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说评论>> 周思源 Zhou Saiyu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8年)
正解金陵十二釵
  本書是著名紅學專傢周思源先生繼《周思源看紅樓》之後推出的另一力作。該書選取曹雪芹精心刻畫、同時也是各個時代讀者十分關註的金陵十二釵為對象,從疑點、焦點入手,針對當前學界爭論的話題和一般讀者疑惑的問題,比如林黛玉為什麽不可能上吊自盡?給秦可卿看病的為什麽不可能是太醫院的太醫?賈元春為什麽不是造成秦可卿之死的告密者等問題,提出一傢之言。另外,本書還寫了與十二釵有關的幾個人物和刑事案件,頗有新意。作者是學者兼作傢,使得本書語言優美、可讀性強,同時又能從創作角度對《紅樓夢》的寫作藝術進行分析,這也是區別於一般紅學著作的一大特點。
第1節:前言
  前言
  這是我繼《周思源看紅樓》之後又一本以分析《紅樓夢》人物為主的書。
  從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文明太後》(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2月)出版時起,我就立即啓動了第二部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寫作,進展順利。我早就下定决心,不再搞研究了,餘生都將用來寫小說,以了卻少年時代的心願。
  但人往往身不由己。應中央電視臺10套(科教頻道)"百傢講壇"之邀,我連續講了幾個不同的專題。其中有關《紅樓夢》的內容最多,引起了幾個出版社的興趣。中華書局與我聯繫最早,於是我將講稿展開後由中華書局出版了《周思源看紅樓》(2005年6月)。交稿後我花了整整半個月好不容易回到浩瀚的史料和已經寫出來的20萬字中去,剛剛由邏輯思維進入形象思維狀態,使自己沉浸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些宮廷鬥爭、刀光劍影、愛恨情仇之中。但是還沒來得及寫新的篇章,我就又"被迫"去搞研究了。
  先是"百傢講壇"邀請我講一個《三國演義》人物係列,錄製完畢後我又重新回到那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鬥爭與纏綿悱惻的情感糾葛中去。這次我還沒來得及看完已經寫成的稿子,"百傢講壇"的編導孟慶吉先生又來電話,希望我將"紅樓夢中的配角"繼續講幾個,開出了具體名單。於是我衹好再準備了六講。後來製片人萬衛先生又讓增加到十講。"百傢講壇"原製片人聶叢叢女士出任中央電視臺12套(社會與法頻道)的"法律講堂"製片人後,帶去了幾位舊部,和我也相識。他們開闢了一個"故事與法"的小欄目,專門從"法"的角度來講歷史上、作品中的某些故事,希望我結合《紅樓夢》講幾個。於是我衹好領命,又從形象思維轉入邏輯思維,講了《紅樓夢》前八十回中的五個案子。這些案子和金陵十二釵中的幾個釵有不同方面的關係,有的是受害者,有的是指使者,有的是轉述評點者。我希望通過剖析這幾個案例有助於觀衆與讀者瞭解封建社會的司法制度。此前許多觀衆、讀者和朋友對秦可卿究竟有沒有那麽多"謎",還就一些相關的歷史事實和文史知識,嚮我提出了不少問題。所以我在《看紅樓》中將秦可卿列為一節,對幾個問題作了一些簡單說明。由於全書篇幅有限,沒有展開和涉及。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朋友嚮我說起對秦可卿之"謎"的睏惑。對秦可卿形象的解讀有不同觀點十分正常,儘管我早就不贊成某些看法,衹是我覺得話題對象雖然是同一個人,但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不屬於同一個話語範疇,沒有必要去爭論,所以從沒有對此發表過文字。
  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是不同的,我自己在教歷史和搞創作中就深有體會。前些年我在教中國文化史和中國古代史時,對死於鴆毒的北魏顯文帝拓跋弘的死因一開始並沒有特別註意,因為講課講不到那麽細。但是當我創作歷史題材長篇小說《文明太後》仔細閱讀《魏書》時發現了一些疑點,顯文帝拓跋弘有可能不是被毒死的,而是服毒自殺的!這下子我就面臨了一個最大、最棘手而且必須首先解决的問題:顯文帝拓跋弘究竟是不是被這位後來被謚為"文明"的馮太後毒死的?因為自殺和被謀殺不但對幾個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和評價完全不同,而且在故事情節與結構上也大不一樣。包括司馬光在內的古今許多權威歷史學家都同意《魏書》的說法,認為"太後為之也"。我被迫進行仔細考證。結果我提出六條證據,推翻被殺說,以自殺說為核心結構這部小說。後來我的考證論文也在一傢著名刊物上發表了。不論別人是否同意我的考證結論,我的這篇論文毫無疑問是學術研究。而我的《文明太後》裏不但馮太後和她的姑母等幾個女性,而且幾乎所有重要男性人物都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有的名字改了,但熟悉北魏史者一眼就能夠看出他的原型是誰。大量情節與一些重要細節歷史上也有所本。儘管如此,《文明太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小說。我之所以要說這些,是想強調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是兩回事。簡單地說,學術研究是板上釘釘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可以"大膽的假設",但是必須"小心的求證",不能沒完沒了地"可能"、"很可能"下去。而小說創作則完全可以按照作者認為可能的情形,展開想象的翅膀虛構。但不論你用了多麽豐富的歷史事實,多少人物有原型,它仍然是小說而不屬於學術。同一個作品不可能同時屬於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
  因此後來我感到,要從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的這個根本區別上來弄清關於《紅樓夢》的某些問題,有一些學術規範和基本的文史知識也需要澄清,否則觀衆與讀者會産生混亂,弄不清那究竟是學術研究還是小說創作,還是別的什麽。正好萬衛、孟慶吉等先生希望我再講一些《紅樓夢》人物,《看紅樓》的責編、中華書局的宋志軍先生得知這些情形,馬上約請我寫一本《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釵》。於是我衹好再將某些問題展開,湊成一本書,所以這是《周思源看紅樓》的姐妹篇,或者說是續集。
  這樣,我在寫這本書時就面臨了一個難題:如何避免與《周思源看紅樓》重複。這個問題在"百傢講壇"演講時容易解决,因為秦可卿等我以前都沒講過,而寶、黛、釵、鳳雖然講過,他們的內容很多,可以避開已經講過的。書就不一樣了,因為許多沒有在"百傢講壇"講的,上一本書裏已經寫進去了。經過反復考慮,我决定前書寫過的人物大部分不再單寫,比如妙玉;有些必須再次寫的換個角度,並且着重分析以前對這個人物基本上沒有涉及或沒有展開的其他側面,比如《看紅樓》集中講了王熙鳳的"五辣俱全",這次着重講她不辣的其他方面。林黛玉則從關於她死的幾種說法切入,分析她為什麽不可能上吊自盡。衹有秦可卿這一章有些麻煩。因為現在有關秦可卿之"謎"引起的問題最多,它已經超出了觀點不同的範圍,成為對許多文史基本知識的理解與閱讀方法、研究方法的睏惑。我答不勝答。正好北京和外地有幾所大學請我給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講講有關《紅樓夢》或者研究方法的問題。關於科研方法的專題報告以前我作過多次,這回索性就《從秦可卿談研究方法》做了幾次報告。這樣就補充了許多材料。如清朝禦醫院裏總共有幾個禦醫,禦醫出診有什麽規矩,為什麽給秦可卿看病的"太醫"肯定沒有禦醫;為什麽張友士開的藥方從文字學上就可以斷定它不可能是黑話;為什麽"永瑢去掉一點"絶對不可能成為"水瑢";為什麽北靜王不可能成為已經"壞了事的"老親王一派的保護傘;為什麽"天香樓"和"天香庭院"沒有任何關係;在秦可卿的問題上皇帝究竟什麽態度;怎樣識別違反邏輯的悖論,應該如何遵守學術規範……這樣,關於秦可卿需要澄清的內容就大大增加,如果完全撇開《看紅樓》另寫,兩書就都不完整。於是我徵得宋志軍先生同意,在上書的基礎上將秦可卿的內容安排為六節,字數從一萬一增加到五萬五,增加了四倍。
第2節:誤讀造成許多謎
  我因在復旦讀書時(1957-1962)正趕上政治運動一個接一個,我是老運動員,畢業以後又被運動來運動去,把原來不多的那點知識都運動光了。因此我雜七雜八,無所專長,衹能到處夾塞,做點人文科學普及工作,雜夾而已。好在紅學界十分寬容,我雖然比較另類,也容我立錐;即使爭論,也都是學術之爭。學術研究見仁見智,毫不奇怪。我的書裏毛病一定不少,敬請讀者不吝指教。
  周思源
  2005年9月19日於北京語言大學三間屋
  有說不盡的《紅樓夢》,就有層出不窮的紅學熱點。
  最近這個時期的紅學熱點是什麽呢?毫無疑問是所謂"秦可卿之謎"。
  可是秦可卿真的有那麽多"秘密"需要揭示麽?真的有那麽多"謎"二百五十年來都沒有解開,需要人們如此費勁地去破解麽?是我們落入了曹雪芹精心設置的閱讀陷阱,還是我們為自己挖了陷阱,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卿何來恁多"謎"可卿何來恁多"謎"
  誤讀造成許多"謎"
  在"金陵十二釵正册"和《紅樓夢麯》中,從人物的情節價值、結構意義、主題意義以及形象的生動性和經得起琢磨的程度來說,秦可卿要遠遠超過巧姐、迎春、惜春,甚至元春、妙玉和李紈都比不上她,她給人印象之深不下於探春和湘雲。但是關於秦可卿的判詞和麯子卻都列於最後,而且批評色彩很重。這顯然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這個現象值得格外註意。秦可卿這個藝術形象之所以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是因為曹雪芹在她身上設置了一些閱讀陷阱。秦可卿在《紅樓夢》中有好幾個第一。
  《紅樓夢》書名中就有一個"夢"字,可見"夢"在這部小說中的非凡作用。《紅樓夢》"夢"的形式和內涵都非常豐富,包括理想的夢,幻想的夢,妄想的夢,也有我們通常所說的睡着了做的各式各樣的夢。當然這種夢也都傳達了某種意義,其中有些有所暗示卻難以解釋。《紅樓夢》寫了不少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睡覺做的夢,最重要的有三個,其中兩個和秦可卿有密切關係。
  三個夢中的第一個是第一回甄士隱白日夢,此夢有三大要點:
  一是將女媧補天之石帶到警幻仙子宮中,讓神瑛侍者帶下凡去,成為賈寶玉落草時含在嘴裏的那塊晶瑩美玉,交代了小說主題和情節的第一塊基石的下落。
  二是介紹了還淚神話,交代了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因緣,成為小說主題、情節與主要人物關係的第二塊基石。
  三是引出了那副著名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暗示了小說的基本創作方法,給廣大讀者點明瞭解讀指南。
  第二個重要的夢是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也有三個要點:
  一是寶玉睡在秦可卿的臥室裏,夢中隨着秦可卿走,到了一個所在,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副著名的對聯。再次突出了閱讀這部小說的入門鑰匙。
  二是通過寶玉看那些册頁和聽《紅樓夢麯》,交代了金陵十二釵的個性與命運,預示了後面的情節。
  三是寶玉與那個既像黛玉又像寶釵卻名叫兼美字可卿的女孩夢交。
  第三個重要的夢是秦可卿死後托夢鳳姐,暗示了傢族必定敗落的命運,交代了兩樁後事務必及早安排。
  這三個最重要的夢中的後兩個夢和秦可卿都有極其密切的關係,這是其他十一釵所沒有的現象,可見秦可卿此人在情節展開、結構編織和主題深化中的重要性。既然書名《紅樓夢》,我們就從解夢入手,先分析秦可卿。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
  《紅樓夢》中的許多人物,從賈寶玉開始,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探春直到丫鬟小紅等等,許多有才幹的少男少女少婦都有自己的夢,理想的夢。但是第一個被粉碎了理想的人是誰?是秦可卿。她本來是有"要強的心"的,但是突然她要強的心沒了,不要強了,而且自縊身亡了。為什麽?這個突然中包含着必然性與偶然性。揭開這個謎團不僅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秦可卿,而且能夠更加全面地評價賈珍。
  第三個原因是: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中第一個去世的,她的死是故事主體部分正式展開後的第一個重大事件,是表現以賈府為代表的傢族沒落、社會沒落主題的一件大事。秦可卿直接出場的戲並不多,但是除了這個藝術形象特別禁得起琢磨外,由秦可卿直接、間接引發的故事涉及好幾回,使許多人物的性格得以凸現。尤其是為塑造王熙鳳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與巨大的活動空間,包括懲罰賈瑞、協理寧國府和弄權鐵檻寺等重要內容。
  第四個原因是:
  弄清秦可卿形象,會大大有助於我們掌握一些帶有規律性的門道,正確解讀《紅樓夢》。
  由於曹雪芹極其巧妙地運用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手法,因此《紅樓夢》中出現了許多一時半會不易弄明白的問題,甚至完全理解錯了。我把它叫做閱讀陷阱。這些閱讀陷阱有的是曹雪芹精心設置的,就像四十一回脂硯齋批語所說,"作書人又弄狡猾",於是我們落入了陷阱;有的是曹雪芹寫得太巧妙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們自己誤讀了,掉下去了,還以為發現了新天地;而有些則是我們忽視了一些關鍵性詞語,以致理解發生偏差,都摔到陷阱裏了,還爭論不休;還有一些則是由於我們缺乏必要的文史知識,沒弄明白這個字、這個詞、這句話、這個典故的意思,結果本來衹是閱讀路上的小石子,也讓我們絆了跟鬥,落入陷阱。我就多次上過曹雪芹的當,領教過曹老夫子的厲害;其中有些就是由於我自己愚駑,文史功底淺薄,理解錯了,落入陷阱,撿到前人爬出陷阱時留下的幾段爛繩子,還自以為有了什麽新發現。等到恍然大悟,爬了上來,纔知道原來是自作聰明。可是畢竟是又一次爬出來了,心中會有一種特別的喜悅。
  秦可卿藝術形象身上仿佛籠罩着一層又一層迷霧,有些是作品本身帶來的,有些是我們自己誤讀造成的。主要有:
  1《紅樓夢》中有幾個秦可卿?她們各有什麽聯繫與區別?
  2秦可卿究竟是什麽出身?她成為寧國府的重孫媳婦究竟靠的什麽?
首頁>> >> 小说评论>> 周思源 Zhou Saiyu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