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往湾漳之路
1.从京广线南下
列车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风驰电掣地向南飞驰,车窗外不断闪过一株株笔直的白杨树。和风吹送着一片片整齐的麦田,漾起一轮又一轮金色的波浪。在田间简易的马路上,一些上点年纪的冀中汉子,就像高家庄的乡亲们一样裹着白色的头巾,吆喝着大车往来奔忙,一幅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
西侧的车窗外,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廓一直隐隐地伴随着列车南下,那就是著名的太行山脉。当西沉的夕阳渐渐游移到那遥远的山廓之上,人们眼前出现了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流。这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河流,相传2300多年前,一个当地的地方官吏为了治理此河,曾把一个危害地方、为"河伯"四处张罗童男童女的老巫婆扔进了滔滔的河水。后来,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中学的历史课本,成为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地,有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流域面积达18200平方公里。
当漳河流经冀、豫两省的交界地面时,车窗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古代坟丘从人们眼中闪过。望着那矗立在苍穹下的巨大土丘,人们不由得涌起一阵思古情怀--眼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呢?
这里是河北省最南部的磁县地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腹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距此向南不过几十公里的河南省北部重镇安阳,就曾经长期成为商王朝的都城;而从此向东5公里,就是著名的邺城了。
据传,春秋时代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战国后归魏国。前面提到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史起曾先后担任邺县令,在这期间先后开凿了十二渠引漳水溉田,使盐卤之地尽为良田,所以左思《魏都赋》说:"西门溉其前,史起濯其后。"这次治邺的结果是,通过疏浚河道,逐渐使这片土地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沟渠发达的区域。古代农业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灌溉农业,必须有水浇灌庄稼,才可能保证收成,因此,从汉代到唐代,这里一直属于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就在这样一片曾经喧闹一时的热土上,那大大小小的坟丘,必然与历史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相联系。而与这片土地有关的系列人物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位在戏剧舞台上抹着白脸的曹操。
2.曹操"七十二疑冢"与北朝陵墓群
史载: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拜汉丞相,封于邺;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败袁绍,实据邺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王,都于邺;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归葬邺城之西陵。
那么,曹操的陵墓在哪里?这个历史上的谜案,时至今日依然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曹操的陵墓既然被称为西陵,那么,它就应该位于他亲自规划建造的历史名城曹魏邺城之西。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最南端的临漳县,邺城以西5公里的磁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坟丘--就是那些在列车上引发人们联想的大小土丘。曾几何时,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当地居民,都把这些墓葬称为"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的多疑与狡黠,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传说曹操死后,为了迷惑人们,保全自己的陵墓不被盗掘,一夜之间在当时邺都的西郊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假坟丘,然后把自己隐藏在这大大小小的土丘下面。于是,曹操达到了目的,他真正的藏身之地,直到今天仍然迷惑着当世的人们。
北宋时代,人们出于当时的政治目的,开始丑化曹操,此后就连民间戏剧中的曹操,都被描述成白脸奸臣,"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更是他多疑奸诈的一个有力证据。宋人愈应符在《曹操疑冢》诗中写到∶
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机到丘垅。
又云:
1.从京广线南下
列车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风驰电掣地向南飞驰,车窗外不断闪过一株株笔直的白杨树。和风吹送着一片片整齐的麦田,漾起一轮又一轮金色的波浪。在田间简易的马路上,一些上点年纪的冀中汉子,就像高家庄的乡亲们一样裹着白色的头巾,吆喝着大车往来奔忙,一幅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
西侧的车窗外,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廓一直隐隐地伴随着列车南下,那就是著名的太行山脉。当西沉的夕阳渐渐游移到那遥远的山廓之上,人们眼前出现了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流。这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河流,相传2300多年前,一个当地的地方官吏为了治理此河,曾把一个危害地方、为"河伯"四处张罗童男童女的老巫婆扔进了滔滔的河水。后来,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中学的历史课本,成为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地,有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流域面积达18200平方公里。
当漳河流经冀、豫两省的交界地面时,车窗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古代坟丘从人们眼中闪过。望着那矗立在苍穹下的巨大土丘,人们不由得涌起一阵思古情怀--眼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呢?
这里是河北省最南部的磁县地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腹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距此向南不过几十公里的河南省北部重镇安阳,就曾经长期成为商王朝的都城;而从此向东5公里,就是著名的邺城了。
据传,春秋时代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战国后归魏国。前面提到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史起曾先后担任邺县令,在这期间先后开凿了十二渠引漳水溉田,使盐卤之地尽为良田,所以左思《魏都赋》说:"西门溉其前,史起濯其后。"这次治邺的结果是,通过疏浚河道,逐渐使这片土地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沟渠发达的区域。古代农业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灌溉农业,必须有水浇灌庄稼,才可能保证收成,因此,从汉代到唐代,这里一直属于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就在这样一片曾经喧闹一时的热土上,那大大小小的坟丘,必然与历史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相联系。而与这片土地有关的系列人物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位在戏剧舞台上抹着白脸的曹操。
2.曹操"七十二疑冢"与北朝陵墓群
史载: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拜汉丞相,封于邺;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败袁绍,实据邺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王,都于邺;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归葬邺城之西陵。
那么,曹操的陵墓在哪里?这个历史上的谜案,时至今日依然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曹操的陵墓既然被称为西陵,那么,它就应该位于他亲自规划建造的历史名城曹魏邺城之西。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最南端的临漳县,邺城以西5公里的磁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坟丘--就是那些在列车上引发人们联想的大小土丘。曾几何时,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当地居民,都把这些墓葬称为"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的多疑与狡黠,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传说曹操死后,为了迷惑人们,保全自己的陵墓不被盗掘,一夜之间在当时邺都的西郊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假坟丘,然后把自己隐藏在这大大小小的土丘下面。于是,曹操达到了目的,他真正的藏身之地,直到今天仍然迷惑着当世的人们。
北宋时代,人们出于当时的政治目的,开始丑化曹操,此后就连民间戏剧中的曹操,都被描述成白脸奸臣,"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更是他多疑奸诈的一个有力证据。宋人愈应符在《曹操疑冢》诗中写到∶
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机到丘垅。
又云: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尽发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至少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就已经把邺城西郊的墓群认定为建于三国曹魏时代了,而且还是"大奸臣"曹操本性狡诈的佐证。难怪连崇尚斯文儒雅和绅士风度的宋代文人,说出来的话也几乎等于泼皮骂街:什么机关算尽的七十二疑冢,都给开膛破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你曹操还有藏身之地吗?
宋代以后,疑冢的传说不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以创造鬼怪故事著称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写下了《曹操冢》的故事,描述的内容更是光怪陆离,匪夷所思。
这以讹传讹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以前是难以平反昭雪的。考古学之所以逐渐成熟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疑惑不断给予科学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磁县古墓群的一些出土遗物引起学者的注意,有人开始怀疑:磁县古墓群与曹操"七十二疑冢"或许并无关系?
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中,伴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几座磁县古墓葬,结果证实了学者的猜疑--邺城西郊的古墓群,应当属于晚于曹魏王朝300多年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的附属陵墓区,而不是千百年来人们讹传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如今的邺城只是一片深埋农田之下的废墟,而在它消逝之前,一直是历代英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3至6世纪的300余年时间里,邺城先后六次成为国都。尽管这个"六朝古都"未能如西安、北京、南京一样幸存至今,但其缔造者的荣耀却无人不晓。
在军阀纷争的东汉末年,曹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征战逐步强大,而最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北方的袁绍,占据了邺,从此他有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曹操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一座划时代的城市。曹魏邺城是第一次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的都城,全城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北部中央是唯一的宫城。贯穿南北有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群东西对称,这种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一直影响到了明清北京城。曹魏邺城的东西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他主要街道将城区划分为整齐的区域,贵族、官僚、百姓分别居住在不同区域。曹魏邺城彻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格局,包括隋唐长安城等中国历代都城都受到曹魏邺城深刻影响,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造化弄人,邺城的命运与过场的帝王将相一起历经着沧桑轮回,曹氏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很快就报应在孙子曹奂身上,司马昭父子更加富于创造性的表演,为历史的舞台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西晋末年的战乱很快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首先定都于此。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北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史称"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死者达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走马灯似地在邺城登台亮相,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早已凋敝不堪了。
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因洛阳无险可据,从而迁都邺城,历史上称为东魏。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迁来的洛阳人口众多,高欢便于紧邻邺北城的南面兴建新城,现又称邺南城。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建立的北齐政权,也继承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
东魏、北齐在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的力量优势,傲然有大国雄风。当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
尽发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至少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就已经把邺城西郊的墓群认定为建于三国曹魏时代了,而且还是"大奸臣"曹操本性狡诈的佐证。难怪连崇尚斯文儒雅和绅士风度的宋代文人,说出来的话也几乎等于泼皮骂街:什么机关算尽的七十二疑冢,都给开膛破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你曹操还有藏身之地吗?
宋代以后,疑冢的传说不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以创造鬼怪故事著称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写下了《曹操冢》的故事,描述的内容更是光怪陆离,匪夷所思。
这以讹传讹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以前是难以平反昭雪的。考古学之所以逐渐成熟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疑惑不断给予科学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磁县古墓群的一些出土遗物引起学者的注意,有人开始怀疑:磁县古墓群与曹操"七十二疑冢"或许并无关系?
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中,伴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几座磁县古墓葬,结果证实了学者的猜疑--邺城西郊的古墓群,应当属于晚于曹魏王朝300多年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的附属陵墓区,而不是千百年来人们讹传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如今的邺城只是一片深埋农田之下的废墟,而在它消逝之前,一直是历代英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3至6世纪的300余年时间里,邺城先后六次成为国都。尽管这个"六朝古都"未能如西安、北京、南京一样幸存至今,但其缔造者的荣耀却无人不晓。
在军阀纷争的东汉末年,曹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征战逐步强大,而最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北方的袁绍,占据了邺,从此他有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曹操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一座划时代的城市。曹魏邺城是第一次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的都城,全城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北部中央是唯一的宫城。贯穿南北有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群东西对称,这种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一直影响到了明清北京城。曹魏邺城的东西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他主要街道将城区划分为整齐的区域,贵族、官僚、百姓分别居住在不同区域。曹魏邺城彻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格局,包括隋唐长安城等中国历代都城都受到曹魏邺城深刻影响,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造化弄人,邺城的命运与过场的帝王将相一起历经着沧桑轮回,曹氏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很快就报应在孙子曹奂身上,司马昭父子更加富于创造性的表演,为历史的舞台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西晋末年的战乱很快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首先定都于此。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北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史称"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死者达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走马灯似地在邺城登台亮相,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早已凋敝不堪了。
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因洛阳无险可据,从而迁都邺城,历史上称为东魏。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迁来的洛阳人口众多,高欢便于紧邻邺北城的南面兴建新城,现又称邺南城。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建立的北齐政权,也继承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
东魏、北齐在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的力量优势,傲然有大国雄风。当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