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打箭炉•康巴•高原
朋友曾是位诗人。写诗的人总有些诗化的特质。那是对文字不同于常人的偏嗜,及敏感。他曾说,他喜欢"打箭炉"这三个字,没有理由。后来,他又说"打箭炉"这个地名常出没于一些武侠小说中,让人产生好些联想。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打箭炉,史书上确有其名。清朝以前叫"打箭炉",清朝以后改叫"康定"。
康定这个地方,其实也并不遥远,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一个美丽而雄壮的高原之上。
据史料记载,"打箭炉"这个地方,宋朝以前曾是一狭长山谷;元代形成一小村落;明代开始茶马互市,汉藏商人汇集于此;清代才成为闻名四方的商贸重镇。
"打箭炉"的称谓,何时开始的呢?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孟获途经雅安,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今天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有关"打箭炉"由来,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南征,为向该地头人借道,要求对方退"一箭之地",头人同意,于是诸葛亮急令郭达将军带一支特大的铁箭,星夜兼程背负今日康定,在临近康定时郭达累死,而箭头却插进康定城北高山石头中。
传说归为传说,据史料记载,三国时,蜀汉政权执行的是西和诸戒,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正理的政策。诸葛亮南征西昌、昆明等"夷越"时,是从泸定、汉源一带经过的,由于其以"和"、"抚"为主的策略(如对孟获的七擒七纵),给西南少数民族留下了好印象,于是人们自愿将当地与诸葛亮联系起来。
另据王怀林先生《寻找康巴》一书考证,"打箭炉"之名来源于藏语"打折多",意为"折河"和"多河"的汇合之处。
"万里遨游,西出炉关无尽头"。清雍正时,果亲王从康定去泰宁曾留下这诗句。由于出此地向西便是藏区,该城依地势顺理成章成为西康第一城,出城就成了出关。那时,驻藏大臣进藏时间也由出康定城之日来计算。
说到"打箭炉"为西康第一城,不得不说到西康。在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决定以边务大臣所辖地建立"西康省","康"即指原地名,"西"指在国家版图之西。西康省的辖境"东起打箭炉,西至丹达山顶止;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
在吐蕃强盛时期,除本土卫藏地区外,吐蕃还控制着阿里和西部游牧走廊的地区,总称为曲喀松,即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和下朵康六岗。下朵康六岗,即以后对康区依据其山川地貌的四水六岗来概括的。四水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一说黄河),六岗为色莫岗、察瓦岗、芒康岗、绷波岗、马杂岗和木雅岗,其中金沙江和雅砻江之间偏北地区为色莫岗,怒江和澜沧江之间为察瓦岗,澜沧江与金沙江间偏北地区为芒康岗,金沙江与雅砻江间偏南为绷波岗,青海省黄河以南至雅砻江上游以东为马杂岗,雅砻江以东为木雅岗,就是指游牧走廊一线的东部藏区。
在地域上,卫藏、康区都属于青藏高原。丹达山以东的人称"康巴"。"巴"是藏语"人"的意思,"康巴"是"康区之人",有时也以"康巴"指称"康"这一地理区域,而现在我们叫康区为康巴地区,是汉人不知其意而俗成的称谓。
此书,是一本充满异域色彩,在打箭炉以西的康巴藏区的行走笔记。
为什么要去康巴?
为什么要多年来反复去康巴?
在这些文字中,我能把自己见到的、经历的、和想到的,都用尽可能简洁、干净的方式陈述出来。因为,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答案--我所要给自己的。
篇前:又一个庙子
(《篇前》章节油画)
居里寺
居里寺的喇嘛说,居里寺本来不叫居里寺,也不在这个叫"居里村"的地方,而是在康定过来的折多山上,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几百年以后,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居里寺搬迁到了新都桥镇东边营官的象鼻山上。然而象鼻山是座女神山,如果居里寺是觉姆(尼姑)寺的话,在象鼻山上也就兴盛起来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择树迁寺"的故事,也就看不到如今象鼻山上那些坍塌的断壁残垣。
朋友曾是位诗人。写诗的人总有些诗化的特质。那是对文字不同于常人的偏嗜,及敏感。他曾说,他喜欢"打箭炉"这三个字,没有理由。后来,他又说"打箭炉"这个地名常出没于一些武侠小说中,让人产生好些联想。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打箭炉,史书上确有其名。清朝以前叫"打箭炉",清朝以后改叫"康定"。
康定这个地方,其实也并不遥远,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一个美丽而雄壮的高原之上。
据史料记载,"打箭炉"这个地方,宋朝以前曾是一狭长山谷;元代形成一小村落;明代开始茶马互市,汉藏商人汇集于此;清代才成为闻名四方的商贸重镇。
"打箭炉"的称谓,何时开始的呢?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孟获途经雅安,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今天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有关"打箭炉"由来,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南征,为向该地头人借道,要求对方退"一箭之地",头人同意,于是诸葛亮急令郭达将军带一支特大的铁箭,星夜兼程背负今日康定,在临近康定时郭达累死,而箭头却插进康定城北高山石头中。
传说归为传说,据史料记载,三国时,蜀汉政权执行的是西和诸戒,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正理的政策。诸葛亮南征西昌、昆明等"夷越"时,是从泸定、汉源一带经过的,由于其以"和"、"抚"为主的策略(如对孟获的七擒七纵),给西南少数民族留下了好印象,于是人们自愿将当地与诸葛亮联系起来。
另据王怀林先生《寻找康巴》一书考证,"打箭炉"之名来源于藏语"打折多",意为"折河"和"多河"的汇合之处。
"万里遨游,西出炉关无尽头"。清雍正时,果亲王从康定去泰宁曾留下这诗句。由于出此地向西便是藏区,该城依地势顺理成章成为西康第一城,出城就成了出关。那时,驻藏大臣进藏时间也由出康定城之日来计算。
说到"打箭炉"为西康第一城,不得不说到西康。在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决定以边务大臣所辖地建立"西康省","康"即指原地名,"西"指在国家版图之西。西康省的辖境"东起打箭炉,西至丹达山顶止;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
在吐蕃强盛时期,除本土卫藏地区外,吐蕃还控制着阿里和西部游牧走廊的地区,总称为曲喀松,即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和下朵康六岗。下朵康六岗,即以后对康区依据其山川地貌的四水六岗来概括的。四水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一说黄河),六岗为色莫岗、察瓦岗、芒康岗、绷波岗、马杂岗和木雅岗,其中金沙江和雅砻江之间偏北地区为色莫岗,怒江和澜沧江之间为察瓦岗,澜沧江与金沙江间偏北地区为芒康岗,金沙江与雅砻江间偏南为绷波岗,青海省黄河以南至雅砻江上游以东为马杂岗,雅砻江以东为木雅岗,就是指游牧走廊一线的东部藏区。
在地域上,卫藏、康区都属于青藏高原。丹达山以东的人称"康巴"。"巴"是藏语"人"的意思,"康巴"是"康区之人",有时也以"康巴"指称"康"这一地理区域,而现在我们叫康区为康巴地区,是汉人不知其意而俗成的称谓。
此书,是一本充满异域色彩,在打箭炉以西的康巴藏区的行走笔记。
为什么要去康巴?
为什么要多年来反复去康巴?
在这些文字中,我能把自己见到的、经历的、和想到的,都用尽可能简洁、干净的方式陈述出来。因为,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答案--我所要给自己的。
篇前:又一个庙子
(《篇前》章节油画)
居里寺
居里寺的喇嘛说,居里寺本来不叫居里寺,也不在这个叫"居里村"的地方,而是在康定过来的折多山上,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几百年以后,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居里寺搬迁到了新都桥镇东边营官的象鼻山上。然而象鼻山是座女神山,如果居里寺是觉姆(尼姑)寺的话,在象鼻山上也就兴盛起来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择树迁寺"的故事,也就看不到如今象鼻山上那些坍塌的断壁残垣。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以后,也不知是居里寺的第几世活佛,在什么样的一天来到居里村,一眼就看好了居里村这三面环山的地方。这次,活佛望着山下的平坝子发狠似地说,如果在这儿倒栽下两棵松树都能成活的话,那居里寺就能在这个地方站住脚,香火一定会鼎盛起来,居里寺从此不再搬迁。
这个活佛,还真是个先知先觉的人。那两棵松树,果真在居里寺旁存活了下来,并且也看不出树尖朝下树根朝上倒栽的痕迹,反正是树的模样,异常茁壮地耸入天际。而居里寺,在居里村这个地方也真呆了下来,一呆就是三百多年。
一直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居里寺的梦。在万籁寂静的黑夜,这个梦反复重现。
一般是身体伏贴在一只洁白大鸟的身上,两只手臂搂抱着大鸟的颈项,身体随着它凌空于混沌中,忽上,忽下;时而,又随它向太阳冲刺而去……
层层烟雾,在大鸟身下窜起,飘荡。在烟雾弥散的空隙,可见光秃的山,山坡上零星的矮松,山顶插着的木杆,木杆上缠绕着写有字符的布条;也见一些有别于寻常所见的房舍,积木样的搭在山窝间的平坝子上,房舍旁闪着一条亮晶晶的河。
印有文字图案的布条,蓝的、白的、红的、黄的、绿的,潮汐般地飘荡在那个虚幻的空间。大鸟飞过稠烟雾瘴和五颜六色印有经文的布条,一群有别于积木房舍的建筑出现了。大鸟不停地禤飞盘旋在它的上空。
拨开袅袅烟雾,清楚看见参差错落的窗子,和建筑上一些黑白红黄的色彩。一片浓密的树丛,在建筑群后掩映着这木石搭建的房舍。居高临下透过树丛伸展托举的枝桠,见到隐约于树冠里的白塔子在闪烁。
一个红彤彤的空间,一股香、蜡混杂烧着的味道,一些游移不定的身影,披挂着暗红的布片在空间里飘忽,在眼前一片红的掠过。一盏盏的酥油灯,明明暗暗地忽闪。一种靡靡的、仿佛来自天籁又似曾熟悉的声音,游丝般盘绕在耳朵里。偶尔会有一两声浑厚的大号声,从未知的远处响起……
居里寺,我从梦境结识它,像故交一样熟识。直到一天,我沿着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走入梦中出现的山坳,经过积木样的村民的房舍,跨过亮晶晶的小河,那个色彩纷叠、木窗错落的寺院,倏然突兀在眼前。大殿顶上的筒幢如在阳光里闪闪燃烧,充斥于现实空间又交错着迷幻的色彩。这一下,就走进了居里寺的深处,走进了它尘封已久的往昔……
居里寺同藏区的所有寺院一样,有它自己深藏不露又秘而不宣的故事。
扎西是个喇嘛,高大魁梧,知识渊博。认识他的时候,他正负责寺院旅游接待这一块儿。
一天,跟在扎西的身后,爬上寺院大殿旁倾斜逼仄的木楼梯。楼梯尽头是一扇厚重的木头门,隐蔽在幽暗的墙壁里。"喀嚓"一声,铁锁开启。木门在扎西肌肉紧绷的手臂下迟缓地推开。阳光温柔地窜出,一些肉眼能见的灰尘,就在天窗倾泻的光柱里快乐地窜动、飞舞。
木头门正对的墙壁,是一些色彩斑斓的木头格子,扎西一扇扇打开那些镶嵌在墙壁里的木头格子,边角残缺的经书就在扎西的手臂里滑下,一叠叠地摊在凹陷木地板上铺开的一张包裹布上。那些色泽消退的字码,就在一束金色的阳光里闪烁起来。
扎西说,这些经书是《大藏经》手写本,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在藏区,一千多年的《大藏经》很多,可是居里寺的《大藏经》能保存至今却有渊源。
文化大革命初期,居里寺没有侥幸逃过劫难,寺院的东西烧的烧、砸的砸、毁的毁,喇嘛大多回了家,活佛也进了监狱。
就在大家惶恐躁动的时候,一个掌管寺院安全的铁杆喇嘛,悄无声息地藏匿了寺院里《大藏经》,连朝夕相处的家人都不知晓。
居里寺左右两侧都是高山草场,左侧的山相对高一些,当人在山脚下仰视半山腰上那些散放的牦牛时,平地里所见肥壮的牦牛,在山腰上看起来只有小狗般大了。
这个活佛,还真是个先知先觉的人。那两棵松树,果真在居里寺旁存活了下来,并且也看不出树尖朝下树根朝上倒栽的痕迹,反正是树的模样,异常茁壮地耸入天际。而居里寺,在居里村这个地方也真呆了下来,一呆就是三百多年。
一直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居里寺的梦。在万籁寂静的黑夜,这个梦反复重现。
一般是身体伏贴在一只洁白大鸟的身上,两只手臂搂抱着大鸟的颈项,身体随着它凌空于混沌中,忽上,忽下;时而,又随它向太阳冲刺而去……
层层烟雾,在大鸟身下窜起,飘荡。在烟雾弥散的空隙,可见光秃的山,山坡上零星的矮松,山顶插着的木杆,木杆上缠绕着写有字符的布条;也见一些有别于寻常所见的房舍,积木样的搭在山窝间的平坝子上,房舍旁闪着一条亮晶晶的河。
印有文字图案的布条,蓝的、白的、红的、黄的、绿的,潮汐般地飘荡在那个虚幻的空间。大鸟飞过稠烟雾瘴和五颜六色印有经文的布条,一群有别于积木房舍的建筑出现了。大鸟不停地禤飞盘旋在它的上空。
拨开袅袅烟雾,清楚看见参差错落的窗子,和建筑上一些黑白红黄的色彩。一片浓密的树丛,在建筑群后掩映着这木石搭建的房舍。居高临下透过树丛伸展托举的枝桠,见到隐约于树冠里的白塔子在闪烁。
一个红彤彤的空间,一股香、蜡混杂烧着的味道,一些游移不定的身影,披挂着暗红的布片在空间里飘忽,在眼前一片红的掠过。一盏盏的酥油灯,明明暗暗地忽闪。一种靡靡的、仿佛来自天籁又似曾熟悉的声音,游丝般盘绕在耳朵里。偶尔会有一两声浑厚的大号声,从未知的远处响起……
居里寺,我从梦境结识它,像故交一样熟识。直到一天,我沿着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走入梦中出现的山坳,经过积木样的村民的房舍,跨过亮晶晶的小河,那个色彩纷叠、木窗错落的寺院,倏然突兀在眼前。大殿顶上的筒幢如在阳光里闪闪燃烧,充斥于现实空间又交错着迷幻的色彩。这一下,就走进了居里寺的深处,走进了它尘封已久的往昔……
居里寺同藏区的所有寺院一样,有它自己深藏不露又秘而不宣的故事。
扎西是个喇嘛,高大魁梧,知识渊博。认识他的时候,他正负责寺院旅游接待这一块儿。
一天,跟在扎西的身后,爬上寺院大殿旁倾斜逼仄的木楼梯。楼梯尽头是一扇厚重的木头门,隐蔽在幽暗的墙壁里。"喀嚓"一声,铁锁开启。木门在扎西肌肉紧绷的手臂下迟缓地推开。阳光温柔地窜出,一些肉眼能见的灰尘,就在天窗倾泻的光柱里快乐地窜动、飞舞。
木头门正对的墙壁,是一些色彩斑斓的木头格子,扎西一扇扇打开那些镶嵌在墙壁里的木头格子,边角残缺的经书就在扎西的手臂里滑下,一叠叠地摊在凹陷木地板上铺开的一张包裹布上。那些色泽消退的字码,就在一束金色的阳光里闪烁起来。
扎西说,这些经书是《大藏经》手写本,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在藏区,一千多年的《大藏经》很多,可是居里寺的《大藏经》能保存至今却有渊源。
文化大革命初期,居里寺没有侥幸逃过劫难,寺院的东西烧的烧、砸的砸、毁的毁,喇嘛大多回了家,活佛也进了监狱。
就在大家惶恐躁动的时候,一个掌管寺院安全的铁杆喇嘛,悄无声息地藏匿了寺院里《大藏经》,连朝夕相处的家人都不知晓。
居里寺左右两侧都是高山草场,左侧的山相对高一些,当人在山脚下仰视半山腰上那些散放的牦牛时,平地里所见肥壮的牦牛,在山腰上看起来只有小狗般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