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 诗歌评论>> 叶嘉莹 Ye Jiay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4年7月2日)
叶嘉莹评赏南唐二主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妇孺皆知的名句,出自南唐著名的皇帝词人李煜。李煜是南唐的第三代国君,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他25岁继位南唐国君,当时的南唐已经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在他39岁时,南唐终于被北宋所灭,李煜被宋军俘虏,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最终又被宋太宗赐药毒死。李煜虽然在治国上才能平平,却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和李煜有着同样出众才华的还有一位皇帝词人,那就是李煜的父亲李璟.李氏父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词人,李璟的遭遇虽不及他的儿子李煜悲惨,但在治国上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皇帝,南唐列祖死后,李璟继位,拥有江南、江北三十多个州的土地,称霸江南。成为除中原以外,十国中之最强者。但李璟没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国力,而是致力于词的创作。李璟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风流天子,写得一手好词,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批像冯延巳这样的既是高官又是大词人的文人名士,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空间,但李璟的词传世的不多,仅存四首,《摊破。浣溪沙》是李璟存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对李璟和李煜的词,著名学者、古典诗词研究家叶嘉莹教授又是如何评价呢?敬请关注《百家讲坛》。
叶嘉莹评赏南唐二主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妇孺皆知的名句,出自南唐著名的皇帝词人李煜。李煜的词在中国词史上可以说是个异数,李煜是南唐的第三代国君,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不仅文章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通晓音律,造诣很深,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不称职的国君,他25岁继位南唐国君,当时的南唐已经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在他39岁时,南唐终于国破,他被宋军俘虏,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最终又被宋太宗赐药毒死。李煜虽然在治国上才能平平,却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王国维先生曾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位皇帝词人为什么能如此受到王国维的肯定?有李清照之誉的叶嘉莹先生又是如何评价李煜的词呢?
  
    因为词本来就是歌词之词,都是写给歌女去唱的,是歌词之词,可是你看李后主写些什么呢,我们看李后主写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李后主之所以不同了,李后主写的不再是歌词之词了,李后主写的是他自己破国亡家的悲哀,小楼昨夜又东风,是我的故国不堪回首在月明中,所以王国维说,李后主是变伶工之词,伶工就是演奏音乐的人,伶人演奏音乐的,歌唱的奏曲子的人。就是配合着当时的宴乐歌唱的曲词,所以作者写的都是那些美女跟爱情,作者不是言志,不是说他自己的感觉和感情。可是李后主站出来写他自己的感觉和感情,所以他就改变了伶工的词,成为士大夫的词。士大夫就是自己写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了。曹雪芹为什么打破了旧小说的传统?旧小说写历史、写传闻、写神话,都不是自己,与作者无干,可是曹雪芹写的是他自己亲身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的一段深刻的体会,是出于自己深刻的体会。他不得不写,他不得不说,所以他打破了小说的传统,李后主经过破国亡家的这种惨痛的遭遇,他心里边有这样的悲哀感慨,不能不说。所以当他写歌词的时候,不再写歌女的歌妓酒女的词了,而把他自己的悲哀写出来了,所以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是中国词演化上的一大转折。所以后来才有苏东坡,所以后来才有辛弃疾,不再是给歌女写歌唱的词,是作者自己站出来说自己的话,这是李后主之了不起的一点。
  
    还有一点,王国维又说了,“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单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这句话说得很妙了,李后主一个亡国之君,王国维说他居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如果从释迦、基督的宗教的哲理来说,李后主就是个罪人,他一天到晚耽溺在酒色之中,笙歌享乐之中。他没有解脱,他没有政务,他没有从他罪恶之中脱出,他怎么能担荷我们人类的罪恶?所以这句话王国维是个比喻,就是说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耶稣说,我是为众人的罪恶而死的,用我的鲜血洗尽了所有人的罪恶,释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度众生我誓不成佛。我愿意担荷,我愿意为众生的痛苦,众生的罪恶而担荷。李后主不是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释迦,也不是基督。王国维说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的悲哀,都有我们的痛苦,都有死生离别,而李后主把我们所有的人类的悲哀都写出来了,这是王国维的比喻的意思。不是说它就担负我们的罪恶,就是说他一个人把所有我们众生的悲哀都写出来了,李后主怎么把我们众生的悲哀都写出来了。
  
    我们先看他一首小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不是写的所有的人类嘛,是人生,不是个人,是他整个的人生。为什么这首小词能够写出我们整个的人类的悲哀?你看他怎么写的,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够写出我们所有的人类的悲哀。“林花谢了春红”,李后主这个人真是个天才,这么简单,这么直接,而他真是掌握了要点。他用那么浅白的话,没有雕章琢句,没有用什么古典,什么典故,什么历史,没有。“林花谢了春红”,这六个字真是写得好。“林花”满林的花,都谢了,“谢了”是已成的事实,完全凋谢了,林花就谢了,“谢了”如此的大白话,而“谢了”两个字包含了这么深的悲哀,完全凋零净尽了。满林的花都凋零净尽,什么花?林花谢了,林花谢了是春红,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红是最鲜艳的颜色。充满了生命的,那么鲜艳的颜色,这么美好的春天的红花。满林的花,“林花谢了春红”,真是“眼见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三个字,是他的感觉,为什么这么短暂?这么美好的生命,为什么如此之短处无常?太匆匆,多么白话的简单的三个字。里边有两个是叠字“匆匆 ”,真是太匆匆,你除掉了这么白话简单的“太”字,你还没有办法可以形容,真是太匆匆。这“太匆匆”三个字,充满了他的惋惜和悲哀,“林花谢了春红”,真是太匆匆,这是说到我们的生命是短暂无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尽的,都是短暂的。那么你说如果人生的悲哀只是短暂只是无常,大家都想一想,我们在国内的那些老同学,也跟我说过,我们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事件?我们个人经历了多少生活上的各种的经历?有人问到我对于人生的看法,我不是也说了我对于人生的看法嘛。我到台湾结婚第二年,刚刚生下我第二个女儿,我先生就被关起来了。第二年我的女儿没有满周岁,我带着吃奶的女儿都被关起来了。我们都经历过什么样的事件?所以林花岂止是谢了春红,太匆匆,你还无奈,朝来的寒雨是晚来风。那花开本来花无三日红,本来也许只有三天美好的日子。凡是在诗词里边朝暮的对举的,都是周边普遍的意思。不是说早晨有雨就没有风,晚来有风就没有雨。所谓朝来寒雨晚来风,是朝朝晚晚雨雨风风,你在短暂的人生之中,你经过了多少悲欢离合,你经过了多少死生离别,所以无奈朝来寒雨是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你看今天那树上的几朵残花,那红花的颜色,像女子胭脂的脸,花上的雨点,就像女子的胭脂,脸上的泪痕。胭脂泪,相留醉,像美人一样的花,带着她的胭脂上的泪点,她流泪,为她喝一杯酒。就是冯正中说的“日日花前常病酒”,就是杜甫说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今天还有这朵花,你为什么不为它喝一杯酒了?也许明天连这朵花都没有了,所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什么时候这个花再回来?你说不错,明年。明年还有花开,可是古人的诗说得好了,还不是古人的诗,王国维的诗,说“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你看今年树上又开花了,那不是去年的花了,去年的那个花的生命永远再也不回来了。所以胭脂泪,相留醉,真是几时重。他这么短的一首词,写尽了我们人生的所有的悲哀,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无可挽回的,“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这是王国维说的李后主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的意思。因为他写出来所有的,我们生命的短暂,这样的悲哀和痛苦。
  
    《红楼梦》是个悲剧,今天我们又讲到,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还是个悲剧,有朋友问起我一个问题说,说你说了,曹雪芹对于人生的看法,王国维对于人生的看法,李后主对于人生的看法,你叶嘉莹对人生看法呢?我刚才说,我不但经历了我先生被关起来,我的女儿被关起来的这些遭遇,而且跟我一同被关起来的那个女儿。在结婚以后的第三年,跟我的女婿一同出了车祸不在了。可是你们今天看我都很好,我八十岁的老人,每一年漂洋过海到各地方讲授古典的诗词。我是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你要只看到你自己个人,你的生命、你的得失、你的祸福、你的生存你是短暂的。但是如果你以你短暂的生命为我们这个绵远的久长的,一直在历史上绵延下去的文化,做出一点事情来,你就尽到了你的责任。
  
    中主词传下来很少,最有名的一首词,就是他的《摊破。浣溪沙》,我们还是先看他的词,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我们说词都是写相思怨别的,所以这首词也是写相思怨别的,写的是一个闺中的思妇。菡萏就是荷花,说荷花的荷香已经消减了,荷花已经零落了,翠叶就是荷叶,荷叶也已经残破了。西风就是秋风,秋风带着哀愁从水面上吹起,在绿色的水波之间吹起来了,那是一年的秋天了,所以这些植物,荷花、荷叶都憔悴零落了。他说荷花荷叶的憔悴跟女子的容光的憔悴一样的憔悴,古诗十九诗说的“思君令人老”,在相思怀念之中,这个女子就衰老了。韦庄也写过一首词,说“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说劝我早一点回去,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她劝我早一点回去,说你要记得在绿窗之下,有一个期待你的人,这个人是似花,像花一样美丽的人在等待你回来。可是像花一样美丽的人,也像花一样容易憔悴,也许不用说你不回来,就算你回来,大家都是苍颜白发了,那美丽的韶光永远不在了。所以这是闺中的思妇看到草木的零落。“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他说这个女子,白天是看到菡萏荷花,荷叶的零落,想到自己的憔悴,晚上就做梦,“细雨梦回鸡塞远 ”,窗外的一阵雨声把她的梦惊醒了,她梦到鸡塞,鸡塞就是前线,就是前方。所以这是一个闺中的思夫怀念远方的征人。唐诗有两句“誓扫匈奴不顾身,无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怎么样?“犹是深闺梦里人”。她的丈夫可能早已成为无定河边的一堆白骨了,可是他的妻子“犹是深闺梦里人”,仍然是每天梦见他。她不知道她的丈夫已经战死在沙场了。所以这个女子就梦到鸡塞,这一句词有两种可能,是梦回,梦醒了才知道鸡塞那么遥远,以为是梦中,梦中她见到那个征人回来了。韦庄词说过,“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梦醒了才知道那个征人还在那么遥远的鸡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我醒来以后,再也不能成眠了,所以就吹笙来排解,一直吹到这个玉笙都寒冷了。因为据说如果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已经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小楼吹彻玉笙寒”,而征人远在鸡塞,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够还乡。所以“多少泪珠何限恨”。滴不段的相思血泪抛红豆,所以多少泪珠是何限恨,一直到天明,天明以后如何依栏杆,又靠在栏杆上。靠在栏杆上干什么?遥望远方,遥望远方的征人,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要把我自己打扮得这么美,等着我所爱的人回来。就“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每一个船过来,我都希望船上有我怀念的人,“过尽千帆皆不是 ”,一千条船都过去了,“皆不是”,没有一个是我所盼望的人回来,“斜晖脉脉水悠悠”。从早晨一直看到日落,斜晖脉脉、流水悠悠,这个人没有回来,所以她说是倚栏杆,是第二天的盼望。每日的盼望,每日的落空。好,这首歌词我们讲了,你看王国维说什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南唐中主李璟的评语,说“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解人之不易得”。如果刚才我讲完这首词,如果请大家不要看王国维的评语,我如果要问你们,说是南唐中主的这一首的词,你最喜欢哪两句?你觉得哪两句最好?王国维说,一般人都以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最好,因为这两句是对句,对得这样工整,对得这样美丽,写相思怀念的感情是这样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但我们这么以为,南唐作词的风气很盛,中主后主都写词,冯正中也写词,所以他们君臣之间谈话就谈到词。这个中主就说,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因为冯正中写了一首词,说一阵风吹起来,把一池春水吹皱了很多波浪。中主说这与你什么相干?你写这个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与你什么相干?这不干你的事嘛,这是君臣之间开玩笑了。冯正中马上就回答了,中主毕竟是国君,他说“为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 ”,他说我这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然比不上你所写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所以从冯正中就说这两句是好的,可是你看王国维眼光不同。王国维说古今从冯正中一直到我们,都认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好。他说古今都欣赏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是解人正不易得 ”。就是真正懂词的人真是不容易找到,我们这些只知道欣赏“细雨梦回鸡塞远”的,我们都不是真正懂得词,王国维说哪两句好?王国维说开头两句好,“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现在你要注意到了,就是我说的,王国维说他不是讲词的内容,不是讲词的里边的情事,写的是什么感情,写的是什么故事,写的是征夫思妇,不是。他是说在这个词的语言里边包含了一种境界,给读者很多的感发和联想的,非常丰富的一个东西在里边。王国维是有这样的眼光,看到词里边的这种境界的,王国维他们所开辟出来的,这条欣赏词的路子,都是让你从词里边,看到非常丰富的言外的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说出来的都不算,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当然,中主这首词写的是一首思妇的词,“细雨梦回鸡塞远”,写得很明白。我们都可以讲得清楚,是她梦见了她的丈夫从鸡塞回来了,外面下起雨来了,雨声把她惊醒了,发现她的丈夫还远在鸡塞,所以她就吹玉笙来排解她的忧愁。这个我们都可以讲,这个我们都说他也写得很好,可是王国维就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两句,看到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一种感慨。“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是出于屈原的《离骚》。《离骚》说什么呢?他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说我就只培养了蕙草,我又种了九亩的兰花,九畹,九块地,他说我就种了九畹兰花,我又栽培了香草,种了一百亩的香草,“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我就希望我的兰花蕙草,长得茂盛,有一天我能够收获这么多美丽的鲜花,可是结果兰花也干死了,蕙草也干死了。他就说“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他说我看到我的兰花蕙草干死了,我当然悲哀,可是我不是为我自己一个人的兰花蕙草干死悲哀,“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虽然我的兰花蕙草枯萎了,死灭了,何尝我不悲哀,我所悲哀的是什么?是众芳之芜秽。为什么我们所有的人都没有种出,没有种活,兰花跟蕙草?我一个人我要完成的没有完成,我要种的兰花蕙草都干死,我不为我个人而悲哀,“哀众芳之芜秽”,为什么所有人的兰花蕙草干死都不说,所有世界上的鲜花为什么都干死了,为什么让这个社会上这种虚伪的罪恶的这样流行?那些美好的都到哪里去了?屈原之所以哀伤,因为屈原生在楚国,而楚国当时是危亡的,众芳芜秽还有美人迟暮,美人迟暮也是屈原说的话,“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说太阳跟月亮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这么匆忙,它从来也不停留,春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所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我亲眼看到那花草树木的飘零,枯落,我知道了。他说是草木之零落,我悲伤草木的零落还不说,恐美人之迟暮,我看到草木生命的短暂零乱,我就悲哀那美人,那么美丽的人,有一天也会迟暮,也会衰老。你说你悲哀的是美人迟暮,那不美的人,迟暮,悲哀不悲哀,如果说每个人的迟暮,都是悲哀的。“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也不曾饶”。你贵为帝王也不成,衰老死亡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那美人的迟暮悲哀,我们的一般人的迟暮悲哀不悲哀?为什么要说美人?你要知道屈原的美人是意有所指的,屈原的美人,是一种才德美好的人。
  
    而现在,王国维居然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看到屈原这样的悲哀。当时的南唐众芳芜秽,因为南唐已经是个必亡的国家,无可挽回了,而中主也好,冯延巳正中也好,你的才能能够完成吗?你的才能,冯正中的才能,他对于南唐无可挽回了,以中主的理想他也不可挽回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而凭什么?王国维凭什么从“菡萏香销翠叶残”就看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我又要讲一个西方的文学理论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本来就是有一种理论,就是讲符号学。因为语言就是一种符号,所以西方有一种学问就叫符号学,就是研究作为语言的这个符号,这个符号有非常微妙的作用。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给人很微妙的感觉,一篇文学作品,一首诗,一句诗,它感动你的力量在哪里?在那种非常微妙的作用,你看这首词的第一句,“菡萏香销翠叶残”。我刚才讲了,那就是荷花的香气已经消减了,荷叶已经残破了,如果我不用“菡萏香销翠叶残”,我说“荷花调零荷叶残”,这意思完全一样,可是我如果说“荷花调零荷叶残”,就不能够像王国维说的给人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觉。因为“菡萏香销翠叶残”,它那种微妙的作用,菡萏就是荷花,是荷花的别名,可是你用荷花还是用菡萏。如同我们说一个美人,你是用美人你还是用美女?你还是用佳人?你还是用红粉?你用哪一个字?哪一个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用菡萏,菡萏是《尔雅》上的句,《尔雅》上说荷其花菡萏,是非常古雅的,而古雅就给我们一种距离,一种高远,一种典雅,一种珍贵的,一种感觉。荷花日常的语言,荷花调零荷叶残,你就觉得这是寻常的一种寻常的事物,所以是菡萏,我说荷花调零就是调零,可是它不是说调零,他说“香销”,“香销”两个字是双声,那个香气就慢慢消失了,“菡萏香销”你说“荷叶残”,这也是寻常的语言,你说“翠叶残”,“翠”字就给人一种美丽的颜色的感觉,而且你可以联想到珠翠、翡翠、翠玉,一种珍贵的感觉,你这样从显微结构来看,这一句词菡萏的古雅,香的芬芳,翠的珍贵,一连串都是珍贵的、美好的、芳香的,这种形容词和名词,而中间只有两个动词,一个是“销”一个是“残”,众芳芜秽,就是所有的美好都消失了,都残破了。所以“菡萏香销翠叶残”,所以王国维他真是有一种感受,能够不是只看文字的文法的表面的意思,而是能从细微的精美的声音符号之间感受到这种威严,而且看到了双重的语境。眼前就是交给乐师王感化去唱的,一首征夫思妇的词。一般的歌词常常写征夫思妇,一首歌词,可是它里边就隐藏了有一种南唐的危亡的感觉。所以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不能够用诗跟文章的载道的言志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言外的意思。同样写美女,同样写爱情,有没有给你更高的一种理想?有没有给你很丰富的一种联想?有没有对你的精神有一个境界?有没有一种提升。对不起耽误你们很长的时间,谢谢大家。
首页>> 文化生活>> 诗歌评论>> 叶嘉莹 Ye Jiay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