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学>> 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   德國 Germany   現代中國   (1965年)
德式教育典範:謊言長着紅耳朵
  現在的孩子見識廣、閱歷豐富,傳統教育的死板和教條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孩子的發展趨勢,而傳統教育的必要性又不能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將其拋棄,那麽,我們將用什麽方式教育孩子?用什麽樣的方式更好的和孩子溝通呢?讓孩子信服您,您做得夠好嗎?請看看這本《謊言長着紅耳朵》吧,讓我們吸收一些德國教育的例子,來充實自己的教育方式。看過之後,相信會發現不少驚喜!
第1節:目錄
  目錄
  序
  第一章
  紅耳朵,小短腿——為什麽人要遵守諾言,不能撒謊?
  第二章
  在生活中有更多樂趣——為什麽要有道德?
  第三章
  小紳士——為什麽禮貌和道德不一樣?
  第四章
  我沒有選擇——我能自由决定嗎?
  第五章
  小夥子和小姑娘的事——人們相愛可能是件糟糕的事情嗎?
  第六章
  不能踐踏草坪——為什麽人要遵守規定?
  第七章
  真正的英雄——有什麽是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嗎?
  第八章
  他們都這樣——即使有一點點欺騙也是欺騙?
  第九章
  有難同當——為什麽要有懲罰?
  第十章
  我的同情心——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同樣多的東西嗎?
  第十一章
  我和我的酸奶——為什麽人還要考慮到環境?
第2節:序
  序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着憐憫心、敢於承擔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為了能達到這些人性的目標,父母需要學習人性的方法。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它可以幫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標轉變為每天的實踐。
  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安全、快樂,沒有哪個父母故意讓孩子變得害怕、羞怯、不體諒他人、令人討厭。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孩子漸漸養成了一些不良品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對自己及他人的尊重。父母希望孩子有禮貌,他們卻很粗魯;父母希望孩子整潔,他們卻邋裏邋遢;父母希望孩子自信,他們卻對自己毫無把握;父母希望孩子快樂,但是他們都經常不開心。為什麽會這樣呢?是你沒有掌握必要的計較。舉個例子:我們對一個忘了帶走雨傘的客人會說什麽?你會不會追上去說:“你怎麽回事?每次來我傢都要落下什麽東西,不是這個就是那個,你為什麽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樣?她來我傢時,總是很守規矩,你都四十四歲了!就不能長點記性嗎?我不是跟在你後面撿東西的奴僕!我敢打賭,如果你的頭不是長在肩膀上,你會把頭都弄丟的!”我們不會對客人這樣說話,我們會說:“這是你的傘,艾麗絲。”也不會再加上一句:“你總是不註意。”
  請把我們的孩子也當客人一樣的對待吧,照顧他們的感受,而不是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批評。父母需要特別的方式跟孩子相處,跟孩子交談。如果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躺在手術臺上,在麻醉師把我們麻醉前,外科醫生走了進來,說:“我對於手術真的沒有受過多少訓練,但是我愛我的病人,我會利用常識來做手術。”這時你會有什麽感覺?我們可能會驚惶失措,趕緊逃命去了。對於那些相信愛和常識就足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可就不輕鬆了。父母就像外科醫生一樣,也需要學習特別的技能,這樣,在處理孩子的日常要求時纔有能力胜任。就像受過訓練的外科醫生在下刀時需要小心謹慎一樣,父母在使用語言時也要有技巧,因為語言就像刀,它們能夠帶來痛苦,即使不是身體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會留下很多痛苦的傷痕。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父母明確跟孩子有關的目標,並提出一些能達到這些目標的方法的建議。當父母遇到需要具體方法解决具體問題時,那些陳詞濫調,像“給孩子更多的愛”,“給他們更多關註”或者“給他們更多時間”是毫無幫助的。
  小 白
  2006.4.25
首頁>> >> 教学>> 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   德國 Germany   現代中國   (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