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专场>> 人类与考古>> 朱岩 Zhu Y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3年)
跨世纪的问号:图说秦始皇陵
  登高远眺,但见骊山峨峨,层峦叠嶂,山林葱郁;渭水悠悠,逶迤曲转,银蛇横卧。而那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的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两千多年来,任凭风霜雪雨的侵蚀和沧海桑田的变幻,它依然故我地傲立于八百里秦川。它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标志着一个部族从刀耕火种到封疆立国的巨变,见证了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磅礴气势,同时它也埋下了衰亡的种子,目击了一个帝国轰然倒塌前的刀光剑影和烈火残墟。它就是中国首批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帝陵。
第1节:东方定律
  在西安以东30余公里处,是著名的骊山风景区。这里山川秀丽、景色怡人,渭河蜿蜒于前,温泉深藏于内,自古以来便是历代帝王修建离宫别馆的好去处。传说中,女娲娘娘就在这里筑馆居住;西周末年的骊宫,曾上演了一出一笑倾人国、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唐代杨贵妃与华清池的故事,更是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
  而最受世人瞩目的,却是默默矗立在骊山北麓的一座巨型土丘。登高远眺,但见骊山峨峨,层峦叠嶂,山林葱郁;渭水悠悠,逶迤曲转,银蛇横卧。而那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的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两千多年来,任凭风霜雪雨的侵蚀和沧海桑田的变幻,它依然故我地傲立于八百里秦川。它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标志着一个部族从刀耕火种到封疆立国的巨变,见证了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磅礴气势,同时它也埋下了衰亡的种子,目击了一个帝国轰然倒塌前的刀光剑影和烈火残墟。
  它就是中国首批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帝陵。
  一、东方定律:金克木
  中国人的祖先,用朴素的唯物主义眼光,把构成世界的元素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他们认为,天地宇宙、草木鱼虫、万事万物的构成都离不了这五种基本元素,并把它们与地望方位、时序季节、色彩干支、神兽瑞祥等相对应,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形成了中国古代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
  在这个复杂的思想体系里,有一条重要的定律,就是"金克木"。在五行学说里,金对应着西方,而木对应着东方。一部先秦的历史似乎也对这条定律给予了完美的铨释:上古时代,兴起于西部黄土高原的农耕部落黄帝,先后征服了位于他东方的炎帝和蚩尤;崛起于西部的周人,灭亡了来自东方的殷人;而活动在同一区域的秦国,在一系列残酷的兼并战争后,最终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宇内一统的至高目标。
  正是这三次来自西方对东方的征服,大陆性质的农耕文明在中华的大地上植下了深深的根系。以农耕为立国之本的周人,在灭亡了殷商王朝统治的同时,也灭亡了殷人勇于冒险与贸易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精髓所在;以铁的纪律和严格等级为标识的秦人,不仅让六国人民屈服于它铁腕的统治,也让齐人的民主学风、楚人的浪漫热情及对心灵世界的自由追求屈服于铁的秩序之下。建立在农耕土壤层上的儒学思想,到了不久以后的汉代,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几千年来,这种思想一直渗透到我们灵魂深处,影响到我们今天生活的各个细节,与我们土壤一样黄色的皮肤紧紧地融为一体。
  在这里,西方的"金",不断克掉东方的"木"。利刃斫木,木折而金出,想来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金"真的天生就是"木"的克星吗?秦灭六国,真的就是天降大任、替天行道吗?让我们走进古老的秦帝国,来看看这柄属于"金"的战争利斧,是怎样在历史的砥砺上越磨越锋锐,在世界最后的等待中,挥出它石破天惊的致命一击……
  1.从崤山尸堆里爬起来的强国梦
  秦人的祖源,可上溯到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颛顼。
  传说颛顼的孙女修,是一个馋嘴的小姑娘。一天在郊外游玩,见到一枚五彩的鸟卵,竟忍不住把它吞食了,结果由此怀孕而生下一个儿子大业。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先秦文献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讲的是简狄因食了燕子遗下的卵而生下殷商先祖契的故事;美丽的姑娘姜原,在野外见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心让她将自己的纤纤素足踩踏上去,想试一试那巨人的脚到底比自己大多少,结果怀孕生下了周人的先祖后稷。如果剔除掉蕴含在其中的神话色彩,我们可以看到,这正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子知母不知父的现实反映。
  秦的先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传下许多可圈可点的业迹。大业的儿子大费,在古史的传说时代,因善于驯服各种鸟兽而被舜帝赐姓为"嬴",这就是"嬴秦"的由来。后来他又协助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其后裔子孙在夏商西周三代,世代为王室养马放牧,为国君守卫西陲,应该说他们为防范西戎的入侵、保障中原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为博取美人一笑,这位昏聩的国王不惜数次点燃传达紧急军情的烽火戏弄诸侯。后在申侯和犬戎来犯时,竟无人来救,结果国灭身亡。西周亡后,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赐以歧西之地,就这样,秦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秦建国之初,形势相当严峻,因为周王室封它的土地,大都被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犬戎侵占着。秦国最初几任国君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与西戎争夺土地和人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在位期间,才基本得到缓解。
第2节:强国梦
  秦穆公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君主,他能不拘一格地任用贤能。当时秦东面的晋国国力强盛,用金玉珠宝贿赂虞国的国君,希望能借道去进攻虢国。虞君贪利借道,结果晋军回师途中顺势灭了虞国,这便是成语"假虞灭虢"的来源。虞国的君主虽然愚蠢,可他手下却不乏人才,宫之奇和百里奚就是很有名的两位代表。百里奚同虞君一起成为晋国的俘虏,晋献公却慧眼识人,发现了百里奚超群的学识。正好这一年,秦穆公派公子絷来晋国求亲,晋献公答应把长公主嫁过去,认为百里奚是个可靠的人才,就把他作为陪嫁送给了秦国。两鬓斑白的百里奚行走在出嫁人的行列中,想到自己胸罗不世之才,临到暮年还沦落异乡为人仆役,越想越愤,趁人不备就溜出人流,辗转流亡,飘泊异乡,最后流落到了楚国,成为一个牧羊人。秦穆公久慕百里奚的贤名,想以重金聘请他到秦国,但又怕这样彰显的举动招来楚人的怀疑,反而弄巧成拙,于是想出一条妙计,诈称追赎亡奴,以五张羊皮的代价巧妙地迎回了具有经世纬国大才的百里奚,并委之以国家大政。百里奚深感知遇之恩,马上向穆公举荐了骞叔等人。在百里奚、骞叔等一批贤人的辅佐下,秦穆公向东屡次击败强大的晋国,向西则大举伐戎,开地千里,益国十二,在独霸西戎之后一举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
  应该说秦国的强国之路并不平坦,首先挡在它面前的是强大的晋国。要强国发展,就必须越过晋国这一关,于是在公元前627年,从中学历史课本中都能读到的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暴发了。
  崤山位于今河南省的三门峡地区,这里地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晋文公新丧,晋襄公初立,面对秦军无理过境的挑衅,晋国人同仇敌忾,晋襄公穿着墨染的丧服率兵出征,利用崤的有利地势进行设伏,结果一举全歼秦军,连秦国的主帅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也被晋军活捉。
  那是一个血色的黄昏,冲锋的嘶杀声早已停息,崤的山谷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枝上不见一只鸟影,石隙里听不到一声虫鸣,只有带着血腥气的山风不断从谷中吹来,令周围数十里内的草木虫兽为之颤栗噤声。而谷中的每一片焦黑的土地上,都躺满了形态各异的尸体,有的握拳向天,有的挣扎欲起,有的利箭穿目,有的肢体分离……
  秦的强国战略在崤的山谷中嘎然止步。是不屈不挠地奋进崛起,还是就此走向沉沦,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那样最终默默地从历史长河中消失。我们看到,秦人的表现,为他们最终能一统华夏作了最强有力的证明。
  消息传到秦国国内,秦穆公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他穿起丧服,率领文武百官来到东郊,向着秦军出师的方向号啕大哭。他向着天空哭喊:"都是寡人的昏聩呀,不听骞叔忠告,害得孟明全军覆没,罪责全在寡人一人呀!愿苍天保佑他们,所有罪过全由寡人承担吧!"
  孟明视等三人被释放归来,秦穆公非但没有治他们的罪,反而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让他们继续领兵,悉心复仇。两年后,孟明视兴兵伐晋,在彭衙与晋交战,结果失败而归。秦穆公依然一如既往地信任着自己的将领,并且愈加厚待他们。
  孟明视等深感无颜面君,更无颜面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百姓。他们放弃了豪华的住宅,脱下了锦绣的衣袍,只身住进军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共同操练。一年下来,孟明视老了,白发爬满了他的鬓角,皱纹深契入他的前额。但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却士气高昂,敌忾同仇。
  公元前624年,即周襄王二十八年四月,秦军以哀兵之势东渡黄河。他们焚烧了渡河的船只,誓师东向,所到之处晋军望风披靡。秦军一直攻取了晋国的王官城,并打到京城郊外,晋军闭城不战,莫敢与秦师争锋。
  秦穆公亲自从茅津渡河,来到崤的山谷中。但见累累白骨,盈山遍野,所从士卒,无不痛哭失声。秦穆公修造了一座巨大的墓冢来安葬这些忠勇的士兵们。他身着丧服,大哭三日,痛悼亡灵,焚香祭辞:"我忠勇的将士们,你们静听我言:我不听贤能的劝诫,致使你们抛尸荒野,为国捐躯。这都是我个人的罪孽。我今来筑冢安葬你们,也立此以为天下示,让后世牢牢记住我的过失吧。"世人闻言,无不垂泪。古代圣人叹道:穆公能有如此宽广的襟怀,何患没有胜利的一天!
  从崤山的尸堆里爬起来的,不是沉沦,而是秦人不屈的强国梦。
  战国初年,七雄争战连年不休,此时的秦国内政不宁,而以魏国为首的韩、赵、魏三晋联军又屡败秦军,攻占了秦的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缩于西北一隅,内外交困,无暇顾及中原事务,因此一时被东方诸国视为夷狄之流,不屑与其为伍。
首页>> 文化生活>>专场>> 人类与考古>> 朱岩 Zhu Y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