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学>> 朱曉強 Zhu Xiaoj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 成佩華 Cheng Peihua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朱成父母傢教手記:朱成在哈佛
  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無可救藥的。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成為領袖。如何通過最科學的教育方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讓孩子成為領袖,是無數 “望子成竜”的父母親的最大心願。《朱成在哈佛-朱成父母傢教手記》這本書就是實現父母願望的一個實踐案例。2006年4月,一個來自中國的女孩朱成,憑着自己的智慧和充滿活力的領導才能在世界一流的學府哈佛中……
第1節: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當這部書稿被我們捧在手上細細體會的時候,我們心裏自然充滿了自豪,為朱成在哈佛取得的成績。同時,我們還感到一種如釋重負的興奮:原來教育也可以遠離沉重,成長還可以如此快樂。
  中國,從來就不缺少望子成竜、望女成鳳的父母。而且,這些父母的願望被世代放大,時至今日,有關青少年的成長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似乎不僅關係到孩子的一生,甚至事關家庭命運、國傢未來……這種愛的包袱帶給孩子的,有前進的動力,卻也有巨大的壓力,甚至少部分的孩子不堪重負。
  但是,朱成和她的爸爸媽媽,用朱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最終的結果告訴我們,其實,成長可以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而家庭教育,則是一門充滿愛的藝術。
  朱成的父母,是一對平凡的父母,卻也是懂得生活真諦的父母。他們從來沒想過讓女兒上北大、進哈佛。他們從一開始就把女兒的身心健康、平安快樂放在了第一位。這註定他們的教育方法與衆不同,他們教給女兒怎樣挖掘自己的興趣,怎樣選擇自己的未來,怎樣面對成功和挫折,怎樣愛別人與被人愛,怎樣健康和平安,怎樣開心和快樂……我們相信,一個孩子在懂得了這些之後,她已經註定無法平庸。因此,朱成能走進哈佛,並取得如此大的成績,雖是“意外”,卻非偶然。
  然而,我們多數人卻習慣顛倒因果。我們首先看到了哈佛學生總會主席的顯赫“桂冠”,感慨之餘,又錦上添花般地發現,原來朱成還是能彈琴愛表演的纔藝明星,還是一個體育健將,原來還那麽快樂開朗、善於交際……其實,正是這些被我們放在次要地位的附屬特質,纔是朱成取得今日成績的基礎,這也纔是教育真正要達到的目標。朱成,從來都不僅僅是哈佛學生總會主席,還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一個纔藝豐富的中國姑娘,一個陽光的快樂女孩!
  而朱成身上那些奠定她成功基礎的特質,來自於她成長歲月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家庭教育中打下的良好基礎。這本書便把我們帶回那些歲月,讓我們看到了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父母瞭解,是怎樣的成長經歷,造就了這位改變了哈佛370年校史的可愛女孩。
  這本書裏,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衹有原汁原味的家庭生活和一對父親母親愛的感悟。它也不是出自專傢、學者的手筆,我們卻無法改動其中的文字,因為其中的每一字句,都浸漬着父愛母愛的氣息。
  我們出這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想造就更多的“哈佛總統”,我們更想成就更多成功的父母,讓他們懂得如何真正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輕鬆、快樂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才;也希望孩子們看到這本書,知道怎樣選擇和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2節:第一章 養成良好習慣(1)
  第一章 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說孩子的愛好是雜亂無章的“窗欞”,那麽從小培養起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窗框”,規定了孩子成長的大方向。當“窗欞”偶爾突破“窗框”時,父母與孩子間平等的溝通,就是調教孩子成長道路指嚮的最好方式。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好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這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繪上什麽圖畫就是什麽圖畫。我們非常註重對孩子進行行為習慣、健康常識、道德品質的教育。在朱成兩歲上餐桌開始,對她習慣的培養就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着。生活上,小到吃飯時的規矩,大到待人接物時的禮貌,我們都會以良好的行為來做出表率。這些細小的習慣其實和學習也是相通的。學習上,經過小學、初中階段後,朱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相信,有了這些習慣的支撐,孩子無論做什麽事情,都不會不着邊際。
  我們一直認為:好的習慣是好的品質的前提,而良好的習慣是靠平時一點一滴養成的。每一個習慣的養成看似簡單,但能夠堅持下來就非常不容易了。就像呼吸一樣,平時一點都不覺得纍,但進行劇烈運動後,你會感到心跳加劇,呼吸急促,甚至上氣不接下氣。所以,好的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於要持之以恆,有韌勁,讓習慣變成你的呼吸一樣自然。
  朱成上高中後,我們基本上對她采取了“三不管”政策。高中階段的學習非常緊張,但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擔心。因為早在這之前,良好的習慣已讓她受益匪淺,使她以後在各類競賽和升學考試中,都能發揮出色。朱成這樣說過:“我一天不看書不學習,就覺得好像有什麽事情沒做一樣。”因為學習已經深入骨髓,變得和吃飯睡覺一樣日常了。
  榜樣力量無窮大
  媽媽說:同齡榜樣力量大。
  小事不註意大事苦自己。這些都是我們着意培養女兒好習慣的口頭禪。和其他孩子一樣,女兒做事情完全憑興致。興致來了,事情做得妥妥當當,而一旦失去了興趣,就根本不願意動手。怎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朱成四歲的時候,喜歡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玩,在房間的地板上東一個、西一個擺放,嘴裏還念念有詞,一會兒動動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別提多開心了。
  乍看起來,玩具在地上雜亂無章,不過,在女兒的眼裏則奧妙無窮。她會告訴你,這個小熊正在森林裏鼕眠,那個小兔子正在四處逃避大灰狼的追捕……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奇妙而豐富。
  每次我們讓朱成把玩具整理起來的時候,女兒都很不樂意。有一次,我們讓她把小布熊收拾好準備吃飯,她卻一本正經地說:“噓,現在是午睡時間,熊寶寶正在睡覺,千萬別吵醒它。”真讓我們哭笑不得。
  後來,我們和女兒達成了協議,讓她負責整理自己的玩具,做個整潔的好孩子。開始幾天,女兒很起勁,她早早就把玩具放到整理箱裏,然後跑過來,拉着我們去看自己的勞動成果。不過,在女兒心裏,整理玩具似乎也是一場遊戲,既然是遊戲,就總有厭倦的時候,過了沒幾天,她就把這個協議忘得一幹二淨。
  有一天,傢裏要來客人。我們要女兒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幹淨,把玩具整理好,給客人一個好印象。她嘴裏答應,不過卻依舊埋頭玩得津津有味。她爸爸說了好幾次,小成成有些不高興了,就說:“我還要玩呢,要不你們把門關起來,就看不到我的房間了。”
  我們聽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想不到朱成居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掩耳盜鈴”。如何讓女兒養成整理小屋的良好習慣呢?沒想到,機會沒多久就出現了。
  一次,我們一起去朋友傢裏做客,朋友傢有一個叫瀟瀟的小女孩,年紀和朱成差不多大,也有自己的小房間,不過,我們發現,瀟瀟不僅穿戴整潔,小房間也收拾得非常整齊,東西擺放有序。
  我們於是大聲表揚瀟瀟:“瀟瀟真講衛生,房間收拾得這麽幹淨,是你自己收拾的嗎?”
  瀟瀟得意地說:“是啊,玩具都是我整理的,被子也是我自己疊的呢。”
  “瀟瀟真勤快。”我摸着瀟瀟的頭說,有意地看了女兒一眼。
  小成成咬着嘴角,睜着滴溜溜的眼睛轉來轉去,忽然冒出了一句:“我也會幹活,我的玩具也都是自己整理的。”
  孩子的話引來了一片笑聲。瀟瀟拉着成成去自己的小房間,像個小主人一樣,把自己的玩具一件件拿出來,和成成一起玩。
  回到傢裏以後,我們問女兒:“玩得開心嗎?”
  女兒說:“開心啊,瀟瀟和我玩了好多玩具。”
  我們又故意把話題引到瀟瀟身上,問:“瀟瀟傢裏收拾得幹淨不幹淨?”
  她說:“幹淨。”
  “如果瀟瀟的房間很亂,玩具扔了一地,你還會覺得她傢裏幹淨嗎?”
  女兒似乎明白了什麽,看着我們,低聲說:“不幹淨。”
  “好孩子,傢是你和爸爸、媽媽三個人組成的,每個人都代表着我們傢的形象,”我蹲下來,看着女兒的眼睛笑着說,“你看,一個小房間不幹淨,整個傢裏都顯得不幹淨了,關起門來也不管用。瀟瀟能做到的,成成也能做到,對不對?”
首頁>> >> 教学>> 朱曉強 Zhu Xiaoj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 成佩華 Cheng Peihua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