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朗诵>> 商界精英>> 曾仕强 Ceng Shiji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胡雪岩的启示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一位传奇人物,该书所讲述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因为胡雪岩死前被清廷抄家,留下资料很少。但是关于胡雪岩传奇故事,却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甚广。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巨商富贾;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胡雪岩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馀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舍药舍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胡雪岩,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刚刚62岁就郁郁而终……
  
  《胡雪岩启示》一书根据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同名讲座整理而成,除了播出内容之外,还将剪辑未播2集内容一并整理在书中,以期能给读者展示一个更加全景胡雪岩。
一 德行定终生(1)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一位传奇人物,我们今天讲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因为胡雪岩死前被抄家,留下资料很少。但是关于胡雪岩传奇故事,却在民间口耳相传,流传甚广。
  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巨商富贾;他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胡雪岩,却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仅仅六十二岁就郁郁而终。
  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思考。胡雪岩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经验是什么,他失败教训又在哪里?
  在中国历史上,商界有两位圣人,一位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胡雪岩,所以流传着“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说法。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实现了复国理想。范蠡更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功成之时,毅然选择身退,由官转商。短短几年,他经商积资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都尊他为财神,留有《陶朱公家训》,为历代商人经营宝典。
  胡雪岩像胡雪岩又是谁?他是清朝末期一位很了不起商人,被大家尊称为“商圣”。要被中国人称为圣人,那是非常不简单事情,而胡雪岩做到了。胡雪岩跟范蠡相反,他是先经商,而后介入官场。但他没有做到功成身退,最后只落个一败涂地。同为商圣,经历和结局却截然不同,这正是我们值得研究关键。
  胡雪岩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死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终年六十二岁。他跟大多数人一样,出身贫困。如果胡雪岩出身富贵,或者天赋异禀,那也用不着研究,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从中得到什么对自己有用启示。胡雪岩在六十二年人生路程中,跟所有人一样,都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最后走向生命终结,但是他人生过程,却充满了跌宕起伏,充满了大起大落,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引以为鉴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花时间来仔细地了解并加以研究。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有人可能会问,胡雪岩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在这期间,中国出现了那么多商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超过胡雪岩?为什么还说“今有胡雪岩”,这个“今”字又怎么讲?
  到了新疆,我们第一个想到人应该是左宗棠。因为如果没有左宗棠,新疆这块占中国领土六分之一大好河山,很可能已经变成外国人地盘。当时,中亚细亚有一个酋长叫阿古柏,他在外国势力支持下,一直想把新疆分裂出去,成立一个独立国家。清朝名臣左宗棠,主张出征西北,收复新疆。但打仗是需要钱,要给士兵发放粮饷,要给马匹备足草料,军械弹药也都需要购置,这是一笔庞大费用。但那时清廷腐败无能,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支付西征所需要巨额军费,再加上东南沿海告急,同为权臣李鸿章主张海防重于塞防,极力反对西征新疆。清廷虽然两边都支持,但却根本拿不出钱来。最后是谁支持了左宗棠?是胡雪岩,是他供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大部分军费。
  大家一定会想,胡雪岩出身贫困,连政府都供应不起军费,他一个人怎么就能承担得了?胡雪岩是有这个能耐。短短十几年时间,他就迅速累积了巨额财富,曾一度拥有三千万两白银资产。当然,单凭他个人财力,要支付整个军队出征费用也很困难,所以他替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因为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外国人根本不答应,他们不信任清廷,怕清政府无力偿还。但后来胡雪岩凭个人担保,以自己资产做抵押,居然借到这笔巨额贷款,这才保证了左宗棠顺利出征,新疆也才得以收复。左宗棠曾再三地跟西太后讲,如果没有胡雪岩,这个仗打不下来,胡雪岩功劳不输于任何冲锋陷阵将领。左宗棠在给朝廷奏折中写道:“胡雪岩,商贾中奇男子也。人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概。”
一 德行定终生(2)
  我们从阴阳角度来看,左宗棠站在明处,我们都知道他有贡献,有功劳。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背后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但却是真实存在功臣——胡雪岩。
  我们中国人习惯把死去人和死去人比较,不便把活着人和死去人作比较。因为人活着就还会变,只有死了不会再改变,我们才可以放心去评判。所以盖棺定论,才能算数。胡雪岩一生最大功绩,就是帮助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保证了我们祖国领土完整,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逝去商人能够与之相比。
  中国人对时间观念比较特别,只要现代商人没有能超越胡雪岩,即“后无来者”,我们就认为他就是“今”,所以我们才说“今有胡雪岩”。
  胡雪岩出身很平凡
  西方人看到一个小孩,大多会问:“你叫什么名字?”中国人多数不会这样,因为在我们看来,一个小孩子叫什么名字并不是很重要。我们一般会问:“你爸爸是谁?”我们为什么关心孩子爸爸是谁?问这种话动机是因为“势利眼”,要根据爸爸是谁来决定对待孩子态度吗?不全是。
  西方人家庭,是由血缘关系进入短暂性亲情关系,所以个人主义盛行,知道孩子叫什么就好了,没必要去管他爸爸是谁。而中国人家庭,由血缘关系进入亲情关系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伦理关系,所以家教和家风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觉得,由家族来认识家庭,由父母来了解子女,比较方便且准确。
  我们要研究胡雪岩,一定要知道,他一生良好基础,是在家庭里面培育出来。一个人小时候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他一生都会有十分深刻影响。我们中国人骂一个人,只会骂他没有家教,从来不会骂他没有接受良好学校教育。可见,学校教育是教人才能和学识,而一个人基本修养,要由家庭负责。那胡雪岩出生在一个怎样家庭?他父母都给了他怎样影响呢?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基本修养。
  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胡雪岩就出生在这里。他本名光墉,字雪岩,在家里排行老三。他父亲胡鹿泉,字芝田,读过几年书,是位有文化乡里名士。家里有几亩薄田,自耕自足,兼做一些小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
  胡雪岩出生地——安徽绩溪胡里村胡家有一条家训:读书做生意可以,但是不能为官。所以,胡雪岩父亲没有走读书求官道路,同样也不希望胡雪岩当官。我们无法说这种家训是好是坏,因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想法,我们不必追究,那是他们自己事情,我们只要予以尊重和包容就好了。
  胡雪岩读书时候非常认真,老师所讲道理他有听不懂,回家一定会请教父亲。我们可能会想,胡雪岩家境不富裕,既然父亲有文化,自己教他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花钱读私塾呢?我们要知道,教育子女需要易子而教,自己孩子,你再有本事也很难教得好,这是老天爷很公平地方。胡雪岩父亲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再穷也送他到别人家去读书。胡雪岩从小就非常听父母和老师话,父亲喜欢唤他做“顺官”,用安徽话念,叫做“顺乖儿”(音),就是又顺又乖意思。
  胡雪岩只读过两年私塾,并没有受过高深教育,了不起就是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等这样一些很基础东西。从这里我们也看得出来,其实做人做事,一些很基本东西就足够用了。太高深学问,只是少数人在用,对多数人而言是没有用。但是胡雪岩从小就知道一点——读书要明理。如果不明白其中道理,读了也等于白读。因为死背书是没有用,书读了以后,要去想通其中道理,然后照里面道理去做。做人做事都按照道理,是胡雪岩成功一大关键。
  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
  胡雪岩父亲生意做得很小,收入微薄,雪岩两个弟弟降生以后,家里吃饭人更多了,本来就不宽裕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所以胡雪岩八岁时候,就开始替人家放牛。
首页>> 文化生活>>朗诵>> 商界精英>> 曾仕强 Ceng Shiji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