從2004年春天到2006年秋天,我的生活一直被電影《圓明園》所占據。2006年十月,《圓明園》將在全國上映。兩年多的時間,圓明園的“陰影”一直籠罩着我,久久不散。對於中國歷史和中國人來說,圓明園不僅僅是一個遺址公園。無論如何,關於圓明園的那段歷史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本書是我兩年多時間的一個總結,也是為了紀念魂牽夢繞的圓明園。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編“一個帝國的背影”脫胎於電影《圓明園》的解說詞。該部分通過一個全新的角度,依據大量的清代史料,講述了圓明園一百五十年凄美的故事。圓明園不僅僅是一座奢華的皇傢園林,它是大清皇室榮辱的見證,它是大清帝國興衰的縮影。第二編“一部影片的誕生”記錄了電影《圓明園》的製作歷程,相信其中的許多細節會感動讀者。第三編是電影《圓明園》的文學劇本,讀者完全可以當作歷史小說來閱讀。這是一部最大程度地忠實於歷史真相的小說,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所有的細節都來自於可靠的歷史記載。尊重歷史真實是這個劇本的首要原則,比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細節來自於當事人的日記,就連大清皇帝的“臺詞”也全部來自於皇傢密檔。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圖文並茂,其中大量的圖片屬於首次面世。希望這樣的設計能夠使讀者閱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金鐵木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