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视同名>> 石钟山 Shi Zhongsh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10月)
大院子女
  這是我們的故事,紅色的激情仍在延續。我們從單純到復雜,從無知到成熟,每一步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讓我們的生命伴着時代唱響命運的旋律。
第1節:1975年的秋天(1)
  1975年的秋天
  章衛平在那年秋天,從放馬溝大隊回到了軍區大院。那年秋天的陽光一直很好,暖暖地照在章衛平的身上。他穿着洗得發白的軍裝,口罩別在胸前的衣服裏,雪白的口罩帶兒明顯地在胸前交叉着。還沒有到戴口罩的季節,但在1975年,不論城鄉,不論男女,衹要是時髦青年,差不多每人都擁有一個潔白的口罩,不是為了戴在臉上,而是挂在胸前,完全是為了一種必要的點綴。
  1975年的秋天,下鄉青年章衛平已經是放馬溝大隊革命委員會的主任了,這一年章衛平剛滿二十歲。章衛平在那個秋天,心裏洋溢着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闊別了三年的軍區大院內,覺得昔日在他心裏很大的軍區大院,此時在他眼裏變得渺小了許多。他的心很大,大得很。他又想起了毛主席老人傢的一句話:農村是個廣阔的天地,大有作為。此時的章衛平,用一種成功者的心態審視着生他養他的這個軍區大院。
  他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一座座用紅磚砌成的二層小樓,房前屋後都長滿了爬山虎,此時的爬山虎已經不再蔥緑了,葉子枯萎凋零,衹有爬山虎的枝幹還頑強地吸附在墻壁上。院子裏的梧桐樹葉也落了一地,衹有柳樹還泛着一絲最後的緑意。
  三年了,章衛平這是第一次回到軍區大院。三年前,他被父親的警衛員和秘書押送着離開軍區大院時,他就下决心再也不回到這個大院了,這個大院讓他窒息。他的父親,軍區的章副司令也讓他生厭。當時車駛出軍區大院時,他頭都沒有回一下。他初中沒畢業就離開了軍區大院,那一年他還不到17歲,但他的身體裏早就是熱血奔流了。那時,他最嚮往的地方就是越南,"抗美援越"這句口號雖然還沒有公開地提出來,但是生長在軍區大院的他,仍能時刻地嗅到這樣的氣息。
  父親章副司令是個沒有多少文化的人,幾乎看不懂任何文件,就讓秘書在傢裏給他讀文件。章衛平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瞭解越南戰場的,最後他就開始神往越南了。越南人民水深火熱,越南人民在鬍志明主席的領導下,在叢林裏,在村莊中,展開了激動人心的遊擊戰。
  章衛平在那個年代和所有男孩子一樣,是多麽嚮往熱火朝天、激情澎湃的戰爭啊!在成人眼裏戰爭是血與火、生與死的搏鬥,但在孩子眼裏,那是一場刺激而又神秘的遊戲。章衛平被越南戰爭深深地吸引了。從上小學時,他就開始看連環畫,《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還有《洪湖赤衛隊》等,所有革命故事裏都有英雄,這樣的英雄讓年少的章衛平激動不已,浮想聯翩。那時他就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如果自己早出生二十年,說不定就沒有"雨來"、"張嘎子"什麽事了,他也會成為小英雄。
  章衛平非常不滿意父親給起的名字,衛平,保衛和平的意思。都和平了,沒有了戰爭一點意思也沒有。在他很小的時候,部隊就在搞備戰,今天演練防原子彈,明天又把部隊拉到大山裏去搞演練,那時候,章衛平是激動的,戰爭的態勢在他眼裏一觸即發,可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日子依舊是和平的。戰爭並沒有真正地打響。最近的一場戰爭是發生在朝鮮,那時的父親是名副軍長,也雄赳赳地去了,父親是從朝鮮回來後一不小心生下了他。他在還沒有出生時,已經有倆哥倆姐了,按理說有四個孩子足夠了。但隨着戰爭的結束,父親一激動又生下了他,他在傢裏叫小五。他對這種排序不滿意,可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越南那場戰爭讓他熱血沸騰,他從父親的文件裏瞭解到越南和那炮火連天的歲月。大哥章嚮平那一年二十八歲,在昆明軍區當兵,是高炮營的一名連長。章嚮平去了越南,隱蔽在越南的叢林裏,用高射炮打美國人的飛機,那時美國人新發明了一種炸彈叫子母彈,很厲害。大哥就是在叢林裏被美國的子母彈給炸傷的,還沒等到送回國內就因流血過多犧牲了。
  父親在聽秘書給他念文件時,哥哥的照片就挂在墻上,哥哥身穿軍裝,神情冷峻,兩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仿佛哥哥已經望到了美國人的飛機。
第2節:1975年的秋天(2)
  在章衛平眼裏,哥哥嚮平幾乎是高大完美的,哥哥比他大十幾歲,從他記事起哥哥就是個大人,哥哥當兵走的那一年,給他留下了一個彈弓。哥哥是玩彈弓的高手,就連天上的飛鳥都能打下來。他記得有一次,哥哥就是用這把彈弓把天上的一隻麻雀打了下來,哥哥打完麻雀連頭都沒回,他撿起那衹麻雀時,麻雀的頭上正流着血,還帶着體溫。那時章衛平眼裏的哥哥簡直就是英雄。後來哥哥就當兵走了。哥哥在這期間回來過幾次,那時的哥哥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人了,穿着軍裝,領章帽徽映在臉上紅撲撲的。哥哥回到傢裏總是跟父親那些大人說話,不和章衛平多說什麽。有時把一隻大手放在章衛平的頭上愛撫地拍一拍,然後就說:小弟,等長大了,跟哥當兵去。他聽了大哥的話,歡呼雀躍。
  有一次,哥哥從昆明回來,給章衛平帶來了一隻用高射機槍的彈殼做的哨子,幾個彈殼焊接在一起,哥哥能吹出動聽的麯子來,像《遊擊隊之歌》、《解放軍進行麯》什麽的,可章衛平不會吹,衹能吹出"嗚嗚"的聲音來。哥哥來了又走了,當章衛平再次得到大哥的消息時,哥哥已經犧牲了。
  昆明軍區的人捎來哥哥的一件帶有彈洞的軍衣,還有一張全家的合影照片。那張照片已經被哥哥的血染紅了,這是哥哥最後一次探傢時的全家照,哥哥一直帶在身上。母親是司令部門診部的軍醫,那天母親哭得昏了過去,被人七手八腳地擡到門診部去輸液搶救。父親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裏,章衛平從門縫裏聽到父親牛一樣的哭聲。那時他的心裏說不清到底是一種什麽情緒。
  幾天之後,傢裏纔恢復了正常,說正常也不正常,母親經常發呆,獨自流淚。父親似乎是心事重重,一個人背着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章衛平發現父親頭上的白發又多了許多。哥哥犧牲了,章衛平躲在被窩裏為哥哥流過流淚,他下定决心,要為哥哥報仇。從那一刻起,越南成了他最神往的地方。
  上初中的章衛平已經學會看地圖了,在教科書上他看到越南離昆明很近,想去越南就要先到昆明。
  初中二年級那個夏天,章衛平爬上了火車。來到昆明後,他纔知道到越南還有很遠的路。但他在昆明結識了好幾個和他一樣的孩子。這些人有北京的,有成都的,他們都是部隊子弟,他們的想法如出一轍,那就是越境後成立一支敢死隊,為越南人民早日勝利去流盡最後一滴血。
  他們是在通往越南的叢林中被解放軍戰士發現的,於是被送了回來。章衛平是離開傢一個月零五天後回到軍區大院的,那時學校已經放假了,他回到大院,許多同學都來圍觀,他們幾乎認不出昔日的同學章衛平--頭髮很長,還長了虱子,又黑又瘦,衣衫破爛不堪。就是那一天,父親章副司令用一個響亮的耳光把他給打哭了。這麽多天受的罪和委屈都沒能讓他哭,父親的一記耳光徹底把他去越南的夢粉碎了。他震驚、不解、迷茫,他認為自己沒有錯。父親為什麽要打他,他要為哥哥報仇,為那些越南人報仇,他要解放水深火熱中的越南人民,他有什麽錯?
  那次經歷之後,父母緊急磋商,磋商的結果是不再讓他上學了。他們要把他送到父親的老傢,讓他去下鄉。按照母親的話說:衛平不能在傢待了,再待下去還不知會出啥大事呢!
  父母之所以沒有把章衛平送到部隊去,原因衹有一個,那就是他還太小。父親說部隊不是幼兒園,別把臉給我丟到部隊去。在父親的想象裏,章衛平還會做出許多丟人現眼的事情來。把他送回老傢,肉爛在自傢鍋裏,別人是不知道的。在那年的夏天,父親的秘書和警衛員押着章衛平,來到了父親的老傢放馬溝大隊,章衛平成了一個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
  結果父親的預言錯了。三年之後,章衛平已經成長為放馬溝大隊的革委會主任了。
首頁>> >> 影视同名>> 石钟山 Shi Zhongsh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