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動情的非洲
每提起非洲,我總不免怦然心動。這當然同我個人的經歷有關,而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的五個大洲中,我總覺得非洲最為獨特,最能牽動人的感情。
我本來是學英國文學的,可是沒有學成,卻同非洲結下了難解之緣。1966年,亞非作傢協會在北京建立書記處,辦有一個時事政治和文學性刊物。我奉命當編輯,組織撰寫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稿件,並開始涉獵非洲文學。後來,刊物停辦,我轉嚮新聞工作。從事新聞,初始本想搞歐美報道,但後來卻偏偏把我派到非洲當記者。前後兩任,我在東非和北非一共工作了七個半年頭。後來,因工作關係,我又多次訪問非洲,從開羅到開普敦,從內羅畢到阿比讓,主要國傢幾乎跑遍。我很難說自己對非洲有深刻的瞭解,但感情的聯繫確實是日漸加深。
非洲是一個幅員遼闊、風光明媚、資源豐富的大陸。我曾領略尼羅河上遊的蠻荒,中遊的秀麗,下遊的豐饒。我曾在開普敦爬上桌子山,眺望羅本島,放眼好望角。我曾驚嘆西非的“三色文明”:科特迪瓦雪白的象牙雕刻,加納光閃閃的黃金飾品,貝寧馳名世界的黑檀木雕。我也曾沉迷東非“三個令人叫絶的景象”:烏幹達赤道綫上的皚皚雪山映照藍天,肯尼亞納古魯湖畔的百萬火烈鳥染紅蒼穹,坦桑尼亞首都達纍斯薩拉姆滿街的火焰花熊熊燃燒。非洲地下的礦物資源,地上的動物和植物資源,河湖中的水利資源,都為世界上其他大洲所罕見。這些都曾引起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的垂涎、豪奪和強占,而今終於都回到非洲人民自己的手中。這是歷史邏輯的伸張和勝利,令人興奮而激動。
非洲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非洲北部的埃及、蘇丹和埃塞俄比亞,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尼日爾和加納,都在人類文明最早發祥地之列,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尼羅河、尼日爾河和塞內加爾河,曾是古代非洲的文明中心。非洲人民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大約從15世紀起,歐洲列強先後侵入非洲,進行殘酷的掠奪和破壞。為給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原始積纍”,他們不但掠奪非洲的資源,而且大肆販賣奴隸,將千百萬黑人強行運往美洲和其他地區。在這場罪惡的販賣黑奴的活動中,有無數非洲人喪生在看不到盡頭的茫茫大海上,更有無數非洲人在抵達彼岸後淪為廉價的、處境悲慘的苦役。這是非洲歷史上最為悲愴的一幕。非洲人民不但經營了非洲,也養育了歐洲,更開發了美洲。他們為世界三個大洲的發展而灑血流汗。他們是人類歷史當之無愧的真正主人。我為他們經歷的苦難而悲憤,更為他們做出的史無前例的貢獻而驕傲。
非洲從沒有沉淪,非洲人民一直在抗爭。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非洲各國人民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鬥爭。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裏,非洲從戰前衹有三個獨立國傢很快就增加到五十多個。他們埋葬了殖民主義,趕走了帝國主義,實現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獨立,走上了建設自己新傢園的道路。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大陸。在聯合國確認的世界上最不發達的49個國傢中,非洲占34個。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但非洲的經濟總量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一,貿易額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工業製成品出口則幾乎為零。在全世界38個負債最多的國傢中,非洲占32個,債務總額逾3000億美元。不少非洲國傢靠藉新債還舊債度日,甚至終年衹為償付外債利息而奔忙。
每提起非洲,我總不免怦然心動。這當然同我個人的經歷有關,而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的五個大洲中,我總覺得非洲最為獨特,最能牽動人的感情。
我本來是學英國文學的,可是沒有學成,卻同非洲結下了難解之緣。1966年,亞非作傢協會在北京建立書記處,辦有一個時事政治和文學性刊物。我奉命當編輯,組織撰寫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稿件,並開始涉獵非洲文學。後來,刊物停辦,我轉嚮新聞工作。從事新聞,初始本想搞歐美報道,但後來卻偏偏把我派到非洲當記者。前後兩任,我在東非和北非一共工作了七個半年頭。後來,因工作關係,我又多次訪問非洲,從開羅到開普敦,從內羅畢到阿比讓,主要國傢幾乎跑遍。我很難說自己對非洲有深刻的瞭解,但感情的聯繫確實是日漸加深。
非洲是一個幅員遼闊、風光明媚、資源豐富的大陸。我曾領略尼羅河上遊的蠻荒,中遊的秀麗,下遊的豐饒。我曾在開普敦爬上桌子山,眺望羅本島,放眼好望角。我曾驚嘆西非的“三色文明”:科特迪瓦雪白的象牙雕刻,加納光閃閃的黃金飾品,貝寧馳名世界的黑檀木雕。我也曾沉迷東非“三個令人叫絶的景象”:烏幹達赤道綫上的皚皚雪山映照藍天,肯尼亞納古魯湖畔的百萬火烈鳥染紅蒼穹,坦桑尼亞首都達纍斯薩拉姆滿街的火焰花熊熊燃燒。非洲地下的礦物資源,地上的動物和植物資源,河湖中的水利資源,都為世界上其他大洲所罕見。這些都曾引起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的垂涎、豪奪和強占,而今終於都回到非洲人民自己的手中。這是歷史邏輯的伸張和勝利,令人興奮而激動。
非洲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非洲北部的埃及、蘇丹和埃塞俄比亞,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尼日爾和加納,都在人類文明最早發祥地之列,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尼羅河、尼日爾河和塞內加爾河,曾是古代非洲的文明中心。非洲人民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大約從15世紀起,歐洲列強先後侵入非洲,進行殘酷的掠奪和破壞。為給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原始積纍”,他們不但掠奪非洲的資源,而且大肆販賣奴隸,將千百萬黑人強行運往美洲和其他地區。在這場罪惡的販賣黑奴的活動中,有無數非洲人喪生在看不到盡頭的茫茫大海上,更有無數非洲人在抵達彼岸後淪為廉價的、處境悲慘的苦役。這是非洲歷史上最為悲愴的一幕。非洲人民不但經營了非洲,也養育了歐洲,更開發了美洲。他們為世界三個大洲的發展而灑血流汗。他們是人類歷史當之無愧的真正主人。我為他們經歷的苦難而悲憤,更為他們做出的史無前例的貢獻而驕傲。
非洲從沒有沉淪,非洲人民一直在抗爭。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非洲各國人民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鬥爭。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裏,非洲從戰前衹有三個獨立國傢很快就增加到五十多個。他們埋葬了殖民主義,趕走了帝國主義,實現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獨立,走上了建設自己新傢園的道路。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大陸。在聯合國確認的世界上最不發達的49個國傢中,非洲占34個。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但非洲的經濟總量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一,貿易額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工業製成品出口則幾乎為零。在全世界38個負債最多的國傢中,非洲占32個,債務總額逾3000億美元。不少非洲國傢靠藉新債還舊債度日,甚至終年衹為償付外債利息而奔忙。
經濟的落後給非洲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在8?5億人口中,目前有3億人每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有兩億人受到食品嚴重短缺的威脅,每年約有800萬人死於饑饉。2004年,在世界上死於瘧疾的120萬人中,非洲占百分之八十五;死於艾滋病的310萬人中,非洲占百分之七十五。非洲人,特別是黑非洲人的預期壽命,在世界上最低,平均不足45歲。
非洲不但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也是世界上“麻煩最多”的地區。這主要表現在軍事政變不斷,內戰顛連發生,鄰國時有交惡,政治局勢長期動蕩不定。據粗略統計,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非洲發生軍事政變180多起;在過去的15年中,有30多個國傢發生戰亂或國際衝突。內亂和戰爭導致700多萬人喪生,1300萬人流離失所,經濟損失達數千億美元。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着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非洲人心思安定,人心思發展。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非洲新一代領導人提出“非洲復興”的口號。2001年7月,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任務是今後15年內非洲的國民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七和貧睏人口減少一半,使非洲國傢各自或集體走上經濟持續增長和發展的道路。2002年7月,非洲統一組織改為非洲聯盟,决定進一步加強成員國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合作。幾年來,非洲的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從1995年至2003年,非洲經濟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五,是過去15年的兩倍。2004年非洲經濟增速是百分之五點一,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非洲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非洲的未來掌握在非洲各國人民自己手裏,在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上應該攜起手來,共創美好的明天。
在非洲人民的鬥爭中,曾有過相似命運的中國人民總是同他們站在一起。我們曾走上街頭聲援埃及人民收復蘇伊士運河的鬥爭。我們曾為戰鬥在奧雷斯山中的阿爾及利亞遊擊戰士鍛造過武器。我們曾在蚊蚋橫生的坦噶尼喀叢林營地為非洲前綫國傢培訓過自由戰士。我們曾為他們的勝利而歡呼。我們也曾為他們遭受的暫時挫折而痛心。我個人結識過一些為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而戰鬥的非洲政治傢,采訪過不少為民族解放和國傢獨立而鬥爭的非洲領導人。我曾到非洲民間去採風,為豐富多彩的非洲民間故事所感動,也曾將非洲各國自由戰士在戰鬥間隙寫下的詩歌收集起來,譯成中文出版。我深為非洲各國人民的英勇頑強、聰明睿智而感動。
中國人民同非洲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而在新的時代更煥發出新的光芒。我曾追蹤中國明代大航海傢鄭和在東非海岸留下的遺跡。我曾在桑給巴爾博物館看到過中國古絲綢的殘片。我在肯尼亞的蒙巴薩博物館中參觀過中國明、清兩代的精美瓷器。這些實際上都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非交往的密切,中非友誼的悠久。而在歷史進入新的時期之後,中非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更有了新的飛騰。廣大非洲國傢同中國一樣都屬於發展中國傢。我們不但有相似的歷史命運,更面臨和平與發展的共同任務。我們總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這些年來,中國在非洲援建了多少項目,中國嚮非洲派遣了多少醫療隊,中國在非洲經辦了多少獨資與合資企業,實在難以盡數。同時,中國在自己的發展和建設中,在國際上反帝反霸的鬥爭中,又曾得到非洲多少支持,恐怕也是難以說清楚的。中國與非洲情同手足,誼為戰友。
非洲,她給予世界的實在是太多、太多,而世界給予她的則太少、太少。非洲體現的是一種博大的無私奉獻精神,一種可敬的無畏犧牲精神。也許正因為如此,每當提起非洲,我總不免為之動情。我愛非洲,愛她的過去和現在,更愛她前程遠大的未來。
(2005年2月20日 )
非洲不但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也是世界上“麻煩最多”的地區。這主要表現在軍事政變不斷,內戰顛連發生,鄰國時有交惡,政治局勢長期動蕩不定。據粗略統計,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非洲發生軍事政變180多起;在過去的15年中,有30多個國傢發生戰亂或國際衝突。內亂和戰爭導致700多萬人喪生,1300萬人流離失所,經濟損失達數千億美元。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着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非洲人心思安定,人心思發展。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非洲新一代領導人提出“非洲復興”的口號。2001年7月,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任務是今後15年內非洲的國民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七和貧睏人口減少一半,使非洲國傢各自或集體走上經濟持續增長和發展的道路。2002年7月,非洲統一組織改為非洲聯盟,决定進一步加強成員國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合作。幾年來,非洲的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從1995年至2003年,非洲經濟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五,是過去15年的兩倍。2004年非洲經濟增速是百分之五點一,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非洲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非洲的未來掌握在非洲各國人民自己手裏,在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上應該攜起手來,共創美好的明天。
在非洲人民的鬥爭中,曾有過相似命運的中國人民總是同他們站在一起。我們曾走上街頭聲援埃及人民收復蘇伊士運河的鬥爭。我們曾為戰鬥在奧雷斯山中的阿爾及利亞遊擊戰士鍛造過武器。我們曾在蚊蚋橫生的坦噶尼喀叢林營地為非洲前綫國傢培訓過自由戰士。我們曾為他們的勝利而歡呼。我們也曾為他們遭受的暫時挫折而痛心。我個人結識過一些為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而戰鬥的非洲政治傢,采訪過不少為民族解放和國傢獨立而鬥爭的非洲領導人。我曾到非洲民間去採風,為豐富多彩的非洲民間故事所感動,也曾將非洲各國自由戰士在戰鬥間隙寫下的詩歌收集起來,譯成中文出版。我深為非洲各國人民的英勇頑強、聰明睿智而感動。
中國人民同非洲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而在新的時代更煥發出新的光芒。我曾追蹤中國明代大航海傢鄭和在東非海岸留下的遺跡。我曾在桑給巴爾博物館看到過中國古絲綢的殘片。我在肯尼亞的蒙巴薩博物館中參觀過中國明、清兩代的精美瓷器。這些實際上都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非交往的密切,中非友誼的悠久。而在歷史進入新的時期之後,中非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更有了新的飛騰。廣大非洲國傢同中國一樣都屬於發展中國傢。我們不但有相似的歷史命運,更面臨和平與發展的共同任務。我們總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這些年來,中國在非洲援建了多少項目,中國嚮非洲派遣了多少醫療隊,中國在非洲經辦了多少獨資與合資企業,實在難以盡數。同時,中國在自己的發展和建設中,在國際上反帝反霸的鬥爭中,又曾得到非洲多少支持,恐怕也是難以說清楚的。中國與非洲情同手足,誼為戰友。
非洲,她給予世界的實在是太多、太多,而世界給予她的則太少、太少。非洲體現的是一種博大的無私奉獻精神,一種可敬的無畏犧牲精神。也許正因為如此,每當提起非洲,我總不免為之動情。我愛非洲,愛她的過去和現在,更愛她前程遠大的未來。
(2005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