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
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
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
《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
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
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① 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 ②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
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
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
《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
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
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① 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 ②
作家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知道自己在做点什么。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读懂了这份示意图,你就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显然相信,小说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传达意识的空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关键",据我揣测,就是小说的宏旨。莱辛在这里并没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意思。她的艺术尝试是讲究分寸的,有理有据的,在实践中也是可以操作的。
一部《自由女性》,加上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和一本金色笔记,这样一个布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乱"(chaos)。这是一个关键词。莱辛是想用艺术的"乱"来象征外部世界的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精神的乱。五十年代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安宁、很不和谐的世界: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刚刚散去,朝鲜战场又冒起了熊熊战火。美国、英国、苏联都忙于扩军备战;人们似乎嫌原子弹杀人还不够多,不够狠,威力比之更大的氢弹正在加紧试验。而在美国,麦卡锡主义搞得人心惶惶。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上台,召开了苏共二十大,通过了秘密报告。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
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
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
《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
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起点的地方就止住了。推圆石的人于是继续努力,虽然要把圆石推上山顶简直遥遥无期(作者没有说哪一天人们可以期望在山顶上见到这块圆石),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一部《自由女性》,加上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和一本金色笔记,这样一个布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乱"(chaos)。这是一个关键词。莱辛是想用艺术的"乱"来象征外部世界的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精神的乱。五十年代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安宁、很不和谐的世界: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刚刚散去,朝鲜战场又冒起了熊熊战火。美国、英国、苏联都忙于扩军备战;人们似乎嫌原子弹杀人还不够多,不够狠,威力比之更大的氢弹正在加紧试验。而在美国,麦卡锡主义搞得人心惶惶。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上台,召开了苏共二十大,通过了秘密报告。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
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
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
《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
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起点的地方就止住了。推圆石的人于是继续努力,虽然要把圆石推上山顶简直遥遥无期(作者没有说哪一天人们可以期望在山顶上见到这块圆石),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