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说评论>>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
品三國下
  第四部“重歸一統”12集,講述了魏、蜀、吳三國用武力建立了“非士族政權”後,與士族階級的矛盾、衝突、鬥爭越演越烈。鬥爭的結果,是曹魏放棄,孫吳妥協,蜀漢堅持。
內容簡介
  《品三國》(上)於去年7月22日出版後,受到讀者熱情歡迎,連續五個月高居各大排行榜前列,銷量突破200萬册。下册與上册一樣,首批剛印刷55萬册,即被預訂180萬册的數字所突破,立即翻倍加印,仍然不夠應付雪片似的訂單。
  《品三國》(下)的第三部“三國鼎立”12集,央視“百傢講壇”已經播出,講述了魏、蜀、吳三大集團在赤壁之戰後,又經歷了幾次戰爭,誰也吃不掉誰,劉備入蜀,曹操勢力再無法擴張到南方,孫權獨霸江南,三大集團這纔各自稱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第四部“重歸一統”12集,是“百傢講壇”尚未播出的內容。講述了魏、蜀、吳三國用武力建立了“非士族政權”後,與士族階級的矛盾、衝突、鬥爭越演越烈。鬥爭的結果,是曹魏放棄,孫吳妥協,蜀漢堅持。正因為堅持,所以蜀漢先亡。正因為放棄,所以曹魏也亡。正因為妥協,所以尚能苟延殘喘,卻也不得不亡。這是歷史宿命,因為晉纔是完全徹底的士族地主階級政權,代表了這一特殊歷史的前進方向。
  有幸先睹的好幾位專傢、編輯都說,《品三國》的上册很好看,下册更精彩,到底不愧是易中天!
非常君臣(1)
  劉備病逝於永安後,繼位的劉禪衹當名義上的國傢元首,把所有的軍政要務都交給了諸葛亮,蜀漢政權從此進入“諸葛亮時代”。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劉禪和諸葛亮也是一對非常君臣。那麽,他們的關係究竟如何?在這種特殊的關係背後,又有什麽歷史的隱秘呢?
  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劉備駕崩於永安宮,臨終前“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蜀漢政權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可以稱之為“諸葛亮時代”的。因為劉備的托孤,托出去的不僅是他的兒子,也是整個蜀漢政權。這對於諸葛亮來說,可謂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方面,他可以開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另一方面,他又必須面對諸多難題。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傢。什麽是政治?政治就是關係。或者說,就是處理好各種關係。諸葛亮要處理的關係至少有四種,即君臣關係、同僚關係、盟友關係和敵對關係。這些關係都很重要,但按照帝國制度,首當其衝的還是他和劉禪的君臣關係。
  這裏面顯然有諸多問題。因為劉備的托孤太特別,既有“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的交代,又有“如其不纔,君可自取”的安排,確實非同一般。因此我們就有了第一個問題:劉禪執行了劉備的遺囑嗎?
  答案是肯定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鹹决於亮。”顯然,劉禪不但執行了劉備的遺囑,還有加碼。我們不妨一項一項來做個解釋。
  一,封武鄉侯。武鄉,前人解釋為南鄭的武鄉𠔌,繆鉞先生說是錯的,應該是琅琊郡的武鄉縣。因為諸葛亮是琅琊郡人,所以就把琅琊郡的武鄉縣封給他;正如張飛是涿郡人,就封張飛為西鄉侯。西鄉和武鄉都是縣。西鄉縣在今北京市房山西南,武鄉縣西漢時屬琅琊郡,後來撤銷,所以張飛和諸葛亮都是縣侯,不是鄉侯。有人說,琅琊郡武鄉縣並非蜀土,怎麽能封?這其實也是當時的一種制度,叫做“遙領”。比如劉備的兒子劉永封魯王,劉理封梁王,都是。後來孫權也用這樣的方式封建諸王。這樣封,有兩個意義。一是擡高受封者的地位,二是表明自己是天下之主。對於蜀漢政權,則還有一個意義,即表明自己是正統。
  二,開府治事。開府,就是建立府署,自闢僚屬,也就是建立屬於官員自己的、相對獨立的辦事機構和官僚體係。西漢初年,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公”都是開府的。後來的大將軍,也開府。曹操恢復丞相制度並且自任丞相,是開府的;劉備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卻不開府。這裏面差別很大。開府,就有相對獨立於皇權的相權,不開府就沒有。所以這件事情的意義最為重大,後面還要再說。
  三,領益州牧。我們知道,所謂“蜀漢”,其實就是益州。蜀漢丞相管的地方,和益州牧管的地方,沒有什麽區別。那麽,丞相而兼益州牧,豈非多此一舉?當然不是。儘管從地理範圍看,蜀漢就是益州;但從國傢體製看,蜀漢是蜀漢,益州是益州。區別在哪裏呢?蜀漢是王朝,益州是郡縣;蜀漢丞相是中樞政要,益州州牧是地方官員。前者擁有的是中央行政權,後者擁有的是地方行政權。這兩個職務的權限是不一樣的,任務也是不一樣的。州牧是“牧民”的官,丞相是“牧官”的官。當然,州牧也“牧官”(管理太守、縣令),但丞相卻不“牧民”。因此從制度上講,是兩個不同的職務。
首頁>> >> 小说评论>>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