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半個童年
夢想
我的父母、我的太姥和我
我出生於1982年6月14日,那時"文革"已經結束六年多了,可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回響。
記得我七歲時的一個晚上,父親值夜班,在瀋陽的夜總會和娛樂區維持治安,我練了好長時間的鋼琴,剛結束,母親在我身邊坐下來,遞給我幾瓣新鮮的橘子和一杯涼水。沒費多少勁,我就慫恿着她開始講起她年輕時候的事。
我喜歡聽母親的故事。因為她曾經在學校裏當過歌手和演員,她說話也像演戲一樣,總是興高采烈,還帶着戲劇化的停頓。她跟我講她和我父親的生平故事,講他們倆的生命是如何緊密相連,在我的腦海裏,每一段故事都有配樂。自打我記事以來,我的腦海裏就有音樂,像電影配樂一樣,為我生活中最難忘的時刻伴奏。我聽到過練習麯、協奏麯、奏鳴麯,還有偉大的交響麯。我聽到過和聲和復調。我聽到了音樂所表達的行動。對我來說,音樂就是行動,而我父母的生活就充滿了跌宕起伏,可以為戲劇和激動人心的音樂提供素材。
母親說:"我很早就愛上了音樂。音樂總能給我鼓舞,給我歡樂。"
母親告訴我,她纔四歲時,我的姥爺和姥姥就領着她和我的三個舅舅舉傢從丹東遷到了瀋陽。在瀋陽,姥爺在一傢煉鐵廠裏當高級技術員,姥姥成了一名簿記員。她的爺爺愛唱京劇裏的段子,所以傢裏總是有音樂。
"那我姥姥呢?"我問:"我怎麽從沒見過她?"
"我還小的時候她就得了肺病過世了。"
"多小?"我問道。
"我那時九歲。"
我的心一下子狂跳起來。我突然感到了恐懼。"我九歲的時候你會不會死?"
她嚮我保證:"哦,不會的,寶貝,我永遠都會和你在一起。"
我問道:"你那時害怕嗎?"
"沒錯,我那時很害怕。我是傢裏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兒,和你姥姥很親。失去她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害怕生活中沒有了她。"
"然後呢?"
母親說:"然後--然後就像現在這樣啦,生活總要繼續。"
姥爺在煉鐵廠工作非常出色。他發明了一種裝置,提高了生産效率,並因此獲得了奬勵。我母親上了學,成績也不錯。在學校裏,她開始在小型話劇裏扮演角色,唱歌,跳舞。然而,1966年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一切都被改變了。
因為母親的爺爺是地主,她全家都被視為改造對象,儘管事實上,我母親從來就沒見過那所謂的"地"。雖然我的姥爺在煉鐵廠是個頂大梁的技術員,他那時卻不受信任,還得接受嚴格的監管。還有人傳播謠言,說姥爺密謀反抗"文化大革命"。當然,這都是些不實之詞,但一直不斷。為了不讓我母親和幾個舅舅擔驚受怕,姥爺從沒提起這些事,直到一天,一個朋友趕到母親傢,衝他們喊道:"你爸他被人拉到街上遊行去了!"他們纔知道。我母親那時甚至都不知道遊街是什麽意思,但還是跑到外面去看是怎麽回事。一隊男人被逼着從工廠出發,到大街上遊行,姥爺也在裏面。他們全都帶着高帽子,舉着牌子,上面寫的字母親也不認得。她想要跑到他跟前,但他周圍全是紅衛兵。那天晚上,姥爺沒有回傢。母親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當姥爺終於出現在傢門口,母親衝他奔過去,問道:"他們幹嗎要這樣對你?你犯了什麽錯嗎?"姥爺說:"我沒有犯錯。我什麽壞事都沒做過。但是時代不同了,那些新上位的人不認識我,卻無緣無故要整我。"
夢想
我的父母、我的太姥和我
我出生於1982年6月14日,那時"文革"已經結束六年多了,可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回響。
記得我七歲時的一個晚上,父親值夜班,在瀋陽的夜總會和娛樂區維持治安,我練了好長時間的鋼琴,剛結束,母親在我身邊坐下來,遞給我幾瓣新鮮的橘子和一杯涼水。沒費多少勁,我就慫恿着她開始講起她年輕時候的事。
我喜歡聽母親的故事。因為她曾經在學校裏當過歌手和演員,她說話也像演戲一樣,總是興高采烈,還帶着戲劇化的停頓。她跟我講她和我父親的生平故事,講他們倆的生命是如何緊密相連,在我的腦海裏,每一段故事都有配樂。自打我記事以來,我的腦海裏就有音樂,像電影配樂一樣,為我生活中最難忘的時刻伴奏。我聽到過練習麯、協奏麯、奏鳴麯,還有偉大的交響麯。我聽到過和聲和復調。我聽到了音樂所表達的行動。對我來說,音樂就是行動,而我父母的生活就充滿了跌宕起伏,可以為戲劇和激動人心的音樂提供素材。
母親說:"我很早就愛上了音樂。音樂總能給我鼓舞,給我歡樂。"
母親告訴我,她纔四歲時,我的姥爺和姥姥就領着她和我的三個舅舅舉傢從丹東遷到了瀋陽。在瀋陽,姥爺在一傢煉鐵廠裏當高級技術員,姥姥成了一名簿記員。她的爺爺愛唱京劇裏的段子,所以傢裏總是有音樂。
"那我姥姥呢?"我問:"我怎麽從沒見過她?"
"我還小的時候她就得了肺病過世了。"
"多小?"我問道。
"我那時九歲。"
我的心一下子狂跳起來。我突然感到了恐懼。"我九歲的時候你會不會死?"
她嚮我保證:"哦,不會的,寶貝,我永遠都會和你在一起。"
我問道:"你那時害怕嗎?"
"沒錯,我那時很害怕。我是傢裏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兒,和你姥姥很親。失去她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害怕生活中沒有了她。"
"然後呢?"
母親說:"然後--然後就像現在這樣啦,生活總要繼續。"
姥爺在煉鐵廠工作非常出色。他發明了一種裝置,提高了生産效率,並因此獲得了奬勵。我母親上了學,成績也不錯。在學校裏,她開始在小型話劇裏扮演角色,唱歌,跳舞。然而,1966年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一切都被改變了。
因為母親的爺爺是地主,她全家都被視為改造對象,儘管事實上,我母親從來就沒見過那所謂的"地"。雖然我的姥爺在煉鐵廠是個頂大梁的技術員,他那時卻不受信任,還得接受嚴格的監管。還有人傳播謠言,說姥爺密謀反抗"文化大革命"。當然,這都是些不實之詞,但一直不斷。為了不讓我母親和幾個舅舅擔驚受怕,姥爺從沒提起這些事,直到一天,一個朋友趕到母親傢,衝他們喊道:"你爸他被人拉到街上遊行去了!"他們纔知道。我母親那時甚至都不知道遊街是什麽意思,但還是跑到外面去看是怎麽回事。一隊男人被逼着從工廠出發,到大街上遊行,姥爺也在裏面。他們全都帶着高帽子,舉着牌子,上面寫的字母親也不認得。她想要跑到他跟前,但他周圍全是紅衛兵。那天晚上,姥爺沒有回傢。母親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當姥爺終於出現在傢門口,母親衝他奔過去,問道:"他們幹嗎要這樣對你?你犯了什麽錯嗎?"姥爺說:"我沒有犯錯。我什麽壞事都沒做過。但是時代不同了,那些新上位的人不認識我,卻無緣無故要整我。"
姥爺後來又回到工廠上班,但職位降了一級,也沒人再承認他、尊重他。在學校裏,我母親極為深切地感受到了周圍人對他們的藐視。那時學校正在挑選學生加入紅衛兵,對和她同齡的少男少女來說,是個榮譽。被選上的會戴上一條特別的紅袖標,因為姥爺,學校不準媽媽戴。但她是個好歌手,所以儘管他們看不起她,他們還是想要她為學校表演。在演出期間,學校讓她戴上紅袖標,但演出一結束,紅袖標就給收回去了。同學的敵視也許傷害了她,但她一點也不害羞或軟弱。她有自己的夢想和抱負。
我問她:"媽,什麽樣的夢想呢?"
"夢想加入專業的歌舞團。夢想演戲。當我站在舞臺上時,我不在意別人怎麽想我。在舞臺上,我所嚮無敵。"
母親有想象力,也有才華。她能感受到歌詞背後的故事,還能讓那故事變得鮮活、有生命力。她能把自己變幻成不同的人物。她會忘卻自我,完全沉浸在一出古裝戲裏,或是另一個國度的一首歌裏,或是在她出生前幾十年前編排的舞蹈裏。在舞臺上,她感到了自由,因此她熱切地期待着成為一名專業演出人員。部隊會錄用演員和歌手為解放軍隊伍表演。在那時,軍隊最有實力,而能為將軍們表演是最高尚的榮譽。母親堅信她會被選上。她的老師們極力推薦她。她的同學也說,在學校裏她無論演戲、舞蹈還是唱歌都是第一。然而最終她還是沒被選上。
母親對我說:"你姥爺一傢是地主,而在"文革"期間,地主--即便是地主的孫女--也是不受信任的。我學上完了,夢想也破滅了……"母親和我的三個舅舅被迫離開了姥爺身邊。母親到了一個農場工作,舅舅們則去了不同的村莊幹活。我的一個舅舅唱京劇很有才華,但因為出身,政審沒有通過,他的演員夢無法實現。
我喜歡聽母親說話,但故事終有講到頭的時候,她就會要我去練琴。那時我在練肖邦和李斯特的麯子,其他學生要到十三四歲纔去碰它們。這樣的挑戰讓我興奮不已。當我的手指劃過琴鍵,我的腦海裏還縈繞着母親講的傢裏的故事。她沒有讓學校裏的男孩嚇倒,我為她驕傲,對她的力量我打心裏感激。她曾經希望成為一名藝術傢,而我相信她已經是那個藝術傢了。我拼命練琴,想為她彌補她失去的機會,直到我徵服了我練習的音樂,就像她徵服了她的敵人。我練習的音樂成了一部關於我母親的電影的配樂。
在我們傢小小的餐桌上,母親總會為我端上我最喜歡吃的東西:熱騰騰的餃子和酸菜豬肉。父親下班時間很晚,所以母親和我常常獨自吃飯,而我會催她繼續講她的故事。
母親告訴我,她和我父親在1977年相遇,那時他們都24歲,"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因為在農場工作出色,母親獲準回到了瀋陽,在自動化研究所做接綫員,父親則在一傢工廠裏上白班。父親夢想成為專業音樂傢。他拉二鬍,中國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在傳統樂團裏,二鬍扮演的角色類似於西方樂團的小提琴。在"文革"期間,音樂學院都關門了,他無法實現上音樂學院的夢想,但他還是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一傢雜技團樂隊裏演奏,有時也和雜技團一起巡回演出。然而那份工作並不穩定。
我問她:"媽,什麽樣的夢想呢?"
"夢想加入專業的歌舞團。夢想演戲。當我站在舞臺上時,我不在意別人怎麽想我。在舞臺上,我所嚮無敵。"
母親有想象力,也有才華。她能感受到歌詞背後的故事,還能讓那故事變得鮮活、有生命力。她能把自己變幻成不同的人物。她會忘卻自我,完全沉浸在一出古裝戲裏,或是另一個國度的一首歌裏,或是在她出生前幾十年前編排的舞蹈裏。在舞臺上,她感到了自由,因此她熱切地期待着成為一名專業演出人員。部隊會錄用演員和歌手為解放軍隊伍表演。在那時,軍隊最有實力,而能為將軍們表演是最高尚的榮譽。母親堅信她會被選上。她的老師們極力推薦她。她的同學也說,在學校裏她無論演戲、舞蹈還是唱歌都是第一。然而最終她還是沒被選上。
母親對我說:"你姥爺一傢是地主,而在"文革"期間,地主--即便是地主的孫女--也是不受信任的。我學上完了,夢想也破滅了……"母親和我的三個舅舅被迫離開了姥爺身邊。母親到了一個農場工作,舅舅們則去了不同的村莊幹活。我的一個舅舅唱京劇很有才華,但因為出身,政審沒有通過,他的演員夢無法實現。
我喜歡聽母親說話,但故事終有講到頭的時候,她就會要我去練琴。那時我在練肖邦和李斯特的麯子,其他學生要到十三四歲纔去碰它們。這樣的挑戰讓我興奮不已。當我的手指劃過琴鍵,我的腦海裏還縈繞着母親講的傢裏的故事。她沒有讓學校裏的男孩嚇倒,我為她驕傲,對她的力量我打心裏感激。她曾經希望成為一名藝術傢,而我相信她已經是那個藝術傢了。我拼命練琴,想為她彌補她失去的機會,直到我徵服了我練習的音樂,就像她徵服了她的敵人。我練習的音樂成了一部關於我母親的電影的配樂。
在我們傢小小的餐桌上,母親總會為我端上我最喜歡吃的東西:熱騰騰的餃子和酸菜豬肉。父親下班時間很晚,所以母親和我常常獨自吃飯,而我會催她繼續講她的故事。
母親告訴我,她和我父親在1977年相遇,那時他們都24歲,"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因為在農場工作出色,母親獲準回到了瀋陽,在自動化研究所做接綫員,父親則在一傢工廠裏上白班。父親夢想成為專業音樂傢。他拉二鬍,中國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在傳統樂團裏,二鬍扮演的角色類似於西方樂團的小提琴。在"文革"期間,音樂學院都關門了,他無法實現上音樂學院的夢想,但他還是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一傢雜技團樂隊裏演奏,有時也和雜技團一起巡回演出。然而那份工作並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