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蔡東藩,1877年(清光緒三年,歲丁醜) 6月13日生於浙江省山陰縣臨浦牛場頭 (今屬蕭山縣)一個店員的家庭裏,幼名椿壽,稍長取名郕,號東藩(又作東帆)。他創作了11部、1040回、600餘萬字的演義體歷史小說:《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民國9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他是我國近代重要的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傢。
蔡東藩小時候傢境比較貧寒,求學之路歷盡艱辛。為了替父母治病,他甚至還替人做過科考槍手;23歲時,以貢生朝考優等的身份被派遣到江西省以知縣候補。
蔡東藩在那裏待了不到一個月,就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黑暗稱病回傢。辛亥革命後,他來到上海,與好友邵希雍一起編撰圖書。那個時候,蔡東藩對革命前景十分樂觀,他編撰的圖書《中等新論說文範》就很能反映這一點。可惜好景不長,接下來一連串的政治變故使他的熱血迅速冷卻,“靜觀之,漸得清醒之識”,且看他在《民國通俗演義》開篇中的描寫:
小子每憶起辛亥年間,一聲霹靂,發響武昌,全國人士,奔走呼應……無論紳界學界,商界工界,沒一個不喜形於色,聽得民軍大勝,人人拍手,個個騰歡,偶然民軍小挫,便都疾首蹙額,無限憂愁……把二百六七十年的清室江山,一古腦兒奪還,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腦兒掃清。我國四萬萬同胞,總道是民國肇興,震爍今古,從此光天化日,函夏無塵,大傢好安享太平了。當時我也有此妄想。
誰知民國元二年,你也集會,我也結社,各自命為政黨,分門別戶,互相詆誹,已把共和二字,撇在腦後……那足智多能的袁項城……竟仗着兵力,逐去議員,取消國會……竟欲將辛苦經營的中華民國,據為袁氏一人的私産……
……
南方也黨派紛爭,什麽滇係,什麽桂係,什麽粵係,口舌不足,繼以武力。蜂采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咳!好好一座中國江山,被這班強有力的大人先生,鬧到四分五裂,不可究詰,共和在哪裏?民主在哪裏?轉令無知無識的百姓,反說是前清制度,沒有這般瞎鬧,暗地裏怨悔得很。
具有強烈愛國思想和事業心的蔡東藩,看透那所謂“民主”真相之後,决心要做一些實事來激勵國民的愛國熱情。他對“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梁啓超:《譯印政治小說序》)的說法非常認同,覺得“這纔是熟諳史實的學人悟出的真理,深析社會的智者找到的實徑”。
的確,客觀認識歷史,對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有很大現實指導意義。唐太宗說得好:“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二》)中國歷史上救亡圖存的事跡不勝枚舉,在民族大危機的時刻以其激勵國民的愛國熱情,實在是事半功倍,再好也沒有了。
問題在於,記載史實的書籍——確切說就是嚴格意義上的正史,全部都是用典雅深奧的文言寫成。在那個知識基本被精英階層壟斷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沒有辦法通過閱讀,直接與真實的歷史面對面,自然也就不存在客觀認識它並使之轉化為內心力量的可能。面對這種情況,梁啓超纔“飽含無奈和希冀”說出那樣的話。
首肯了意義,擺到蔡東藩面前的依然有兩條道。一條是結合風行民間的戲劇、話本甚至口頭傳說,創作文學藝術價值較高的小說(這一類的代表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另一條是拋開或者說弱化文學要素,尊重歷史原貌,不假華飾,不事虛偽,力求“無一事無史料來歷”,創作“通俗化的史書”(這一類的代表是馮夢竜等人的《東周列國志》)。
他將如何選擇?
二
答案其實很簡單。
蔡東藩作為具有“史傢”秉性的文人,他當然不會把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情記載到擁有嚴肅意義的作品中去。他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蔡東藩:《唐史通俗演義•自序》),應是對自己及作品的基本要求;所以他根本無意於人物、情節、高潮、鋪墊這些小說要素。他最為着意的是對史事“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至關於帝王專製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蔡東藩:《清史通俗演義•自序》)。由此可見,二月河評價蔡東藩的小說“在文學性上……是中平之作”,不但沒有任何輕視之意,更可以算得上是蔡東藩的知己了。蔡東藩的演義作品,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當做歷史來讀的。
但是,我們絶對不可以就如此片面地認為蔡東藩是一個泥古、教條的作傢。蔡東藩無論訓詁還是歷史觀都有他難能可貴的靈活一面。
先說訓詁。當遇到正史與軼聞——即經、緯衝突之時,他並不會一味迷信正史;而是通過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權衡,作出適合的判斷。用吳澤的話來說,叫“擇善而從”,“例如:《宋史通俗演義》第三十七回寫到知廣德軍朱壽昌棄官尋母事時,他(蔡東藩)下註文說:‘《宋史•壽昌本傳》謂劉氏方娠即出,壽昌生數歲還傢。但據王稱(註:係“稱”之誤)《東都事略》、蘇軾《志林》皆云壽昌三歲出母,今從之。’”(吳澤:《蔡東藩與〈中國歷代通俗演義〉》)。這不但不影響小說的嚴謹,更顯得“近人理、合人情”。這充分說明了蔡東藩是一位思辨的、力求客觀完美的歷史小說作者。
蔡東藩的歷史觀,比起當時絶大多數的人也不知進步多少。不說他對“民國”的精彩詮釋,單單看他解析“皇帝”,就足以臻大傢之境。且看:
這皇帝兩字的頭銜,並不是功德造就,實在是腥血鑄成。試看暴秦歷史,有甚麽皇猷?有甚麽帝德?無非趁着亂世紛紛的時候,靠了一些武力,僥幸成功,他遂昂然自大,唯我獨尊。還有一種千古紀念的事情,就是我國的君主專製,實是嬴政一人,完全造成。從前黃帝開國以來,頒定國法,原是君主政體,歷代奉為準繩,但究未嘗有“言莫予違,獨斷獨行”的思想。堯置諫鼓,立謗木,舜詢四嶽,咨十有二牧,禹拜昌言,湯改過不咎,周有詢群臣詢群吏詢萬民的制度,簡策流傳,至今勿替。可見古時的聖帝明王,雖然尊為天子,管轄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廣益,依從輿論,好民所好,惡民所惡,才能長治久安,做一位升平主子,貽謀永遠,傳及子孫。看官聽說!這便是開明專製,不是絶對專製哩。(蔡東藩:《前漢通俗演義》)
一番快論,將那些“出生時有如何異相”又“某某星宿下凡”的“天子”偽裝活脫脫剝落下來,露出一身烏糟皮肉,大白於天下。讀來令人酣暢不已。
這種筆調以及這種良心,到現在仍會使許多人深感汗顔。
從1915年開始動筆寫《清史通俗演義》到1926年9月完成最後一部《後漢通俗演義》,蔡東藩用了11年時間,完成了這一套11部鴻篇巨製,所涉及的朝代之廣,人物事件之多,可謂空前。到了1935年,會文堂書局將其加上許廑父續的《民國通俗演義》40回,予以全部改印,總書名定為現在大傢所熟知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書籍出版後,立即風行大江南北,深受各個階層的國民喜愛。
作品大獲成功,蔡東藩卻因為積年的勞作而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完成著作後的第二年即1927年,蔡東藩拖着病軀回到家乡臨浦鎮,先做小學國文老師,後來辦了一個名叫“坤元”的毛巾廠,想要藉此帶動鄉人發展經濟。可惜抗日戰爭旋即爆發,臨浦淪陷,他不得不“離開家乡,輾轉避難,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吳澤:《蔡東藩與〈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蔡東藩,1877年(清光緒三年,歲丁醜) 6月13日生於浙江省山陰縣臨浦牛場頭 (今屬蕭山縣)一個店員的家庭裏,幼名椿壽,稍長取名郕,號東藩(又作東帆)。他創作了11部、1040回、600餘萬字的演義體歷史小說:《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民國9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他是我國近代重要的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傢。
蔡東藩小時候傢境比較貧寒,求學之路歷盡艱辛。為了替父母治病,他甚至還替人做過科考槍手;23歲時,以貢生朝考優等的身份被派遣到江西省以知縣候補。
蔡東藩在那裏待了不到一個月,就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黑暗稱病回傢。辛亥革命後,他來到上海,與好友邵希雍一起編撰圖書。那個時候,蔡東藩對革命前景十分樂觀,他編撰的圖書《中等新論說文範》就很能反映這一點。可惜好景不長,接下來一連串的政治變故使他的熱血迅速冷卻,“靜觀之,漸得清醒之識”,且看他在《民國通俗演義》開篇中的描寫:
小子每憶起辛亥年間,一聲霹靂,發響武昌,全國人士,奔走呼應……無論紳界學界,商界工界,沒一個不喜形於色,聽得民軍大勝,人人拍手,個個騰歡,偶然民軍小挫,便都疾首蹙額,無限憂愁……把二百六七十年的清室江山,一古腦兒奪還,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腦兒掃清。我國四萬萬同胞,總道是民國肇興,震爍今古,從此光天化日,函夏無塵,大傢好安享太平了。當時我也有此妄想。
誰知民國元二年,你也集會,我也結社,各自命為政黨,分門別戶,互相詆誹,已把共和二字,撇在腦後……那足智多能的袁項城……竟仗着兵力,逐去議員,取消國會……竟欲將辛苦經營的中華民國,據為袁氏一人的私産……
……
南方也黨派紛爭,什麽滇係,什麽桂係,什麽粵係,口舌不足,繼以武力。蜂采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咳!好好一座中國江山,被這班強有力的大人先生,鬧到四分五裂,不可究詰,共和在哪裏?民主在哪裏?轉令無知無識的百姓,反說是前清制度,沒有這般瞎鬧,暗地裏怨悔得很。
具有強烈愛國思想和事業心的蔡東藩,看透那所謂“民主”真相之後,决心要做一些實事來激勵國民的愛國熱情。他對“六經不能教,當以小說教之;正史不能入,當以小說入之”(梁啓超:《譯印政治小說序》)的說法非常認同,覺得“這纔是熟諳史實的學人悟出的真理,深析社會的智者找到的實徑”。
的確,客觀認識歷史,對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有很大現實指導意義。唐太宗說得好:“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二》)中國歷史上救亡圖存的事跡不勝枚舉,在民族大危機的時刻以其激勵國民的愛國熱情,實在是事半功倍,再好也沒有了。
問題在於,記載史實的書籍——確切說就是嚴格意義上的正史,全部都是用典雅深奧的文言寫成。在那個知識基本被精英階層壟斷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沒有辦法通過閱讀,直接與真實的歷史面對面,自然也就不存在客觀認識它並使之轉化為內心力量的可能。面對這種情況,梁啓超纔“飽含無奈和希冀”說出那樣的話。
首肯了意義,擺到蔡東藩面前的依然有兩條道。一條是結合風行民間的戲劇、話本甚至口頭傳說,創作文學藝術價值較高的小說(這一類的代表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另一條是拋開或者說弱化文學要素,尊重歷史原貌,不假華飾,不事虛偽,力求“無一事無史料來歷”,創作“通俗化的史書”(這一類的代表是馮夢竜等人的《東周列國志》)。
他將如何選擇?
二
答案其實很簡單。
蔡東藩作為具有“史傢”秉性的文人,他當然不會把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情記載到擁有嚴肅意義的作品中去。他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蔡東藩:《唐史通俗演義•自序》),應是對自己及作品的基本要求;所以他根本無意於人物、情節、高潮、鋪墊這些小說要素。他最為着意的是對史事“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至關於帝王專製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蔡東藩:《清史通俗演義•自序》)。由此可見,二月河評價蔡東藩的小說“在文學性上……是中平之作”,不但沒有任何輕視之意,更可以算得上是蔡東藩的知己了。蔡東藩的演義作品,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當做歷史來讀的。
但是,我們絶對不可以就如此片面地認為蔡東藩是一個泥古、教條的作傢。蔡東藩無論訓詁還是歷史觀都有他難能可貴的靈活一面。
先說訓詁。當遇到正史與軼聞——即經、緯衝突之時,他並不會一味迷信正史;而是通過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權衡,作出適合的判斷。用吳澤的話來說,叫“擇善而從”,“例如:《宋史通俗演義》第三十七回寫到知廣德軍朱壽昌棄官尋母事時,他(蔡東藩)下註文說:‘《宋史•壽昌本傳》謂劉氏方娠即出,壽昌生數歲還傢。但據王稱(註:係“稱”之誤)《東都事略》、蘇軾《志林》皆云壽昌三歲出母,今從之。’”(吳澤:《蔡東藩與〈中國歷代通俗演義〉》)。這不但不影響小說的嚴謹,更顯得“近人理、合人情”。這充分說明了蔡東藩是一位思辨的、力求客觀完美的歷史小說作者。
蔡東藩的歷史觀,比起當時絶大多數的人也不知進步多少。不說他對“民國”的精彩詮釋,單單看他解析“皇帝”,就足以臻大傢之境。且看:
這皇帝兩字的頭銜,並不是功德造就,實在是腥血鑄成。試看暴秦歷史,有甚麽皇猷?有甚麽帝德?無非趁着亂世紛紛的時候,靠了一些武力,僥幸成功,他遂昂然自大,唯我獨尊。還有一種千古紀念的事情,就是我國的君主專製,實是嬴政一人,完全造成。從前黃帝開國以來,頒定國法,原是君主政體,歷代奉為準繩,但究未嘗有“言莫予違,獨斷獨行”的思想。堯置諫鼓,立謗木,舜詢四嶽,咨十有二牧,禹拜昌言,湯改過不咎,周有詢群臣詢群吏詢萬民的制度,簡策流傳,至今勿替。可見古時的聖帝明王,雖然尊為天子,管轄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廣益,依從輿論,好民所好,惡民所惡,才能長治久安,做一位升平主子,貽謀永遠,傳及子孫。看官聽說!這便是開明專製,不是絶對專製哩。(蔡東藩:《前漢通俗演義》)
一番快論,將那些“出生時有如何異相”又“某某星宿下凡”的“天子”偽裝活脫脫剝落下來,露出一身烏糟皮肉,大白於天下。讀來令人酣暢不已。
這種筆調以及這種良心,到現在仍會使許多人深感汗顔。
從1915年開始動筆寫《清史通俗演義》到1926年9月完成最後一部《後漢通俗演義》,蔡東藩用了11年時間,完成了這一套11部鴻篇巨製,所涉及的朝代之廣,人物事件之多,可謂空前。到了1935年,會文堂書局將其加上許廑父續的《民國通俗演義》40回,予以全部改印,總書名定為現在大傢所熟知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書籍出版後,立即風行大江南北,深受各個階層的國民喜愛。
作品大獲成功,蔡東藩卻因為積年的勞作而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完成著作後的第二年即1927年,蔡東藩拖着病軀回到家乡臨浦鎮,先做小學國文老師,後來辦了一個名叫“坤元”的毛巾廠,想要藉此帶動鄉人發展經濟。可惜抗日戰爭旋即爆發,臨浦淪陷,他不得不“離開家乡,輾轉避難,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吳澤:《蔡東藩與〈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蔡東藩在抗戰勝利前夕的1945年春,和數百年前的陸遊一樣,懷着國仇傢恨悲憤離世。對於他去世的細節,我想不妨引一段文章來作為紀念:
(19)44年深秋,有一天來了四個青壯年農民,自稱是富陽紫閬來的,因為老父有病……特來請祖父(即蔡東藩)去給他們的父親看病。當時祖父雖自覺身體不適……仍堅决前去。老農的病是治好了,可是他自己回來後,就發“三日瘧”(即“四日兩頭”的瘧疾),從此每隔三天發一次瘧疾。到了年底,就臥床不起……1945年農歷正月二十一日半夜,他溘然與世長辭了。(蔡福源:《祖父蔡東藩》)
三
蔡東藩的作品深刻影響了民國以來的幾代國人。
據相關資料記載,1937年1月,毛澤東為瞭解决延安幹部學習中國歷史的需要致電李剋農,要他購買“中國歷史演義”兩套。他所說的演義,就是蔡東藩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毛澤東本人也將這套書珍藏,並時刻置於臥室床頭,以便閱讀。
從毛澤東渾厚淵深的文學素養和歷史功底,即可反觀出蔡東藩作品的價值。二月河說“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個人以為,它不僅可以入門民族歷史,更是民族歷史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豐富的資料。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可以與二十四史等量齊觀。
近年來,說史、講史的影像、圖書越來越流行,很多讀者早已經不滿足於接受他人用現代的眼光、個人化的觀點品讀的歷史。他們渴望與真實的歷史貼得更近,沒有隔閡地觀察它、瞭解它、審讀它,發掘完全屬於自己的歷史寶藏。
蔡東藩的作品當然是這樣的一個平臺。但是,即便這套叢書名號“通俗”,其文字也因為年代的變遷而不再通俗;再加上它的綫索有時顯得過於繁復乃至蕪雜,使得如今許多青少年讀者與它漸行漸遠。這實在是莫大的遺憾。於是我們纔决定邀請深諳歷史的學者,在保留原書基本特色的同時,刪除一些繁蕪的支綫,進行了更貼近時下的改編,以期奉饗大衆。
改編前人歷史著作,其實早已有之,《柏楊版資治通鑒》堪稱典範,各類白話讀本、故事讀本更難計其數;但改編蔡東藩著作尚屬首次。
除了前文提到的文字的白化和綫索的簡化,基於方便讀者閱讀條理的考慮,編者還對叢書進行了體例上的處理,即以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歷史人物為主綫,將每部書劃分成若幹部分。基本保持每一章節是一個完整的事件,每一部分是一個大的完整事件;而各部分結合為整部小說,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譬如《後漢的故事》,編者將其分為《光武中興》《“戚”“宦”專權》《曹魏篡漢》和《三國歸晉》四大部分。其中《光武中興》是記載劉秀重建劉漢王朝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戚”“宦”專權》則橫貫了外戚和宦官輪流把持朝政的大半個東漢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主綫雷同,很有共通共鑒之處,故列為一部;《曹魏篡漢》是記載東漢末年軍閥四起,曹魏獨秀江北,最終曹丕取代漢獻帝稱帝,而與此同時西南劉備、東南孫權各自建國的事件;《三國歸晉》則為分割了東漢的三國畫上句號。
在文字白化的大前提下,編者保留了蔡東藩自序的原文。不是說這些文字不能譯白,關鍵在於衹有原文才能完整表達出蔡東藩撰寫該作品的初衷、命意和立場。
同時也保留了各個朝代帝王世襲圖。
由於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錯漏自然在所難免。所以,既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喜歡,更渴望大傢能夠不吝賜教。
2007年9月19日
(19)44年深秋,有一天來了四個青壯年農民,自稱是富陽紫閬來的,因為老父有病……特來請祖父(即蔡東藩)去給他們的父親看病。當時祖父雖自覺身體不適……仍堅决前去。老農的病是治好了,可是他自己回來後,就發“三日瘧”(即“四日兩頭”的瘧疾),從此每隔三天發一次瘧疾。到了年底,就臥床不起……1945年農歷正月二十一日半夜,他溘然與世長辭了。(蔡福源:《祖父蔡東藩》)
三
蔡東藩的作品深刻影響了民國以來的幾代國人。
據相關資料記載,1937年1月,毛澤東為瞭解决延安幹部學習中國歷史的需要致電李剋農,要他購買“中國歷史演義”兩套。他所說的演義,就是蔡東藩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毛澤東本人也將這套書珍藏,並時刻置於臥室床頭,以便閱讀。
從毛澤東渾厚淵深的文學素養和歷史功底,即可反觀出蔡東藩作品的價值。二月河說“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個人以為,它不僅可以入門民族歷史,更是民族歷史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豐富的資料。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可以與二十四史等量齊觀。
近年來,說史、講史的影像、圖書越來越流行,很多讀者早已經不滿足於接受他人用現代的眼光、個人化的觀點品讀的歷史。他們渴望與真實的歷史貼得更近,沒有隔閡地觀察它、瞭解它、審讀它,發掘完全屬於自己的歷史寶藏。
蔡東藩的作品當然是這樣的一個平臺。但是,即便這套叢書名號“通俗”,其文字也因為年代的變遷而不再通俗;再加上它的綫索有時顯得過於繁復乃至蕪雜,使得如今許多青少年讀者與它漸行漸遠。這實在是莫大的遺憾。於是我們纔决定邀請深諳歷史的學者,在保留原書基本特色的同時,刪除一些繁蕪的支綫,進行了更貼近時下的改編,以期奉饗大衆。
改編前人歷史著作,其實早已有之,《柏楊版資治通鑒》堪稱典範,各類白話讀本、故事讀本更難計其數;但改編蔡東藩著作尚屬首次。
除了前文提到的文字的白化和綫索的簡化,基於方便讀者閱讀條理的考慮,編者還對叢書進行了體例上的處理,即以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歷史人物為主綫,將每部書劃分成若幹部分。基本保持每一章節是一個完整的事件,每一部分是一個大的完整事件;而各部分結合為整部小說,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譬如《後漢的故事》,編者將其分為《光武中興》《“戚”“宦”專權》《曹魏篡漢》和《三國歸晉》四大部分。其中《光武中興》是記載劉秀重建劉漢王朝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戚”“宦”專權》則橫貫了外戚和宦官輪流把持朝政的大半個東漢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主綫雷同,很有共通共鑒之處,故列為一部;《曹魏篡漢》是記載東漢末年軍閥四起,曹魏獨秀江北,最終曹丕取代漢獻帝稱帝,而與此同時西南劉備、東南孫權各自建國的事件;《三國歸晉》則為分割了東漢的三國畫上句號。
在文字白化的大前提下,編者保留了蔡東藩自序的原文。不是說這些文字不能譯白,關鍵在於衹有原文才能完整表達出蔡東藩撰寫該作品的初衷、命意和立場。
同時也保留了各個朝代帝王世襲圖。
由於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錯漏自然在所難免。所以,既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喜歡,更渴望大傢能夠不吝賜教。
2007年9月19日