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者,天漠然而付,人漠然而受者也。雖若無因,而忽生枝生葉,生花生果,湊合成樹;又若一絲一縷,有因而不亂者,此其所以為奇,所以為妙,不得不謂之緣,而歸之天也。因思裴航之玉杵瓊漿,崔護之桃花人面;江臯之贈,實出無心;溪水之逢,何嘗有意;紅拂女之憐纔而奔,樂昌主之破鏡復合;甚至明妃之奇豔驚人,而青塚埋愁;蔡女之慧纔絶世,而鬍笳寫恨。憐之而不能生,怨之而不能死,萃之而不能合,拆之而不能離。使非緣出於天,安能一日終身,眼前千裏,若呼應之,毫發不爽耶?由此觀之,則緣非無因,特因之來去甚微,且人之耳目不細,心思不精,不察其來之為來,去之為去,故茫然受領,而謂之無耳。惟有而若無,所以天顛倒之以為奇,仙指示之以為妙,而人疑疑惑惑、驚驚喜喜於奇妙中,而不知奇妙之所在,但睹美影而生歡,聆惡聲而思懼,稍纏綿則相思,略參差則驚怪。究不知緣之作合有如斯;惟不知緣之作合,而緣之作合所以為緣也。每思花天荷浙之書生耳,縱封侯有骨,寤寐有懷,亦未必思倚粵天之長劍,畫閩月之蛾眉,乃畫圖一贈於天台,而夢魂遂飛於東莞,此豈由人哉!至於由廣而閩,由閩而柳園,由柳園而青雲藍玉,直樹之生枝生葉,生花生果,次第而見耳。使此中無緣,而緣不出於天,則自粵而閩,閩不過半途耳,非駐足之地,何心而窺及柳園?既窺柳園,柳園又非郵亭也,豈盤桓之所,又何心想遇青雲?青雲且不可想,何況藍玉?又夢想不到者,乃絲絲縷縷湊合成煙。此緣之所以為妙,天之所以為奇,予所以留連低回而不忍去。心因譜其有因而若無因,以見情之所觸,動人實深;恩之所及,感人殊切;纔美之所眷戀,又關人不淺也。惟情動人,恩感人,纔美關人,故夢牽莬引,婉轉將迎,幾不知性命死生,又安問緣?惟不問緣,而緣之所以為妙,天之所以為奇。由此論之,緣實有因者也。有因而無據,故不敢謂緣;不敢謂緣,遂並天意而失之;失天意而妄求之,故苟且而貽閨閣之羞,邪野成夫妻之辱,而名教掃地矣。及名教掃地,乃歸罪曰此緣也,豈不冤哉!嗟嗟,緣出於天者也,夫豈不正?特人心不正,委之緣耳!故以此表之,使世知緣未見而畫圖先見,天雖漠然付之,而實有不漠然者在,則緣之為緣可知矣。
天花藏主人題於素政堂。
天花藏主人題於素政堂。
詩曰:
聖自聖兮凡自凡,從來天不滿東南。
豺狼賦性千般詐,蜂豕為心一味頑。
仁義稍疏先作梗,兵威大盛始知慚。
若將羈豢為長策,終恐金甌缺在蠻。
話說前朝全盛之時,四境皆安,惟兩廣地方,山嶺險隘,峒峽深邃,況且徑路高低盤麯,不能窮其出沒之際。故東至南韶,西至柳慶,周遭數千裏山峽連接,凡有險隘,皆為賊巣賊窟。正南上有一個大藤峽,乃萬山中第一險隘之處,被一個峒賊所據。這峒賊叫瘟火蛇,生得身長力大,甚是兇惡。使一柄沒齒釘鈀,足有百斤之重,領着數千小賊,時時出來侵掠州縣,劫奪府庫。地方百姓,無不受其荼毒。其餘各峒之賊,雖滿布山中,如狼如虎,但遇見瘟火蛇,皆要讓他一步,凡作禍亂,必瘟火蛇為首,而衆賊附和之。
是時,廣東都閫大將姓桑名國寶,雖是個武科出身,也有些名望,卻無大纔大略,不能當盤錯之用。在廣東鎮守了兩年,被峒賊東抄西劫,擾亂得一日也不得安寧。若要發兵去剿他,前邊躲入峒去,後面又轉出峽來;左邊趕他,他右邊反來襲我。衹因路徑不熟,與他戰十陣,到有九陣是大敗回來。用金錢招撫,撫了一峒,又是一峒來爭。也不知費過了多少錢糧,到底沒一毫用處。
巡撫、巡按看見光景不妙,恐怕多耗錢糧,後來有罪牽連到自傢身上,衹得上本參論桑國寶無纔無勇,戰不成戰,撫不成撫,徒費錢糧,不能保安地土,伏乞敕下該部,革其職,議其罪,另選名將,以為東南萬裏之長城,國傢金甌方無恙也。
桑國寶見撫、按有疏參他,慌了手腳,衹得也上一疏,奏辯其事。疏曰:
廣東總兵兼管廣西事左都督僉事臣桑國寶謹奏 為臣無纔無勇、罪固當誅,然事有難為,情有可原、伏乞聖恩垂鑒,稍寬一綫,容圖後效事。
臣雖不纔,亦戳力疆場有日。今蒙聖恩擢任閩粵。豈不思奮力出奇掃清峒蠻,奠安四境,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乃受事兩載,所屬郡縣為賊侵擾,雖率衆禦之,互相殺傷,然徒耗軍糧而卒無成功。臣罪固當伏斧鉞之誅,但臣念此賊非起於臣來之一朝一夕,實盤踞於萬山之中,根深黨固久矣。臣非不思大舉以搗其巢,然峽中窄隘,不可長驅。止可峽外安營誘其出戰。賊性狡猾,當誘之時,偏匿而不出;俟臣持久欲歸。又乘虛而尾臣之後;及臣反擊,賊又退伏。臣每憤而遣將深入,又無奈山路紆回麯仄,往往迷失,不能至其巢穴。賊路熟徑捷,反別出而遮塞險要,使兵將入不可,出不能,故每遭其陷害。臣苦思無策,故惟保境以待。然兩廣疆界甚邃,守兵幾何。焉能遍及?賊窺臣不及守之處,即為劫掠之處;及臣移守,賊又移劫。故賊逸而臣勞,賊得而臣失。臣萬不得已,始議撫耳。不意賊禽獸也,撫其身不能撫其心,撫於一時不能撫於久遠。故金錢糜費有之,然實非臣不肖侵漁也。
臣罪固不可辭,然臣緻罪之由,實是如此。伏乞敕下該部,議臣之罪,以彰國法。倘邀聖恩,憐臣所處 艱難,赦臣前途,策臣後效,亦祈廟堂熟算,授臣方略,或戰或撫,臣方敢罄竭犬馬,以報國恩。若廷議無所短長,徒以臣為張主,臣鼯鼠之技,惟有以戰撫為名,以保守為實而已。他非臣所知也。特此陳情,不勝待命之至。
撫、按與桑國寶三疏一齊俱上了,聖旨批下,該部酌議具覆。兵部大堂因與司官再三酌議,方覆旨道:
若論糜費錢糧,撫戰俱無要領,當事誠為有罪。但此賊實乃百年以來之積逋,一旦要殲厥渠魁,盡行撲滅,誠所難能。桑國寶雖曰糜費,然尚能保守封疆,未嘗少失。若加重罪,恐任事之臣灰心解體,俱思推脫,閫事付誰為之?況諄諄請廟堂勝算,臣等職司兵馬,理宜授彼方略,以為攻取之用。然此峒蠻據險藏奧,若想搗其巢穴,良亦不易;心貪性狡,欲以恩交結,安保無他?一時實無萬全之策,豈敢輕措諸行事,以圖僥幸哉?雖然,天下一傢,王化無外,豈有不可討之逆賊哉?但思奇功必待奇人而後成,朝廷若能結綱天下,自多麟鳳。伏乞陛下下尺一之詔,詔天下草莽英雄,有能獻奇計、出勇力,剿滅峒賊者,不惜封侯之賞。則馴竜伏虎,定有其人,況區區小醜哉,自授首有日矣。桑國寶且暫寬其罪,令其謹守四境以待賢者,則東南可圖也。
伏乞聖裁。
覆本上去,聖旨依擬。遂令閣臣草詔佈告天下:
不論省州府縣兵民人等,凡有奇才異能,能滅兩廣峒賊者,不必赴京朝見 可徑往總兵桑國寶軍前獻策效力,滅此逋賊。倘能成功,論功封拜,决不食言。所過地方供給路費,桑國寶着悉心斟酌施行,以贖前愆。特詔。
詔書既下,早早行到各府州縣地方。正是:
一方有難九重憂,廊廟無纔天下求。
自古功名賢者立,看誰談笑取封侯。
詔書既下,紛紛行到四方。四方豪傑應詔而往者,不可悉述。
且說浙中溫州地方,有一人姓花名棟,表字天荷。生得美如冠玉,秀比朝霞。行到人前,皎皎疑一團白雪;對人談吐,藹藹見滿面春風。凡人之品不過造成一種,獨這花天荷,細察其為人卻有四樣:若論風流,可以稱為美男兒;若言學問,可以謂之大才子。此二者猶少年之常,獨於美人才子中別具一種昂藏英勇之氣。徒手三五十人不敢近,又可謂之豪傑士;及其處事,慮始慎終,必周必至,斷不輕發,又可謂之老成人。惟其具此四種才學,故世上之齷齪庸人,孟浪鄙夫,皆不足邀其一盼。故在本縣作一個秀纔,卻非其志。年已二十,尚落落一身,未諧傢室。卻喜父親花大本,母親葉氏,二人康健,傢計充足,又有長兄花梁代養,不纍其心胸。故此得行其志,終日不是讀書作文,就是賦詩飲酒,憑吊古人,究心當世。
一日因春光明媚,帶了一個老僕叫作花灌,一個童子叫作小雨,去遊天台之勝。在天台山中遊了數日,忽一日微飲了幾杯,坐在一塊磐石之上,看那落花飛入流水,翩翩有緻。因細細賞玩,欲作詩題詠。忽見一個白須老人走到面前,看着花天荷大聲說道:“少年英俊之人,為何不努力功名,訪求佳偶,以快生平,卻在此閑看流水,作世外情緣。豈不辜負光陰,虛此美質耶?”
花天荷從不結交朋友,以朋友中無知己也。今忽聞老人之言,大有警醒。又見那老人仙風道骨,不是尋常,忽不覺立起身來,拱手致敬道:“老丈良言不啻藥石,正中花棟之痛癢,每夢想不能得聞。何老丈忽從天下教,真出意外。敢請少憩,以領其餘。”老人欣然就同坐於磐石之上
花天荷有隨攜的酒食,遂命小雨擺在石上,邀老人對飲。老人也不推辭,竟欣然而飲。飲了數巡,花天荷方開言道:“適蒙老人良言,雖麯盡花棟之痛癢,然我花棟之病痛,非天之害我,實我之自取其害也。老丈雖有此藥石之言,恐不能起我沉痾。”老人笑道:“秀纔差矣。秀纔之病既自知之,又知予言為藥石,衹須手到,沉痾起矣。又何為而不能?”花天荷道:“譬如老丈所言之功名,人生世上,既讀書負纔,豈不願就?但書生徼筆墨之靈,博取一第,毫無所濟。而紆金拖紫,坐享天祿,猶以丈夫自欺,豈不有愧?若欲效傅介子、班定遠立功異域,今又非其時也。此予功名所以為一病也;譬如老人所言之佳偶,人苟有情,誰能免此?但思偶者,對也。既曰對,必各有類:鳳必以凰為偶,鴛必以鴦為偶。若以蜂配蝶,以鶯配燕。則非偶也。物既如此,人自如此也。梁鴻樂高隱,惟孟光布素之服,合其高隱,可謂賢也。若嫁孟光為石崇之婦,而金𠔌中置此布素,謂之佳偶可乎?西子千古之美婦人也,孟子謂之不潔,范蠡載之五湖,又不知作何品題?大都賢與賢為偶,色與色為偶。纔與纔為偶,各有所取耳。若我花棟者,纔色人也。若無纔色佳人可與我花棟為偶,則終身無偶可也。此婚姻所以不又為一病也?老丈言雖藥石,細思之,不知能起我膏肓之病否?”
老人聽了,大笑道:“秀纔何見之小也?功名之路豈止一途,但就人之力量以取之耳。有王者之力量,便可取王者之功名;有霸者之力量,便可取霸者之功名;有英雄豪傑之力量,便可取英雄豪傑之功名。若僅有筆墨之力量,亦不過僅取筆墨之功名而已。秀纔既慕傅介子、班定遠之功名,怎說無路?衹要秀纔有傅介子、班定遠之力量耳。不知秀纔果有此等力量否?”花天荷道:“力量亦大小不同。一分亦力量,十分亦力量,百分亦力量,我花棟怎敢誇口說個有力量,又怎敢自諉說個沒力量?但不過於此等功名,願學焉而已。”
老人聽了連連點頭道:“好個願學焉!此便是秀纔一生受用處,功名已盡此矣。至若佳偶,天既生鳳,必定生凰;天已生鴛,必定生鴦;天既生梁鴻,必定生孟光,此陰陽自然之配合也。衹恐人事偶乖,一時不便偶湊耳。若天既生秀纔之才美,未有不生秀纔纔美之對者。第秀纔一時願見者,不知在何處,而目前所見,又皆秀纔所不願見者,故秀纔憤然以為病耳。此病直到見後,方知錯害。此時說也無益。”花天荷道:“據老丈如此說來,則我花棟於功名、婚姻二者尚有分也?”老人道:“若功名無分,則秀纔不作傅介子、班定遠之想了;若無婚姻之分,則秀纔不動纔美之思了。既作此想,既動此思,正青雲之開其路,而紅絲之係其足也。怎說無分?”花天荷道:“老丈既知我花棟於功名有分,必知功名之分在於何地;既知我之於婚姻有分,必知婚姻之分屬於誰傢。不知可以明明見教否?”老人道:“婚姻不必求,然不求而自得,可以不言。言之近泄漏,不言可也。功名雖求之,尚未可得,然終得於求,又不可不言。言之為指迷,即言可也。”
花天荷聽了老人言論,字字皆有深意。因大驚道:“原來老丈乃神仙中人也。弟子花棟,師事之以聆玄論,猶為過分,敢踞坐以取罪戾乎?”因長跪再拜請教。老人見了大喜,因以手扶起,道:“子機靈性警,實具英雄之骨,不獨虛心可敬也。子欲知功名之路乎?可試思功名之路生於治乎,生於亂乎?”花天荷因答道;”治則天下安矣,何功名之有?抑生於亂耳。”老人道:“子言是也。可再思今天下孰亂?”花天荷道:“今天下四境皆安。而亂者獨兩廣峒賊耳。”老人大笑道:“子真留心世務人也,予謂英才不謬矣。天下之亂正在此,子之功名亦正在此。”
花天荷聽說他的功名在此,便沉吟不語。老人道:“子何不語?”花天荷又沉吟半晌,方說道:“老仙師謂亂在此,則然。若雲弟子花棟之功名在此,則又恐不然矣。”老人道:“亂既在此,子之功名為何又不在此?”花天荷道:“弟子聞功名起於戡亂。峒蠻之亂固在此,我花棟實無戡峒蠻變亂之才,則功名從何而得?”老人道:“予聞子精於韜略,審於運籌,方將大展經綸,何反難此小醜?”花天荷道:“博虎不難,而搏負隅之虎則難;屠竜雖易,而屠潛淵之竜則不易。何也?地之險助之也。今峒賊雄據萬山,其出劫也,猶鷹鳥之攫物;其伏藏也,如鼠之在穴,無由而搗之。不能搗其巢,安能成其功?故弟子不敢謂然也。”老人大笑道:“子既自謂雄纔,又何自委諉也?圖王伯之業,尚自有人,天下豈有不能破之賊哉。惜子不虛心,以求破賊之方略耳!”花天荷道:“豈不願求,但恐無路。”老人又笑道:“諸葛草廬,黃石圯上,自在人間,何雲無路?”
花天荷見說話有因,因自大悟道:“我弟子何愚也!弟子既遇仙師,則仙師即今之諸葛、黃石也,又何必他求?”因乃長跪以請道:“乞仙師成就。”老人大笑道:“子誤矣!予偶以理言,謂天下有人耳,非雲我即其人也。子慎勿過疑,轉使我不自安。”花天荷道:“我花棟之愚蒙,已承仙師言下機鋒,點醒八九。仙師既已點破,又復愚蒙之,恐花棟之愚蒙不若至此。仙師若慮花棟不誠,必欲再試之,竊念花棟樸心之人,一念感通,生死無二,乞仙師鑒察而卒憐之,使我花棟速沾時雨之化,真天地父母矣。”老人復大笑道:“子如此認真,倒叫我沒法。若衹管回你,衹道我推脫不肯輕傳;欲要應承,卻又將何發付?也罷,我昔日曾遇一異人,授我秘書一捲。他說,能熟讀之,功名、婚姻俱可遂意。我因遊心世外,用他不着,故辭而不受。他又說,你如用不着,可留下,倘遇有緣人,轉授之亦可也。我懷此二十年,竟無一人可贈。今適遇子,子又諄諄求我,或是機緣也未可知,我衹得取出贈子。用得着固好,用不着卻也休怪。”花天荷聽了滿心歡喜,因再拜致谢,道:“多感仙師慨然垂賜,但不知高天厚地,將何以報?”老人又笑笑說道:“報非所望。但無心中與我相遇,雖是機緣,卻亦不易。可起來,令人多沽美酒,與子痛飲而別,方不負天地成全,山川作合也。”
花天荷原是一個快士,聽得老人要飲酒,甚合其心,愈覺歡暢。乃立起來叫花灌重沽旨酒。這一番成了知己,更比前番飲得有興。正是:
相逢衹道本無心,說出緣由卻有因。
不欲分明將酒渾,又難冷淡把情親。
言徒充耳終疑假,事若關心自認真。
怪怪奇奇雖莫測,大都天地麯成人。
老人與花天荷談天論地,你一杯我一盞,也不勸也不推,直吃得日色平西,二人俱酣酣然,老人方立起身來說道:“酒夠了。”因在懷中取出一捲書來,付與花天荷。道:“功名、婚姻俱在此中,慎毋輕視。”花天荷雖已半酣,然存心謹慎,見老人贈書,忙用雙手接了,放在一塊高石之上,對書恭恭敬敬拜了四拜。拜完,又對老人也拜四拜,然後將書藏入懷中,竟不開看。老人見了大喜道:“子誠大器,異日功名,正不可量。”遂拱手要別去。花天荷忙留住問道:“仙師鶴駕,知不可留。但求示法號,以志不忘。”老人道:“孤雲野鶴,有甚姓名,今與子在此天台山中相遇,即喚我作天台老人可也。”花天荷道:“仙師既容弟子依傍門墻,則弟子從師應勿避也。敢請後期。”老人道:“今日之會,有期否?今日之會既無期,則後日之會又安可與期?一聽機緣可也。”言畢竟飄然而去。正是:
來忽風兮去忽雲。豈容人見與人聞。
大都天上蓬萊客,不是凡間野鶴群。
花天荷見天台老人來去不測,行止裕如,知是異人。又見授書,打動心事,不勝驚喜。看他去遠,方叫花灌、小雨收拾了,緣路回寓。到了寓中,見天色已晚,又是酒後,恐怕褻瀆,將書高置床頭,不敢開看,竟自睡了。直到次日天明,起來梳洗完了,然後取出書來,細細開看。是甚秘書?但見:
萬疊皆山,千條盡嶺。千條嶺上,雜雜沓沓起峰巒;萬疊山中,縱縱橫橫分道路。左一條,右一條,橫一條,竪一條,道路宛若紛絲;高一層,低一層,彎一層,直一層,峰巒猶如聚冰。奇峰怪石,若蹲若踞,盡列虎豹之形;老樹枯藤,如盤如屈,皆作竜虯之狀。青纔斷,緑早續,斷斷續續,渺不知斷續之蹤;煙忽接,雲忽連,接接連連,總都是接連之勢。山坳裏,東一陣,西一隊,影影的人作猿猴之渡;樹當中,上一攢,下一簇,井井然穴如蜂蟻之窩。中列旌旗,圍岩繞壁,便是賊魁之寨柵,那裏有青黃赤白之分;旁開門戶,通𠔌穿林,莫非黨羽之往來,何曾有親疏內外之別。統觀之,峒中有峒,峽外有峽,杳不知其出沒。細察之,一峒有一峒之名,峒峒有峒峒之名,如畫沙而不亂。一峽有一峽之號,峽峽有峽峽之號,如列眉而井然;概視之,裏非有裏,程不有程,何以計其以遠近。實按之,一裏有一裏之遠,裏裏有裏裏之遠,如丈量而不差。一程有一程之遙,程程有程程之遙,較尺寸而不失。何首何尾,首尾分明;此去此來,去來如見。大都山川數千裏,能觀如此,而賊形已宛然在於目中;積寇幾百年,誠察於斯,而妙算已運之掌上。
花天荷細細一看,卻是一幅兩廣山川圖。圖中細註某山屬某府某州,某山何名。某山有峒,某峒何名,峒賊何名。某峒至某處多遠,或大道或小徑,何處最險,何處最隘,何處可行,何處當避,皆—一註得分明。兩廣山川雖多,於此一覽,皆瞭瞭無餘。花天荷看得分明,不勝大喜道:“破此峒賊,在吾掌中矣。老人其仙乎,遇之誠大幸也!”
看完兩廣圖。再揭第二幅一看,卻也不是什麽秘書,乃是一幅名園圖。內中有樓閣,有亭樹,有池塘。兼之朱欄麯檻,白石瑤階,花木扶疏,簾櫳相映,十分富麗,又十分幽靜。畫後並無款識。卻不知是何處園圖。再四推詳不出,衹得放下。每日衹將兩廣圖細細展玩。展玩既久,不覺兩廣的山川形勝,並賊之出沒,俱瞭瞭於胸中矣。
花天荷衹因胸中有此方略,有分教:明覓封侯,暗憐夫婿。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聖自聖兮凡自凡,從來天不滿東南。
豺狼賦性千般詐,蜂豕為心一味頑。
仁義稍疏先作梗,兵威大盛始知慚。
若將羈豢為長策,終恐金甌缺在蠻。
話說前朝全盛之時,四境皆安,惟兩廣地方,山嶺險隘,峒峽深邃,況且徑路高低盤麯,不能窮其出沒之際。故東至南韶,西至柳慶,周遭數千裏山峽連接,凡有險隘,皆為賊巣賊窟。正南上有一個大藤峽,乃萬山中第一險隘之處,被一個峒賊所據。這峒賊叫瘟火蛇,生得身長力大,甚是兇惡。使一柄沒齒釘鈀,足有百斤之重,領着數千小賊,時時出來侵掠州縣,劫奪府庫。地方百姓,無不受其荼毒。其餘各峒之賊,雖滿布山中,如狼如虎,但遇見瘟火蛇,皆要讓他一步,凡作禍亂,必瘟火蛇為首,而衆賊附和之。
是時,廣東都閫大將姓桑名國寶,雖是個武科出身,也有些名望,卻無大纔大略,不能當盤錯之用。在廣東鎮守了兩年,被峒賊東抄西劫,擾亂得一日也不得安寧。若要發兵去剿他,前邊躲入峒去,後面又轉出峽來;左邊趕他,他右邊反來襲我。衹因路徑不熟,與他戰十陣,到有九陣是大敗回來。用金錢招撫,撫了一峒,又是一峒來爭。也不知費過了多少錢糧,到底沒一毫用處。
巡撫、巡按看見光景不妙,恐怕多耗錢糧,後來有罪牽連到自傢身上,衹得上本參論桑國寶無纔無勇,戰不成戰,撫不成撫,徒費錢糧,不能保安地土,伏乞敕下該部,革其職,議其罪,另選名將,以為東南萬裏之長城,國傢金甌方無恙也。
桑國寶見撫、按有疏參他,慌了手腳,衹得也上一疏,奏辯其事。疏曰:
廣東總兵兼管廣西事左都督僉事臣桑國寶謹奏 為臣無纔無勇、罪固當誅,然事有難為,情有可原、伏乞聖恩垂鑒,稍寬一綫,容圖後效事。
臣雖不纔,亦戳力疆場有日。今蒙聖恩擢任閩粵。豈不思奮力出奇掃清峒蠻,奠安四境,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乃受事兩載,所屬郡縣為賊侵擾,雖率衆禦之,互相殺傷,然徒耗軍糧而卒無成功。臣罪固當伏斧鉞之誅,但臣念此賊非起於臣來之一朝一夕,實盤踞於萬山之中,根深黨固久矣。臣非不思大舉以搗其巢,然峽中窄隘,不可長驅。止可峽外安營誘其出戰。賊性狡猾,當誘之時,偏匿而不出;俟臣持久欲歸。又乘虛而尾臣之後;及臣反擊,賊又退伏。臣每憤而遣將深入,又無奈山路紆回麯仄,往往迷失,不能至其巢穴。賊路熟徑捷,反別出而遮塞險要,使兵將入不可,出不能,故每遭其陷害。臣苦思無策,故惟保境以待。然兩廣疆界甚邃,守兵幾何。焉能遍及?賊窺臣不及守之處,即為劫掠之處;及臣移守,賊又移劫。故賊逸而臣勞,賊得而臣失。臣萬不得已,始議撫耳。不意賊禽獸也,撫其身不能撫其心,撫於一時不能撫於久遠。故金錢糜費有之,然實非臣不肖侵漁也。
臣罪固不可辭,然臣緻罪之由,實是如此。伏乞敕下該部,議臣之罪,以彰國法。倘邀聖恩,憐臣所處 艱難,赦臣前途,策臣後效,亦祈廟堂熟算,授臣方略,或戰或撫,臣方敢罄竭犬馬,以報國恩。若廷議無所短長,徒以臣為張主,臣鼯鼠之技,惟有以戰撫為名,以保守為實而已。他非臣所知也。特此陳情,不勝待命之至。
撫、按與桑國寶三疏一齊俱上了,聖旨批下,該部酌議具覆。兵部大堂因與司官再三酌議,方覆旨道:
若論糜費錢糧,撫戰俱無要領,當事誠為有罪。但此賊實乃百年以來之積逋,一旦要殲厥渠魁,盡行撲滅,誠所難能。桑國寶雖曰糜費,然尚能保守封疆,未嘗少失。若加重罪,恐任事之臣灰心解體,俱思推脫,閫事付誰為之?況諄諄請廟堂勝算,臣等職司兵馬,理宜授彼方略,以為攻取之用。然此峒蠻據險藏奧,若想搗其巢穴,良亦不易;心貪性狡,欲以恩交結,安保無他?一時實無萬全之策,豈敢輕措諸行事,以圖僥幸哉?雖然,天下一傢,王化無外,豈有不可討之逆賊哉?但思奇功必待奇人而後成,朝廷若能結綱天下,自多麟鳳。伏乞陛下下尺一之詔,詔天下草莽英雄,有能獻奇計、出勇力,剿滅峒賊者,不惜封侯之賞。則馴竜伏虎,定有其人,況區區小醜哉,自授首有日矣。桑國寶且暫寬其罪,令其謹守四境以待賢者,則東南可圖也。
伏乞聖裁。
覆本上去,聖旨依擬。遂令閣臣草詔佈告天下:
不論省州府縣兵民人等,凡有奇才異能,能滅兩廣峒賊者,不必赴京朝見 可徑往總兵桑國寶軍前獻策效力,滅此逋賊。倘能成功,論功封拜,决不食言。所過地方供給路費,桑國寶着悉心斟酌施行,以贖前愆。特詔。
詔書既下,早早行到各府州縣地方。正是:
一方有難九重憂,廊廟無纔天下求。
自古功名賢者立,看誰談笑取封侯。
詔書既下,紛紛行到四方。四方豪傑應詔而往者,不可悉述。
且說浙中溫州地方,有一人姓花名棟,表字天荷。生得美如冠玉,秀比朝霞。行到人前,皎皎疑一團白雪;對人談吐,藹藹見滿面春風。凡人之品不過造成一種,獨這花天荷,細察其為人卻有四樣:若論風流,可以稱為美男兒;若言學問,可以謂之大才子。此二者猶少年之常,獨於美人才子中別具一種昂藏英勇之氣。徒手三五十人不敢近,又可謂之豪傑士;及其處事,慮始慎終,必周必至,斷不輕發,又可謂之老成人。惟其具此四種才學,故世上之齷齪庸人,孟浪鄙夫,皆不足邀其一盼。故在本縣作一個秀纔,卻非其志。年已二十,尚落落一身,未諧傢室。卻喜父親花大本,母親葉氏,二人康健,傢計充足,又有長兄花梁代養,不纍其心胸。故此得行其志,終日不是讀書作文,就是賦詩飲酒,憑吊古人,究心當世。
一日因春光明媚,帶了一個老僕叫作花灌,一個童子叫作小雨,去遊天台之勝。在天台山中遊了數日,忽一日微飲了幾杯,坐在一塊磐石之上,看那落花飛入流水,翩翩有緻。因細細賞玩,欲作詩題詠。忽見一個白須老人走到面前,看着花天荷大聲說道:“少年英俊之人,為何不努力功名,訪求佳偶,以快生平,卻在此閑看流水,作世外情緣。豈不辜負光陰,虛此美質耶?”
花天荷從不結交朋友,以朋友中無知己也。今忽聞老人之言,大有警醒。又見那老人仙風道骨,不是尋常,忽不覺立起身來,拱手致敬道:“老丈良言不啻藥石,正中花棟之痛癢,每夢想不能得聞。何老丈忽從天下教,真出意外。敢請少憩,以領其餘。”老人欣然就同坐於磐石之上
花天荷有隨攜的酒食,遂命小雨擺在石上,邀老人對飲。老人也不推辭,竟欣然而飲。飲了數巡,花天荷方開言道:“適蒙老人良言,雖麯盡花棟之痛癢,然我花棟之病痛,非天之害我,實我之自取其害也。老丈雖有此藥石之言,恐不能起我沉痾。”老人笑道:“秀纔差矣。秀纔之病既自知之,又知予言為藥石,衹須手到,沉痾起矣。又何為而不能?”花天荷道:“譬如老丈所言之功名,人生世上,既讀書負纔,豈不願就?但書生徼筆墨之靈,博取一第,毫無所濟。而紆金拖紫,坐享天祿,猶以丈夫自欺,豈不有愧?若欲效傅介子、班定遠立功異域,今又非其時也。此予功名所以為一病也;譬如老人所言之佳偶,人苟有情,誰能免此?但思偶者,對也。既曰對,必各有類:鳳必以凰為偶,鴛必以鴦為偶。若以蜂配蝶,以鶯配燕。則非偶也。物既如此,人自如此也。梁鴻樂高隱,惟孟光布素之服,合其高隱,可謂賢也。若嫁孟光為石崇之婦,而金𠔌中置此布素,謂之佳偶可乎?西子千古之美婦人也,孟子謂之不潔,范蠡載之五湖,又不知作何品題?大都賢與賢為偶,色與色為偶。纔與纔為偶,各有所取耳。若我花棟者,纔色人也。若無纔色佳人可與我花棟為偶,則終身無偶可也。此婚姻所以不又為一病也?老丈言雖藥石,細思之,不知能起我膏肓之病否?”
老人聽了,大笑道:“秀纔何見之小也?功名之路豈止一途,但就人之力量以取之耳。有王者之力量,便可取王者之功名;有霸者之力量,便可取霸者之功名;有英雄豪傑之力量,便可取英雄豪傑之功名。若僅有筆墨之力量,亦不過僅取筆墨之功名而已。秀纔既慕傅介子、班定遠之功名,怎說無路?衹要秀纔有傅介子、班定遠之力量耳。不知秀纔果有此等力量否?”花天荷道:“力量亦大小不同。一分亦力量,十分亦力量,百分亦力量,我花棟怎敢誇口說個有力量,又怎敢自諉說個沒力量?但不過於此等功名,願學焉而已。”
老人聽了連連點頭道:“好個願學焉!此便是秀纔一生受用處,功名已盡此矣。至若佳偶,天既生鳳,必定生凰;天已生鴛,必定生鴦;天既生梁鴻,必定生孟光,此陰陽自然之配合也。衹恐人事偶乖,一時不便偶湊耳。若天既生秀纔之才美,未有不生秀纔纔美之對者。第秀纔一時願見者,不知在何處,而目前所見,又皆秀纔所不願見者,故秀纔憤然以為病耳。此病直到見後,方知錯害。此時說也無益。”花天荷道:“據老丈如此說來,則我花棟於功名、婚姻二者尚有分也?”老人道:“若功名無分,則秀纔不作傅介子、班定遠之想了;若無婚姻之分,則秀纔不動纔美之思了。既作此想,既動此思,正青雲之開其路,而紅絲之係其足也。怎說無分?”花天荷道:“老丈既知我花棟於功名有分,必知功名之分在於何地;既知我之於婚姻有分,必知婚姻之分屬於誰傢。不知可以明明見教否?”老人道:“婚姻不必求,然不求而自得,可以不言。言之近泄漏,不言可也。功名雖求之,尚未可得,然終得於求,又不可不言。言之為指迷,即言可也。”
花天荷聽了老人言論,字字皆有深意。因大驚道:“原來老丈乃神仙中人也。弟子花棟,師事之以聆玄論,猶為過分,敢踞坐以取罪戾乎?”因長跪再拜請教。老人見了大喜,因以手扶起,道:“子機靈性警,實具英雄之骨,不獨虛心可敬也。子欲知功名之路乎?可試思功名之路生於治乎,生於亂乎?”花天荷因答道;”治則天下安矣,何功名之有?抑生於亂耳。”老人道:“子言是也。可再思今天下孰亂?”花天荷道:“今天下四境皆安。而亂者獨兩廣峒賊耳。”老人大笑道:“子真留心世務人也,予謂英才不謬矣。天下之亂正在此,子之功名亦正在此。”
花天荷聽說他的功名在此,便沉吟不語。老人道:“子何不語?”花天荷又沉吟半晌,方說道:“老仙師謂亂在此,則然。若雲弟子花棟之功名在此,則又恐不然矣。”老人道:“亂既在此,子之功名為何又不在此?”花天荷道:“弟子聞功名起於戡亂。峒蠻之亂固在此,我花棟實無戡峒蠻變亂之才,則功名從何而得?”老人道:“予聞子精於韜略,審於運籌,方將大展經綸,何反難此小醜?”花天荷道:“博虎不難,而搏負隅之虎則難;屠竜雖易,而屠潛淵之竜則不易。何也?地之險助之也。今峒賊雄據萬山,其出劫也,猶鷹鳥之攫物;其伏藏也,如鼠之在穴,無由而搗之。不能搗其巢,安能成其功?故弟子不敢謂然也。”老人大笑道:“子既自謂雄纔,又何自委諉也?圖王伯之業,尚自有人,天下豈有不能破之賊哉。惜子不虛心,以求破賊之方略耳!”花天荷道:“豈不願求,但恐無路。”老人又笑道:“諸葛草廬,黃石圯上,自在人間,何雲無路?”
花天荷見說話有因,因自大悟道:“我弟子何愚也!弟子既遇仙師,則仙師即今之諸葛、黃石也,又何必他求?”因乃長跪以請道:“乞仙師成就。”老人大笑道:“子誤矣!予偶以理言,謂天下有人耳,非雲我即其人也。子慎勿過疑,轉使我不自安。”花天荷道:“我花棟之愚蒙,已承仙師言下機鋒,點醒八九。仙師既已點破,又復愚蒙之,恐花棟之愚蒙不若至此。仙師若慮花棟不誠,必欲再試之,竊念花棟樸心之人,一念感通,生死無二,乞仙師鑒察而卒憐之,使我花棟速沾時雨之化,真天地父母矣。”老人復大笑道:“子如此認真,倒叫我沒法。若衹管回你,衹道我推脫不肯輕傳;欲要應承,卻又將何發付?也罷,我昔日曾遇一異人,授我秘書一捲。他說,能熟讀之,功名、婚姻俱可遂意。我因遊心世外,用他不着,故辭而不受。他又說,你如用不着,可留下,倘遇有緣人,轉授之亦可也。我懷此二十年,竟無一人可贈。今適遇子,子又諄諄求我,或是機緣也未可知,我衹得取出贈子。用得着固好,用不着卻也休怪。”花天荷聽了滿心歡喜,因再拜致谢,道:“多感仙師慨然垂賜,但不知高天厚地,將何以報?”老人又笑笑說道:“報非所望。但無心中與我相遇,雖是機緣,卻亦不易。可起來,令人多沽美酒,與子痛飲而別,方不負天地成全,山川作合也。”
花天荷原是一個快士,聽得老人要飲酒,甚合其心,愈覺歡暢。乃立起來叫花灌重沽旨酒。這一番成了知己,更比前番飲得有興。正是:
相逢衹道本無心,說出緣由卻有因。
不欲分明將酒渾,又難冷淡把情親。
言徒充耳終疑假,事若關心自認真。
怪怪奇奇雖莫測,大都天地麯成人。
老人與花天荷談天論地,你一杯我一盞,也不勸也不推,直吃得日色平西,二人俱酣酣然,老人方立起身來說道:“酒夠了。”因在懷中取出一捲書來,付與花天荷。道:“功名、婚姻俱在此中,慎毋輕視。”花天荷雖已半酣,然存心謹慎,見老人贈書,忙用雙手接了,放在一塊高石之上,對書恭恭敬敬拜了四拜。拜完,又對老人也拜四拜,然後將書藏入懷中,竟不開看。老人見了大喜道:“子誠大器,異日功名,正不可量。”遂拱手要別去。花天荷忙留住問道:“仙師鶴駕,知不可留。但求示法號,以志不忘。”老人道:“孤雲野鶴,有甚姓名,今與子在此天台山中相遇,即喚我作天台老人可也。”花天荷道:“仙師既容弟子依傍門墻,則弟子從師應勿避也。敢請後期。”老人道:“今日之會,有期否?今日之會既無期,則後日之會又安可與期?一聽機緣可也。”言畢竟飄然而去。正是:
來忽風兮去忽雲。豈容人見與人聞。
大都天上蓬萊客,不是凡間野鶴群。
花天荷見天台老人來去不測,行止裕如,知是異人。又見授書,打動心事,不勝驚喜。看他去遠,方叫花灌、小雨收拾了,緣路回寓。到了寓中,見天色已晚,又是酒後,恐怕褻瀆,將書高置床頭,不敢開看,竟自睡了。直到次日天明,起來梳洗完了,然後取出書來,細細開看。是甚秘書?但見:
萬疊皆山,千條盡嶺。千條嶺上,雜雜沓沓起峰巒;萬疊山中,縱縱橫橫分道路。左一條,右一條,橫一條,竪一條,道路宛若紛絲;高一層,低一層,彎一層,直一層,峰巒猶如聚冰。奇峰怪石,若蹲若踞,盡列虎豹之形;老樹枯藤,如盤如屈,皆作竜虯之狀。青纔斷,緑早續,斷斷續續,渺不知斷續之蹤;煙忽接,雲忽連,接接連連,總都是接連之勢。山坳裏,東一陣,西一隊,影影的人作猿猴之渡;樹當中,上一攢,下一簇,井井然穴如蜂蟻之窩。中列旌旗,圍岩繞壁,便是賊魁之寨柵,那裏有青黃赤白之分;旁開門戶,通𠔌穿林,莫非黨羽之往來,何曾有親疏內外之別。統觀之,峒中有峒,峽外有峽,杳不知其出沒。細察之,一峒有一峒之名,峒峒有峒峒之名,如畫沙而不亂。一峽有一峽之號,峽峽有峽峽之號,如列眉而井然;概視之,裏非有裏,程不有程,何以計其以遠近。實按之,一裏有一裏之遠,裏裏有裏裏之遠,如丈量而不差。一程有一程之遙,程程有程程之遙,較尺寸而不失。何首何尾,首尾分明;此去此來,去來如見。大都山川數千裏,能觀如此,而賊形已宛然在於目中;積寇幾百年,誠察於斯,而妙算已運之掌上。
花天荷細細一看,卻是一幅兩廣山川圖。圖中細註某山屬某府某州,某山何名。某山有峒,某峒何名,峒賊何名。某峒至某處多遠,或大道或小徑,何處最險,何處最隘,何處可行,何處當避,皆—一註得分明。兩廣山川雖多,於此一覽,皆瞭瞭無餘。花天荷看得分明,不勝大喜道:“破此峒賊,在吾掌中矣。老人其仙乎,遇之誠大幸也!”
看完兩廣圖。再揭第二幅一看,卻也不是什麽秘書,乃是一幅名園圖。內中有樓閣,有亭樹,有池塘。兼之朱欄麯檻,白石瑤階,花木扶疏,簾櫳相映,十分富麗,又十分幽靜。畫後並無款識。卻不知是何處園圖。再四推詳不出,衹得放下。每日衹將兩廣圖細細展玩。展玩既久,不覺兩廣的山川形勝,並賊之出沒,俱瞭瞭於胸中矣。
花天荷衹因胸中有此方略,有分教:明覓封侯,暗憐夫婿。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