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
――重述《白蛇傳》
李 銳蔣 韻
引子
我母親說,就在我出生前不到一個時辰,她坐在自傢樓房的南窗前,窗外秋陽如水,西子湖靜悄悄的,遠山近樹也是靜悄悄的,一動不動,像是沉在水底的影子。猛然間,我母親聽到"轟咚"一聲駭人的悶響,她就想,來了,來了,孫大帥的隊伍真的打進杭州城裏來了。那些日子,杭州城人心惶惶,到處盛傳孫傳芳的隊伍要打過來了。腿快的已經帶上細軟逃跑了。眼看大禍臨頭,我母親因為懷着我,馬上就要臨盆了,哪裏都不能走,衹好在傢硬等。我母親有一句至理名言:這世界上凡是做過媽媽的女人都曉得,天底下沒有比生孩子再大的事情。我母親說,在那一聲駭人的悶響之後,再沒有第二聲,她一扭頭,就看見了那股衝天而起的煙塵。等到煙塵散盡,我母親看見了比孫大帥的大兵進城更可怕、更離譜的事情――夕照山下的雷峰塔沒有了。我母親說,杭州人世世代代看着雷峰塔,生生死死不知看了幾百幾千年,雷峰塔怎麽可能一下子就沒有了呢?我母親驚恐萬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慌忙走過去推北窗,推開北窗,她一眼看見了寶石山上尖頂如錐的保俶塔。我母親這纔相信了自己看見的事情――雷峰塔倒了。從此往後,在西湖南北兩岸對望了不知幾千幾百年的一對寶塔,衹剩下孤零零的一座。都說"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現在,雷峰塔倒了,老衲死了,天知道美人還能活幾天?我母親又扭過頭去,呆呆地看那片空蕩蕩的煙塵,她終於再次確定,雷峰塔真的是倒了。這個不可置疑的確認,讓我母親陷入了難以言說巨大無比的惶恐之中:一座站了千年百年的古塔,好好的怎麽就會塌了呢?誰都知道那個老故事,誰都知道這座塔底下壓着一條白蛇。難道是法海和尚轉世投胎變成孫大帥又回來了?難道是鎮在塔底的白蛇白娘子,千年萬年,真的等來了翻身出世的日子?
報紙上登了文章說雷峰塔倒了。又登了照片,照片上是雷峰塔遍地瓦礫、粉身碎骨的屍體,在雷峰塔的屍體上螞蟻搬傢一樣的聚集着人群。原來是有人誤傳,雷峰塔裏藏了"金",塔一倒,撒了滿地黃金。人們發了瘋一樣跑過去找金子,在碎磚亂瓦上翻個不停。後來纔知道是聽錯了,不是"藏金",是"藏經"。兩手空空,大失所望的人群紛紛而去。但是,確實有人真的在摔碎的磚心裏,看見了一捲一捲的經文。可大傢全當那是廢物。後來,有大學問傢出來說,那是一捲一捲的陀羅尼經,都是宋代以前用雕版印出來的經文,比金子要值錢得多、貴重得多。人們這纔如夢方醒,又紛紛返回去,在雷峰塔的屍體上東挖西敲,榨骨吸髓。可是,已經晚了,那些經文早已經變成了拿不起來的紙灰。滿心狂喜的人們,再一次兩手空空。眼見得一日之內,人心幾起幾落,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人們忽然覺出一點異樣的滋味來,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群被戲弄的牽綫木偶,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群吞吃了同類的野獸,一絲不能出口的慚愧和歉意在那些貪婪的眼睛背後,飄忽不定遊來遊去。
我母親說,她看着照片上螻蟻奪食一般的人群,心痛如椎,就在那一刻頓然醒悟,一下子看透了真相。於是,我母親對着我長長地嘆息,
"秋白呀秋白――這人世間真是托付不得真心吶……"
第一章:粉孩兒
一、
起初,看上去,他和每一個剛剛出生的普通孩子沒任何兩樣,粉團一般的小身體,胳膊像鮮藕,大眼睛,透明的水玉般的小指甲,黑黑的頭髮,是個未來的美丈夫。
五個月上,依依呀呀,見人就笑,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哭起來卻是驚天動地渾不講理。喜歡女人,喜歡讓女人抱。幹淨漂亮的小村姑們一走過,他就噢噢地衝人傢撒歡,而男人們,無論老少,他都矜持驕傲地不理不睬。
他娘快樂地說,原來也是個小情種啊!
這小情種,小美丈夫,一天一天長大,悄悄長大,身體中神秘的秘密,無人知曉。突然有一天,他乘人不備爬出了戶外,有什麽東西在引誘着他,召喚着他。是一種聲音,竹笛,牧童的竹笛,這聲音讓他莫名其妙地興奮、激動,喚起他身體深處的東西,渾沌深處的東西,記憶和嚮往,他陶醉地舞蹈,在地上扭動,這歡樂的剎那他還原為另一種生命和生靈。
――重述《白蛇傳》
李 銳蔣 韻
引子
我母親說,就在我出生前不到一個時辰,她坐在自傢樓房的南窗前,窗外秋陽如水,西子湖靜悄悄的,遠山近樹也是靜悄悄的,一動不動,像是沉在水底的影子。猛然間,我母親聽到"轟咚"一聲駭人的悶響,她就想,來了,來了,孫大帥的隊伍真的打進杭州城裏來了。那些日子,杭州城人心惶惶,到處盛傳孫傳芳的隊伍要打過來了。腿快的已經帶上細軟逃跑了。眼看大禍臨頭,我母親因為懷着我,馬上就要臨盆了,哪裏都不能走,衹好在傢硬等。我母親有一句至理名言:這世界上凡是做過媽媽的女人都曉得,天底下沒有比生孩子再大的事情。我母親說,在那一聲駭人的悶響之後,再沒有第二聲,她一扭頭,就看見了那股衝天而起的煙塵。等到煙塵散盡,我母親看見了比孫大帥的大兵進城更可怕、更離譜的事情――夕照山下的雷峰塔沒有了。我母親說,杭州人世世代代看着雷峰塔,生生死死不知看了幾百幾千年,雷峰塔怎麽可能一下子就沒有了呢?我母親驚恐萬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慌忙走過去推北窗,推開北窗,她一眼看見了寶石山上尖頂如錐的保俶塔。我母親這纔相信了自己看見的事情――雷峰塔倒了。從此往後,在西湖南北兩岸對望了不知幾千幾百年的一對寶塔,衹剩下孤零零的一座。都說"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現在,雷峰塔倒了,老衲死了,天知道美人還能活幾天?我母親又扭過頭去,呆呆地看那片空蕩蕩的煙塵,她終於再次確定,雷峰塔真的是倒了。這個不可置疑的確認,讓我母親陷入了難以言說巨大無比的惶恐之中:一座站了千年百年的古塔,好好的怎麽就會塌了呢?誰都知道那個老故事,誰都知道這座塔底下壓着一條白蛇。難道是法海和尚轉世投胎變成孫大帥又回來了?難道是鎮在塔底的白蛇白娘子,千年萬年,真的等來了翻身出世的日子?
報紙上登了文章說雷峰塔倒了。又登了照片,照片上是雷峰塔遍地瓦礫、粉身碎骨的屍體,在雷峰塔的屍體上螞蟻搬傢一樣的聚集着人群。原來是有人誤傳,雷峰塔裏藏了"金",塔一倒,撒了滿地黃金。人們發了瘋一樣跑過去找金子,在碎磚亂瓦上翻個不停。後來纔知道是聽錯了,不是"藏金",是"藏經"。兩手空空,大失所望的人群紛紛而去。但是,確實有人真的在摔碎的磚心裏,看見了一捲一捲的經文。可大傢全當那是廢物。後來,有大學問傢出來說,那是一捲一捲的陀羅尼經,都是宋代以前用雕版印出來的經文,比金子要值錢得多、貴重得多。人們這纔如夢方醒,又紛紛返回去,在雷峰塔的屍體上東挖西敲,榨骨吸髓。可是,已經晚了,那些經文早已經變成了拿不起來的紙灰。滿心狂喜的人們,再一次兩手空空。眼見得一日之內,人心幾起幾落,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人們忽然覺出一點異樣的滋味來,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群被戲弄的牽綫木偶,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群吞吃了同類的野獸,一絲不能出口的慚愧和歉意在那些貪婪的眼睛背後,飄忽不定遊來遊去。
我母親說,她看着照片上螻蟻奪食一般的人群,心痛如椎,就在那一刻頓然醒悟,一下子看透了真相。於是,我母親對着我長長地嘆息,
"秋白呀秋白――這人世間真是托付不得真心吶……"
第一章:粉孩兒
一、
起初,看上去,他和每一個剛剛出生的普通孩子沒任何兩樣,粉團一般的小身體,胳膊像鮮藕,大眼睛,透明的水玉般的小指甲,黑黑的頭髮,是個未來的美丈夫。
五個月上,依依呀呀,見人就笑,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哭起來卻是驚天動地渾不講理。喜歡女人,喜歡讓女人抱。幹淨漂亮的小村姑們一走過,他就噢噢地衝人傢撒歡,而男人們,無論老少,他都矜持驕傲地不理不睬。
他娘快樂地說,原來也是個小情種啊!
這小情種,小美丈夫,一天一天長大,悄悄長大,身體中神秘的秘密,無人知曉。突然有一天,他乘人不備爬出了戶外,有什麽東西在引誘着他,召喚着他。是一種聲音,竹笛,牧童的竹笛,這聲音讓他莫名其妙地興奮、激動,喚起他身體深處的東西,渾沌深處的東西,記憶和嚮往,他陶醉地舞蹈,在地上扭動,這歡樂的剎那他還原為另一種生命和生靈。
那是一個大災殃的開始,不過他毫無記憶。
再大起來,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突然迷上了捕捉。那時他不知道自己是有異秉的,他很快活,舌頭一捲,一隻小蟲就下了肚,再一捲,又一隻。弟弟檀童蹣跚地跟在他身後,學他的樣,粉紅的小短舌頭,一伸一伸,卻一無所獲。檀童撇着嘴角,哭了。他友愛地俯下頭,將剛剛捕獲的獵物,一隻金鈴子,喂到了檀童的小嘴裏。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娘的驚叫。
父親聞聲從屋裏跑出來,娘用手指着他們小哥倆,說不出話。父親臉白了,他衝過來,扳住檀童的嘴,摳出了那衹金鈴子。然後就撲嚮他,掐他的脖子,搖他,扳他的嘴,用一根指頭狠命地去捅他的喉嚨。他嘔吐了,那些獵物,一隻衹,嘔出來,帶着他的體液,有一隻,甚至還垂死掙紮地撲了兩下可憐的翅膀。
白灼灼的烈日下,他頭暈目眩,眼裏迸出無數顆閃亮的金星,像誘惑他的美妙的飛蟲。
夜晚,父親坐他床邊,摸他的頭髮,臉頰,輕輕地,鄭重地說,
"粉孩兒,你要記住,人,是不吃蟲的啊。"
父親的臉,還有聲音,都很悲傷,那悲傷是他不能瞭解的,卻讓他害怕。
"吃蟲,會引來禍事,兒,你要記下!"父親又說。
燈焰在父親臉上,一跳一跳,墻壁上父親的身影也一跳一跳,像鬼魅的舞蹈。他不知道"禍事"是樁什麽東西,可那一定是可怕的,黑暗的。而他自己,則是一個能引來"禍事"的可怕的人。
天上地下,黑夜白天,有多少的誘惑,引誘他惹禍。飛蛾撞他的臉,青蛙跳上他的赤腳背,牛虻在他耳旁尋釁,螢火蟲撲打他傢窗欞。這世界,步步都是為他設下的陷阱。他目不斜視,變得呆頭呆腦。他對自己說,"粉孩兒,你不能惹禍。"可是心裏,卻總有一個小聲音,說着另外的話。那聲音總是憤憤不平地發問,"為什麽?為什麽?"
一個晴朗的秋日,孩子們聚在草灘上小樹林旁,玩彈弓,比賽打鳥。他們玩得很快活,你喊我叫,那射出的彈子,卻差不多彈彈虛發。他一時忘情,忽然飛身上樹,兩腳倒勾住樹稍,身子"嗖"地一彈,一隻小鳥就撲楞楞在了他的齒間,他一鬆嘴,"嗖"地又是一彈,另一隻又被他撲楞楞拿下。樹下的孩子們張大嘴,看呆了,突然他們歡呼起來,大喊,"給我!給我!"他們圍着大樹,雀躍着,嚮他要戰利品。衹見那柔韌的小身體,嗖嗖地、歡快地、寒光凜凜地出擊,如同一隻匕首,刀刀見血。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一旁驚叫起來,
"天爺!造孽呀,看這孩子,像長虫!"
他學會了隱藏。六年來他隱藏得很好,再也沒有惹禍。在這個城郭中,沒有誰再把他看做是一個怪物。就連父親,也以為他迷途知返,轉了習性。可是,衹有他一個人知道,他其實仍舊是,也許,永遠都將是人群中的一個異類,一個妖異。他身上奇怪的癖好和習性,那讓人群驚異害怕、給親人帶來禍端災秧、讓他自己深深羞恥和痛苦的東西,不是他想甩脫就能甩脫的,那是他的與生俱來,是和他的血肉之身生死相隨撕裂不開的惡運,是他的命。一天天長大的粉孩兒,小小年紀,明白了這一點,從此就變成了一個不會笑、也沒有快樂、心機很深的孩子。
他生而與人不同。
他常常獨往獨來,不合群。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這片大草灘,百蟲的家乡。草的氣味,讓他感到親切。最不快樂最鬱悶的時候聞到陽光下草的腥氣他甚至會哭。他趴在草地上,嘩嘩地流淚,感受到一種羞恥的快樂。他努力剋製着不讓他那條箭矢般的長舌飛出口腔。可是,總有控製不住的時候,總有激情奔涌的時刻,在確保沒有第三衹眼睛的註視下,他會偶爾放縱一下自己。他鑽進小樹林,爬上枝葉最濃密的大樹,將自己隱藏起來,當一隻獵物,無論是小麻雀還是知更鳥,被他迅雷不及掩耳地咬在齒間鮮血涌入腔中的剎那,他會狂喜地發抖。而隨之而來的便是更深刻的羞恥感、罪惡感和一個永沒有答案的疑問:
再大起來,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突然迷上了捕捉。那時他不知道自己是有異秉的,他很快活,舌頭一捲,一隻小蟲就下了肚,再一捲,又一隻。弟弟檀童蹣跚地跟在他身後,學他的樣,粉紅的小短舌頭,一伸一伸,卻一無所獲。檀童撇着嘴角,哭了。他友愛地俯下頭,將剛剛捕獲的獵物,一隻金鈴子,喂到了檀童的小嘴裏。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娘的驚叫。
父親聞聲從屋裏跑出來,娘用手指着他們小哥倆,說不出話。父親臉白了,他衝過來,扳住檀童的嘴,摳出了那衹金鈴子。然後就撲嚮他,掐他的脖子,搖他,扳他的嘴,用一根指頭狠命地去捅他的喉嚨。他嘔吐了,那些獵物,一隻衹,嘔出來,帶着他的體液,有一隻,甚至還垂死掙紮地撲了兩下可憐的翅膀。
白灼灼的烈日下,他頭暈目眩,眼裏迸出無數顆閃亮的金星,像誘惑他的美妙的飛蟲。
夜晚,父親坐他床邊,摸他的頭髮,臉頰,輕輕地,鄭重地說,
"粉孩兒,你要記住,人,是不吃蟲的啊。"
父親的臉,還有聲音,都很悲傷,那悲傷是他不能瞭解的,卻讓他害怕。
"吃蟲,會引來禍事,兒,你要記下!"父親又說。
燈焰在父親臉上,一跳一跳,墻壁上父親的身影也一跳一跳,像鬼魅的舞蹈。他不知道"禍事"是樁什麽東西,可那一定是可怕的,黑暗的。而他自己,則是一個能引來"禍事"的可怕的人。
天上地下,黑夜白天,有多少的誘惑,引誘他惹禍。飛蛾撞他的臉,青蛙跳上他的赤腳背,牛虻在他耳旁尋釁,螢火蟲撲打他傢窗欞。這世界,步步都是為他設下的陷阱。他目不斜視,變得呆頭呆腦。他對自己說,"粉孩兒,你不能惹禍。"可是心裏,卻總有一個小聲音,說着另外的話。那聲音總是憤憤不平地發問,"為什麽?為什麽?"
一個晴朗的秋日,孩子們聚在草灘上小樹林旁,玩彈弓,比賽打鳥。他們玩得很快活,你喊我叫,那射出的彈子,卻差不多彈彈虛發。他一時忘情,忽然飛身上樹,兩腳倒勾住樹稍,身子"嗖"地一彈,一隻小鳥就撲楞楞在了他的齒間,他一鬆嘴,"嗖"地又是一彈,另一隻又被他撲楞楞拿下。樹下的孩子們張大嘴,看呆了,突然他們歡呼起來,大喊,"給我!給我!"他們圍着大樹,雀躍着,嚮他要戰利品。衹見那柔韌的小身體,嗖嗖地、歡快地、寒光凜凜地出擊,如同一隻匕首,刀刀見血。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一旁驚叫起來,
"天爺!造孽呀,看這孩子,像長虫!"
他學會了隱藏。六年來他隱藏得很好,再也沒有惹禍。在這個城郭中,沒有誰再把他看做是一個怪物。就連父親,也以為他迷途知返,轉了習性。可是,衹有他一個人知道,他其實仍舊是,也許,永遠都將是人群中的一個異類,一個妖異。他身上奇怪的癖好和習性,那讓人群驚異害怕、給親人帶來禍端災秧、讓他自己深深羞恥和痛苦的東西,不是他想甩脫就能甩脫的,那是他的與生俱來,是和他的血肉之身生死相隨撕裂不開的惡運,是他的命。一天天長大的粉孩兒,小小年紀,明白了這一點,從此就變成了一個不會笑、也沒有快樂、心機很深的孩子。
他生而與人不同。
他常常獨往獨來,不合群。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這片大草灘,百蟲的家乡。草的氣味,讓他感到親切。最不快樂最鬱悶的時候聞到陽光下草的腥氣他甚至會哭。他趴在草地上,嘩嘩地流淚,感受到一種羞恥的快樂。他努力剋製着不讓他那條箭矢般的長舌飛出口腔。可是,總有控製不住的時候,總有激情奔涌的時刻,在確保沒有第三衹眼睛的註視下,他會偶爾放縱一下自己。他鑽進小樹林,爬上枝葉最濃密的大樹,將自己隱藏起來,當一隻獵物,無論是小麻雀還是知更鳥,被他迅雷不及掩耳地咬在齒間鮮血涌入腔中的剎那,他會狂喜地發抖。而隨之而來的便是更深刻的羞恥感、罪惡感和一個永沒有答案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