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要欣赏的这篇《说笑》就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散文。作为题目的“说笑”这两个字,不是我们平常讲的说说笑笑,不是一个并列的结构,而是一个动宾结构,“说”是动词,“笑”是它的宾语,“说笑”的意思是说一说“笑”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不长,我算了一下,不到两千字,一共只有五个自然段,非常小。所以我觉得它很适合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下边我们按照这五个自然段的顺序,一段一段地来细读。
我先来读一下第一段:“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这就是第一段,我们看这一段的第一句,“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们可能还都能想起自己当年语文老师讲作文,可能经常说一句话叫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当然好文章不一定非要开门见山,好文章可以有许许多多种开头的方法,我干嘛非要开门见山,我开门不是山,开门是水行不行,也可以。但是开门见山是一种好文章开头的办法。我们看报纸上电视上讲一个什么东西,最常采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方式,特别是《新闻联播》,必须开门见山,你不能绕了半天弯子,不让人知道要说什么。那么钱钟书的这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他不是闲着没事,泛泛地来说“笑”这个东西,他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一句话针对性就出来了:“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他针对的就是幽默文学,这里就要讲一下背景。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大力提倡幽默,他们身体力行,创办一些专门发表幽默文章的刊物。一时间一些专写幽默的小品文盛行,追风潮的作家也努力去撰写离现实比较远、追求刻意闲适、刻意轻松的文学作品,形成当时特有的幽默文学。针对这种现象,鲁迅首当其冲站出来批判,鲁迅指出当时中国是一个皇帝不肯笑、奴隶不准笑的时代,是一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代。这些浅薄的小品文,一方面点缀人们的太平盛世,一方面掩盖着穷人的呼号和血泪。到头来“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干净简洁的文字已经表达出鲁迅的立场,鲁迅不是反对幽默,而是认为我们人民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难幽默起来的,而有人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继鲁迅之后,钱钟书的《说笑》就诞生了,与鲁迅的态度相比,以幽默著称的钱钟书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看钱钟书的态度,钱钟书没有像鲁迅那样正面地来批判幽默文学,他没有,而是用他自己特有的文风,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讲“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觉得这句话比鲁迅更刻毒,他比鲁迅说得还要狠,鲁迅是堂堂正正讲道理。钱钟书一下子就把“幽默文学”这四个堂皇的字眼跟卖笑联系起来了,说你这是卖笑。所以我说钱钟书有的时候是很坏的,你读钱钟书的文字,经常觉得这是一个“坏”家伙,当然是一种善意的“坏 ”。就是真正的幽默大师,他的杀伤力比那个不幽默的人要强很多倍,因为他用一种特殊的武器,一下子就给你穿透了。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我们马上就明白钱钟书的态度,他的态度是什么呢?很清楚,同时也设定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也就是说他不是正面地来谈论幽默文学,而是只从“笑”这一个角度突破进去来谈幽默文学,这个突破口选得非常好,中国散文讲究起承转合,这一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起,一下子扣住了题目。你不是说“说笑”嘛,那我就从卖笑开始谈,而且用非常精炼的一个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看上去好像漫不经心,实际上现实针对性非常强,可以说这叫做举重若轻。好像一种武林高手的风范,你看鲁迅也是,一上来态度也很庄重,但鲁迅好像就是硬碰硬,鲁迅是举重若重,你一百斤,我就用一百斤的力气给你举起来。钱钟书好像随随便便走到这里,一抬手就举起来了,他是用这样一个态度,所以我们看短短的第一段真是简洁利落,没有一个废字,道理讲得无懈可击。而这个文字你读了三两行之后,它自然散发出一种幽默的味道,你感觉它上来就不同意这个幽默,他说幽默文学是卖笑,但是他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幽默的。所以这短短的第一段就已经把读者吸引住了,好像一个人随便一挥手,幽默的气息就出来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段:“把幽默来分别人兽,好像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他在《动物学》里说:“人是惟—能笑的动物。”近代奇人白伦脱有《笑与死》的一首十四行诗,略谓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惧,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笑只能算是废物或者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禽兽的鸣叫,尽够来表达一般人的情感,怒则狮吼,悲则猿啼,争则蛙噪。遇冤家则如犬之吠影,见爱人则如鸠之呼妇。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噪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为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读钱钟书的文章你经常感到很过瘾,你经常觉得,假如你也按照他这个角度来写文章,你一定写不过他。什么叫叫人佩服?就是你按照和他一样的方式做事情,你做不过他,这样的人就值得佩服,或者说就值得崇拜。如果刚才我们说第一段那个文章是起,那么第二段就是承,起承转合的承,紧接着第一段。他从人和动物对比的角度来探讨笑的问题,我们五四之后二三十年代的很多作家,有一个特点,经常把人还原到自然中来讨论,比如说这个狼,狼它就是要吃羊的,狼吃羊是上帝规定的,是天经地义的。而羊就是要给它吃的,所以狼吃羊没有什么可谴责的,狼虽然吃羊,但是狼从来不吃狼,这是狼比我们人“高尚”一万倍的地方。而且狼在不饿的时候,它也不随便糟蹋羊,它也不随便吃羊,它不会把羊抓来玩够了再吃,它不会。我们人有什么理由在狼面前自高自大呢?在狼的面前我们人是何其虚伪不道德。我想狼和狼之间如果用它们的语言互相咒骂的时候,一定说这个家伙坏极了,坏得像人一样。我想在狼的语言中,“人 ”可能是最厉害的一个骂人的词。所以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人,往往能够给人一些非常意想不到的启发。你看钱钟书先引亚里士多德的话,把人还原到动物中去,人是惟一能笑的动物,然后说能笑,并不意味着需要笑。狼是随时可以吃羊的,但是它不饿的时候,它不需要的时候它不去吃。也就是说你有什么能力,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去发挥和实践这个能力。我记得我有一次在高中给中学生做讲座,那个高中的学生很有思想,他们很有反抗性。他们提一个问题,说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反对我们早恋,说我们已经到了有恋爱能力的年龄了,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恋爱?然后我说我也不反对早恋,但是我说一个人有了这个能力之后,是不是马上就要去实现这个能力呢?你有很多能力,你是到了十六七岁,有这个能力,你还有很多能力呢,你可以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你也可以练习田径运动,你有很多很多事要做,为什么非要做这一个事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干嘛非要专攻这一门呢?就是说人有了一个能力之后,不是说马上要去做,你酝酿酝酿等能力更强一点的时候做,是不是更好?那么钱钟书的这个意思也是这样,说能笑并不意味着需要笑,你可以每秒钟都笑,你为什么要笑?是不是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就要笑。接下去他指出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我读他的文章之前,我也没有想到过,他说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而是会笑之后,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马上就不笑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马上严肃起来,因为不敢笑,我一下子就开始反思自己,我是不是经常有一些时候,自己并没有幽默,而是用笑来掩饰一种什么东西。比如我在领导面前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因为没有幽默而笑,我为什么要在领导面前笑呢,自觉不自觉地笑呢?特别是你去听音乐会,你看到很多人跟别人一起鼓掌,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当别人静静欣赏的时候,他在那里百无聊赖,或者在那里拼命地喝可乐,吃面包就榨菜,一顿猛吃,一看别人鼓掌了,赶快夹着面包鼓掌,表示他听懂了这个音乐。还有的人去看画展的时候,看书法展的时候,其实也看不懂,但是看着别人都跟着评论,他也跟着评论。好啊,这个写得非常好,我记得我有一个同学也去美术馆看书法,看着下面写着两个繁体字“奋斗”,看这字写得多好,多么遒劲有力,“奋门”。这种事情我想我们可能多多少少都遇到一些,就是人他其实没有那个欣赏能力,但是他要合群,他为了别的目的,要来伪装自己,你说他明明是缺乏那个能力,他遮盖这个贫乏。这就是钱钟书讲的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那么钱钟书的幽默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是从深刻的观察来的,你看他经常提到一些细节,他对人性的观察非常深,说明他平时就熟悉。其实我们平时不也很熟悉那些干笑,陪笑,皮笑肉不笑,但我们没有在脑子里很深刻地去想,我们经常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随便地捏合在一起,以为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其实是没有的,或者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比如你看电视里有一些记者去采访老乡,老大爷,你的茄子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老大爷说,嘿,党的政策好呗。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党的政策好和茄子长得好,有这么简单的关系吗?只要党中央政策一好,茄子就长得好。我说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记者,他对党的政策不负责任的报道,他这么简单地就完成了这样一个报道任务。也许他的主观出发点是好的,但他把这个事情弄成一个可笑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看钱钟书写出这个笑的辩证法。幽默,哪有那么容易的幽默,哪有那么容易就让你幽默起来的笑呀。幽默是一种很高级的人性,不是随便笑一笑、逗一逗,就叫幽默的。他在剖析了这些之后,他来了一句狠的,他最后说“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把幽默文学和傻子的呆笑又并列起来,前面一个卖笑,后边跟傻笑又联系起来了。你看钱钟书的语言好像是东拉西扯,最后针对的还是幽默文学。我们看金庸写武林高手,经常用一句话叫好整以暇,就是说在激烈的活动中,他抽空干点闲事,打着打着架,抽空在墙上写个字,表示他功夫非常高,能够忙里偷闲,钱钟书就有这个本事,从第二段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这一段非常长,我们看钱钟书写得多么好,我觉得读了他的文章,我简直觉得我不敢往下讲,因为我不可能讲得比他更深刻。第三段是全文比较长的,核心一段,也可以说是起承转合中转这一段。读这一段我们首先就会佩服作者的旁征博引。一个人有学问很容易,但是他能够这么灵活地旁征博引,随手就引来一些跟“笑”这个论题有关的材料,说明“笑”是不可人为的。而林语堂等人,他们以为提倡幽默就可以使中国人变得聪明智慧。首先我们说中国人到底笨不笨,这本身就是有疑问的,谁说中国人就比西方人笨?谁说中国人就没有幽默?一些人说,一些人觉得中国人没有西方人幽默,但是后来你读一读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说西方人哪有什么幽默。西方人的幽默才是小丑,中国人才是真正的幽默大师,所以这个问题它是一个存疑的,这个问题是可探讨的。况且即使中国人真的笨,经过你提倡幽默就能不笨了吗?中国人不幽默,你一提倡就幽默了吗?那么钱钟书这一段文章里有一句名言叫做“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我觉得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我们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唱歌,可以,我们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工作,可以。但是我们很难号召大家一起产生某种感情,感情是不能号召的。比如我在这里说,朋友们让我们仇恨起来吧!这怎么可能呢?这是绝不可能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有一个美国教授来到中国演讲,美国人比较幽默。就讲了一个笑话,讲了笑话之后,然后就让这个翻译给他翻译,翻译给他简单地说了一句话,然后全场的观众就哈哈大笑。这个教授就很奇怪,对这个翻译说,你的水平怎么这么高啊,这个笑话我在很多场合讲,那个翻译都翻译得不好,没有什么效果,我讲得这么幽默,你怎么稍微翻译了两句,他们就笑了。怎么回事?这位翻译说很简单,我刚才跟大家说,这位美国教授讲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请大家笑一笑,大家哈哈就笑了。我们知道他指挥的其实是一个动作,是一个笑的动作,而不是从心里发出的高兴。笑不能提倡,钱钟书进而就指出笑不能提倡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幽默不能提倡,你在那儿提倡,提倡起来的幽默是什么东西?那就是小花脸的滑稽表演,小花脸的表演不是也能让人笑吗?这是一个很能迷惑人的现象,小花脸能够使我们笑,我们看很多相声演员的东西,我们也笑了,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钱钟书真是厉害,一个字就道破了他们的区别:“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一个“对”一个“跟”,两个字,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在钱钟书的笔下,就点铁成金了。我们马上就明白了,最后钱钟书很有力地说:“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是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我们笑的是他,不是他说的那个事。比如说那个演员在台上摔了一个跟头,我们笑的是他的笨拙,并不是他用他的智慧,把我们逗笑的,不是。那么隐隐地就告诉你,很多自以为是幽默大师的人,看上去不过是戏台上的小丑。你看有谁能够自封自己是幽默大师的吗?这很难,你说自己是某个方面的能手,可以,说自己是幽默大师,这非常难。
下面我们看第四段。“所以,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我们不要忘掉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作一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例如马克·吐温,自十八世纪末叶以来,德国人好讲幽默,然而愈讲愈不相干,就因为德国人是做香肠的民族,错认幽默也像肉末似的,可以包扎得停停当当,作为现成的精神食料”。我们知道每个民族的人,可能都给其他民族的人留下不同的印象,留下某种气质。比如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德国人是不幽默的,英国人是幽默的,法国人是浪漫的,俄国人是懒惰的,中国人是深不可测的等等。我们会对每个民族的人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在马路上丢了一块钱硬币,怎么办?假如这个人是美国人,他马上会打电话找警察,喂喂喂,我丢了一块钱硬币,马上帮我找一找。我是纳税人,你要为纳税人服务。这是美国人办事的态度,美国人特牛,他的任何事情国家都要负责任。要是英国人呢,耸耸肩膀就走了,没什么,算不了什么东西。表示很有绅士风度就走掉了,如果是德国人呢,他就会把他丢钱的这块马路作为一个寻找范围,纵横各画上一百条线,画成一万个小方格,然后拿一个放大镜,一个格一个格找。最后一般都能找到。这是强调说德国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但是显然是很不幽默的,显然是很没劲的。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就会一仰脖子,算了,谁拣到让他买棺材去吧。这可能是中国人的态度。这里钱钟书对德国人的评价,显然是认为德国人是没有幽默的,认为德国人是偏重于严肃的,英法人的幽默是比较世俗的幽默。
那么钱钟书接着说:“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笑,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像追悼会上后死的朋友,又像讲学台上的先进的大师”。第四段就是起承转合的合,是做结论的部分。但是钱钟书做结论也不老实,仍然是挥洒自如。他指出幽默不能成为主张和职业,一成为主张和职业就坏了。其实不光是幽默,其实什么事情只要一成为职业,就坏事了。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找一个职业,找职业是为了我们吃饭,但是职业本身往往是无趣的。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说世界上85%以上的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但是没有办法,他虽然很擅长这个,但是他并不喜欢,为什么艺术家受人尊重,因为艺术家的职业往往是他自己喜欢的。他正好喜欢这个事,他又擅长这个事,所以他活得比较愉快,活得比较幸福。其实我本身的事情也是这样,我经常跟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说,我们大家为什么要考中文系?为什么考北京大学中文系?还不是因为你原来是一个文学少年、文学青年,抱着文学的梦想来到这里,来到这里怎么样呢?我说中文系误我终身,没想到这个事原来很有意思很有趣,一旦成了职业用它来吃饭的时候,乐趣就减少了。你坐在电影院里和别人一起看电影,人家都是随便地笑,随便地哭,很幸福,在那里欣赏,叫欣赏艺术。我们很紧张,我们在那里用职业的眼光看,这是主题、这是结构、这是倒叙,弄得索然无趣,不能和别人一起哭一起笑。所以我经常提醒我们的学生,我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有反省,我们可能是职业变态者。前一段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围棋大师吴清源谈围棋的感受,围棋也是这样。本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但是现在都职业化了。每天棋手们忙着比赛,比赛有高额奖金,为了获得奖金,为了获得冠军去下棋,可能就要不择手段。可能输了也要不承认,或者巧妙地利用规则,来使自己获得胜利。比如一个年轻棋手和一个老棋手比赛,他明明不如这个老棋手,但他知道时间拖长了,这个老棋手身体就不行了,脑子可能会混乱,他就跟他拖着,想尽办法把他的身体搞垮,叫乱拳打死老师傅。而且经常能够成功。像聂卫平这样的人,前五十步是天下无敌的,但是过了两三个小时,他身体不行了,只要出一招错招,就会被对方抓住,最后人家反败为胜,他是反胜为败了。所以钱钟书批判职业化,钱钟书自己也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好。他是一个学者,但是他经常“不务正业”,他写小说属于“不务正业”,他写小说、写散文都是“不务正业”,不要太把自己的职业当回事,就是说又能够围绕着它,又能够离开它,这样的人可能是活得更轻松更自由的人。钱钟书说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这可以说是钱钟书自己的幽默观。也就是说真正幽默的人,应该对自己也能幽默,你不要老去讽刺别人,你不要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别人不理解你,不要老向别人去解释你做得工作多么好。你主要应该去了解别人,最重要的是了解外部世界,你自己受了人家的冤屈误解不重要。你甚至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坏人,我是一个俗人,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真正自信的人,你不在乎这样调侃自己。它不会损坏你自己,那么大家甚至可能觉得,这个俗人还不错,这个粗人也很文雅,还是很有文化的。就是能够对自己也幽默,这是幽默的更高的一个境界。
我们下面来看最后一小段:“大凡假充一桩事物,总有两个动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物尊敬艺术、就收集骨董,附庸风雅。或出于利用,例如坏蛋有所企图,就利用宗教道德,假充正人君子。幽默被假借,想来不出这两个缘故。然而假货毕竟充不得真。西洋成语称笑声清扬者为“银笑”,假幽默像搀了铅的伪币,发出重浊呆木的声音,只能算铅笑、不过“银笑”也许是卖笑得利,笑中有银之意,好比说“书中有黄金屋”;姑备一说,供给辞典学者的参考”。前四段是起承转合,这是起承转合之外的一个补充。本来上面四段已经把问题讲完了,上边四段本身也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是说没有第五段,这个文章也可以独立写完了,但是大作家有这个本事,他的文章可以再加一段。他首先指出假充幽默的两个动机,尊敬、利用。什么事情只要是好的,具有价值的,就难免被人利用。其实世界上迄今为止,所有好的东西都被人利用过的。你说正义是好的,就有人说我是正义的。任何一个名牌出来不久,马上就有假冒,因为你有价值,因为你是好的。而假冒起来之后呢,这个真的东西还往往打不过这个假的,我们一般人总怀着幻想,说邪不压正,未必。可能从人类历史很长的时间来看,是邪不压正,但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经常是正不压邪。那个名牌产品一旦被假冒起来之后,它很难打败这些假冒的,最后就被击垮。你只有另辟道路,另起炉灶,这是经济学上有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竞争起来因为坏的东西是不择手段的,好的东西是要遵守规则的,所以好的东西经常是吃亏的。就是善于骗人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选票,他玩一个什么小伎俩,肚皮上打一枪,选票就上来了。经常是坏的东西更占上风,所以钱钟书说假货毕竟充不得真,是从长时段来说的。在短时段,特别是具体到人的一生这个短的时间里,你可不要相信正不压邪,不一定真理获得胜利,而经常是假丑恶获得胜利,而这才是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假如人活着都是一片美好,总是好的动东西胜利,那还有什么劲呢,那人就不必要奋斗了,反正好的都是胜利。正因为好的东西经常不胜利,经常失败,坏的东西经常胜利。所以我们活着要跟这些坏的东西做斗争,要反抗,活着的意义是反抗,是想把坏的现实变为好的。回到这个“银笑”,“银”本来是像银子一样的声音,这里又和“银钱”联系起来,又回到了文章的第一段“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这是一种像对偶一样的,前面出一个上联,这里有一个下联接着,第五段轻轻松松地回到了第一段上。
我们总结一下钱钟书这篇《说笑》的写作特点。第一个叫做推理严密,论证透析。你读起来很轻松,如果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五段文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读起来又很洒脱,可以说洒脱中有法度,这就是功夫。既有现实的针对性,也有哲理的深度和普遍意义。所以过了六十多年,今天读起来还是这么有针对性,好的文章是能够超越时空的,我们为什么说鲁迅是伟大的?就是因为鲁迅是超越时空的,鲁迅所说的问题今天还存在,那么钱钟书这个文章一样,表现出一种大学者、大作家高瞻远瞩的气魄。谈的是三十年代的幽默文学,但是能够穿越时空,你在别的时代也能够考虑幽默的问题。
第二个特点,材料丰富,左右逢源。这篇文章很让人佩服的地方,也让我佩服的一个地方,是能够打通古今中外,纵横潇洒,扯得很远,又收得拢。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之外,更需要有灵活驾驭材料、打通知识壁垒的良好悟性。那么钱钟就是这样的一流人才,我们把钱钟书叫做通才型的大学者,“通” 我们中国人做学问,从古到今都是讲“通”这个字,一定要做通了。没有人教过钱钟书什么叫幽默,但是他学了那么多东西,他学通了,他谈幽默就能谈得这么好。其实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可以相信,他谈什么都可以谈得好。因为你不知道他肚子里有多少书,而且随时拿出来可以用,所以这是钱钟书给我们的启发。
这篇文章的第三个特点是文笔幽默,才华横溢。钱钟书谈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处处都有严肃,但又处处引人发笑。而且这个笑是我们心悦诚服地跟着他笑,我们不会对着他笑。他反对幽默文学,可是他这篇文章就是幽默文章。也就是说他用这篇文章树立起一个真幽默的榜样。啥叫文章?你看看这篇文章,这才叫幽默文学,不是你们提倡起来的东西。真正的幽默应该是我不幽默,这才叫真的幽默。所以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到,钱钟书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幽默才去反对人家,那就成了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你自己不会幽默,你反对人家的幽默,这是没有力量的。这个文章之所以有力量,是我自己非常幽默,比你们强得多,然后我说你们那个不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很高的境界。所以这是钱钟书以幽默来反击幽默文学,不可能有比他做得更合适的。
其实鲁迅那个文章本身也是幽默的,但是鲁迅的幽默是一种辛辣的,带着辛辣讽刺的幽默。鲁迅的批判性像烈火一样,连同自己一起烧在里边的,读鲁迅的东西,你会有痛感,痛楚感。他拿一把刀,他挖社会黑暗的时候,把自己也挖一块,他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然后他自己说我自己也吃过人。所以这个时候你想笑,觉得又笑不起来,他都说自己吃过人了,你想是不是我也吃过,就会这样想。而钱钟书,你看我们今天只讲他作品的优点,但是也有人批评钱钟书,说钱钟书是站在人生外边。钱钟书他把自己放到一边,他不讲自己。你看他的文章里不说我怎么样,刚才我给大家讲这个文章的时候,我也经常说我怎么样,我也经常把自己放在里边,钱钟书他不把自己放在里边。他就说这个事怎么怎么可笑,所以我们读这个文章的感觉,会觉得钱钟书是坐在一个最高的地方。好像在剧场里看戏,有坐一楼的,有坐二楼的,有坐三楼的,钱钟书一个人在大顶上,他一个人在大吊灯上,他在大吊灯上看。所以他不但看台上的戏可笑,看我们这些观众也很可笑,但是我们都看不见他,因为他太高。他处在一个最高的地方,所以我们常常被他的学问所征服,被他的智慧所征服。觉得他说得真好,我们达不到,可能就不再往下想了。但是有些研究者他还会往下想,之所以钱钟书这么幽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他跑到人生外边评论人生。所以我们今天一块跟大家欣赏钱钟书《说笑》这篇文章,最后能够使我们不仅是理解幽默和笑这个问题,对整个人生恐怕都有所启发。
我先来读一下第一段:“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这就是第一段,我们看这一段的第一句,“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们可能还都能想起自己当年语文老师讲作文,可能经常说一句话叫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当然好文章不一定非要开门见山,好文章可以有许许多多种开头的方法,我干嘛非要开门见山,我开门不是山,开门是水行不行,也可以。但是开门见山是一种好文章开头的办法。我们看报纸上电视上讲一个什么东西,最常采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方式,特别是《新闻联播》,必须开门见山,你不能绕了半天弯子,不让人知道要说什么。那么钱钟书的这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他不是闲着没事,泛泛地来说“笑”这个东西,他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一句话针对性就出来了:“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他针对的就是幽默文学,这里就要讲一下背景。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大力提倡幽默,他们身体力行,创办一些专门发表幽默文章的刊物。一时间一些专写幽默的小品文盛行,追风潮的作家也努力去撰写离现实比较远、追求刻意闲适、刻意轻松的文学作品,形成当时特有的幽默文学。针对这种现象,鲁迅首当其冲站出来批判,鲁迅指出当时中国是一个皇帝不肯笑、奴隶不准笑的时代,是一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代。这些浅薄的小品文,一方面点缀人们的太平盛世,一方面掩盖着穷人的呼号和血泪。到头来“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干净简洁的文字已经表达出鲁迅的立场,鲁迅不是反对幽默,而是认为我们人民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难幽默起来的,而有人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继鲁迅之后,钱钟书的《说笑》就诞生了,与鲁迅的态度相比,以幽默著称的钱钟书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看钱钟书的态度,钱钟书没有像鲁迅那样正面地来批判幽默文学,他没有,而是用他自己特有的文风,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讲“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觉得这句话比鲁迅更刻毒,他比鲁迅说得还要狠,鲁迅是堂堂正正讲道理。钱钟书一下子就把“幽默文学”这四个堂皇的字眼跟卖笑联系起来了,说你这是卖笑。所以我说钱钟书有的时候是很坏的,你读钱钟书的文字,经常觉得这是一个“坏”家伙,当然是一种善意的“坏 ”。就是真正的幽默大师,他的杀伤力比那个不幽默的人要强很多倍,因为他用一种特殊的武器,一下子就给你穿透了。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我们马上就明白钱钟书的态度,他的态度是什么呢?很清楚,同时也设定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也就是说他不是正面地来谈论幽默文学,而是只从“笑”这一个角度突破进去来谈幽默文学,这个突破口选得非常好,中国散文讲究起承转合,这一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起,一下子扣住了题目。你不是说“说笑”嘛,那我就从卖笑开始谈,而且用非常精炼的一个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看上去好像漫不经心,实际上现实针对性非常强,可以说这叫做举重若轻。好像一种武林高手的风范,你看鲁迅也是,一上来态度也很庄重,但鲁迅好像就是硬碰硬,鲁迅是举重若重,你一百斤,我就用一百斤的力气给你举起来。钱钟书好像随随便便走到这里,一抬手就举起来了,他是用这样一个态度,所以我们看短短的第一段真是简洁利落,没有一个废字,道理讲得无懈可击。而这个文字你读了三两行之后,它自然散发出一种幽默的味道,你感觉它上来就不同意这个幽默,他说幽默文学是卖笑,但是他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幽默的。所以这短短的第一段就已经把读者吸引住了,好像一个人随便一挥手,幽默的气息就出来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段:“把幽默来分别人兽,好像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他在《动物学》里说:“人是惟—能笑的动物。”近代奇人白伦脱有《笑与死》的一首十四行诗,略谓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惧,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笑只能算是废物或者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禽兽的鸣叫,尽够来表达一般人的情感,怒则狮吼,悲则猿啼,争则蛙噪。遇冤家则如犬之吠影,见爱人则如鸠之呼妇。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噪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为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读钱钟书的文章你经常感到很过瘾,你经常觉得,假如你也按照他这个角度来写文章,你一定写不过他。什么叫叫人佩服?就是你按照和他一样的方式做事情,你做不过他,这样的人就值得佩服,或者说就值得崇拜。如果刚才我们说第一段那个文章是起,那么第二段就是承,起承转合的承,紧接着第一段。他从人和动物对比的角度来探讨笑的问题,我们五四之后二三十年代的很多作家,有一个特点,经常把人还原到自然中来讨论,比如说这个狼,狼它就是要吃羊的,狼吃羊是上帝规定的,是天经地义的。而羊就是要给它吃的,所以狼吃羊没有什么可谴责的,狼虽然吃羊,但是狼从来不吃狼,这是狼比我们人“高尚”一万倍的地方。而且狼在不饿的时候,它也不随便糟蹋羊,它也不随便吃羊,它不会把羊抓来玩够了再吃,它不会。我们人有什么理由在狼面前自高自大呢?在狼的面前我们人是何其虚伪不道德。我想狼和狼之间如果用它们的语言互相咒骂的时候,一定说这个家伙坏极了,坏得像人一样。我想在狼的语言中,“人 ”可能是最厉害的一个骂人的词。所以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人,往往能够给人一些非常意想不到的启发。你看钱钟书先引亚里士多德的话,把人还原到动物中去,人是惟一能笑的动物,然后说能笑,并不意味着需要笑。狼是随时可以吃羊的,但是它不饿的时候,它不需要的时候它不去吃。也就是说你有什么能力,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去发挥和实践这个能力。我记得我有一次在高中给中学生做讲座,那个高中的学生很有思想,他们很有反抗性。他们提一个问题,说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反对我们早恋,说我们已经到了有恋爱能力的年龄了,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恋爱?然后我说我也不反对早恋,但是我说一个人有了这个能力之后,是不是马上就要去实现这个能力呢?你有很多能力,你是到了十六七岁,有这个能力,你还有很多能力呢,你可以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你也可以练习田径运动,你有很多很多事要做,为什么非要做这一个事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干嘛非要专攻这一门呢?就是说人有了一个能力之后,不是说马上要去做,你酝酿酝酿等能力更强一点的时候做,是不是更好?那么钱钟书的这个意思也是这样,说能笑并不意味着需要笑,你可以每秒钟都笑,你为什么要笑?是不是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就要笑。接下去他指出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我读他的文章之前,我也没有想到过,他说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而是会笑之后,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马上就不笑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马上严肃起来,因为不敢笑,我一下子就开始反思自己,我是不是经常有一些时候,自己并没有幽默,而是用笑来掩饰一种什么东西。比如我在领导面前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因为没有幽默而笑,我为什么要在领导面前笑呢,自觉不自觉地笑呢?特别是你去听音乐会,你看到很多人跟别人一起鼓掌,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当别人静静欣赏的时候,他在那里百无聊赖,或者在那里拼命地喝可乐,吃面包就榨菜,一顿猛吃,一看别人鼓掌了,赶快夹着面包鼓掌,表示他听懂了这个音乐。还有的人去看画展的时候,看书法展的时候,其实也看不懂,但是看着别人都跟着评论,他也跟着评论。好啊,这个写得非常好,我记得我有一个同学也去美术馆看书法,看着下面写着两个繁体字“奋斗”,看这字写得多好,多么遒劲有力,“奋门”。这种事情我想我们可能多多少少都遇到一些,就是人他其实没有那个欣赏能力,但是他要合群,他为了别的目的,要来伪装自己,你说他明明是缺乏那个能力,他遮盖这个贫乏。这就是钱钟书讲的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那么钱钟书的幽默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是从深刻的观察来的,你看他经常提到一些细节,他对人性的观察非常深,说明他平时就熟悉。其实我们平时不也很熟悉那些干笑,陪笑,皮笑肉不笑,但我们没有在脑子里很深刻地去想,我们经常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随便地捏合在一起,以为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其实是没有的,或者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比如你看电视里有一些记者去采访老乡,老大爷,你的茄子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老大爷说,嘿,党的政策好呗。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党的政策好和茄子长得好,有这么简单的关系吗?只要党中央政策一好,茄子就长得好。我说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记者,他对党的政策不负责任的报道,他这么简单地就完成了这样一个报道任务。也许他的主观出发点是好的,但他把这个事情弄成一个可笑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看钱钟书写出这个笑的辩证法。幽默,哪有那么容易的幽默,哪有那么容易就让你幽默起来的笑呀。幽默是一种很高级的人性,不是随便笑一笑、逗一逗,就叫幽默的。他在剖析了这些之后,他来了一句狠的,他最后说“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把幽默文学和傻子的呆笑又并列起来,前面一个卖笑,后边跟傻笑又联系起来了。你看钱钟书的语言好像是东拉西扯,最后针对的还是幽默文学。我们看金庸写武林高手,经常用一句话叫好整以暇,就是说在激烈的活动中,他抽空干点闲事,打着打着架,抽空在墙上写个字,表示他功夫非常高,能够忙里偷闲,钱钟书就有这个本事,从第二段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这一段非常长,我们看钱钟书写得多么好,我觉得读了他的文章,我简直觉得我不敢往下讲,因为我不可能讲得比他更深刻。第三段是全文比较长的,核心一段,也可以说是起承转合中转这一段。读这一段我们首先就会佩服作者的旁征博引。一个人有学问很容易,但是他能够这么灵活地旁征博引,随手就引来一些跟“笑”这个论题有关的材料,说明“笑”是不可人为的。而林语堂等人,他们以为提倡幽默就可以使中国人变得聪明智慧。首先我们说中国人到底笨不笨,这本身就是有疑问的,谁说中国人就比西方人笨?谁说中国人就没有幽默?一些人说,一些人觉得中国人没有西方人幽默,但是后来你读一读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说西方人哪有什么幽默。西方人的幽默才是小丑,中国人才是真正的幽默大师,所以这个问题它是一个存疑的,这个问题是可探讨的。况且即使中国人真的笨,经过你提倡幽默就能不笨了吗?中国人不幽默,你一提倡就幽默了吗?那么钱钟书这一段文章里有一句名言叫做“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我觉得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我们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唱歌,可以,我们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工作,可以。但是我们很难号召大家一起产生某种感情,感情是不能号召的。比如我在这里说,朋友们让我们仇恨起来吧!这怎么可能呢?这是绝不可能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有一个美国教授来到中国演讲,美国人比较幽默。就讲了一个笑话,讲了笑话之后,然后就让这个翻译给他翻译,翻译给他简单地说了一句话,然后全场的观众就哈哈大笑。这个教授就很奇怪,对这个翻译说,你的水平怎么这么高啊,这个笑话我在很多场合讲,那个翻译都翻译得不好,没有什么效果,我讲得这么幽默,你怎么稍微翻译了两句,他们就笑了。怎么回事?这位翻译说很简单,我刚才跟大家说,这位美国教授讲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请大家笑一笑,大家哈哈就笑了。我们知道他指挥的其实是一个动作,是一个笑的动作,而不是从心里发出的高兴。笑不能提倡,钱钟书进而就指出笑不能提倡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幽默不能提倡,你在那儿提倡,提倡起来的幽默是什么东西?那就是小花脸的滑稽表演,小花脸的表演不是也能让人笑吗?这是一个很能迷惑人的现象,小花脸能够使我们笑,我们看很多相声演员的东西,我们也笑了,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钱钟书真是厉害,一个字就道破了他们的区别:“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一个“对”一个“跟”,两个字,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在钱钟书的笔下,就点铁成金了。我们马上就明白了,最后钱钟书很有力地说:“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是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我们笑的是他,不是他说的那个事。比如说那个演员在台上摔了一个跟头,我们笑的是他的笨拙,并不是他用他的智慧,把我们逗笑的,不是。那么隐隐地就告诉你,很多自以为是幽默大师的人,看上去不过是戏台上的小丑。你看有谁能够自封自己是幽默大师的吗?这很难,你说自己是某个方面的能手,可以,说自己是幽默大师,这非常难。
下面我们看第四段。“所以,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我们不要忘掉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作一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例如马克·吐温,自十八世纪末叶以来,德国人好讲幽默,然而愈讲愈不相干,就因为德国人是做香肠的民族,错认幽默也像肉末似的,可以包扎得停停当当,作为现成的精神食料”。我们知道每个民族的人,可能都给其他民族的人留下不同的印象,留下某种气质。比如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德国人是不幽默的,英国人是幽默的,法国人是浪漫的,俄国人是懒惰的,中国人是深不可测的等等。我们会对每个民族的人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在马路上丢了一块钱硬币,怎么办?假如这个人是美国人,他马上会打电话找警察,喂喂喂,我丢了一块钱硬币,马上帮我找一找。我是纳税人,你要为纳税人服务。这是美国人办事的态度,美国人特牛,他的任何事情国家都要负责任。要是英国人呢,耸耸肩膀就走了,没什么,算不了什么东西。表示很有绅士风度就走掉了,如果是德国人呢,他就会把他丢钱的这块马路作为一个寻找范围,纵横各画上一百条线,画成一万个小方格,然后拿一个放大镜,一个格一个格找。最后一般都能找到。这是强调说德国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但是显然是很不幽默的,显然是很没劲的。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就会一仰脖子,算了,谁拣到让他买棺材去吧。这可能是中国人的态度。这里钱钟书对德国人的评价,显然是认为德国人是没有幽默的,认为德国人是偏重于严肃的,英法人的幽默是比较世俗的幽默。
那么钱钟书接着说:“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笑,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像追悼会上后死的朋友,又像讲学台上的先进的大师”。第四段就是起承转合的合,是做结论的部分。但是钱钟书做结论也不老实,仍然是挥洒自如。他指出幽默不能成为主张和职业,一成为主张和职业就坏了。其实不光是幽默,其实什么事情只要一成为职业,就坏事了。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找一个职业,找职业是为了我们吃饭,但是职业本身往往是无趣的。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说世界上85%以上的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但是没有办法,他虽然很擅长这个,但是他并不喜欢,为什么艺术家受人尊重,因为艺术家的职业往往是他自己喜欢的。他正好喜欢这个事,他又擅长这个事,所以他活得比较愉快,活得比较幸福。其实我本身的事情也是这样,我经常跟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说,我们大家为什么要考中文系?为什么考北京大学中文系?还不是因为你原来是一个文学少年、文学青年,抱着文学的梦想来到这里,来到这里怎么样呢?我说中文系误我终身,没想到这个事原来很有意思很有趣,一旦成了职业用它来吃饭的时候,乐趣就减少了。你坐在电影院里和别人一起看电影,人家都是随便地笑,随便地哭,很幸福,在那里欣赏,叫欣赏艺术。我们很紧张,我们在那里用职业的眼光看,这是主题、这是结构、这是倒叙,弄得索然无趣,不能和别人一起哭一起笑。所以我经常提醒我们的学生,我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有反省,我们可能是职业变态者。前一段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围棋大师吴清源谈围棋的感受,围棋也是这样。本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但是现在都职业化了。每天棋手们忙着比赛,比赛有高额奖金,为了获得奖金,为了获得冠军去下棋,可能就要不择手段。可能输了也要不承认,或者巧妙地利用规则,来使自己获得胜利。比如一个年轻棋手和一个老棋手比赛,他明明不如这个老棋手,但他知道时间拖长了,这个老棋手身体就不行了,脑子可能会混乱,他就跟他拖着,想尽办法把他的身体搞垮,叫乱拳打死老师傅。而且经常能够成功。像聂卫平这样的人,前五十步是天下无敌的,但是过了两三个小时,他身体不行了,只要出一招错招,就会被对方抓住,最后人家反败为胜,他是反胜为败了。所以钱钟书批判职业化,钱钟书自己也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好。他是一个学者,但是他经常“不务正业”,他写小说属于“不务正业”,他写小说、写散文都是“不务正业”,不要太把自己的职业当回事,就是说又能够围绕着它,又能够离开它,这样的人可能是活得更轻松更自由的人。钱钟书说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这可以说是钱钟书自己的幽默观。也就是说真正幽默的人,应该对自己也能幽默,你不要老去讽刺别人,你不要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别人不理解你,不要老向别人去解释你做得工作多么好。你主要应该去了解别人,最重要的是了解外部世界,你自己受了人家的冤屈误解不重要。你甚至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坏人,我是一个俗人,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真正自信的人,你不在乎这样调侃自己。它不会损坏你自己,那么大家甚至可能觉得,这个俗人还不错,这个粗人也很文雅,还是很有文化的。就是能够对自己也幽默,这是幽默的更高的一个境界。
我们下面来看最后一小段:“大凡假充一桩事物,总有两个动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物尊敬艺术、就收集骨董,附庸风雅。或出于利用,例如坏蛋有所企图,就利用宗教道德,假充正人君子。幽默被假借,想来不出这两个缘故。然而假货毕竟充不得真。西洋成语称笑声清扬者为“银笑”,假幽默像搀了铅的伪币,发出重浊呆木的声音,只能算铅笑、不过“银笑”也许是卖笑得利,笑中有银之意,好比说“书中有黄金屋”;姑备一说,供给辞典学者的参考”。前四段是起承转合,这是起承转合之外的一个补充。本来上面四段已经把问题讲完了,上边四段本身也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是说没有第五段,这个文章也可以独立写完了,但是大作家有这个本事,他的文章可以再加一段。他首先指出假充幽默的两个动机,尊敬、利用。什么事情只要是好的,具有价值的,就难免被人利用。其实世界上迄今为止,所有好的东西都被人利用过的。你说正义是好的,就有人说我是正义的。任何一个名牌出来不久,马上就有假冒,因为你有价值,因为你是好的。而假冒起来之后呢,这个真的东西还往往打不过这个假的,我们一般人总怀着幻想,说邪不压正,未必。可能从人类历史很长的时间来看,是邪不压正,但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经常是正不压邪。那个名牌产品一旦被假冒起来之后,它很难打败这些假冒的,最后就被击垮。你只有另辟道路,另起炉灶,这是经济学上有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竞争起来因为坏的东西是不择手段的,好的东西是要遵守规则的,所以好的东西经常是吃亏的。就是善于骗人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选票,他玩一个什么小伎俩,肚皮上打一枪,选票就上来了。经常是坏的东西更占上风,所以钱钟书说假货毕竟充不得真,是从长时段来说的。在短时段,特别是具体到人的一生这个短的时间里,你可不要相信正不压邪,不一定真理获得胜利,而经常是假丑恶获得胜利,而这才是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假如人活着都是一片美好,总是好的动东西胜利,那还有什么劲呢,那人就不必要奋斗了,反正好的都是胜利。正因为好的东西经常不胜利,经常失败,坏的东西经常胜利。所以我们活着要跟这些坏的东西做斗争,要反抗,活着的意义是反抗,是想把坏的现实变为好的。回到这个“银笑”,“银”本来是像银子一样的声音,这里又和“银钱”联系起来,又回到了文章的第一段“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这是一种像对偶一样的,前面出一个上联,这里有一个下联接着,第五段轻轻松松地回到了第一段上。
我们总结一下钱钟书这篇《说笑》的写作特点。第一个叫做推理严密,论证透析。你读起来很轻松,如果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五段文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读起来又很洒脱,可以说洒脱中有法度,这就是功夫。既有现实的针对性,也有哲理的深度和普遍意义。所以过了六十多年,今天读起来还是这么有针对性,好的文章是能够超越时空的,我们为什么说鲁迅是伟大的?就是因为鲁迅是超越时空的,鲁迅所说的问题今天还存在,那么钱钟书这个文章一样,表现出一种大学者、大作家高瞻远瞩的气魄。谈的是三十年代的幽默文学,但是能够穿越时空,你在别的时代也能够考虑幽默的问题。
第二个特点,材料丰富,左右逢源。这篇文章很让人佩服的地方,也让我佩服的一个地方,是能够打通古今中外,纵横潇洒,扯得很远,又收得拢。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之外,更需要有灵活驾驭材料、打通知识壁垒的良好悟性。那么钱钟就是这样的一流人才,我们把钱钟书叫做通才型的大学者,“通” 我们中国人做学问,从古到今都是讲“通”这个字,一定要做通了。没有人教过钱钟书什么叫幽默,但是他学了那么多东西,他学通了,他谈幽默就能谈得这么好。其实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可以相信,他谈什么都可以谈得好。因为你不知道他肚子里有多少书,而且随时拿出来可以用,所以这是钱钟书给我们的启发。
这篇文章的第三个特点是文笔幽默,才华横溢。钱钟书谈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处处都有严肃,但又处处引人发笑。而且这个笑是我们心悦诚服地跟着他笑,我们不会对着他笑。他反对幽默文学,可是他这篇文章就是幽默文章。也就是说他用这篇文章树立起一个真幽默的榜样。啥叫文章?你看看这篇文章,这才叫幽默文学,不是你们提倡起来的东西。真正的幽默应该是我不幽默,这才叫真的幽默。所以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到,钱钟书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幽默才去反对人家,那就成了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你自己不会幽默,你反对人家的幽默,这是没有力量的。这个文章之所以有力量,是我自己非常幽默,比你们强得多,然后我说你们那个不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很高的境界。所以这是钱钟书以幽默来反击幽默文学,不可能有比他做得更合适的。
其实鲁迅那个文章本身也是幽默的,但是鲁迅的幽默是一种辛辣的,带着辛辣讽刺的幽默。鲁迅的批判性像烈火一样,连同自己一起烧在里边的,读鲁迅的东西,你会有痛感,痛楚感。他拿一把刀,他挖社会黑暗的时候,把自己也挖一块,他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然后他自己说我自己也吃过人。所以这个时候你想笑,觉得又笑不起来,他都说自己吃过人了,你想是不是我也吃过,就会这样想。而钱钟书,你看我们今天只讲他作品的优点,但是也有人批评钱钟书,说钱钟书是站在人生外边。钱钟书他把自己放到一边,他不讲自己。你看他的文章里不说我怎么样,刚才我给大家讲这个文章的时候,我也经常说我怎么样,我也经常把自己放在里边,钱钟书他不把自己放在里边。他就说这个事怎么怎么可笑,所以我们读这个文章的感觉,会觉得钱钟书是坐在一个最高的地方。好像在剧场里看戏,有坐一楼的,有坐二楼的,有坐三楼的,钱钟书一个人在大顶上,他一个人在大吊灯上,他在大吊灯上看。所以他不但看台上的戏可笑,看我们这些观众也很可笑,但是我们都看不见他,因为他太高。他处在一个最高的地方,所以我们常常被他的学问所征服,被他的智慧所征服。觉得他说得真好,我们达不到,可能就不再往下想了。但是有些研究者他还会往下想,之所以钱钟书这么幽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他跑到人生外边评论人生。所以我们今天一块跟大家欣赏钱钟书《说笑》这篇文章,最后能够使我们不仅是理解幽默和笑这个问题,对整个人生恐怕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