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话春秋品兵法
序言
孙子,即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将领孙武。
孙子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旷世奇文:《孙子兵法》。全书共计六千余字,分为十三篇,所以,后人多称之为:《孙子》十三篇。
但是,《孙子兵法》的出世却极为“世俗”:一篇对老板的“自我推荐书”而已,大概称其为初次应聘的“书面答卷”更为合理。当然,这份绝世答卷后来又经作者丰富润色是无疑的,以至于这答卷成为东方兵学最早、最杰出的代表作,成为全球最先面世的军事谋略系统专论,成为世界古代军事学史上的奇迹。
也可以肯定,这份答卷在初稿时就甚为精彩,以至老板当场拍板过关,进入下步应聘程序。可见:职场应聘的首份答卷至关重要,是老板对你的第一印象,求职者务必慎重对待。
知道孙子为这份答卷准备了多长时间吗?三年!
可见,重新研读孙子这份略带“孙子”余味的答卷,对我们所有现代“求职者”将会大有助益,实际上,“孙子答卷”对在职者也是一本“葵花宝典”!
可以断言:孙子的这份面试答卷,既是古今军事家的指南,也是经商企管的教科书,更是帮助个人成功的处世“宝典”。
《孙子兵法》出自孙子,孙子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的,曾任一国远征军主将,战事波澜壮阔,战程曲折起伏,战况引人入胜!
孙子人生精彩,《孙子兵法》精彩,孙子那个时代更精彩!
要吃透深邃的《孙子兵法》,最好同时关注有趣的孙子人生,要了解孙子人生,必须全面洞察产生孙子的那个精彩时代:春秋时代。
产生孙子的春秋时代,具体说是中国的春秋末期。
就让我们从中国的春秋末期谈起。
序言
孙子,即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将领孙武。
孙子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旷世奇文:《孙子兵法》。全书共计六千余字,分为十三篇,所以,后人多称之为:《孙子》十三篇。
但是,《孙子兵法》的出世却极为“世俗”:一篇对老板的“自我推荐书”而已,大概称其为初次应聘的“书面答卷”更为合理。当然,这份绝世答卷后来又经作者丰富润色是无疑的,以至于这答卷成为东方兵学最早、最杰出的代表作,成为全球最先面世的军事谋略系统专论,成为世界古代军事学史上的奇迹。
也可以肯定,这份答卷在初稿时就甚为精彩,以至老板当场拍板过关,进入下步应聘程序。可见:职场应聘的首份答卷至关重要,是老板对你的第一印象,求职者务必慎重对待。
知道孙子为这份答卷准备了多长时间吗?三年!
可见,重新研读孙子这份略带“孙子”余味的答卷,对我们所有现代“求职者”将会大有助益,实际上,“孙子答卷”对在职者也是一本“葵花宝典”!
可以断言:孙子的这份面试答卷,既是古今军事家的指南,也是经商企管的教科书,更是帮助个人成功的处世“宝典”。
《孙子兵法》出自孙子,孙子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的,曾任一国远征军主将,战事波澜壮阔,战程曲折起伏,战况引人入胜!
孙子人生精彩,《孙子兵法》精彩,孙子那个时代更精彩!
要吃透深邃的《孙子兵法》,最好同时关注有趣的孙子人生,要了解孙子人生,必须全面洞察产生孙子的那个精彩时代:春秋时代。
产生孙子的春秋时代,具体说是中国的春秋末期。
就让我们从中国的春秋末期谈起。
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
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孙子,即春秋末期的吴孙子孙武,战国中期的齐孙子孙膑。其实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两个孙子都是山东人,不过由于他们各自效力的国家不同,后世人为了便于区分,在其尊称“孙子”前冠以地区简称——就如同今天电话号码前面的区号吧。
两个孙子都有军事著作传世,而且著的都是兵书。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孙子兵法》,就是吴孙子孙武所著。齐孙子孙膑据史载是孙武的后裔,也著书立说,所著兵书为《孙膑兵法》。其实《孙膑兵法》书中也是称呼作者为“孙子”,换句话说,《孙膑兵法》也是可以称为“孙子兵法”的,也就是说,历史上不仅有两个“孙子”,也有两部不同的“孙子兵法”。
谈到两位伟人孙子前,不能不先交代清楚他们出世前各自的社会环境。
从今天往前翻查两千五百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称为春秋的年代,严格说应该是春秋末期,距离战国年代还有一个甲子(60年)的时光,被称为战国的时期是公元前476年之后的年代了。
这段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是儒家的鼻祖孔丘的功劳,孔丘是当时的鲁国人,修订了一部鲁国史书,命名为《春秋》,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后人就干脆把这段时期称为“春秋”。
不过,当时毕竟大家都尊东周创建者姬氏的后裔为天子,后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更是为了不能忽视东周的存在,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中国的春秋时期是个离奇的时期,更是个伟大的时期。
离奇在于这时期所谓天子已经光剩下块招牌了,天下之主的周天子活得极为窝囊,下属封国140多个,却成天受欺负。一个不算太强大的郑国,即能大败周天子的御驾亲征,并且给了周天子肩膀上一箭,这是划时代的一箭,射掉了天子头上的所有光环。
其后天子的日子过得更可怜了,就连北方的荒蛮之地的犬戎部落入侵周地,天子却只能向属国求救勤王,自身已经几乎没有了自卫能力。
马瘦毛长,人弱遭殃。天子手里的棍子不硬了也要受气,这没有啥不合理的。几个手头棍子最硬气的大国出了个损招: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盟会,选举个头头来做“尊重”周天子的表率,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战国策·秦一》引张仪语),这个各国民主选举的头头就是春秋时代的所谓“霸主”。
“霸主”实际上享受过去周天子所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可以向诸侯国发号施令、征调军队和收取贡赋。这活谁不愿干?各大国君主都想尝尝滋味,这样一来,相互之间比比谁的棍子粗,就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了,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实际上就是大大小小诸侯国一段争夺霸主与保住生存的战争史。
其实人类文字记载的历史本来就多有争斗与战争,战争的出现肯定不知要比文字早许多年。
不过那时的战争肯定不上台面,真正出现上档次的战争是人类学会了组织起来之后的事。史书翻到了春秋这一页,人类杀戮同类的技巧已经日渐成熟,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部队,甚至是专业化的部队,作战经验已经总结了不少。
总结前人的经验,实践于今天,传之于后世,这是人类伟大的天赋,能著书立说的人在任何年代都是受世人尊敬的人。
春秋末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群星闪耀般的出现了一大批这种伟人。不过也挺别致,这种人才一般被冠以一个“子”字,其中被世所公认排在前面的有三个人:老子、孔子、孙子。
这三“子”可了不得!直到今天还影响着地球上的人们,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留下的经典著作: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哲学;孔子的一部《论语》——伦理;孙子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军事。
说明一点:这其中孔老夫子的《论语》严格说来不能算作他本人的著作,实际上是他的学生们对老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论笔录;而老子李耳留下的《道德经》却系本人所著,这部五千余字的哲学著作从深层次对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无论古代还是当代,不论中国还是国外,都影响巨大,被后人称为“哲理诗”。
孙子的《孙子兵法》也确系本人所著,其对后世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老子与孔子的伟作,更为难得的是,作者本人对书中所述亲自做了实践检验,后来又根据实践经验亲自做了修订。另外,孙子不仅仅谈兵论武称鼻祖,其文采也堪称精美绝伦。
不过,孙子本人却在千年后差点遭了大劫:不光本人的著作差点被夺走安排给他人,就连自己也差点给弄没了影了。一千多年里,跨越中国国界的历代学术界议论纷纷,对孙子其人以及所著“孙子兵法”的质疑是五花八门。
各种说法都有,少数人承认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春秋末期确有孙武其人,《孙子兵法》确系其所著(明宋濂、明胡应麟、清纪昀等)。
占绝对多数的学者专家们则说法不一了:认为根本没有过孙武、孙膑这两个姓孙的,《孙子兵法》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所编写。推测出此论的有南宋叶适、清代全祖望和现代齐思和等,这类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春秋主要史书《左传》、《国语》,没有记载两位孙姓军事大家。
认为有孙武这个人,但《孙子兵法》是其后代孙膑整理而成。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孙子十三篇之作者》的作者,持这一看法。
孙武有其人,但《孙子兵法》肯定是不知名的后人伪作。这样认为的有北宋梅尧臣、清姚鼎、近代梁启超等,其依据主要是觉得《孙子兵法》的内容也太过于邪乎了,竟如同预见般的描绘了后来战国时期的战争现象。
到底有没有孙武这个人?《孙子兵法》是本人写的吗?都有可能,或许都不可能,总之不大好说——这类学者最滑头,用没有观点造成了自己的观点,这几位史学高手有南宋的陈振孙和清代的姚际恒等。
孙武与孙膑实际上就是一人,《孙子兵法》为孙膑所著。主此说者想象力最为丰富,日本学者斋藤拙堂和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钱穆都持此说法,现代学者金德建甚至撰写了《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
还有的甚至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至于孙武本人,清人牟庭在《校正孙子》中甚至认为:根本没有这个人,其原型不过是吴国的楚人伍员伍子胥而已。
大多数专家更高明,干脆采取了折中大法:孙武实有其人,兵法著作源出于孙武,完成于孙膑。
东洋史学家也跟着起哄,说自己研究出来“没有孙武或孙膑这个人”,或“这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人”,《史记》是误载等等。
所幸中国考古界立了大功: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专家们如同钻研甲骨文般的分析判断发现的这两部兵法,才认定孙武和孙膑显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人,他们各自的著作具有各自时代之特点,有着不同的战争方式和军事思想,并且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太史公没有欺骗后世。
孙膑及《孙膑兵法》咱们以后再讲,先说吴孙子孙武其人。
孙子为后人尊称,实名孙武,字长卿,有些史书中称其为孙武子。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已不大可考。孙武先祖叫妫满,在周朝也算个标准“高干”,被周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赐姓为妫(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
后来陈国发生内乱,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闯关东”般的逃难到了齐国,投奔当时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看来对远来投奔的妫完挺欣赏,任命妫完为本国“工业部长”——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
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妫姓改姓田,故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家成为齐国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见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特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征伐莒地(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养老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
从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这位高干孙凭就是孙武的老爸。
由此看,孙武的家庭出身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从后来其著作中所引用的即能看出:少年孙武能有幸阅读前代军事典籍《军政》,以及了解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祖父、父亲都是带兵作战的将领,从小自然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实例。少年孙武的军事学识是在齐国打下的厚底子。
齐景公初年,齐国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再后来内乱日甚,齐国王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激化,齐国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争斗也愈演愈烈。
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田、鲍两族与栾、高两族从文攻发展到了武卫,齐国乱成了一窝蜂,幼年的孙武其实生长在“全民皆兵”的举国武斗之秋。
随着孩童孙武成长为少年孙武,也逐渐懂事醒物,对这种全国范围的内讧实在腻烦,不愿纠缠其中。恰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渐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开始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于是准备跳槽发展。
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正值十八岁,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去。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生。孙武这一挪不当紧,竟然挪出来了一个旷古奇人、千古兵圣!
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孙子,即春秋末期的吴孙子孙武,战国中期的齐孙子孙膑。其实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两个孙子都是山东人,不过由于他们各自效力的国家不同,后世人为了便于区分,在其尊称“孙子”前冠以地区简称——就如同今天电话号码前面的区号吧。
两个孙子都有军事著作传世,而且著的都是兵书。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孙子兵法》,就是吴孙子孙武所著。齐孙子孙膑据史载是孙武的后裔,也著书立说,所著兵书为《孙膑兵法》。其实《孙膑兵法》书中也是称呼作者为“孙子”,换句话说,《孙膑兵法》也是可以称为“孙子兵法”的,也就是说,历史上不仅有两个“孙子”,也有两部不同的“孙子兵法”。
谈到两位伟人孙子前,不能不先交代清楚他们出世前各自的社会环境。
从今天往前翻查两千五百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称为春秋的年代,严格说应该是春秋末期,距离战国年代还有一个甲子(60年)的时光,被称为战国的时期是公元前476年之后的年代了。
这段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是儒家的鼻祖孔丘的功劳,孔丘是当时的鲁国人,修订了一部鲁国史书,命名为《春秋》,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后人就干脆把这段时期称为“春秋”。
不过,当时毕竟大家都尊东周创建者姬氏的后裔为天子,后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更是为了不能忽视东周的存在,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中国的春秋时期是个离奇的时期,更是个伟大的时期。
离奇在于这时期所谓天子已经光剩下块招牌了,天下之主的周天子活得极为窝囊,下属封国140多个,却成天受欺负。一个不算太强大的郑国,即能大败周天子的御驾亲征,并且给了周天子肩膀上一箭,这是划时代的一箭,射掉了天子头上的所有光环。
其后天子的日子过得更可怜了,就连北方的荒蛮之地的犬戎部落入侵周地,天子却只能向属国求救勤王,自身已经几乎没有了自卫能力。
马瘦毛长,人弱遭殃。天子手里的棍子不硬了也要受气,这没有啥不合理的。几个手头棍子最硬气的大国出了个损招: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盟会,选举个头头来做“尊重”周天子的表率,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战国策·秦一》引张仪语),这个各国民主选举的头头就是春秋时代的所谓“霸主”。
“霸主”实际上享受过去周天子所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可以向诸侯国发号施令、征调军队和收取贡赋。这活谁不愿干?各大国君主都想尝尝滋味,这样一来,相互之间比比谁的棍子粗,就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了,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实际上就是大大小小诸侯国一段争夺霸主与保住生存的战争史。
其实人类文字记载的历史本来就多有争斗与战争,战争的出现肯定不知要比文字早许多年。
不过那时的战争肯定不上台面,真正出现上档次的战争是人类学会了组织起来之后的事。史书翻到了春秋这一页,人类杀戮同类的技巧已经日渐成熟,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部队,甚至是专业化的部队,作战经验已经总结了不少。
总结前人的经验,实践于今天,传之于后世,这是人类伟大的天赋,能著书立说的人在任何年代都是受世人尊敬的人。
春秋末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群星闪耀般的出现了一大批这种伟人。不过也挺别致,这种人才一般被冠以一个“子”字,其中被世所公认排在前面的有三个人:老子、孔子、孙子。
这三“子”可了不得!直到今天还影响着地球上的人们,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留下的经典著作: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哲学;孔子的一部《论语》——伦理;孙子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军事。
说明一点:这其中孔老夫子的《论语》严格说来不能算作他本人的著作,实际上是他的学生们对老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论笔录;而老子李耳留下的《道德经》却系本人所著,这部五千余字的哲学著作从深层次对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无论古代还是当代,不论中国还是国外,都影响巨大,被后人称为“哲理诗”。
孙子的《孙子兵法》也确系本人所著,其对后世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老子与孔子的伟作,更为难得的是,作者本人对书中所述亲自做了实践检验,后来又根据实践经验亲自做了修订。另外,孙子不仅仅谈兵论武称鼻祖,其文采也堪称精美绝伦。
不过,孙子本人却在千年后差点遭了大劫:不光本人的著作差点被夺走安排给他人,就连自己也差点给弄没了影了。一千多年里,跨越中国国界的历代学术界议论纷纷,对孙子其人以及所著“孙子兵法”的质疑是五花八门。
各种说法都有,少数人承认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春秋末期确有孙武其人,《孙子兵法》确系其所著(明宋濂、明胡应麟、清纪昀等)。
占绝对多数的学者专家们则说法不一了:认为根本没有过孙武、孙膑这两个姓孙的,《孙子兵法》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所编写。推测出此论的有南宋叶适、清代全祖望和现代齐思和等,这类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春秋主要史书《左传》、《国语》,没有记载两位孙姓军事大家。
认为有孙武这个人,但《孙子兵法》是其后代孙膑整理而成。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孙子十三篇之作者》的作者,持这一看法。
孙武有其人,但《孙子兵法》肯定是不知名的后人伪作。这样认为的有北宋梅尧臣、清姚鼎、近代梁启超等,其依据主要是觉得《孙子兵法》的内容也太过于邪乎了,竟如同预见般的描绘了后来战国时期的战争现象。
到底有没有孙武这个人?《孙子兵法》是本人写的吗?都有可能,或许都不可能,总之不大好说——这类学者最滑头,用没有观点造成了自己的观点,这几位史学高手有南宋的陈振孙和清代的姚际恒等。
孙武与孙膑实际上就是一人,《孙子兵法》为孙膑所著。主此说者想象力最为丰富,日本学者斋藤拙堂和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钱穆都持此说法,现代学者金德建甚至撰写了《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
还有的甚至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至于孙武本人,清人牟庭在《校正孙子》中甚至认为:根本没有这个人,其原型不过是吴国的楚人伍员伍子胥而已。
大多数专家更高明,干脆采取了折中大法:孙武实有其人,兵法著作源出于孙武,完成于孙膑。
东洋史学家也跟着起哄,说自己研究出来“没有孙武或孙膑这个人”,或“这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人”,《史记》是误载等等。
所幸中国考古界立了大功: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专家们如同钻研甲骨文般的分析判断发现的这两部兵法,才认定孙武和孙膑显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人,他们各自的著作具有各自时代之特点,有着不同的战争方式和军事思想,并且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太史公没有欺骗后世。
孙膑及《孙膑兵法》咱们以后再讲,先说吴孙子孙武其人。
孙子为后人尊称,实名孙武,字长卿,有些史书中称其为孙武子。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已不大可考。孙武先祖叫妫满,在周朝也算个标准“高干”,被周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赐姓为妫(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
后来陈国发生内乱,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闯关东”般的逃难到了齐国,投奔当时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看来对远来投奔的妫完挺欣赏,任命妫完为本国“工业部长”——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
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妫姓改姓田,故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家成为齐国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见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特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征伐莒地(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养老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
从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这位高干孙凭就是孙武的老爸。
由此看,孙武的家庭出身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从后来其著作中所引用的即能看出:少年孙武能有幸阅读前代军事典籍《军政》,以及了解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祖父、父亲都是带兵作战的将领,从小自然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实例。少年孙武的军事学识是在齐国打下的厚底子。
齐景公初年,齐国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再后来内乱日甚,齐国王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激化,齐国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争斗也愈演愈烈。
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田、鲍两族与栾、高两族从文攻发展到了武卫,齐国乱成了一窝蜂,幼年的孙武其实生长在“全民皆兵”的举国武斗之秋。
随着孩童孙武成长为少年孙武,也逐渐懂事醒物,对这种全国范围的内讧实在腻烦,不愿纠缠其中。恰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渐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开始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于是准备跳槽发展。
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正值十八岁,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去。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生。孙武这一挪不当紧,竟然挪出来了一个旷古奇人、千古兵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